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学生 » 小学生英语备课本怎么写

小学生英语备课本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1-01-17 10:09:01

① 小学英语如何整体备课

年级英语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第1-3单元所学的有关打招呼、问候、介绍、道别、建议等会话。

2、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Hello.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This is ...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等用语。

3、进一步培养学生大胆开口,勇于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教材分析:

在本课时的 Let’s act 部分呈现了一个幽默的故事,Mike, John 带着 Zoom 和 Zip 的面具假扮Zoom 和 Zip, 碰到 Sarah 和Bai Ling, 没想到这时真的 Zoom 和Zip 出现了, Mike, John 就溜之大吉,Zoom 和 Zip 不明白为什么Sarah 和Bai Ling 看到他们就去追赶Mike 和 John ,所以,故事的最后Zip十分不解的看着 Zoom 。本部分也是对第1-3单元所学的会话的复习,包括 Hello.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What’s your name? This is ... How are you? 等用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设计说明:

本课时完整的呈现了一个故事---- 一个幽默故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含义和幽默所在。教师可通过播放本部分的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的大概含义;通过“说我猜你”的游戏,让学生巩固重点句型;通过表演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操练、运用所学对话。

教学重点:学习Let’s act 部分的故事和复习有关打招呼、问候、介绍、道别、建议等会话。

教学难点:Let’s act 部分的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故事内容的教学课件。

2 教师准备 Sarah, Bai Ling, Zoom, Zip 的头饰。

3 教师准备表示问候、打招呼、介绍等情景图。

4 教师准备故事内容的配套挂图。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英文歌曲 “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Hello” ,师生共唱。

(2)教师主动向某个学生打招呼、问好。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3)教师让学生做问候接力。方法同上的师生问候,但告诉学生问候的句子尽量不同。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根据问候接力,总结所学问候语等。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

A、当我们想同对方打招呼或问候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我们可以说:

Hello./ Hi. [什么时间都可以]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不同时间,不同选择]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Very well, thanks. [用于熟人之间有一段时间未见面,或是对方身体欠佳,或是较正式的向别人打招呼等场合。]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表示很高兴见到你]

B、当我们想了解对方姓名或介绍自己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我们可以说:

What’s your name? Your name, please? My name is…/I’m …

C、当我们为别人介绍伙伴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

This is …

D、当我们建议别人做某事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

Let’s sing/ play/ go to school….

(2)游戏:你是谁

面朝黑板的学生:Who are you?

下面的学生:My name is…/I’m …。可说假名也可说真名,又发问者自己判断yes和no。

(3)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展示Let’s act 部分,并让学生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的大概含义。

(5)听录音,跟读故事。

趣味操练 (Practice)

(1)教师再次展示配套课件,并根据故事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了解情况。

如:Is it in the morning or in the afternoon?

Is this Zoom?

Who is this?

(2)教师找五名学生,一起戴上头饰和面具,按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表演。为全体学生的小组练习做准备。(Mike, John 带着 Zoom 和 Zip 的面具,表演前先要求各角色做自我介绍)

(3)小组练习,角色扮演。

将学生按6人一小组,按人物进行练习。

(4)将头饰和面具发给表演的小组,让表演的小组到讲台前展示。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1 部分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表示身体各部位、颜色和文具的单词,能听懂会说本单元所学的文 具、颜色、身体部位的单词。

2、在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初步学习两首歌谣。

3、通过说唱歌谣,进一步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知识。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复习身体部位、文具和颜色的单词,分 Chant and find 和 Chant and colour 两部分。Chant and find 部分是通过藏宝图的形式来复习文具,同时文字部分也是一首歌谣。 Chant and colour 部分是通过歌谣的形式来复习颜色和身体各部位。】

教学难点:

歌谣中的内容也是复习所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歌谣意思,试说歌谣,通过说唱歌谣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知识。

设计说明:

复习单元都是学生学习过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复习的知识融入于活动、游戏之中,使学生复习过程不枯燥。在复习颜色和文具的单词时,教师可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在复习身体部位时可采取 Point it please 的游戏。学生在复习的同时又学习了新歌谣,由此形成玩中练、练中学、学中复习的一个系列的、完整的过程。学习歌谣时,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语音语调,并非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准确阅读。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所学表示身体部位、颜色和文具的单词。

教具准备:

1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各种颜色的蜡笔。

2 教师准备本单元所学文具的实物和一个书包。

3 教师准备Chant and find 和 Chant and colour 两部分的挂图和投影片。

4 教师准备本单元所学文具的图片及一个能装这些图片的大信封。

5 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幅同书上一样的小丑图。

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游戏:开火车

教师建议: T: Let’s do a game, OK? S: Great.

