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作文翻譯 » 怎麼對待流浪漢英語作文

怎麼對待流浪漢英語作文

發布時間: 2025-08-02 21:58:42

Ⅰ 英語作文 喜劇演員卓別林

寫作思路及要點:審清題目,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in 1889.

他1889年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

Chaplin learned to sing and dance from an early age. When he was a teenager, he beca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little actors in Britain.

卓別林從小就學習唱歌跳舞,十幾歲時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小演員之一。

Later, Chaplin began to make films, and his image of a little tramp made him very popular.

後來卓別林開始製作電影,他塑造的小流浪漢的形象使他大受歡迎。

He won a special Oscar in 1972.

1972年他獲得了奧斯卡特別獎。

Chaplin spent his old age in Switzerland and died in 1977.

卓別林在瑞士安度晚年,於1977年去世。

Ⅱ 我要找一篇文章是關於童年一件成功小事的英語作文

高爾基[1](1868.3.28―1936.6.18)英文Gorky·Maksim,全名高爾基·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賽·馬克。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列寧說他是「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今高爾基城)。
他早年喪父,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歲開始獨立謀生,其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舊社會的底層度過的。高爾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經歷在他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作了生動的記述。人間的苦難,生活的辛酸,磨練了他的鬥志;他在繁重勞動之餘,勤奮自學不息。對社會底層人民痛苦生活的體驗和深切了解成為他創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馬克西姆・高爾基(意為最大的痛苦)這個筆名,發表了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高爾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義短篇《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描寫流浪漢生活的代表作《切爾卡什》,都是在1895年發表的。1899年,高爾基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福馬・高爾傑耶夫》。 1901年,高爾基因參加彼得堡的示威遊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詩《海燕之歌》就是他參加這次示威遊行後寫的,他以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紀無產階級的革命風暴。同年,他寫了第一個劇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革命無產者(革命工人尼爾)的形象。1902年,寫了劇本《在底層》,它是作者20年觀察流浪漢生活的總結,是高爾基戲劇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勢高漲的歲月里,高爾基作為戰士參加了革命運動,他的住宅成為1905年莫斯科武裝起義的據點之一。
蘇聯作家伊・卡爾納烏霍娃曾寫了一篇關於高爾基的文章,名為《意外》,講了作家與高爾基碰面了,但卻未認出。(在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六課會學)
[編輯本段]主要內容
《童年》是高爾基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講述的是孤獨孩童「我」的成長故事。小說以一個孩子的獨特視角來審視整個社會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個充滿仇恨,籠罩著濃厚小市民習氣的家庭,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說也展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的腐敗、沒落而趨向滅亡的過程。小說通過「我」幼年時代痛苦生活的敘述,實際反映了作家童年時代的艱難生活及對光明與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時也展現了19世紀末俄國社會的廣闊社會畫卷。
讀了感覺到的是一種感動,書中描寫的外婆,就是作者自己心中的聖母,通過大師的筆端,煥發出這種神聖的、聖潔的光芒,感動了因為讀了這本書而感悟的讀者。
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
處在這樣醜陋的社會,我們不得不擔心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完全是醜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會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里。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正是以他無產階級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嫻熟的藝術技巧,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地再現了阿廖沙作為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難歷程。
[編輯本段]寫作特點
《童年》是高爾基的三部曲之一,全書以阿廖沙為第一人稱描寫。 這本書也是高爾基的一部自傳,阿廖沙可以說是他本人的一個版本或童年的他,這講述了活生生的一個兒時的高爾基。

一、多視角的描寫方法

《童年》在藝術上運用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寫。作品主要從兒童的視角觀察描寫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動,充滿童趣,例如對於阿遼沙父親這死的一段描寫:
在幽暗的小屋裡,我父親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著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長老長的,他的光腳板的腳指頭,奇怪地張開著,一雙可親的手安靜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彎曲的;他那一對快樂的眼睛緊緊地閉住,像兩枚圓圓的黑銅錢,他的和善的面孔發黑,難看地齜著牙嚇唬我。
以上一段話的描寫十分真實地表現了一個3歲男孩的心態。因為他年紀小,還不懂死亡意味著什麼,所以他注意的是那些他認為有趣、奇怪的事情,例如父親的腳趾奇怪地張開著,難看地齜著牙等等。
另一方面,作家又偶爾以成人的視角評點生活,使作家筆下所寫的文字含義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二、語言藝術

