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知識樹怎麼畫
『壹』 如何畫高中學科思維導圖
高中學科思維導圖,要結合學科的知識結構、規律和特點來繪制。您可查閱回「學科思維導圖」概答念的提出者劉濯源的新浪博客查閱相關文章或下載相關例圖參考,貼2張思維可視化劉濯源團隊的高中學科思維導圖供您借鑒:
『貳』 求一份英語知識結構樹狀圖。到高中的。
附件已上傳,請查收。主要是要自己理出一個脈絡來,英語就好學了。
『叄』 明天考試,我現在高三咯,最近學習狀態不是很好。求方法!!!!!
他人之石 可以攻玉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巔峰」——一位清華在校生的報告
下面是其中部分內容 供參考
……
(二)永遠不要說你已經盡力了
有的同學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沒有辦法把成績再提高一點。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經盡力了」。我記得電影《勇闖奪命島》有這樣一句台詞:「永遠不要說你已經盡力了!」我個人覺得,當你還有力氣說出「我已經盡力了」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有盡到力。我覺得人的潛力是無限的。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潛力有多大。
我在高中時體育特別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從來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學也對這項體育達標深惡痛絕。到了清華之後,第一節體育課,老師告訴我們體育好是清華的傳統,我們每年要測3000米長跑,跑不過不許畢業,取消推研資格。怎麼辦?誰來到清華都不想拿不到畢業證吧,我的同學大部分和我一樣體育很差。於是每天晚上10:30,我們的自習教室關門後,清華的操場上人就多起來了。跑半個小時再回寢室繼續學習。練了一個學期,我瘦了40斤,最後考試的時候我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們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鍾以內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體育老師抱怨:「我已經盡力了,1000米就是不及格。」現在覺得很搞笑。清華的校訓中這個「自強不息」我覺得給我的影響非常大。當你覺得自己已經盡力的時候,往往再堅持一下就會突破自己的極限,喚醒自己的潛力。思維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可以把全世界圖書館藏書的信息都裝進去,然而人類思維至今才僅僅開發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這里我希望同學們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遠不要說自己己經盡力了。什麼叫成功?人們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這就叫成功。
(三)怎麼學好高中的課程
接著上一個問題,永遠不要說自己已經盡力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努力呢?我在高中聽過不少關於學習方法的報告,也很多次給別人介紹自己的學習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樣才能把知識學好。
大二我們上一門課叫《模擬電子線路》,特別難。我們的老師——高文煥院士告訴我們一句話:「學習模擬電子線路和學習其它學科有一個共同的竅門,八個字——題海戰術、題海戰術」我當時非常費解,從小到大老師都說要講方法,不要死做題,怎麼院士這么說呢?之後幾件事我明白了這八個大字的含義。
我們班有一個山東的省高考狀元,得了713分(750滿分),我問他,你到底是怎麼學成這么「牛」的。他說:我高中的時候只要市場上能買到的習題集我都做過。
如果大家覺得省狀元離我們太遠的話,我再舉一個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學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樣做題的;他的智商不會比在座各位高的,因為他在清華電子系學習非常吃力。他說他高考6個主科的題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覺得高文煥院士還是對的,題海戰術絕對是學好高中課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體會,比如我高三時英語的短文改錯總做不好,於是一個周末,我連續做了50篇改錯,之後的英語考試短文改錯幾乎沒有錯過。大家可能覺得大學生就很少做題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學的情況,但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在清華每年做的題肯定比我高三的時候做得多。
現在同學們一定會說,想題海戰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時間啊?這就引出我下面的問題。
(四)怎樣擠時間
下面,我告訴大家我在清華了解到的一個湖北同學的高中是怎樣度過的:他在一個縣城的重點高中,他們學校全體學生住校,每年春節時放假三天,其餘每個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放假9天。我想我們中學還不敢這么變態,但是那些湖北的學生真的是比我們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了,這也導致了他們的基礎比我們要好得多,也導致了清華寧可在湖北擴招30人也不在河北擴招一個。回想我的高中,我現在非常後悔,如果當時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學那麼抓緊時間,我高考絕對會拿省狀元。同學們,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們身上責任很重,如果我們還是把好多時間都用來娛樂和休息,當我們進入大學、走向社會的時候,就會感到那些南方省市來的人對你的巨大壓力。
那麼我們怎麼擠時問呢?
首先,我個人覺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說有笑踱著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華可以看到,所有的學生騎車都是飛車,走路幾乎都是小跑。我們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你很快從校門走進教室就可以比別人多看一會書,多做一道題。時間久了,日積月累,你就會在時間上佔有絕對的優勢。
其次,我們的課間十分鍾也非常寶貴,這一點我到了高三下學期才意識到,充分利用課間十分鍾,我們一天可以擠出將近兩個小時,可以比別人多做一套題。再有就是我們最好別看電視了。我在高中的時候每天必須看電視,當時主要是因為要面子,看了體育比賽、晚間新聞去和別人侃,看了電視劇去和別人吹。整天裝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績不錯的樣子,歸根結底還是希望別人說自己聰明。我現在的觀點是被人說「他聰明但就是不學習」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們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與自己前途無關的事情上,就是對自己的最大的不負責任。我現在在清華的好多同學都是在高中期間沒看過一眼電視——包括春節晚會,有的同學甚至從初中開始都沒看過電視。現在在學校,我們每個寢室都有電視。但是我們寢室的電視幾乎就沒開過。期末考試之後都沒人看一場歐洲杯。大家考試後沒有休息放鬆,所有的人都是准備下學期的課程,准備托福、GRE考試,或者是學一些實用的技術。所有人腦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使自己在今後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同學們不要把清華的學生想得太牛了,清華學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佔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他學生的智商不會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裡去,他們比你們多的東西我覺得只是對待自己未來的態度。清華學生身上有一種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放棄任何誘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華的自習教室也會人滿為患。用一位美國教授的話說:「Students of Qinghua,no Satumay,no Sunday,no holiday!」(清華的學生,沒有星期六,沒有星期日,沒有節假日),就是這種精神鑄就了清華的神話,不這樣就很難考上清華。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你說的很對,但是我們很難讓自己堅持下去,最多三分鍾熱血。之後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們下面就討論怎樣讓自己的血一直熱下去。
