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大學 » 初中英語綜合實踐課怎麼上

初中英語綜合實踐課怎麼上

發布時間: 2022-06-24 10:35:31

『壹』 如何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一、課前要精心設計和備課
在目前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還沒有像科學課那樣可操作的教材之前,要上好小學低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指導老師積極地開發適合少年兒童特點的校本課程資源,精心地進行課前設計、備課尤為重要。因此,課前設計要精心。1、設計活動課題內容要有教育意義。因為實踐活動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長知識、受教育。2、設計活動課題材要新穎。新穎的活動內容,符合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生理特點,既能有效地吸引學生參加,又能讓學生感到新鮮有趣。3、設計活動課過程要有實踐性。在設計活動課過程上要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通過動手動腦,增強探究、創新意識。4、設計活動課總結要有針對性。就是針對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出現的事例進行總結和反思,為以後課題設計奠基礎。總之,從課題的設計、素材的收集到教具准備等一系列過程,都要做到胸有成竹、萬無一失。
二、課中要細心組織和實施
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還必須用細心來組織實施才能取得成效。如果沒有細心,光紙上談兵,那隻能是走過場。要細心認真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具體說來:首先,安全要確保。基於活動課內容和特點的因素,活動課與語、數課最大的不同是課堂不確定,有時在教室里進行,有時也可能到教室以外的地方上課。況且我們城區學校大多處於人口稠密的鬧市區,街道窄、來往車輛及行人多,加之學生年齡小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這些無疑給老師帶來安全上的擔心。因此,指導老師必須認真組織、細心安排,確保實踐活動課安全有序地進行,不出任何差錯。其次,組織要嚴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細心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一是按全班學生各自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劃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選派一名有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負責本組實踐活動課的組織協調工作;二是根據活動課設計主題,讓每個小組自選其中一個內容開展自主探究學習,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勇於探索,大膽創造。這中間,指導老師要及時地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和感受寫成「課堂實錄」,如果條件允許還可用攝像設備隨場錄像,便於課後總結評價之用。第三,導向要得當。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指導老師要將自主探究的方向、問題恰當地進行正確導向,更好地發揮學生自己的見解和創意。

『貳』 如何高效開展初中英語綜合實踐課

一、把握好初中英語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形式
現階段的初中英語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形式已經完全突破了傳統課堂內的幾種教學的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授課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授課形式。
具體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授課的過程中,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基本課型進行選題,選題過程為確定方案、社區實踐、中期指導、成果展示,這一系列流程正是一個最規范的實踐課模板。
在選題流程確定的基礎上,現階段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組織形式多是以小組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小組活動佔主體地位,班級活動和個人活動也相對占據一定的地位。小組活動中要注重對小組組長的選拔,以便小組組織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還要考慮到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對於時間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大綱給的周課時不少於三課時的參考意見進行設置,但是筆者建議不實行固定課時制,課時安排應該根據教學的具體需求來調整。對於空間方面,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並不是局限於課堂之上的,教師要一方面保障課內實踐課的有效開展,另一方面更要帶領學生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使學生敢於開口講英文,使得學生的英文水平在這種實踐形式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也就是說,初中英語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形式要首先有一個基本流程和基本框架的確定,再在此基礎上進行時間與空間的合理確定。
二、運用合理的綜合實踐課教學方法
事實上,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明確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根據具體的情況明確教學方法。這里筆者分別針對課內、課外實踐提供兩種教學方法。
在初中英語課內綜合實踐課方面,筆者推薦教師採用探究合作型教學模式,具體是指教師將學生按照不同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徵、學習成績等因素,將學生有機的進行分組,之後針對英文文章內容,進行問題的設置,並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通過探究來解決問題,並對教師提出新的問題。這一整個過程教師只是給予適當的指導和輔助,參與討論,並不進行標准答案的明確,學生在討論與發現新問題的過程中,就會得到英語能力潛移默化的進步,並最終得到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英語課外綜合實踐課方面,筆者推薦教師採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具體是指教師在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親近自然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針對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景進行切合實際的英語描述,或者是在某一處景點,進行經典劇集的還原,或者是教師進行相關情景的設置,要求學生進行表演。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出外踏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想像成小鳥,並進行小鳥之間的對話展示。還可以讓學生想像成自己在與外國人對話,讓學生進行話題的選擇。
教學方法的選擇,決定了課堂的生動與否,更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效果是否有效。無論是初中英語課內綜合實踐活動還是課外綜合實踐,其意義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實際應用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筆者提供的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學模式,以及情景教學模式無疑是最適合應用於室內外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模式。
三、銜接好綜合實踐課的教學過程
綜合實踐課是根據一個個教師預先設置好的課程項目開展實施起來的,每一個課程項目都不是單一的環節,都是有其具體實施的過程的,教師要想開展高效的英文綜合實踐課堂,就要把握好綜合實踐課的教學過程。
具體的時間流程分為項目准備階段、學生實施項目、教師為學生准備製作項目所需要的語言技能策略階段、學生製作項目作品教師點評五個階段。其中最關鍵的兩個環節是教師進行策略、技能的准備以及學生製作作品兩個階段,這時英語綜合活動實踐課的關鍵環節。只有教師有合理的策略,學生有充足的作品准備,整個實踐課才能夠高效高品質。對教學過程的把握是綜合實踐課的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課堂是否真正意義上的有效。
綜合上文,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要想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課堂,教師要從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三個方面加以把握。這三個部分是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其中教學形式是基礎,教學方法是關鍵,教學過程是核心。
結束語
希望本文能夠為更多的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者帶來靈感,使其了解到初中英語綜合實踐課的三個重要環節,並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提供更好的建議和意見,最終使更多的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起來。

