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得地英語怎麼說及的英文翻譯
㈠ 中英互譯翻譯
中英互譯翻譯,即指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進行互相翻譯,使得兩個國家的人可以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去了解另一個國家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信仰等方面。
常見的互譯軟體
1、中譯英: deepL
專業翻譯都會用的翻譯工具,尤其很多專業性強的文章也能准確翻譯,除中英互譯外,小語種和英文的互譯也做得很好。
2、英譯中:搜狗
搜狗翻譯是最常用的國產翻譯工具,這個軟體翻譯過來的文章也是符合中文語法習慣的,對於很多專業性強的內容也能很准確翻譯過來。
3、中英互譯:Pleco
Pleco不僅支持中英互譯,還支持支持漢字、英語、手寫搜索以及漢語和英語的正確發音標准。界面僅支持英文版,適用於非母語者學習中文,也適用於英專生進行雙語學習。
㈡ 英語否定結構翻譯方法
英語否定結構翻譯方法
英語中的否定結構是翻譯中的一個常見而以比較復雜質問題,那麼該如何去翻譯英語中否定結構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一些實用的技巧吧!
一、部分否定
(一)英語中的所謂部分否定,是指代詞或者副詞如all, both, every, everybody, everyday, everyone, many, everything, entirely, altogether, absolutely, wholly, completely, everywhere, always, often等與否定詞not搭配使用。部分否定的翻譯比較簡單,常常翻譯為“並非所有,並不是都。如:all…not(不全是,不都是),both…not(並非兩個都,不是兩者都),every…not(不是每個都),not always(不總是,不一定),not often(不經常),not altogether(不全是),not necessarily(未必)等。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並非所有發光的都是金子。
both the windows are not open.
兩扇窗戶並不都是開著的。
everybody does not believe the rumor.
並不是每個人都聽信這個謠言的。
they are not always in the office on sundays.
他們不一定每個星期天都在辦公室。
the responsibility is not altogether mine.
責任並不全在於我身上。
(二)需要注意的是,“all…not”和“every…not”等結構屬於傳統用法。現代英語中,也會把否定詞放在整個句子的最前面,而採用“not all…”和“not every…”這種表達形式。這種用法在語法和
邏輯上也能講得通。
not all metals are good conctors.
並非所有的金屬都是良導體。
not everyone accepts his proposal.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他的建議。
二、全部否定
在英語中,構成全部否定的單詞和片語主要有以下這些:never(決不,從來不),no(沒有,不),not(不,不是),none(沒人,誰都不,沒有任何東西),nobody(沒人),nothing(什麼也沒有,沒有任何事情),nowhere(沒有什麼地方),neither(兩者都不),nor(也沒有,也不),not at all (一點也不)。
e is no professor.
他根本不是教授。
none of my friends smoke.
我的朋友都不抽煙。
our great motherland has never before been so prosperous as it is today.
我們偉大的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繁榮昌盛。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the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三、雙重否定
雙重否定是指同一個句子中出現兩個否定詞,即否定之否定。雙重否定句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通常比肯定句的語氣要重。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可以直接用漢語對應的雙重否定來翻譯,也可以直接翻譯為漢語的肯定句。常見的雙重否定形式主要有:no…not(沒有……不),without…not(沒有……就不),never(no)…without(每逢……總是,沒有……不),never(no)…but(沒有……不),not(none)…the less(並不……就不),not(never)…unless(不少於,不亞於,和……一樣),not…any the less(沒有……而少做)。
ow no spaceship cannot be loaded with man.
現在沒有任何宇宙飛船不能載人。(用漢語的雙重否定翻譯)
現在所有的宇宙飛船
都可以載人。(用漢語的肯定結構翻譯)
you will never succeed unless you work hard.
如果你不努力,就決不能成功。(用漢語的雙重否定翻譯)
只要你努力,你就會成功。(用漢語的肯定結構翻譯)
there is nothing unusual there.
那裡的一切都很正常。
the machine is working none the worse for its long service.
這台機器並沒有因為長期使用而運轉不良。
she did not work any the less for her illness.
她沒有因為生病而少做一些工作。
that’s nothing less than a miracle.
那完全是一個奇跡。
四、形式肯定但意義否定
英語中有些句子雖然以肯定形式出現,但表達的卻是否定的意義。翻譯時要按其隱含的否定意義譯成漢語中的否定句。
(一)more than can…結構
more than can…這個結構本身是英語的肯定結構,因為英語中沒有任何否定詞出現。但是這個結構具有肯定意義,所以需要翻譯為漢語的否定句。more than can…在意義上相當於英語的can not…,可以翻譯為“簡直不,無法,難以”;而more than one can help相當於as little as possible,可以翻譯為“盡量不,絕對不”。
The beauty of the park is more than words can describe.