……
下面有全文
http://..com/question/325626537.html?an=0&si=3
『肆』 高三的學生理解能力差死了,上化學課聽就聽不懂,在加上初中的��
一、高三學習的總綱: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以學習為中心
在高三,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任何事都是微不足道的,我們的一切活動都要圍著學習轉。
我在高三一開始就狠狠地下定決心:除了學習,我什麼都不管了,包括不再在乎形象,不再關心天下大事,不再涉及同學糾紛,甚至好朋友來向我傾訴她的感情問題也被我擋了回去,我說我要學習不能分心。
但這並不是教大家怎麼自私,我認為自私者在學習上可以有小成就,但不會有大發展。我依然很熱心地教朋友們怎麼學習,給給她們講題,幫她們釋放壓力,我只是區分哪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事實上,大家依然喜歡我。
(需要我解釋為什麼學習不能自私么?且聽下回分解,嘿嘿)
2、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主線——以老師的講解為主線。緊跟老師的步伐,不要拋開老師另搞一套,不要給老師分三六九等,既然他是你的老師,你就要盡你最大的能力去挖掘他課堂上的寶藏。一定要堅信,每一位老師課堂上都有寶藏。
跟這老師學習也有門道。預習的時候,不要僅僅把學案填填空,而要自己認真的搞懂;聽課的時候,不要機械地做「課堂記錄機」,而要始終保持積極狀態,不僅把握老師的思路,更要跑到老師前邊,像君臨天下一樣駕馭課堂;做作業的時候,要真正做到限時練習,做-批-改……總之,我們需要認真對待老師安排的每一個環節,把功夫做足。
2落實——將工作做到實處。剛才已經說了主線的落實方法,除此以外還有比如做題做到某個知識點時,一定要翻出課本扎實看看;糾錯的題目要徹底弄懂;筆記、糾錯要時常翻看,看一個就一定會一個,別貪多嚼不爛……
3效率——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制定一個詳細可行的計劃,給自己設定一個高目標,讓自己的動作迅速起來。寫字的時候,可以在心裡提醒自己:再快一點。限時練習是提高效率的另一個有效方法,同時還可以訓練規范性與考試狀態。
4有用——收益最大化。做好了之前三點,如果你還有時間,那麼就可以給自己「加餐」了。我們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優勢、不足,了解自己的智力特點,然後對症下葯。比如說,如果你英語每次都140,數學卻在100分上徘徊,那麼你再在英語上下很大功夫就比較愚蠢了;如果你5:00起床必打瞌睡,那就乾脆5:30起,沒有效率的拼時間是毫無意義的。「有用」原則還體現在,高三上學期我每張卷子必糾錯,把精華的東西留在本子上,因為沒有時間每張卷子都回頭看;而下學期以拉練套題為主,套題我都把它們訂成一本,直接在卷子上改,節省時間。高考前的每一份每一秒都要用在刀刃上,我們必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
3、保證良好心態
1學習講究的是綜合效益,要有主見,不要因為對手比你多學十分鍾就夜不能寐。競爭是必須的,而在自己不鬆懈的前提下,要相信自己。
2高三學習的過程大致有三個環節:期望-努力-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期望」和「努力」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而「結果」是我們無能為力、說了不算的,所以,「期待最美好的,把握能把握的」,至於結果,該來的總會來的,不要心急,不要急於求成,靜候吧。
3我們的情緒必然會有起伏,我們必然會感受到壓力。適度的壓力能讓你的狀態達到最佳。而情緒低落、壓力過大時,我們應該學會自我調節。這個方法有很多,比如適當聽歌,看有水平的雜志,讀點勵志文章,跑跑步等等。我特別建議大家,時常去找老師談談心說說話。真的,你不試過都不知道老師有這么神奇的「功效」~~
4當你覺得為時已晚時,那正是最早的時候。就從現在開始努力,沒有什麼不可以。一方面,不要絕望;另一方面,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也要按部就班,永遠不要告訴自己「來不及了」「沒時間了」。在大考之前,很多同學會覺得只有一周了,自己肯定復習不完了。而我會告訴自己:這一周比你想像的要長得多。然後我會制定計劃,一直復習到上考場之前。高考前一個月,甚至從三輪復習開始,就有許多老師同學認為這個時候我們只要保持狀態,學不學無所謂了,而我一直堅持制定計劃,認真實施,到6月9號。
5靜下來,沉下去,盡心力,成大器。學習需要安安靜靜的,不能浮躁,讓心沉靜下來,哪怕泰山壓頂都巋然不動。
二、關於各科學習
1、不要迷信什麼語文成績提升非一日之功,然後就消極的對待語文。要知道,就應付一個區區高考而言,語文是可以速成的。高三要利用好套題和專項練習,扎扎實實做好每一個題。
1積累的基礎知識要每天看。每天看十分鍾,比一周集中看一小時效果好。
2要整理筆記。我的做法是把同一個題型整理到一起,同時給這種題型也分類整理。比如標點題,把問號放一塊,引號放一塊;病句題,把主語殘缺放一塊,邏輯混亂放一塊;詩歌鑒賞把同種手法的詩句放一塊等等。我特別喜歡從中找規律、歸納總結,便於記憶。
3做題要透徹。語文練習最容易跑空車,務必認真對照答案批改、琢磨,對於自己弱的專題,可以專項突破,集中一段時間做一種類型的題。
4對於作文,我有一個看法,如果現在你的作文仍只有45分甚至更低的水平,並且之前的積淀又不夠,那麼不妨結合老師的講解研究標桿作文中的二類文,49~55分的那種。畢竟一類文之成非一日之功,二類文規律性比較明顯。不知道這種看法對不對。
2、數學
1我對自己的要求:選擇題不擇手段,大題不假思索
即選擇題要靈活,方法要巧,能排除就排除,能用特殊值就用特殊值。大題要熟練,看到題目馬上有思路。這個一是要求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熟練,二是要求做大量的題並且善於總結反思。
總結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選擇題來說,不擇手段做出來的題,要在考後用通法徹底弄懂。解答題我還是喜歡把相同、相似類型的題放在一起,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好多秘密。
2基礎一定要扎實。這個只要你聽老師的話就一定沒問題。填學案別眼高手低,基礎知識梳理一定要耐心認真的寫;上課別因為簡單就不聽,裡麵包含了很多易錯點,別高估自己以為自己不會錯;同時老師講解的基本方法也是做解答題的基石,所以數學課也要做筆記,而且我的數學筆記是我最好的筆記之一;公式定理一定要背過,到了二輪、三輪復習的時候,有很多同學發現自己的數學瓶頸竟然在公式上,很可笑也很可惜,所以跑操之前的、熄燈之前的三五分鍾,背背公式吧。
3限時練習。因為我數學考試常常前松後緊打不完題,所以我給自己定的規矩是:平日練習當考試,限時、規范;考試當練習趕作業,穩准狠。
4研究答案,規范作答,得全步驟分。會的題要通過規范作答必須得滿分,不會的題也要通過寫出基本步驟盡量多得幾分。
5考試時,統籌安排,顧全大局,勇於舍棄。要做好時間安排。對我來說:選擇填空30~45min,大題基本上10min一個題,如果某個大題三分鍾沒思路我就會跳過——但不是放棄。做完我拿手的導數題我會再回頭啃它,而且幾乎每次一回頭我就有思路了。如果一次回頭不行就多回幾次。
6做題時要精神高度集中,保證思路始終如一的清晰連貫。對我來說,稍有一點恍惚,就會把7+3算成8,這也讓我要求自己,稍一覺得恍惚就要回頭檢查。
7高三下學期,一輪復習結束之後,我的糾錯本已經覆蓋了數學全部章節的大多數題型,也就是說對一般的題來說,「會」已經不成問題,但是在套題拉練中總有失誤失分。這時候再一一糾錯有點不值得,我就有選擇的糾錯,如果是新題型就整理在糾錯本上。然後卷子都留著,粘成一摞,失誤的錯處狠狠地標出來,每次套題拉練之前都看(因為每次拉練都必須當高考),考完反思時也會看,要結合以前的錯誤進行進一步反思。到一模考試的時候,整張卷子那個地方容易出錯我都瞭然於胸。一模考數學那天,從迷迷糊糊的午休到下午發數學卷子,我把易錯點在腦子里過了不下五遍,考試時到了那個地方就特別注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只盯著曾經錯過的地方,因為錯誤是防不勝防的,這個參見第6條。