《童年》的語言十分生動活潑,場面描寫栩栩如生。例如在外祖父家打架時場面的描寫:
兩個舅舅忽地一聲站起來,把身子伸過桌子,沖著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齜著牙,哆嗦著。外祖父用羹匙敲著桌子,滿臉通紅,叫聲像公雞打鳴似的響:
「叫你們全給我要飯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變樣兒了,說:
「全都分給他們吧,你也好落物耳根子清靜,分吧!」
「住嘴,都是你慣的!」外祖父叫喊著,兩眼直發光。真怪,別看他個子小,叫起來卻震天動地。
這段文字雖然不長,卻把一具亂七八糟的打架場面寫得很有層次,把每一個人的動作、表情、心情都鮮明地描寫出來,讀後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獨特的選材

《童年》取材於作家的自身經歷,然而它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簡單再現。它一方面真實地描寫了阿廖沙的成長過程和他的所見所聞,大量運用真實的材料。另一方面,運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材料,並對他們進行了提煉和加工,使他們能夠反映生活的本質。因此,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單純的個人,而成為某一類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個一般的家庭,而是舊俄時代那個由沉重的勞動、家長制手工業的生產關系和無聊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會的縮影。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所在的義大利卡普里島公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寧對高爾基說:「您應當把一切都寫出來,老朋友,一定要寫出來!這一切都是富有極好的教育意義的,極好的!」高爾基說:「將來有一天,我會寫出來……」不久,他實現了這個諾言。
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童年》各章內容簡介

第一章

的中心人物是外祖母。她善良、聰明、能幹、充滿愛心,是千千萬萬俄羅斯女性的優秀代表,對「我」的一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本章末尾用充滿詩意的美好語言描寫了外祖母的肖像和人品,塑造了一個光彩照人的平凡而偉大的人物形象。年過花甲的外婆跟三、四歲的「我」見面時的第一次「對話「生動活潑,風趣盎然。早已過不惑之年的高爾基,以三、四歲兒童的口吻、眼光、心理、行為,真實而生動地描寫、反映當時的客觀現實,深刻而准確地表達自己十分成熟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語言簡潔生動,非常口語化,非常適合人物的口吻和當時的語言環境;情節畫龍點睛,人物栩栩如生。不僅本章,而且全部《童年》,具有這個顯著的特點和優點。《童年》開篇就寫得十分精彩。它可以摘出來絕不止一篇優美的散文。從譯者加的標題就可以大體知道本章內容:一、「外祖母的出現」;二、 「父親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三、「父親的安葬」;四、「伏爾加河上的風光」。《童年》的每一章都是由許多篇這樣的優美散文組成的。《童年》可以比擬為一串珍珠項鏈,而每一篇散文就是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比如本章就藏著好幾顆這樣的珍珠。

第二章

可以分三大塊,也就是三篇優美、精彩的散文。它們可以分別標題為:「兄弟斗毆」、「兇殘的外祖父」、「外祖父來病床看我」。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父。小說寫外祖父毒打外孫們的兇殘,令人慘不忍睹,毛骨悚然。後來他來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覺得此老頭兒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雖然他的兇狠不能原諒,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別是在讀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識字和講人生哲理以後。

第三章

分四大塊,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說組成。它們也可以有明確的標題。一、「一雙金不換的手」。伊萬是一把幹活的能手,去市場購物時也會替外祖父省錢當小偷;二、「熱鬧的家庭舞會」,主角是伊萬和外婆;三、「雅科夫的吉他」。他當然也是舞會的核心;四、「小茨岡的慘死」。別號「小茨岡」的伊萬是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婆的養子,從他生下來被遺棄到他的慘死,寫得有血有肉,有情有愛。小茨岡是個良善、勤勞、能乾的小夥子,是「我」童年時最好的朋友。他的慘死,跟自私卑鄙的兄弟兩人直接有關,但根原還在於造成自私卑鄙等劣根性的社會頑症。

