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大學 » 高中英語學科課題研究怎麼進行

高中英語學科課題研究怎麼進行

發布時間: 2021-03-02 01:15:59

高中英語課題研究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有哪些

如何提高英抄語成績合理安排襲周末的活動時間中學生英語水平提高幅度與英文影視欣賞之間的關系調查(1)商品名稱中的英文與漢譯方法探究(2)中學生英語水平提高幅度與英文歌曲聽唱之間的關系調查(3)中西文化差異探討(4)中英美人之間的交際習慣(5)性格與英語學習(6)飲食行業的英語規范(7)趣味英語收集(8)旅遊景區的標識英語(9)西方國家節日談趣(10)興趣愛好與學習英語之間的聯系(11)英語口語訓練(12)說英語國家的不同問候方式(13)英語中的顏色與心情(14)英語中的動物習語(15)(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語使用情況與下一代英語啟蒙教育的關系(16)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困難與解放方法的研究

Ⅱ 急求如何完成英語研究性學習課題

希望對你有用,實施方法:
1、運用調查研究法和文獻研究法,側重研究中學英語教學
與文化教專學的關屬系,和目前中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現狀。
2、用行動研究法,側重研究師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各種課型教學的方法和模式。
3、用個案研究法,通過現場研究、參與觀察、案例分析、談話等,側重研究學生利用網路資源進行自主性和合作性學習的方法和模式。

Ⅲ 如何完成初高中英語的銜接課題研究

我們一定要明白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定復習的起點、難點.在復習重點詞彙的內時候,教容師最好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來掌握知識點。對於基礎知識的復習不同於新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在初一、初二時已經學過,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由學生自己來歸納、整理知識點。傳統的英語復習課一般都是容量大、節奏快,思想上無形地被剝奪了話語權,被動地忙於抄錄教師所講的所謂的「重點」。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身心疲憊。對此,我們要本著「要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的理念,對復習課重新進行教學設計。

Ⅳ 高中英語的問題和解決方法課題研究

問題有四個,學成漢語,當漢語學,教成漢語,當漢語教。

解決方法有一個:所有高中課程用英文開,除了漢語之外。

為什麼?

