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格兒夫英語怎麼翻譯
❶ "白水世界"的意思和含義
應該是白水事件吧。
柯林頓夫婦與白水事件 白水事件是發生在柯林頓夫婦身上的最大丑聞事件.出任美國總統以 來,柯林頓始終沒有擺脫這一案件的困擾. 1978 年,當時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長的柯林頓打算參加當年的阿肯色州州 長之位的競選,他急需大量競選資金. 一天,柯林頓應一位老朋友的邀請在阿肯色州州府小石城的黑豌豆飯店 用餐.這位老朋友名叫詹姆斯·B·麥克道格爾,是一位房地產商人,專愛結 交顯貴人物. 席間,麥克道格爾告訴柯林頓,在阿肯色州風景如畫的白水河畔有一大 片已荒置多年的土地,總面積約有 3600 英畝.不久前一批阿肯色商人已經把 這一大片地買了下來,這批商人中包括富力賓鎮銀行家詹姆斯·帕特森以及 柯林頓競選州長班子的主管克爾尼·卡爾頓.現在這批商人正准備把其中地 段最好的 230 英畝土地出售.如果把這 230 英畝土地買下來,然後把它再分 成若干小塊出售,贏利必定十分豐厚.麥克道格爾力勸柯林頓一起合夥投資 入股做這筆生意. 柯林頓正為無處籌集競選資金而發愁,現在有這么一筆賺頭很厚的生意 送上門來,豈有白白放過之理.於是,柯林頓夫婦決定與麥克道格爾夫婦合 伙做這筆生意,於 1978 年 8 月買下了這塊 230 英畝的土地. 不過,柯林頓夫婦和麥克道格爾夫婦沒有拿出一分錢,交易所花費的 20.3 萬美元全部是借來的.其中 18.3 萬美元是以抵押貸款形式借自帕特森 的銀行,另外 2 萬美元從另一家銀行借得. 幾個月後,柯林頓如願以償當選為阿肯色州州長.上任後不久,柯林頓 任命麥克道格爾出任州商務部和公路處的聯絡員.隨後,柯林頓夫婦和麥克 道格爾夫婦再度借得 4.7 萬美元用於平整土地的道路以及勘測地基,並且成 立了"白水房地產開發公司"開始對外出售宅基地. 一開始,白水公司的前景似乎很不錯.公司投入大筆資金在芝加哥等北 方繁華大都市作了許多誘人的廣告,許多有錢的退休人員紛紛南下察看虛 實,想來買地的人也不少.但是,沒過多久,由於銀行貸款利率上升,白水 公司財務枯竭,房地產買賣很快就歇業了. 1982 年, 即白水公司房地產買賣失敗 3 年後, 麥克道格爾買下了擁有 300 萬美元固定資產的麥迪遜儲貸擔保公司.這本是一家專門幫助經營業績不善 的公司進行儲蓄和貸款以擺脫資金困難的聯邦金融機構. 由於麥克道格爾到處宣傳他的儲貸公司的利息為全州最高,因此麥迪遜 儲貸公司的儲蓄業務激增,從當初的 600 萬美元存款很快增加到 1.23 億美 元. 麥克道格爾考慮到白水公司經營業績不佳,隨時有破產的可能,為了不 讓自己的好朋友柯林頓在經濟上受損失,用麥迪遜儲貸擔保公司的資金將克 林頓夫婦手中的白水公司 50%的股份購買過去. 麥迪遜儲貸公司擁有大筆存款後,麥克道格爾動用數百萬美元做了幾樁 投機性的房地產買賣.由於其動作過大,美國聯邦家庭借貸銀行董事會開始 注意上他.1984 年,該董事會對麥迪遜儲貸公司作了一番調查後得出結論, 認為該儲貸公司"貸款程序嚴重混亂",已經危害了其作為金融機構的信譽. 然而,麥迪遜儲貸擔保公司並未因此而關閉.相反,由於有關部門把對 該公司進行全面清查的時間推遲至 1986 年初,中間留下了 26 個月的時間, 麥克道格爾便趁此機會大耍花招,試圖向聯邦管理部門證明他的儲貸公司有 足夠的償還存款的能力.其手法之一便是將希拉里任職的小石城羅斯律師事 務所聘為法律顧問單位,並支付聘用定金. 在這期間,阿肯色州金融管理機構曾要求麥克道格爾為其儲貸公司籌集 更多的資金,為此麥克道格爾打算出售儲貸公司的優先股.為了達到這一目 的,必須得到州證券管理局的批准.於是,麥克道格爾找到當時任州長的克 林頓,建議讓曾為儲貸公司擔任法律顧問的比佛利·巴塞特出任該局局長. 柯林頓果真在 1985 年 1 月下達了任命. 緊接著,作為儲貸公司法律顧問的羅斯律師事務所向州證券管理局提出 申請,要求批准麥迪遜儲貸公司公開出售優先股.兩個星期後,巴塞特直接 致函給柯林頓的妻子希拉里律師,表示同意申請的要求.這樣,根據阿肯色 州的法律,麥迪遜儲貸公司可以准備出售股權. 不過,由於其他原因,股權還沒來得及出售,儲貸擔保公司就被勒令關 閉. 這樣,柯林頓和妻子希拉里不但介入了白水公司的經營,而且還與麥迪 遜儲貸公司的事務有著密切的關系. 1986 年 4 月前後,麥克道格爾試圖向聯邦管理部門證明麥迪遜儲貸公司 有償付能力的企圖最終沒有成功. 1986 年 8 月, 麥迪遜儲貸公司被勒令關閉. 聯邦調查人員在清理麥迪遜所有帳務後確定,其虧損高達 6880 萬美元,幾乎 是儲貸公司存款數的一半.此後,麥迪遜儲貨公司破產倒閉. 1989 年,麥克道格爾被起訴,罪名是欺詐,不過很快就被無罪釋放. 由於管理不善等多種原因, 白水公司於 1991 年 9 月申請破產, 最終倒閉. 問題在於,柯林頓夫婦在這兩家破產公司以往的活動中,有沒有利用克 林頓手中的權力得到非法收入?得到多少非法收入(包括非法得到的競選活 動經費)?這兩家公司破產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一個騙取大量金錢的陰謀? 1992 年,柯林頓出馬角逐美國總統.就在大選期間,《紐約時報》記者 傑夫·格恩把柯林頓在白水公司的土地買賣予以暴光,暗示柯林頓夫婦在這 樁生意中有過不正當收入.對於這一指控,柯林頓馬上予以斷然否認,聲稱: "在這樁生意上我們虧掉了 2.5 萬多美元.我從來沒有在這筆生意上賺過一 分錢."在這之後,有關這樁投資生意的說法一變再變.最後柯林頓夫婦委 托丹佛的一位律師詹姆斯·林恩斯起草了一份報告,改口說柯林頓夫婦在白 水房地產生意上的虧損高達 6.89 萬美元. 柯林頓怎麼也沒料到,這時,他的白水公司的合夥人麥克道格爾會站起 來出他的丑.麥克道格爾向新聞界宣稱,當時用來購買土地的那筆抵押貸款 的大部分是由他而不是柯林頓夫婦來償還的.迫於輿論壓力,柯林頓夫婦最 後不得不出示了夫婦倆在 1977 年至 1979 年期間的納稅申報單,試圖澄清是 非. 在出任美國總統後,柯林頓再一次改口稱他的虧損為 4.3 萬美元,而這 時麥克道格爾也突然推翻早先的說法,與柯林頓保持一致. "白水事件"事發後,以柯林頓為首的美國聯邦政府為了掩人耳目,虛 假地成立了所謂主持公道的民間機構堅毅信託公司,專門負責調查這一事 件.實際上,這家公司的調查人員乃柯林頓夫婦所指定,其負責人,財政部 副部長羅傑·沃特曼即是柯林頓的親信.為保持表面上的"司法獨立",司 法部陪審團在摸清總統意圖的基礎上,要求對"白水事件"進行"客觀公正" 的調查.1994 年 1 月 5 日,正式給柯林頓總統發出傳票,要求柯林頓總統夫 婦將與白水事件有關的一些文件交給司法部陪審團.當天,柯林頓便指示白 宮發言人,稱總統"自願交出那些文件". 他們打算,這樣做既可以讓柯林頓夫婦在政府機關內部巧妙地過關,又 可以向國民宣布對"白水事件"的調查,追究是認真的,沒有任何欺騙和敷 衍. 然而,國民們並不買司法部陪審團的帳,他們認為,柯林頓夫婦在這個 問題上可能有什麼大事瞞著公眾. 在 1992 年總統競選中敗下陣來的共和黨人,這時顯得格外活躍.