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復試英語怎麼准備
『壹』 川大mti考試(初、復試)的時間安排,早上下午各考什麼科目
五、考試科目: 初試科目:政治理論、翻譯碩士英語、英語翻譯基礎、漢語寫內作與網路知識,共計容4門。其中,政治理論為全國統考,翻譯碩士英語、英語翻譯基礎、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由我校自主命題。 復試科目:英語筆譯:英語寫作、面試;英語口譯:英語寫作、面試、聽力。均由我校自主命題。 參考書目:國內近年出版的用英語編寫的高級英語閱讀、翻譯、寫作教材,以及任何大學語文教材。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 2009-9-20因為MTI是學院去年才申請到的,今年也是第一次考,所以具體的參考書還沒有出來。你只有等學院網站的更新了。如果想考MTI,可以試著考先下二口或者二筆,如果能通過,MTI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貳』 請問外校生想報考川大的英語研究生應該准備些什麼
去她的研究生院官網查看歷年專業招生目錄
『叄』 四川大學生科院細胞生物學復試該怎麼准備專業課還有英語啊專業課看書還是看課件更有效復試難嗎
關注四川大學研究生網。專業課去年是開卷的,貌似一直都是這樣的,看好考哪一科再准備書和資料帶去就好,當然熟悉更好。至於英語就看你的底子好不好了,最好准備3分鍾左右的英文自我介紹,有可能是英語交流也有可能是讓你翻譯一段外文。如果分高,又有老師看中其實是不難的。祝好運
『肆』 我想考四川大學的對外漢語研究生,需要准備哪些書,對英語的要求有多高
對外漢語考研專業試題有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根據不同的方向還考: 語言學綱要,文字學,詞彙學,語法
不同的學校要看不同的參考書,具體你可以去該院校網站搜索
什麼是「對外漢語」?「對外漢語」是「對外漢語教學」的簡稱,是指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也是一種習慣性的說法,它真正的名稱,或者說它的學名,是「漢語作為外語教學」(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對外漢語」研究什麼?它主要研究四個層面的問題:1.漢語。這一層面的研究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這是「對外漢語」的本體論。例如,應該特別注意研究「你有我無」和「我有你無」的語言現象。比如,漢語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標志和形態變化,漢語有「把」字句,「被」字句,有量詞,等等。再比如,我們通常把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第一個學期為上,第二個學期為下。那麼,初級上的學生(有很多是零起點的)應該教給他們什麼?初級下的學生應該教什麼?中、高級又該教什麼?哪些應該先教,哪些應該後教?漢語拼音方案該不該教?在什麼時候教?漢字該不該教?教多少?哪些先教?哪些後教?這些都屬於這個層面應該解決的問題。2.教育學。這一層面解決「怎麼教」的問題,這是「對外漢語」的方法論。有這樣一個故事:留學生問老師:「『我今天老大不高興』這句話中的『老大』是什麼意思?」老師回答說:「是『很』的意思,『我今天老大不高興』就是『我今天很不高興』的意思」。沒過多久,這個留學生就造出了「我今天老大高興!」這樣的句子,但這個句子我們是不說的。這涉及到了老師在「怎麼教」的環節中的一些問題。3. 心理學。這個層面解決「如何學」的問題,這是「對外漢語」的認識論。我在一次「一對一」的教學中碰到一件這樣的事兒。我教「死」這個字時告訴學生「死」除了「生命結束」這個意思,有時還用來加重語氣,表示誇張,如:「我想死你了」,「我餓死了」,學生若有所悟。不久,學生對我說:「老師被我氣死了」。我問怎麼回事,他說「我在請假條上寫著『我病死了,不能來上課……』」。這涉及到了學生在「如何學」的環節中的一些問題。4. 教育技術。這個層面解決「用什麼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問題,這是「對外漢語」的工具論。
為什麼要選擇「對外漢語」教學呢?我想下列原因可供大家參考。首先,「對外漢語」教學是一個「朝陽」行業。1. 一方面,全球「漢語熱」持續升溫,漢語正逐步成為一種強勢語言。目前,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超過3000萬;2010年預計將達到1億。目前,海外對外漢語教師的缺口為100萬;到2010年,全球漢語教師缺口將超過400萬 。《時代》周刊這樣評價日益升溫的「漢語熱」:「如果你想領先別人,就學漢語吧。」2. 另一方面,新中國的「對外漢語」教學歷史短,許多方面有待改善。師資方面,教師隊伍水平不一,高素質教師缺乏;教材方面,有些教材的編寫隨意性較大,缺乏科學性,而又沒有統一規范來加以檢查;理論建設方面,多數學校負責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領導和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學科意識不強,不注重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建設,不注意整合各不同學科的力量來為建設對外漢語教學學科服務;認識方面,多數學校對「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實際的支持力度不大。