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讲作业怎么跟学生互动
『壹』 老师们上网课都是怎么跟学生进行互动的你感觉上网课有效果吗
老师们给学生们上网课的时候,在和学生们互动的时候,一般都会通过视频的方式询问学生是否掌握了老师所讲的内容。我感觉上网课并没有任何的效果,因为一些学生在听网课的时候,把思绪都放在了玩耍游戏的事情上面,学生没有好好学习会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因为疫情三年的时间,各个地区总是会有疫情的爆发,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实现线下教学,就只能让学生在家里面上网课。
即使上网课所讲的内容和线下教学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会感觉孩子在听网课的时候容易开小差。老师在视频对面给学生做着各种各样的讲解,学生也只是两只眼睛盯着电子产品,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当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后,学生根本就没有办法独立的完成家庭作业。
『贰』 英语课上课下课老师说什么学生怎么回答
上课
老师:Class begins!
学生:(值日生)Stand up!
(所有学生)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男老师用sir)
sir/teacher!
下课
老师:Class over!
学生:Goodbye,sir/teacher!
『叁』 如何使小学英语课堂更生动有趣
教学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和歌谣,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2实物教学的使用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调节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新单词时,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把抽象的词语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学,想听也想说那些相应的单词,比如在教apple banana pear等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带苹果、香蕉、梨的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并会积极的记住这些单词。
3运用多媒体手段
在英语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做到图文并茂,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课文中的对话内容,老师可用FLASH制作成课件,这样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对话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4设计游戏情景
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例如:在教12个月份的单词时,我设计了一个表盘,上面标好一至十二个月的单词。游戏开始时,一名学生拨动表盘,另一名同学说单词。如果这个单词正确,其它同学则重复,如果不正确,其它同学则“哈哈”大笑,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5学唱英语歌曲
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6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所学的英语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文具用品、家居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物名称等等。学了这类单词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为这些物品贴上英语标签,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在实物上贴上标签,如:pencil, pencil-box, desk, chair等,或者让学生画出这一物品再在画纸上写下这一英语单词,如:rabbit, tiger, car等,还可以让学生手工制作出这些物品然后贴上标签,如ship, boat, plane, bird等。由于此类作业更具趣味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牢记单词,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书写水平及审美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肆』 小学英语如何引导学生互助学习
一、多种组合方式交替使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孩子所接受的社交活动的质量和数量会极大的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应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尽可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组合,尤其要注意:各小组的成员在学习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和代表性。
1、同桌为一个合作小组——用于对话操练,互相检查练习。
同桌同学相互相练习,一问一答,既在操练中掌握句型;又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竞争。由于同桌两人距离近,经常一起练习,就形成了一种十分可贵的默契,十分有利于新内容的学习。检查时也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互相检查练习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并且同学之间潜意识的竞争心,也促使他们非常仔细地检查彼此的作业,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巩固了知识。
2、前后四人为一个合作小组——用于巩固单词,角色扮演,互帮互助。
由学习组长记录组员的英语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唱、做、玩、演、视听)达标情况。首先,从三、四人中选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担任,因为小组长是整个小组的中心,对小组的团结和能否顺利进行英语口语练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练习会话时,让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派角色,进行会话操练。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变换角色。有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表演竞赛。最后,教师对表演的每位同学作一个基本技能评价,并请组长记录在学习档案里。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同一个组的学生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提高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在巩固单词和一些指令性的句子时,小组内的活动也挺多的。比如:用单词卡片打扑克;听听做做(一人当“小老师”,用英语说指令,其他三人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猜一猜;听听画画等等。
小组合作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不仅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受益匪浅,而且使学习优良的学生更上一层楼,从而全面地、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发展自我的能力。
待小组活动成熟后,教师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3、全班分为四个组——用于分组竞赛或单元、期末复习活动课中,以及检查、评价组员英语基本技能的达标情况。