第四章

著重寫外婆,寫她對上帝的虔誠,對人的良善、忠厚,對丈夫的容忍、體諒;寫她的聰明, 能幹,健談,會跳舞,會講童話;火災里指揮若定,火災後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婦和頂樑柱,是「我「最貼心最親愛的朋友。小說對火災場面的描寫非常精彩。

第五章

可分上、下兩篇: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講自己的苦難身世。兩人都是早年喪父的孤兒,都曾跟著母親沿街乞討,後來也都憑著聰明能幹、吃苦耐勞而自立,
最後共同掙到目前這種小康家境;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識字和給「我」講述自己的人生體念和生活哲理。他對「我」的好奇心有問必答,道理講得深入淺出,形象生動,透徹明了。

第六章

寫大舅米哈伊爾為了爭奪家產帶領流氓沖擊、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這不僅深刻地揭露了這個逆子的凶惡嘴臉和丑惡行徑,也客觀地暴露了千千萬萬小市民家庭的尖銳矛盾。在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戰斗」中,阿廖沙「我」擔任了火線偵察兵的腳色,寫得有聲有色,相當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標題為「我注視街上的敵情」的優美散文。這次「戰斗」中善良的外婆由於「勸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磚頭咂傷了手,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

也可以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寫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兩個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為懷,賜福人類,主宰一切,洞察萬物,外祖父的上帝專橫跋扈,法力無邊,嚴厲殘酷,人人害怕。這種對比通過生動的文學描寫展現出來,絲毫沒有概念化的說教,寫得十分精彩,耐人尋味。下篇主要寫街上的所見所聞後的痛苦感受,順便也重提留在家裡的苦惱。「我」就是在這種家庭和社會環境下生活和成長的。上篇是寫「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環境,下篇是寫「我」家裡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環境。兩方面都是明顯影響我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客觀因素。這顯然是上、下兩篇合成一章的主要理由。

第八章

也可分為上、下篇。上篇描繪了外婆講童話的情景、本領和記錄下來《隱士和勇士》這篇優美迷人的童話;下篇介紹了「我」的第一個知識分子朋友,一個
不知真名實姓、只知外號「好啊」的「外人」和「怪人」,並且著重敘述了他們之間的友誼。上、下篇之間的內容通過「怪人」聽外婆講童話的場面聯系起來。小說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讓讀者心領神會「好啊」和外婆的某種尷尬關系。「好啊」是他的口頭禪,直譯是:「好事情」。(93——109頁)

第九章

也可以分成上、下篇。上篇寫「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說很重視大人講故事對兒童的影響。馬車夫就常給「我」講故事,雖然他的講故事本領比外婆、外公差多了。本章最精彩的情節是「我」與三兄弟的友誼。下篇寫「我」和 「三個小少爺」的友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對一個人「心靈面貌「和世界觀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小說如實地寫了「我」對三個小少爺的好感和羨慕。外婆支持「我」和三兄弟的友誼,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親上校奧夫相尼科夫禁止他們交往,甚至馬車夫彼得也堅決反對。馬車夫跟「我」因此發生了爭吵,這次「爭吵」成了聯結上、下兩篇的紐帶。

第十章

寫「我」母親的突然回家和新產生的家庭矛盾。一個年輕喪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強的不幸女人,在多年離家之後帶著痛苦回到替她撫養兒子的、孤苦年邁的父母家長住,由此帶來的家庭矛盾和沖突,是不言而渝的。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過去就是、現在仍然是父女矛盾、沖突、爭吵、鬧架的焦點和導火線。小說先是詳細地寫了母親和「我」第一次見面的情景,接著寫了母子之間因為「背詩」而爆發的一次爭吵;最後又重點寫了父女之間因婚姻問題而爆發的一次大鬧架,外祖父氣得跪在女兒面前,接著又無故把外婆打傷。爭吵和鬧架成了家常便飯;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這樣打發日子!