六至七人一组,做开火车的游戏。从第一个学生开始 Hi/Hello/Good morning, A . How are you? 第二个学生回答I’m fine./Fine, thank you. 并提问 How are you? 以此类推。(A代表学生姓名,内容以所学问候语为主)

(2)教师播放录音,师生共同拍手试唱歌曲 “Colour Song” 。

(3)游戏:猜颜色

让一个学生手中藏一种颜色的蜡笔,上前主持游戏,请其他同学猜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将颜色词练习。猜对的学生给与奖励并由他负责主持下一轮游戏。

2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猜一猜” 的游戏。

将学生学过的文具放入书包中,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教师同时问: What’s in the bag?

从而复习学过的文具词。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Chant and find 部分的挂图贴在黑板上,用一张纸遮住,告诉学生: This is a picture. What’s in the picture? 让学生跟读 picture 一词。然后让学生一点一点地看图,Look, look, look! 最后将覆盖着的纸撤掉,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找到图中的文具。(教师也可用第一单元第五课时的练习课件,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复习表示文具的单词。)

(3)教师让学生听 Chant and find 的录音,边听边在自己的课本上按听到的顺序指出找到的文具,做到“眼到、手到、口导、心到”。

(4)出示Chant and find部分的投影片,相将投影片用纸覆盖,带领学生一起问:What’s in the picture? 之后,将纸拿开,带领学生说: Look, look, look! 让学生自己找投影片上的文具,边指边说:Pencil, ruler, bag, pencil-case, sharpener…

(5)教师出示Chant and colour 部分投影片,让学生说说小丑身体的各部位名称。强调一只脚是 foot ,两只脚是 feet 。之后做游戏:Point it please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次每组派一名选手上前指图。由教师说单词,学生指出身体各部位,也可让学生说单词,下指令。速度快且正确的为胜。

(6)教师播放Chant and colour 部分的录音,然学生听录音,涂颜色。注意此时的录音速度要放慢。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游戏: I’m lucky.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文具图片和信封,把图片放在信封中。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次每组派2名选手到讲台前。A队底下坐着的同学指着 Chant and find 的图问:What’s in the picture?

B队台前的一个选手说出图中的一个文具,另一个选手从信封中找到此图,贴在黑板上,正确的加10分。之后,B队底下坐着的同学指着 Chant and find 的图问:What’s in the picture?由A队台前的选手回答。以此类推。

(2)教师将准备好的小丑图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Chant and colour 部分这首歌谣,将小丑的身体各部分的颜色换成他们自己喜欢的,然后将改编的歌谣说给同桌听,然同桌按照听的歌谣涂色,有条件的可将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4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2 部分的练习。

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将自己画的小丑拿出,给学生办一个作品展示会。比一比,看谁的小丑最滑稽可笑。比一比,谁最会形容图上的小丑。评选出学生“最佳小画家”和 “最佳小解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就本单元做综合评价。

2、复习身体部位之后,让学生做个有趣脸谱。

3、学唱英文歌曲 How Are You? 使学生能听懂、会唱歌、知含义。

教学难点:复习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教材分析:

本课时分 Let’s make 和Let’s sing 两部分。Let’s make部分是让学生将书中提供的眼睛、嘴、鼻子、耳朵复习之后剪下,贴在书中的小孩头上,制作一个有趣脸谱。Let’s sing 部分是让学生综合评价本单元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学习一首见面打招呼问候的歌曲。

设计说明:

在 Let’s make部分,教师可以先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全面复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之后,将书中提供的眼睛、嘴、鼻子、耳朵复习之后剪下,贴在书中的小孩头上,制作一个有趣的脸谱。

英语歌曲How Are You? 的歌词较容易上口。教师可以让学生“试一试”“比一比”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试唱、学生间相互练唱的方法掌握歌词和节奏。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评价表,评价自己。教学重点:Let’s make制作有趣脸谱部分和英文歌曲 How Are You?的学唱。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

2 教师将 Let’s make 部分的眼睛、嘴、鼻子、耳朵和空白脸谱复印给每个学生一份。

3 教师准备一个自己已制作好的可笑的脸谱。

4 学生准备胶水。

5 教师准备脸谱的课件。

6 教师准备身体部位的名称图片。

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师生之间进行英语对话。

(2)学生之间自编对话并表演。

(3)教师播放第2 课时的两首歌谣,让学生边拍手边说歌谣。

(4)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2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出示身体部位的名称图片,教师将图片很快的在学生面前晃过,问:What is it?