『叄』 初中英語上課流程

初中英語上課流程?怎樣上好初中英語課分步閱讀
1
/7
一、熟悉初中全部知識和語法。
作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必須要熟悉初中全部的知識點和語法點,這樣才能做到對知識的運用自如,這是給學生上好英語課的必要前提。
2
/7
二、認真寫好教案。
上課之前准備好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教案要做到對這一節課的所有知識點涵蓋全面,這樣能夠更加系統的幫助我們區分出重點、難點。
3
/7
三、准備好隨堂練習。
英語課上只是講知識點和語法是沒有太大效果的,還需要配合一定的練習達到鞏固的效果,隨堂練習不宜出的太難,但要涵蓋所講的知識點,旨在讓學生會用。
4
/7
四、課前自己模擬過課。
這一條是針對新老師來說的,如果對自己這堂課是否能上好沒把握,不妨提前先過一遍課,可以是在腦子里模擬一下上課流程,也可以找個地方真實模擬。
5
/7
五、調動學生積極性。
上課過程中,學生接收知識的情況完全取決於你上課的技巧,要適當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小游戲,在學生情緒不高的時候或者走神的時候,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6
/7
六、多鼓勵學生。
學生很多時候是需要認可的,不管是對了還是錯了,高分還是低分,只要他們努力了,就應該得到鼓勵,有自信的孩子、經常被鼓勵的學生會更加有學習積極性的。
7
/7
七、課下多和學生溝通、交流。
作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不僅僅局限於課堂上,還包括課下的交流和溝通,找時間多和學生談心,和他們交朋友,對於上課效果來說是事半功倍的。