例如:在复习单词时进行大组朗读比赛,我出示单词卡片,每个组的学生依次朗读单词,每人读一个,整个组的学生全部读对,可得满分(10分),读错一个词扣一分,直到扣完为止。两周(或更长时间)后,根据每组的总分予以适当的评价。得分最高的大组,每个成员可得到一份小奖品;得分低的组,则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
4、以座位的一竖行为一组——用于链锁问答或接背单词。
例如:在操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I’d
like….”时,可让学生按座位进行链锁问答,第一位学生问: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第二位学生答:I’d
like….再问第三位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这样依次轮流下去,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除了以上几种比较多用的形式外,还有一些形式可供选择,比如:以座位的一横排为一组;按学习程度、性别、爱好等自由组合;学生离开座位进行非正式群体的自由交流等。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学生需求,各种组合方式交替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拓展了学生语言实践和交流的空间,促使学生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大胆交际,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丰富小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互助合作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任务型。小组内的成员发挥各人所长,进行对话操练,角色扮演,自编对话与短剧,开展调查活动,改编英文歌曲的歌词,自编chant、编谜语、讲故事,互相检查练习,学习评价他人等等。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和启发,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英语素质,并有利于培养责任心。
例如:在学习How Much Is
It?一课后,和学生一起把课桌椅挪一挪,用卡片或真实物品作为商品,把教室简单布置成一个购物中心。请各小组(三人)自编一段有关购物的对话,可以新旧知识灵活组合,扩展会话。各组操练后进行表演,小组间相互欣赏、相互评价,评选出表演出色的一组,尤其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演的那组。
2、竞赛型。小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小组之间的竞赛可采用的形式很多,比如:小组朗读单词比赛、单词接龙比赛、单词合作拼写比赛、会话表演赛、故事表演赛、自编chant(或编谜语)比赛等等,只有学生个体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取得小组竞争的胜利,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互组精神。
例如:教授四会单词后,进行小组之间的单词合作拼写竞赛。一个单词需小组成员轮流拼写完成,每人拼一个字母,这就无形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拼写才行。否则竞赛时,经常拼错或不会拼的学生就会受到同组学生的排斥和不满。
3、游戏型。游戏一般用于复习巩固知识,一个有趣的游戏会使得单调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们兴趣盎然,就会主动地融入学习活动。在设计、选择游戏时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并有实效。参与游戏的学生越多越好,尽可能全员参与,这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新标准英语教师教学用书》中列举了许多课堂游戏,我们除了选择其中的一些游戏,还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收集、设计新的游戏。比如:看动作猜单词、猜谜语、用单词卡片打扑克、冷暖游戏等等。
4、综合型。指两种以上活动形式的交叉。比如单词接力赛既是一种小组之间竞赛,又是一种游戏。
三、选择恰当时机,促成有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合作互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进取,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可以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内容。此外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的合作学习真正有实效。何时组织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当课堂上出现下列情形时,教师组织合作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巩固单词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冷暖游戏、用单词卡片打扑克、看动作猜单词、自编chant等活动。
2、会话新授后的巩固练习时。可开展角色扮演、调查、情景对话等活动。
3、在复习课中。可开展全班四大组朗读单词比赛、自编对话或短剧、讲故事等活动。
4、学生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或通过合作能更好完成任务时。例如:做一份英语手抄报,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单靠个人的努力难以完成这项任务。这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几个同学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在检查英语作业时,可让同桌同学相互检查,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并且同学之间潜意识的竞争心,也促使他们非常仔细地检查彼此的作业,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巩固了知识。
还有其他一些情形,如学唱英文歌曲时、学习“Story
time”后等,也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改编英文歌曲的歌词、表演故事等。
四、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在合作互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角,他们既可以是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仅是活动的创设者,只起着对活动的促进和辅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想象,深入探究,勇于创新实践,同时教师在活动中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的目的,以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我们灵活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变通、引申及创新,我们设计了一些活动(如:开展调查活动、改编英文歌曲的歌词、自编chant、编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等。)学生也可自主设计活动,以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
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互动是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质和量是保证学生学习成效的核心;学生在合作互动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保证。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开展互助学习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从而较好地达到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使得人人有所收获。
五、操作程序
1.
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分层次预习)(学完一个新模块,布置预习下一个)老师帮助学生预设本模块预习目标。例如:
A.
通读整个模块课文、句型、单词;找出相应的疑点、重点、难点,并做上一定的符号或记录;形成自己的问题。
B. 参考活动用书中的相关练习,尽量自主尝试解决。
C.
