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單元導讀怎麼寫
A. 牛津初中英語reading部分如何講解(包括 生詞 片語 語法 課文 )
安英語寫來得不源錯,講的可不行。 比較:Now I put the sugar in the cup...2)情態動詞 could, would。例如: Could you lend me your bike? 你的...
初中英語八年級下第七單元閱讀課說課稿
篇一:初中英語八年級下第七單元閱讀課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是(中國)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中心與(美國)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合編的九年級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英語新目標 Go for it ! Students,Book 八年級下冊Unit7的一篇閱讀課文。是對整個單元的升華。在前幾節課中學生學習了用Would you mind??有禮貌地對別人發出請求.。本節課通過文章進一步加深對有禮貌請求的句式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同時通過對中西方禮節的對比和描述,使同學們認識到禮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忘記「有禮貌地發出請求」。進一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素質能力。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導」的教學原則(Learner -centered , teacher – assisted ),通過任務型教學( task-based learning )創造性地使用英語。在「學中用,用中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以禮待人的優良品質。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後,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感到英語學習並非是空中樓閣,而是實實在在可以用他來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增強我們交際能力的科目。
二、教學對象分析
初中二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英語知識,求知慾也很強。所以本節課採用「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為輔 」的教學指導思想,並通過網路搜集到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圖畫及動畫材料。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提高。
三、教學目標分析
(一)語言技能目標
1、能連貫流暢地朗讀課文。
2、能從文章中找出有關信息,理解大意。
(二)語言知識目標
1、詞彙(聽、說、讀、寫)
voice ,term ,Asian, Europe, ,impolite, allow, public ,cough, smoke ,drop ,litter, pick?up, behave
2.語法
理解「Would you mind doing?」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三)情感態度目標
1.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2.培養學生在公共場合及日常生活中文明禮貌,以禮待人的優良品質。
3.激起學生對不文明行為的憤恨,自覺養成文明的行為。
(四)學習策略目標
1、學習利用文章中的主題句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2、根據圖片、上下文猜測、理解語篇中詞語和句子。
3、培養學生獲得信息。
(五)文化意識目標
1、了解中西方禮節的不同與相同,從而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2.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意識。讓學生產生為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添磚加瓦的願望。
四、教學方法設計
1、獨立分析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2、任務型教學法。
3、情景激勵。
五、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利用任務型及合作式、以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運用信息,激發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的願望和自信心,促進合作精神和文化意識的發展。
六、媒體設計思路
教師本著「課件服務於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效課堂」的原則在課前,從星沙英語網及人教出版社下載有關Unit7 的部分圖像,圖片資料。給人生動、活潑、耳目一新的感覺,變「死」的知識為活生生的聲音及圖片信息,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並通過電子屏幕把本節課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上課時心中有數,指導學生如何去做。對於學生來說,在情節中學習可以學會如何合作交流,自主學習,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趣味性。
參考書目:
1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英語(新目標) Go for it ! 八年級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新課程標准教師讀本》 華東大學出版社
3.《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 教育科學出版社
4《中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 北京大學出版社
篇二:初中英語八年級下第七單元閱讀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四會掌握下列單詞和片語voice ,term ,Asian, Europe, ,impolite, allow, public ,cough, smoke ,drop ,litter, pick?up, behave :
2、理解和運用下列表達請求的交際用語:
Would you mind doing this ?
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that ?
3、培養學生在公共場合及日常生活中文明禮貌,以禮待人的優良品質。
4、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所列內容1、2。
三、教學手段:電腦、投影儀、圖片等。
四、教學步驟:
Step1 warming up
(教師在上課之前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組,最後按照積分的多少發一,二,三等獎)
教師做自我介紹。Hello,every one ! Nice to meet you here .etc.My name is ?..You can call me Miss Dong ,ok ?
Step 2 Pre-reading
Show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y doing ?引出本課的新單詞 smoke ,drop ,litter, pick?up, behave :,cough 等,
2.Look at the pictures
What rules of etiquette can you see being broken ?( 出示幻燈,要求學生分組列舉,指出一個積一分,最後累計)
1) Dropping litter on the bus .
2)Smoking on the bus .
3)Talking loudly on the mobile phone.
4)Spitting on the bus .
