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新課改怎麼上
『壹』 新課改英語的選修9,10,11,到底上不上,怎樣上呢不需要官方說明哦,希望有實際經驗
在北京選修9重點校是要上的,與總復習穿插進行,即講解書本提到哪個知識點,就把相關知識點拿出來一塊復習,不過也就時態、非謂語、從句重點復習
外語類學校9、10、11都得上
『貳』 高中英語新課改教材要求什麼
一、教材編排方面
1、對話熱身
在上兩個版本的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里,每個單元都分成了四課,其中第一課---熱身部分都是一段對
話,一直到高三。現行版本已經刪除了這個部分,單元組成部分了也換了名稱:Warming
up,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一共五部分。
「說」(Speaking)在新版教材中其實安排得不少,有三個地方都有「說的任務」
(Speaking Task),在Using language部分有一處,在Workbook中有兩個地方有Speaking
任務。由於學校聘請了外教上口語課,我在口語練習方面花的時間相對比較少,組織學生說的活動不多,這些課本中的說的任務基本上沒有做。
但是,開口說英語確實很重要。所以如果保留老教材中的對話部分更好。現在的教材雖然有不少說的任
務,但是一些情景不是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或者說他們無話可說。而且,課本中基本上沒有提供一個對話的範例(教參里才有)。學生即使來練習也只能是亂說
一氣,極可能不符合真正的英語習慣。而老教材里提供具體的對話文本,起碼學生能讀熟它的基礎上模仿,然後再自編對話,以往我們都這么操作的。
而現在教材里安排的一些熱身活動可以大膽取消,實際上浪費了教材篇幅。個人認為熱身部分應該由教師
本人根據單元主題和課文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己去收集資料、編排設計。教材里提供的一些熱身有很多沒有什麼實際內容,這個篇幅還是還給對話比較好。當
然,對話除了要盡可能與單元話題相關,更要生動、新鮮、真實而有學習價值。
2、超綱詞彙的量
使用過程中發現教材中出現的帶三角號的詞彙(即超綱詞彙)很多,尤其專有名詞特別多。比如必修三的五個單元中不要求掌握的詞彙有:
Unit One:
seasonal,Obon,grave,incense,skull,Halloween,Columbus Day,Christopher
Columbus,proce(農產
品),carnival,lunar,parade,Jesus,cherry,blossom,rosebud,
necessity,prediction,fashion(個人認為不應該屬於超綱詞
匯),Trinidad,Carla,Hari,Valentine's Day,weave,herb,the Milky
Way,magpie,announcer.(一共28個,本單元課標詞彙為50個)
Unit Two:
spaghetti,muscle,protective,kebab,stir,cola,sugary,sign(這個單詞也算超
綱?),poisonous,scurvy,rickets,obesity,vitamin,protein,cooperation,ingredient,flavour.
超綱詞彙共17個,本單元課標詞彙為47個
Unit Three: Mark
Twain,Florida,Hannibal,Missouri,Mississippi,boyhood,Tom
Sawyer,Huckleberry Fim,fathom,Samuel Langhorne
Clemens,narrator,Roderick,Oliver,bet,make a
bet,penniless,nightfall,unpaid,charity,Horace,issue,fake.超綱詞彙共22個,本單元課標詞
匯為39個
Unit Four: astronomer,solar,Big
Bang,global,nitrogen,vapour,presence,dissolve,
reaction,shellfish,amphibian,dinosaur,mammal,geologist,extinct,comet,Isaac
Newton, Albert Einstein,Stephen Hawking,lessen,weightlessly,cabin,get
the hang of,exhaust(很常見的單詞)超綱詞彙共25個,本單元課標詞彙為43個
Unit Five:
multicultural,Vancouver,Toronto,Calgary,Ottawa,beaver,grizzly,
polar,penguin,prime,governor,the Rocky
Mountains,stampede,cowboy,Thunder,Lake Superior,location,the Vatican
City State,Niagara,pearl,Cantonese,workplace,St Lawrence
River)超綱詞彙共23個,本單元課標詞彙為44個
註:詞性變化只算一個,比如Unit5中的terrify和terrified,不算兩個單詞。