第十一章

主要寫母親回來後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親與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雖然用筆不多,寫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說又止;其次寫表哥薩沙的逃學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憐的孤兒,他沒有親母,繼母對他不好。小說對他的逃學寫得非常生動具體。但本章的重點內容還是外婆給「我」講父親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編輯本段]校園歌曲
羅大佑 - 《童年》 演唱歌手: 羅大佑 所屬專輯: 之乎者也 歌曲語種: 國語 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 發行日期: 1982年04月21日
羅大佑在他念大學的時候開始寫這首歌,總共花了三年時間,在大學畢業前一年的1979年才寫完;在創作過程中,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如何精確地讓歌詞和旋律密合,而同時又不失去口語的質感。同時《童年》這首歌也是羅大佑創作道路上的分水嶺,自此「詞曲咬合」成為他最重要的創作課題之一:不管訴求的訊息多麼強烈,他都會細心讓旋律和字句一體交融,讓音樂成為主角。
歌詞: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
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游戲的童年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
就是那口袋裡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是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上的那個女孩
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裡的零食
手裡的漫畫
心裡初戀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
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
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
老師說過寸金難買那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太陽總下到了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
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的日子裡總是
一個人他面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么好奇
就這么幻想
這么孤單的童年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麼時候才能像
高年級的同學
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
盼望著明天
盼望長大的童年
哦~~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哦~~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編輯本段]時間意義
童年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間的時間段,沒有確切的定義,時間在上小學的前兩年和上小學的時間段。所指一般被人們認為人生中最快樂的時期,無憂無慮,在文學作品中常有著快樂寓意。
[編輯本段]古典音樂
這首《童年》(Childhood Memory)出自班德瑞的《日光海岸》這張專輯。
長笛與黑管永遠是管樂重奏的夢幻組合,襯疊輕柔的鋼琴上,順著記憶穿針引線,副歌中穿插一段擬人和聲,是整首曲子接在主題後經營出來的高潮,剛巧呼應著全程串場風鈴聲,兩者在編曲中分工架起迷霧般的帷幕,帶人回溯到孩提時代那段年幼無助但卻也無憂無慮的時刻。可惜的是,像這樣的甜蜜回憶,一旦成人了,能分享的人也所剩無多了。

Ⅲ 一開始不努力 最後由於夢想或野心 最後成功的外國名人事例。 寫英語作文用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1:

卓別林小的時候,有一年聖誕節學校組織合唱團,卓別林卻落選了,他很沮喪。一天在班上,卓別林背誦了一段喜劇歌詞,博得了大家的喝彩。老師說:「雖然你唱得不好,但表演很有幽默的天分。」後來,父親早逝,母親患上嚴重的精神病。為了生計,卓別林四處到劇院打聽,希望能演上一個角色。一天,倫敦一家劇院要上演一出戲,劇院老闆答應讓卓別林演一個孩子的角色。演出並不成功,《倫敦熱帶時報》在批評該劇的同時卻說:「幸而有一個角色彌補了該劇的缺點,那就是報童桑米。以前我們不曾聽說過這個孩子,但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定會看到他不凡的成就。」後來,年輕的卓別林獲得了一個去美國演出的機會。不巧的是,這次演出沒有引起任何轟動,然而美國的《劇藝報》在談到卓別林時說:「那個劇團里至少有一個很能逗笑的英國人,他總有一天會讓美國人傾倒的。」多年後,卓別林終於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家。我想,除了天才與勤奮之外,他的成功與年輕時候寬厚的社會氛圍是分不開的。對於一個人一生的成長來說,欣賞是另一種必要的陽光。這一縷纖細的陽光,能使將要跌入生活暗處的人,及時得到一絲光亮的指引,獲得前進的勇氣,看到走向成功的希望,從而最終引領他走到明媚的未來。而實際上,做到欣賞又是那麼容易,只要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能有一句肯定的話就足夠了。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2:

