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競賽怎麼考
⑴ 請問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都考什麼啊 謝了
全國大來學生英語競賽初賽在每年的源4月初考,如果你第一輪在學校獲得一等獎的話,才有資格進入下一輪的復試,其比例大約是170:1,決賽在五月初舉行,分出特等獎,口試不一定每個省都有,江蘇省就沒有!~
至於題目難度,本人不才曾兩次獲特等獎,總體感覺題目雖然難度不大,但考察的方式很細,很容易答錯!
⑵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應該怎樣准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平時的積累是基礎,而考前對考試的研究和分析以及練習則是升華。近幾年來英語競賽也在不斷調整中。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參考資料就是當年的競賽樣題,和官網的考試說明文件,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考試的題型、分值、時間分配、難度和新變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症下葯,合理分配考試時間,獲得最好的成績。其實考試,一言以蔽之,就是盡量的規定時間內拿到最高的分數,分數越高,就意味著你越成功。由於每年試題結構、題型等都會有所變化,下面就以2010年的英語競賽初賽試題為例,分析一下時間安排。今年初賽試題共分為七部分,時間120分鍾,滿分150分。七部分分別為聽力、詞彙與語法結構、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翻譯、智力測試和寫作。下面就分別進行分析。
第一部分是聽力,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五篇短對話,然後是兩篇長對話,第三部分是五篇短新聞,第四部分是聽寫式填空。總分是30分,總的來說,聽力的難度不算很大,應該是介於四、六級之間,大部分都可以直接從對話中找到原句和答案。但是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首先,前20道選擇題都只讀一遍,這和一般的考試不同,所以對選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從一開始就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不遺漏重要信息。此外,聽寫式填空也是對基本知識的一個考查,經常有同學聽到了卻不會寫,這需要我們打好自己的基礎。這一部分要力爭拿到20分以上。
第二部分是詞彙與語法結構,這也是對「雙基」知識的一個考查,可以說基本上是考查基本功的,當然我們也要注意,這其中對話類的應用題目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總分15分,官方建議完成時間是十分鍾。這一部分要力爭拿到10分以上。
第三部分是完形填空,也是我認為全卷除了智力測試以外最難的題目,題型包括根據上下文填空、根據給出的首字母填空、根據給出的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分值是十分,官方建議完成時間是10分鍾。這題不僅考查你的基本詞彙語法知識,也考查你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說是閱讀+詞彙的結合。要拿高分很難,但是其實還是有一些分好拿的,這一部分我們要力爭拿到4分以上。
第四部分是閱讀理解,總分40分,官方建議完成時間是25分鍾。這是全卷分值最大的一道大題,也是時間最緊的。我估計絕大多數同學在25分鍾內都沒辦法全部完成(我也很勉強)。這一部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把握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了解主旨,然後根據題目去快速定位,因為這里的題目大部分都是在原文可以找到答案的。這一部分閱讀量大、題型多樣(包括選擇題、問答題、是/否/未提及題,摘抄題、填空題等)、也是對同學英語應用能力的有力考查,還是要熟能生巧,在平時多加練習,力爭達到又對又快的境界,這一部分要力爭拿到25分以上。
第五部分是翻譯,包括英譯漢和漢譯英兩部分。共20分,官方建議完成時間是15分鍾。這一部分可以說是全卷最簡單的題型,考查的內容都沒超過四級甚至是平常練習的難度,對英譯漢,還是要花點時間看看文章開頭和結尾,「磨刀不誤砍柴工」,很多翻譯都要根據上下文進行,才能更加的到位。有時在翻譯中遇到生詞,也可以根據上下文進行推斷。比如今年的漢譯英試題中多次提到「dropout」這個單詞,我考試時也忘了這是什麼意思,最後還是通過文章最後一句中的「to complete their ecations」猜出是輟學的意思。至於漢譯英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題型了,注意英語表達的形式就問題不大。
第六部分是英語競賽最有特色的一塊,IQ測試,共5分,官方建議完成時間是5分鍾。這道題目我的最大感覺就是雞肋。不過還是很多同學還是不捨得這塊,浪費太多時間在這上面,導致後面作文寫不完,真是得不償失啊。關於時間分配和取捨的問題,我後面還會重點強調。
第七部分是寫作,很傳統的題目,一道應用文,10分,一道議論文,20分,共30分鍾。官方建議完成時間是30分鍾。一般第一篇是要求100詞以上,第二篇是120詞以上,這樣的要求也就差不多是四級的要求,但是還是有很多同學很遺憾地倒在了這上面,我參加過三次競賽,每次考完都會聽到很多同學抱怨:「這次完了,最後一篇作文沒寫。」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因為我覺得以我們大家的水平,這兩道題拿個20分以上的分數對大多數同學其實問題不大,你少寫了一篇20分的作文,就相當於比別人少了十幾分,而這要在前面補回來談何容易,因為每個小題的分值都不過一到兩分而已,差十幾分可能就相差了兩個檔次的獎項(在重點大學可能更甚)。