教材中不可避免要出現超綱詞彙,但是如上所統計,超綱詞彙和課標詞彙的比例幾乎達到了一比二,這樣高比例的超綱詞彙影響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和積極性。如果不記憶,課文難以理解;如果用心記,無疑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打擊他學習英語的熱情與興趣。
統計一下近幾年高考英語試卷中的超綱詞,比例逐年上升。閱讀理解題生詞出現率在2%以上,低於大綱指標3%。一張試卷總共有綱外詞38個。課文和試題的超綱詞彙比例差相當大。
所以本人認為現行人教版的教材中綱外詞彙過多,應該適當減少。每一篇文章、每一個單元都應該進行嚴格的統計,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中。
當然超綱單詞過多責任不全在教材的編輯,課標詞彙表本身也有問題,課標制定專家也有責任。一些明明
是很常見的、學生應該掌握而且經常考核的單詞卻不收入課標(比如America,Australia,fashion,fashionable,sign
等),而也有一些冷門詞彙卻」幸運地」進入了課標詞彙表(如bathrobe n.浴衣,beehive n.蜂箱,cathedral
n.大教堂(天主教))
3、單詞注釋方式。
一直以來,英語課本的新單詞都採用的是課文和單詞注釋分開的方式,各單元生詞表作為附錄一起放在課
本後面。這種注釋方式使得學生查看極為不便,要不停地前後翻,耽誤不少時間。如果英語課本像語文的古文那樣採用腳注或者旁註的方式那就更好,這樣更方便學
生閱讀記憶。也許有專家認為這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個人認為猜詞能力可以通過做正規的閱讀練習來培養,而超綱詞彙還費什麼勁去猜,尤其是許多的專有
名詞,根本沒有猜測的意義。學生讀課文的時候往往不能順利地正確發音,因而要往後翻書查閱。所以改成腳注或旁註的好處是廣大學生都樂見其成的!像廣受歡迎
的《新概念英語》也是這樣編排的。希望這個小小的變革能夠得到編輯專家的認可從而得以達成!
4、語法編排
一直以來,英語課本的語法都是分解編排的,顯得比較分散。《新課標》一至四模塊的語法項目是這樣編排的:
必修一介紹的語法項目有:
動詞現在進行時表示將來時的用法
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
定語從句
1)復習由關系代詞that,which,who引導的定語從句
2)由關系代詞whose,介詞+which/whom 引導的定語從句
3)由關系副詞where,when,why引導地定語從句
必修二介紹的語法項目有:
定語從句
1)有關系代詞that,which,who,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
2)由關系副詞when,where,why引導的定語從句
3)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
被動語態
1)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
2)現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
3)現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
4)短語動詞的被動語態
必修三介紹的語法項目有:
情態動詞
1)can,could 2)may,might 3)must,have to 4)shall,should 5)will,would 6)ought
名詞性從句
1)賓語從句2)表語從句3)主語從句
必修四介紹的語法項目有:
動詞-ing形式的用法(作主語、賓語、賓語補足語和作定語、表語及狀語的用法)
主謂語一致
構詞法
1)合成2)轉化3)派生(前綴和後綴)
總體來看,高一介紹的語法項目總共十項,不算多。其中比較難的是:定語從句、情態動詞、名詞性從句、動詞-ing。本人認為一個模塊中的語法項目編的偏少,有的語法項目分在幾個單元才講完。
其實很多語法項目在初中早已出現,比如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賓語從句、被動語態、主謂一致、情態動
詞,到高一也沒有深入多少,只不過是復習而已。我在講解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對於一些語法項目非常的熟練,從頭講一遍根本沒有必要。另外,語法項目的分散
既不利於教師講解也不利於學生完整理解。比如講名詞性從句,老師們一般都會同時講到幾種從句,這樣更好區別掌握;講動詞-ing形式,它做主語、賓語、表
語、定語、賓補、狀語,必修四分在四個單元才講完,我的計劃是一次性講解。
因此,教材是否在語法的編排上大膽來一次革命:語法相對集中到一兩個模塊講解,並且配備相對完整的練習。特別是難度不大、基礎性很強的項目,比如構詞法可以安排在起始年級。另外,起始階段也要集中安排有關詞性及句子成分問題的語法項目,高一的學生在這方面是一個難點。
二、課文內容方面
1、原著問題
我認為《新課標》選用的一些課文不甚理想,最大問題是洋味不足,選用的不是英美人士寫的原版文章。
第一模塊Unit3 Travel journal,本單元講述了一段沿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車旅行,主人公「王坤」以旅行日誌的形式詳細地記錄了這一過程。講的是一對中國姐弟的一段旅行經歷。很明顯是「編寫」出來的故事。
還是第一模塊,Unit 4 Earthquakes.