5)Talking and laughing loudly on the bus
3.learning strategy
Step 3 Reading
1.fast-reading to finish 3a
2.3c
3.True or false
Step 4 listening and explanation
1.paragragh 1
2.paragragh 2
3.paragragh 3
4.paragragh 4
Step 5 3b
Step 6 consolidation
情景交際選擇
Step 7 Writing (homework )
Step 8 sum-up
篇三:初中英語說課稿範文
初中英語說課稿範文
課題:Unit 13 Lesson50 Standing Room Only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英語第三冊第50課,本課為口語閱讀課,整個說課我將分三部分進行講述,即教材分析、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程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課以詳實准確的數據圍繞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當代人類最關注的人口問題,對學生進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僅在本單元占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語優勢打造楓葉品牌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為一堂口語閱讀課。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了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熟練掌握數詞的表達法。
2、能力目標:
a.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材料的准確度
b.能自如表達本課重點話題人口增長問題。
c.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並展開豐富地想像力流暢地表達其他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
通過一些有力地事實、數據和圖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課程標准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水平。我採用英語趣味i教學法,採取圖片導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檢驗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
2、難點:口語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學生都來自公立學校,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於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記者采訪專家等新穎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需要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通過合作探索來獲取知識的過程,並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通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始終處於主動尋求知識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我充分放手讓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鍾。
國家新課程標准特別強調了要由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結果向注重知識發展及知識的傳授過程而轉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預習中就接觸了大量的信息,他們必須具有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知識,構建知識網路的能力,這恰恰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後,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數字進行自由對話。每天3-5分鍾口語練習時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於口語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合作學習
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為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兩人一組是為了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說,而數字的表達法是本單元的知識要點,我可以提示學生討論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亞馬遜河的長度、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南極冰川的後度、中國人口的總數、伊拉克戰爭的時間等等,這些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達到了對數字表達法的鞏固。
給學生展示這樣兩幅圖片:
一個平衡的杠桿上,一些人在左,我們的地球在右;第二張圖上左邊新增的人使杠桿不再平衡。之後問學生:看了這兩幅圖,你會想到什麼?又是什麼引發了這個問題?學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時不論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都要給與鼓勵和表揚,然後問學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時每分鍾每秒鍾全世界會新增加多少人口?學生會很有探究答案的慾望,這時很自然地讓學生打開書去閱讀50課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並找出我給出的這張表格的答案。由於本課是以大量數據為主反映人口問題的,因此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此表,那麼全文的重點內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認為採用圖片導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3、拓展與鞏固
通過講解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如猜詞悟意法、略讀掃讀法、找中心句和關鍵詞等方法,之後要檢驗一下學生是否掌握此方法,於是我問學生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會引發那些嚴重問題呢?在學生發表一些個人看法後為,我再給學生一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這也是本節課的課堂檢測,我會當堂進行面批面改。然後對於這篇關於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一些後果的文章,我讓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4.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組關於由於人口太多而導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食品短缺、空間擁擠等的圖片,看著這些圖片問學生:你們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你還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師們的看法?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後將其分成6個小組,先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然後鼓勵他們去采訪在場聽課的英語老師。這樣設計的目的是(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局限沒有自己的見解。(2)采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有可以讓學生從英語教師那裡獲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事實上,有些表達如果讓他們完全國獨立進行是有些難度的),有由於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很新鮮很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3)我認為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有鍛煉了與他人的合作,並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5、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推選各組代表組成專家團坐在教室前,選一名同學以記者的身份采訪「專家們」,使其把個小組的討論結果與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組成員可以作為後援團補充些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口語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讓口語較弱的學生也有參與的機會並能向他人學習。最後按事實豐富、語言准確、表述清晰程度評出最權威專家和最積極後援團,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6、最後一個環節是作業,當學生慷慨激昂地探討完這些現狀後,我會問他們,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布置這項作業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他們具有寫作的願望這樣他們才能了與寫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師而做的作業。