(2)教师出示课件说:This is a funny face. 重复 a funny face ,学生跟读 a funny face、This is a funny face. 。

(3)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并说:Let’s make a funny face.

在制作脸谱之前,师生说:Let’s make a funny face. 当脸谱制成后,师生共同说 This is a funny face.

(4)教师播放歌曲 How Are You? ,告诉学生“试一试”“比一比”,看看谁能通过自己试唱学会歌曲。

(5)学生间相互练唱,再次让学生掌握歌词和节奏。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唱歌曲How Are You? ,边唱边做相应的手势,如唱 Hello 时挥挥手,唱 I’m fine. 时指着自己。还可以男、女声队唱,或将全班分为两大组,对唱。一部分学生唱前两行歌词,另一部分学生唱后两行歌词。

(2)教师将 Let’s make 部分的眼睛、嘴、鼻子、耳朵和空白脸谱复印好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涂色并贴在空白的脸谱上。

(3)展览学生的作品。评出最可笑的脸。

4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1)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3、4、5 部分的练习。

练习3是检测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两人组进行看词快说的比赛,说对一个词涂一朵小花,比谁的花多。

练习4是让学生看词涂色,说说两种颜色的结合会变成什么颜色,并将第3种颜色涂在圈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此练习是机动性练习,教师可根据时间分配情况灵活安排。

练习5 是让学生将句子和相对应的图连线,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图,猜图上人说的话,然后再连线。此练习是检测学生对句子的整体认读能力,不需要学生认识句子中的每个单词。

练习后,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简单小结。给学生适当的奖励。

(2)让学生自我评价本单元学习情况,可在第37页上做标记。

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小组对抗赛

教师将学生分为6个组,教师说英文,小组成员共同画出相应内容,又快又准的加一分。如教师说:Draw a blue eye. Draw an orange mouth. Draw the green ears. …

教师还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单词,说对的加分。

② 小学英语备课要注意哪些

非常有幸能参加严娟老师的这个工作室和大家一起学习,在研修期间,我始终热情高涨,积极学习,用心去领悟文章中的观点,吸取精华。从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技能,添补了我教学方面的许多空白;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进一步明确了新目标的理念,对英语新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了。下面我就多年来英语教学实践的积累和这次研修学习的体会谈谈我对英语教学备课环节的一些想法: 一、合理运用教材,大胆实施改革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但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学提供学生学习、运用的范例。我们在安排教学时,不能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分析词法、句法、语法等方面,而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大量可用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1、充分钻研教材内容。要想真正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通透的了解。不仅对所授内容重、难点做好精确把握,更应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设置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语言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真正实现教材的全部作用。 2、适当补充相关信息。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单凭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所需的语言信息量。因此,教师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广泛查寻相关资料来丰富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使英语学习走出课堂,进入学生的生活。 3、合理进行教材加工。教材只是教学的内容提示,不必视为金科玉律。由于地区、学校、班级乃至学生个体之间英语学习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一套统一的教材是不可能适应于所有学生的。对于这些,教师大可放开手脚,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加工和再创造,使其能切实服务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校本教材,这就是教师们进行再加工的成果。 二、充分了解学生,发挥主体优势,方式方法-有效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赞可夫先生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谓备学法,就是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因素,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教法。只有如此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优势,我认为,如下几点是特别应当给予注意的。 1、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是大相径庭的。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学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发挥不同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自身优势,使教学为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提供充足的条件。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证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根据这个规律,为了防止遗忘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及时复习。结合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是常用的一些教法。当学到一个新词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一个一个地说出、拼出已学过的与这个新词有关的一串词。当学生在堂上你一个我一个地拼读这些词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很浓。这样做既起到复习作用,又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气氛,课上花的时间少,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经常性的复习,效果是显著的。 对于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注意在备课时,适当安排一些浅、易些的材料,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亲身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2、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最佳境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对学生特有心理的分析,把教法体现出来。教学中要重视第一次感知。感知印象是否深刻,关键在于学生在感知过程中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是提高识记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在教新词、句子或课文过程中使用实物和图片,或通过童谣,歌曲,听听做做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眼看、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几种动作有机配合、协调活动,就能大大提高识记效果, 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境的创设 在英语教学中要以乐学思想为指导,充分重视情意因素,创设情境交融的课堂氛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以情激趣,以境导学,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教学情境,是学生乐于学习之境。在这个境中,学生有看得见的实体形象,师生间有情感交流,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直接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学习效率必然得到提高。 注意点:情境的设计要合理,自然,有条理。 四、爱国主义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我们应结合英语课尽可能地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时,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有生命。学科德育渗透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自然。不能大讲空洞的道理或说教。要适时引导,如在学习外国历史、风俗文化时,引导学生中西对比,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事物,从而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在介绍学生节日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现在大家很流行过西方的节日,要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的节日。 但德育的渗透要有度:也就是说要适可而止,能放又能收地渗透德育。不能影响教学,但也要保留一定空间制造悬念让学生去思考。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的收获很大,超出了我在培训前预想的目的。我会尽我所能将学到的东西,吸收并转化为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主动地去学习,开心地学英语。学无止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把自己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我的英语教学能力不断升华。邓娜