解决不了的疑难由小组内成员课下进行适当的合作讨论,试着去解决一些疑问,研究每一模块的重、难点。
D. 英语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深一步预习,如准备key
words,在课堂展示时用到。
2.教学准备:即热身运动阶段
在英语教学中,热身运动的合作学习对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能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课堂,尽快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分组热身方式很多,比如:Listen
and point; Listen and do; Follow me; Guess what I
say;学生课前把小图片卡和人物准备好(如上Rooms一课时,先听教师的指令拿出图片和人物,并把人物放在不同的房间互问,整个课堂活跃,学习效果也非常理想。);小组合作做单词卡片等活动也增强了小组间比赛与竞争力,更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丰富了课余生活,提高了动手能力,又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3.在教学中的小组互助合作。包含:A. 创设情景,呈现新知B. 学生置疑,学生互助解疑C.
教师设疑,检查反馈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新标准英语》图文并茂,有许多的对话和短文故事,这为课本剧的表演提供了条件。根据小学生都喜欢形象主动的东西,爱表演,好表现自己,可以经常在课上举行英语课本故事剧表演比赛。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能使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交际中去,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展示课本剧比赛之前,师生可作如下安排:1)各组成员就故事剧本开展讨论,研究其中的角色,并分派组员各自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如头饰、道具的制作,动作的设计,服装等)。2)组员自己熟读课文台词,遇到不懂的单词可以询问老师和快译通等途径自主地学习。3)各组展开排练和赛前的准备工作,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或意见。4)课本剧比赛,各组共同评出这次比赛的优胜组,增加了各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增强了组员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4.小组间开展各项竞赛阶段(即拓展运用,合作学习阶段)
小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还特别容易激动。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课堂上搞小组纪律竞赛,学生必然为集体荣誉而增强自控能力,上课能专心听讲、用心思考,也会自觉地监督提醒其他同学遵守纪律。复习课上也可以搞一些单词合作拼写竞赛等知识竞赛。由于拼一个单词需全体参与,势必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拼写才行。否则竞赛时,经常拼错或不会拼的学生就会受到同组学生的排斥和不满。所以竞争机制的导入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巩固阶段
自由组合,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巩固阶段学生自由组合、打破小组界限,让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中进行交流、学习。小组聚在一起,设计一些模拟的情境,扮演自己喜闻乐见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加深印象,进行模拟操作,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态组合,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如在进行完Likes的新课学习后,让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班上同学,也可采访其他班的同学,这种动态分组方式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6科学评价,激励促进阶段
此环节是借助“攀登英语”评价的阶段模式,在课的结尾部分总结评价各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的成果。倡导有区分度、多元化的评价以激发不同水平、不同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来。同时,在实施评价时,注重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六:具体模式:
我们把每个模块分成六课时进行,共有三种课型,分别是第一、三课时的“单词——课文”课, 二、四课时的“课文---拓展”课,第五课时的“巩固---反馈”课,第六课时的试卷讲评课
“单词——课文”课
本课型适用于第一、三课时,主要是解疑释难,扫除障碍,侧重于对生词的学习和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及熟练朗读。共有六个环节:
1、课前交流预习内容
各小组成员课前交流昨晚预习本单元时遇到的问题,由值日小组代表把他们预习时遇到的生词板书到黑板上;如果哪个小组还有黑板上没有板书的生词就上去补充。板书的原则是:生词表上的四会单词一定板书,不会的疑难词汇要板书。
2、激趣热身,导入课题。
激趣热身环节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课堂,尽快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热身方式很多,比如:Listen
and point; Listen and do; Follow
me等等,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前提,尽量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导入课题。除了经常用到的一些TPR活动之外,一些经典英文儿歌、迪士尼英语、Gogo英语中很多有趣的歌曲和片断都可以成为我们热身的素材。学生到了高年级,可以借鉴攀登英语预热环节的学生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热身活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像课代表组织唱歌、做游戏等。