英漢是倒數關系,水平指數相乘等於一,很難雙贏,經常雙輸,中介語就是最好的例子。

進步。

Ⅳ 英語教學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

隨著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力度的加大,特別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們適時地提出了一種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我監控、學會自我評價,從而形成自主發展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即「研究性學習」。 一、什麼是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首先是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學習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同時它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讓學生主動地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強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它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問題意識、合作意識以及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和責任感。 二、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依據 提到研究性學習,人們自然地將它與數、理、化和生物的教學聯系在一起,以為只有理科教學才能開展研究性學習;以為英語教學只是傳授語言知識;以為高中學生尚處於接受知識的學習階段,還做不了研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證明這一觀點是片面的。依據有三: 1、理論依據:皮亞傑認為,人的活動是對外界刺激作用的反應。這種反應不同於動物的本能反應,它是受認知結構支配的,因而是一種智慧活動。人類就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利用同化和順應心理過程構建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同化是把新的信息吸納進來,原有的認知結構被整合;而順應是認知結構自身發生重組與改造。因此,人們掌握知識要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豐富和調整自己的理解,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教學不是知識的簡單傳遞,而是知識的生成和轉換。根據上述的理論觀點,英語教學和其他教學一樣適合採用研究性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驗,對新信息進行同化、順應、認識、編碼,構建成新的知識體系並在吸收新的知識、獲得新的技能的同時調整學習方法,形成自學能力。 2、課標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此次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上述新課標的要求強調了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了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和體驗,這便是研究性學習的特徵所在。 3、事實依據:上文提到人們傾向地以為高中學生尚處於接受知識的學習階段,還做不了研究性學習。筆者也曾經是其中的一員。我曾以為學生尚處於「learning」階段,怎麼可能做「study」呢?但教學嘗試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研究性學習中的研究不等於「study」而等於「learning」。當然,這里的「learning」不是「learning that so-and-so is the case」,而是「learning to do so-and-so.」在「learning to do so-and-so.」的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因為基礎知識不扎實,詞彙量不夠,做不了研究性學習而放棄,而是要做好研究性學習積極主動地掌握基礎知識,擴大自己的詞彙量。因為研究性學習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的,是在自主的、開發的、平等的、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展開的。「learning to do so-and-so.」的研究性學習的結果不是學生因為做不了研究性學習而被困難碰得頭破血流,而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僅是學習成績上的提高,而且是最寶貴的學習興趣的提高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因為,研究性學習是以轉變學習方式,激發學習熱情為目標的。 三、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實施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我認為首先教師對英語研究性學習的類型和英語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必須要有清楚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把握研究性學習的尺度,才能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英語研究性學習屬於認知型研究性學習。它可分為兩大類:1、獲取學科知識的研究性學習。2、學科類專題活動及專題研究的研究性學習,在獲取學科知識的研究性學習中,可設置詞彙、語法、閱讀、寫作等方面的研究課題,在學科類專題活動的研究性學習中,可設置人文精神的研究課題、英漢文化的比較、英語考試與能力培養等研究課題,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置專題活動,如結合SEFC Book 2A Unit 9 Saving the Earth ,設置Our Earth Is in Danger的課題,要求學生找出我們地球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方法,以此來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出示問題,設置課題階段;探究實踐階段;評價,激勵階段。 1、出示問題,設置課題階段 教師在選取研究性學習課題時應遵循一個原則:課題應從小處入手,不要貪大求全,好高騖遠,達不到目的。針對學生要掌握的英語知識,教師可有意識地提供一些可讀材料並指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讀材料,學生可以組成研究小組,共同討論和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 如在選取詞彙的研究課題時,我首先讓學生做下面的一道題: You Will _____Sooner or later if you go on working like this. A. break off B. break into C. break down D. break up 然後給出研究課題:Do you know the usage of 「break」?引導他們查閱工具書,找出break及相關片語break away (from),break down, break into, break in; break off, break through, break up, break with等的用法及break into, break in 表「闖入」和break down, break up表「分解」時的區別。學生首先分小組收集資料,然後匯總,以黑板報或講義的形式展示成果,最後讓他們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完成《學案測評》上的相關練習,學生覺得很容易。這樣的課題不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反而更高,收到的效果也不錯。 2、探究,實踐階段 在確定了研究課題後,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材料中呈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形成自己對問題的認識,歸納,整理並總結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書面或口頭報告。研究成果的展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召開辯論會、討論會、編刊物、出板報、制課件等。在教學中,我曾結合所學課文,給學生提出過下面一些研究性學習主題: ①Should Women stay at home as housewives, or go out to work like men? ②Is it necessary to build a new car factory in our town? ③Should the government close all. the tobacco factories? 並把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為正方,另一組為反方,讓他們就此展開辯論,為了更好地表達本方的觀點,每組同學在課後都努力搜集論據,整理信息,做了充分的准備。在課堂的辯論中,學生的發言十分踴躍,都有著表達觀點的強烈願望,實際上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英語教材中,有關人文精神的素材很多,如關於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艾滋病,殘疾等的主題,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素材,結合「世界環境日」「世界衛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適當參加一些專題研究,如結合課文「Saving the earth」,組織學生開展「愛護公共衛生,保護公共環境」的英語徵文比賽或英語演講比賽。通過這類活動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接受良好教育,陶冶思想情操,並以實際行動去保護環境,珍愛地球。 3、評價,激勵階段 教師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始終要進行引導,對他們的研究成果要給予恰當的評價。評價時,不要只看研究成果,要看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多進行鼓勵,多給予表揚,要積極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起平等、尊重、信任、友好與合作的師生、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從而培養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探究興趣。

Ⅵ 求高中英語課題研究的課題有什麼,新穎的

我也在煩這個東西。新穎點兒的就只有和核心素養掛鉤,比如說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策略之類的了。

Ⅶ 高中 英語教師課題研究怎樣選課題

的風格大方

Ⅷ 如何做英語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的步驟一般分為准備階段-實踐階段-總結階段這三個大模塊。 一、准備階段 主要做好收集、查閱、分析有關課題資料的工作。選題後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重要文獻。才能確定好課題的研究基點。 二、實踐階段 1、抓課題研究小組。 首先,引導教師廣泛參與課題研究,強化理論學習,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對課題的理性認識。這就是課題探究的重要內容和成果、質量的保證。每項課題都有其課題思想和理論依據。一個課題組也是一個理論學習班。學校應根據課題的研究內容,聘請專家加強指導,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 2、抓課題研究時段計劃。 3、抓研究過程的檢查與調控。 4、做好信息的管理與收集。 5、開展課堂教學研究。 6、尋找多方合作。 7、力求體現特色。 三、總結階段 課題研究最終成果通常以書面文字形式來反映,而且以研究報告和論文為多數。因此,抓研究總結也是課題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每位教師做課題研究都有一個基本過程,經過整理得到選擇課題-設計方案-開題論證-收集資料-處理資料-撰寫報告-煉制論文的過程。 這樣制定確保課題有序的進行。選題後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閱與課題有關的重要文獻,對所選題目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學習既可提升自己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素養,為做課題尋找到理論的支撐,也能確定好課題研究的基點。作為一線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1、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閱讀一些如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報刊,通過閱讀獲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2、學習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指導我教學工作的理論依據,也是新的教學觀念,理論,在學科中具體反映。就目前來說,《新課標解讀》是有必要反復學習的,它能使我們以最快捷的方式汲取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持。了解課程最新發展的趨向。3、學習他人的優秀經驗。當確認了研究課題後,還有必要去收集別人關於同類課題研究的資料,學習他人的經驗。這樣能使我們了解自己所做的課題是在什麼層面上,別人在這個問題上做了哪些工作,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什麼有待去研究,他們是用什麼方式研究的,結果是否科學。

