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哪里学英语怎么翻译成英语
① 复旦大学英语笔译硕士,学制几年,学费多少
复旦大学MTI笔译2年,学费共6万(个人觉得与打劫没多大差异了),从2014年起涨价2万!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联系人:黄老师,鲍老师(英语笔译) 联系电话:65642692;65642701(英语笔译)
邮政编码:200433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文科楼411/410(英语笔译)
复旦大学MTI(英语笔译)专业介绍
专业学位点概况本学位点依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及全国首批三个翻译本科专业之一的翻译系,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翻译课程,翻译专业的全部课程,复旦大学“翻译”第二专业课程,以及业余MTI的全部课程。学位点有教师近20人,承担本专业学位的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指导,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有博士学位9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人,复旦大学教学名师4人。学位点教师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笔译成就丰富,译作在国内影响很大,在翻译研究、翻译教材编写、翻译课程建设等领域内成果卓著。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根据目前的学科发展条件,复旦大学MTI专业暂以笔译方向为主,待时机成熟后增加口译方向。本专业学位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
培养特色本专业学位点为全日制,学习年限为2年。专业培养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使用性。主要通过大量笔译实践,把握文学、文化、经贸、法律、新闻、传媒等领域的英汉及汉英翻译的技巧与规律,特别注重中国文化及传统经典的英语翻译问题。本专业学位点要求学生两年内须参加10次有关翻译的讲座,并写出相应讲座的报告,在一年的时间内,参加翻译实践实习,内容包括在出版、翻译机构担任临时翻译或译文审校、参与实际翻译(以出版或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工作或与翻译相关的教学工作。在整个教学和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至少有10-15万字的笔译成果,还要求学生参加全部10次相关学术讲座及研讨活动。
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学位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各类文体的英汉双向笔译。在大力拓宽主要英语国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如何纯熟自如地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切换,掌握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原则和技巧。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本学位点共开设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15门,主要专业课程有:古汉语选读与英译、笔译理论与技巧、翻译概论、文学翻译、多文体英汉互译、中外翻译简史、翻译批评与赏析等,选修课程有:英汉对比、文体概论、语用学概论、社会语言学、视译、计算机辅助翻译、中国典籍外译、笔译工作坊,以及文学系列课程。
就业前景等本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包括各类翻译、出版机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各领域涉外企事业单位(经贸、工商、文化、艺术、新闻、法律等)等等。
英语笔译(翻译硕士)学费 研究生 沪教委财[2007]38号 40000元/全部
英语笔译(翻译硕士)学费 研究生 沪教委财[2007]38号 60000元/全部 2014年秋季起
收费标准的出处(复旦官方网站):
http://www.cwc.fudan.e.cn/_upload/article/9b/16/210ff3144bcbba0cef7a2d928069/9b3ef221-ec0b-40dd-912a-e53a816857b1.xls
② 「你 base 在上海吗」这个 base 的用法对吗是不是少了什么呢
在当今的网络招聘广告中,一个看似常见的表达“base in Shanghai”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本以为标准的英语应该是 "Where are you based?" 和 "I'm based in Sydney",但为何大家似乎默认去掉了 based 的 -d 结尾呢?这个现象是否暗示着某些语言规则的微妙变化,还是我真的一不小心学了个假英语?(哈哈,语言学中的共鸣,确有其事~)
尽管“based”或“based in”是标准英语,但在日常对话中,诸如“你 base 在上海吗?”这样的表达方式,其实并无需过于拘泥于语法规范。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语言的包容性,尤其是外来词如何融入不同文化语境中。
英语中的外来词引入并非总是严格遵循母语规则。比如,“1000 dollars”在英语中保留了元(yuan)的原貌,而没有加复数的 -s,尽管元在汉语中本有复数形式。这是因为英语在接纳外来词时,往往会顺应本地习惯,保留源语言的一些特性。菲律宾和南美洲的比索(peso)在英语中则采用复数形式,这正是语言灵活性的体现。
举个例子,日语的“大君”(taikun)成为英语中的“tycoon”时,不仅拼写适应英语,还遵循了复数形式。咖啡(café)在英语中简化为“cafe”,尽管这在法语中有读音符号,但在英语中,为了易于发音和理解,这样的简化是常见的。
回到“base in”在中文中的运用,虽然它在英语中是形容词过去分词,但在汉语中,基于没有 -d 发音以及缺乏被动形容词的概念,这样的简化或许出于方便理解和沟通的考虑。就像 taikun 和 café 的例子,语言在交流中总会妥协和融合,"你 base 在上海吗?" 的用法,或许就是这种文化交融的结果,尽管它可能不符合标准英语,但在实际交流中却并无大碍。
学习标准英语是必要的,但语言的多样性也值得我们欣赏。毕竟,语言是活生生的,它在不同文化碰撞中形成新的表达方式,而我们没有必要总是以严格的标准去批评。毕竟,语言就是用来沟通的,适应和灵活才是它的真谛。
注:2021 年,Kenny Wang 博士,语言学专家,法律口译员,任教于西悉尼大学翻译专业,以一杯咖啡为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