③ 小学英语教案范文

Unit1 My new teachers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要求学生能听懂句型,并结合这些句子表达的情境,学会恰当地替换句中的单词。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Let’s start部分在学生用书当中首次出现,教师应正确理解此部分的辅垫作用,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使用,并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l) 教师播放Let’s start下面歌谣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猜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第一单元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过的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He’s tall. He’s strong, too.”并结合相关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复习 strong, tall, short,thin等词,为本课时听、说、读、写这些单词做好准备。
(2)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T:Hello, everyone! Wel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see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3) 问学生几个问题,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具体会话可参考如下:
T:Hi,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What grade are you in now?
Ss:We’re in Grade 5.
T:Do you like your new English books(new classroom, new teacher)?
Ss:Yes!
T: 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in Unit 1?Guess!What’s the topic of Unit 1?
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l)教师出示Let’s start部分图片,介绍说: Rabbit has many new teachers in her school.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的提示描述新教师。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描述新教师。Sarah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新教师,大家在先看一看有哪些是新教师?
(2)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说: They are Sarah’s teachers. Describe these teachers.引导学生结合预习部分回答出 strong, tall, short, thin等旧词,然后结合图卡向学生呈现新词:youny,kind old,funny。教师可利用简笔画、单词卡片或实物图片等—一教授新词,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读。
(3)教师可播放单词的声音,让学生在听过一遍后跟读单词,逐步掌握正确的读音。
(4)教师根据以下信息请学生判断会话中描述的教师是 Let’s learn配图中的哪一位: Mr Hu is the art teacher. What’s he like?He’s short and thin.完成前面铺垫的学习任务,让学 生猜出哪位是Sarah的新教师。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 Let’s learn部分所提供的替换句型,描述Sarah的其他两位新教师,练习巩固所学新词。
(4)试着写单词。
教师范写四会单词,让学生跟写或在单词卡片背面仿写,达到听、说、读、写 四会掌握新词的目的。
3.Let’s play (趣味操练)
(1)Let’s find out (找一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所学新词和句型描述Let’s find out部分几位教师的体貌特征,然后找出正确的图片。完成这项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八张新词卡片继续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如: My new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2)Let’s sing (唱一唱)
教师放歌曲“My new teacher”的录音,学生跟唱,进一步在音乐节奏中感知新词。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本单元 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模仿Let’s find out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展示不同教师的图片,让学生猜出是教哪个科目的教师,然后用所学新词描述这些教师的外貌特征。
(3)让学生参照 Let’s find out部分设计一些谜语让大家清一猜。可以参考以下语言: She is tall. She’s beautiful. She’s very young. We all like her. Who’s she?
(4)让学生把新学的歌曲唱给家长或朋友听。
5. 小结
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
教案点评:
提供第一课时教案示例。本课时Let’s learn部分主要是通过情景会话,谈论美术教师的样子,来让学生学习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教学设计适合与学生身边的人物相联系,尤其是新老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tall, short, thin, strong等词汇,再进一步学习本课新生词。达到描述不同图片人物的要求。利用一些活动来巩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人物图片,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如: My new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Unit1 My new teachers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掌握句型是: Who’s your math teacher? Mr Zhao. What’s he like? He’s thin and short. He’s very kind要求学生能在相似的情景中完成替换练习。能灵活运用这些句子进行交际。
二、教学难点
Let’s try这一形式在学生用书中第一次出现,但难度不大。学生即使不能够听懂句子的含义,只要明白关键词语的意思也能找到正确答案。教师要帮助学生听录音熟悉新词和新句型,感知连读、失去爆破和弱读等语音现象。初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人物图片最好是能够直接粘贴在黑板上。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1)教师放歌曲“My New Teacher”,让学生感知并复习歌曲中语言。
(2)结合画有人物不同相貌特征的教学图片进行关键词的替换,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新词,为本课时学习句型做好准备。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A: Good morning/afternoon. Look! Our math teacher is very young. He’s tall and thin.
B: This is our music teacher. She’s young. She’s very funny.
A: Who’s your art teacher?
B: Mr Hu.
A: What’s he like?
B: He’s short and thin!
2. Let’s try and talk (操练)
Let’s try
反复播放Let’s try部分录音,指导学生根据声音选出图中相应的人物。在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圈出所描述教师之后,可让学生看一看他们熟悉老师的图片,用英语说出他们是谁,用句型:“Who’s he/ she? What’s he / she like? ”提问学生。此后再转入 Let’s talk部分对话的详细学习。教师最好能放一句,停一句,并重复录音中的话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Let’s try部分录音内容如下:
① Boy: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②Girl:Who’s your math teacher?
Girl: Mr Black. Boy: Mr Li.