早在 1992 年總統選舉中,他們原本可以利用 "白水事件"對柯林頓展開強烈攻擊, 但考慮到容易引起民主黨人指責共和黨人出於政治目的而發難,因此沒有一 味地堅持要求有關部門對"白水事件"進行刑事調查.隨著案情調查,記者 追蹤的進展,共和黨見時機成熟,於是從口氣上提高了嗓門,強烈要求司法 部任命一位真正能夠主持正義,公道的獨立性較強的特別檢察官,擺脫任何 干擾和阻礙,專心致力於"白水事件"的全面調查. 對民眾的呼聲和共和黨人的要求,司法部沒有迎風而上,而是採取了迂 回拖延的策略.針對來勢洶洶的壓力,由柯林頓總統親自任命的司法部長雷 諾屢次表明態度說,司法部"沒有任命特別檢察官的計劃".實際上,司法 部是在根據柯林頓的旨意行事. 這時,柯林頓總統也意識到如果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僵持下去,不但會妨 礙他正常的工作安排,而且會造成很壞的政治影響.他愈來愈覺得應該避開 一直不讓任命特別檢察官的希拉里,趕快定下此事. 1994 年 1 月 11 日,柯林頓在布拉格與北約領導人會晤期間,專門給大 西洋波岸的美國白宮打了越洋電話,稱他完全同意由司法部任命一名專門調 查"白水事件"的特別檢察官.接到通知後,司法部長雷諾緊張工作一個多 星期,於 1994 年 1 月 20 日作出決定,任命前紐約聯邦法官,現年 63 歲的羅 伯特·菲斯克為特別檢察官,全權負責調查"白水事件". 羅伯特·菲斯克上任以後,開始了緊張的調查取證工作.調查人員仔細 查閱了希拉里的有關白水公司的記錄材料,尋查希拉里擔任小石城律師時辦 理有關案件的利益沖突的證據,稅務申報表的證據以及麥迪遜儲貸擔保公司 的老闆麥克道格爾將公司的資金轉付給希拉里和她的家庭的證據.通過這些 查證的材料,初步確認柯林頓夫人希拉里在白水公司的交易,業務合夥關系 及利用權力的影響經商的過程中,是個起著穿針引線作用的人物. 與此同時,白宮並沒有對"白水事件"的調查放任不管,而是想方設法 通過不同渠道了解調查的進展情況,以便在必要時採取相應對策.早在堅毅 信託公司正式要求調查麥迪遜儲貸擔保公司之前,白宮就派人私下裡會見信 托公司的財政部法律顧問瓊·漢森,探聽有關指控和調查的情況.在特別檢 察官菲斯克等人著手調查"白水事件"近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白宮法律顧問 努斯鮑姆(先前是希拉里的好朋友,在希拉里的幫助下謀得此職),白宮及 財政部的 10 多名高級官員先後召開數次會議,探聽消息,密謀對策,試圖插 手這件事.這些官員中,包括白宮辦公廳副主任伊基斯,白宮通訊主任吉拉 安,白宮高級顧問林賽,希拉里辦公室主任威廉斯,希拉里的新聞秘書卡普 托等人. 據報道,特別檢察官菲斯克接受任命之前,努斯鮑姆就從司法部的調查 人員那裡獲悉了有關麥迪遜儲貸擔保公司的調查文件的詳細內容,其中提到 柯林頓夫婦是疏於管理,漏洞百出的麥迪遜儲貸擔保公司的最大受惠者.而 這種"刑事介紹"的文件材料是應該絕對保密的,對涉及到的有關人員尤其 應當如此. 按照聯邦的法律,進行類似"白水事件"這樣的調查,必須是在十分秘 密的狀態下進行,政府,國會及任何黨派團體或個人,均不得加以干預或阻 止.然而,白宮的一些做法與聯邦的法律卻是完全相違背的. 白宮暗中干預司法部門對"白水事件"調查的消息,很快被新聞機構當 作特大新聞對全國公眾做了報道. 美國的社會輿論和反對派人士, 甚至將 "白 水事件"和尼克松時代的"水門事件"聯系在一起加以評論和攻擊.有的則 乾脆說"白水事件"和"水門事件"是一路貨色.這就把柯林頓夫婦推向了 一個可怕的境地. 這樣,公眾所關注的熱點又多了一個白宮干擾對"白水事件"進行調查 的問題. 來自新聞界,社會公眾的輿論以及國會中共和黨方面的信息,使特別檢 察官菲斯克深感問題的嚴重性和肩負的重要責任.他清楚地表示,"白水事 件"無論涉及到誰,都要堅決一查到底. 1994 年 3 月 4 日晚,菲斯克以特別檢察官的名義下令向柯林頓的 6 名高 級助手,4 名現任及前任財政部官員發出傳訊通知,要求他們到聯邦法庭接 受調查.在這些被傳訊的人員中,其中有 4 位是希拉里的盟友或雇員,也包 括柯林頓的高級顧問. 菲斯克的傳票發出後,曾任"彈劾尼克松委員會"成員,現任白宮法律 顧問的努斯鮑姆,似乎有種不詳的預感,在接到傳票的當晚即致信柯林頓總 統,要求辭去法律顧問的職務. 1994 年 3 月 8 日,柯林頓總統在接受努斯鮑姆的辭呈後,任命美國公認 的華盛頓圈內人物,76 歲的卡特勒為白宮法律顧問.卡特勒曾是卡特當政時 期的白宮法律顧問,曾幫助卡特渡過了幾次嚴重的政治危機. 白宮法律顧問的匆匆變更,引起了人們的重重疑慮.一向關注白水事件 問題的美國新聞界,此時忽然聯想到原白宮法律副顧問,柯林頓夫婦的好友 文森特·福斯特的突然自殺一事. 福斯特曾是希拉里在小石城羅斯律師事務所的同事,也是白水公司許多 內幕的知情者,柯林頓當選總統後被委以白宮法律副顧問 (即助理法律顧問) 一職.現在有證據表明,在國會開始對白水事件的聽證調查後,福斯特除了 完成本職工作外一直在努力使柯林頓夫婦擺脫困境.
❷ 概述南丁格爾的事
(1820—1910)Florence Nightingale
「余謹於上帝及公眾前宣誓,願吾一生純潔忠誠服務,勿為有損無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葯。當盡予力以增高吾職業之程度,凡服務時所知所聞之個人私事及一切家務均當謹守秘密,予將以忠誠勉助醫生行事,並專心致志以注意授予護理者之幸福。」——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誓約
原版:
I solemnly pledge myself before God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assembly, to pass my life in purity and to practice my profession faithfully.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 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 drug.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 maintain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 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 to 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 my calling.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 work, 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 care. ——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南丁格爾簡介