這個公園美得無法形容。
The boy has become very insolent and it is more than his parents can bear.
這男孩變得非常無禮,到了他父母都不能忍受的地步。
Don’t tell him more than you can help.
能不跟他講就盡量不要跟他講。
She never does more work than she can help.
能不做的事情,她是絕對不做的。
(二)anything but…結構
anything but…結構表示否定意義,常常翻譯為“絕對不,根本不,一點也不”。
He is anything but a scholar.
他絕對不是一個學者。
The wood bridge is anything but safe.
那座木橋一點也不安全。
(三)have yet to do…結構
have yet to do…結構表示否定意義,相當於have not yet done…,常常翻譯為“還沒有”。
I have yet to hear the story.
我還沒有聽過那個故事。
I have yet to learn the new skill.
我沒有學那項新技術。
(四)may (might) as well…結構
may (might) as well…結構表示否定意義,常常翻譯為“還不如”。
It is still raining hard outside; we may as well stay here over the night.
外面依然在下大雨,我們還不如呆在這里過夜呢。
You might as well burn the book than give them to her.
你把這些書給他還不如燒毀了好。
(五)藉助具有否定意義的動詞或動詞短語
英語句子中,由於有些動詞或者動詞短語具有否定意義,所以可以翻譯為漢語的否定句。這樣的動詞或者動詞短語常常有:miss(錯過,即沒有碰到),deny(拒絕,即沒有答應),lack(缺乏,即不足),refuse(拒絕,即否認,沒有答應),escape(逃避,即沒有被發現),resist(抵抗,即沒有放棄),reject(拒絕,即沒有答應),decline(拒絕,即沒有答應),doubt(懷疑,即不太確信),wonder(想知道,即不明白),fail(失敗,即沒有完成),exclude(排除,即沒有接受,不包括),overlook(沒有注意到),cease(終止,即沒有堅持),neglect(沒有注意到),defy(不服從),forbid(不許),give up(放棄,即沒有堅持),refrain from(不允許),lose sight of(不管),keep up with(不落後於),save…from(使…不),shut one’s eyes to(不看),to say nothing of(更不用說),not to mention(更不用說),protect(keep, prevent)…from(不讓),keep off(不接近),keep out(不讓進入),
turn a deaf ear to(不聽,不顧),fall short of(不足),live up to(不辜負),dissuade…from(勸…不要),keep…dark(不把…說出去)等。
The specification lacks detail.
這份說明書不夠詳盡。
My husband missed the last bus, so he had to go back home on foot.
丈夫沒趕上末班公共汽車,所以只好步行回家。
The error in calculation escaped the accountant.
會計沒有注意到這個計算上的錯誤。
Please keep the news dark.
請不要把這個消息說出去。
(六)藉助具有否定意義的名詞
英語中有些名詞具有否定意義,翻譯的時候需要把這樣的句子翻譯為漢語的否定句。常見的具有否定意義的名詞有:neglect(沒有注意到),failure(失敗,即沒有完成),refusal(拒絕,即否認,沒有答應),absence(不在,缺少),shortage(不足),reluctance(不情願),ignorance(沒有注意到),loss(沒有),exclusion(排除,即沒有接受,不包括),lack(缺乏,沒有),negation(拒絕,即否認),Greek to(對…一無所知)等等。
We cannot finish the work in the absence of these conditions.
在不具備這些條件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完成這項工作。
She was at a loss what go do.
她不知所措。
(七)藉助具有否定意義的形容詞或者形容詞短語
英語中,有些形容詞及其短語含有鮮明的否定意義。在翻譯的時候,掌握了這一否定含義,譯者便可以擺脫這些形容詞基本意義的干擾,用漢語的否定句來翻譯就可以了。這樣具有否定意義的形容詞或者形容詞短語常常有:far from(遠不,一點也不),free from(不受…影響),safe from(免於),short of(缺少,不足),ignorant of(不知道,沒有注意到),independent of(不受…的支配),impatient of(對…不耐煩),deficient(缺乏),devoid of(不具有,缺乏),alien to(不同),foreign to(不適合,與…無關),blind to(看不見),far and few between(很少),absent from(不在),different from(不同),reluctant to(不願意),less than(少於,不多於),dead to(對…沒有反應),the last(最後的',即最不願意,最不配,決不)等等。
The newspaper accounts are far from being true.