正是因為種種問題的存在,才亟需高素質的「對外漢語」人才。其次,發展「對外漢語」教育事業是一項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計算過,你每學一個英語單詞要花多少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僅靠英語教育一項,英語國家每年從咱們中國人的口袋裡賺走了好幾個億的「外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好萊塢電影竟然也是美國的一項語言政策?國家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教授就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強國的語言與語言強國》。他指出,理論上語言是一律平等的,現實中語言是有強有弱的。語言的強弱與語言所屬社團的強弱盛衰呈正相關。在國民總收入列世界六強、人均國民收入超過一千美元的歷史機遇期,我國應當審時度勢,制定科學而且充滿雄心的語言戰略,使語言在國家和平崛起的過程中發揮巨力,保證將來國家強大時也有與之相稱的語言強勢。語言強弱不僅是國家強弱盛衰的象徵,而且語言也會促進國家的發展強大。由此他提出漢語走強的戰略與舉措:第一,提高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社會聲望。第二,加快中國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的研究。第三,努力推進漢語的國際傳播。那麼我們國家在這一方面有哪些具體的重大舉措呢?第一是在世界范圍內創辦「孔子學院」,第二是舉辦「漢語水平考試(HSK)」,第三是實施「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願者計劃」。有關這些方面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查閱相關資料。
哪些人適合選擇「對外漢語」作為自己考研的專業呢?我認為以下這些同學適合選擇「對外漢語」:對外漢語專業的本科生,中文各專業的本科生,外語專業的本科生,其它有志於對外漢語事業的文科類本科生。我想強調一下外語的重要性。至少熟練掌握一門主流外語是每一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對於外語類專業的同學來說,再掌握一門小語種,如日語、韓語、法語或者西班牙語也都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都已經熟練掌握了英語,盡管我們希望如此。對於漢語文化圈的學生來說,英語實際上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一門語言;但是來自漢語文化圈的學生佔了所有來華留學生的百分之多少呢?據我掌握的數據看,應該將近百分之七十。而且隨著學習程度的提高,這個比例還會增加。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韓國,其次是日本。多掌握一門外語,不僅對語言的理解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而且在實際的「對外漢語」課堂中更加容易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對考研的同學來說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根據武書連《中國大學評價》對2006年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文學類A等學校的排名,結合我所了解的「對外漢語」教學界各大學的實力和聲譽,向大家推薦以下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著重向大家介紹三所有代表性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暨南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文學類A等學校排名13,「對外漢語」教學界的「大哥大」。順便提一句,「對外漢語」教學現在還不是一個專業,而僅是一個研究方向,因為到目前為止它仍是一個三級學科,通常都設置在「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這個專業下面,作為它的一個研究方向。北京語言大學招收屬於文學碩士的「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生和屬於教育學碩士的「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生。考試的內容基本相同,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要多考一個「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參考書目則都是常見的:《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語言學綱要》,《現代漢語》(黃、廖本),《現代漢語》(胡本),《古代漢語》。