在中外歷史上,能以堅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難並建立特殊功業的人物向來不多,尤其女性人物更為鮮見。現代護理的鼻祖及現代護理專業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偉大英國女性。她被譽為近代護理專業的鼻祖。
南丁格爾父母自1818 年結婚後,一直在歐洲各地旅遊。1819 年,母親在那不勒斯生養了第一個女兒,便以這座城市的希臘名稱給這個孩子取名為芭斯諾普 Parthnope ,是為弗洛倫斯的姐姐——芭斯諾普·南丁格爾。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於歐洲的途中,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城出生。她父母以此城為名為她取名。這個在1820 年還罕見的名字,隨著歲月流逝幾乎家喻戶曉。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少女被取名為弗洛倫斯,以表示對南丁格爾的敬意。
南丁格爾生於一個名門富有之家家境優裕,她的父親威廉·愛德華·南丁格爾(1874年去世)畢業於劍橋大學,是一位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作過統計師。母親芬妮(樊妮)·史密斯·南丁格爾(1880年去世),也出身於英國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鄉里。南丁格爾曾在巴黎大學就讀,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南丁格爾自幼便在家庭里受教育。不到10 歲時就能自如地用法語來寫日記,維持有兩年以上,而日記上的字,也寫得十分整齊。日記的封面寫著「拉·威·德·法蘭斯·曼西紐」這在法語的意思是——夜鶯的傳記。夜鶯,即南丁格爾的姓 Nightingale 的英語含義。 她母親對她很不滿意,因為她無意於婚姻。她在當主婦、當文學家、當護士三者之中選擇了當護士。
自童年開始,南丁格爾即對護理工作深感興趣,鄉間度假時,常常跑去看護生病的村民。早在1837年,她就開始關心醫院里的護理情況並產生了學習護理工作的念頭。她常利用游覽的機會參觀修道院、女子學校、孤兒院探詢慈善事業的情況及經營方法。 1838 年5月24日拜謁維多利亞女王。1849年,南丁格爾旅遊埃及返國途中,認識泰德爾·弗利德納(19世紀德國護理史上頗具影響的人物)夫婦1850年8月,南丁格爾到達嚮往已久的凱撒斯畏斯(凱斯韋爾黎) Kaiserswerth 城,並在弗利德納夫婦創辦的女執事訓練所見習兩周。她詳細考察了這所慈善機構的運作情況,寫下了長達32頁的論文《萊茵河畔的凱撒斯畏斯學校》,並呼籲英國淑女們到凱撒斯畏斯擔任女執事。1851年南丁格爾再度前往弗利德納牧師所主持的女執事訓練所,受訓三個月。1853年,到巴黎「慈善事業修女會」參觀考察護理組織和設施,歸國後,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監督。1854至1856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南丁格爾以其人道、慈善之心為交戰雙方的傷員服務,戰爭結束後,她被視為民族英雄。由於在戰爭期間的卓越貢獻,南丁格爾被當時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授予聖喬治勛章和一枚美麗的胸針。
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國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成立。同年,軍醫學校成立。同年,印度發生動盪,她與海伯特(西德尼·赫伯特)共同促請政府改善印度駐軍的生活環境的提案,卻毫無反映。在1863年的社會科學會議上宣讀的一篇佛羅倫斯的論文——《人們應如何在印度生活以避免死亡》——曾經引起極大的反映。1873年,她又以同一篇文章,說明十年以來,在印度進行的衛生設備改革進步的情形。
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成功地把護理工作從「污水般」的社會底層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隨後,她又著手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撰寫的《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主要著作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由於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她的辦學思想由英國傳到歐美及亞洲各國。瑞士慈善家吉恩·亨利·敦安在她的影響下,於1864年在日內瓦成立國際紅十字會。1876年,她憤慨於養育院對待病人的態度如同對待乞丐,便向當局控訴,又建議設立收容精神病者的設施,以及隔離傳染病者等案件,促使倫敦貧民法案成立。1883年授予英國皇家紅十字章,1887年組成護士會。
1900年,南丁格爾80歲生日那天,由全是各地寄來是祝壽書信,像雨點般投向年老的她。這些信,其中有的是各過皇帝和國王寄來的,也有為紀念天使而命名為「佛羅倫斯」寄給她的。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 1907年,萬國紅十字會授予贊辭,愛德華七世授予南丁格爾功績勛章,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爾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溘然長逝,享年90歲。南丁格爾終身未嫁,她的一生,歷經整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對開創護理事業做出了超人的貢獻。她畢生致力於護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一切,使她成為19世紀出類拔萃、世人敬仰和贊頌的偉大女性。為了紀念她的成就,1912年,國際護士會(ICN)倡儀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定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改為國際護士節,以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南丁格爾逝世後,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後人飲譽她為「傷員的天使」和「提燈女士」。
南丁格爾軼事