報紙的報道遠非事實。
Present supplies of food are short of requirements.
目前食品供不應求。
Holiday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放假的時候並不多。
He is the last man she wants to meet.
她最不想見到的人就是他。
(八)藉助具有否定意義的介詞或者介詞短語
英語中,有些介詞具有否定意義。翻譯的時候可以直接翻譯為否定句,常見的有:past(超過),above(不低於),without(沒有),beyond(超出),instead of(而不是),in vain(無效,沒有),in the dark(一點也不知道),at a loss(不知所措),but for(要不是),in spite of(不管),at fault(出錯),against(不同意),before(還沒有…就),below(不到…),beside(與…無關),but(除…之外),except(除…之外),from(阻止,使…不做某事),off(離開,中斷),under(在…之下,不足),within(不超出),beneath(不如,不足),beneath one’s notice(不值得理睬),out of(不在…裡面,不在…狀態),out of the question(不可能),in the dark about(對…不知)等等。
That lazy boy went to class before he had prepared his lesson.
那個懶惰的小孩不預習就去上課。
Mr. Smith was above reproach.
史密斯先生是無可指責的。
Her beauty is beyond compare.
她的美麗是無以倫比的。
五、形式否定但意義肯定
英語中有些句子雖然以否定形式出現,但表達的卻是肯定的意義,翻譯時要按其隱含的肯定意義譯成漢語中的肯定句。這一類翻譯方法與上面一類“形式肯定但意義否”結合起來,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正話反說、反話正說”的翻譯技巧。常見的帶有隱含肯定意義的片語或單詞主要有:not…until(直到……才),not…too(越……越好),none but(只有),nothing but(只有,只不過),nothing more than(僅僅),no sooner…than(剛一……就),none other than(不是別的人或物而正是),none the less(依然,仍然),not but that(雖然)“make nothing of ”(對……等閑視之),for nothing(徒然,免費),not only…but also(不僅……而且),not…long before(很快就),no more than(僅僅,只是),no other than(只有,正是)等等。
You can’t be too careful in doing experiments.
你做實驗要特別小心。
There is no material but will deform more or less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
各種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多少都會有些變形。
It is no more than a beginning.
這僅僅是個開端。
They gave me the wrong book, and I didn’t notice it until I got back to my room.
他們把書給錯了。直到我回到我的房間才注意到了。
六、否定成分的轉譯
有些否定句型的翻譯必須按照漢語表達習慣進行否定成分的轉譯,這樣才能避免生搬硬套、文理不通的現象。
(一)否定主語轉換為否定謂語
有些句子,英語原文否定主語,翻譯成漢語時候需要把否定轉移到謂語上。
No energy can be created, and none destroyed.
能量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
No sound was heard.
沒有聽到聲音。
Neither plan is practicable.
兩個方案都行不通。
(二)否定謂語轉換為否定狀語
英語原文否定謂語,翻譯成漢語時,需要把否定轉移到狀語上。
He doesn’t study in the classroom.
他不在教室里學習。
I was not playing all the time.
我並不是一直都在玩。
The woman did not come here to ask us for help.
這位婦女來這兒不是為了求得我們的幫助。
Metals do not change their form as easily as plastic bodies do.
金屬不像塑料物體那樣容易變形。
(三)主句的否定轉換為從句的否定
英語原文否定主句,而翻譯成漢語的時候,需要把否定轉移到從句上。這樣 結構常常是not… because….,可以翻譯為“並不是因為…才…”。
She did not come because she wanted to see me.
她並非因為想見我才來。
You should not despise him because he is young.
你不應該因為他年輕就輕視他。
(四)否定主句的謂語轉換為否定賓語從句的謂語
1.這類否定的轉移常常出現在動詞think, believe, except, suppose, imagine, reckon, fancy, anticipate, figure等後面的賓語從句中。翻譯的時候,需要把否定轉移到賓語從句的謂語動詞前面。
I don’t think that they must have arrived there by now.
我認為他們現在一定還沒有到達那裡。
I don’t suppose they will object to my suggestion.
我想他們不會反對我的建議的。
I didn’t imagine that he would go abroad.
我料想他不會出國了。
2.當有view, wish, belief, thought, opinion等名詞作主句的表語從句時,可以把形式主語結構中的否定轉移到後面從句中。
It is not my opinion that he is the best man for the job.
我認為他並不是做這項工作的最佳人選。
It is not my thought that he can finish the work within a week.
