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用英语怎么翻译
『壹』 什么叫中图分类号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贰』 请问,中图分类号,文章识别号,用英文怎么说。
文章识别号:The article identifier
中图分类号:CLC--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叁』 中国知网中中图分类号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中国知网中中图分类号的英文缩写是英文版译名为ChineseLibrary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采用《中知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道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其中参考文献不需要写中图分类号和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和文章编号这两项是杂志排版的时候添加的。照片图,图中无文字的,需提供分辨率为600 dpi的tif文件。尺寸要求同上。图中有文字内容,需提供PDF矢量图。即作者用制图软件存储成PDF(印刷精度或高精度打印)文件。有标尺的图,把标尺放在图的右下角。
论文排版格式:
1、正文宋体5号字,全文页边距:上下为2厘米;左右为2厘米。双栏;单倍行距。
2、英文摘要、图题表头等请认真翻译并达到英文写作要求。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图题和表题都要对应。
3、第一作者简介和通信作者简介信息应提供完全(参考本刊模板)。
4、正文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均须给出全称,全称中除专有名词外均小写。
5、图、表第一次出现之前应在文中提及。图表中文字最小6号字,线条清晰,且在word文档100%显示比例下清晰可辨。图表版式采用嵌入型。
6、多个分图须有分图题。图表中的英文翻译成中文。色标块标出中文图例和单位。
『肆』 中图分类号怎么写
中图分类号的写法可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里面的分类来写。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类目名称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基本结构
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中图法为22个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成的类目表。如:
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
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 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的集合。
『伍』 英语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查询是多少
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图书馆编号应该是h开头,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一定超出一定范围,他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陆』 中图分类号用英语怎么翻译
CLC
『柒』 根据中图法,如何给英文图书编号
1. 中图法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概况
1.1 中图法历史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英文缩写为CLC,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图书情报界使用最广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中图法》在1975年10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第一版,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在1999年3月出版了第四版及其机读版(电子版)。
1.2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概况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LCC,它是世界上类目最多的一部图书分类法。该分类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北美大中型图书馆,特别是大学等学术性图书馆。在中国主要是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使用,而且即使是港澳台地区使用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图书馆,有些也仅仅是英文图书使用该分类法。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7年,那时美国国会图书馆新馆落成启用,当时藏书已经达到750,000册,尤以历史及社会科学最多。迁入新馆后,藏书量大大增加,为适应需要,国会图书馆比较了各家分类法优劣,并参照自身的情形,采用了克特(又译成卡特)法的大类纲要,稍加修改,起草了新的分类法大纲。新的分类法纲要是由该馆编目部主任马特尔(Charles Martel)指导分类员起草的,但各类的小类和细目,则是由各科专家依照实际的藏书和当时出版的各科目录而编订的。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最早完成的是书目学和图书馆学Z,在1901年最先出版E-F表,随着知识的进步,分类法也在不断的修订中,所以能保持类目的新颖性,从而满足文献分类的需要。九十年代出版光盘版,2002年出版网络版。
该分类法具有其优缺点,详见下表:
优 点
名词新颖恰当,且大多有注释
类目详细
富于伸缩性。还有I、O、W、X、Y五个字母没有使用,而且各子类目之间还有许多号码可以扩充
以克特号作为细分号,可以保证唯一性
缺 点
类表过于庞大
大类的次序没有依照学术顺序,而是按照国会图书馆本身的需要设定
各类之间没有充分协调。由于各科由各科专家编订,各科之间没有充分协调,不是很对称
复分表过于庞大,往往仅限于一个大类使用
分类号无附属性。如历史类,分别以C、D、E、F代表,而不是以一个字母统一;社会科学也不以H统一,而分别用J代表政治,K代表法律,L代表教育
分类号过长
2. 中图法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标记符号
2.1 中图法的标记符号
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
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同时,“工业技术”图书为适应其需要,对其下一级类目的复分,也采用了字母标志,即工业技术所属的二级类,采用双字母。
数字的编号顺序,采用小数制,即首先顺序字母后的第一位数字,然后顺序第二位,以下类推。分类号码的排列,严格按照小数制的排列方法。
2.2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标记符号
美国国会分类法采用字母加阿拉伯数字混合而成。