心地善良,放棄富貴
父親威廉和母親芬妮,都有著貴族血統。在英國,他們擁有兩處家園:茵幽別墅和恩珀蕾花園。每年夏天,烈日炎炎,他們全家像候鳥一樣,馬不停蹄地到「茵幽別墅」避暑;而在一年的其餘時間,他們住在恩珀蕾花園里。到了春秋季節,全家人就到附近的倫敦探親訪友,忙得不亦樂乎。小弗洛倫斯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環境中度過。
可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她的興奮點,卻往往不在小夥伴們身上。她愛騎小馬,愛和身邊的小貓、小狗、小鳥們聊天,玩耍。她樂於照看它們。有一次,一隻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鳥包起來,把它埋在花園內的松樹下,還豎起了一塊小墓碑,上面寫了墓誌銘——
可憐的小山雀/你為何死去/你頭上的皇冠/是那樣美麗//但是現在/你卻躺在那裡/對我不理不睬/不聞不問
從小時候起,她就獨來獨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頑皮。她倔強而執拗,多愁善感,似乎過於早熟。她在滿目繁華中孤獨地成長。
恩珀蕾花園一片繁榮,花園外面卻是滿目凋敝。1842年的英國,經濟異常蕭條,飢民充斥了各個角落。弗洛倫斯在她的筆記中寫道:不管什麼時候,我的心中,總放不下那些苦難的人群……
1843年7月,正是炎熱的季節,南丁格爾一家再度到茵幽別墅消夏避暑時,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去幫助周圍的窮人。她不怕骯臟和吃苦,把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因為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常常硬要母親給她一些葯品、食物、床單、被褥、衣服等等。她把這些東西用於賑濟窮人,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到了應當返回恩珀蕾花園時,弗洛倫斯不願半途而廢,她想留在當地。但是母親認為,出身貴族的女兒理應在別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浪費時間護理那些窮人,簡直荒唐無比。父親和姐姐也都站在母親一邊。弗洛倫斯孤立無助。
在當時英國人的觀念中,與各式各樣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骯臟而危險的。人們對於「醫院」、「護理」這樣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談,因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丟臉的事情。由於醫療水平落後,加上國力衰微,戰爭頻仍,在1844年以後的英國,醫院幾乎就是不幸、墮落、邋遢、混亂的代名詞。由於缺少必要的管理,它有時簡直就像瘋人院。在弗洛倫斯看來,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事,還不是上述可怕的醫療條件,而是醫院中「護士」的不佳的名聲,和她們那低下的素質。
1845年8月,弗洛倫斯同父親一道,到曼徹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因為祖母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邊護理。很快,祖母的身體大有起色。接著老保姆蓋爾太太又病倒了。弗洛倫斯又趕回家裡,精心護理病入膏肓的蓋爾太太。直到老人臨終,弗洛倫斯一直守候床邊,沒有離開半步。
這年秋天,恩珀蕾花園附近農村中瘟疫流行,和當地的牧師一道,弗洛倫斯積極地投入了護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證明著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堅定了。
在那時,人們都以為護理工作很簡單,根本用不著培訓。以前連弗洛倫斯自己也曾認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幫助病人解除病痛,這就是護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親眼看到一個女人,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這位病人服錯了葯。「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護理者『毒死』了她!」這一想法讓她大受刺激。她從此知道,護理是一門重要的學問。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別無選擇,必須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離恩珀蕾花園幾英里處,有一個診療所,主治醫師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氣,據說畢業於牛津大學,而且是南丁格爾家的老朋友。於是,弗洛倫斯打算說服父母,給她一段時間,准許她去這個診療所學習。恰逢富勒夫婦應約到恩珀蕾花園做客,她就當著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為師。
不料,一場風暴就此爆發了。父親拂袖而去;母親則氣得發瘋,說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怪念頭;連姐姐也歇斯底里大聲嚷嚷,說妹妹一定是「中了邪」——這不單有失貴族身份,還會把病菌帶入家門,害死全家。
富勒夫婦感到很難堪。為了安撫南丁格爾夫婦,他們也只好向弗洛倫斯「潑冷水」,勸她放棄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她咬緊牙關,沒有屈服。她開始偷偷鑽研起醫院報告和政府編印的藍皮書。她還私下給國外的專家(比如普魯士大使本森夫婦)寫信,向他們請教各種問題。並且,還時不時地索求有關巴黎和柏林兩市醫院情況的調查報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學習一個多小時。當早飯鈴聲響起,她會迅速收拾書本,若無其事地下樓用餐,看上去規規矩矩,也盡量不提及內心的想法。母親要她負責儲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絲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親回心轉意。她給朋友克拉克小姐寫信說:「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務。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們簡直是乏味透頂。我也不禁要問自己:『這就是生活嗎?難道一個有理智的人,一個願意有所作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這些嗎?』」