『肆』 綜合實踐課要如何上

說課稿一份 你照著模板看看吧
《 探索雷電 關注安全》綜合實踐活動策劃課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內容是《探索雷電 關注安全》主題活動中,我指導三(八)班孩子進行活動策劃的一節課。
[主題由來]
之所以確定這個主題,是因為恰逢三月,長沙陰雨連綿,經常伴有電閃雷鳴。就在三月三日,湖南省氣象台還連續發布了兩個雷電黃色預警。不少孩子便萌生了探索雷電的想法。而我正好利用大自然給我的這次好機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會孩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通過學生的初期調查和主題確定課上的討論,我們確定了以下五個小主題:雷電的特點、雷電的形成、雷電的危害、防雷避險的知識、遭遇雷擊後的急救方法。
[活動目標]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開展活動,制定一份活動方案來指導行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的教學對象為三年級小學生,年級低,從來沒有制定過活動方案,更別說實地調查和訪問了。所以,我在學生開展各種調查活動之前,設計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實踐,(知識目標)學生能掌握一份活動方案包括的主要內容,了解制定活動方案的步驟;(能力目標)鍛煉團結協作的能力,(情感目標)感受集體的力量和合作的樂趣;也能夠為以後的綜合實踐活動積累制定計劃的經驗。
(這部分可以這么說,但是課件顯示的時候要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部分。)
[活動策劃過程]
上課前,我想到學生大都只有七八歲,於是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第一:通過實踐,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活動方案制定方法;第二:分組合作學習制定活動方案。第三:交流討論完善活動方案。希望通過實踐中老師有效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制定活動方案的知識。
首先,我出示一份完整的活動方案樣本,介紹了活動方案的構成,再組內口頭商定活動方案的內容。學生在討論活動目標時就陷入了沉默,完全不知道從何入手。我考慮到活動目標等內容對於初次接觸活動方案的學生可能比較難,所以打出准備好的簡化表格說:「孩子們,你們從沒有制定過活動方案。所以,今天我們先從一份簡化的活動方案開始。」
我問廖浩文組:「你們確定的活動主題是什麼?」廖浩文說:「我們研究遭遇雷擊後的急救方法。」
「那你們組可以怎麼做?」組里的成員有的說上網,有的說去圖書館,還有的說去問別人。我馬上提升她的回答:「對,其實就是采訪。」
我繼續問:「你們打算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廖浩文說:「我打算先上網查資料,再去圖書館,接著去采訪。」
我邊聽,邊依次把他的話填入我事先設計的活動方案表格中,高興地表揚他們:「看,你們的發言已經把活動步驟寫出來了。其實,活動步驟就是確定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依據活動步驟,你們想想要准備什麼工具和材料呢?」學生有的說筆,有的說本子,也有的說照相機。同學們確定合理後,我便把這些答案都打進了表格。看,這就是當時廖浩文組在我的指導下完成的表格。
為了讓學生對活動方案的內容有更直觀清晰的了解,我請孩子們觀察、歸納發現:「活動方案包括了哪些內容?」
學生有的找到了活動步驟,有的找到了活動主題,還有的發現了「成員分工」和「工具材料的准備」。
文歌找到了「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怎樣解決」。
我對文歌的回答做出評價:「對,因為我們還小,很多事情做不到,也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需要事先設想困難,小組成員一起想辦法。也可能需要家長、老師或專業單位、政府部門甚至整個社會的幫助。善於尋求幫助是完成一次活動很重要的能力。你們覺得,在自己的活動中可能遇到什麼困難呢?」