比較著名的導師有:趙金銘,男,1940年7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語言大學 對外漢語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語法學、漢語語音學和對外漢語教學。趙金銘,男,1940年7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語法學、漢語語音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張旺熹,男,1962年11月出生,安徽蕪湖市人。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上海師范大學在職博士研究生。現任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漢語教學》副主編。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語法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張博,女,1957年6月出生,河北新城人。北京語言大學教授。1999年6月在中央民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漢語言文字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史、語源學。王建勤,男,1955年12月生於山西。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主要研究領域:語言習得與認知。謝小慶,男,1951年生於北京。研究員,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心理測量學和語言測試。
暨南大學,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2006年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文學類A等學校排名11,對外漢語教學在南方的最重要的基地。「對外漢語」方向是「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下的六個方向之一,此專業的研究生由華文學院培養,2006年共招收60人。「對外漢語」教學與華文教育方向的導師有八位老師,分別是賈益民教授、彭小川教授、李軍教授、周靜副教授、孫玉卿副教授、張軍副教授、楊海明副教授、王漢衛副教授。另外還有一位周健教授。這里特別向大家介紹一下郭熙教授。暨南大學的考試科目是語言學綜合(含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和寫作)和現代漢語,參考書目是葉蜚聲《語言學綱要》,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王力《古代漢語》(1-2冊)。
上海師范大學,盡管不是985或者211大學,卻是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具有鮮明特色的一所高等院校,又因為地處繁華的國際都市上海,有其獨特的地理和資源優勢,「對外漢語」這個專業的師資是非常強大的。上海師大的對外漢語學院和人文與傳播學院均培養「對外漢語」的碩士研究生。對外漢語學院著名的導師有:齊滬揚,男,1950年出生,浙江人。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在上海師范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院長。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語法學和對外漢語教學。陳昌來,男,安徽定遠人,1962年出生。198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漢語語法學。人文與傳播學院著名的導師有:張誼生,男,浙江紹興人,1952年11月出生於上海。文學博士,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碩士點學科帶頭人 。主要研究領域:現代漢語語法、現代漢語虛詞。
下面就大家可能比較關心的一些問題談談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1.關於初試和復試。一般來說,考生的最終成績等於初試成績加復試成績。當然,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各自所佔總分的比例,各個學校可能稍有差別。有的學校可能是百分之八十對百分之二十,有的學校可能是百分之七十對百分之三十。如果說初試成績決定一個考生能否考上,那麼復試成績往往就決定他是否公費。當然,隨著研究生收費制度的改革,公費比例越來越少,但是總分高總歸是件好事兒,或許能拿到獎學金,或許能挑個好的導師等等。所以我在跟大家強調初試重要性的同時,也提醒大家,在初試成績過線之後,千萬不要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一定要繼續把復試考好。