她也收到了愛情的橄欖枝。在一次宴會上,她結識了年輕的慈善家理查德(將少年犯與成年犯分離,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議)。理查德對她一見鍾情,兩人一起談詩作畫,愉快交往。在弗洛倫斯寂寞無助的時候,理查德的數不清的信箋,給過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稱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時,她考慮良久,卻拒絕了他。她給理查德寫信說:我註定是個漂泊者。為了我的使命,我寧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錢。
弗洛倫斯曾在一封信中流露出追求獨身生活的態度,同時談到自己對婚姻的看法:「普遍的偏見是,歸根結底,一個人必須結婚,這是必然的歸宿。不過,我最終覺得,婚姻並不是唯一的。一個人完全可以從她的事業中,使自己感到充實和滿足,找到更大的樂趣。」此後,她拒絕了所有的求婚者。
經弗洛倫斯的請求,本森爵士給她寄來了一本書:《凱撒沃茲的基督教慈善婦女年鑒》。書里介紹了凱撒沃茲在護理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有關情況。
她仔細閱讀之後,不由得喜出望外。作為慈善醫療機構,凱撒沃茲正是她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地方。在那裡,各方面的條件相對完備,她可以得到適當的訓練,同時,那裡的宗教氣氛、清規戒律,是一張「擋箭牌」,可以保證護士的名聲不受輿論指責。
但她不敢貿然向父母提出直接去凱撒沃茲,只是利用病後療養的機會,先來到法蘭克福,當時那裡的護理事業也走在各國前列。在一家診療所,她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兩周以後,她離開時,覺得自己有資格做一名合格的護理員了。
當父母、姐姐知道她對護理「賊性不改」,還在私自學醫時,個個氣得發抖。他們聯合起來懲罰她,令她「閉門思過」,不許出家門一步。
她與家人冷戰數年。時光如飛,在1851年6月8日這一天,弗洛倫斯在她的筆記中,以前所未有的堅定語氣寫道:「我必須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機會就會白白地從身邊溜走。從他們那裡,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沖突。我顯然是不會獲得同情和支持的。我應該就這樣坐以待斃嗎?絕對不可以!我必須自行爭取那些我賴以生存的一切。對於屬於我的事業,我必須自己動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際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們是決不會恩賜與我的。」
這次,她的確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首先,她以出去散心為借口,去了凱撒沃茲;在那裡學了兩個星期之後,為了獲得更為系統的學習,決定再次去法蘭克福。她平靜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決定,父親尚平靜,但母親和姐姐驚慌不已,再度極力阻撓。這一次,弗洛倫斯絲毫沒有退卻。她們三人大吵了一通。父親見勸阻無效,氣憤之下,提著獵槍牽著愛犬走出家門。他走後,她們更吵得天昏地暗。母親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靈巧地躲開了。
第二天,弗洛倫斯勇敢地離開了家。來到西道爾·弗利德納牧師的收容所——這所機構擁有一所醫院,一所育嬰堂,一個孤兒院和一所培訓女教師的學校。
弗洛倫斯住在孤兒院內的一個小房間里。她的工作地點,就是孤兒院和法蘭克福女子醫院。所有的工作她都學著干,一點兒也不肯落下,甚至連手術護理她也參加。這對她來說非常不易。畢竟,在當時,對於一個貴族女子來說,完全是「有失體統」的事。她明白這一點,但她不在乎。
在這段時間里,她往家裡寫了好幾封信,介紹自己的情況,也渴望和家裡人重歸於好。在32歲生日時,她感謝家人的祝福,還特地給父親維恩寫了一封信。其中寫道:
「盡管我的年齡的確不小了,不過我會更加堅持行使我的使命。事實上,我很高興,因為我終於重獲自由。我的不幸的青春期已經過去,我並不多麼留戀。它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我為此而欣慰,因為這意味著,我將獲得新生命。」
篇幅有限,詳細的資料在這里
http://ke..com/view/21834.htm
❸ 戰女神M 終章梵格爾夫宮殿B1F中間的寶箱怎麼開
那個寶箱後面是二周目的EX迷宮入口,做女僕找書任務給的鑰匙能進去
❹ 來。。翻譯歌詞。。20分。,。分不多望諒解
小黑桃皇後
?
現在,她是一個小黑桃皇後,和男人不會讓她
Mmmm ,她是很少黑桃皇後,和男人不會讓她
每次她提出了傳播,豪公平布朗,冷寒氣只是遍布箱
我坤'給我一個gamblin '的女人,如果最後一件事,我做
電器和電子設備,坤'給我一個gamblin '的女人,如果是過去的事情,我確實
嗯,一個人不需要一個女人,戶外公平,布朗說,他給他所有的錢
大家說,她有魔咒,現在她已經usin '這東西
Mmmm , mmmm , verybody說,她有魔咒,導致她被usin '的東西
但她有一種trimmin '下來,豪公平布朗和我的意思是,最太艱苦
現在,小女孩,因為我是國王,寶寶,你是一個皇後
Ooo指令,因為我是國王的嬰兒,你是一個皇後
樂的我們方能集思廣益,共同,公平布朗豪,那麼我們可以使我們的錢綠色
最後公平交易下降
?
這是最後公平交易布萊恩'下來,最後公平交易布萊恩'下跌
這是最後公平交易布萊恩'下來,上帝
在此格爾夫波特島道呃伊達美人,不要哭,這個時候,
開發協會美人,不要哭,這個時候
如果你哭了鎳,你會死的一角錢
但她沒有哭,但這筆錢將不會排雷我喜歡你這樣做,
我喜歡你
我喜歡你做什麼,上帝
在此格爾夫波特島道我隊長這樣意味著我,
我的隊長,以便對我的意思
我的隊長這樣意味著對m'mmmm ,上帝
在此格爾夫波特島道營添乘,他和看到的,
營地沒有看到他和
在規模上是無法看到,上帝
在此格爾夫波特島道啊,最後公平交易布萊恩'下來,
這是最後公平交易布萊恩'下跌
這'最後公平交易布萊恩'下來,上帝
在此格爾夫波特島道我workin '我回家途中,
我的工作我回家途中
我workin '我回家途中,上帝
在此格爾夫波特島道和那個東西不保持ringin '這么快,
那個東西不保持ringin '這么快
這事不保持ringin '這么快,好主
在此Gulfed和港口島道
善良的女人藍調
?