;C. 初中一年級英語每單元的復習筆記怎麼寫。說說格式,越快越好
很簡單,先做分類,你可分成三大類,一,本單元重點句子,二,片語,三,用法。此類課堂上可不必歸劃,順著老師思路記下筆記,課後再進行以上分類,這樣就又可復習一遍上課內容,又可整理好筆記,以便以後復習
D. 初中英語的說課稿
人教版初中英語的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英語的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英語的說課稿1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Unit 6的中心話題是音樂,而音樂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用英語談論自己喜歡的音樂,和音樂家,並說明為什麼。在談論這個話題的同時,學習並掌握定語從句。定語從句在初中教材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學好這一單元對後面的學習很有幫助,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中招考試中,不但十五個選擇題中要涉及這方面的內容,而且在也閱讀理解中也有大量的定語從句出現,如果不能夠很好地掌握它,勢必影響學生今後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因此,本單元不僅是本冊書的重點,在整個初中教學中,他都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恰當的使用引導詞that ,which ,who
2、能力目標
1)掌握功能句「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I love singers who can write their own music.」
2) 能夠自如地談論自己所喜歡的音樂和音樂家。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談論對音樂和音樂家的好惡,從而使學生學會欣賞音樂的美。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並掌握先行詞為物或者人時,引導詞「that ,who ,which」的使用方法。
2)「prefer …to…」的用法
3)掌握有關音樂的詞彙和相關的片語,能夠比較流利地描述自己喜歡的音樂,運用功能句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I love singers who can write their own music.」
2、 難點
結合功能句進行聽力練習。
確定目標的根據新課程標准規定,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的學習打基礎。此外,根據我國國情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現階段英語教學的素質主要包括思想素質教育,潛在英語能力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等幾個方面。而我們班的學生本身英語基礎不太好,部分學生已經對英語失去了信心,還有一部分學生覺得英語越來越難,漸漸力不從心了,不感興趣了,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了。針對這種情況,備課時要增加趣味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教法學法
1、 教法:採取「任務型」教學法。教師根據本節課內容,安排合適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本節課所擬定的目標。
2、 學法:任務型。讓學生通過完成課前找資料、上課積極參與、討論,課後進行鞏固和遷移等任務,來達到擬定的目標。
採用任務型教學法的根據:
初中英語新課程理念中說,使用「任務型」的教學,能讓學習者在實施任務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有更多的機會以口頭或筆頭的形式去進行語言交際,由此產生更多的語言互動或磋商性的活動,最終將促進他們更好更快地學習語言。四、教學環節的設計
三、教學過程
(一)准備階段
我要准備的工作是備好課,制好課件。學生要做的准備工作是查找喜歡的音樂、歌手,並思考為什麼。使學生在預習中就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具備了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能力,這也恰恰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課堂教學過程
任務一 :創設情境。通過看圖片,談天氣、服裝、音樂等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情引入本單元的功能句。傾聽、觀看、理解、記憶、回答、模仿、參與操練。通過為學生設置情境,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感受功能句「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I like musician who can write their own music.」的用法。《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一書提倡英語生活化教學,文中這樣寫道,「英語生活化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和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讓英語教學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提倡學生參與、體驗、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引入教學,有利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興趣。
任務二:分組操練。讓全班同學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操練和表演對話,教師巡視、觀察、監控、調整、提供幫助。通過編對話的形式談論他們對音樂和音樂家的好惡,不僅體現小組合作學習,也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新課程理念》中提到,「學會與他人合作已經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通過設計和提供大量合作性的語言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與他人合作、分享知識和成功的感受。」
任務四:寫自己的句子。讓學生在逐步掌握功能句「說」的技能之後,轉入模仿句式寫
句子,「I like music that__」。 「造句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最簡單易行的訓練方法,可以使學生通過運用單詞和短語來掌握句子。為今後寫作練習打下最基本的基礎。」
任務五:教師創設聽力情景,並針對聽力提出適當的問題,使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聽力練習,然後小組討論、全班訂正。聽力練習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平時大多數學生都說聽力難,其實主要是沒掌握聽力技巧,如果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聽就容易多了。這實際也是一種聽力技巧,即不需要聽清每個詞,只需抓住關鍵即可。
任務六:鞏固和遷移。教師簡單的設計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練習,讓學生幾分鍾內完成以達到學生對本單元知識點的鞏固和遷移。
任務七:閱讀練習。讓學生帶著問題,根據本節課所學自己閱讀課文Section A 3a,然後找出問題相應的答案,閱讀前,教師解釋remind sb of sb/sth 「使…記得,提醒」,然後小組討論,全班訂正。這樣安排的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任務八::布置作業。讓學生利用本節所學內容完成3b和4,也即編對話和采訪練習。以達到對本節知識的鞏固和遷移。
四、教學效果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學會本單元的功能句,而且通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使學生敢於用英語交流和表達,學習中遇到困難,願意主動向他人請教,並有較強的合作精神,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快樂與成就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第一課時Section A(la-2d)
導學目標掌控
⑧知識目標
A.重點單詞:
textbook,conversation,aloud,pronunciation,sentence,patient
B.重點片語:
1 .make word cards
2. listen to tapes
3. practice conversations with
4. at first
5 .word by word
C.重點句式: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2.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3 .It』s too hard to understand the voices.