大家都知道,一般研究生入學考試都在元月份,成績揭曉通常在3月10號左右,復試呢大約在4月20號左右。初試和復試之間有一個多月的間隔,只要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准備復試,完全能考出好的成績。有的學校還為復試列出了參考書目,這就更為大家提供了方便。大多數的學校復試時要加試英語口語,比重雖然不高,但是這給大家敲了個警鍾:啞巴英語在21世紀絕對是行不通的,在「對外漢語」中更是寸步難行。搞「對外漢語」的老師,說一口流利而漂亮的英語,在很多場合會讓你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2.關於考試科目和參考書目。大家肯定已經注意到了,各學校、各方向考試科目不盡相同。那麼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方向准備相應的參考書。有的學校提供了參考書目,有的學校沒有提供參考書目。對提供了參考書目的學校,我的建議是,復習時以指定參考書目為主,適當擴大知識面。舉個例子說。現代漢語的教材有很多種,也許這個學校指定以黃、廖本《現代漢語》為參考書,那麼我們就重點看這個。同時,我也建議大家抽出時間看看胡裕樹的《現代漢語》和邵敬敏的《現代漢語通論》,甚至是張斌的《現代漢語》。因為每種教材必定有它的特色,也必定有它的不足。黃、廖本結構清晰,概念明確,但有點過時;胡本內容詳細,分析細膩,但有些龐雜;邵本理論和觀點新穎,特色鮮明,但有些問題仍值得商榷;等等,不一而足。多看幾種教材的好處在於取長補短,對一些熱點和難點,各書解釋都不一樣,這就為讀者提供了多角度的思維方式,這對於提高大家對一些問題的認識深度,是非常有幫助的。
3.關於歷年試題。如果大家能夠收集到你要考的學校的歷年試題,一定要好好做一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了解這個學校出題的特點和常考的一些問題。除此以外,我也建議大家做一做其他學校的歷年試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訓練自己答題的技能。有的學校不出售歷年試題,大家也不必驚慌失措。第一,你沒有別人也沒有,大家公平合理。第二,可以做一做其他學校的試題也是一樣的。只要真正把知識掌握牢固了,把答題的技能訓練熟練了,任何題目都是可以應付自如的。
4.關於學制和學費。根據199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業年限為2-3年。目前,很多學校都由原來的三年制改成了兩年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和國際接軌。但目前仍有一些學校堅持三年,他們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以後的研究生學制發展的趨勢將是:碩士兩年,博士四年。這方面北大已經開始嘗試了。上面我提到的北語和上海師大是三年制,暨南大學是兩年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大家應該在報考時就了解清楚。學費問題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2006年的碩士研究生收費改革雖被暫停,但收費改革是遲早的事情,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像復旦大學、華東師大、上海交大等從2007年開始就將全面收費。這里提醒大家注意,收費改革不等於人人繳費。復旦等雖然入學時全部交費,在入學後則全都可以申請高額獎學金和助學金,最高獎學金的金額甚至高達1.8萬/年。自費研究生的學費大約是9000–10000一年。經濟條件一般的同學應盡量考慮選擇像暨南大學這類公費名額較多的學校。
5.關於聯系導師的問題。有的同學可能抱有這樣一種幻想,希望聯繫上未來的導師,從他的口裡套幾個重要的題目出來。如果聯系導師是出於這樣的目的,那麼我勸你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有條件和有機會的同學可以和導師聯系一下,談談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見解,談談自己的研究興趣。聯系不上或者實在覺得沒什麼好說的,也不要緊。導師們都很忙,說不定他回復給你的信都是他的學生寫的呢。初試成績出來之後,大家一定要想辦法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你的導師的信息,並且聯繫上他,表明一下你願意做他的學生的意願,並且向他展示一下你有科研的潛力。導師們的心態都是希望挑幾個如意和有發展前途的弟子,所以應該盡可能多地讓他了解你。復試完了,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向你所聯系的導師打聽打聽復試結果和錄取的情況。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比較內向的同學不要覺得這是多麼不好意思的一件事情。和導師聯系要謙遜,虛心,細心,注意禮節。不要借復試的機會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往導師家裡送,多數導師對這一套比較反感。
