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初中英語興趣
1.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用「四機一幕』,多角度、生動活潑地專講授新知識,以提高學生的屬注意力,延緩學生發散思維的早現。教師在課前根據實際需要製作不同的教學卡片和掛圖,使新知識更加清晰地顯現在學生的面前,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 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初一階段,大部分學生接觸英語時間不長,對英語充滿了好奇, 教師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那麼,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呢?
一、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於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 在喜愛所教學科教師的前提下,才會樂於學習。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學生對教師的愛,對英語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平等,不能偏愛一部分英語學習好的學生, 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漠不關心, 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富有童心,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樂學生之所樂,憂學生之所憂,知道學生知識的生長點,知道學生會朝什麼方向發展。課堂上,教師順勢而教,學生順心而學, 教師與學生都全身心地沉浸在教與學的快樂之中。
二、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 教師要打破以往教師一邊教、學生一邊讀的傳統教學模式,把英語單詞交給學生,讓他們根據讀音規律與音標來拼讀單詞。教師在學生讀完單詞後及時糾正發音不準的地方,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效果,並利用投影儀展示詞彙、聯想詞義,或找出同義詞和反義詞,通過詞語接龍、猜謎、游戲等多種形式, 讓學生掌握英語單詞的音、形、義及用法。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表演,他們都會爭先恐後地參與,課堂氛圍也變得非常有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使課堂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這樣, 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師要時刻准備著激勵學生,對於不同學生應採取不同的鼓勵方式。
教師要對那些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投入更多的關心, 要採用各種方法幫他們走出困境。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般不喜歡上英語課,對英語缺乏信心,教師應和他們談心,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進行交流,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激勵, 利用下課時間幫他們補習功課,並在英語游戲中多邀請他們參與,始終給他們以贊許的目光,讓他們在幫助和參與中變得更出色。教師在課堂上要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在其回答時多給他們暗示和指導,讓他們在學習英語的舞台上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使他們也感到教師不會放棄他們,從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原來的課堂教學中, 教師僅僅單靠粉筆、黑板和簡單的教具已不能適應當前英語教學的需要。學生的興趣來自於教師教學的吸引力,即使教學內容比較陳舊,但如果教學角度新、方法新、手段新,以新意的形式組織,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投影、電視以其生動形象、富於變化的特點給課堂帶來了活潑的氣氛, 運用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它不僅讓我們在中學英語教學工作中得心應手,而且能使課堂教學形式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認知領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優化了課堂效果。如在講授世界幾個主要國家地圖和首都時,我利用多媒體製作幻燈片播放給學生,加深了學生對地圖和單詞的理解。
五、運用競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作為新世紀的人才必須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在競爭中求進步。在英語教學中採用競賽教學,可以讓學生聽講狀態高度集中,只有認真聽講,才能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現在的學生好勝心特別強,競賽激勵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競賽中來,在自己的舞台上很好地展現自己,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競賽中,教師要適時適度地糾正競賽中出現的錯誤,這樣還可以增加學生大腦的表象儲備。採用競賽的教學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增強集體榮譽感,為了集體的榮譽主動參與活動而去學習,從而增強集體的向心力和提高團結協作精神。
六、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緊張情緒, 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把游戲巧妙地應用到初中英語課堂中去,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 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 把緊張而單調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游戲可以讓學生對單詞和句子學會靈活運用,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降低學習難度,突破重難點。如在講單詞時採用單詞接龍,教師給出一個單詞,由學生接上另一單詞,要求該詞詞首的字母與教師所給單詞的詞尾相同。這個游戲雖然簡單,卻十分有效,可迅速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並可復習大量不常見的單詞。