3、学习生词。
1)听录音,把握正确语音语调。
只有正确的输入才会有正确的输出,为保证学生学到正确的语音语调,除了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至少听5遍录音之外,小组合作学习词汇前课文录音一般播放2遍,第一遍是听,整体感知课文,并画出生词;第二遍边听边说出黑板上的生词,个别难词可以反复跟读,掌握正确发音。个别学生读不准的或是较难的词教师要适当领读。
2)小组合作学会黑板上的生词。(包括会读、会翻译、能联想相关词汇,运用技巧初步记忆,运用生词造句等),这个环节主要发挥优生帮教的作用,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可以在老师巡视时请老师帮助解决,老师巡回检查指导每组学习情况。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这是课堂上最精彩的地方。学生主要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小老师主持的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展示完本组学习成果还可以随机检查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读音、汉意、拼写、或单词的不同时态的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检查,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展示的方式,像用生词造词组或句子,找形近词、同义词或反义词等,各组展示的方式一般不会雷同。
4、理解并朗读课文。这个环节有两个任务,一是会翻译,熟练朗读课文,二是找出并学会含有关键词的的句子。步骤和单词学习是一样的,先逐句跟读、模仿语音语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最后小组汇报展示,包括边读边译、逐句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检查方式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尽量带动全体,但并不是一定要所有组员全部参加,可以用分数来调控,参加的人多加分就多。特别指出的是不仅展示的同学加分,认真倾听的同学也要加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利用小组评价,随时调控学生的看、听、说,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对于含有关键词的的句子,
在会读理解的基础上,一般用chant 或歌曲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就用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旋律,只要起到激趣和帮助学习的效果就行。
5、目标检测,反馈矫正。
本环节可以由教师统一出题检测,也可以由小组互相出题,一般每个小组出一种题型,进行组内自测、自练和互批互改,教师巡回指导,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可以全班共享。自主出题是孩子觉得最有挑战性的,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由于孩子出题的角度不一,在共享时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练习测试,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知识点。
6、综合评价。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总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促进共同进步。
“课文---拓展”课
本课型适用于第二、四课时,主要是对课文的精细解读,并能对所学重点内容进行拓展运用。共有七个环节。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这个环节侧重于设计情景以free
talk的形式引出本课的重点句型,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活动。
2、自主学习,组内检测
本环节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组内根据昨晚的作业互相检查。
2)老师或小老师带领以单词听写或英汉互译的方式进行检查,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
3)检查课文的朗读及背诵情况。
对于单词,先由一个小老师来听写,然后组内检查、订正,组长要根据各组员听写的情况给他们加分(在组长的课桌右上方有一个计分卡,一星期一总结);检查课文是让小组长依次类推的方法检查的,检查完要赶快回去,把他检查的小组读课文情况记录下来,酌情加分(一星期一总结)。
3、听录音,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出示学习任务
本环节一般出示两个任务:
Tasks:
1)Find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your group.
小组合作找出重难点,包括词组、重点句子及知识点。
2)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text.
根据课文提问并回答。
4、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这个阶段是课堂结构的主体,是体现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由组长组织组员按要求进行学习。学习讨论中在小组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出现争议时,举手向老师提问。教师分散答疑或记录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并随时将情况进行评价。
5、小组展示,认知共享。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短语、重难点句型的学习情况,仍然采取小老师主持的形式,展示完本组学习成果可以随机检查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形式可以多样。这节课中,运用了小组读,大组读,男生,女生读,乱点名读,one
by