6.復習建議。我認為考研復習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月份—6月份,第二個階段是暑假。暑假是個黃金時段,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感覺政治不太好的同學,建議去報個輔導班。9月份開學後,到實習結束,是第三個階段。在選擇是分散實習還是集體實習的問題上,請大家自己斟酌,拿定主意。第四個階段是沖刺階段。沖刺階段要把重點向英語,尤其是向政治傾斜。對專業書的熟練程度最好能夠達到這樣:打開書本的目錄,你就能說出每一章每一節有哪些概念、定義、重點、難點。這里我主要談談專業課的復習。專業課的復習要有計劃、有系統。第一,要制定詳細的計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要看幾遍書,多長時間完成一遍,都要心中有數。每看一次書,都要先有目標。你每次看書的目的應該是不同的。比如,第一次看側重於理解,弄懂那些以前沒有弄懂的知識,更深入地理解原來已經掌握了的知識,第二次看偏重於概念和定義的記憶,第三次看是為了更好地掌握重點和難點,第四次就開始掌握全盤,對條條框框的東西進行梳理,等等。第二,要把看書和做練習結合起來。做練習這個過程必不可少。管他哪個學校的考題,只要弄得到,我都拿來做一做,使自己提早進入狀態。當然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各個學校的試題有不同的特點,你做試題的目的在於培養能力,而不是在猜題。第三,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補救;同時要善於發掘重點。第四,要善於總結和歸納,要做筆記。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某個概念語言學書上有,現代漢語書上也有,盡管基本意思相同,但還是有小異。這個時候你就要善於分析總結,你可以把兩者綜合起來,你也可以舍棄其中一個,總而言之就是要把它寫在你的筆記本上,作為你將來背誦的依據。千萬不要看語言學就背語言學書上的那個概念,看現代漢語就背現代漢語書上的那個概念。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當你需要陳述這個概念的時候,卻想不起來到底該是哪一個。這里我再強調一個問題,因為這里有很多英語專業的同學,大家應該非常清楚,你的主要精力應該花在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專業課上面,至於英語,我想你對自己能拿多少分應該有個底,確保能拿70分以上的同學,不需要再花時間了;還沒有把握拿70分的同學,沖刺階段再做幾套模擬題,也就僅此而已。考研英語你想在70分的基礎上再增加幾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把相當的時間花在專業課的復習上,多拿10分20分輕而易舉。因此大家要善於權衡他們的利弊,作出最好的取捨。每個同學都應該對自己每門科目有個預期的分數,我在這里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分數:英語:75,政治:70,語言學:120,現代漢語:120。
7.應試技巧。在應試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把握好時間。試卷發下來之後,要看看試卷的分量。如果題量很大,一定要抓緊時間。這就要求我們對概念要非常熟悉,對條條綱綱的東西要心中有數,清晰明了,要學會看目錄。如果題量較少,使自己輕松下來,答題時盡可能的全面些,分析得透徹些。其次,訓練必要的答題技巧。對簡答題,要直入正題,切中要害,盡可能舉例說明;對分析題,要先給出定義,然後分析,並一定要舉例論證。條理要清晰,不要顛三倒四;語言要精煉,切忌迂迴曲折。如果有個人獨特的見解和有創新之處,文字優美字跡工整等等,自然就更好了。再次,知識要能夠融會貫通。具體說,就是要能夠把語言學的知識和現代漢語的知識結合起來。語言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而現代漢語是一門偏重實踐但又與理論結合緊密地學科。因此在答語言學方面題目的時候,不妨舉些現代漢語的例子;在答現代漢語方面題目的時候,可以用語言學的理論加以分析或者概括。最後,考試的時候,切莫輕言放棄。有的同學還只考了政治,就沒有信心再考下去了。其實這是非常不自信和不堅韌的表現。試想,試題的難易程度不是針對某一個考生而言的,大家都覺得難,你至少應該感到心理平衡了吧?其實不只是在考試中,在復習迎考的過程中也是一樣,堅持就是勝利。讀書是件很苦很累的事情,考研面臨的壓力也很大,很多情況下人都是在跟自己過不去。但是我想告訴大家,跟自己過不去是一種自我的評價和完善,也是促使自己不斷追求更高目標的原動力。
『伍』 四川大學英語專業考研要考哪些科目啊
055101 英語抄筆譯、055102 英語口譯
初試科襲目分別是: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11 翻譯碩士英語
357 英語翻譯基礎
448 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
復試科目:英文寫作、面試、聽力。
具體可查看該院校研究生官網的專業目錄。
『陸』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英語復試流程是怎麼樣的
我是川大的研究生,個人空間裡面有詳細考研信息資料說明哈!