回答是五花八門。有的講不知道上網,有的說不知道圖書館在哪裡,還有的不知道怎麼照相。當熊澤暉說:「我們去觀察雷電的話可能有危險,會受傷!」時,我心裡暗喜:這不正好是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的好時機嗎?我誇贊他很有保護自我的意識,提醒大家:「雷電的威力很大,可千萬不能近距離觀察雷電或做雷電的實驗。」接著就詢問他有什麼解決辦法沒有。他說:「可以讓爸爸媽媽陪自己從遠的地方觀察。」於是,我在表格中記錄了這個回答。此時,學生在我的指導下已經制定了一份活動方案的雛形。
接下來就是細化「活動步驟」和 「成員分工」這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也是學生最需要老師指導的地方。
我請同學們思考上階段生成的活動方案:如果我們拿著現在這份活動方案,能夠順利地開展研究嗎?
孩子們的小手像雨後春筍一樣豎立起來。有的說:「這個活動步驟裡面,每一步都沒有寫清楚時間。」有的說:「沒確定到哪裡去上網,也沒有說到哪個圖書館。」還有的說:「采訪時去采訪誰?到哪去采訪?」很多的疑問紛紛提出。於是,我一邊詢問同學如何完善每個步驟,一邊對活動方案進行修改。
修改完後我總結出這一步指導的重點:「制定活動步驟必須具體詳細,有時間、有地點、工具和材料准備、采訪對象等。」
這個時候,有個孩子迫不及待地舉手問:「老師,成員分工那裡還沒有填呢!」在活動方案中,「成員分工」這一項最容易因為個人喜好而發生分工不勻和不恰當的情況。為了讓學生明白分工一定要合理的原則,我播放了一段小錄象,這是在主題確定環節中小組成員采訪的內容,意圖通過對錄象中幾個學生的表現,發現最適合做采訪員的人選,來引出成員分工要遵守的原則。
看完錄象,我問:「覺得他們各自采訪得怎麼樣?」
學生的評價主要是「他們采訪時聲音都不洪亮,很害羞」。
「相比之下,誰的聲音最洪亮,表現最大方呢?」
經過學生推舉,認為熊澤輝最好。此時,我引導:「如果他們這個組選采訪員,你們覺得誰最適合?」楊若漪說:「選熊澤暉。因為他膽子最大,聲音洪亮,不緊張。」我趁機總結方法:「對,采訪員就應該選吐詞清楚,大方得體的。這樣才是合理分工。那其他幾個分工又有什麼條件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提煉了以下要求:組長管理能力強,人際關系好。記錄員書寫工整,做事認真。攝影員能熟練使用攝影工具。整理員耐心細致,會寫文章。資料員能快速全面查找資料。
光說不練是假把式。為了讓孩子們理解方法後實踐,我提議大家為廖浩文組組員來分工。
「廖浩文做事認真,樂於助人,當組長合適。」
「胡佳俊會畫畫,參加學校攝影比賽得了獎,當攝影員不錯。」
「湯加儀字寫得漂亮,當記錄員挺好。」
「徐金鍵會畫畫,會寫文章,讓他當整理員。」
「魏源看書多,會上網,可以當資料員。」
「樊紳當采訪員。她膽子大,作文也寫得好。」
孩子們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他們對同學這么了解,安排的工作和我的想法都差不多。看樣子,「分工要合理」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了。所以,我填寫好「成員分工」這一項後,放心地對學生說:「現在這份活動方案就是同學們一起制訂出來的。非常好。相信在你們的集體智慧下,一定能把自己組的活動方案設計得更好!接下來,就開始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你們的活動方案。」
隨著孩子們的歡呼,每組的六個小腦袋一下子就湊到了一起,傳出嗡嗡的討論聲。我很有成就感地聽著他們熱烈地討論。時不時湊過頭去看看他們寫了什麼。可好景不長,在教室前方的楊若漪組傳來了爭吵聲:「我想當采訪員!」「我也要當采訪員!」我急忙走過去。原來是張敦驥和周潤兩個人為了當采訪員而互不相讓。我心裡嘀咕:怎麼指導了孩子分工的方法,還會出現問題呢?於是我趕緊先平復他們的情緒,再詢問原因。原來是他們都想當采訪員,而且兩個人都符合做采訪員的條件。組裡面不好確定。是呀,這確實是分工中存在的問題。我馬上請同學們暫時停下討論,提出了這個突發問題:當成員分工發生沖突時要怎麼解決?駱奕組的成員說:「我們組也有這樣的情況,劉惠源和凌澤宇都想當采訪員,不過劉惠源除了可以當采訪員,她的媽媽很會攝影,而我們組正好缺攝影員,所以她就當了攝影員。」我覺得,這個組的孩子真的很棒,他們不僅懂得各盡其才,還會合理分配,組員之間也很合作。這個方法借鑒給楊若漪組,不知道能否解決問題。沒想到,有了其他組的榜樣作用,組員馬上提議張敦驥當資料員,因為他媽媽是大學圖書館老師,可以幫他找很多資料。張敦驥也同意了這個提議。這時,我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不僅成功地處理了一次爭吵,而且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會了合理分工的一個方法。