我認為他不可能在一周內完成這項工作。
It is not my wish that you should break your word.
我希望你不要違背諾言
;㈢ 緲昏瘧鐨勮嫳鏂囨庝箞鍐欙紵
緲昏瘧鐨勮嫳鏂囧啓娉曟槸translate錛瑙f瀽濡備笅錛
涓銆侀煶鏍囷細鑻 [træns'leɪt] 銆 銆 緹 [træns'leɪt] 銆 銆
浜屻佹剰鎬濓細
v. 緲昏瘧錛涜В閲婏紱杞縐伙紱璋冨姩錛涗粠浜嬬炕璇戝伐浣
涓夈佽瘝璇鎼閰嶏細
translate an article 緲昏瘧鏂囩珷
translate well 璇戝緱濂
translate easily 瀹規槗緲昏瘧
translate exactly 紜鍒囧湴緲昏瘧
translate faithfully 蹇犲疄鍦扮炕璇
translate fluently 嫻佺晠鍦扮炕璇
translate freely 鎰忚瘧
translate idiomatically 緲昏瘧寰楀湴閬
translate literally 鐩磋瘧
鍥涖佽瘝褰㈠彉鍖栵細
褰㈠硅瘝: translatable 鍚嶈瘝: translatability 榪囧幓寮: translated 榪囧幓鍒嗚瘝: translated 鐜板湪鍒嗚瘝: translating 絎涓変漢縐板崟鏁: translates
浜斻佺敤娉曪細
1銆乼ranslate鐨勫熀鏈鎰忔濇槸鈥滅炕璇戔濓紝甯告寚鎶婁竴縐嶈璦璇戞垚鍙︿竴縐嶈璦銆傚紩鐢沖彲浣溾滆漿鍖栤濄佲滆В閲娾濊В銆倀ranslate涔熷彲浣溾滆皟鍔ㄢ濊В錛岄氬父鎸囨煇浜鴻皟鍒板彟涓鍦版柟銆
2銆乼ranslate鍙鐢ㄤ綔鍙婄墿鍔ㄨ瘝錛屼篃鍙鐢ㄤ綔涓嶅強鐗╁姩璇嶃傜敤浣滃強鐗╁姩璇嶆椂錛屽彲鎺ュ悕璇嶆垨浠h瘝浣滃捐錛屼篃鍙鎺ヤ互as鐭璇鍏呭綋琛ヨ凍璇鐨勫嶅悎瀹捐銆倀ranslate鐢ㄤ綔涓嶅強鐗╁姩璇嶆椂錛屽叾涓誨姩褰㈠紡鍙琛ㄧず琚鍔ㄦ剰涔夈
3銆乼ranslate鍚庢帴浠嬭瘝into琛ㄧず鈥滄妸...鈥︾炕璇戞垚鈥...鈥濄佲滄妸...鈥﹁漿鍖栦負...鈥︹濓紱鍚庢帴浠嬭瘝鐭璇璮rom...into...琛ㄧず鈥滐紙鎶娾...錛変粠...鈥︾炕璇戞垚涓衡...鈥濓紱鍚庢帴浠嬭瘝to琛ㄧず鈥滆皟鏌愪漢鍒...鈥︹濄
鍏銆佷緥鍙ワ細
1銆両 need to translate it into English.
鎴戝繀欏繪妸瀹冭瘧鎴愯嫳璇銆
2銆丅e you plan to translate the novel?
浣犺″垝緲昏瘧榪欓儴灝忚村悧錛
3銆両 translate his silence as a protest.
鎴戞妸浠栫殑娌夐粯瑙i噴涓烘姉璁銆
㈣ 英語much faster怎麼翻譯
翻譯為快的多
例如
I ran faster than you. 我比你跑得快。
I ran much faster than you.我比你跑得快的多。
語法分析:
1.首先要確定faster是fast比較級。
比較級就是兩者之間的比較,英語裡面學習必學的一個知識點。
2.而學比較級講解的時候會涉及到一個點,用來修飾比較級的詞有much,little,far,still等。
much faster快的多
little smaller小的多
far better好的多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祝您英語學習進步,加油!
㈤ 翻譯資格考試英語高級口譯指導
翻譯資格考試英語高級口譯指導
引導語:翻譯資格考試英語高級口譯指導,由應屆畢業生培訓網整理而成,謝謝您的閱讀。
指導一
1.原文:All around was open loneliness and black solitude,over which a stiff breeze blew。(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譯文:周圍一切,只是一片空曠的荒寒,一團漆黑的僻靜,一股勁風,在上面吹動。(張谷若譯)
賞析:「一片」、「一團」、「一股」,量詞的准確使用增強了疑問的表現力。
2.原文:She denied it,denied everything,bone and stone.