教師應在英語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採用小組合作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在合作中選擇最佳的學習方法。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選擇與判斷什麼是有效的、正確的、最佳的觀念與做法,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合作的快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教室里建立第二課堂———英語角,鼓勵學生平時多用英語交流。教師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學生平時處於英語的氛圍中,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如果學生每天都處在英語的環境中,用英語交流,那麼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水平就會提高,英語成績也會隨之會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變濃。英語角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英語表達的能力。
3. 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與學生關系融洽。空餘時間多做點與學生興趣愛好相同的事,讓他們覺得師生不專是兩代人一 提升屬個人魅力,使學生喜歡英語老師,從而喜歡英語。
二。課堂上盡量生動些。
四,多設置學生喜歡的活動,讓學生覺得英語不難學的同時,也覺得英語課過得快。
三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的要求不同,對於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發現並及時表揚和鼓勵
4. 如何培養學生對初中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英語不竭的動力,它直接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和成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要想使學生輕松、愉悅、主動、有效地學習英語,必須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素養。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筆者對此進行了一些研究和嘗試。
一、加強情感教育,誘導興趣
教學既是一個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過程。要想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就要很好地進行學習情感調控。
首先,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和指導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投入相當的感情。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從細微之處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和熱情幫助,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就會產生情感共鳴,學生也會「親其師,信其道」,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由不好學轉為好學、愛學、樂學。
其次,師生之間建立的情感共鳴需要維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表揚和批評的藝術和技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要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尊嚴。即使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也不應一味地批評訓斥,而應在肯定學生成績的同時,指出他們錯誤的地方,幫助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並加以改正,使學生不至於在困難面前喪失學習的興趣。
二、創建語言環境,激發興趣
學習語言需要有語言環境做背景,課堂上如果沒有英語氣氛,會使活潑好動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教學手段要多種多樣,創建英語語言環境最有效的教學手段,是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英語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把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彙、語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能動性。
例如,在教學生日常會話時,播放一段人們在某個場所活動的無聲視頻,要求學生根據場景給視頻配音。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關鍵單詞或句式,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狀況下完成練習。隨後,播放原聲視頻,要求學生找出自己配音與原聲的差異,並反復聽,進行內化。筆者在實踐中證明,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不但學習興趣盎然,學習效率也很高。
三、利用競爭比賽,培養興趣
中學生都有一種不服輸的心理,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創設一種積極的、競爭的學習氛圍,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起到強化的作用,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競爭力和創造力。如一面優勝小紅旗,一句「Perfect」等都會使學生分外高興和滿足。在學會話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一段時間之後,要進行會話比賽,看哪組設置的場景新穎,語言得當,對於優勝的小組進行一定的獎勵。學生懷著競爭的心理努力學好每一課的對話,並逐漸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興趣。
四、強化成功愉悅,鞏固興趣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成功越大,興趣越大,動力也越大」。當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後,即使這種成功只是寫對了一個單詞,他們也會感到高興,繼而對英語產生親切感,並激發出巨大的內驅力,驅使他們向著下一次成功邁進,從而形成穩定而持久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時刻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在教學過程中,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回答正確給予表揚和掌聲。對於回答不正確或是回答不上來的,要多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一旦回答正確,立即進行表揚和鼓勵。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就會越發想要成功,在這一動力的驅動下,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更加積極、主動,逐步鞏固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英語綜合素養。
五、創設活動空間,拓展興趣