6月7號考完數學,我覺得考砸了,哭了一場,但從高考成績看,我的數學居然是發揮的比較好的,所以在這里我想總結一下這場考試。首先我高中三年一直非常重視數學,作為一名文科生,我一直非常熱愛數學。高三的時候,我對數學的期望值最高,花在數學上的時間也最多,基礎牢,練習也落實的很扎實。其次,高考時,平時總結的答題策略,在考數學時是應用的最好的。選擇題30分鍾,最後一題我不會,我果斷放棄,猜了一個。不是瞎猜,我數了數前11個選擇題,有3個A,3個B,3個C,2個D,最後一題我當然猜D,靠後對答案,果然是。做完選擇填空,剛好45分鍾,其實我對自己並不太滿意,因為這是我最慢的速度了,這意味著後邊的大題必須10分鍾一道絕不能拖拉。開始做大題後我發現並不是那麼簡單,立體幾何我就卡住了。好在平時拉練我立體幾何必卡,一定要第二次看才攻克,所以這次我也沒有慌,還以為只要先跳過等會就能把它拿下。然後是數列題,第一問並不難,但是有點繞,在考場那個緊張的環境下,我好長時間都沒理清楚,到了該放棄的時間了,我的感覺告訴我,在堅持一下就好了,然後我就堅持做到最後,花了至少20分鍾才搞定。這個時候我就有點慌,又回頭去看那個立體幾何,又糾纏了5分鍾,還是沒思路,嗯,更擔心了。這時候腦子里什麼都想了,首先想北大去不了了,然後想考砸了是不是要復讀啊,還想其他人應該做的很順利吧……但是沒辦法,必須逼自己別亂想,繼續做。導數題好像比較變態,跟平時做的不太一樣,所以雖然這是我的強項,但我還是做的不順利,到最後得數算不出來,我就扔下了。因為我想剩下的時間解析幾何至少要做一問,立體幾何也必須拿下。又回頭看立體幾何,還是沒有確定的思路,就是說有想法,但不敢貿然下筆,因為那個定理平時很少用。只好繼續做解析幾何。第一問很順利,這時候還有15分鍾。於是想立體幾何絕對不能空著,那樣我數學就完了,然後我就很勇敢的回頭把那個不成熟的想法寫上了,感覺整個立體幾何都像是編上的。還有時間,我把解析幾何第二問做了一半。收卷的時候我想,太遺憾了,如果有時間,也許第二問我就能做出來了。
整個考試過程比較失敗的地方就是胡思亂想。一模考試的時候我心態特好,我告訴自己「你一定要相信你的數學就是最好的,不要管別人翻卷子比你翻得快,他們翻卷子是因為不會做」,整個考試過程我都很沉著,很穩。高考的時候,忘記這一茬了,有點自亂陣腳。
給我增分的地方有1選擇題最後一題勇於舍棄,並且有技巧的猜答案2蒙上的那個立體幾何,應該是大部分對了,我覺得這得益於我平時對立體幾何的「感覺」3導數題雖然沒有做出結果,但思路是正確的,扣分不多4解析幾何寫上的步驟都是正確的,都得分了。所以基本上我不會的都沒寫,也就是沒浪費時間,寫上的都得分了,沒做無用功。
3、政治:就是兩部分,背誦和做題。
1要把五本政治書按照老師教你畫的知識體系有條理的記住,最終達到的效果是,你不看書也可以把整本書從頭到尾有條理的背出來。聽著很嚇人,其實我們經過高中三年的學習,記住單個知識點不成問題,而高三要做的是,緊跟老師復習進度的同時,自己也要跟上畫知識樹。首先記住單元題目,然後記住課題,目錄只有幾個字,比成段成篇的話好背多了。然後把每一課的知識體系記住,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老師的帶領下,你會不斷完善自己的體系。
2政治也需要練大量題目,需要認真糾錯,反思總結。我高三的政治糾錯本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知識的角度分類,第二部分是按問題的角度分類。知識的角度就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每一冊書又可細分,如政治生活可分為政府、黨、公民等幾部分,把相同知識角度的題放在一起,就可以總結出這一部分的設題規律,考試時避免一些隱性要點的失分。問題的角度有原因類、意義類、措施類、辨析類、認識類等等,每一類題都有它的公式,放在一起不僅容易記住公式,還更容易找出你做這一類題的失分點。
3政治簡答題組織答案時要考慮三個答案來源:A對設問的直接作答,即你的理解B從材料中挖掘的有效信息C課本相關知識點。答案構成有兩部分:理論+實際(即材料)。答案來源中的AB兩項也要轉化為課本語言。只有將ABC全找到,答案要點才比較全面。當然ABC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另外建議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列個小提綱,使自己邏輯清楚。
4、歷史
歷史對理解領悟要求挺高的,需要一點悟性。悟性從何而來?就高三學生而言,最直接的就是看課本。歷史強調主幹知識要記熟,同時反復仔細的看課本,看一遍有一遍的收獲。當你「悟」到一定程度後,你可能自己就有一種渴望,想把這些零碎知識串一串,也就是畫知識樹。
5、再統著講一點文綜
1看課文對文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把老師強調的主幹知識必須記熟,然後就是反復看課本,邊角知識都要有印象。
2知識樹要畫,一定要讓知識在你頭腦中條理清晰。但是知識樹的畫法因人而異。我畫知識樹之前內心有一種驅動力,我感覺某一部分知識點比較混亂,然後我要整理一下讓它條理起來,所以知識樹其實算是整理之後的成果,它幫助記憶的作用倒在其次了。
3文綜大題其實都有套路可言,一定要反思、對比、總結,同時還要靈活。
4我還有個習慣,就是自己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和睡覺之前都會在腦子里回憶政治歷史的知識樹,哪個地方卡住了回去馬上翻課本,效果很好。午休之前如果做數學,我會在午休之前的待睡狀態中思考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數學題,然後這道題會一直伴隨我整個半小時的午睡。我是真的睡著了,那個數學題也是真的想明白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很好用。
6、地理是我的弱項,英語也不突出,就不賣弄了。沒有體會、沒實踐過的東西我不喜歡說。其實我寫的這些東西,也都是老師教的,只不過很多同學不把老師說的話當回事,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資源。
一、 其他
1、反思總結的習慣。我覺得這是我高三制勝的法寶~~每次考完試,我都會對前一階段的學習狀態、這次考試的情況、各科暴露出的問題、下一階段的對策做一反思總結,同時制定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效果很好。其實現在反思總結已經成了我的生活習慣,不僅用在學習上,一個階段的生活結束,我都會總結。反思讓人進步。
2、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別人的方法只是借鑒,有兩條哲學原理請大家琢磨A實踐決定認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還記得么?嘿嘿)
所以有些東西我們一定要試一試,然後根據自身實際去取捨、改進。
我平時特別關注優秀生寫的方法介紹。高三的時候一本《清華北大不是夢》都快讓我翻爛、背過了。我看這些方法的時候特別注意融會貫通,把優秀生的介紹與老師的要求以及自己的體會相結合。有些東西並不是一下子就懂,而是經過自己學習的逐漸深入、認識的提升,不斷地有新的認識。我剛才寫的這些,有很多很復雜的東西都是一帶而過,我自己都覺得沒有寫明白,各位看官自己慢慢琢磨吧。
3、學習的時候,心要靜,摒除雜念
4、要有強烈的對成功的渴望,渴望到你可以為此忽略掉其他一切東西。
5、考試出錯,一定要正視它,不要一句「馬虎」就原諒自己。要找到促使你馬虎的東西,為什麼偏偏是這馬虎而「1+1」沒有馬虎?其實歸根結底是基礎不牢,不扎實。
6、高三的生活,就是憋著一股勁、提著一口氣,一直到高考都別鬆懈。關鍵是狀態!
求採納
『伍』 求高中英語知識樹
我給你個網址吧http://wenku..com/view/9664bc0d4a7302768e993996.html
這個文庫的東西挺多的,而且免費,內希望能幫到容你。
『陸』 老師你好,英語「一點」的不會,高三了應該怎麼學習
首先,從心理上講:下定決心,堅定信念,排除雜念,去爭取勝利。
進入高三後,孩子要迅速調整心態,進入高考狀態。盡管高考還有一年時間,但是新高三學生必須要迅速進入到高考的倒計時中,一方面,學生也可以了解自己喜歡的大學或專業的相關信息,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使高考的目的更加明確。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准備,高三的一年是充滿坎坷和荊棘之路的一年,在未來高三學習的一年中,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和挫折,甚至是困難,但是只要堅定信念,那將會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放棄了,那將前功盡棄,甚至最後功虧一簣。所以在這里,建議,要准備一個日記本,記錄自己的心理歷程和決心,信心,每當的信念動搖之時都翻開看看之前的誓言和目標。
其次,從整體上講:按部就班,穩扎穩打,層層推進,並鞏固成果。