Ⅸ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而英語學習興趣的課題研究立項

其實關鍵是找到一
發音是重要的,規律是可循的

其實很多同學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已經發現這個規律了,但是可能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總結,沒關系,在這里,我們可以重新審視一下這個規律。一般來說,英語單詞的讀音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很有規律的,也就是說,某一些特定的字母或者字母組合,往往都是發某個特定的或某一組特定的音。

舉個例子:competition,emotion, addition, ambition, creation,
relation等等這樣的詞,我們讀一遍就會發現,這些名詞都有著相同的詞尾-tion,而且這個詞尾都無一例外地發/
∫n/,這就給我們一個提示,如果遇到一些名詞是以/
∫n/結尾的話,那麼它的詞尾很有可能就是-tion,這樣的話,我們的記憶就從一個一個的字母上升到了一個字母組合,而產生這些字母組合的原因,就是因為相同的發音。再比如:import,
export, report, support, port,
resort,這一系列的單詞中,字母組合-ort都出現了/כrt/這個發音,所以同樣的,/כrt/這個發音組合很有可能就拼寫為ort。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picture,structure,
architecture, culture, furniture, puncture,字母組合-ture就肯定是發音/
t∫er/等等。一旦我們掌握這些規律,再結合原單詞的記憶,那麼這個單詞的拼寫就會記憶得很牢固,因為一旦遇到這樣的發音,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特定的字母組合,幫助我們記憶單詞,這樣就可以把散亂不堪的字母變成一組一組的字母組合,減少我們記憶的負擔,用這個方法記憶單詞,將會事半功倍。

巧識詞根詞綴

很多單詞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常見的詞根詞綴,有時候雖然單詞數量多,但是大多數都是由一個我們知道的單詞加上特定的詞根詞綴來合成的,比如like,dislike;agree,disagree;這樣的情況,我們不難看出,它是由原詞加上一個否定前綴-dis來合成的,這樣的單詞算不上是生詞,而只是衍生詞,所以如果我們一旦識別了這樣的詞綴,那麼生詞的數量對於我們來說將會大大下降,那我們的記憶不也就輕鬆了許多嗎?比起記憶浩如煙海的單詞來說,記憶幾個詞根詞綴就算不了什麼了。

我們中學里常見的詞根詞綴主要有以下一些:-dis,表示與原詞反義;non-表示對原詞的否定;un-也表示原詞的反義;re-表示原詞的動作或者意義的重復,比如locate-relocate(搬家),move-remove(刪除),write-rewrite(重寫),cite(引述)-recite(反復引述-背誦);ex-,表示向外出去的,有時候也表示前任….,im-,表示向內進入的,比如export,就是進口的意思,出口則是import,或者表示前妻,ex-wife,前女友ex-
girlfriend;-ology表示學科,比如geology,biology,
sociology(社會學),psychology(心理學),meteorology(氣象學),anthropology(人類學)等等。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在記憶單詞的時候,要做一個有心人,那麼這些規律便不難發現,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詞根詞綴,我們都能夠很快猜測出一些生詞的含義,更不用說簡單的記憶單詞了,這不僅對於記單詞是有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於閱讀題和完形填空題的解答,也有益處;

不要花整塊的時間記憶單詞

同學們往往會專門騰出一塊時間來記憶單詞,這樣做當時的效果可能會好,但是隨著記憶曲線的下降,第二天,第三天,一周以後,可能你又忘記了很多詞,這樣一來,不僅時間花得不值,效果也大打折扣,給自信心一次沉重的打擊,甚至還可能記單詞產生抵觸心理。這樣就會產生惡性循環,這絕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當然,花整塊時間去記單詞的同學精神可嘉,但是我們提倡的是:單詞不是靠一兩遍就記下來的,而是靠無數次重復而留下的印象,這樣的印象才是比較牢靠的。所以,如果你手邊有一本單詞書,那麼沒有必要專門花一整塊的時間去一個詞一個詞,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去記,我們需要記單詞是的時間是這樣的時間:茶餘飯後10分鍾,課間休息5分鍾,午睡前面10分鍾,洗漱以後10分鍾,飯後散步10分鍾,總之就是一句話,這些都是零碎的時間,而零碎的時間記憶單詞效果反而會更好,因為此時你的大腦處於放鬆的狀態。事實證明,神經緊綳,大腦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下的記憶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我提倡大家利用散碎的時間記憶單詞。