當今世界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學生只對某一方面知識感興趣、並取得一定的成就是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而學生的各種興趣之間又是相互聯系、協調發展的,因此,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活動空間,拓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發展,有所提高。如,筆者在英語教學中,常常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不但要發音準確,還要聲情並茂,根據不同人物的特點,表現出語氣、聲調上的差別。這使得部分學生對播音產生了興趣,立志成為播音員或主持人。筆者還經常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改編表演,讓那些學習成績雖然不是很好,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學生獲得
「最佳演員」的稱號,讓那些有繪畫才能的學生,在把課文改編成連環畫的作業中大顯身手,並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稱贊。師生的稱贊使得學生產生更強烈的表現慾望,進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英語課上興致勃勃、集中精力地學習,而課下又根據自己的愛好,發展自己其他方面的特長,這有助於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總之,英語學科有其有趣之處,只要教師注意挖掘潛藏在英語中的寶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學好英語就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積極地、能動地學習,一定會在英語方面取得不小的成績。
5. 怎樣培養與提高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能力 在初中英語學習和考試中,閱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學生因為沒掌握好閱讀技巧,難以提高英語成績,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所以我們有必要把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作為重中之重來認真對待。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有許多,也因各人不同的基礎而異,但無捷徑可走。以下是我自身的一些英語教學經驗,針對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提出的幾點措施。 第一,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前,學生認為學英語只要記單詞,掌握語法就夠了,對閱讀理解並不重視。近幾年中考英語試題閱讀理解的份量加大,如果理解能力不夠,沒有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英語就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要逐漸讓學生改變以前學英語的方法,注重能力的培養。 第二,有針對性的擴大詞彙量。文章是由句子組成,句子是由一個個單片語成,如果單詞不認識,就會嚴重的阻礙閱讀,因此擴大詞彙量是必要的。但是也不是盲目的每個不認識的單詞都要去認真記准,那樣時間上也不允許。我們要有針對性的去記憶和學習單詞,對一些出現概率比較大,經常會用到的單詞要加強記憶,對一些生僻詞稍微認識一下就行了。關於如何幫助學生記單詞,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劃出「四會詞」。要求學生會聽、讀、說、寫,特別是寫,通過聽寫、默寫來加強。這樣,學生就會有所側重,而且還教學生一些記單詞方法。如構詞法和歸納法等,這樣,學生覺得記單詞不是辛苦的事,而且牢固。另外,還選一些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的材料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掌握的詞比單純記憶效果更為明顯。 第三,摸索並掌握閱讀技巧。閱讀技巧包括尋找中心詞和句的能力,猜測詞義的能力和推知文章含蓄意義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把這幾點都融入課文教學中。結合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的做法是: (1)學會猜測生詞,進行記時閱讀
tob_id_2954
2 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生詞。在一般情況下,不必見到生詞就查詞典,這樣可以保持閱讀的連貫性,不致於影響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那麼,碰到生詞該怎麼辦呢?可以採用下列三種辦法來處理:①如果是專有名詞,一般可以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它是人名還是地名,或是其它組織的名稱。對於這些詞不認識關系不大,只要知道它代表什麼就行了。②通過構詞法來分析判斷。如有些詞的詞干是學過並且掌握了的,只不過是加了前綴或後綴轉換了一下詞性或詞義而已;又如有的是兩個單詞合在一起的合成詞,等等。對於這些詞只要有些構詞法的知識就能夠猜測或判斷出它們的詞性或詞義了。③另有一些單詞可以根據上下文的內容、語氣來判斷它們的含義。如果遇到個別難以猜測其義而又會影響到對文章理解的單詞,就應該查閱一下詞典。閱讀能力的高低有兩個標志,即閱讀的精確性和速度,因此,初中學生可以經常做記時閱讀訓練,以求通過不斷的訓練來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將課文中的一些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讓學生根據上下文來猜出劃線部分單詞的意思。 (2)尋找中心詞與主題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和歸納中心句和主題句,加強對本段文章的理解。教完文章後,讓學生歸納中心思想,這樣能加強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把課文作為整體來教。 (3)推知、判斷作者的意思。有些文章並不直接表明自己的觀點,也不用明確的詞語表達。而使用一些含混的詞語,這就要看學生的理解能力了。學生應學會認真閱讀,分析體會作者的思想。區別文章主要內容與起輔助作用次要內容。了解文章的內涵和"弦外之音"。從而進行正確推理。 第四,博覽群書,保證一定的數量。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習英語也是如此。英語文章讀得多了,就能夠把自己的語感培養起來,同時在閱讀過程中鞏固已學過的詞彙和語法知識。通過對不同題材的廣泛閱讀,還能夠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國家和
3 地區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知名人物等多方面的知識,這對於擴展視野,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是很有益處的。因此,必須把閱讀當成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步驟,不求每次閱讀時間和文章篇幅的長短,但一定要持之以恆地讀下去,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五,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採用較之靈活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有良好的習慣。閱讀時一定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不能邊聊天邊閱讀,也不能邊閱讀邊干別的事。