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市場上有7天搞定高考單詞之類的廣告,但記住這是不現實的,即使能在7天內暫時把單詞記住了,但這也要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復習,而且有的時候的學習都是連續性的,無法承受在一段時間內放棄其他科目,去追尋一門科目的單獨突破,從整體上來講,往往這種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在進入高三復習的過程中要,在復習階段,要跟緊學校教師的復習步驟,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好每個部分的專項復習,並在此基礎上做好各個知識板塊的典型習題。每一塊的任務要當下解決消化,務必不要給自己留下後遺症。如果跟不上進度,那說明一下的苦工好不夠,二基礎太差給自己定的標准高了。
再其次,從練習角度講:做會一道題,勝於做十道題,看透一本書,勝於看過十本書。
在學習上講,高中的知識點比較多,但也是有限的,尤其是重點考察的內容更是有題型可數。所以,在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
第一、要選一本很好的參考書即可,不要貪多嚼不爛。一般來講,所有出版的被市場認可的參考書,對於高考考察的知識點都是能夠覆蓋全面的。
第二、要吃透每一個典型例題,做一道就要會一道,不要在復習過程中做反復的無用功。
最後,從知識點整理上講:注重基礎,落實細節;構建體系,心中有數。
在高考中,試卷所考察的各科目的知識點,是盡可能的覆蓋每門科目的所有知識點;而針對每個知識點的考察,其難度都是有限的。這也就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對每個學科的知識點做到心裡有數,尤其是在第一輪復習過程中,要在章節+專題的同時梳理知識點,構建自己完整的知識樹。這樣即使在第一輪復習過程中沒有能夠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在第二輪甚至是第三輪復習的過程中,專門下力氣解決掉。
高三,做為人生最重要的一年,樹立合適的目標,制定合理的規劃,將自己的奮斗轉化成果實,將在今後的人生中享受這一年帶來的恩惠。
『柒』 誰有好的學習方法
自己寫的哦~
一、高三學習的總綱: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以學習為中心
在高三,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任何事都是微不足道的,我們的一切活動都要圍著學習轉。
我在高三一開始就狠狠地下定決心:除了學習,我什麼都不管了,包括不再在乎形象,不再關心天下大事,不再涉及同學糾紛,甚至好朋友來向我傾訴她的感情問題也被我擋了回去,我說我要學習不能分心。
但這並不是教大家怎麼自私,我認為自私者在學習上可以有小成就,但不會有大發展。我依然很熱心地教朋友們怎麼學習,給給她們講題,幫她們釋放壓力,我只是區分哪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事實上,大家依然喜歡我。
(需要我解釋為什麼學習不能自私么?且聽下回分解,嘿嘿)
2、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主線——以老師的講解為主線。緊跟老師的步伐,不要拋開老師另搞一套,不要給老師分三六九等,既然他是你的老師,你就要盡你最大的能力去挖掘他課堂上的寶藏。一定要堅信,每一位老師課堂上都有寶藏。
跟這老師學習也有門道。預習的時候,不要僅僅把學案填填空,而要自己認真的搞懂;聽課的時候,不要機械地做「課堂記錄機」,而要始終保持積極狀態,不僅把握老師的思路,更要跑到老師前邊,像君臨天下一樣駕馭課堂;做作業的時候,要真正做到限時練習,做-批-改……總之,我們需要認真對待老師安排的每一個環節,把功夫做足。
2落實——將工作做到實處。剛才已經說了主線的落實方法,除此以外還有比如做題做到某個知識點時,一定要翻出課本扎實看看;糾錯的題目要徹底弄懂;筆記、糾錯要時常翻看,看一個就一定會一個,別貪多嚼不爛……
3效率——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制定一個詳細可行的計劃,給自己設定一個高目標,讓自己的動作迅速起來。寫字的時候,可以在心裡提醒自己:再快一點。限時練習是提高效率的另一個有效方法,同時還可以訓練規范性與考試狀態。
4有用——收益最大化。做好了之前三點,如果你還有時間,那麼就可以給自己「加餐」了。我們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優勢、不足,了解自己的智力特點,然後對症下葯。比如說,如果你英語每次都140,數學卻在100分上徘徊,那麼你再在英語上下很大功夫就比較愚蠢了;如果你5:00起床必打瞌睡,那就乾脆5:30起,沒有效率的拼時間是毫無意義的。「有用」原則還體現在,高三上學期我每張卷子必糾錯,把精華的東西留在本子上,因為沒有時間每張卷子都回頭看;而下學期以拉練套題為主,套題我都把它們訂成一本,直接在卷子上改,節省時間。高考前的每一份每一秒都要用在刀刃上,我們必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
3、保證良好心態
1學習講究的是綜合效益,要有主見,不要因為對手比你多學十分鍾就夜不能寐。競爭是必須的,而在自己不鬆懈的前提下,要相信自己。
2高三學習的過程大致有三個環節:期望-努力-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期望」和「努力」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而「結果」是我們無能為力、說了不算的,所以,「期待最美好的,把握能把握的」,至於結果,該來的總會來的,不要心急,不要急於求成,靜候吧。
3我們的情緒必然會有起伏,我們必然會感受到壓力。適度的壓力能讓你的狀態達到最佳。而情緒低落、壓力過大時,我們應該學會自我調節。這個方法有很多,比如適當聽歌,看有水平的雜志,讀點勵志文章,跑跑步等等。我特別建議大家,時常去找老師談談心說說話。真的,你不試過都不知道老師有這么神奇的「功效」~~
4當你覺得為時已晚時,那正是最早的時候。就從現在開始努力,沒有什麼不可以。一方面,不要絕望;另一方面,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也要按部就班,永遠不要告訴自己「來不及了」「沒時間了」。在大考之前,很多同學會覺得只有一周了,自己肯定復習不完了。而我會告訴自己:這一周比你想像的要長得多。然後我會制定計劃,一直復習到上考場之前。高考前一個月,甚至從三輪復習開始,就有許多老師同學認為這個時候我們只要保持狀態,學不學無所謂了,而我一直堅持制定計劃,認真實施,到6月9號。
5靜下來,沉下去,盡心力,成大器。學習需要安安靜靜的,不能浮躁,讓心沉靜下來,哪怕泰山壓頂都巋然不動。
二、關於各科學習
1、不要迷信什麼語文成績提升非一日之功,然後就消極的對待語文。要知道,就應付一個區區高考而言,語文是可以速成的。高三要利用好套題和專項練習,扎扎實實做好每一個題。
1積累的基礎知識要每天看。每天看十分鍾,比一周集中看一小時效果好。
2要整理筆記。我的做法是把同一個題型整理到一起,同時給這種題型也分類整理。比如標點題,把問號放一塊,引號放一塊;病句題,把主語殘缺放一塊,邏輯混亂放一塊;詩歌鑒賞把同種手法的詩句放一塊等等。我特別喜歡從中找規律、歸納總結,便於記憶。
3做題要透徹。語文練習最容易跑空車,務必認真對照答案批改、琢磨,對於自己弱的專題,可以專項突破,集中一段時間做一種類型的題。
4對於作文,我有一個看法,如果現在你的作文仍只有45分甚至更低的水平,並且之前的積淀又不夠,那麼不妨結合老師的講解研究標桿作文中的二類文,49~55分的那種。畢竟一類文之成非一日之功,二類文規律性比較明顯。不知道這種看法對不對。
2、數學
1我對自己的要求:選擇題不擇手段,大題不假思索
即選擇題要靈活,方法要巧,能排除就排除,能用特殊值就用特殊值。大題要熟練,看到題目馬上有思路。這個一是要求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熟練,二是要求做大量的題並且善於總結反思。
總結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選擇題來說,不擇手段做出來的題,要在考後用通法徹底弄懂。解答題我還是喜歡把相同、相似類型的題放在一起,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好多秘密。
2基礎一定要扎實。這個只要你聽老師的話就一定沒問題。填學案別眼高手低,基礎知識梳理一定要耐心認真的寫;上課別因為簡單就不聽,裡麵包含了很多易錯點,別高估自己以為自己不會錯;同時老師講解的基本方法也是做解答題的基石,所以數學課也要做筆記,而且我的數學筆記是我最好的筆記之一;公式定理一定要背過,到了二輪、三輪復習的時候,有很多同學發現自己的數學瓶頸竟然在公式上,很可笑也很可惜,所以跑操之前的、熄燈之前的三五分鍾,背背公式吧。
3限時練習。因為我數學考試常常前松後緊打不完題,所以我給自己定的規矩是:平日練習當考試,限時、規范;考試當練習趕作業,穩准狠。
4研究答案,規范作答,得全步驟分。會的題要通過規范作答必須得滿分,不會的題也要通過寫出基本步驟盡量多得幾分。
5考試時,統籌安排,顧全大局,勇於舍棄。要做好時間安排。對我來說:選擇填空30~45min,大題基本上10min一個題,如果某個大題三分鍾沒思路我就會跳過——但不是放棄。做完我拿手的導數題我會再回頭啃它,而且幾乎每次一回頭我就有思路了。如果一次回頭不行就多回幾次。
6做題時要精神高度集中,保證思路始終如一的清晰連貫。對我來說,稍有一點恍惚,就會把7+3算成8,這也讓我要求自己,稍一覺得恍惚就要回頭檢查。
