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介紹 » 介紹瑞士的視頻英語怎麼說

介紹瑞士的視頻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1-02-24 21:10:30

① 英語介紹瑞士習俗

Switzerland Culture and Traditions
What defines Switzerland Culture? Most likely, visitors see us as a chocolate snacking, cheese eating, alphorn blowing and a yodelling nation, ruled by perfectionism and timed by precision watches; a law-abiding nation that takes seriousness very serious and sleeps with guns under their pillow in well-ordered and efficient Switzerland :)
Of course, there's always a little truth in every stereotypical cliché. Though neither Alphorn nor yodelling are exclusively Swiss, nor is chocolate for that matter, though the Swiss - who knew - set the standard in terms of quality for the latter. It is said that the origins of the Alphorn lay in Asia. Over the centuries though, we managed to find our own distinct folk music style that is typically Swiss albeit with distinct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Switzerland was inhabited by the Celt's in the West, the Helvetii (the most powerful Celtic tribe) in the North and the Raetians - a stubborn Roman alpine tribe - in the East. Switzerland's culture is shaped by all of them and the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spokenin our small country make the mix even more interesting.
Remnants of the pagan culture still affect our seasonal celebrations, even though the protestant reformers did their best to change that. Just think of the Swiss spring customs of scaring off winter like the Sechseläuten in the protestant Zwingli city of Zürich and the Chalandamarz in the Engadin.

The culture of Switzerland is multi-faceted and age-old traditions thrive. We don't just celebrate for the sake of tourism; we dwell in keeping ancient folk customs alive and wear our ethnic dresses with pride, albeit more and more only on special occasions.
Although we are maybe a bit on the conservative side, take our time to warm up to each other and visitors and slow in adapting to new trends, we got a bit bolder over the years in expressing our attitudes.

② 高分求一些介紹瑞士的英文資料,多一些,不要過於簡單,謝謝!有追加!