隨後的小組制定過程恢復平靜,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經過努力後,一張張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誕生了。於是我用投影儀展示各組的活動方案。問:「他們哪裡做得好?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和完善嗎?請每個組的記錄員認真聽取發言,做好本組修改建議的筆記。」首先看的是駱奕組的表格。
孩子們找到的優點有:「第二步說了到中醫附一醫院的急診科采訪專科教授,如果只說去采訪醫生,那找到的醫生不一定知道雷擊的知識。急診科醫生就很清楚了。」
也有的說:「他們在活動方案里設計了做觀察記錄卡和雷電小檔案,這點很好。」我覺得這個孩子發現的內容值得大家學習,因為資料收集來以後,必須要進行整理才能有助於研究問題。而且一定要確定好整理成什麼形式,組員收集和整理就更有針對性。於是,我用課件展示在主題確定課中同學們採用的資料呈現方式。有圖片集、觀察記錄表、采訪記錄本、采訪錄象、小檔案、觀察錄象等。
學生也發現了很多不足。比如:
「第二步里的『我』是誰。要寫清楚名字。」
「要帶什麼工具,得寫清楚。」
「這么多圖書館,是去哪個圖書館。」
「他們雖然定好去采訪急診科醫生,可是要問急診科醫生什麼問題呢?」
面對這每一個疑問,我一一評價:「對。參加成員要明確,把『我』寫成名字。圖書館要確定具體位置。工具要落實。尤其是采訪醫生什麼問題得想好。如果沒想好問題,到了采訪時會發生什麼情況呢?」有的同學說:「會緊張,不知道說什麼。」也有的說:「會害怕,不敢再采訪了。」還有的說:「你問得太慢,醫生不會讓你采訪了。因為醫生要看好多病人。」
此時我並不急於評價他們的回答,而是決定用事實來說話。我點出文歌同學的一段采訪。看完後,我讓她說說自己表現得怎樣。她說:「我覺得自己表現得不夠好。提問的時候有些結結巴巴。」我便追問道:「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她回答說:「是因為我緊張,一下不知道要問什麼。」我問:「你在采訪前想好要問什麼了嗎?也就是采訪提綱。」她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沒有。」這時我才總結說:「確實會這樣,我們都知道打無准備之仗,是一定打不好的。所以在實施采訪之前,要有成員設計采訪提綱這個步驟。然後才是正式采訪。」
看完駱奕組的活動方案後,我們又接連看了幾個組的表格,卻發現大部分表格都在跟著我們最初制定的模擬表格走。采訪對象好多都是醫生。這顯然不利於資料的收集。不過,我驚喜地發現在廖浩文組和郭心怡組里設計了新的采訪對象:消防隊、氣象台和老師等。於是便鼓勵孩子尋找他們和其他組的不同,孩子們一下就找出了采訪對象上的新意。我適時指導:「采訪對象可以多樣化,還可以采訪大學氣象學教授、政府人防辦,甚至是行人、鄰居、朋友等等。不過,采訪對象不一定天天都在那等你采訪,要和采訪對象事先聯系好。」
在進行了相互的學習和建議後,孩子們又再次修改完善了自己組的活動方案。我把前後表格給孩子們比照。贊賞地說:「孩子們,你們這么聰明,表格一次比一次詳細周密。相信一定能把雷電了解得更透徹。其實,雷擊,龍卷風,海嘯,洪水,地震,這些都是自然界的自然現象。雖然我們無法阻止他們發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研究他們,學會防範危險和保護自己。」因為我時刻都想提醒孩子,我們這次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關愛生命 關注安全」。
[課後反思]
課後,我深刻感受到:
1、老師的課堂指導要靈活藝術,能應對各種突發的可能,並且要善於總結和遷移。例如在合作討論成員分工時,分工條件都適合,怎樣做到最優化分工,這個問題的冒出讓我措手不及。但是,我成功地利用了這次意外,引導學生自己解決了問題,也靠自己發現了方法。
2、老師要善於發現課堂中學生實踐方法上的不足,並確定其成為以後綜合實踐課堂教學指導的重點。例如這節課學生就暴露出了對「采訪提綱」和「資料整理」這兩項內容十分陌生的問題,因此,後段教學我要對學生進行的方法指導是「如何制定采訪提綱」和「怎樣整理資料」。
綜合實踐活動課本身就是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老師指導的方法越細致,學生實踐的能力才越全面。正像這堂課,孩子們從完全不知道制定活動方案,到最後有操作性的完整活動方案,活動策劃的能力得到提高。這就是綜合實踐課堂帶來的好處。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依然會不斷思考,不斷學習,不斷總結,錘煉自己的課堂指導藝術。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專家和老師。