Boy: What’s he like? Girl: What’s he like?
Girl: He’s tall and strong.Boy: He’s old.He’s very thin.
Who are the two men they are talking about?
Let’s talk
(1)教师播放Let’s learn A中的四句话(声音见媒体素材的A learn sentences.wav)。教师说:“这位胡老师又瘦又矮,我们找一找图中的哪位老师又瘦又矮呢?”出示Let’s talk部分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快速找出Mr Zhao。 然后教师分别说出教师姓氏: Mr Ma/ Miss Liu….这时先不要求学生描述这些教师,可把该项任务放到对话教学之后。
(2)听录音,跟读Let’s talk部分的对话。引导学生指现图中的人物Mr Zhao是English teacher, 而录音中的人物说的是math teacher。
(3)教师再次出示人物图片,让学生分别并对人物进行描述,可利用句型:“Who’s this man / woman? What’s he/she like?”进行操练,先由教师示范,再结对或分小组进行。
Good to know
此部分为选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中西方国家在人名称呼习惯上的不同。汉语中习惯把姓放首位,名字放在后面。英语国家的人却习惯把名放在首位,家族的姓氏放在后面,而且有的在两者之间还有中间名(middle name)。这些不同需要让学生了解。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A部分Let’s talk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默记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将内容说给家长或朋友听。
(3)让学生利用新学的文化背景知识,试着与同学进行交流,可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人物。再用英语写一写自己扮演的名字。
4. 小结
句型:
Who’s your math teacher?
Mr Zhao.
What’s he like?
He’s thin and short. He’s very kind.
教案点评:
提供第二课时教案示例。课文通过听声音找图片人物、复述对话、操练句型等方式来学习句型是 Who’s your math teacher?Mr Zhao. What’s he like?He’s thin and short. He’s very kind. 这些句子在第一课时已接触过,本课重点是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先学会听懂句型,再进行复述句型,最后灵活运用这几句话进行交谈。教师主要参与学生一开始的听说部分,引导学生掌握听英语的技巧,和说英语的语音。在学生最后的活动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进行评分和最后的总结。
Unit1 My new teachers第三课时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四会句子,要求学生能在相似情景中正确使用。教师需重点强调这些四会句子的规范书写。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是Pronunciation。要求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含有这4个字母组合的单词并发现发音规律,尤其要强调bl,br的滑音变化。在句子中出现字母组合提示的单词,在本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师需要加以引导,正确示范朗读。遇到难度较大的句子,可让学生明白大意,不强求每位学生都能准确理解意思。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4.学生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片和人物卡片。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描述教师:在多张教师的图片中,让某学生任意抽取一张,对该教师进行描述,其他同学补充。结合所学句型:“He’s tall and thin.He’s our English teacher.” 结合单词卡片复习所学的四会单词,可让学生进行口头拼读比赛。
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Read and write
(l)用图片展示的方法导入。教师介绍说: Zhang Peng has three new teachers this term. He talks about them with his classmate Tim. Let’s go and have a look!Who are the teachers?
(2)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与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对话内容,找出不懂的地方,教师答疑。
(3)教师就对话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再让学生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
(4)教师指导学生写四会句子,可以小组或男、女生比赛的方式进行。
3.Let’s play (趣味操练)
Pair work
要求学生看Pair work部分的图片,理解对话内容。两人一组,根据图片出示的句子,制作两组单词卡片,要求每组单词不少于五个。一组为各科目教师,如 math teacher, music teacher等,另一组为描述人物外形的词组,如 thin and tall, strong and short等。制作完成后,一人抽取两张卡片并提出问题,另一人根据卡片的内容进行回答。答对时,由此人抽取图片,问另一人。
4.Pronunciation (语音操练)
(1)教师出示一些含有相同字母组合,如 ee,ea等的单词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或实物读出这些单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字母组合ea和ee在这些单词里发长音的规律,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示范bl,br的滑音变化并强调这两个字母组合发音的区别。
(2)看课件或听录音带,跟读单词和绕口令,看图理解句子大意。
附有本课时字母组合的常见单词。
/i:/
ea tea meat treat peach seat Jeans leaf meal
ee beef sheep see queen meet jeep street canteen feed green teeth bee bsleep
bl blue blow black block blow blonde
br bread break brown breed brain brick
5.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听 Read and write、 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针对语音部分,教师可以找出更多相关单词让学生练习四个字母组合的发音,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去找。对于找到较多单词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让学生参照Pair work说一说,做一做,设计一些有关教师或亲友的词组卡片,让大家来做句子整合游戏。
6. 小结
书写句子:
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Carter.
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
教案点评:
提供第三课时教案示例。本课时“Read and write”部分主要是在学生能够在读懂对话的基础上,正确写出所学句子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Mr Carter. What’s he like?He’s tall and strong.Pair work部分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根据图片出示的句子,制作两组单词卡片。并进行对话练习。
学新知导入时,可让学生描述教师,或进行一些口头拼读练习。学生在操练时,要注意让他们使用所学的新知识。语音的学习虽然在教材是设计在C 部分,但我们应尽量选用此部分。本册教材第一次将字母组合的单词发音与句子结合起来,学生可不注重理解句义,只试着快速读出句子就可以了。
关于我的老师的演讲活动
探究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演讲。
探究目的: 锻炼学生写和说的语言运用能力。
探究形式: 全班。
活动特点:此项活动以座谈或比赛形式展现。让学生充分讲述自己的感受或观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最好能在教师节时举行此活动。可以请多位本班的任课老师来旁听,并参与其中。
活动过程:
1. 每位学生准备100字左右的演讲稿,介绍自己的一位老师。要说出这位老师与众不同的特点。如果能借助其他素材来说明更好,如图片、音乐等。
2. 全班同学和诸位老师面前,进行演讲。
3. 由老师们谈一谈感受,或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价。
4. 选出表现较好的同学,予以奖励。