大类以一个字母代表,除I、O、W、X、Y五个字母尚未使用之外,其余将知识分为二十一个大类。每一个大类下,下级类目再在上级类目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字母,如二级类目,用双字母表示,三级类目用三个字母表示。
阿拉伯数字是从1到9999,按算术次序递进,必要时可以加小数点复分,小数点以后的顺序,以十进制展开。小数点后面的复分,有些用数字复分,有些用卡特号复分,也有些同时使用数字及卡特号。国会图书馆采用的卡特号,是该馆自己编订的,而不是克特编订的克特制定的克特著者号码表。
3. 中图法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复分表
3.1 中图法的复分表
中图法的复分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是通用复分表,附在主表之后,包括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国际时代表,中国时代表,中国民族表,世界种族与民族表,通用时间、地点表。通用复分表只对主表类目起复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
另一种是对各学科门类中出现的专类共性区分的问题,分类法结合类目的具体情况,规定三种处理方法。一、把专类共性区分的问题,编制“专类复分表”,供需要复分的各类仿照复分。例如:在各国文学类下编有“文学著作专用复分表”。二、在上、下级类下,均出现有共性的问题,则在上一级类下,列出共性类目,概括为“一般问题”,并有重点地注明“以下各类仿照复分”。三、在比较临近的类目下,出现共性区分的问题时,则在前面出现的类下,详列子目,另在后面需要同样复分的类下,注明仿照复分。按照以上规定的三种复分方法进行分类时,即将复分的类号,直接加在需要详细分类的类号上。
3.2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复分表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常在具体类目下作各种不同的复分,以克特号表示。包括形式复分、地区复分、时代复分、语言复分、主题复分、名称复分等。除年代复分,以年代来复分外,其余的复分,大多用“A-Z”来表示。
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还包含很多复分表,有的是附在类表中(内表),有的是在类表之后(外表),包括有国家代码表、传记表、翻译表、语言文学表、作家表等。
4. 中图法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体系结构
4.1中图法的体系结构
中图法包括五个基本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在五个部类的基础上,组成22个大类。
很多社会科学内容,除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著作外,大量的图书是有关各国的著作。对此,在诸如政治、法律、军事、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类下,分类法规定了按国家区分,然后再根据各类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其他分类标准进行细分。将有关国家的历史、现状、政策、概括、制度、组织活动以及文艺作品等,均集中在国家之下。
4.2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体系结构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共有21个大类,只有I、O、W、X、Y五个字母未使用。
该分类法并不完全按照知识体系来分,同一学术大类有时需要由多个大类表示,如历史类,分别以C、D、E、F代表,而不是以一个字母统一,而且E-F美洲史,应属于D类通史及古代世界史里,但却用了三个字母表示;社会科学也不以H统一,而分别用J代表政治,K代表法律,L代表教育;而G却包括地理学、人类学、娱乐、体育、风俗习惯等不同的内容。这是因为该分类法最初制定只是为了解决国会图书馆的藏书需要。因此在不同的类目间的附属关系并不明确,各类目的次序也没有一个系统的顺序排列方式。
5.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与中图法的对照
5.1 建立对照表的意义
首先,对照表可以提高外文文献加工的效率。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一般图书馆购买的外文文献专业性很强,再加上语言的障碍,数据加工人员对外文文献的分类有很大的困难。随着当前文献数量的增加,工作难度和强度进一步加大。但外文数据大多都带有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号,因此,建立中图法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号的对照表,有利于相互参照,提高分类的准确性,由此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对照表有利于文献资源共享。现在,文献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需求。但由于各国文献资源加工多样化的限制,这种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如果能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对照,则为共享搭起了一座桥梁。
5.2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各大类简要说明
5.2.1 A类综合性类目包括博物馆学以及索引、网络全书、期刊、论文集等
5.2.2 C类历史辅助科学主要包括文化史、考古学以及传记。需要注意的是,与中图法不同,LCC在每个大类里都设有传记,只有覆盖多个学科的人物传记才入C类
5.2.3 H类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犯罪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
5.2.4 N类艺术,与中图法艺术类相比,共同的是都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包括以下几点:在LCC里,建筑艺术仍然在艺术类;但舞蹈在G类,摄影艺术在TX类,戏剧和电影艺术在PN类
5.2.5 P类语言和文学主要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但还包括新闻业、电影电视和戏剧。要注意的是,LCC文学类的编排体制与中图法也有很大不同,文学类优先按原作语种划分,而不像中图法,是按作者国籍入类,这样能保证某个作家的原著和译著用同一个分类号;在具体的某个语种文学里,如果是多个作家的作品集或多个作家的文学评论,则优先按体裁进行分类,如果作品集的体裁多样,还可以按出版年分类;如果是单个作者的作品,不管是单个作品还是作品集,均按作者姓名分类,先找到作者的主要创作时期,再按照作者的姓名,找到相关类号,然后根据作者的名给出唯一的克特号。
5.2.6 Q类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但与中图法不同的是,计算机网络,LCC放在了TK类
5.3 对照表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类号及类名
中图法类号
A
综合性类目
G、Z
B
哲学、心理学、宗教
B
C
历史辅助科学
G、K
D
历史(美洲除外)
K
E-F
美洲历史
K7
G
地理学、地图、人类学、休闲娱乐
G、I、J、K、P、Q、X
H
社会科学
C、D、F
J
政治科学
D
K
法律
D
L
教育
G
M
音乐
J
N
艺术
J
P
语言和文学
G、H、I
Q
科学
O、P、Q、T、
R
医学
R
S
农业
S
T
技术
J、T、U、V、X
U
军事科学
E
V
海军学
E、U
Z
书目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