4. The more you read,the faster you』11 be.
⑧能力目標 運用句式用英語談論學習方法。
⑧情感目標
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助於我們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
自學效果掌控
預習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1 .What does Jack have to do?
He has to finish reading a book and give a report next
Monday.
2. How does Annie ask Jack to understand a word?s mean-
ing?
Try to guess a word?s meaning by reading the sentences
before and after it.?
導學環節設計
Step 1 Revision and Leading-in
對話導人:師生間開展對話,談論英語學習。對話內容可以包括下列問題: 1 .Do you like learning English? How about your English study?
2.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
3. Do you have any other good ideas?
Step 2 SB Page l完成教材上la-lc的任務
操作案例:
Read the new words by the Ss first.
Then check the Ss if they can read the new words by themselves correctly. If there is a mistake,correct.
Practice reading the new words .Give them 6 minutes.
Have a competi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 .Write the words you remembered just now on the blackboard.
la. Do this part by the Ss first. According to each student,check the ways of studying English. Then add
other ways they sometimes study.
lb. 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Question:How do these students study for a test?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letters from la above. After that,check the answers.
lc. Make conversations about how to study for a test.
Step 3 SB Page 2完成教材上2a-2d的任務
1 .2a. Listen and check the questions the students hear.
2 .2b. Listen again. Match each answer below with a question above.
環節說明:要求學生聽第一遍錄音,並完成課本上2a的聽力任務;要求學生聽第二遍錄音,完成課本上2b的聽力任務;要求學生聽第三遍錄音,逐句進行跟讀並檢查核對答案。
3 .2c. Mak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2a and 2b.
操作案例:
A:Have you ever studied with a group? B:Yes,I have. I have learned a lot that way.
4. 2d.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環節說明:學生兩人一組,仿照2c中的操作案例,進行簡短的小對話;在進行2d的時候,可以先播放錄音,讓學生先聽,然後分角色表演(朗讀)對話。
初中英語的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今天我要說的是冀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Go with Transportation 第37課:Flying Donuts。本單元講述了一些有關交通發展的歷史事件和相關故事,在復習以前所學的有關交通的詞彙和短語的基礎上又擴展了一些生詞、習語和日常用語。第37課的課文通過介紹Danny想像中的一種新的交通工具,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設想未來的交通工具,並用英語表達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欲,使他們從中得到學習的快樂。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
(1) 學習單詞fuel, coal, oil … 。
(2) 學習、掌握短語和句型think of認為,想起;at the front of 在……的前面 with用…;
能力目標:
通過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促進學生將新學知識轉化為言語的技能,盡可能地運用語言表達實際的意義。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表達自我的能力,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張揚個性,展示自我。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
根據英語教學大綱規定,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此外,根據我國國情和外語教學大綱的要求,現階段外語教學的素質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質教育、目的語素質教育、潛在外語能力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等四方面。
3、重點與難點:
確立重點與難點的依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編排的特點及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本課片語和句型think of/about /out ;with的多種用法;What do the donuts do? Will Danny』s invention really work?