當然,時間散碎並不意味著記憶的內容散碎,我們還是要制定計劃,比如每天記憶20個單詞,這20個單詞我分別利用今天的飯後散步和洗漱之後的時間搞定,睡前再重復一遍就可以,沒有記住的單詞沒必要去拚命想,要知道重復的力量是可怕的,只要我們不斷的重復,再難的單詞我們也能記住;

重復重復再重復

還是上面那句話,一本單詞書,如果你看得很仔細,只看到第10單元,那麼效果一定不如雖然看得不太仔細,但是看了10遍甚至20遍的同學,原因很簡單,重復出奇跡,任何事情都經不起重復,一旦重復的次數達到一定的數量級,就會產生質的飛躍。所以,大家看單詞書的時候,不要停留在一個一個的生詞上,而是盡量放寬視野,把書讀多翻幾遍,每翻一遍就加深一次印象,沒翻一遍就消滅幾個「老大難」,很快,這本書快翻爛的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你甚至已經可以把例句都記下來了,這就是最好的效果。

提到例句,還有一點建議,那就是認真地看例句,把這個單詞的用法搞清楚,一旦會用這個單詞了,那麼記憶起來會容易得多,這是一個心理作用,但是對於我們記單詞很有幫助。大家如果可以在平時的寫作、造句中主動使用這些詞,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這個單詞越來越簡單,越來越順眼,其實沒有什麼奇怪的,正如賣油翁說的那句話:「無他,但手熟耳!」

記單詞的方法千千萬,各不相同,但是有一條原則就是: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希望同學們能找我適合自己的有效的記憶方法,盡快攻克單詞這道難關!
個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具體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衡量。

Ⅹ 高中研究課題怎麼做啊!

中研究性學習報告格式:
(一)題目
1、題目的內容
類型、定位、作用
2、寫作要求
標題要准確
標題要新穎
題式可多樣
標題要簡潔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體署名
個人署名
2、署名的規則
貢獻大小:提出研究設想、承擔研究工作、解決關鍵問題。
(三)內容提要關鍵詞
1、內容摘要:中心內容、結構及主要論點和評述;要求重點突出,內容精練,觀點明確、一般不用第一人稱,以200---300字為宜。學術論文也不宜超過1000字,有關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關鍵詞:必須是規范科學的名詞術語,一般每篇文章有3~5個關鍵詞(主題詞)。屬於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內容:問題的由來;文獻綜述:課題的界定(概念術語的解釋)及問題的陳述;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寫作要求:課題闡述要清楚准確,中心突出;客觀公正、科學准確評價他人的研究成果;簡明扼要介紹課題研究的動機和意義。
(五)正文
1、內容:它必須對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研究報告又分:1、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2、研究的內容和假設 3、研究的步驟及過程 4、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研究報告的重點部分。A. 結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結果的討論 。
結果分析與討論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設計缺乏一種系統觀,討論問題思路狹隘
操作過程不夠到位,操作措施不夠落實,就產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體驗
文獻資料檢索不夠,對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對自己結果的討論就缺乏客觀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結果的項目指標難以確定
測量的方法與手段較難選擇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要求不斷提高
結果分析與討論對研究者理論素養和洞察力要求較高
對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發展的方向。
2、寫作要求:
總體要求:科學性和創造性;公正性和准確性;學術性和通俗性。
具體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學。3、圖表使用要恰當。4、觀點材料要統一。5、語言使用要規范。正確區分學術概念和生活概念,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6、引用論點要慎重。與已一致,佐證;他人觀點中某些好思想,提練綜合;帶有片面性的真理,開拓思維、慎重判斷;相反的權威觀點,找准錯誤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報,引專著不引文集)7、內部邏輯要嚴密。8、標題序號要規范。9、討論部分要簡練。
(六)結論
1、內容:整篇報告的概括和小結。成果概括(結論必須指出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沒有解決?);今後研究的展望;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建議等
2、要求: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揭示規律,指明方向。
(七)注釋和參考文獻
1、內容:書籍、刊物、報紙、網路
2、要求:完整註明出處
(八)附錄:問卷、量表、研究材料、統計數據、方案、計劃等

熱點內容
你問過我了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 發布:2025-09-22 01:08:56 瀏覽:662
褪色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22 01:08:47 瀏覽:602
五種食物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22 01:05:48 瀏覽:81
在朗讀比賽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22 01:04:54 瀏覽:61
出生率調整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22 01:02:41 瀏覽:822
能給我拍照嗎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22 00:55:30 瀏覽:28
我明天去看電影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22 00:54:06 瀏覽:307
又唱又跳如此重翻譯成英語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22 00:46:23 瀏覽:476
小齒輪軸承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22 00:32:30 瀏覽:456
認識單詞不會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22 00:16:26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