『伍』 作為實習老師,怎麼樣把初中英語課上好,有什麼活動可以在課堂上搞的

提議,我也是個初中生.
因為初中同學一般對英語不感興趣
所以你要讓同學感覺你的親切他版們才會聽課權
1.你的課首先要吸引人
2.可以講一個笑話,和同學互動
3.可以在第一節課的時候,放一首好聽的英文歌.然後問同學知道在唱什麼嗎?(一般沒幾個知道的)這時你就簡要說名歌意.
4.可以自編或找一個英語繞口令.
...
最主要還是要你和同學的距離不要拉得太遠.不要讓他們覺得你是老師.要做到的是.做學生的大朋友

『陸』 怎樣上一堂有趣的初中英語課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喜歡玩游戲,特別是那種全班參與的游戲,但是可以肯定,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看電影,我在外語學校,我們學校允許我們晚上晚自習的時候看英語電影,這里特別建議老師親自選一些與青春或校園有關的電影。我上初中時,我們英語老師就給我們看《泰坦尼克號》,主要是因為裡面的英語對白比較容易,而且劇情經典,容易吸引學生。在高中時,我們就自己下載比較新的電影,當初《發膠》剛出沒多久我們就看了。挺多老師都會覺得這樣是浪費上課時間,實際上在看電影對學生的口語有很大幫助,很快就會學到一些口語化的句子,尤其是地道的語音語調。
另外,如果所教的班級比較活躍,不妨讓學生自編自導節目,最好是內向與外向的學生分在一組,這樣容易帶動被動的同學,上台的同時不僅鍛煉膽量而且可以訓練口語。
當然,課內的知識是很重要的,但是僅僅只有課本是不夠的,如果只是拿著課本講課,除非是很熱愛學習的學生,否則大家都會走神。所以建議用圖片視頻什麼的把學生帶入課本,這個就需要多花點時間製作幻燈片了。事實上,以中國現在的教育制度學習英語是件很枯燥的事,因為在外國來說,單詞與單詞之間根本不會像在中國這樣有這么嚴格的限制,很多東西都是用不上的

『柒』 如何上好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

語表達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口語表達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長期堅持給學生以鍛煉的機會。為此,我們推廣民主路小學的成功經驗,讓學生堅持課前三分鍾說話練習,並讓學生在訓練中不斷總結,領會講話的要領,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說話的技巧。在抓好說的同時,也重視寫的引導。我們以「不求數量,貴在堅持」為原則,做到人人習字,天天練寫。習字練習與教學同步,老師精講結構,學生仔細觀察,從描到臨一步步地深入,同時還有系統的筆畫和結構練習。長期的寫字訓練,學生不僅熟練地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又能通過對結構知識的訓練,把字寫得更漂亮、更端莊。再通過每學期的寫字比賽,讓學生在習字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2. 從語文學科自身的知識體系延伸,開展專題性綜合學習活動 綜觀我國五千年燦爛文化,從《詩經》到《楚詞》,從「漢賦」「唐詩」到「宋詞」「元曲」,從明清小說到現代白話文……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我們課堂學習的空間畢竟是有限的,教材中提供的只是一些典型的範例,要求掌握的是最基礎的、共性的問題。而課外學習的空間是無限的,是充滿個性的。教師以教材為橋梁,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如讀了二十四節氣歌後,讓學生回家去問問老人,不同節氣都有哪些自然現象,都忙哪些農活,畫出你理解的節氣。學習《撈鐵牛》一課後,組織學生討論,利用現代化的科技設計撈鐵牛的方案。學習《赤壁之戰》《草船借箭》後,開展「走進三國」活動,讓同學們讀《三國演義》或「三國故事」;開展「小小三國迷」競賽活動,檢查閱讀效果;提出自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師生共同商討解決的辦法;評析「三國人物」,說說心目中的英雄,讓學生在評析中更深刻、全面地感受人物形象;搜集和交流由「三國故事」演變而來的成語、歇後語,拓展語言的積累。在學習《詠梅》後組織收集毛澤東或陸游詩詞,通過誦讀、解說、繪畫、書法等形式進行賞析,體會詩詞語言的精確、凝練。3. 整合多學科的學習資源,拓展語文學習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與多學科課程整合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向縱深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強調教學活動的綜合性與實踐性,打破了原有狹隘的學科界限,重視跨學科的綜合性活動,圍繞專題組織多方面或跨學科語文綜合性學習,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促進知識的融會貫通。讓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系,引導學生廣泛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關注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對於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設計,我們十分注意挖掘學科之間的交叉點,尋找結合點,並充分利用這些交叉點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如在數學學科中認識了圓形、三角形、方形後,引導學生利用這些圖形拼成圖案,加上文字描繪,學習語言表達;自然學科中學習了種子發芽,蠶的一生後,我們就讓學生種種豆,養養蠶,並仔細觀察,寫好觀察日記;學習了《月光曲》,就鼓勵學生去了解貝多芬的生平,欣賞他的作品;學習《草原》,鼓勵學生去了解我國草原的主要分布情況,收集演唱(或舞蹈表演)歌頌大草原的經典歌曲,進而組織開展如何保護大草原、愛護人類生存環境的討論活動。學習了《絲綢之路》後,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西部,走進西部。……