上邊有復試流程,先筆試,後面試
『柒』 川大考研復試怎麼考(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英美文學方向)
首先聽力,發兩張紙,一張答題紙,一張spot dictaion的題目同時也是草稿紙。題目還是三部分:第一題,dictation,老師現場讀,讀三遍,第一遍常速後兩遍慢速,關於sunflower-bordered road什麼的。第二題,spot dictation,還是VOA,講的關於William Faulkner,放兩遍,30個空。第三題,summary,常速的VOA新聞,講了美國總統大選,也是放兩遍,最後給出20分鍾時間寫200--230字的總結。
dictation和spot dictation在聽的時候直接往卷子上寫就OK了,要不然時間不夠。其實聽力的話還是要好好練習一下,我也把二月份和三月份的慢速VOA都聽了一遍,把原稿列印出來,先聽兩遍,然後寫出summary,再邊看原稿邊聽第三遍。看之前包括去年的題型,前輩們分享的節目貌似都是慢速的,所以我就只聽了慢速的,常速的聽了個六七篇吧,誰知道這次還真就考到了常速的summary,不過好在不是特別難。專四聽寫也是要練習的。因為也在准備專八,所以聽力這方面我也算作足了准備。
關於面試,大家要注意,自我介紹以及自己方向的相關基礎知識一定是要准備的,不管老師會不會問你。在准備自我介紹時,撿著重點的說,因為老師可能會問你:「你剛提及的東西跟我們錄不錄取你有什麼關系呢?」 在專業知識方面,你准備的可能會用得上,碰到不會的也很正常,老師畢竟是老師,要難為你小菜一碟。
當被問到不會的問題時,千萬別慌,沉著冷靜地回答,說不定你的回答會引發老師們的討論。總之一句話,面試時要放鬆,進去之前深呼吸,不要緊張,沉著,淡定。
如果想了解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去文都金榜考研網看一下
『捌』 考四川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復試要考英語口語和聽力嗎
一、考研復試英語一定要考聽力。 二、教育部發布的《二0一陸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第五十八條明確規定: 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均在復試中進行,由招生單位自行組織,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三、報考學校官中國查看往年的復試程序和要求即可了解
『玖』 川大英語專業考研,求經驗
一下午,查到錄取結果,焦灼狀態終於結束。一路考研得到不少人的幫助、支持和鼓勵,所以寫下自己的備考過程,希望能對想考川大英語專業的學弟學妹們有幫助。我考的是美國文化,但初試所有方向的考題都是一樣的,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參考。
連續學習
從9月初開始准備到12月底,差不多4個月的時間,不算多也不少。整個考研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效率和心態。一旦打定主意開始准備,中間一定不要停頓。學習是連續的過程,一旦停止,就會容易遺忘(學語言尤其如此),一遺忘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重復學過的東西。如果這樣惡性循環,不僅影響效率,更會影響心態。試想每次都在那幾頁停留,前面還有那麼多內容在等著,心裡焦躁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每天要制定大致的計劃,然後一一實施,日復一日積累。
制定計劃
每個人的興奮點可能會在不同時候,所以沒有必要看到別人學的凌晨,自己也盲目跟風。要學著摸索自己效率最高的時候,比如早上記憶東西最快,那麼就早起,下午效率不高,就要休息下。切記,計劃一定要契合自己的生物鍾。
川大的英語專業書多,范圍廣,但題出得比較中規中矩,並不偏。所以計劃復習時還是要以主流為基礎。准備過程中,重復是必要並且必須的。我在制定大計劃的時候基本遵守2.5+1+0.5的時間分配,也就是說,2個半月細看專業書,1個月第二輪復習,最後半個月做題。
具體學科