譯文:她矢口否認,死不認賬。
賞析:原文中的"bone and stone"形象生動,但將其直譯成「語氣硬得像骨頭和石頭」,去不一定能為我國讀者所接受,改譯成「死不認賬」,就自然、生動的多。翻譯本 來就是一個有得有失的過程,完全傳達原文的意義、精神、意韻、形象實不可能,好的譯者總是善於抓住原文的精髓,在譯文中盡力將其傳達出來,而將原文那些相 對而言不甚重要的且又無法傳達的割捨開去,借用依據哲學的術語,就是「抓住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至於哪些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些是 「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取決於翻譯的目的、翻譯語境以及譯者的理解能力。
3.原文:The reverberation of fighting between the forces of India and Pakistan are reaching us in increasing volume.
譯文: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部隊的殺伐聲一陣緊似一陣傳到我們這里來。(黃邦傑:《譯藝譚》)
賞析:黃邦傑先生說:「對一個譯者來說,譯一個詞,不僅要正確的把詞義譯出,而且要把這詞所具有的特色、詞義的細微差別以及作者褒貶的態度和正反的說法, 不溫不火、不多不少地加以體現。」"The reverberation of fighting"譯為「殺伐聲」,"in increasing volume"譯為「一陣緊似一陣」,繪聲繪色,活靈活現,讓人不能不佩服。
4.原文:The ignorant old woman who ruled for the entire la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id more than any other single person to hold back China's progress.(Lin Yutang:Moment in Peking)
譯文:那個愚蠢無知的老太婆統治了十九世紀後五十年,使中國不能進步,她可算功勞第一。(張振玉譯)
賞析:「她可算是功勞第一」,反語的使用,辛辣無比。
本期練習:翻譯下列句子
His discourse,says Speidel,"become lost in fantastic digressions."
答案:
譯文:斯派達爾後來說,他的的談話「越說越遠,越說越離奇,最後不知說到哪裡去了。」
賞析:只有五個詞的"became lost in fantastic digressions",被譯成了由十九個漢字組成的、由三個逗號隔開的、意思上層層遞進的獨立成份,譯者的引申不可謂不遠,但引申始終是圍繞作者的原 意這個軸心來進行的。翻譯技巧上所說的「添詞不添意」指的就是這種處理
指導二
1.原文:...but he had still at intervals a kind listener in Mrs.Philips,and was ,by her watchfulness,most abundantly supplied with coffee and muffin.(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譯文:不過,菲利普斯太太間或還好心好意地聽他說說話,而且虧她留心關照,總是源源不斷地給他倒咖啡,添松餅。(孫致禮譯)
賞析:對比原文與譯文會發現:原文主語是"he",譯文中主語改成了「菲利普斯太太」,原文中作賓語的'名詞"listener",譯成漢語後成了動賓片語 「聽他說說話」,在譯句作謂語,當然,"kind"也就譯成了副詞「好心好意地」,修飾謂語動詞。後面的介詞賓語"watchfulness",在譯句中 也化成了動詞,作謂語。原文中只用了一個"supplied",譯成漢語成了「倒」和「添」兩個動詞,後面各自帶自己的賓語。這些翻譯技巧的使用都是為了表達上的需要,形勢雖然變了,內容卻不變,而且譯文同原文一樣文從字順。
2.原文:He would carry a fowling piece on his shoulder,for hours together,trudging through woods and swamps,and up hill and down dale,to shoot a few squirrels or wild pigeons.(Washington Irving:"Rip Van Winkle")
譯文:有時他還會為了打幾只松鼠或野鴿子,掮著一支槍,穿林越澤,上山入谷,一連跋涉好幾個鍾頭。(萬紫、雨寧譯)
賞析:目的放前,行為放後,這是漢語的一種行文習慣。"carry"譯成「掮著」,而不是「扛著」,味道更足。「穿林越澤,上山入谷」譯得更簡潔明了,且 暗含一點幽默的意味。用「跋涉」一詞來形容Rip Van Winkle為了打獵不辭辛苦地到處跑,頗能傳神,也是為了傳達那麼一點點的幽默。
3.原文:Let us go into this deserted woodman's hut,and see how he has passed the long winter nights and the short and stormy days.(Henry David Thoreau:"A Winter Walk")
譯文:那邊有一座樵夫的小屋,樵夫本人不在,但我們也不妨進去看看。冬夜漫長,冬日苦短而多風雪,這種生活真是夠那樵夫忍受的。(夏濟安譯)
賞析:原文只一句話,用"and"將兩個動詞謂語連在一起,譯成漢語,成了六個小句。譯文以「那邊」開頭,是為了承接上文;"deserted"只是一個 詞,在譯文中化成了一個句子(「樵夫本人不在」);「我們也不妨進去看看」,譯得委婉,同時與「樵夫本人不在」形成照應。譯文的後半部相對於原文結構上調 整較大,兩個名次片語("the long winter nights","the short stormy days")都被譯成了小句,並列在一起,烘托出樵夫生活的艱辛。整個譯文雖在結構上與原文有很大不同,但意思准確,表達自然、流暢。
4.原文:He was not mean in friendship nor in ambition.