難點:設想發明一些交通工具,並用英語表達出來。
二、教學方法:
新教材重視以人為本,強調素質教育。在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空間留給學生。抓住初中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的心理特點,課堂上我設計了大量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啟發學生動腦思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暢所欲言,盡可能運用英語表達實際意義,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五步教學法,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針對學生普遍存在著缺乏自信,自我評價偏低的傾向,在教學中我注重鼓勵學生相信自己,鼓勵他們多動口,勤動手。
在進行口語訓練時,要求學生努力克服怕羞的心理,踴躍發言,敢於開口說英語,積極參加課堂上的各種教學活動。
四、教學手段:
主要以現代化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教學程序:
課前准備
教師備好課及相關的教學設備,布置學生預習本課內容,向學生提出預習的具體要求:
(1) 學習本課生詞,了解課文大意。
(2) 找出重點短語和句子。
1、檢查復習
(1)檢查學生預習課文的情況:
詢問他們對課文的意思是否還有什麼問題,鼓勵其他學生解答這些問題。
(2)展示圖片,復習學過的部分交通工具的名稱:bicycle, train, rocket, car, boat, plane……
2、循序漸進,導入新課
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動的畫面,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了教育教學目的。
首先,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指出重點詞彙及短語,並呈現在畫面上,以突出重點,體現難點。
其次,通過聽力訓練和問答練習,引導學生從聽、說入手了解課文,初步感知新的語言知識。
3、舉例分析,精講重點
對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如:What do donuts do? think of/out/over, with, make sb. do sth……等重點講解,舉例加以說明。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求學生運用這些詞語造句,訓練學生寫的技能,使學生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4、口語操練,加深印象
(1)通過放錄音,學生聽,模仿說,教師講的過程,鞏固語言材料,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2)讓學生准備幾分鍾,然後採用三人小組的形式,分角色大聲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創設一些情景,用所學的知識編寫對話,並且把它表演出來。
5、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出示一些與本課語言點相關的選擇題和情景對話,要求學生當場完成。課堂練習的目的在於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教師發現學生知識缺漏,及時補充。同時也有助於進一步鞏固,加強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想像著發明一些交通工具,用英語把它描述出來,寫成一篇小作文。如果時間來不及,就作為課外作業。
6、展示板書
Unit 5 Lesson 37
Language points:
1.think of認為,想起; think over仔細考慮; think out想出
2.at/in the front of在……前面(部)/in front of在……前面
3.on the way to school在上學的路上/on one』s way home在回家路上
4. With用……
5. What do the donuts do? 麵包是用來干什麼的?
本課以素質教育為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視、聽、說等方面使學生得到鍛煉,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溫故而知新,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雖然教學已經有十年了,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存在不足,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初中英語的說課稿3
一、On teaching material說教材
(一)Teaching contents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模塊第——單元《xxx》。
(二)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三維目標:
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⑴Cognitive objective知識目標:學會單詞、短語:……;句型:……
⑵Ability objective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及知識自學的綜合能力。
(3) Moral objective情感目標: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探索意識、合作精神與創新精神。同時感受英語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難點:能夠運用所學的語法,進行交流。
(四)The handing of materials對教材的處理
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上始終貫穿談論問題,提供建議這一主線,本著激發興趣,體驗參與,自主學習,學以致用的原則,循序漸進的深化教學內容。
二、On teaching methods說教法
根據本課實用性強,涉及面廣,語言運用量大的特點,我確立了如下方法和手段: 1. 任務教學法,給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驅動,賦予知識和技能訓練,以他們自己真實的情景和語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2. 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培養語言的運用能力。
3. 知識導入和任務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層拓展。
4. 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課堂容量。
三、On learning methods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在學法指導上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配以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法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
教是為了不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法指導上,我注重以下幾點:
(1)鼓勵大膽開口,積極參與,克服羞澀,緊張,害怕,逃避等消極心理影響。
(2)發 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3)倡導為用而學,學了就用,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把握課堂實踐空間,並努力將這種實踐延續到課後。
依據:新課程倡導的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以及形成性評價。
四、On teaching procere說教學過程
基於上述的教材簡析,目標設定,重難點的把握,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1. Lead in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活動我採用興趣性教學策略,用多媒體呈現圖片,激發學生探索的動機和願望。通過頭腦風暴喚醒學生的語言智能,既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以舊引新為新課內容鋪墊。 2. Fast reading預習檢測,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給出提示,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填寫表格。然後選派代表回答,進行核對。
3. Careful reading自主質疑,以學定教。 揭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圍繞「自學指導」走進課文,自我思考、研究,然後引導全班同學開展「互學,群學」,就疑難問題共同探究,找出規律。
4. Group work合作探究,深化重點。 採用任務型教學途徑以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1)分小組展開競賽。
2)利用多媒體,進行小組搶答,激起學生的求勝心和參與率,同時達到訓練學生快速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5. Listening and speaking檢測反饋,訓練提升。
1)Listening採用分層的形式完成聽力訓練,使學生更進一步對聲音語音進行體會、感受,這就是本課的重點的突破環節。
2)Discuss in group分小組展開討論,在討論、交際的過程中,提高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體驗到成就感和合作精神,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6. Summary and rethink。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這一環節我利用課件展示以下幾個問題總結本課
1) What do you learn today?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2) What will you remind everyone to pay attention to?
你要提醒大家注意點兒什麼。
3) Have you any doubts? 你還有什麼疑惑嗎?
4)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performance today?你覺
得自己今天的表現怎麼樣?
5)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classmates』 performance
in your group?