政治:任汝芬的序列一、肖秀榮的1000題、風中勁草的知識點總結、肖秀榮形勢政策、啟航20天20題以及肖、任的最後四套題。先看序列一,配合做題(鉛筆,便於第二輪重復做),序列一主要看前三部分。四五部分看知識點總結的即可。第二輪開始就要熟悉勁草(或者其他類似的都行)的知識總結了,並且可以試著根據目錄和小標題做框架,這個非常有用,會讓知識更有體系。最後就是做題,查漏補缺。如果可以的話,中午吃飯的時候可以看看央視的新聞,看幾個月,基本那些高頻的東西也就比較熟悉了。
二外:我的二外是西班牙語,是在外面報的班學的,後來基本靠自己啃了。因為不清楚其他語種的情況,只能說是西班牙語了。核心:吃透《現代西班牙》第一二冊。吃透的意思是,裡面的所有語法、詞彙、變位都要掌握,課後題都要一一做(鉛筆做,或者買本新的,方便第二輪重做),做錯的題不要放過,拿個小本子專門記錯題,沒事就看看。重復,還是重復。每天讀課文,當然如果很有興趣的,可以再去網上找相關語種的聽力。
基礎英語:這個沒有特意准備。這個因人而異,可以先試著做下真題,然後感受下自己的弱項,平時看書之餘有意識的補充下,比如翻譯和寫作,可能就要練練。我平時看economist比較多,其實NYT也不錯,但是現在上不去了。其他的還有washinton post,guardian之類的,都不錯。翻譯補充一點,基英里兩段英譯中,其中一段一般是變相考作家及其代表作,這就要求對作家的名字及其作品的中英文都要知道。13年的中譯英13年第一段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一段,第二段是介紹孔子。13年的作文是對星巴克開在古寺的服務區里有何看法。
英美文學:星火的英美文學輔導書,好像叫精講精練。這本書里對常見考點和題型均有涉及,比較實用。最後做題時還可以買他們的各校真題集,看自己掌握了多少,再查漏洞。另外可以看看常耀信的《美國文學簡史》,這本是英文的,配合選讀來看,主要是作者及其作品還有其特色。英美文學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每個時期的特色、代表作家(作家的英文名要注意)、主要作品(中英文)。
文化:文化的兩本配套的都有練習題答案(卓越上是放在一起賣的),先看教材,要有印象,完了再看小冊子。
語言學:建議買中英兩本還有配套的練習冊,最好先靠英文理解。另外還是星火的語言學教輔,配合教材看,主要用來補充教材里沒有的內容(因為版本差異,新版里有些內容已經刪除了,但有時考試里會涉及,所以需要看看新版里沒有但舊版里有的內容)。語言學是難啃的骨頭,剛開始看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吃力,但不要放棄。第一遍看的時候一定要很認真,重質量而不要重速度,因為第一遍看明白了,後面會輕鬆些。語言學我自己看了至少三遍,從第三遍時開始做題,雖然後來也花了很多時間,但考試的時候還是覺得很吃力,這個還是最開始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所以第一遍不要怕辛苦,一定要認認真真吃透!!
備注
一、考研過程漫長,盡量讓自己的情緒不要有太大的起伏,保持每天的狀態。
二、情緒波動也正常,關鍵要學著調節,找父母、理解自己的朋友傾訴,盡量讓自己快點恢復。
三、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完了再捶胸頓足痛惜時之不在。要把看書、總結、回顧慢慢地變成自己的習慣。堅持28天,就會成為習慣。
四、直視自己的問題和弱項,不要逃避。剛開始會很難,比如寫作和翻譯,但熟能生巧,每周練習,慢慢就好了,再比如記憶量大的文學,遺忘很正常,重復再重復就對了,所有人都是這樣過來的。
五、重視每一科的框架,如上面政治提到的,自己從目錄和小標題里總結,形成自己的條理。
六、每次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給自己放半天假,逛街、運動、看劇、睡覺,選擇喜歡的方式放鬆下,有張有弛,才能走得遠。
七、每次快放棄的時候,告訴自己再把眼前的一點點做完就行了,再堅持一下,也就能熬過去了。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如願進入理想的學校繼續學習,祝好運!
『拾』 川大研究生復試英語怎麼考
樓主不要緊張,既然都復試了,只要不是太差都能過的
聽力就是一般的4 6級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