譯文:他講友誼,有抱負。
賞析:莎士比亞有言:"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寫文章也好,搞翻譯也好,簡潔都是可貴的品質。這里的譯者將原文的否定正譯,用了兩個結構相同的動賓片語,形成並列,干凈、利索。
本期練習:翻譯下列句子
He sank down with his face in his hands.
答案:
He sank down with his face in his hands.
譯文:他兩手蒙著臉,一屁股坐了下去。
賞析:增詞法是英譯漢常用的技巧之一。所謂增詞法,「就是在翻譯是按意義上(或修辭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來表達更忠實通順地表達原文的思想內容」 (《英漢翻譯教程》)。此處英文句子,本來用「他兩手蒙著臉,坐了下去」,就已經可以傳達基本意思了,增加了「一屁股」三個字,使譯文更加生動形象。
指導三
1.原文:On this board,thirsty strangers deposited their cups as they stood in the road and drank,and threw the dregs on the sty ground to the pattern of Polynesia,and wished they could have a restful seat inside.(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譯文:患酒喝的客人,都站在路上買醉,往這塊隔板上放空酒杯;他們把酒渣兒灑在滿是塵土的地上,做成玻里尼西亞群島的花樣。他們很想能在屋子裡面,有一個安身落座的地方。(張谷若譯)
賞析:"thirsty"是「口渴的」的意思,用在原文中當然不是指「客人」渴了想喝水,譯成「患酒喝得」恐怕是最好的選擇。「站在路上買醉」,似乎不是 很忠實於原文,但轉念一想,既然愛酒都愛到"thirsty"的地步,那麼終於尋找到了一個喝酒的機會,不喝個半醉不醉,反而不可想像了,所以「買酒」即 「買醉」。
2.原文:No greater misfortune can befall a country than to be governed by an old tyrant.
譯文:國之橫禍,莫過於暴君當政。
賞析:現代漢語是在古漢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當於現代漢語來說,古漢語有它自己的優勢,如詞彙豐富、語法有彈性、表情表意能力強等等,在寫作和翻譯時,適當的運用一些古漢語的語素或詞,能給文章帶來一種書卷氣,顯得莊重典雅。上面這個譯例就體現了這種特色,譯者靈活套用了古漢語的句子結構,使用了古漢語的個別語素(詞語),譯出的句子簡潔、莊重,讀者好似看見了一個學識淵博的老學究在搖頭晃腦地評說歷史。
3.原文:Hearing Debs was an experience.
譯文:聽德布斯演講可真帶勁。
賞析:如果說上一譯句讓我們看見了一個學識淵博的老學究在搖頭晃腦地評說歷史的話,讀了這一句譯文,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種場面:一個求知若渴、激情滿懷的青 年學子在聽了一場演講後,眉飛色舞地對沒有去聽演講的同伴大談特談演講人演講藝術之高超。譯者使用了口語體「可真帶勁」來譯"was an experience",准確、生動。
4.原文:Charity begins at home,they say.(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譯文:人家不是說,行善得由己及人嗎?(張谷若譯)
賞析:「行善得由己及人」,在形式上頗像哲言警句,在意義上非常忠實於原文。
翻譯下列句子
He was a fool for danger.
答案:
原文:He was a fool for danger.
