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憂國英語怎麼翻譯
『壹』 誰能給我說位卑未敢忘憂國。翻譯出來非常感謝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如同字面意思一樣,意思是地位低也不敢忘記為國家擔憂。
它後來成了後世許多憂國憂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勵的名言.
『貳』 位卑未敢忘憂國怎麼翻譯成英語
Ranks dared not looking States
『叄』 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意思
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
「位卑未敢忘憂國」出自宋代陸游的《病起書懷》,全文為:「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這句話同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相近,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它的主旨就是熱愛祖國,它總結了中華民族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揭示了人民與國家的血肉關系。
位卑未敢忘憂國,語出陸游《病起書懷》詩:「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位卑:地位低微。職位、地位雖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記憂念國事。詩句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責任感。陸游,字務觀, 自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任鎮江等州通判。後入王炎幕府襄理軍務。官至朝議大夫禮部郎中。
(3)位卑未敢忘憂國英語怎麼翻譯擴展閱讀
《病起書懷》為宋代詩人陸游被免官後於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在成都所作的詩作。這首詩從衰病起筆,以挑燈夜讀《出師表》結束,所表現的是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永不磨滅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詩歌思想生輝,而且令這首七律警策精粹、靈光獨具,藝術境界拔人一籌。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以及憂國憂民之心。
《病起書懷》作於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陸游時年五十二歲。被免官後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癒之後仍為國擔憂,為了表現要效法諸葛亮北伐,統一中國的決心,挑燈夜讀《出師表》,揮筆潑墨,寫下此詩,"位卑「句成為後世許多憂國憂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勵的名言。
『肆』 位卑未敢忘憂國怎麼翻譯
「位卑未敢忘憂國」意思是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詩句出自宋代陸游的《病起書懷》。
『伍』 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意思
意思: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
「位卑未敢忘憂國」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句常用語,意思非常明了:一個人的地位雖然很低微,但是,也不敢忘記憂念國事。這句話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異曲同工之妙。
位卑未敢忘憂國,語出陸游《病起書懷》詩:「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位卑:地位低微。職位、地位雖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記憂念國事。詩句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責任感。
(5)位卑未敢忘憂國英語怎麼翻譯擴展閱讀:
《病起書懷》寫作背景: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
次年,北伐還沒能成行,幕府就解散了,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范成大是陸游的上司,二人經常以文會友,無視上下級之間的規矩(以文字交,不拘禮法)。
求和派借機彈劾陸游,說他的形象有損官家威嚴(不拘禮法,恃酒頹放),陸游再次被免職。被貶回家不久,陸游就病倒了。就是一個不眠之夜,病中的陸游寫下了《病起書懷》。
『陸』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記為國為民擔憂;即使事情已經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結果才能完全下結論。
『柒』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是什麼意思
意思: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一理想,只有死後才能蓋棺定論。
出處:陸游《病起書懷》。
原文: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譯文:
病體虛弱消瘦,以致頭上的紗帽也顯得寬大了,孤單一人客居在萬里之外的成都江邊。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一理想,只有死後才能蓋棺定論。希望天地神靈保佑國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著君主御駕親徵收復失落的河山。諸葛孔明的傳世之作《出師表》忠義之氣萬古流芳,深夜難眠,還是挑燈細細品讀吧。
(7)位卑未敢忘憂國英語怎麼翻譯擴展閱讀
《病起書懷》賞析
起句兩句「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敘事、點題,是詩人詩文自身的寫照「紗帽寬」,一語雙關,既言其病後瘦損,故感帽沿寬松。
三四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憂國」同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熱愛祖國。
五六句「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宕開一筆,抒寫了對國家政局的憂慮同時呼籲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華父老之望。
最後兩句「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採用典故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可收復河山對於詩人來說毫無辦法。
『捌』 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古文翻譯
陸游的「病起抒懷」里的句子,原文是:
病骨支離紗帽寬,
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
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
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燈更細看。
意思很簡單,就是雖然地位卑微,但仍不忘關心國家,表現出陸游矢志不渝的愛國之情!
『玖』 位卑未敢忘憂國翻譯成現代漢語
位卑未敢忘憂國,語出陸游《病起書懷》詩:「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位卑:地位低微。職位、地位雖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記憂念國事。詩句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責任感。
全文: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譯文:
病體虛弱消瘦,以致頭上的紗帽也顯得寬大了,孤單一人客居在萬里之外的成都江邊。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一理想,只有死後才能蓋棺定論。希望天地神靈保佑國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著君主御駕親徵收復失落的河山。諸葛孔明的傳世之作《出師表》忠義之氣萬古流芳,深夜難眠,還是挑燈細細品讀吧。
這句話同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相近,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它的主旨就是熱愛祖國,它總結了中華民族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揭示了人民與國家的血肉關系。
(9)位卑未敢忘憂國英語怎麼翻譯擴展閱讀:
這首詩從衰病起筆,以挑燈夜讀《出師表》結束,所表現的是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永不磨滅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詩歌思想生輝,而且令這首七律警策精粹、靈光獨具,藝術境界拔人一籌。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以及憂國憂民之心。
創作背景
《病起書懷》作於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陸游時年五十二歲。被免官後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癒之後仍為國擔憂,為了表現要效法諸葛亮北伐,統一中國的決心,挑燈夜讀《出師表》,揮筆潑墨,寫下此詩,"位卑「句成為後世許多憂國憂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勵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