7高三下學期,一輪復習結束之後,我的糾錯本已經覆蓋了數學全部章節的大多數題型,也就是說對一般的題來說,「會」已經不成問題,但是在套題拉練中總有失誤失分。這時候再一一糾錯有點不值得,我就有選擇的糾錯,如果是新題型就整理在糾錯本上。然後卷子都留著,粘成一摞,失誤的錯處狠狠地標出來,每次套題拉練之前都看(因為每次拉練都必須當高考),考完反思時也會看,要結合以前的錯誤進行進一步反思。到一模考試的時候,整張卷子那個地方容易出錯我都瞭然於胸。一模考數學那天,從迷迷糊糊的午休到下午發數學卷子,我把易錯點在腦子里過了不下五遍,考試時到了那個地方就特別注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只盯著曾經錯過的地方,因為錯誤是防不勝防的,這個參見第6條。
6月7號考完數學,我覺得考砸了,哭了一場,但從高考成績看,我的數學居然是發揮的比較好的,所以在這里我想總結一下這場考試。首先我高中三年一直非常重視數學,作為一名文科生,我一直非常熱愛數學。高三的時候,我對數學的期望值最高,花在數學上的時間也最多,基礎牢,練習也落實的很扎實。其次,高考時,平時總結的答題策略,在考數學時是應用的最好的。選擇題30分鍾,最後一題我不會,我果斷放棄,猜了一個。不是瞎猜,我數了數前11個選擇題,有3個A,3個B,3個C,2個D,最後一題我當然猜D,靠後對答案,果然是。做完選擇填空,剛好45分鍾,其實我對自己並不太滿意,因為這是我最慢的速度了,這意味著後邊的大題必須10分鍾一道絕不能拖拉。開始做大題後我發現並不是那麼簡單,立體幾何我就卡住了。好在平時拉練我立體幾何必卡,一定要第二次看才攻克,所以這次我也沒有慌,還以為只要先跳過等會就能把它拿下。然後是數列題,第一問並不難,但是有點繞,在考場那個緊張的環境下,我好長時間都沒理清楚,到了該放棄的時間了,我的感覺告訴我,在堅持一下就好了,然後我就堅持做到最後,花了至少20分鍾才搞定。這個時候我就有點慌,又回頭去看那個立體幾何,又糾纏了5分鍾,還是沒思路,嗯,更擔心了。這時候腦子里什麼都想了,首先想北大去不了了,然後想考砸了是不是要復讀啊,還想其他人應該做的很順利吧……但是沒辦法,必須逼自己別亂想,繼續做。導數題好像比較變態,跟平時做的不太一樣,所以雖然這是我的強項,但我還是做的不順利,到最後得數算不出來,我就扔下了。因為我想剩下的時間解析幾何至少要做一問,立體幾何也必須拿下。又回頭看立體幾何,還是沒有確定的思路,就是說有想法,但不敢貿然下筆,因為那個定理平時很少用。只好繼續做解析幾何。第一問很順利,這時候還有15分鍾。於是想立體幾何絕對不能空著,那樣我數學就完了,然後我就很勇敢的回頭把那個不成熟的想法寫上了,感覺整個立體幾何都像是編上的。還有時間,我把解析幾何第二問做了一半。收卷的時候我想,太遺憾了,如果有時間,也許第二問我就能做出來了。
整個考試過程比較失敗的地方就是胡思亂想。一模考試的時候我心態特好,我告訴自己「你一定要相信你的數學就是最好的,不要管別人翻卷子比你翻得快,他們翻卷子是因為不會做」,整個考試過程我都很沉著,很穩。高考的時候,忘記這一茬了,有點自亂陣腳。
給我增分的地方有1選擇題最後一題勇於舍棄,並且有技巧的猜答案2蒙上的那個立體幾何,應該是大部分對了,我覺得這得益於我平時對立體幾何的「感覺」3導數題雖然沒有做出結果,但思路是正確的,扣分不多4解析幾何寫上的步驟都是正確的,都得分了。所以基本上我不會的都沒寫,也就是沒浪費時間,寫上的都得分了,沒做無用功。
3、政治:就是兩部分,背誦和做題。
1要把五本政治書按照老師教你畫的知識體系有條理的記住,最終達到的效果是,你不看書也可以把整本書從頭到尾有條理的背出來。聽著很嚇人,其實我們經過高中三年的學習,記住單個知識點不成問題,而高三要做的是,緊跟老師復習進度的同時,自己也要跟上畫知識樹。首先記住單元題目,然後記住課題,目錄只有幾個字,比成段成篇的話好背多了。然後把每一課的知識體系記住,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老師的帶領下,你會不斷完善自己的體系。
2政治也需要練大量題目,需要認真糾錯,反思總結。我高三的政治糾錯本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知識的角度分類,第二部分是按問題的角度分類。知識的角度就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每一冊書又可細分,如政治生活可分為政府、黨、公民等幾部分,把相同知識角度的題放在一起,就可以總結出這一部分的設題規律,考試時避免一些隱性要點的失分。問題的角度有原因類、意義類、措施類、辨析類、認識類等等,每一類題都有它的公式,放在一起不僅容易記住公式,還更容易找出你做這一類題的失分點。
3政治簡答題組織答案時要考慮三個答案來源:A對設問的直接作答,即你的理解B從材料中挖掘的有效信息C課本相關知識點。答案構成有兩部分:理論+實際(即材料)。答案來源中的AB兩項也要轉化為課本語言。只有將ABC全找到,答案要點才比較全面。當然ABC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另外建議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列個小提綱,使自己邏輯清楚。
4、歷史
歷史對理解領悟要求挺高的,需要一點悟性。悟性從何而來?就高三學生而言,最直接的就是看課本。歷史強調主幹知識要記熟,同時反復仔細的看課本,看一遍有一遍的收獲。當你「悟」到一定程度後,你可能自己就有一種渴望,想把這些零碎知識串一串,也就是畫知識樹。
5、再統著講一點文綜
1看課文對文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把老師強調的主幹知識必須記熟,然後就是反復看課本,邊角知識都要有印象。
2知識樹要畫,一定要讓知識在你頭腦中條理清晰。但是知識樹的畫法因人而異。我畫知識樹之前內心有一種驅動力,我感覺某一部分知識點比較混亂,然後我要整理一下讓它條理起來,所以知識樹其實算是整理之後的成果,它幫助記憶的作用倒在其次了。
3文綜大題其實都有套路可言,一定要反思、對比、總結,同時還要靈活。
4我還有個習慣,就是自己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和睡覺之前都會在腦子里回憶政治歷史的知識樹,哪個地方卡住了回去馬上翻課本,效果很好。午休之前如果做數學,我會在午休之前的待睡狀態中思考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數學題,然後這道題會一直伴隨我整個半小時的午睡。我是真的睡著了,那個數學題也是真的想明白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很好用。
6、地理是我的弱項,英語也不突出,就不賣弄了。沒有體會、沒實踐過的東西我不喜歡說。其實我寫的這些東西,也都是老師教的,只不過很多同學不把老師說的話當回事,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資源。
一、 其他
1、反思總結的習慣。我覺得這是我高三制勝的法寶~~每次考完試,我都會對前一階段的學習狀態、這次考試的情況、各科暴露出的問題、下一階段的對策做一反思總結,同時制定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效果很好。其實現在反思總結已經成了我的生活習慣,不僅用在學習上,一個階段的生活結束,我都會總結。反思讓人進步。
2、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別人的方法只是借鑒,有兩條哲學原理請大家琢磨A實踐決定認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還記得么?嘿嘿)
所以有些東西我們一定要試一試,然後根據自身實際去取捨、改進。
我平時特別關注優秀生寫的方法介紹。高三的時候一本《清華北大不是夢》都快讓我翻爛、背過了。我看這些方法的時候特別注意融會貫通,把優秀生的介紹與老師的要求以及自己的體會相結合。有些東西並不是一下子就懂,而是經過自己學習的逐漸深入、認識的提升,不斷地有新的認識。我剛才寫的這些,有很多很復雜的東西都是一帶而過,我自己都覺得沒有寫明白,各位看官自己慢慢琢磨吧。
3、學習的時候,心要靜,摒除雜念
4、要有強烈的對成功的渴望,渴望到你可以為此忽略掉其他一切東西。
5、考試出錯,一定要正視它,不要一句「馬虎」就原諒自己。要找到促使你馬虎的東西,為什麼偏偏是這馬虎而「1+1」沒有馬虎?其實歸根結底是基礎不牢,不扎實。
6、高三的生活,就是憋著一股勁、提著一口氣,一直到高考都別鬆懈。關鍵是狀態!
『捌』 高中英語語法知識
非謂語動詞
在英語中,動詞不定式、動名詞和分詞(包括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可以出現在句子中除謂語以外的任何一個位置上,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補語等成分,這些動詞形式稱為非謂語動詞。
非謂語動詞主要的句法功能一覽表:
非謂語動詞 功能
主語 賓語 表語 定語 狀語 補語
不定式 √ √ √ √ √ √
動名詞 √ √ √ √
分詞 √ √ √ √
Ⅰ). 作主語----doing/ to do:
⒈ 沒有多大區別。動詞原形不能在句中作主語
To see is to believe 百聞不如一見。=Seeing is believing.