我得到善良的女人
做任何事情在這個世界上對我來說
我得到善良的女人
做任何事情在這個世界上對我來說
但是,這些邪惡的心腸婦女,
男子,他們不會讓我
我愛我的寶寶
我的孩子不愛我
我愛我的孩子, oooohhh
我的孩子不愛我
但是我真的喜歡那個女人,
無法忍受離開她是
不是,但有一件事
讓約翰遜先生飲料
其擔心回合你如何對待我的嬰兒
首先,我想
噢,我的寶貝,我的生活感覺不一樣
您休息,我的心,
當您打電話給我先生某某人的名字
她是一個善良的女人
她的研究邪惡所有時間
她是一個善良的女人
她的研究邪惡所有時間
您井要殺我
以有您的想法
❺ 南丁格爾的事跡
(1820—1910)Florence Nightingale
「余謹於上帝及公眾前宣誓,願吾一生純潔忠誠服務,勿為有損無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葯。當盡予力以增高吾職業之程度,凡服務時所知所聞之個人私事及一切家務均當謹守秘密,予將以忠誠勉助醫生行事,並專心致志以注意授予護理者之幸福。」——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與上天的誓約
原版:我鄭重承諾自己在上帝面前以及在本屆大會,通過我的生活在純度,並忠實地實踐我的職業。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 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 drug.我將避免任何有害的和惡作劇,並沒有考慮或明知管理任何有害葯物。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 maintain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 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 to 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 my calling.我將盡我的力量,保持和提高我的職業標准,並將於信心所有個人事項致力於保持和我的所有家庭事務來我的知識在實踐中我的要求。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 work, 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 care.忠誠,我會盡力幫助醫生在他的工作,並把自己的福利那些致力於我國保健。 ——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 在南丁格爾誓約
「我死了,請你們把我埋在父母的身邊。記住,千萬不要舉行什麼熱鬧的葬禮,送葬的人只要兩位就行了。知道嗎?」——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遺言
[編輯本段]南丁格爾簡介
1820年,南丁格爾出生於英國一個富有的家庭。她的父母希望她學習文學藝術。南丁格爾說:「擺在我面前的只有三條路:一是成為文學家;二是結婚當主婦;三是當護士。」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選擇了第三條道路。
19世紀50年代,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英國的戰地戰士死亡率高達42%。南丁格爾主動申請,自願擔任戰地護士。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戰地醫院服務。她竭盡全力排除各種困難,為傷員解決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護理。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傷病員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每個夜晚,她都手執油燈巡視,傷病員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士。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回到英國,被人們推崇為民族英雄。
1860年,南丁格爾用政府獎勵的4000多英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隨後,她又創辦了助產士及經濟貧困的醫院護士培訓班,被人們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
1910年,南丁格爾逝世。為表達對她的敬仰,人們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南丁格爾逝世後,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後人飲譽她為「傷員的天使」和「提燈女士」。 北京師大版教材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第三課《白衣天使》講述了她的故事。
❻ 契訶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果戈理 史涅格爾的英文譯名是什麼啊
契訶夫: Аnton chekhov
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
果戈理 :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
史涅格爾:Snegur
❼ 南丁格爾的資料誰有
1820—1910)
「我死了,請你們把我埋在父母的身邊。記住,千萬不要舉行什麼熱鬧的葬禮,送葬的人只要兩位就行了。知道嗎?」——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遺言
南丁格爾簡介
在中外歷史上,能以堅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難並建立特殊功業的人物向來不多,尤其女性人物更為鮮見。現代護理的鼻祖及現代護理專業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偉大英國女性。她被譽為近代護理專業的鼻祖。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於歐洲的途中,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城出生。她父母以此城為名為她取名。這個在1820 年還罕見的名字,隨著歲月流逝幾乎家喻戶曉。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少女被取名為弗洛倫斯,以表示對南丁格爾的敬意。
南丁格爾生於一個名門富有之家家境優裕,她的父親威廉·愛德華·南丁格爾(1874年去世)畢業於劍橋大學,是一位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作過統計師。母親芬妮(樊妮)·史密斯·南丁格爾(1880年去世),也出身於英國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鄉里。南丁格爾曾在巴黎大學就讀,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南丁格爾自幼便在家庭里受教育。不到10 歲時就能自動地用法語來寫日記,維持有兩年以上,而日記上的字,也寫得十分整齊。日記的封面寫著「拉·威·德·法蘭斯·曼西紐」這在法語的意思是——夜鶯的傳記。夜鶯,即南丁格爾的姓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溘然長逝,享年90歲。南丁格爾終身未嫁,她的一生,歷經整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對開創護理事業做出了超人的貢獻。她畢生致力於護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一切,使她成為19世紀出類拔萃、世人敬仰和贊頌的偉大女性。為了紀念她的成就,1912年,國際護士會(ICN)倡儀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定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改為國際護士節,以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南丁格爾逝世後,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後人飲譽她為「傷員的天使」和「提燈女士」。
南丁格爾軼事
■心地善良,放棄富貴
父親威廉和母親芬妮,都有著貴族血統。在英國,他們擁有兩處家園:茵幽別墅和恩珀蕾花園。每年夏天,烈日炎炎,他們全家像候鳥一樣,馬不停蹄地到「茵幽別墅」避暑;而在一年的其餘時間,他們住在恩珀蕾花園里。到了春秋季節,全家人就到附近的倫敦探親訪友,忙得不亦樂乎。小弗洛倫斯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環境中度過。
可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她的興奮點,卻往往不在小夥伴們身上。她愛騎小馬,愛和身邊的小貓、小狗、小鳥們聊天,玩耍。她樂於照看它們。有一次,一隻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鳥包起來,把它埋在花園內的松樹下,還豎起了一塊小墓碑,上面寫了墓誌銘——
可憐的小山雀/你為何死去/你頭上的皇冠/是那樣美麗//但是現在/你卻躺在那裡/對我不理不睬/不聞不問