one或者师问生答等形式展示。教师课前准备好要考查的词组、重点知识点及句型(学生交流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随时补充上)。理解课文环节由小组间互相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解答,这个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本节课运用了一个小组所有成员问问题,挑其他同学回答,并进行评价;也可以由一组派代表提问,挑其他组成员回答,答对的小组获得提问权,继续提问,或组内自问自答的形式。
在模式的背后其实有一些潜规则的东西,比如不管是第一课时的单词还是第二课时的短语和句子汇报时都按照课本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汇报,汇报的方式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在这个环节,老师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进行给学生评价,第二就是进行调控,引导。当小老师出现知识上的错误,马上纠正,或在小老师对课堂无法调控时进行调控。
6、拓展延伸,反馈矫正
教师根据本课重点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设计与本课重点句型相关的情景,以话题形式分组讨论并展示。
7、进行总结,综合评价
一节课要结束了,要对本节课做一下总结,让学生说出他在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教师问 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lesson?学生回答I learnt
…….本节课,学生一般会回答:我学到了一些词组,然后把词组说出一些,或我学到了句子…….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总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促进共同进步。
“巩固---反馈”课
本课时是第五课时,为巩固拓展练习课,主要内容为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得到相关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矫正。
1、歌谣激趣,导入课题。
以本模块的小诗或歌谣等导入课堂,以激发兴趣;或增加自由讨论环节,对本模块重要知识点进行 free
talk,提高表达的速度和熟练程度,锻炼学生口语。
2、组内自查,回顾双基
在这一环节,各小组长带领组员复习本模块基础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回顾,然后在限定时间内,互相检查听写单词,短语及句子,然后互批互改;也可以读课文、背课文、复述课文。老师深入各小组巡查、个别检查、点拨。
3、组际交换检查
当各小组自查活动结束后,小老师交换检查各组,或由值日小老师来统一检查各小组复习情况,如默写单词、读课文、找词组、造句子,复述课文等,老师随机评价。
4、组内互测,强化重点
“巩固课”前的家庭作业一般就是对本模块的内容进行整理复习,并根据组内各组员的实际学习情况,对照本模块学习目标出检测题。在这一环节,小组内用自己出的检测题互相检测,组长订正或小组内互批互改,使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总结、评价中加强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老师加入一些小组一起做题并指导做题方法。
5、小老师检测
各小组做完题后,由几个学生做小老师分别到讲台前把本组内认为出的最好的题对全班同学进行检测,题型不能重复。如:单词、词组的拼写,翻译;连词成句;根据课文填空;按要求做题等。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要环节,各小组出题质量,小老师调控评价能力,及做题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6、老师补充,拓展
根据小组汇报情况,老师补充一些拓展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7、综合评价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总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促进共同进步。
单元测试讲评课
1.教师说明本节课学习目标。
2.教师简介本次考试情况。
3.学生先自行纠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分析出错原因。
4.小组交流,纠正其它错题,小组有疑问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5.以小组为单位认领问题进行讲解,教师随机点拨。
6.教师集中强调出错多的题目。
7.布置作业:组内交换出题,重点检测试卷上出错的地方。
『伍』 如何活跃初中英语课堂
导语:一堂课教学效率高不高,要看学生在课堂内是否活跃,要看其是否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这“活跃”指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那么,该如何激活课堂呢?
如何活跃初中英语课堂
一、认真备课,老师先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我们只有理解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提问以及作业和练习,我们才能驾驭课堂,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至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设计课堂问答,我们要考虑问答目的是否明确,问答内容是否正确、恰当,问答方法是否得当,问答对象的选择是否合适,问答过程如何组织进行等,都要方方面面周密考虑。还应注意针对性要强;时间安排要紧凑。
二、精心组织,调动学生
1.课前让学生先动起来
每节课前先布置好任务,比如每上完一节课我就会布置下节课的单词听写、知识点抽背、课文个别朗读或者分组读,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先动起来,也为上课做好准备。
2.趣味导课,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导入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或者有悬念的提问,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仁爱版九年级英语Unit4 Topic3时,我就设计几个问题导入:Have you heard of aliens ? What do you think they look like? Do you think there are aliens in the world? Why?