你感覺組內其他同學表現如何? 7.Blackboard design.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爭比較直觀、系統、精煉,突出重點難點,揭示出本節知識的內在聯系,便於學生總結回顧的同時加深理解和掌握.
That』s all my interpretation. Thank you very much!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E. 請問初中英語說課稿怎麼寫,是按一個單元寫,還是從一個單元里抽一個課時來寫呢
按課時寫,把單詞和需要掌握的語法重點集中放在一起,更有利於學生學習掌握。
F. 如何上好初中英語閱讀課
我們對閱讀課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地探究:重視每個單元的話題,從話題入手,訓練學生的認知圖式。一是通過討論學生調用自己已有的認知圖式;二是在此基礎上知道學生擴展自己的認知圖式。在此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教師應避免頻頻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要將重點放在對學生思維的引
導上來,有意將學生引入課文的話題。
培養閱讀素質應以語言為基礎,同時,文化背景知識也舉足輕重,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不是被動獲取閱讀材料中的信息,而是運用已經具備的背景知識,根據上下文去預測和理解意思。語篇知識是培養閱讀素質的重要手段。精讀與泛讀應相互結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錯,寫作等訓練是培養閱讀素質的必要補充。在每個單元的具體操作中,我們可以採用:討論—限時自讀—導讀—復讀—討論的基本模式。
(1)討論。在對話及單元話題引導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標題,圖片,配套的閱讀訓練,書後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讓學生進行討論。這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及時調用其認知圖式,有利於其自上而下,由整體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課文。
(2)限時自讀。依據大綱規定的閱讀速度,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自讀,初步理解全文內容,對疑難問題作還記號。教師則准備一些檢測學生整體理解的問題或討論題。
(3)導讀。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著重訓練學生的速度,略讀等閱讀技巧,重視語篇的宏觀結構,作者的謀篇方法體裁與風格,修飾手段,信息的分布規律,主題段落,主題詞,語篇標記等等,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和關鍵,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幫助學生掃清理解障礙,並提高閱讀能力。
(4)復讀。在這一階段,教師讓學生復讀全文,以檢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難問題,鼓勵查閱詞典等工具書,以解決理解的障礙。導讀時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在這一階段解決。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講解一些語言要點。
(5)討論。在每一篇課文後,我們應盡可能安排一些開放式的討論題,以提升主題,並給學生一個真正進行主動交流的機會。學生討論過後再進行寫作,一是讓學生覺得這僅僅是重新組織自己已有的而已,覺得有話可寫;二是有利於學生創作性的學習。
重視課外閱讀,大量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鞏固語言知識,豐富學生的認知圖式。如果能處理好課外閱讀,則可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閱讀是一種技能,雖然可以通過培訓學習一些技巧,但是要真正獲得技能,畢竟是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完成的。
G.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英語閱讀 時,很多同學都會遇到瀏覽速度過慢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了。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語閱讀 教學 方法 ,供大家參閱!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篇1
目前,在校的中學生在 學習英語 的過程中存在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諸多的問題中最重要的是閱讀能力差,考試中失分嚴重,即學習英語的時間少,只限於課堂,平時很少有聽、說、讀、寫的機會。為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以上情況,經過認真 總結 和思考,為大家提供幾種教學方法以提高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
一、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七步教學法”
1、預學。在教學課文前,要求學生做好 課前預習 ,藉助詞典、單詞表或有關資料,能對 文章 內容有大概的了解,能整體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不懂的字詞句讓學生在預習時劃出來,留到課堂上或課後解決。把這一課前預習,作為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的第一步,不無原因,學生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且學生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堅持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預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
2、導學。導學是一堂課的開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導學部分,教師不能忽視,教師應精心設計,引人入勝,要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