⒉ doing抽象籠統的一般行為
to do具體的特別是將來的動作
Smoking is bad for health. 吸煙對人身體有害。 (籠統地談吸煙問題)
To finish the job in two days is impossible. 要在兩天之內完成這項工作是不可能的。(具體地談這項工作)
⒊ it用形式主語於句首常用不定式置於句尾
* It is /was + adj./ n. /-ed +to do
* It is no use/good/a waste of time + doing sth.
It is impossible to finish the job in two days.
It is no good/ use having a car if you can』t drive.如果你不會開車,有車也沒用。
It is a waste of time watching TV. 看電視是浪費時間。
⒋ There is no…句型中,常用doing作主語。
There is no saying what will happen. 無法估計將會發生什麼事。
There is no use making an excuse for this.為這事編造借口沒用。
Ⅱ). 作賓語-------doing/ to do:
⒈ 有些及物動詞後面只能接doing作賓語,不能接不定式,常見的有:
void 避免/ miss錯過/ postpone 推遲/ suggest 建議/ finish 完成/ practise練習/ enjoy 喜歡/ imagine 想像/ can』t help禁不住/ admit 承認/ deny 否認/ envy 嫉妒/escape 逃脫/ risk 冒險/ forgive 原諒/ stand 忍受/ keep保持/ mind 介意/ appreciate 感激,贊賞/ consider 認為/ delay 耽誤/ detest 討厭/ miss 想念/ resist 抵抗/ understand 理解/ feel like想要
I』m sorry I missed seeing you while in Shanghai.很遺憾,我在上海時沒看到你。
He suggested discussing the problem at the class meeting. 他建議在班會上討論這個問題。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 你介意把窗戶關上嗎?
Will you admit having broken the window?你承不承認打破了窗戶了?
He avoided giving us a definite answer.他避免給我們一個肯定的回答。
I was afraid to let the boy risk climbing the tree.我不敢讓這個男孩冒險爬那棵樹。
I couldn』t help crying when I heard the news.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禁哭起來。
⒉有些動詞後面只能跟to do作賓語,不能接動名詞,如:wish, hope, expect, offer, manage, decide, refuse, agree, pretend, promise, seem, fail
I don』t wish to be disturbed in my work.我不願在工作中被打攪。
We managed to get there in time.我們設法及時到了那裡。
He pretended to be reading a book.他假裝在讀書。
They promised to get up early.他們答應早起床。
He refused to do that job.他拒絕做那工作。
⒊ 有些動詞後面既可以接動名詞,也可以接不定式作賓語,其意義基本一樣,如: begin, start, continue, like, love, dislike, hate, prefer, can』t stand, 但like, love 和would 或should 連用時,接不定式作賓語。
例 句 解 析
1. It began to rain. It began raining.
2. It was beginning to snow.
3. I love lying (to lie)on my back.
4.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but today I don』t like to.
5. I don』 t prefer to swim in the river now.
1. 意思無差別,但謂語動詞用進行時,後面只跟不定式。
2. 表示一種傾向多接動名詞作賓語,如果表示某一特定的或具體的行動,多接不定式。
⒋有些動詞後面既可接動名詞又可接不定式作賓語,但意義不同。如:
⑴mean to do sth. 打算干某事mean doing 意味著…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我沒打算傷害你。
Missing the bus means waiting for an hour.誤了車就意味著等一個小時。
⑵stop to do sth.停下來去做某事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
I was lost and had to stop to ask the way.我迷路了只好停下來問路。
They stopped talking.他們停止了談話。
⑶go on to do sth. (做完一件事之後)接著做(另一件事)go on doing sth.繼續做某事
After learning history, we went on to learn geography.學完歷史之後,我們接著學地理。
You shouldn』t go on living this way.你不應當繼續過這樣的生活了。
⑷try to do sth. 試圖做某事try doing sth.試試做某事(往往表示某種方法或方式)
Let』s try knocking at the back door.咱們敲敲後邊的門試試。
We tried to solve the problem.我們努力想解決這個問題。
⑸forget, regret, remember後接to do表示尚未發生的動作,接doing表示已經發生動作。
I forgot to write him a letter.我忘了給他寫信。( 以前沒寫信)
I forgot writing him a letter.我忘了以前曾寫信給他。 (曾寫過信)
I remember seeing you before. 我記得以前見過你。( 曾見過)
Please remember to write to me.請記住要給我寫信。 (目前還沒寫)
I regretted speaking to them about it.我後悔跟他們講過那件事。 (以前講過)
I regret to tell you that you didn』t pass the exam.我遺憾地告訴你,你考試沒及格。 (以前沒告訴過你)
⑹be used to do sth. 被用來做…be used to doing sth. 習慣於做…
We are used to going to bed early.我們習慣於早睡。
Wood can be used to make paper.木材可以用來造紙。
⑺can』t help(to)do sth. 不能幫助做某事can』t help doing sth. 不禁…
We can』t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我們不能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On hearing the news, we couldn』t help laughing. 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忍不住大笑起來。
⑻allow, permit, advise, forbid, consider + doing /+ sb to do
We don』t allow smoking here.我們這里不允許吸煙。
We don』t allow them to smoke.我們不允許他們吸煙。
He advised having a rest.他建議休息。
He advised me to have a rest.他建議我休息。
I considered going to Canada.我考慮去加拿大。
I consider him to be honest.我認為他誠實。
⑼need, require, want + to be done/ doing 「需要(被作某種處置)」
The bridge needs/ requires/ wants repairing.
=The bridge needs/ requires/ wants to be repaired. 這個橋梁需要修一修了。
⒌介詞(除but以外)後面的動詞賓語一律用doing形式。
They are interested in singing.
他們愛好唱歌。( 動名詞singing作介詞in的賓語)
* but 與no, not any, all 等詞連用時為介詞,但其後面的動詞用to do,
如果but前面有實義動詞do 的任何形式,則but 後面用動詞原形do
He did nothing but cry.
他什麼也沒做,只是哭。(but 前面有實義動詞did, 所以but後面要接動詞原形)
I had no choice but to cry.
我別無辦法,只好哭。(but前面沒有實義動詞do,所以but後面要跟不定式形式)
⒍ 「wh- + to do,這一結構可轉換成該疑問詞引導的從句。
It hasn』t been decided where to go. 還沒決定到哪裡去。(主語)
I found out where to buy fruit cheaper.我找到了廉價買水果的地方。(賓語)
The question is what to write about.問題是應寫什麼。(表語)
Ⅲ. 作表語---doing/ to do/ done:
⒈ doing比較抽象籠統的一般行為
to do具體某次動作,特別是將來動作
有時兩者都可以用,在意思上沒多大區別。
My job is typing letters and papers.
我的工作就是打信件和文件。(打信件和文件是我日常的工作)
The next step is to discuss the suggestion raised by him.
下一步將是討論他提出的問題。
⒉ 主表一致
當主語是doing形式時,表語一般也用doing,如主語是to do,表語一般也用to do
Saving is having. =To save is to have. 節約即是收入。
(不能說Saving is to have.或To save is having.)
Teaching is learning.=To teach is to learn. 教書是學習。
(不能說Teaching is to learn.或To teach is learning.)
⒊ doing作表語多表示主語所具有的特徵,有時可譯為「令人…的」;
done作表語多表示主語所處的狀態,有時可譯為「感到…的」。
interesting 令人有興趣的,有趣的 interested 感興趣的
tiring 令人疲勞的 tired 感到疲倦的
moving 令人感動的 moved 受到感動的
exciting 令人激動的 excited 感到激動的
puzzling 令人迷惑的 puzzled 感到迷惑的
disappointing 令人失望的 disappointed 感到失望的
She felt a bit disappointed. 她感到有點失望。
The result is disappointing. 結果令人失望。
The news is exciting. 消息令人興奮。
I was excited at the news. 聽到這個消息我很興奮。
**⒋ 過去分詞作表語與被動語態的區別:(be + p.p)
被動語態表示一個動作,過去分詞作表語表示主語的特點或所處的狀態。如:
The window is broken.
窗戶打破了。(分詞作表語,表示現在窗戶處於破碎的狀態)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boy.
窗戶是被那個小男孩打破的。(被動語態,表窗戶是被誰打破的,表動作)
The book is well written.
這本書寫得不錯。(分詞作表語,表狀態)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er.
這本書是她寫的。(被動語態,表動作)
The tree is fallen.