著名美國電影藝術家卓別林,一生共拍影片八十多部,其中多是喜劇。他所扮演的「流浪漢」等角色,風趣幽默,滑稽可愛,給人們帶來了暢懷的笑聲。卓別林出生在一個很不美滿的家庭,他還不記事的時候,父母就離了婚。母親帶著他,過著含辛茹苦的生活。卓別林的母親是一個雜劇場的喜劇演員,平時常教兒子演唱一些歌曲,晚上演出時,就把小卓別林帶到劇院去。卓別林耳濡目染,小小年紀就有了一定的藝術才能。有一天晚上演出,母親的嗓子突然啞了,台下的觀眾發出一片噓聲。她不得不含著眼淚走到帷幕後面,心情異常煩惱。這時,舞台總管事可慌了手腳,正要大發脾氣,忽然看到條幕後面的卓別林。他靈機一動,決定叫卓別林臨時上台表演。卓別林親眼目睹了母親所遭到的歧視,為了給母親爭口氣,他在一片混亂聲中大膽地走到台前,面對刺眼的燈光和黑壓壓的觀眾,無拘無束地唱起了家喻戶曉的歌曲《傑克·瓊斯》。開始時,台下觀眾還想起鬨鬧事,聽著聽著,劇院里安靜下來,接著有人發出了贊嘆聲和歡笑聲。一首歌曲還沒唱完,錢就像雨點兒似的扔到了台上。這一來,卓別林更活躍了,又邊唱邊演了許多名曲。當母親走上台來領他走時,觀眾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3:

19世紀末的一天,倫敦的一個游戲場內正在進行著一場演出,突然,台上的演員剛唱兩句就唱不出來了,台下亂得一塌糊塗。許多觀眾一哄而起,嚷嚷著要退票。劇場老闆一看勢頭不好,只好找人救場,誰知找了一圈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時,一個5歲小男孩兒站了出來。「老闆,讓我試試,行嗎?」老闆看著小傢伙自信的眼神,便同意讓他試一試。結果,他在台上又唱又跳,把觀眾逗得特別高興,歌唱了一半,好多觀眾便向台上扔硬幣。小傢伙一邊滑稽地撿起錢,一邊唱得更起勁兒了。在觀眾的歡呼聲中,他一下子唱了好幾首歌。又過了幾年,法國著名的丑角明星馬塞林來到一個兒童劇團和大家同台演出,當時,馬塞林的節目中需要一個演員演一隻貓,由於馬塞林的名氣太大,許多優秀的演員都不敢接受這個角色,還是那個小男孩又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大家都為他捏了一把汗,誰知他和馬塞林配合得非常默契。很可能你已經想到,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名揚世界的幽默藝術大師——卓別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渴望一展才華的機會,早日找到人生的夢想舞台,然而,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顧及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猶豫不決,躊躇不前,以至於錯失了一個又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最終落得一連串的遺憾。有時候,可能我們什麼都不缺,惟獨缺少大聲說一句「讓我試試」的勇氣!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4:

據說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來到上海,中國著名電影演員韓蘭根曾陪他逛過城隍廟。他們走進一家湯圓店,吃到了芝麻豬油湯圓。別看卓別林演戲得心應手,卻不知湯圓怎麼吃法,一口咬下去,只聽「吱」地一聲,餡汁濺到韓蘭根身上,喜劇大師連忙拿出手帕揩擦。他感到奇怪,又舀了一支,仔細端詳,問韓蘭根:「噫,這湯圓中餡心怎麼放進去的?」韓蘭根不由大笑,輕輕說,「這是中國幾千年前仙人傳授的。」卓別林驚嘆不已,邊吃邊點頭。韓蘭根見他當真,就把實情告訴了他,兩人頓時鬨笑不已。臨別,卓別林買了一大包生圓子。卓別林的勵志故事篇5:漫天信件有一次,卓別林從美國來到倫敦,不到3天就接到7.3萬多封信。他請來6個打字員,經過幾天的忙碌,終於將這些信件作了分類。2.8萬封來信向卓別林請求借款和援助,款項從20先令到1萬英鎊不等。671人想跟卓別林攀親戚。其中9個女人宣稱是他的母親,她們有根有據地敘述了卓別林小時候被人拐騙的經過;將近700人說是他的伯叔、姑嬸和堂兄弟。寫信者都請求喜劇大師慷慨解囊。幾千個女子傾訴她們的愛慕之情,有的約他相會,並且還附上了自己的相片。發明家們、商人們、瀕於破產的工業家們都要求他入股,學校請他做董事長,有人要把自己的親生小孩送給他,說這將是卓別林事業的繼承人,甚至還有一個人寄來一張當票,要求卓別林把他祖母的假牙從當鋪里贖出來,「這真是一出喜劇!比我演的滑稽電影還要滑稽!」喜劇大師卓別林面對著7.3萬封信件,感嘆地說。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5:

1984年春,里根訪問中國。他的夫人南希在西安一個小姑娘的售貨點買了幾件小禮品,價值人民幣5元。里根給了小姑娘一張10元的人民幣,可是小姑娘一時沒有零錢找,窘迫地四處張望。里根就說:「留下這錢吧。」但他們剛往前走一會兒,小姑娘就追了上來,把該找的5元給了里根。美國總統在自傳里寫道:「到這時,我倒成了窘迫的人。我意識到,為了試圖給小姑娘解圍,我看來是在給她小費,我的反應不夠快,失禮了。」看了這位美國國家元首的議論,筆者不禁掩卷沉思,對那位經營小本生意的姑娘產生一種深深的敬意。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承認在一位中國姑娘面前「失禮」了,是姑娘的自尊打動了他。只有自尊才能受人尊敬。有人請教一位哲學大師:「人活著靠什麼?」大師說:「呼吸。」「那麼,」那人再問,「呼吸又為什麼?」大師答:「呼者,為出一口氣;吸者,為爭一口氣。」人的尊嚴、境界都在這一呼一吸之間了。

Ⅳ 流浪用英語怎麼說

流浪,就是居無定所,生活沒有著落,到處遊走。那麼你知道嗎?下面跟我一起學習流浪的英語知識吧。

流浪英語說法

stray

vagrant

rove

流浪的相關短語

流浪者 Vagabond ; Awara ; Nomads ; tramp

叢林流浪 Walkabout ; Waltzing Matilda

流浪狗 Stray Dog ; lostdog ; The Stray Dogs ; strays

流浪兒童 street children ; Children ; waifs ; wastrel

流浪法師 RYZE ; Ryze - The Rogue Mage

流浪北京 Bumming In Beijing

流浪的英語例句

1. He has made friends with the kids on the street.

他和流浪街頭的孩子交上了朋友。

2. The dog was a stray which had been adopted.

這是條曾被收養的流浪狗。

3. a novel about being down and out in London

一部以倫敦的流浪生活為題材的小說

4. She had had a rootless childhood moving from town to town.

她小時候居無定所,在各地流浪。

5. After roaming around nearly half his life, he finally settled down in Canada.

他過了半輩子的流浪生活, 最後在加拿大定居了下來.

6. John lost his job and went on the bum.

約翰失業後過著流浪生活.

7. After roaming around nearly half his life, he finally settled down in Quebec.

他過了半輩子的流浪生活, 最後在魁北克定居了下來.

8. He tramped hither and thither.

他到處流浪.

9. The vagabonds were banished from the train station.

流浪乞討者被逐出了火車站.

10. Wandering ladies never refuse what is offered.

流 *** 士們從不拒絕別人的施捨.

11. The tramp was arrested for vagrancy.

這個流浪漢因流浪而被捕.

12. Left to raise themselves on the streets, these children form roving bands of delinquents.

這些孩子被迫流浪街頭,結成了一些流竄的犯罪團伙。

13. Mr. Lane's film takes a highly romanticized view of life on the streets.

萊恩先生的電影從一個非常理想化的視角描述流浪街頭的生活。

14. Their aim is to raise a million pounds to get the homeless off the streets.

他們的目標是籌集100萬英鎊,使那些無家可歸者不再流浪街頭。

15. On his wanderings he's picked up Spanish, Italian, French and a *** attering of Russian.

在流浪途中,他學會了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和一丁點兒俄語。

關於流浪英文閱讀:流 *** 孩的勵志畢業演講

She may have lacked a home, but now this teen has top honors.