3、聽讀。學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內容後,讓學生進行聽的練習,在聽之前可以提一兩個問題,問題要有代表性,要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後才能得出答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如果文章比較長,可以選擇部分重點段落給學生聽。聽完後,核對答案,朗讀課文。朗讀課文可視學生理解情況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讀,也可以是學生集體朗讀或分組閱讀,或個體練讀。在讀的過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腦同時並用,提高記憶能力。另外,還應注意語氣、神態,要通過朗讀做到心領神會。
4、設疑。學生聽讀後,已經對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時要求學生默讀文章,解決教師精心設計或練習冊中設計的T/F判斷題或問答題。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這幾點:①先易後難;②先理解後拓展;③先淺後深,兼顧兩頭。通過設疑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點。
5、復述。復述課文是閱讀課課堂教學的升華,是培養學生組織語言連貫表達的重要訓練手段之一,通過復述對所學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變文章中的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會說才會寫,堅持復述,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6、解難。所謂解難,就是指英語課堂教學中排憂解難的過程,是強化重點,突破難點的必經之路。解難的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答;另一種是學生將預習時或經過課堂教學後還有疑惑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討論解答。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便於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7、查測。這一步驟主要是檢查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查測的內容一般是課文教學中的重要語言點,也可以是拓展性問題。查測的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筆試。用不同的方式檢查學生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些知識沒有完善需要補充或提高,進而盡量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督導學生課外閱讀
1、設定目標以引發閱讀動機
教師應當重視和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並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廣泛、
均衡的課外閱讀,努力使一部分課外閱讀時間成為課內閱讀訓練的延伸和補充。
2、跨越生詞障礙
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最頭痛的事也是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於生詞了。我們把英語作為外國語來學,中學英語所涉及詞彙也有3800多個。這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常常聽到一些學生閱讀時抱怨:文章看不下去,生詞太多。
其實,一般人在閱讀時,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單詞,生詞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猜測的(人名、地名、組織機構名除外)。詞義猜測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方法:
(1) 根據定義或解釋說明猜測詞義
(2) 根據對比關系猜測詞義
(3) 通過因果關系猜測詞義
(4) 根據語篇邏輯關系及常識猜測詞義
(5) 根據列舉的事例猜測詞義
(6) 根據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
3、克服閱讀的不良習慣
(1)慢讀(slow reading)。有許多中學生總認為讀得越慢,對文章信息了解得越多,理解程度也就越高,因而自覺不自覺地總把閱讀速度放慢,以求對文章更好的理解。閱讀速度與理解率幾乎沒有關系。
要糾正這種不良習慣,首先要改變那種認為閱讀越慢越好的錯誤觀念,平常注意提高閱讀速度。其次要經常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在做閱讀理解練習時,不僅要注意准確率,而且要注意一定的速度,逐漸養成 快速閱讀 的習慣。
(2)指字(pointing)。讀者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筆、尺等指著字行,並隨著眼球轉動而移動手指或其他指字物體。實驗證明,這種方法反而會降低閱讀速度,而且往往使讀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書頁的字行上,而非文章的思想內容上。
對付這種毛病的方法不難,只要讀者在平時的閱讀中,不斷提醒、剋制甚至強迫自己將習慣用於指字的手或其他物體離開讀物,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克服。
(3)聲讀(vocalising)。養成這種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讀者缺乏默讀訓練或對文章中的文字不熟悉。實驗證明,聲讀比默讀慢得多(一般人默讀速度是他朗讀或講話速度的兩倍),而且不利於理解文章的內容。
要克服聲讀,一開始可採用閱讀時緊閉雙唇,用牙齒咬住舌頭或口裡含東西等辦法,然後多做快速閱讀訓練。
(4)心讀(sub-vocalising)。心讀是一種除本人外其他人覺察不出來的有聲閱讀方式。心讀時,讀者在心裡對自己清晰地發出某個詞的讀音並好象清楚地聽到自己在念一個詞。造成的主要原因和書面語言的性質有關。因為文字既代表意義又代表聲音,讀者自然地將文字聲音聯系在一起。但太多的心讀過分依賴言語而非語義,因而影響閱讀理解的廣度和深度,對閱讀效率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克服心讀惟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有意識地將閱讀速度加快到超過最快的講話速度,因為在這樣的快速閱讀中,讀者已經沒有時間去念出每個單詞的聲音了。
(5)心譯(mental translating)。心譯就是讀者在閱讀英文時,先將英文譯成母語,然後經過母語去理解所讀的內容。它是讀者在掌握母語後再去學習外語時常犯的一個毛病。由於這種閱讀方法必須經過多重的翻譯環節,必然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的准確性。
(6)過分復視(too many regressions)。復視是對已閱讀的內容感到不放心或沒看懂,再次倒回去讀的現象。每個讀者都需要復視,但復視次數太多會影響讀速。