④ 小学三年级的英语应该怎样备课

课标中的第一句话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PEP英语来讲,三年级是起始阶版段,培养兴趣权是第一,其次是要让学生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往往许多学生甚至家长认为这是一门与音乐体育一样的术课,导致学生每每在完成语数作业后,连起码的英语的听和读都不去完成。
在备课将备学生做为重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再结合教材设计每一堂课。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⑤ 如何给小学生做英语备课

一、备教材。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的内容与体系都焕然一新。总体来看,这些教材的内容在总量上都得到了控制,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基本克服了以往“繁、难、偏、旧”的弊病。就以牛津小学英语4 B 的教材为例,它的内容浅显易懂,题材结合实际,贴进生活,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而且在编排上也较好地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的原则。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这些了解,就可以很好地设计出本册教材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一单元,甚至于每一个板块的重点与难点。并可以构思出相应的教学手段。
二、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备课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都是教师设计的出发点。就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仍保存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了困难,学习兴趣可能会开始减退。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开始拉大,此时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想方设法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其实,每个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比如说在学习上遇到障碍时,有的学生喜欢问老师,以求很快解决;有的学生愿意自己多想一会儿,或者通过查询、讨论来求得解决,还有的学生则需要暂时放松一下,让纷繁混乱的思维稍稍平静一点,以获得解决的灵感。所以教师再备课时要给学生预留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进行选择。不管怎样,教师都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坚持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再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习英语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了解学生的问题上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搞经验主义。不能用昨日了解的学生代替对今日学生的了解。生活在变化,学生在变化,必须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的了解学生。
三、备教法。
教学方法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定功能,又有其不足的地方。有效的备课不仅要考虑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更要考虑到各种方法的组合,并能够灵活运用。旧以四年级的英语教学而言,我们常常采用的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多种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与练习,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和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如在教学4B Unit 4 Buying fruit 时,我把课堂布置成了一个水果超市,先让学生通过用鼻子闻或者用手模的方式来猜出各种水果的名称,猜对的可给予奖励.然后在教授句型What are these ?与What are those ? 时,先把远近区分开,再通过开火车的方法来操练句型.最后,在教授日常交际用语时,让学生自己来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运用所学的句子进行买卖水果的活动,让他们自己问千克数,自己问价钱.从而评比出最佳服务员的称号,予与奖励.最后,在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加以巩固.这样一来,学生们会对整堂课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许多.所以,在教学中,把各种教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触及教材各部分的特点,使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在学习中,活动中的能力和才干,并为自己找到最合理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情感的途径.
四.备突发事件.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无疑是预设的结果,但是教学活动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偶然性的意外事件发生,如学生的提问,学生的错误,学生的好奇心等等.在一个设计完美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意外常常回充盈其中,打破了我们原有的教学计划,让它变得不再完美,甚至还会把整堂课弄得一团糟.那我们该如何来处理这些意外呢?怎样才能让课堂起死回生呢?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格局,不能对这些意外视而不见,而是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时加以调整和利用,是这些意外与预设统一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服务.