從小時候起,她就獨來獨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頑皮。她倔強而執拗,多愁善感,似乎過於早熟。她在滿目繁華中孤獨地成長。
恩珀蕾花園一片繁榮,花園外面卻是滿目凋敝。1842年的英國,經濟異常蕭條,飢民充斥了各個角落。弗洛倫斯在她的筆記中寫道:不管什麼時候,我的心中,總放不下那些苦難的人群……
1843年7月,正是炎熱的季節,南丁格爾一家再度到茵幽別墅消夏避暑時,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去幫助周圍的窮人。她不怕骯臟和吃苦,把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因為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常常硬要母親給她一些葯品、食物、床單、被褥、衣服等等。她把這些東西用於賑濟窮人,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到了應當返回恩珀蕾花園時,弗洛倫斯不願半途而廢,她想留在當地。但是母親認為,出身貴族的女兒理應在別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浪費時間護理那些窮人,簡直荒唐無比。父親和姐姐也都站在母親一邊。弗洛倫斯孤立無助。
在當時英國人的觀念中,與各式各樣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骯臟而危險的。人們對於「醫院」、「護理」這樣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談,因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丟臉的事情。由於醫療水平落後,加上國力衰微,戰爭頻仍,在1844年以後的英國,醫院幾乎就是不幸、墮落、邋遢、混亂的代名詞。由於缺少必要的管理,它有時簡直就像瘋人院。在弗洛倫斯看來,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事,還不是上述可怕的醫療條件,而是醫院中「護士」的不佳的名聲,和她們那低下的素質。
1845年8月,弗洛倫斯同父親一道,到曼徹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因為祖母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邊護理。很快,祖母的身體大有起色。接著老保姆蓋爾太太又病倒了。弗洛倫斯又趕回家裡,精心護理病入膏肓的蓋爾太太。直到老人臨終,弗洛倫斯一直守候床邊,沒有離開半步。
這年秋天,恩珀蕾花園附近農村中瘟疫流行,和當地的牧師一道,弗洛倫斯積極地投入了護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證明著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堅定了。
在那時,人們都以為護理工作很簡單,根本用不著培訓。以前連弗洛倫斯自己也曾認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幫助病人解除病痛,這就是護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親眼看到一個女人,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這位病人服錯了葯。「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護理者『毒死』了她!」這一想法讓她大受刺激。她從此知道,護理是一門重要的學問。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別無選擇,必須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離恩珀蕾花園幾英里處,有一個診療所,主治醫師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氣,據說畢業於牛津大學,而且是南丁格爾家的老朋友。於是,弗洛倫斯打算說服父母,給她一段時間,准許她去這個診療所學習。恰逢富勒夫婦應約到恩珀蕾花園做客,她就當著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為師。
不料,一場風暴就此爆發了。父親拂袖而去;母親則氣得發瘋,說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怪念頭;連姐姐也歇斯底里大聲嚷嚷,說妹妹一定是「中了邪」——這不單有失貴族身份,還會把病菌帶入家門,害死全家。
富勒夫婦感到很難堪。為了安撫南丁格爾夫婦,他們也只好向弗洛倫斯「潑冷水」,勸她放棄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她咬緊牙關,沒有屈服。她開始偷偷鑽研起醫院報告和政府編印的藍皮書。她還私下給國外的專家(比如普魯士大使本森夫婦)寫信,向他們請教各種問題。並且,還時不時地索求有關巴黎和柏林兩市醫院情況的調查報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學習一個多小時。當早飯鈴聲響起,她會迅速收拾書本,若無其事地下樓用餐,看上去規規矩矩,也盡量不提及內心的想法。母親要她負責儲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絲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親回心轉意。她給朋友克拉克小姐寫信說:「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務。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們簡直是乏味透頂。我也不禁要問自己:『這就是生活嗎?難道一個有理智的人,一個願意有所作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這些嗎?』」
她也收到了愛情的橄欖枝。在一次宴會上,她結識了年輕的慈善家理查德(將少年犯與成年犯分離,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議)。理查德對她一見鍾情,兩人一起談詩作畫,愉快交往。在弗洛倫斯寂寞無助的時候,理查德的數不清的信箋,給過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稱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時,她考慮良久,卻拒絕了他。她給理查德寫信說:我註定是個漂泊者。為了我的使命,我寧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錢。
她仔細閱讀之後,不由得喜出望外。作為慈善醫療機構,凱撒沃茲正是她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地方。在那裡,各方面的條件相對完備,她可以得到適當的訓練,同時,那裡的宗教氣氛、清規戒律,是一張「擋箭牌」,可以保證護士的名聲不受輿論指責。
但她不敢貿然向父母提出直接去凱撒沃茲,只是利用病後療養的機會,先來到法蘭克福,當時那裡的護理事業也走在各國前列。在一家診療所,她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兩周以後,她離開時,覺得自己有資格做一名合格的護理員了。
當父母、姐姐知道她對護理「賊性不改」,還在私自學醫時,個個氣得發抖。他們聯合起來懲罰她,令她「閉門思過」,不許出家門一步。
她與家人冷戰數年。時光如飛,在1851年6月8日這一天,弗洛倫斯在她的筆記中,以前所未有的堅定語氣寫道:「我必須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機會就會白白地從身邊溜走。從他們那裡,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沖突。我顯然是不會獲得同情和支持的。我應該就這樣坐以待斃嗎?絕對不可以!我必須自行爭取那些我賴以生存的一切。對於屬於我的事業,我必須自己動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際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們是決不會恩賜與我的。」
這次,她的確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首先,她以出去散心為借口,去了凱撒沃茲;在那裡學了兩個星期之後,為了獲得更為系統的學習,決定再次去法蘭克福。她平靜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決定,父親尚平靜,但母親和姐姐驚慌不已,再度極力阻撓。這一次,弗洛倫斯絲毫沒有退卻。她們三人大吵了一通。父親見勸阻無效,氣憤之下,提著獵槍牽著愛犬走出家門。他走後,她們更吵得天昏地暗。 第二天,弗洛倫斯勇敢地離開了家。來到西道爾·弗利德納牧師的收容所——這所機構擁有一所醫院,一所育嬰堂,一個孤兒院和一所培訓女教師的學校。
弗洛倫斯住在孤兒院內的一個小房間里。她的工作地點,就是孤兒院和法蘭克福女子醫院。所有的工作她都學著干,一點兒也不肯落下,甚至連手術護理她也參加。這對她來說非常不易。畢竟,在當時,對於一個貴族女子來說,完全是「有失體統」的事。她明白這一點,但她不在乎。
在這段時間里,她往家裡寫了好幾封信,介紹自己的情況,也渴望和家裡人重歸於好。在32歲生日時,她感謝家人的祝福,還特地給父親維恩寫了一封信。其中寫道:
「盡管我的年齡的確不小了,不過我會更加堅持行使我的使命。事實上,我很高興,因為我終於重獲自由。我的不幸的青春期已經過去,我並不多麼留戀。它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我為此而欣慰,因為這意味著,我將獲得新生命。」
!