『捌』 初中英語授課技巧

初中英語怎麼學?初中英語學習技巧有哪些?

英語是從小學就開始學習的一門課程,但是很多的學生升到初中的時候會發現比較難學,可能會出現聽不懂的問題,那麼初中英語怎麼學?

最後,你可能在學習到難點之後,需要請一個只屬於你的老師,如果你真的想學習好這們課程,小編建議找一個老師,跟著他去學習,這樣你才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幫你躲過英語中的那些錯誤,時間一長你會發現你的英語成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並且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績,希望這篇初中英語怎麼學內容當中的技巧能夠幫助到你,只要按以上的方式學習就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分數.

『玖』 淺談如何開展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

提要: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將綜合實踐活動定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程。在任務型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的引導下,通過實踐,我認為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從獲得知識的角度講,是為了把英語學習從課本延伸到實際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知識、自主的學習知識,通過這一過程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全面提高其英語素養;從培養能力的角度講,是為了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本文主要對於在中學開展英語方面的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做法進行了闡述。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任務型學習 建構合作 以學生為主體 自主學習 一、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和意義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內外許多先進的教育理論,比如:建構主義理論、任務型教學理論等,正在被論證、實踐和運用,借鑒這些理論,結合我國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我們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就是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是這些理論整合後的的綜合運用。那麼,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和意義究竟是什麼呢?通過實踐,我認為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從獲得知識的角度講,是為了把英語學習從課本延伸到實際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知識、自主的學習知識,通過這一過程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全面提高其英語素養;從培養能力的角度講,是為了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換言之,以往的英語教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重間接知識的學習,輕直接經驗的獲得;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探索;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整體素質的提高,如今的素質教育則強調通過創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各種活動,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造能力在豐富多樣的自主活動中得以充分發揮。二、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程序: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以跨學科的專題學習為主,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時空天地,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整體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各方面素質協調發展的能力。故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不能只依靠課堂,它必須以課外任務輔助課堂任務、課堂任務延伸到課外任務為模式,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和主動學習意識為出發點來策劃各項活動,並通過學生親身實踐,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用語言進行交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自學和運用英語的主動性,並培養學生的經濟意識和組織能力。要開展好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應該具備以下六個程序:首先,要讓學生選擇好實踐的主題,並按照自由組合的原則,組建活動小組;其次,讓每個活動小組制定好他們開展活動的方案和計劃;第三,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的成員的相互協作,不斷調整他們的活動方案直至最合理;第四,老師和學生總結和評價活動的全過程和結果;第五,小組展示他們的活動成果;第六,小組活動後的反思。三、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原則、設計和實例: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成敗的關鍵在於活動的設計和定位,教師在選題的時候,要遵循以下原則:1、開放性原則選題最好是能和學生的課本有聯系的,活動的目的是對課本知識的補充和外延;活動內容應不拘於教材,應是廣闊的社會生活。生活是英語教學的源頭活水,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界限,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聯系、學科間融合的活動,使活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為學生所喜聞樂見,體現美國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主張。如:在學完英語書人教版第四冊第二單元shopping後我和學生開展跳蚤市場買賣 的英語綜合實踐活動;針對現實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的特點,我讓學生進行常見英語標牌歸類 、廣告英語收集、常見國際互聯網英語的歸納、尋找廣東話中的外語等活動,這些活動內容來源於社會生活,使學生感到親近、親切。2、實踐性原則選題必須要能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必須要貼近現實和學生生活實際,而且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策劃和設計他們的活動方案。因為實踐活動是兒童發展成長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形成實踐能力的載體。教師要提供充足的時空,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耳,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又把已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在實踐中獲得真知、真能。如:我和學生開展的大家來辦有聲英語報 的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生動有趣又簡便易行。通過編輯、展覽、匯報、評比等系列活動,鍛煉學生收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設計理念,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及鑒賞美的能力。