對於不同內容的閱讀材料,可以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對於重點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讀,即逐字逐句地熟讀深思,達到出口成誦的目的,對於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讀,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或故事的情節概況,以求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對於那些與自己實際英語水平相差甚遠、過難或過易的文章以及沒有什麼意義,不能從中獲取知識的文章可以略讀,跳讀,甚至乾脆不讀。這樣,閱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時間內收到最大的功效。 第六、注意閱讀後的反饋調控。教師可以圍繞課文開展各種形式的口、筆頭交際活動,如復述課文、問題討論、角色扮演、采訪、調查、仿寫與課文相關的話題等。還可要求學生口頭或書面表達閱讀體會,或就某一話題聯系實際進行小組討論。 第七、課外閱讀也很重要。增強課外閱讀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閱讀興趣,享受閱讀快樂 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聽故事過渡到讀故事。大部分初中學生非常喜歡故事,
4 因此,我以此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閱讀。(2)從追星到閱讀。初中學生大都有自己的青春偶像。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心目中的青春偶像相關的閱讀材料作為閱讀課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3)從值日報告到閱讀比賽。在每次英語課的前幾分鍾,我會要求兩位學生用近期所學的內容分別做值日報告。 2. 精選閱讀材料,擴大閱讀范圍。為了使學生能夠順利而愉快地進行課外閱讀,我在選材上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閱讀的趣味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否體驗到樂趣是激發其閱讀興趣的關鍵。(2)把握語言的難度。我在選材時非常注意閱讀材料的難易度,力求將閱讀文章的生詞率控制在3%~5%之內。有趣的卡通插圖以及簡短而琅琅上口的句子不僅加深了學生的記憶,還提高了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3)結合當前所學的內容。所選的閱讀材料如果與當前所學的內容相關,則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讀內容,並認識到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我在教學中就經常適時、適當地引入一些閱讀材料。(4)注意選材的發展性和體裁的多樣性。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不同,教師提供的閱讀材料也應有所側重。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材料的長度和體裁也應有所變化。 3.培養閱讀習慣,強化閱讀意識。 要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必須從平時的點點滴滴做起。 (1)提供課外閱讀的條件。為學生提供英語課外閱讀的資料,還為其安排課外閱讀時間。(2)完善獎勵措施和評估辦法。諸如小組比賽、「故事大王」評比、「最佳新聞播報員」評選、「最佳書蟲」評選
5 等活動。(3)建立閱讀檔案。建立閱讀檔案是推動學生課外閱讀、促使其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好方法。(4)營造英語閱讀的氛圍。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英語閱讀的機會,創設英語閱讀的環境。比如,在班級里放置一個小書架,放上一些英文報刊,或在學生觸手可及的地方擺放有趣的閱讀資料。 4、增強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我認為以下幾點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非常重要: (l)大聲朗讀。大聲朗讀對發音很有幫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閱讀能力和語感是相輔相成的,隨著語感的形成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會逐漸提高,閱讀方法也會漸趨合理。(2)大量閱讀。教師不僅應要求學生進行大量閱讀,還應要求其閱讀的內容也要廣泛。(3)循序漸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從簡單有趣的材料入手,逐步擴大閱讀范圍,加大閱讀難度。閱讀材料的難度必須控制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否則會適得其反。閱讀的速度也要由慢到快,循序漸進。(4)及時引導。 根據不同的文章和不同的題材,學生採取的閱讀方法也應有所不同。當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我要求學生默讀、略讀和跳讀,指導學生找出關鍵詞和主題句,預測文章內容,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等。 在閱讀教學中,我盡量做到泛讀與精讀相結合、欣賞與分析相結合、閱讀技能訓練與實踐相結合、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生活中閱讀材料與書面材料相結合、短篇閱讀材料與長篇閱讀材料相結合。
6. 初中階段如何培養對英語的興趣
興趣抄是最好的老師,襲在英語學習中,興趣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如果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就會導致教師講課,無人聽講,上課提問,無人回答,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還會使原本復雜的英語知識更難學,學生不知所謂,而厭學,不學,因此對英語教師來說,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我將從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了解英語的重要性,明確學習目的;二、從實際性出發,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四、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五、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7. 談談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1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能力 在初中英語學習和考試中,閱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學生因為沒掌握好閱讀技巧,難以提高英語成績,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所以我們有必要把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作為重中之重來認真對待。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有許多,也因各人不同的基礎而異,但無捷徑可走。以下是我自身的一些英語教學經驗,針對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提出的幾點措施。 第一,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前,學生認為學英語只要記單詞,掌握語法就夠了,對閱讀理解並不重視。