樹倒了。(分詞作表語,表狀態)
Ⅳ. 作定語----to do/ doing/ done:
⒈ to do 做後置定語,與中心詞構成邏輯上的動賓關系,表示將要發生的動作或狀態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you. (something important 是tell you的邏輯賓語)
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
I want to get something to read ring the winter vacation. (something 是read的邏輯賓語)
我想找點書在寒假讀。
** 若to do是不及物動詞介詞不可省略
We are looking for a paper to write on.
我們正在找寫字用的紙。
I』m not sure which restaurant to eat at.
我對在哪家餐館吃飯沒有把握。
It would be a comfortable room to live in.
這房間住起來會很舒適。
** 常用to do作定語的情況
1)名詞前有序數詞、最高級所修飾This is the first building to be designed by him.
這是由他設計的第一棟樓房。
They are the first to come, and the last to leave.
他們是最先來而最後離開。
He is the oldest athlete ever to win an Olympic gold medal.
他贏得奧運金牌的年齡最大的運動員。
2) 只能接to do 做賓語的動詞轉化的名詞
⒉ 動名詞作定語表示該名詞的用途,
現在分詞作定語表示該名詞正在進行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
a reading room (=a room for reading ) 閱覽室(動名詞)
a swimming pool (=a pool for swimming)游泳池(動名詞)
a swimming girl (=a girl who is swimming)在游泳的女孩(現在分詞)
a sleeping car (=a car for sleeping)一節卧車 (動名詞)
a sleeping girl (=a girl who is sleeping)在睡覺的女孩(現在分詞)
⒊ doing作定語,多表示動作正在進行/與謂語動詞同時進行/經常性的動作或狀態;
done作定語,則多表示分詞動作「先於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表「被動」
⑴Did you see the boy dancing with the girl?
= the boy who was dancing with the girl (表正在進行)
⑵There were 50 children returning from school.
= 50 children who were returning from school(表正在進行)
⑶The factory making the cars is a small one.
= The factory which makes the cars (表示經常性)
⑷I live in a house facing the north.
=a house that faces the north (表狀態)
⑸It is the problem left over by history.
= which have been left over by history. (先於謂語動詞的動作、表被動)
⑹He is a leader respected by the people.
= who is respected by the people. (表被動)
⒋ being +done作定語時,表示一個正在進行的、被動的動作
The freeway being built will lead to Xingang Seaport.= which is being built (表正在被修建的)
⒌having + done不能作定語,此時可以用一個定於從句代替
完成作業的那些人現在可以回家了。
誤:Those having finished their homework can go home now.
正:Those who have finished their homework can go home now.
Ⅴ. 作狀語---- to do/ doing/ done:
⒈ doing作狀語往往和邏輯主語之間存在主動關系,表示時間、原因、方式、結果、條件、伴隨情況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I met an old friend of mine.(時間狀語,walk 和meet 同時發生)
Hearing the cry for help, they all rushed out.(原因狀語,hear 和rush out 幾乎同時發生)
We sat by the window, talking about what had happened.(伴隨狀語,talk 和sit同時發生)
Having brushed my teeth, I came downstairs for breakfast.(時間狀語,brush teeth 在come downstairs 之前發生)`
Thinking it over, you will not take the job.= If you think it over (條件狀語)
Having been there many times, he offered to be our guide.(原因狀語,be there在offer之前發生)
⒉ done作狀語表示被動或完成的動作,表示原因、時間、條件、伴隨等。
⑴Encouraged by the teacher, we worked still harder than ever.
( = As we were encouraged by the teacher)
受到老師的鼓勵,我們比以前更努力地學習。(原因狀語)
⑵Considered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question will be of great importance.
( = If it is consider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若從這個角度考慮,那個問題很重要。(條件狀語)
⑶Seen from the hill, the town looks nice.
(= When the town is seen from the hill) (時間狀語)
⑷He turned away disappointed.
( = and he was disappointed) (伴隨狀語)
⒊ to do/ in order to do /so as to do(不於句首)用不定式作目的狀語
I studied hard to pass the exam.為了通過這次考試我努力讀書。
為了強調目的,有時可把不定式放在句首,或在不定式前加。如:
In order to /To be there on time, we got up early.為了按時到那兒,我們起的很早。
He sold them so as to /in order to/ to have money to buy some food.他把它們賣掉是為了有錢買食物。
⒋ (only/ never) to do 表示出人意料的結果。
I came in only to find nobody here.
我走進來,卻發現這兒一個人都沒有。(表意外結果,加only用來強調意外)
He hurried to the station to find the train had gone.
他匆忙趕往車站,結果發現火車開走了。(表意外結果)
The song is sung all over the country, making it the most popular song.
= and made it the most popular song
全國到處在傳唱這首歌曲,使它成了一首最受人歡迎的歌曲。(沒有意外結果的意思)
⒌ 獨立主格
1) 「名詞(主格代詞)+doing」相當於一個狀語從句,表示條件、原因、結果、伴隨等。
⑴The bus being very crowded, he had to stand.
=As the bus was very crowded…
公共汽車很擠,他只好站著。(表原因)(分詞的邏輯主語是the bus,句子的主語是he)
⑵All the guests having left, we began cleaning up the room.
= After all the guests had left…
所有的客人走了之後,我們開始打掃房間。(表時間)(分詞的邏輯主語是all the guests,句子的主語是we)
⑶ 「Mama!」 she cried suddenly, tears rolling down her cheeks.
= …,and tears rolled down her cheeks.
「媽媽」,她突然哭了,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表伴隨)(分詞的邏輯主語是tears,句子的主語是she)
2) 分詞的獨立結構作狀語
assuming
admitting
according to /owing to/judging by/from
considering/seeing/given/allowing for
concerning/regarding
generally speaking
saving/expecting
supposing/providing/provided
talking to/about
Ⅵ. 作補足語----to do/ doing/ done:
⒈ to do作補足語表主動的動作,
doing作補足語表正在進行的動作,
done/to be done作補足語表被動的動作。
Would you like us to go with you?你願意我們和你一起去嗎? (我們去)
She could fell her heart beating violently.她可以感到自己的心跳得很厲害。(心正在跳動)
Please get your baby examined.請讓你的孩子檢查一下。(孩子被檢查)
⒉
感官動詞 do→做了某事 (被動還原 to have/ let 除外)
S.+ + 賓語 + doing→正在做某事 (being done 被動)
使役動詞 done→被動 完成
I saw him crossing the road.
我看到他正在過馬路。(指在馬路中間或過馬路的途中)
I saw him cross the road.
我看見他過了馬路。(指看見他過了馬路這個過程)
I saw him beaten black and blue.
我看到他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指看見他被打)
**巧記感官動詞和使役動詞----「一感二聽三讓五看」
feel,/ hear, listen to, / let, make, have, /look at, see, , watch, notice, observe
*①以上動詞接to do作賓補時不帶to。被動語態時要還原to
help 後面的to do 做賓補 to 可帶可不帶 *They were made to pay back the money.他們被迫還錢。
He was noticed to leave the office.有人注意到他離開了辦公室。
*②* have +賓語+doing
常和will/would not連用,表示「不允許某人總是或反復地做某事」
I won』t have him speaking to me like that.我不允許他那樣對我講話。
⒊ 要求接帶to 的不定式作其賓補的動詞有:
force, tell, invite, expect, wish, advise, warn, cause, order, encourage, persuade, beg, permit, allow等
He advised me to give up smoking.他建議我戒煙。
We encouraged him to try again.我們鼓勵他再試試。
At the meeting they invited me to speak.在會議上他們邀請我發言。
4. with 復合結構
with + 賓語 + to do (將來, 主動表被動)
with + 賓語 + doing (現在或過去主動, 現在被動:being done)
with + 賓語 + done (過去,被動)
『玖』 請問誰有高中地理知識樹一定是樹形狀的,急求!!!!!!!!!!!!!!!!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1.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環球航行 地球衛星照片
2.地球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為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4.緯線:
●定義: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特點:①形狀都是圓;②長度不相等,最長的緯線是赤道,最短的緯線是南極點和北極點。③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劃分方法:赤道為0°度緯線,從赤道向兩極各劃分為90°。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
●南緯、北緯辨別:緯度向南越來越大為南緯;緯度向北越來越大為北緯。
●重要緯線:
赤道: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回歸線(南北緯23.5度),太陽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極圈(南北緯66.5度)溫帶和寒帶得分界限,極晝極夜的最南、最北界限。
●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地區(0°—30°);中緯度地區(30°—60°);高緯度地區(60°—90°)。
5.經線:
●定義: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相交的半圓。
●特點:①形狀都是半圓;②長度都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
●劃分:從0°經線起向東、向西各分為180°;0°經線向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向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
●東經、西經辨別:經度向東越來越大為東經,經度向西越來越大為西經。
●重要經線:
本初子午線(0°經線):經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
180°經線:既是180°E ,又是180°W。習慣上稱作180°經線;
20°W和160°E經線:把地球平分為東西兩半球;東半球的范圍是<20°W、<160°E ; 西半球的范圍是>20°W、>160°E。
6.經緯網:確定地球表面任意一點的位置。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7.地球自轉:
定義:地球繞地軸不停的旋轉運動。
運動方向:面對地球自西向東;從北極看是逆時針方向;從南極看是順時針方向。
周期:一天(或24小時)。
地理現象:產生晝夜更替現象和時間差異。
8.地球公轉
定義:地球繞著太陽的旋轉運動。
運動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地理現象:四季變化(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9.地球公轉示意圖:課本P11
10.五帶的劃分:
劃分依據:根據太陽熱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狀況。
熱帶: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終年炎熱,有太陽直射現象。
溫帶: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為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為南溫帶。溫帶地區的四季變化現象明顯。
寒帶:北極圈以內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內為南寒帶。寒帶地區終年寒冷,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11.地圖三個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12、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換算時注意單位的統一。
●表示方式:1.數字式。2.線段式.3.文字式。
●大小判斷:比例尺是一個分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區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區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
13.方向:①通常情況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②畫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方向;③經緯網地圖上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4.圖例:熟悉常用圖例。P14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
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1.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同;
2.等高線都是閉合的曲線;
3.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線一般不相交。
17.等高線地形圖:
18.地形判讀:
●等高線密集處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處表示坡緩。
●地形部位:①山頂一般用▲表示。②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位由高處向低處凸出.③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位由低處向高處凸出.④鞍部:相臨兩山頂之間的較低部位.⑤陡崖:等高線重合的地方.