3、自主性原則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應該是學生認識社會和擴大知識面的寓教於樂,寓教於學的過程。它將研究性、知識性與綜合能力融為一體,為學生提供自由地想,做,說的條件,並充分重視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如:接合初中英語課本學完聖誕節、感恩節的相關內容後,我讓學生進行以英語國家重要節假日、中外節日及習俗、中外禮儀差異的綜合實踐活動;學完食物方面的內容後,我讓學生開展主題為不同國家飲食英語及文化異同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帶著疑問和極大的興趣自己解決了在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困惑,從而達到了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學習英語、學會英語、使用英語、真正成為自己學習和活動的主人、實現自己的特長,體現自身的價值的目的。以下是我指導學生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不同國家飲食英語及文化異同的案例設計:a design of concting english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what do people eat in different countries?1.purpose:2. significance:3.subject:investigating food cul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4. methods:5.procere:5.1 time arrangement5.2:choosing subject5.2.1 divide into three groups and assign different tasksgroup1:investigate food culture in chinagroup2:investigate food culture in england and americagroup3:investigate food culture in japan5.3:material collection and adjusting their plan5.4:performance exhibitionafter participating the activities, each group will show their results and try to present their performances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group 1:a. to introce traditional food (pictures and computer materials show)b. to introce cooked food (pictures)c. to introce morning tea of guangdong.(廣東茶文化)group2: to introce western-style food. (acting)a. english food and american food (acting)b. fast food( video show)group3: to introce japanese food.(computer materials show)5.5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5.6 summary by students5.7 comment5.7.1 students comment5.7.2 teachers comment四、結論實踐證明,通過開展多層次、綜合性的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是全面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方法,而且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益嘗試。(一)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學生個體充分發展創造空間。主動學習是對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體現,它提倡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包括探究學習、解決問題學習、交往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這種方式的教學,使學習者通過對學習對象的主動操作、探索、加工、改造和創造等實踐活動來實現自我發展。1、活動課程使全體學生都產生主人翁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和小組的合作學習承擔責任,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學習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有助於學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2、能促使學生暢所欲言,在師生、生生之間建立起平等的對話的機制,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安全的交流環境,減輕學生個體的孤立感和焦慮。3、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提供機會,了解彼此的看法和所關心的問題,讓不同的意見和看法相互交鋒,產生思想上的火花,促使師生、生生之間反思自我以及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最終生成新的、對自己有意義的知識。4、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自我發動、自我選擇、自我組織、自我指導、獨立思考、自我評價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自我鍛煉的活動,促進他們個性和特長的形成,真正成為具有主體意識和自主能力的人。(二)以體驗為教學基本內容,全方位發展學生的能力。現代知識觀強調由學問性知識向體驗性知識的轉換,要求學生通過親自接觸事物,進行操作、觀察、實驗、探究體驗等具體的活動和在個體的主動和能動以及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獲得直接經驗。因此,在教學中,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實踐,選擇能體現可感知、可指導、可推動的體驗活動,調動學生的情感、知覺、思維、注意等一系列功能共同參與體驗,關心他們所獲得的體驗以及他們的追求,學生通過實際運用英語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從而不僅激起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質量,鍛煉了實踐能力,發展了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三)重視培養能夠承擔社會責任、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並最終形成對社會關懷的態度,為和諧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熱點內容
我最喜歡錢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13:44:10 瀏覽:12
收據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13:43:59 瀏覽:557
英語中的上篇中篇下篇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13:36:46 瀏覽:488
高考英語作文發言稿怎麼寫 發布:2025-08-26 13:34:32 瀏覽:319
到達學校怎麼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3:28:33 瀏覽:767
他正在睡覺嗎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13:15:27 瀏覽:788
世界上就是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13:11:45 瀏覽:142
這個詞翻譯成英語怎麼寫的啊 發布:2025-08-26 13:11:45 瀏覽:693
優美的文章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13:06:54 瀏覽:749
讓你不好好學英語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12:42:00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