主閱讀課文講述的是「中國唐山地震的不眠之夜」,敘述1976凌晨發生在河北唐山的大地震。從文章的內容來看,老外寫的可能性不大。而workbook中
選用的Jack London寫的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明顯生動得多,更有可讀性。
第二模塊,Unit1 workbook 部分的Reading Task,選的是Big Feng To the Rescue 大馮對文物的挽救。閱讀價值也不大,我把它改寫成為一段語法填空做了就完了。
第三模塊,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兩篇閱讀都應該是編者編的;Unit2 Healthy Eating 的閱讀文章是Come and Eat Here
100百分百是為話題編寫的虛假故事。Unit 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Using
Language部分閱讀文章A visit to the moon還是中國人講中國人的事。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也是寫兩個中國少年穿越加拿大的故事。
第四模塊,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的Using
Language部分課文Why not carry her good work?是關於著名醫學家林巧稚的故事;Unit 2 Working
the land閱讀文章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介紹的是中國農學家袁隆平;Unit 4 Body
Language的閱讀課文是Communication: No Problem?通過一個北大學生到機場接幾位留學生的經歷談不同的體態語的問題;
閱讀原著應該是學習一門外語的基本原則。著名的張思中十六字教學法就強調「閱讀原著」。也許有人認
為這樣的文章有助於學生理解,而且教材的編者中明明白白列出了有外籍編輯,文章的正確性應該不容懷疑。我想在文法上,教材的文章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英
語課文也可以談中國。然而,這種生編硬造的文章太多了不是好事。這些畢竟不是地道的英語文章,實踐證明學生並不是很喜歡這樣的文章,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大學英語的文章就不一樣,讀起來都非常有味道,這種味道就是地道的語言所散發出來的魅力!
高中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了,完全應該也有必要給他們提供真正的英語經典文章,而不是從中文翻譯過來的二手貨。
2、故事的趣味性
例一:
人教版高一英語第三模塊第一單元,Using Language 部分,有一篇文章,<A SAD LOVE STORY>
編者認為這是一個發生在情人節的傷心的愛情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李方的心都碎了。這天是情人節,胡瑾說她下班後會在咖啡館和他見面的。可現在他卻不見人影。也許她
這會跟朋友在一起,正在取笑他呢。她說會在7點到達,他認為她會守信用。他一整天都期盼著見到她呢,而現在他拿著玫瑰花和巧克力獨自一人守候著,像個傻
瓜。他不想屏息等她來道歉,他要用咖啡來解愁。
然後他進了咖啡館,在裡面看了一個電視節目,介紹牛郎織女的故事。
看完後,李方動身回家,心裡想:「我想胡瑾不愛我了,把這些鮮花和巧克力都扔了吧。我不想因它們想起她來。」於是他把巧克力和花都扔了。
在回家路上,他神情失落地走過拐角處的一家茶館,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那是胡瑾在向他招手,她喊道:「你為什麼這么晚才來呢?我一直在這兒等你好久了!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怎麼辦呢?他把情人節的禮物都扔了!她恐怕永遠也不會原諒他了。這個情人節快樂不起來啦!
這就是全部的故事!
我覺得這談不上是一個什麼愛情故事,更說不上什麼傷心的了。我想如果編者選一個更經典,更完整的故事比較好。這個故事一是不完整,二是毫無意義,不知道編者想給學生傳達什麼問題。上到這里,我草草就過去了,實在無趣。
例二:
人教版高中英語第三模塊第二單元,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Healthy Eating 「健康飲食」。教師教學用書上是這樣分析教學內容的:
教材通過講述王鵬和雍慧開飯店的不同風格、經營的不同菜餚以及顧客對不同食品的不同反應,反映了現
代人對飲食的關注和對時尚的追求。這樣的編排有別於慣常所採用的分類說明的介紹方式,讀起來引人入勝,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情節中輕松學習健康飲食的知
識,領悟膳食平衡對身體健康的作用,養成熱愛鑽研的好習慣。
王鵬的故事分成三個部分呈現在學生用書之中:
第一部分是主閱讀文章,王鵬和雍慧為吸引客源展開競爭,用菜餚的功效來做宣傳;第二部分是聽力短文,王鵬為研究膳食平衡,向專家請教;第三部分也是閱讀短文,王鵬和雍慧合作,共同為顧客提供均衡的健康飲食,最後他倆喜結良緣。
『叄』 請問高中英語新課改後的語法應該怎麼上呢比如說定語從句
可以採用歸納法,教師給學生展現足夠的語言實例,然後讓學生自己歸納句法規則,然後再配以足夠的練習。
『肆』 新課改下怎樣進行普通高中英語教學
新課改下怎樣進行普通高中英語教學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准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伍』 高中英語教師怎樣上好英語課
高中英語培訓班怎麼選?上高中英語培訓班有用嗎?