我在英语教学中也常会遇到一些意外.例如有时在新授单词的时候,让学生看实物再发音,对于一些发音较难的单词,学生往往会卡在那里,不敢再读了,这时可以马上换一种方法,让学生看老师的嘴型再来读,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带回到学习中来了.再如教授一些西方的节日,习俗的知识时,教师会让学生自己来谈谈对它们的了解,可有时学生跟本就不知道,教学活动也会因此而中断,那此时教师就应当转变方式,把让学生讲变为听老师讲故事,再从中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课堂就马上变成了一个故事会了,气氛也变得更加活跃了.总之,不管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何种的意外,只要教师能及时的用正确的方法去应引导学生,必能开辟另一番天地.这就要求教师要弹性备课.
五.备反思.
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成熟过程,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单纯只有教学经验的积累,没有反思意识,教师就不会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复自己的劳动.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例如我在教授了4B Unit 4 Buying fruit 这个单元之后,反复的反思,发现我在教授How much is it ?和How much are they ?时,只是用水果来操练句型,这样学生们似乎只操练到复数的句型,而单数的句型似乎没有触及到,这样就缺少了明显的对比与联系.因此,我就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重新对这一板块设计了一下,把单一的水果超市改成百货超市,用我们学过的东西进行买卖,这样就涉及到了每一个句型.在后面的练习时效果也比较好了.因此,教学反思是备课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有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认真而充分的备课,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和生成,才会有更为精彩的课堂教学.

⑥ 备课本用英语怎么说

books for lesson preparation

⑦ PEP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怎么写

农村小学的教导主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上不像城区学校那样,分管领导专专一化。为此属,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导主任,要深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带上你的听课记录本,亲切地走进教师的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农村小学的教导主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上不像城区学校那样,分管领导专一化。为此,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导主任,要深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带上你的听课记录本,亲切地走进教师的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⑧ 英语的集体备课记录怎么写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对学习英语大多怀有好奇、兴奋、期待的心情。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在帮助学习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特别重视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学习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勇气。本着这一宗旨,本单元安排了“自我介绍”和“询问对方姓名”的功能项目,并在词汇教学中,选择了较易激起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动物类单词。这样安排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新语言的焦虑心理。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信心。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以下日常交际用语,并能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进行自我介绍及询问对方姓名。 Hello/Hi ,I’m … What’s your name?
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特别要注意I’m 和name 的

正确读音。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勇气。 3.认识五个人物: David ,Liu Tao ,Yang Ling ,Mike ,Nancy . 4. 能听懂、会说以下八个动物类单词:
a dog, a cat , a bird , a tiger ,a monkey , a zebra , a panda ,an elephant。 要求读音正确。 研讨记录: 李薇老师:
牛津小学英语是一本优秀的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在3A的第一单元A部分,虽然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重点句子“Hello, I’m „”。但是很实用,教者能够让学生用英语来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华禹老师: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者设计了许多活动,使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件十分高兴的事,而不是感到困难,以致成为负担。这些游戏有:传话、传递图片、开火车回答、猜、身体反应、比赛、歌唱等。 蔡桂华老师: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新颖,合理,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能充分反映出本课所教内容的重点,也能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教学。教与练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新知。 唐敏老师:
教学反馈效果不错,学生十分喜欢上英语课,学习积极性很高,

虽然有部分同学仍羞于开口,害怕发错音,说错话,但只要经常地鼓励、刺激、调动,他们说的欲望会逐步增强,现在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觉得学英语不是很难的事,他们会做得很好,因为教者经常说:“You’re

⑨ 小学生英语家教要怎样备课

我觉得对小学生的英语教学需要提起小学生的兴趣,不妨准备一些英语的故事,多准备一些插图,教授一些基本的单词,时不时地过一些西方的节日,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学生愿意学,老师备课也不死板,不妨试试