譯文:他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賞析:英譯漢時,常常會遇到一些詞或片語,在詞典上找不到恰當的譯詞(組),如逐字死譯,只會使譯文生硬晦澀,這是就需要對詞或片語的意義進行某種處 理。"a fool for danger"譯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是做了釋義的處理,譯者巧妙地借用了漢語里的俗語「天不怕地不怕」,形象地傳達了譯句的「意」和「情」。
指導四
1.原文:The night was as dark by this time as it would be until morning;and what light we had, seemed to come more from the river than the sky,as the oars in their dipping struck at a few reflected stars.(Charles Dickens:Great Expectations)
譯文:這時夜色已經黑透,看來就要這樣一直黑到天明;我們僅有的一點光亮,似乎不是來自天空,而是來自河上,一槳又一槳的,攪動著那寥寥幾顆倒映在水裡的寒星。(王科一譯)
賞析:天色已經黑透,月亮尚未升起,只有幾點孤星在天空閃耀,倒映在水裡,水手輕輕地、一槳一槳地劃,船漿劃破了水面的平靜,也攪碎了孤星倒映在水裡的一點點清冷的光。沒有用什麼特別的形容詞,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翻譯技 巧,大體順著原文往下譯,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做一點變換,化原文的「形合」(如"as"等的使用)為譯文的「意合」,便將原文的意境全部呈現了出來,譯文之 美絲毫不亞於原文,這實在是一種真功夫。雖然譯文的美,來自於所有詞語共同構建起來的意境,但單個譯語的選擇之獨到,不能不讓我們擊節稱贊,如「一槳又一 槳的」,「攪動著那寥寥幾顆倒映在水裡的寒星」,都是詩一樣的語言。
2.原文:All things beside seem to be called in for shelter,and what stays out must be part of the original frame of the universe,and of such valor as God himself. (Henry David Thoreau:"A Winter Walk")
譯文:別的東西都尋求隱蔽保護去了,凡是能卓然獨立於寒風之中者,一定是天地靈氣之所鍾,是自然界骨氣的表現,他們具有和天神一般的勇敢。(夏濟安譯)
賞析:一般性翻譯,只要譯文准確、通順,大抵就說得過去了,而文學作品的翻譯要求卻高得多,譯文除了准確、通順以外,還必須傳達出原文語言上的文學 「味」。請看這里的譯句,「卓然獨立於寒風之中」、「天地靈氣之所鍾」,都是文學的語言。郭沫若說,對於一個翻譯文學作品的人來說,「一杯伏特卡酒不能換 作一杯白開水,總要還它一杯汾酒或茅台,才算盡了責」。
3.原文:But this naval competition strained the Liberal Government's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ir budgets.
譯文:但是這種海軍競賽使自由黨政府的原則無法自圓其說,也使其預算捉襟見肘。
賞析:英文中有些詞詞義搭配能力很強,像這里的"strained",一個詞便帶了兩個賓語,一個抽象,一個具體,完全按照英文句子結構來譯,譯文勢必顯 得笨重,將"strained the Liberal Government's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ir budgets"拆成兩部分翻譯,並使用漢語成語「自圓其說」和「捉襟見肘」,就干凈利落多了。翻譯技巧是為翻譯效果服務的,對於容易翻譯的句子,翻譯技 巧可能顯得多餘,譯者也不會有意識地使用翻譯技巧,而對於譯起來較難的句子,有意識的運用翻譯技巧,恐怕就很有必要了。
4.原文:His mother had whipped him for drinking some cream which he had never tasted and knew nothing about;it was plain that she was tired of him and wished him to go;if she felt that way,there was nothing for him to do but to succumb.(Mark Twain: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譯文:他的媽媽怪他吃了奶油,還揍了他一頓,其實他根本沒有吃,對奶油的事兒一無所知;她分明是在討厭他,希望他走得遠遠的。既然她有那個念頭,他也沒辦法,只有認了。(嚴維明譯)
賞析:漢語行文,多將原因放前,結尾放後,故在譯文中,「怪他吃了奶油」調到了「還揍他一頓」之前,除此之外,譯文基本是順著原文結構譯下來的。為了再現 原文的風格,譯文選詞用語注重通俗、口語化,如用「媽媽」而不用「母親」,用「怪他吃了奶油」,不說「責備他吃了奶油」。譯文後半部也極平易淺近,自然流 暢。
本期練習:翻譯下列句子
If you think me in a way to be happier than I deserve,I am quite of your opinion.
答案:
If you think me in a way to be happier than I deserve,I am quite of your opinion.
譯文:如果你認為我的幸福來之太易,得之有愧,那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張經浩)
賞析:「如果你認為我的幸福來之太易,得之有愧」,是地道的漢語,是在吃透原文意義、精神基礎上的再創造,明顯比譯者自己的初譯「如果你認為我已得到的幸福比我應該得到的更多」要好
指導五
1.原文:Thus the initiative to partition Poland completely,to deny the Polish people any independent existence of their own whatsoever,came from the Russians.But the Germans did not need much urging to agree.