3.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充分利用练习加以巩固和记忆,也可让学生自己举例,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也可以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
4.竞争比赛,激活课堂
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参赛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个个都十分投入。无论是小组比赛还是个人比赛,学生都满腔热情地参加,课堂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运用竞赛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获得知识,又不易产生心理疲劳,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走神”现象。
5.亲近学生激发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会对该老师的课堂、课程有更多的兴趣。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外,对待学生还要有爱心。教师应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消除学生的敬畏心理和胆怯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品尝老师关爱的甘甜,轻松享受知识的芬芳。教师还应尊重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自尊的学习主体。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尽量委婉,多用 “Would you please read the text?/Would you mind making a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Never mind./It doesn’t matter./Don’t be nervous! ”等句子。学生与老师亲密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了,那么学生就喜欢这个老师,学英语也就有了兴趣。
6.科学利用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如多用Good ! Wonderful! You did a good job! Well done! Better than before!等激励性评语。
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可以说“Never mind! 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或态度和蔼地指出并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
总之,课堂的生动在于学生的主动,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上活,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得更快、更轻松。
如何活跃初中英语课堂
一、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和积极参与学生互动
在每上一堂课之前,都必须认真写好教学目标与计划,准备好教具、录音材料、英语歌曲、多媒课件等等,只有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才不至于慌乱手脚,一旦慌乱了手脚能不能把这堂课上下去,也就成了问题,更不用说去活跃课堂气氛了,那时更谈不上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与学生互动交流,同时还可以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存在差异,以及理解程度的高低,及时的掌握第一手材料,因材施教,才能课堂上熟练地完成“Pairwork”或“Groupwork”。在完成其活动中。我把全班分成“俩俩”或“四人”一组的若干个小组,激励他们大胆参与,不断体验合作的喜悦和提升自信心及自豪感。有如此愉悦、和谐的氛围,学生一定会积极参与的。
二、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可以说,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对学生,对英语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轻松、愉快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学生表现得好,就要不吝自己赞美的语言,"Good.""Yes.""Don't be shy.""You are very clever""Try again.Don't?? worry""Try your best."I believe you "等等,通过这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
课堂上,教师应该语言亲切,神态自然,情绪饱满,课下,教师要及时了解无论是那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存在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时是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努力的方向。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要给他们以不倦的指导,不能歧视他们,而在生活中也要对学生施以一定的帮助,如给他们缝补衣服,借给他们一定的钱,或者给他们谈心等等,这样他们就会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行动,课堂自然就会轻松、自如了。
三、诱发学习动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
成功的优秀教师一般都能够在上课之初便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设置悬念、卖关子等手段,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本课的学习内容,急切地想明白事情的原委,这样的教学效果想当然肯定不会差,比如有的教师上课伊始就与学生开始谈起家长里短,顺势延伸到自己的英语课堂内容上,提出问题,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自然对这节课充满渴望,充满活力。
在英语实践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还要注意鼓励和表扬的方式一定要多样化,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学生自己也真实感到自己的确是有一定的进步的,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逐渐一步步地增强着自己的自信。
四、注意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的课堂评价机制中有一条很少重要,那就是看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注意到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要着眼全体,不能放过任何一名后进生,不是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嘛。
在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就是一定要加强表扬,当然这个表扬一定要是真诚的,实事求是的,不能凭空来风。第二就是一定要注意课下时间对这些学困生进行知识补充,从最基本的内容知识入手,一步步加强他们的自信,一步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第三是在组织小组进行活动时,一定要给这些后进生多创造一些参与活动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在集体中找见自己的角色,一步步激发自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点就是无论是课堂上的作业,还是课下作业,教师一定要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水平布置相应的作业,不要随大溜。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把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把学习各学科中形成的学习技能结合到英语学习中来。有时在课堂中插入英语单词接龙、或者是进行连词成句的训练。在结束课程之前,务必布置一些课后练习、思考题及家庭作业,使所的课程得到巩固及课程前后的衔接。
要尽一切努力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化被动学习为创造性主动学习。还要不断研究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其将来学习英语打下夯实基础,并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学会怎样做人。
『陆』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
. 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工。
首先要合理划分合作互动学习小组
将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小组,可以是班级的自然小组,也可以是按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是开放式小组—— 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分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成员的学习成绩、性别、性格、能力、智力差异等因素,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随时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协助。
其次,还要合理分配组员的角色
每组成员均有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能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还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建组做到相对平衡、自愿与调整结合,英语学习合作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其中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组织和示范带头作用。
2. 合作准备课前发言 传统的轮流制容易使活动流于形式,为了使Free talk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话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让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学生或小组组员集体表演等形式进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
3. 合作预习新课 教师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预习课文或对话,包括查字典,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找出重点,难点,思考问题,提出置疑以及预做课后练习等,经小组讨论,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评,逐一解决疑点。
4.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整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在导入对话或课文后,笔者经常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某一语言结构的功能或用法。如在教学“making suggestions”这一日常交际用语时,我让学生归纳总结提出建议的句子及其回答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经过小组讨论后发现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的回答也有很多种。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句型中动词的形式。学生对于经过自己思考归纳出的知识印象更深,记忆更牢。
5. 课后小组学习 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且纵观全班各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优点,进行及时表扬、鼓励、指导与建议。
6. 设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我们不仅要注意合作的时机,合作的时间长短,还要设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我觉得学习任务的布置,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练习,专题性学习等均可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布置共同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共同学习任务的课堂交流中可以显示各小组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学习任务的课堂交流则以互补学习为主。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不断向他们灌输 “ 合作教学 ” 的思想,并且向学生传授 “ 合作 ” 的技能,尽量做到要求具体明确,指令清楚,使学生具备 “ 合作 ” 的思想和技能,为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标准,把学生个人记分改为学习小组记分 ,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做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柒』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怎么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一些
【长鹿生观点】
好的英语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受益一生。特别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完全以成绩定乾坤。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英语都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所以,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再加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会帮助很多学生金榜题名!