⑩ 小学英语学会如何备课

备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备课的过程有动、有静。所谓“动”即教师在备课中要不断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自己以及同伴对话;所谓“静”即备课的结果最终以静态的文本“教案”呈现出来,备课的过程即有形又无形。所谓有形即它最终以看得见的教案呈现出来,供随后的教学过程参考。所谓无形即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考虑是没有办法用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比如说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需求、选择教法等,这些无形的内容只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的状况以及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是教师的“内功”,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的。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反之就会低。 一、钻研教材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共同的依据,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中介。教材体现了课程的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完成教和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工具。 教材的编排不仅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文本资料,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在的系统性,遵循教材的逻辑性,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同时教师钻研教材的目的还旨在开发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扩展教学内容,使教学成为生动的超越文本的生成性建构活动。 1、通览全局,整体把握教师在拿到一本新教材后,首要的一件事情是通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惟有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清了编写者的思路,教师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打个比方:整体教材就像是花园,其中的每一部分内容每个要求就像花草。惟有在对整个花园的造型了然于心,才有可能把每一株花草植在适当的地方,使花园呈现出最美的景色。 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各部分内容间的相互关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每章节的编排意图,然后将这些通过分析和理解、咀嚼和消化,内化成教师自己心中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三者都需要从教材内容的联系中去把握。重点是对教材而言的,重点构成每个教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难点是对学习主体而言的,是指学生难理解、不易接受的学习内容,由学生现有的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形成。关键是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而言的。是指理解、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突破口,它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中介与桥梁。 比如,新标准英语三年起始第四册:Mole3 Picnic Will you take your kite?让我们大家一同来分析一下教材,确定这个单元的重难点及关键,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讲: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一般将来时态: Will you...? We’re going to …那么对于学生来讲,难点是什么呢?我认为可能是will与be going to 之间的区别及其will and be going to后面的动词原形的使用。其关键在于语法的讲解,小学不是不能讲语法,必要的时候就必须讲语法,而且一定要讲明白,讲透。这样所有的重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果不去讲明白,总是用be going to, will来进行操练的话,学生就如同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了。 2、适当处理教材 1:酌情删减(leave something out) 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教学条件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千万别害怕挑战权威,千万别以为教材是不可修改的“金科玉律”,教材虽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所得,但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才是赋予教材“生命”的人。该“大刀阔斧”时别“手软”,就像雕刻一样,除了讲究艺术性,更要讲究力度,因为我们所要呈现给我们学生的应该是一件适合他们的艺术品。 2:适度修补(amend something)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修补。 a. 呈现图片,但不出示对话; b.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使用”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o is the girl?”“Is the pen on the desk?”等已经学过的句型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c.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的基础上,要求他们重新组织语言,对图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或描述; d. 让学生根据图意,自由表演对话。 整个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一句话的回答问题到一小段的简要描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并逐步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再把看图描述或介绍视为“畏途”。 3:合理调整(replace something)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前置、或顺延,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现实生活中周围发生了某件重要事情,如儿童节,圣诞节之类,教材中有一个内容相关的单元,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 记得有一次,我的同事正在填写学生的点名册,惊奇地发现班中一位女生的出生日期刚好是当天,于是就随口提了一句。当时我正在备课,内容刚好是关于生日聚会的,但那个单元的内容按计划是下个星期的。本来我还在思索该怎么引出“birthday”,没想到“天赐良机”,在确定内容的难度与词汇量是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我做出了一个决定,临时调整教学内容,那堂课,我舍弃了原本的教学内容,而给那个学生办了个“birthday party”。全班同学在赠送自制礼物活动中,熟练地掌握了“Happy birthday! This present is for you.”等句型,最后我们以一首生日歌结束了这堂课。下课后,那个学生跑过来问我是如何得知她的生日的,看着她红红的眼眶,我告诉她:“这是秘密!”直到现在,我都还没告诉她。

热点内容
要有厕所和卧室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15 14:20:16 浏览:381
the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5 14:04:54 浏览:520
我经过上海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5 14:04:49 浏览:30
都爱她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5 14:04:41 浏览:323
农村小学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15 14:04:41 浏览:984
关上大门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5 14:01:38 浏览:845
别用英语行吗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5 13:53:06 浏览:228
左前体腔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8-15 13:21:27 浏览:921
说的是中国英语怎么翻译成英文 发布:2025-08-15 13:16:33 浏览:272
小腿三头肌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8-15 13:16:33 浏览: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