譯文:由此可見,首先提出完全瓜分波瀾,不許波蘭人成為一個獨立民族存在的,是俄國人。德國人當然求之不得。
賞析:"Thus"譯為「由此可見」,表現了譯者在譯詞時的靈活性;"partition"在英文中本為中性詞,譯者根據句子內容的語義,譯為「瓜分」, 表達出了作者的傾向性;"did not need much urging to agree"字面意思是「不需要催促就同意了」,譯者引申為「當然求之不得」,符合作者寫作時的感情傾向,即對強國欺辱弱小國家的憤怒。好的譯文總是能譯 出原文背後的「情」。
2.原文:Chilly gusts of wind with a taste of rain in them had well nigh dispeopled the streets.
譯文:陣陣寒風,帶著雨意,街上冷冷清清,幾乎沒有什麼人了。
賞析:英文是形合的文字,英語句 子講究結構嚴謹;漢語重意合,遣詞造句推崇形散而神不散。請看這里的英文句子,主、謂、賓一目瞭然,原因和結果清清楚楚,如果按這樣的順序、結構直譯成漢 語,勢必凝滯不化。為了使譯句能夠體現漢語句式的特點,譯者大膽地進行了結構調整,將原文一句切分成四個短語(小句),充分利用句子內部語義上的聯系,不 用任何關聯詞,由風到雨,到街再到人,用白描的手法將一幅寒夜凄雨圖呈現在讀者面前。
本期練習:翻譯下列句子
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答案:
原文: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譯文:俗話說,衣櫃裡面藏骷髏,見不得人的事兒家家有。(徐式谷譯)
賞析:在英語中,"th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是個幾乎人人皆知的成語,但如果將其直譯成漢語「衣櫃里的骷髏」,恐怕就沒有多少人能猜出它的意思。如何在翻譯中既保存原短語形象,又 能讓不熟悉英語文化的讀者了解原短語的意思,這實在是個困難。徐式谷先生的這個譯例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啟發:譯文前一部分致力於保存原文的形象,後一部分解 釋原文的意思,且「髏」和「有」押韻,讀起來舒服、自在,很像句格言
;㈥ 勉強地的英語翻譯 勉強地用英語怎麼說
勉強地可以用 constrainedly 或者 with a bad grace 來表達。Constrainedly 通常用來形容人在做某事時,因為某種原因不得不去做,顯得不情願或勉強。With a bad grace 也有類似的意思,強調做某事時的態度顯得不樂意。
例如,使用 constrainedly 的句子可以是:She accepted the invitation constrainedly. 這句話的意思是,她勉強地接受了邀請。同樣,使用 with a bad grace 的句子可以是:He did the work with a bad grace.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做這項工作時顯得很不情願。
在不同的語境下,這兩個短語可以互換使用。不過,constrainedly 更加正式,而 with a bad grace 則更加口語化。選擇使用哪個短語,可以根據句子的正式程度和語氣來決定。
另外,這兩個短語還可以與其他形容詞或副詞一起使用,以增強表達的效果。例如:She performed the task constrainedly and reluctantly. 這句話不僅表示她勉強地完成了任務,還強調了她不願意做這件事的態度。
在學習英語時,理解和掌握這類表達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交流和寫作中更加准確地傳達出人物的情緒和態度。同時,這也是一種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使用這些短語時,可以結合具體情境來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式,以確保語義的准確性和表達的流暢性。
總的來說,constrainedly 和 with a bad grace 這兩個短語都是用來形容人在做某事時顯得不情願或勉強的態度。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形容詞或副詞結合使用,以增強表達的效果。
㈦ 在英語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英語怎麼說
在英語考試中自取得好成績的英文:
dowellontheTestofEnglish或者Get good marks in English exams
test
英 [test] 美 [test]
n.試驗;測驗;考驗;化驗
vt.測驗;考驗;考查;勘探
vi.受試驗;受測驗;受考驗;測得結果
第三人稱單數: tests 復數: tests 現在分詞: testing 過去式: tested 過去分詞: tested
(7)不應得地英語怎麼說及的英文翻譯擴展閱讀:
do well
英 [: wel] 美 [ wɛl]
v.搞好;做得好,進展好
例句:
Youshouldn'.
你不該總是為了做到盡善盡美而累壞自己。
'toverstretchyourself
做你拿手的事情,不要勉為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