近幾年中考英語試題閱讀理解的份量加大,如果理解能力不夠,沒有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英語就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要逐漸讓學生改變以前學英語的方法,注重能力的培養。 第二,有針對性的擴大詞彙量。文章是由句子組成,句子是由一個個單片語成,如果單詞不認識,就會嚴重的阻礙閱讀,因此擴大詞彙量是必要的。但是也不是盲目的每個不認識的單詞都要去認真記准,那樣時間上也不允許。我們要有針對性的去記憶和學習單詞,對一些出現概率比較大,經常會用到的單詞要加強記憶,對一些生僻詞稍微認識一下就行了。關於如何幫助學生記單詞,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劃出「四會詞」。要求學生會聽、讀、說、寫,特別是寫,通過聽寫、默寫來加強。這樣,學生就會有所側重,而且還教學生一些記單詞方法。如構詞法和歸納法等,這樣,學生覺得記單詞不是辛苦的事,而且牢固。另外,還選一些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的材料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掌握的詞比單純記憶效果更為明顯。 第三,摸索並掌握閱讀技巧。閱讀技巧包括尋找中心詞和句的能力,猜測詞義的能力和推知文章含蓄意義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把這幾點都融入課文教學中。結合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的做法是: (1)學會猜測生詞,進行記時閱讀
tob_id_2954
2 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生詞。在一般情況下,不必見到生詞就查詞典,這樣可以保持閱讀的連貫性,不致於影響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那麼,碰到生詞該怎麼辦呢?可以採用下列三種辦法來處理:①如果是專有名詞,一般可以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它是人名還是地名,或是其它組織的名稱。對於這些詞不認識關系不大,只要知道它代表什麼就行了。②通過構詞法來分析判斷。如有些詞的詞干是學過並且掌握了的,只不過是加了前綴或後綴轉換了一下詞性或詞義而已;又如有的是兩個單詞合在一起的合成詞,等等。對於這些詞只要有些構詞法的知識就能夠猜測或判斷出它們的詞性或詞義了。③另有一些單詞可以根據上下文的內容、語氣來判斷它們的含義。如果遇到個別難以猜測其義而又會影響到對文章理解的單詞,就應該查閱一下詞典。閱讀能力的高低有兩個標志,即閱讀的精確性和速度,因此,初中學生可以經常做記時閱讀訓練,以求通過不斷的訓練來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將課文中的一些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讓學生根據上下文來猜出劃線部分單詞的意思。 (2)尋找中心詞與主題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和歸納中心句和主題句,加強對本段文章的理解。教完文章後,讓學生歸納中心思想,這樣能加強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把課文作為整體來教。 (3)推知、判斷作者的意思。有些文章並不直接表明自己的觀點,也不用明確的詞語表達。而使用一些含混的詞語,這就要看學生的理解能力了。學生應學會認真閱讀,分析體會作者的思想。區別文章主要內容與起輔助作用次要內容。了解文章的內涵和"弦外之音"。從而進行正確推理。 第四,博覽群書,保證一定的數量。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習英語也是如此。英語文章讀得多了,就能夠把自己的語感培養起來,同時在閱讀過程中鞏固已學過的詞彙和語法知識。通過對不同題材的廣泛閱讀,還能夠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國家和
3 地區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知名人物等多方面的知識,這對於擴展視野,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是很有益處的。因此,必須把閱讀當成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步驟,不求每次閱讀時間和文章篇幅的長短,但一定要持之以恆地讀下去,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五,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採用較之靈活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有良好的習慣。閱讀時一定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不能邊聊天邊閱讀,也不能邊閱讀邊干別的事。對於不同內容的閱讀材料,可以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對於重點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讀,即逐字逐句地熟讀深思,達到出口成誦的目的,對於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讀,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或故事的情節概況,以求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對於那些與自己實際英語水平相差甚遠、過難或過易的文章以及沒有什麼意義,不能從中獲取知識的文章可以略讀,跳讀,甚至乾脆不讀。這樣,閱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時間內收到最大的功效。 第六、注意閱讀後的反饋調控。教師可以圍繞課文開展各種
8. 淺談如何提升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作為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實際實施者,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具有最直接的影響,他們擔負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任和職責。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論述,希望能進一步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初中英語 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聽、說、讀、寫的訓練,一些學生耐不住寂寞,結果只能半途而廢。但是如果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就會克服一切困難,堅持到底。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不斷探求真理,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而帶有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興趣對學習活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對於學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求知慾望才會強烈,學習態度才會端正,學習動機才會強。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興趣和動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作為教師,不能再用泛泛的或平鋪直敘的論述來進行傳授,而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時調整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精心設計組織好每一堂課,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識具體化、趣味化。