現在英語這個科目很重要.大家也能知道,但是還有很多的同學在高中英語成績一直不是很好.還想要通過外面的補習來提高自己的成績.但是也不知道找到一家合適的高中英語培訓機構也是很難的.也不知道上這個培訓班到底有用沒有?
英語培訓機構
說到底,我們還是要找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不要讓孩子們圍在一團打打鬧鬧,找一家高中英語培訓好的機構,還是很有幫助的,對學生也好.
『陸』 新課改下怎樣進行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法的自信心。很多學生一聽語法課就不喜歡了,他們覺得學語法就是記語法規則,做大量的練習,所以不願意學習下去。為此,我努力使自己的課堂生動化,使復雜的語法知識簡單化,同時開展各種形式的小競賽,內容豐富的小活動,盡量多講一些關於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等等。讓他們更了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如我在上比較級的時候,我准備了兩個大蘋果。上課時,我先拿出稍微小的蘋果,說:「This
apple is big.」緊跟著拿出第二個更大的蘋果,說:「But this one is
bigger.」;另外通過尺子、橡皮擦以及利用班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比較等進行教比較級,通過比較學生很容易掌握,同時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另外,我還喜歡給孩子們講故事,通過故事將語法教學滲透進去。英語故事教學體現了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還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孩子們學習語法的興趣。教師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們學習語法,使學生對語法知識產生興趣,這樣他們才有學習的激情和熱情。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僅有百分之十三的小學生認為學習英語語法很有樂趣,這一結果不容樂觀,這也充分表明了培養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這一任務任重而道遠。因此,要提高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將培養孩子們的興趣作為首要任務。首先,這是符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教學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要求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教學。其二,這是符合孩子們的情感態度、心理特徵的要求。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愛唱歌曲,喜歡游戲表演等等,教師在課堂上用這些孩子們喜歡的方式教學,很容易將難懂的語法變得輕松有趣;同時也很容易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在吟唱童謠、游戲表演的過程中掌握了語言的規律。比如在講解四年級上冊Unit2
What day is it today?
這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們愛表現自己的特徵,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請孩子們自己來表現。具體做法是: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掛一個台歷,請學生來表演台歷的第一天星期日自己所做的事情,接下來可以依次翻開不同的一天,分別請學生來表演自己的生活場景中熟悉:What
day is it today? It is Sunday. I play badminton on Sun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It is Monday. I play table tennis on
Monday.再通過讓學生自由組合成一組,同語言搭檔進行會話,相互了解對方的日常生活。通過反復訓練,同學就在愉快、有趣的表演活動中不僅掌握了語法知識點,而且能有創造性得進行實踐交流。三.用游戲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語法的運用,使他們樂於其中,感到新鮮多味,樂趣無窮,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於外語的學習興趣。在教授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時,我採用了「傳話」這個學生都很熟悉的游戲,我先說一句英語,如「I
am going to the swimming pool.」然後第一列同學用第三人稱單數轉變老師的話,「 She is going to
the swimming
pool.」,依次傳下去,哪組最快哪組贏。再叫個別學生做小老師,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人稱和句子操練。這樣的方式學生容易接受,也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四.