英語競賽時間分配及應試技巧:
上面分享了本人英語學習的一些經驗心得和對考試題型、分值,題量等進行了一些說明。接下來就來說說很多考生關注的時間分配問題。英語競賽裡面的題目如果單獨跳出來的話,很多都不超過四級的難度要求,甚至比我們平時的練習還簡單,但是為什麼很多同學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呢?基礎是一方面,而時間分配也很關鍵。說說我自己的經驗,我們學院是9:40-10:05放C類聽力,大約考前十分鍾開始發放試題冊,一般老師都會提前一點時間發試卷,要抓緊這一塊時間,可以先做一些詞彙題,然後接著做閱讀,我的話這次考試時就在聽力前把詞彙和閱讀做好了,剛好達到官方建議時間。聽力的話時間也沒辦法擠,而且還要填卡,還要多花2-3分鍾。而完形的話,基本上時間也是很緊的,剛夠用而已。所以我是從翻譯擠了五分鍾來補。做完翻譯直接挑過IQ題,然後按照官方建議時間把作文好好地寫完,最後還剩三分鍾,結果還研究出了兩道IQ題。我之前兩次參賽也基本用這種方式,也都勉強完成了所有題目,結果也都還好。所以建議各位同學平時一定要做做樣題或者真題,而且要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要求做,這樣才有效果。我四級也是提前兩個月開始做真題,做了接近二十套,最後提前十分鍾完成,獲得了592分的高分,全院第四。後來還去廈大考了本口語證書玩呵呵。六級我只准備了不到一個月,不過還是取得了524分。各位如果有能力的話盡量爭取四級考到550分以上或者六級考到520分以上,這樣就有口語考試資格了,如果這些都考過了還可以准備BEC的考試,總之,學無止境。
如果有些同學覺得自己的速度實在達不到試題的要求的話,我還有一招。就是聽力之前先把作文寫好,聽力後再把閱讀和翻譯做好,然後做詞彙,最後再做完形和智力題。因為寫作佔了30分,聽力30分,閱讀40分,加上翻譯的20分,基本上你的成績也定型了。而且這些部分其實難度都不算太高,先把這些題目做好比較值得。像完形和智力題你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最後也拿不到幾分,還不如把其他分值大的大題先做好,分值大的題目往往反而不難,很多都是送分題,所以我們要學會取捨,先把大塊的分數拿下,有時間再去完善細節。畢竟,這是競賽;畢竟,其實90多分就能拿三等獎了(我們學院);在考試時,絕對不能在某些小題上花費太長時間,要先易後難,先把基本分拿到,再去完善細節。要記得,我難人難,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往往大多數人也做不出來。實際上,只要你把握好時間,把自己會做的題目都做好了,我覺得起碼拿個三等獎是沒問題的。因為很多人連自己會做的題也因為時間分配不善沒拿到(尤其是作文)。
考場細節:
接著再談談考場上的一些細節問題,不要小看這些細節,「細節決定成敗」。比如考前一定要提前核對自己的考試物品是否准備充分、完好。不要到時忘了帶身份證(准考證)還要到處找老師證明,或者沒帶鉛筆或者耳機去借,這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會影響我們的心態,不利於我們發揮出水平。然後對競賽要以平常心對待,要把這看作一次鍛煉、展示自己的機會,不要壓力太大,考試時不要有僥幸心理,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試卷上。還有就是要有良好的心態,學會應對一些突發事件。比如聽力錄音不清楚的話也不要一味怨天尤人,想想別人也是一樣的,盡力去聽就好了。像我去年聽力的時候,和我一位同學的聽力都在考前幾分鍾壞了,他沒聲音,而我居然不小心把天線給折斷了。這時真是「千鈞一發」啊。然而最終我們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我拿到了二等獎,我同學卻榜上無名,這是為什麼呢?他發現臨時借一個來不及了,想到聽力30分沒法做了,就覺得考試無望了,結果後面也是亂作一通。而我卻急中生智,用手指捂住天線斷口處,堅持聽了下去,雖然有一些雜音,不過我後面並沒有收到影響,還是正常發揮了自己的水平。當然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但是也從側面說明了:考場如戰場。不單單是考查對知識的掌握,也是考驗一個人的心態、應變能力和抗壓能力等。
說了那麼多,最後總結一下我心中的大學生英語競賽的特點:面向絕大多數同學、注重基本知識和應用能力的考查,題量大、閱讀量多,題型新穎多變,但是題目本身難度並不是很大。希望我的一些心得體會能對大家將來參加英語競賽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通過競賽來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
簡略版本技巧:
1.總體看來,這個比賽不僅考程度,而且考速度。要注意下。
2.聽力難度和方式可謂變化多端。如果聽起來很容易,那麼題目中肯定有很多陷阱。反之,譬如說預賽的新聞聽力,那些題目往往不會太容易答對。
3.有很多次考試都是把完形填空打散讓你選,粗心的考生如果不看題頭可能就要中招。
4.閱讀量巨大,各種怪模怪樣的文章形式都出現過,題目設置從簡答到選擇不拘一格。關鍵還是心態要冷靜。
5.改錯難度甚大,許多進入決賽的同學都放棄了這個項目以節省時間。IQ和猜詞也是如此。前者可以亂選一氣,後者就要費點腦筋了,但是不要超過題頭建議給你的時間。
6.翻譯安排得很靠後,但是其簡單程度令人咋舌。因為前面浪費了時間而不得不放棄此項的同學事後無不捶胸頓足。哎,畢竟交了15塊錢參賽費呢!
