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中國古代英語怎麼翻譯
㈠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用英語怎麼說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用英語翻譯是: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見下圖翻譯
㈡ 中國的兩個翻譯cathay和china的來歷
」Cathay「起源於公元10至13世紀在我國北方(含東北和西北部)廣大地區由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國(即遼和西遼),經由阿拉伯語而進入西方語言。
」China「源於春秋秦國的名字,這很大程度上是公元前600年左右秦穆公晉文公爭霸的結果。
英國在十九世紀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實際上是Cathay與China並用的。
在不同時期對中國的不同稱呼。在英國方面,拉丁語中的Cataya一詞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進入英語,並逐步演化成cathay。1625年John Fletcher在其《婦人的獎賞》(womans)劇本中還在用Cataya,而到1823年GorgeG、Byron在其《唐璜》(Don Juan)長詩中則已經以Cathay指稱中國了。
這個情況甚至直到今天還在部分歐洲國家存在。契丹在保加利亞語,俄語里是對中國的稱呼。在古典英語里有cathay,而現代英語是China。類似的還有義大利語catai/cina, 葡萄牙語catai/china,西班牙語catay/china。
(2)相傳在中國古代英語怎麼翻譯擴展閱讀
20 世紀中國的歷史學家和文獻學家為追尋「中國」一詞的起源和意義下了很大的工夫。根據一項完整的調查——此調查用 20 頁的篇幅羅列了秦統一前「中國」一詞的使用情況。
學家定義了 19 世紀之前「中國」一詞所涉及的五種含義:(1)京師;(2)國境之內;(3)諸夏之領域;(4)中等之國(周朝較小諸侯的王國,當時周被稱為「天下」);(5)中央之國。
以上含義無一指涉現代民族國家。在帝國時期開始後的兩千年裡,「中國」一詞不再具有重要性,它通常指的是王朝的中心,或者用來區分華夏與北方草原游牧部落之間的疆域。
到 1860 年代,這些用法進入了清朝外交文件中。可以看到的是,這一時期,「 China /中國」兩個詞語在國際條約的翻譯之中發生了連結,成為了對等物,指的既是領土,又是建立於這一領土之上的國家。
「中國」一詞出現在官方文件中的頻率不斷增加,特別是對外國文件中提到「 China 」一詞作出回應時,幾乎可以與「大清國」互換使用。它不再指「中央的諸國」;當用來表述一個單數的主權實體中國時,該詞的歷史指示物消失了(並且最終被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