1839年,全家返回英國,這時南丁格爾已出落得莊重大方,經常在家裡會吾社會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贊賞。她尤其喜歡結交社會工作者與從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醫師,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啟發她想去醫院學習的念頭。
當時醫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間大統房,病床緊密相連,十分擁擠,牆壁與地板上沾滿了血跡和污漬,而且臭氣難聞,令進來的人難以忍受。這種惡劣的狀況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無幾。一次一位美國醫師賽穆爾.郝到她家作家,南丁格爾便向他咨詢對做護士的看法,郝醫師對她的想法大加稱贊,並鼓勵她堅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終難獲得父母的首肯。在這段時間,甫丁格爾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潛心研讀,吸取有關衛生方面的新知識,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並結識了兩位極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親亨利·倪柯遜;另一位是查理·麥恩斯。但他們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爾的拒絕。她決定獨身!這在當時,是一項多麼了不起的決定,她決心以獻身護理事業為己任!她在日記中詳細描述了當時的心情,一字一淚,感人至深。麥恩斯後來成為國會議員,終生支持南丁格爾的事業。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羅馬會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滯灑,文質彬彬,一派英國紳士風度。海伯特與南丁格爾一見如故,終生保持高貴的友誼,後來他人選成為作戰部長,對南丁格爾的事業給予了有支力支持。
■成立護所,志願救人
在她的時代,沒有一個有身份的人做護士。做護士的,往往都是一些無知、粗魯、酗酒、沒有受過訓練的女人。她利用到歐洲旅遊的機會,了解各地護理工作。最後她選定了解過的凱瑟沃茲醫院,並於1851年在該院參加了4個月的短期訓練班,使她學護士的理想終於實現。在學習期間,她親身體驗到護理工作要為病人解除痛苦、給予精神安慰,必須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勞動。1844年,她從英國出發開始了歐洲大陸的旅行,足跡遍及法、德、比、意等國,對各國的醫院進行了考察。1850年不顧家人的反對,她毅然前往德國的凱撒斯畏斯接受護理訓練。她的才智被發現了,1853年受聘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的監督。
膳食給病人,她強調「任何婦女,不分信仰、貧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她在工作中表現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對她都言聽計從。
1854年8月,倫敦郊區貧民窟發生霍亂,南丁格爾不顧個人安危,志願參加緊急救護工作。她在醫院里照終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懷抱中死去。卡斯凱爾夫人對南丁格爾的義行推崇備至,因為她親自體會和感受到了南丁格爾的奉獻精神,她這樣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長;一頭棕色茂密的短發;膚色白細;灰色的眼睛閃現著憂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時卻流露出快樂的波光,真是令人難忘;她的牙齒美麗整齊,笑起來甜美無比。頭上蒙著一條長的柔軟發巾,沿著發角紮起來,使她白靜的瓜子臉兒,襯托得更為美麗。她經常穿一件黑絲質料的長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給人一種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提燈女神,義無返顧
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國與俄國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1854年3月,英法為援助土耳其,正式對俄國宣戰。9月,英法聯軍登陸克里米亞,在前方發回的報道中,對傷兵沒人照顧頗有意見。報道中說,法國傷兵有修女照顧,俄國傷兵有修女慈悲團照護,英國為何沒有修女照顧傷兵!況且英軍的醫療救護條件非常低劣。傷員死亡率高達42%。
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國公眾的贊揚。護士工作的重要性為人們所承認,護理工作從此受到社會的重視。
過度的勞累使南丁格爾染上終生不愈的疾病。 她在克里米亞患了克里米亞熱,健康還未完全恢復,就又繼續工作。1856年11月她作為最後的撤離人員,返回英國。戰爭結束,南丁格爾避開政府隆重的迎接儀式,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返回英國的家裡。她說:「我不要奉承,只要人民理解我。」
1912年設立的南丁格爾獎章是國際護理界的最高榮譽獎。它是以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和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名字命名的。
❽ 概括南丁格爾的事跡
南丁格爾(1820~1910)
Nightingale,Florence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是英國人,1820年5月12日生於義大利的弗洛倫斯城,她父母以此城為名為她取名。她生於一個名門富有之家,自幼便在家庭里受教育。她父親是一個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為她提供了古典書籍、數學、哲學和語言等方面的教育。她母親對她很不滿意,因為她無意於婚姻。她在當主婦、當文學家、當護士三者之中選擇了當護士。她從小便經常照看附近村莊的病、殘人,並護理她的親屬,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對她做護士,認為有損家庭榮譽。但封建意識、社會影響從未使她失去做護理工作的信心。
在她的時代,沒有一個有身份的人做護士。做護士的,往往都是一些無知、粗魯、酗酒、沒有受過訓練的女人。她利用到歐洲旅遊的機會,了解各地護理工作。最後她選定了的過的凱瑟沃茲醫院,並於1851年在該院參加了4個月的短期訓練班,使她學護士的理想終於實現。在學習期間,她親身體驗到護理工作要為病人解除痛苦、給予精神安慰,必須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勞動。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在1820年出生於義大利,她家境優裕,受過良好的教育。 1850年,她不顧父母反對選擇了當時受人歧視的護士職業。
1853年克里木戰爭爆發。次年,南丁格爾率領38名護士親赴前線進行救護。她每天都提著燈巡視病房,巡視的路程有七公里,士兵們親
切地稱她為「提燈女士」。 1854年10月21日離開倫敦,啟程前往克里米亞。 1856年11月她作為最後的撤離人員,返回英國。回到英國後,她已極度疲憊,但很快,她又繼續忙於英國皇家專門調查委員回的軍隊衛生工作。 1860年,南丁格爾用政府獎勵的4000多英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隨後,她又創辦了助產士及經濟貧院護士培訓班,被人們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 1869年,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開學。 1910年南丁格爾溘然長逝,人們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女性,把她的生日設為國際護士節,建立了南丁格爾獎。
❾ 街霸4桑格爾夫的終極奧義,用鍵盤怎麼發怎麼搖兩圈請用上下左右進行說明。
先起跳,然後馬上按wasdwasd(這個上下左右能明白吧),手速要快
其實說多了也沒用的,你自己練一個星期就能發出來了,我以前大概是50%出,現在不玩老桑了有點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