將語法放到一種特定的情境中去學習。1、在課堂中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這樣使得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2、用語法進行交際:情境設計要接近真實的交際,盡量做到幽默、有趣。
3、萬變不離其宗:一個語法現象要在不同的相似情境中多次呈現,避免學生理解的僵化。 4、以教材情境為基礎,不要任意擴展,以免增加難度。
5、以新帶舊,使情境豐富而不生疏,綜合而無難度。(這樣做還可以對舊知識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6、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藉助游戲激發情緒加強印象,巧用現場素材增加實感。7、語法教學要注意不同的文化因素。8、情境應有真實性,應該是可能發生的事。在教語法時,創設不真實的情境,顯得做作,別扭。我們在教形容詞的比較級時,我們可以用學生的學慣用具,如:尺子、鉛筆、鋼筆、橡皮、桌子等,也可以比衣服的大小、顏色、學生的高矮、胖瘦等,這樣直觀、有趣,又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常用的東西,不一定非要去用多媒體。」
『柒』 新課標下怎樣教好高中英語
高中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新課改的宗旨是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掌握教學內容,得到情感體驗與教育,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體參與,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變「傳授者」為「引導者」。在這一宗旨的帶領下,注重設計,注重方法,注重課堂實效,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為基礎目標,過程方法為核心目標,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為最終目標」的三位整合。教學中要抓住過程和方法,通過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到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
一、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觀,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所起到的作用是負責組織、引導、幫助和監控,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促進其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建立學者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環境。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反映了人們認識的上升,即把「教誰(Whom)」的問題看作教學的首位。這樣,學生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明確自己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能正確對待英語學習,善於學習、樂於學習。
二、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教育質量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在老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不斷創新和培養實踐能力的過程,讓學生由「學會」轉變到「會學」,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進行使用而教學。因此,新課改要求教師創設良好的師生互動環境,發展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三、善於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大部分學生對於語言大多有畏難心理,對單純的知識性很難集中注意力。而善於使用多媒體技術,則能使課堂變得有活力,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開發創造性思維,從而盤活課堂教學。將學生置身於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效果一定會更好。多媒體的材料要以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導,在教學中穿插一些生動的英語故事情節、幽默的英語笑話、國外的風土人情等內容,使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活力,逐漸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是學好語言的前提條件。
四、採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
(1)評價的多元化,不僅僅以考試成績來評判學生,而是在開展多種活動中全面評價學生的英語能力。
(2)要以激勵為主,對於學生每次的進步要進行表揚和激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以情感人,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評價學生時,教師要帶著積極的情感,關注學生的進步,善待學生,讓學生從評價中獲益,而不是受罰,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一種愉快的心裡體驗,改變其對於英語的態度。
五、創設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教師應在教學中創設一種使學生感到安全的、寬容的和有利於其自主發展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減少焦慮,不怕出現語言錯誤,樂於參與創造性的語言交際活動。教師不應該只是作為教育者,而是同時應作為組織者、管理者、鼓勵者甚至合作者等多重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當中。在其間教師需要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優劣、性別、出身等的不同而產生親疏和偏向,讓自己和學生保持融洽的課堂合作關系,讓學生既能感到壓力,又能在學習中充滿活力。
六、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1)聽課指導。指導學生在聽課時不是被動地聽,而是善於捕捉關鍵信息,並做到聽思結合、聽記結合,及時消化課堂上的學習內容。
(2)學習活動指導。指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積極動腦、動手、動口,大膽實踐。
(3)預習和復習指導。指導學生如何有目的地預習,如何有計劃、有的放矢地復習,避免預習和復習中的盲目性和無效性。
(4)具體學習內容指導。不同的學習內容有其相應的學習方法。例如,指導學生如何聽、說、讀、寫,如何進行單詞記憶,而不是機械記憶詞彙。
(5)課外學習指導。課外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和擴展。網路、電台、報刊和種類繁多的書籍為學生提供了開拓視野、學習語言的機會,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推薦相關的、與學生知識水平相當的學習資料和書籍,從而指導學生有效地利用學習資源,更好地鞏固、豐富、拓展課內知識。
『捌』 高中新課改英語到底應該怎麼教
萬變不離其宗,語法點是差不多的,知識課文有意思點。
『玖』 新課改高中英語講好快,怎樣適應
我是新課改第一屆的學生,現在已經經歷過了
其實也沒什麼,開學的話,肯定會有點不適應
但是高中課程嘛,跟著老師的去做,回家把筆記復習好,上課前幾分鍾翻下書,預習下,就沒問題了
相信幾個星期後,你就能跟上老師的節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