19.地形剖面圖:能夠直觀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狀況.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20.基本概念:大陸;島嶼(格陵蘭島面積最大);大洲;半島;海峽。(P28)
21.海陸分布狀況
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概括的說是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②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③無論怎樣劃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多於陸地。
④大洲基本上是一南一北對稱分布.
⑤大陸的輪廓多呈三角形。
2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課本P29
23.位置:
東半球: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
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24.面積從大到小順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25.大洲分界線:
●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馬運河。
●亞、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峽。
26.熟悉和掌握:①本初子午線、東經120°、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穿過的大洲;
②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和大洋(北冰洋);③緯度最高的大洲(南極洲)和大洋(北冰洋)。
27.四大洋分布特徵:
1.太平洋跨東西和南北半球,主體位於西半球;
2.大西洋跨東西和南北半球,位於東西半球分界處,呈」S」型;
3.印度洋全部位於東半球;
4.北冰洋全部位於北半球.
28.海陸變遷:
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
29.板塊學內容:
地球表層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圖P37)
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30.紅海是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張裂形成的。
青藏高原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
地中海縮小是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31.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大氣狀況;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32.衛星雲圖:
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區。
33.常見的天氣符號:(P46)
記住和掌握常見的天氣符號。
34.氣溫日變化:
一天之中,陸地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天之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作氣溫日
較差。
35.氣溫年變化:
一年之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叫做氣溫年較差。
36.氣溫分布規律
①世界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
②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③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度。
37.降水的分布規律:
①從赤道向兩極降水量遞減;
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東岸受惠於季風氣候);
③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④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38.主要氣候類型:(圖P52)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
熱帶草原氣候
終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南北兩側。
熱帶季風氣候
終年高溫,降水分雨旱兩季。分布在亞洲的東南部和南部。
熱帶沙漠氣候
終年炎熱乾燥,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大陸內部。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低溫少雨。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南部地區、日本和韓國南部。
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西岸。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北部地區、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日本北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冷夏熱,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亞洲和歐洲的大陸內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常年溫和濕潤。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附近的大陸西岸。
寒帶氣候:
終年寒冷,降水稀少。分布在兩極地區。
39.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等。近年來,全球氣候有逐漸變暖的趨勢。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40.18世紀以前,人口增長的十分緩慢;18世紀以後,特別是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大大加速。2006年3月,世界人口達65億。
4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長的速度就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
4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歐洲;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快,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慢。
43.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4.四大人口稠密區:
亞洲的東部和南部(這里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歐洲、北美洲東部(這里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
44.人口增長過快產生的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飢餓貧困。
45.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46.人口的合理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47.劃分人種的依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
48.人種的分布:
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美洲地區(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國、印度南部等地。
49.聯合國工作語言:
漢語:分布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歐洲的西部(英國)、北美洲、大洋洲及亞洲南部(印度)。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俄語:俄羅斯和中亞地區。
法語:法國、非洲中部和南部的一些國家(原屬於法國的殖民地)。
西班牙語: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原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
阿拉伯語: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國家。
50.三大宗教: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教堂)
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清真寺)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廟宇)
51.聚落分類: 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一般來說,先有鄉村後有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約有一般以上的人住在城市。
52.聚落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較密集。
53.聚落形成與發展因素:①水源充足;②土壤肥沃、適宜耕作;③地形平坦;④交通便利;⑤自然資源豐富等。
54.聚落發展與保護: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民俗等信息。因此應保護好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築群和遺址,處理好聚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
55.國家和地區:記住面積廣大的6個國家的名字、輪廓、所在大洲。(課本P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住人口超過1億的10個國家的名稱、所在大洲。(P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道地跨兩大洲的國家及所跨大洲:俄羅斯、埃及、土耳其。(P 8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國際合作:
①南南合作、南北對話的含義。(P91)
②知道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
57.知道主要的發達國家及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能夠從工業、農業、服務業三方面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距。(P90)
59.重要的國際組織:(P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拾』 高二文科英語應該怎樣學習
我是一名英語教師,今年剛從高三下來,希望能對你有啟示
1.首先還是要把單詞這一塊搞好。高考重點考查的是動詞、形容詞、副詞、名詞。所以有必要把詞彙做一些專項的整理。比如說以知識樹的形式。舉個例子,首先拿出一個動詞 affect,問自己,這個詞有本身哪些用法,是涉及到搭配呢還是短語,然後再來看,這個詞的名詞形式affection是怎麼樣的,形容詞性effective是是怎麼樣的,有分別涉及到了什麼樣的用法,有無搭配,有無短語?再來看有沒有和這個詞在拼寫上比較相近的的詞,比如說effect,?這個相近的詞它的用法如何?再來看這個詞有沒有和它在詞義上比較相近的,比如說influence?當你做到一定程度,你就覺得所有的都能貫通起來了。
2.涉及到具體做題方面。聽力主要都是在學校裡面戀,如果你覺得自己聽力特別差,我建議你買一本《維克多》英語聽力,這是國內目前來看應該是比較好的材料了,mp3格式的,也有磁帶。詞彙主要是把剛才說的專項做好,同事多翻字典,多做閱讀來增加詞彙。閱讀里第一次出現時,你可以說你不認識,第二次再出現時,你是不是應該注意一下?詞彙題一定要快,5分鍾解決戰斗,正確率要過70%。
完型和閱讀就是要多做,每天做兩道三篇,當讓能完整的做一套更好,這方面的練習太多了。學校旁邊不愁沒書店,書店裡這種書蠻多的。
我不知道你是哪裡的,我們湖北有個題型叫完成句子,就是把句子挖空,讓你按語法啊短語啊去填,這個就是平時老師講完之後要多看多問。高中生上課兩個毛病:女生像打字員,一路狂抄筆記,根本不聽老師說什麼,下課也不看。男生像聽評書的,翹著腿只聽不寫,當時混得個似懂非懂,吃餐飯全忘光了。所以早自習一定要把時間分為三段,一段讀單詞,第二段讀課文,第三段讀錯題,這樣才能效益最大化。
作文就是平常多留心好句子。一篇作文就十句話。只要你能保證你的作文「流暢,准確,漂亮」,就基本成功。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流暢就是人家知道你寫的是什麼,表達意思很清晰。准確就是少犯錯誤,你開頭第一句就錯了,怎麼給老師好印象啊?句子一定要對。漂亮就是要用高級語法。不是每個都用。你只要用一個定語從句,一個強調句型,一個倒裝,一個動名詞做狀語,最後再來個慷慨激昂的結尾,號召大家一定要怎麼這么樣,分數就起來了。
打了很多,這就是我給你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