一、運用模仿提興趣
模仿教學對改善初中學生英語的語音面貌,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提高學生英語的整體表達水平作用很大。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模仿訓練不可忽視。在對話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將所學詞語、句型由單純模仿過渡到實際運用中去。如在學完「問路」和「指路」話題後,在班級座位上插一些牌子標明地點,讓學生模擬情境問路和指路。學習購物(Shoping)時,將教室分成四個商店:Toy Shop、Fruit Shop、Clothes Shop、Food Shop,把學生也分成四個小組,由一名學生扮演售貨員,其他學生扮演顧客進行角色表演。學生無疑積極投入,活學活用,進行「任務型」教學。整堂課學生興趣盎然,興高采烈,個個臉上洋溢著親身實踐的喜悅。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活動的樂趣,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培養了他們學習的內部動機。同時在小組分配角色、組織對話中又培養了學生合作精神。
二、故事謎語提興趣
在課堂教學剛開始時,學生的興奮點往往還沒有集中起來,為了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英語課文教學任務當中,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進入最佳狀態,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相關的故事、笑話、謎語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英語課堂內容學習中去。
在教學七年級下第四單元「I want to be an actor」時,我告訴同學,「I �don' t� want to be a teacher any longer! I want to do other things」。
學生們很有興趣地聽著老師今天又有什麼新招數,都認真地聽著。接下來我告訴同學們:「I don't want to work with teenagers every day. I want to work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Every day I meet interesting people and ask them questions. Then on TV I tell their stories to all the people and you can see Ms Chou on TV.」「What am I?」
學生很開心地猜到老師是想當記者或節目主持人去,接下來自然進入課文的學習。
三、通過提問提興趣
英語課堂提問,是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參與教學活動的有利條件,它可以使學生在親身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失敗,喚起他們豐富的情感體驗。這大大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對英語學習內容知之、好之、樂之的心理變化過程,達到激趣樂學的效果。英語提問要把握好學生回答方式的多樣性、可選擇性。可以採用簡單的「Yes/No」問題全班起答,pair-work形式的學生對答,也可以挑選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主動舉手搶答,或是按一定的順序輪流提問等。教師要依據實際的課堂情況,准確地選擇適當的提問形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互動學習中去。提問結束後要有停頓,要給學生預留恰當的思考時間,避免學生因倉促作答而挫傷積極性。提問完畢後還需一些引導策略,尤其是學生回答不暢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提示、重新解釋或補充說明,引導他們正確回答。當然,學生回答後教師還需作出及時的評價,讓學生直接獲得反饋,這些評價要以正面肯定為主,使他們懷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即使學生回答錯誤,教師評價也不要傷及學生的自尊心,以免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體驗活動提興趣
成功體驗活動,作為培養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主要載體,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感受成功的機會和權力,獲得不同程度的認可和成功體驗。「活動是培養興趣的基本途徑。」所以,我們要使活動和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合理地結合起來,要使學習活動符合初中學生好奇、好勝等個性特徵,最大限度地設計出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我成功的學習活動。例如,全班活動是教師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互動的一種方式,是由教師直接組織並且引導的。由於我國的班級規模較大,採用這一活動能夠擴大受益學生的數量,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符合大多數課堂英語學習的實際現況。如我在最初的導入新課階段,要求學生設想朋友來自己家做客時,兩人該怎樣安排時間。我先出示提示,然後集體問答,操練提出建議的句型。
這種形式一方面能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模仿到正確的內容,增強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整體感覺這類活動使自己不必擔心出錯或丟面子,一定程度地降低學生的抵觸情緒。
五、結語
關於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研究仍還有大量的工作值得教師去探索、思考。而且,把理論付諸實踐更需要一線教師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但是,我們相信只要善於總結學習興趣培養研究中的經驗,借鑒中西方的相關研究成果,密切聯系我國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深入開展英語學習興趣的調查和試驗,就定會獲得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帥妍.淺論提高初中英語學習的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5).
[2]闞海琴.讓英語課堂「笑」起來――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3).
[3]孫忠燕.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科研論壇,2006,(S1).
[4]黃小東.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5).
[5]康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級英語教學點滴談[J].新教育,2010,(Z1).