7.作文在預賽中顯得很小兒科,但是決賽中就盡顯殺手本色,有一年畫了個自行車,標了很多零部件的名稱,要我們寫它怎麼環保。其實絕大部分名稱可以不用理睬。
⑶ 如何參加大學生英語競賽
4月比賽,找英語老師報名,不用培訓,需要特等中上等英語水平,比賽按照才賽回人數評獎%:1/1000為特等,答5/1000一等,10/1000為二等,30/1000為三等,你自己評估下在學校的排名。
參賽書籍可去英語競賽官方網站郵購,詳見官網。真正的牛人從來不用准備這個考試,水平差的准備個半年也不一定行,因為考得內容有的較偏,看積累和基礎,當然有運氣因素。之前好好研究下真題,多練手,祝好運~
⑷ 請問想考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想拿獎 要怎麼准備 請得過獎的指教 詳細點 謝謝
我得過二等獎,我沒做什麼准備,高中英語不錯就行了。。。如果要准備就去買套歷年競賽的真題做做,練練聽力,,,感覺競賽考的是英語的綜合能力,沒事看看美劇,那個老友記不錯,發音純正。。。
⑸ 2019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都考什麼
首先,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有分五類,分別是研究生等級A類、英專本科B類、非英專本科C類(最多考生參加)、體育藝術類專業D類以及成人高等教育E類。以C類為例,最近一次(2018年4月)考查的方式如下:
第一部分,聽力,共30分,30題,類型和六級差不多,單詞聽寫部分讀兩遍然後聽寫不多與三個單詞的一個填空
第二部分,單項選擇 共15分,15題,都是基礎語法知識,包括詞彙辨析、虛擬語態、日常用語運用等等
第三部分,填空,10分
10個空,一個空1分,每個空填一個單詞,有三種形式:
1、 根據所給單詞正確形式
2、 給出1-3個首字母
3、根據上下文填寫。
這是一個很靈活的環節,可以出的容易,也可以出的很難
第四部分,閱讀理解40分
4篇文章,一篇5個題,每題兩分,題型多變,設計靈活。
備選題型(按形式分類):
是非判斷題(T,F,NG)、問答題(答案不超過10個詞)、完成句子題、總結題(每空一個單詞)、選擇題、翻譯題(英漢翻譯,2道)
第五部分是翻譯,一篇文章中抽取5句進行漢英翻譯,每句2分,有提示,難度與CET4~6相近
第六部分,改錯,題型與高考專八一樣,一篇文章有10處錯誤,共10分
第七部分,IQ測試(個人覺得難度較大)共5題,5分(選擇或填空不定)
最後一部分,作文,共30分
小作文圖表類描述10分,大作文議論性文體20分
總體上來說,每年的試題難度在CET4~CET6之間,題量非常多,因此要求快速答題和具有一定的應試技巧。考察能力方面偏重於基礎的讀、聽、寫能力,也有一部分的語法基礎。相對來說考察更廣泛。如果初高中英語基礎較好,稍加准備其實獲獎並不難。
作者:章筠諒 來源:知乎
⑹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要考什麼東西啊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考試時間120分鍾,總分150分,共98小題,總共有八個部分,分別是聽力、詞彙和語法、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翻譯、智力測試、短文改錯、寫作等八大題型。
1、聽力理解(ListeningComprehension),包括ABCD四部分,30分
2、詞彙語法(VocabularyandGrammar),選擇題15道,15分
3、完形填空(Cloze),10道小題,10分
4、閱讀理解(ReadingComprehension)20道小題,35分
5、翻譯(Translation),分為英翻中和中翻英兩部分,15分
6、短文改錯(ErrorCorrection),10小題,10分
7、智力測試(IQText),5小題,5分
8、寫作(Writing),一大一小,30分
⑺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怎樣報名
通過官網報名 ,網址:http://www.saikr.com/neccs/2019
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初賽和決賽成績滿分(含聽力、筆試)均為150分。版決賽備有口試題權,加設口試地區的分數設置為滿分200分(口試50分)。
口試方案和題目均為全國統一命制,由各省級競賽組委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統一參加口試,並決定口試地點、時間、形式等具體事宜。
競賽試題內容將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力度,並完善聽力、書面測試和口語部分,加大語篇層次上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同時將設計一些考查智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賽題,以增加賽題的難易區分度。
⑻ 大學生英語競賽怎麼考
就是一張卷子,聽力,閱讀理解之類的題型都有,最後還有類似IQ題那樣的,分ABC三類,你可以去網上找找往年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