她也許是個無家可歸的孩子,但是現在這個女孩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譽。

A 17-year-old student who spent much of high school living bouncing around homeless shelters — and sometimes sleeping in her car — today graated as valedictorian of her class at Charles Drew High School in Clayton County, Ga., just outside of Atlanta.

這個17歲的學生高中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收容所,有時還得睡在車里。她就讀於位於亞特蘭大喬治亞州克萊頓縣的查爾斯德魯高中,今天作為所在班級的畢業生代表光榮畢業,並在畢業典禮上致告別辭。

Chelsea Fearce, who held a 4.466 GPA and scored 1900 on her SATs despite having to use her cellphone to study after the shelter lights were turned off at night,「I know I have been made stronger. I was homeless. My family slept on mats on the floor and we were lucky if we got more than one full meal a day. Getting a shower, food and clean clothes was an everyday struggle,」 Fearce said in a speech she gave at her graation ceremony.

這位叫切爾西-菲爾斯的女孩高中績點4.446,並在SAT考試中拿到1900分。高中期間,晚上收容所熄燈後她只能在用手機來學習,「我知道自己越來越強大。我無家可歸。我的家人都睡在地板的墊子上,如果幸運的話,每天可以不止飽餐一頓。淋浴、食物和干凈的衣服,這些對於我來說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菲爾斯在畢業演講時說道。

Fearce overcame her day-to-day struggles by focusing on a better day.「I just told myself to keep working, because the future will not be like this anymore,」 she told WSBTV.

菲爾斯靠著對未來更好生活的嚮往克服了每天的困難。「我告訴自己不要放棄,因為未來會更好」,她對WSBTV新聞網的記者表示。

One of five children, Fearce's family sometimes had an apartment to live in, but at other times had to live in homeless shelters or even out of their car, if they had one.

菲爾斯家裡一共有5個孩子,有時一家人還有公寓可以住,但有時不得不住在流浪收容所甚至車里如果有車的話。

「You』re worried about your home life and then worried at school. Worry about being a little hungry sometimes, go hungry sometimes. You just have to deal with it. You eat what you can, when you can.」

「你要擔心家庭生活,甚至在學校的時候也會。還要擔心有時會挨點餓,有時會很餓。你只能這樣,有吃的時候就趕快吃。」

Miraculously, Fearce overcame the odds and even tested high enough to enroll in college classes half way through her high school career. She starts college next year at Spelman College as a junior where she is planning to study biology, pre-med.

菲爾斯奇跡般地克服了這種困境,甚至在高中才上到一半的時候就取得了足以進入大學的成績。明年她就將作為一名大學新生就讀於斯貝爾曼學院,開始大學生活,她計劃在醫學預科學習生物。

「Don』t give up. Do what you have to do right now so that you can have the future that you want,」 Fearce said.

「不要放棄。現在就做你應該做的,這樣你就會擁有夢想中的未來。」 菲爾斯說。

1.流淚用英語怎麼說

2.流量用英語怎麼說

3.有關於狗狗的英文文章

4.保護流浪狗的英語作文範文

5.23日的英文是什麼

熱點內容
祝你在中國每天開心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03 00:16:34 瀏覽:962
幫助新生的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03 00:12:52 瀏覽:837
壓歲錢怎麼花作文英語 發布:2025-08-03 00:12:50 瀏覽:530
英語四級作文怎麼賣電腦 發布:2025-08-03 00:11:08 瀏覽:756
安靜的時間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03 00:10:26 瀏覽:821
寒假游記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03 00:10:23 瀏覽:648
我喜歡紅色的窗簾翻譯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8-03 00:09:35 瀏覽:149
抓樣品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03 00:04:45 瀏覽:242
不願意去上班的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03 00:03:02 瀏覽:741
怎麼去碼頭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03 00:02:51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