【分享案例】
我有一个英语老师,他的教学方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是我初中的英语老师刘老师。
刘老师的教学方法:
刘老师上英语课,四十五分钟,差不多有三十多分钟,是在讲台下面,在学生中穿插走来走去。边讲,边提问,走到哪个学生跟前,就提问哪个学生。完全是随机的,突发式的提问。
比如要求学生背诵英语课文,可能这个学生刚刚背了一段,甚至几句话,他会叫停,叫他随便看中的另一个学生继续背。
课堂效果:
一,课堂纪律严谨。因为刘老师在讲台走来走去,我们学生也不敢开小差,不敢做小动作。一律都老老实实的听刘老师讲课。
『捌』 如何互动英语课堂
山东淄博市桓台县唐山中学 孙翠萍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所以说在英语课堂中没有教学交往,没有课堂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如何提高互动课堂的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前提
1、转变角色,双向互动
互动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互动的课堂,乐于平等对话。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和传授者,学生是“认知体”、“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封闭的。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而互动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师生间互教互学。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分享快乐,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互动教学过程要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要形成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我常常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greeting,free talk,say a chant,play a game,sing a song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相信尊重学生
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互动课堂里,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互动的课堂要做到“三尊重”,“三鼓励”。即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3、帮助学困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成功
我们的互动课堂,不能变成少数尖子生的表演舞台,应当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这些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英语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英语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鲜活起来。
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探究中学习
在互动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practice in pairs,discuss in groups of four,you can ask your friend等等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极为重要,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真实情景法
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言教学,使之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Food and drinks 这一Mole中的单词时,课前我预先准备了食物及相关图片。先通过看图片学习单词,接下来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方式,让学生猜单词、记单词。
2、实验观察法
-ing分词与-ed分词是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难以分辨两者的差异。我采用实验演示方法让学生观察其差异。课堂上,我演示水被烧开的过程,当水沸腾时,呈现短语boiling water;待水降温不沸腾时,呈现短语boiled water,并作喝水状。在这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生对此印象深刻,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区别。
3、多媒体演示法
同样,在学习两种分词的区别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图中上方一位老人正在看窗外树上徐徐飘落的树叶(The old man is looking at the falling leaves.);下方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打扫落在地上的叶子(The man is collecting the fallen leaves.)。多媒体课件中优美的画面,逼真的情景,巧妙的构思,为学生发挥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了条件,使知识渗透更为形象、直观。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关键
1、在认真倾听中善于发现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我们的英语课堂,应注重学生的感悟和建构,再也不能“死水一潭”。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原先的“一问一答”的模式变成了互问互答。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组织好动态的课堂教学。
2、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中,我们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理解内容、感受事物,只是他们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如学习单词时,让孩子们自己读准音,想办法了解词义。学句型、对话时让学生自由对话并给自己的朗读打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等。总之,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这样的互动课堂才会有高效率。
3、及时把持适度的评价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更大。比如,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鼓励为主,尤其是对后进生,我总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good”,“great”,“clever boy\girl”已经成为了我的口头禅。有时侯,哪怕是我的一个表扬手势都会在孩子的心中荡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