要減少復視,首先要明白對某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對的,閱讀時並不是要你記住每一個單詞和每一個細節,而是只要理解文章大意,並建立起一遍就能讀懂的自信心。其次,除非在做閱讀理解題我們可根據問題稍作復視外,在一般的閱讀中堅持強迫自己的目光始終從左向右移動。
要消除這種毛病,首先讀者要認識到它的害處,認識到閱讀英文時用英文思考不僅必要而且可能,並在平時閱讀中自覺去克服才能有效。其次,這一習慣必須經過大量的快速閱讀訓練才能去掉,因為當沒有時間讓你重復多重翻譯環節時,你的腦子會逐漸自然而然地與英語建立直接的聯系。
4、進行快速閱讀訓練
教師應通過課文教學、補充閱讀量,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訓練,使他們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提高理解能力。以下是快速閱讀的幾種方法。
(1)養成泛讀的習慣
(2)養成“成組視讀”習慣
(3)養成計時閱讀習慣
三、以寫導讀
1、布置寫作任務,激發學生查閱資料
實踐證明,通過布置各類寫作任務,開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依託的課外泛讀訓練是行之有效的。布置寫作任務可以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導向。
2、以寫導讀常用的方法
以寫導讀最常用的方法當數縮寫。如果文章過長,也可選取其中的核心段落讓學生縮寫。設置這種縮寫練習的關鍵在於不能讓學生有機會摘錄原文語句,拼湊成文。教師可以規定縮寫文章的開頭、銜接部分和結尾,並要求學生使用原文中的關鍵詞語。
總之,閱讀,作為 英語學習 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掌握方法是最基本的要素,但要提高英語閱讀水平,更主要的是在方法的指導下,閱讀盡可能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並逐漸積累自身閱讀 經驗 ,久而久之,在做題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篇2
在閱讀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採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原則進行閱讀。
一、略讀策略
通過整體粗讀快速瀏覽全文,領略內容大意,抓住主題句,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到文章的主題句,抓住中心論點的能力,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系,幫助理解為細讀做准備。
【案例】略讀技巧的巧妙運用
初三英語上冊Mole8 Unit 2 Read on to find out who the winners are .文章以攝影比賽為話題,介紹了Tony為參加攝影比賽而拍攝的經歷和上屆攝影比賽的結果公示,學習定語從句。攝影比賽這個話題,學生非常地熟悉也很感興趣。文章的結構是總—分—總,第一段是
中心段落,其中中心句出現在本段的最後一句There are four prizes ,so read on to find out who the winners are.這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依次介紹了4個獲勝者,最後一段總結這次攝影比賽的結果和意義。然後回答問題:
1. How many prizes are there in the photo competition?
2.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four prizes for the photo competition?
【點評】
通過學習,不但清楚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而且容易地掌握了文章的結構。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度,這樣就了解了文章的概貌。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了這種略讀的技巧,我們會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一點點地進行練習,然後進行綜合運用。
二、推讀策略
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或語法。初中英語課程標准規定,閱讀理解材料的生詞率不超過3%,並且考綱還要求學生具備分析判斷生詞詞義的能力,即猜詞的能力,這是閱讀能力的一種重要體現。猜測詞義要指導學生根據語法知識先猜測詞性,然後根據上下文判斷是哪個類別的詞,最後根據句意、文意推測它的大致意思。
【案例】詞義猜測的種類和應用
推測詞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利用構詞法猜測詞義;通過對比猜測詞義;通過定義或解說猜測詞義;通過因果關系猜測詞義;通過上下文的語境及相互關聯猜測詞義;利用常識猜測詞義等。
猜測詞義閱讀題通常針對文章中某一個詞、 短語 或 句子 的含義而設置的問題,這類題型主要培養學生利用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和舊的詞彙來理解和猜測生詞的閱讀理解能力。這類題型的設問方式通常有:What is the meaning of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例如,在教學初二下冊Mole 9 Heroes 的閱讀課文My hero-Dr Norman Bethune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來理解In 1938 he came to China to treat the Chinese soldiers in the mountain north of Yan’an中的“treat”的含義。根據下文中的相關詞語“few doctors, had to work hard, opened hospital to ”的意思,學生就能夠猜出它的含義。
【點評】
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又形成了一種
能力。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能夠拓展學生的想像與思維。長期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高推測能力,學生的感知、體驗、實踐、參與等能力都將得到加強。當然,若遇到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尤其是在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三、細讀策略
細讀屬於精讀的范疇,又稱深讀或研讀,可以分段細讀。它是為了准確地尋找所需要的細節,並理解細節,抓住主要事實和關鍵信息所揭示文章結構內在的聯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