9. 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一、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1.創造學習英語的情景
把真實的生活情景引入到課堂,縮短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給學生提供語言交際的機會。教師可以在課前,與學生進行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對話,例如:T:What
is this? S: Its a pen. T: Whats that? S: Its a clock. T: What time is
it? S: Its seven oclock. T:Lets go to school.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 I go to school at seven.這樣就引入了本課相關的話題。
教師也可以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實現這一教學活動,我們可以從電腦中截取一段英語的生活視頻,給學生播放,這樣學生更能接觸到原滋原味的英語口語,會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興趣。
2.藉助活動,肢體語言教學
英語的課堂教學,可以視為師生的共同活動,很多行為動詞和片語可以用具體的動作使學生理解。例如:在教學生「guitar」「piano」「violin」「drum」「sing」「dance」「draw」這些單詞的時候,教師在前面做出動作,一邊做動作,一邊啟發學生「What
am I
doing?」之後來教授學生單詞的讀音,這樣調動學生的感官來記憶單詞,比單純的教學生單詞發音要生動有趣的多,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他們的記憶。
3.運用游戲活躍課題氣氛
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開展很多生動活潑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猜謎語,打電話,找朋友等。
例如:教師在復習不同的俱樂部時,寫幾張卡片,找兩個學生,一名學生給另一名學生展示卡片,如「music
club」另一名學生看著卡片做動作,其他學生來猜測俱樂部的名稱「Is it a music
club?」,回答「Yes」「No」。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濃厚了。
二、提高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1.啟發式教學
用實物,圖片,動作或視頻吸引學生,例如在教學baseball,
basketball, volleyball, soccer ball等單詞的時候,用實物來呈現,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力;而教學bike,
subway,
railway等關於交通工具的時候,可以拍一些圖片或者播放一些視頻,短片來展示;在學習描述人物外貌的時候,教師可以現身說法,指著自己來描述,如「I
am short. I am of medium build. I have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 What
about you?」讓學生按照範例來描述自己和他人。這樣不僅啟發了學生的智力,還讓他們感到親切而有趣,容易記憶,激發興趣。
2.互動性教學
在教學中,可以巧妙的運用競賽,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進行閱讀比賽,看哪一組讀得准,讀得好。在聽寫單詞的時候,可以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到黑板上聽寫,比較誰寫得又快又對,並且當堂評分,這樣的活動對於學生記憶單詞很有成效。
三、注重教學的開放性
1.創設開放的語言環境,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氛圍
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源於生活又實踐於生活,教師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為學生創造全面開放的語言實踐環境。
例如:教師可以在每節課開始,根據本課要學習的內容,設定進行5分鍾的Free
Talk。如進行題目為「Talk about your home
rules」的談話,教師可以讓兩名學生在教師的前面,鼓勵學生在說英語的時候帶有表情,並伴有手勢和動作,把生活中的實際場景搬到課堂上來,這樣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課堂所學的英語知識創造了條件。
在課堂上,教師要堅持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的英語思維,教師以自然形象的表演,生動的手勢,豐富的表情,抑揚頓挫的語調來設計語言環境。另外,問候,貼英語海報,播放英語歌曲,用英語猜謎,用英語說繞口令以及進行英語詩歌朗誦比賽等,都可以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語言氛圍。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帶學生到公園上口語課,組織學生到與外國人接觸的商店,賓館,外企等地進行參觀訪問活動,使英語滲透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
2。設計開放的教學內容
由於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根據教材按部就班地設計每節課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了,那麼教師就要主動靈活地設計開放的教學內容。
例如:
在水果上市的季節,學習各種水果的名稱。在天氣變化的時候,學習詢問天氣。在Mothers
Day到來的時候,學慣用英語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在不同的節日以及生日的時候,學習不同的問候用語。由於教師的精心設計,改變原來的教材節奏,使學生每節課都能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操練了語言知識,提高了語言技能。
四、注重鼓勵性教學
教學中需要激勵手段,是指激勵學生學習進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鼓勵為主,讓學生經常得到自己進步的反饋,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信心,使那些能力較差的學生盡量接觸學習英語的害怕心理,漸漸地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原本是很自信的,父母和教師過多的批評和責備讓他們失去了自信。教師不要隱藏自己的表揚,在教學活動中,成功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能給學生以勇氣和信心。所以要經常對學生說:「你能行,老師相信你!」對後進生來說,這是對他們的重視,關懷和期待,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理品質起著重要作用。
1.物質性的鼓勵
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物質的鼓勵是很重要的。物質不用貴的物品,一支筆,一張照片,一個筆記本,都可以獎勵給表現好的學生,而學生得到這些獎勵的時候,也會有成就感,會有更好的表現,獎勵的時候,要注重典型性和廣泛性。
2.語言性的鼓勵
孩子的特性就是喜歡別人的表揚,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孩子,處於叛逆期,喜歡在課堂上受到表揚,根據這一特點,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用表揚的語言來鼓勵他們。例如:Good,
Great, Wonderful, Well done, Perfect, Good
boy等語言都會讓學生感到舒服,喜歡,學生喜歡這樣的肯定。讓學生對學習英語提高興趣,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的興趣濃厚與否,會直接影響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效果,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盡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初中生的英語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