瑞士目錄
簡介
瑞士節日
各大城市介紹
瑞士主要名勝和景點
瑞士歷史
瑞士政治
瑞士交通
瑞士通道
[編輯本段]簡介
中文:瑞士聯邦
英文:Swiss Confederation
德文: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
法文:LA CONFEDERATION SUISSE
義大利文:CONFEDERAZIONE SVIZZERA
拉丁文:Confoedoratio Helvetica,簡稱CH
面積:41,284平方公裡面積 水域面積百分比 3.7%,位於第132位。
國旗:呈正方形。旗地為紅色,正中一個白色十字。瑞士國旗圖案的來歷眾說紛紜,其中有代表性的說法就有四種。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聯邦憲法,正式規定紅地白十字旗為瑞士聯邦國旗。白色象徵和平、公正和光明,紅色象徵著人民的勝利、幸福和熱情;國旗的整組圖案象徵國家的統一。這面國旗在1889曾作過修改,把原來的紅地白十字橫長方形改為正方形,象徵國家在外交上採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國徽:為盾徽。圖案與顏色與國旗相同。
國花:火絨草
國石:水晶
國際區碼:41
貨幣:瑞士貨幣名稱為瑞士法郎,屬國際硬通貨。1瑞士法郎=100生丁。瑞士貨幣有7種面值的紙幣:10、20、50、100、200、500、1000瑞士法郎(CHF)及7種面值的硬幣:5、10、20、50生丁,1、2、5瑞士法郎。美元對瑞士法郎兌換率2000年為1:1.69,2001年為1:1.69, 2002年為1:1.56。
時差:瑞士的時間,比中國慢7小時,夏季則比中國慢6小時,因每年的3月至9月尾均採用夏令時間。而滑雪季節則是從12月中旬至5月下旬。
與中國關系:1950年9月14日,中國與瑞士建交。
人口:741.84萬(2004年),其中瑞士藉人口佔79.8%,外藉人口佔20.2%;人口密度 176/km2位於第92位;
語言:瑞士應用語言共四種:德語Deutsch、法語、義大利語Italiano及拉丁羅曼語。其中講德語的人口佔63.9%,主要在北部地區;講法語人口佔l9.5%,在西部地區;講義大利語人口佔6.6%,在南部地區;講拉丁羅曼語人口佔0.5%,在東部少數地區;講其它語言人口佔9.5%。前3種語言系官方語言,為聯邦的正式文件所採用。英語亦廣泛運用。
宗教信仰:瑞士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中天主教徒約占信教人口總數的44.1%,基督教徒佔36.6%。另,伊斯蘭教徒約佔4.5%, 其他3.1%,無宗教者佔11.7%。
教育:教育經費在各級政府的預算中均占很大的比重(在聯邦政府預算中佔8%,在州和市鎮預算中約佔25%)。全國實行9年義務教育制。瑞士教育的特點是:初中教育普及;高中比重小、職業學校比重大;大學教學質量高。
瑞士聯邦不設教育部,聯邦一級的教育事務分別由內政部的科學與研究領導小組所轄聯邦高工系統委員會和聯邦教科司負責,同時輔以大學聯席會議、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州教育局長聯席會議、瑞士高教中心等全國性協調機構;全國的職業教育由國民經濟部的聯邦職業教育與技術部管理。
瑞士人口雖少,但卻擁有密集的高教網,現有12所國家承認的大學,其中蘇黎士高工和洛桑高工兩所大學由聯邦掌管,另10所為州立大學。按大學所在語區分,德語區有6所:巴塞爾大學、伯爾尼大學、蘇黎士大學、蘇黎士高工、聖加侖大學和盧采恩大學;法語區有5所:日內瓦大學、洛桑大學、洛桑高工、紐沙泰爾大學、弗利堡大學;義大利語區有一所大學。大學學制一般4、5年,醫學專業為6年。瑞士大學無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可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瑞士於1993年開始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決定將全國60多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按地區合並成7所高等職業學院,該項工作於1998年完成,7所學院共有學生18000人。這一改革將使瑞士人口中擁有高等教育畢業文憑者的比例由目前的22%提高到25%。
地理概況:瑞士是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南鄰義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其領土東起東經10°29'26"格勞賓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東經5°57'24"的日內瓦的尚希鎮,最南端位於北緯45°49'8",靠近提契諾州的基亞索,最北面在北緯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爾根。南北長220.1公里,東西長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占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佔10%)、中部高原(佔30%)三個自然地形區。平均海拔約1350米,最高點是接近義大利的杜富爾峰(DUFOUR-PEAK,海拔4634米),最低點是位於提契諾州的馬祖爾湖(LAKE MAGGIORE,海拔193米)。瑞士是一個山國,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積達12523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30.3%。如果再加上農業、綠地面積(10166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24.6%),則全國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綠地所覆蓋。瑞士是歐洲大陸三大河流發源地,有「歐洲水塔」之稱。主要河流有:萊茵河(在瑞士境內375公里,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爾河(在瑞士境內295公里,是瑞士最長的內陸河)、羅納河(在瑞士境內264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內陸河)。湖泊共有1484個,其中最大的是萊蒙湖(又名日內瓦湖),面積582平方公里,最深處310米,其它有:康斯坦茨湖、紐沙泰爾湖、馬喬雷湖、四州湖、蘇黎世湖等。瑞士的河湖面積達1726平方公里,占瑞士全國面積的4.2%。瑞士地處北溫帶,地域雖小,但各地氣候差異很大。阿爾卑斯山由東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氣候的分界線。阿爾卑斯山以北受溫和潮濕的西歐海洋性氣候和冬寒夏熱的東歐大陸性氣候的交替影響,變化較大;阿爾卑斯山以南則屬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宜人。瑞士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年平均氣溫為8.6攝氏度。在城市中,夏季氣溫可達華氏86度(攝氏30度),空氣濕度適宜;冬季氣溫經常低於華氏32度(攝氏0度),時有下雪結冰的現象。
[編輯本段]瑞士節日
瑞士法定節日如下:
元旦:1月1日
耶穌受難日
復活節(周一)
勞動節:5月1日
耶穌升天日
聖靈降靈節(周一)
國慶節:8月1日
聖誕節:12月25日
節禮日:12月26日
[編輯本段]各大城市介紹
首都:伯爾尼,市區人口12.25萬
伯爾尼市: 伯爾尼市位於瑞士國土中間偏西,1848年聯邦憲法定為瑞士首都,又稱為「聯邦城」, 同時也是伯爾尼州的首府。面積(包括郊區)23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4萬,海拔550米,位於萊茵河支流阿爾河的一個天然彎曲處,湍急的河水從三面環繞伯爾尼老城而過,形成了一個半島。傳說為給城市取名,當時的統治者扎靈根公爵決定外出打獵,以打到的第一隻野獸作為城市名,結果打死一頭熊,於是以「熊」字為該城命名。伯爾尼這一名稱是從德文「熊」字演繹而來,德語中熊一詞的發音是「拜爾」,後漸變為「伯爾尼」。「熊」自然成了伯爾尼的城徽,進而又變為伯爾尼州的標志。伯爾尼市有些古建築上至今仍留有熊的雕塑。在阿爾河東岸山崗尼德格大橋附近,還辟有熊苑,喂養著一些供遊人觀賞的熊。
伯爾尼城始建於12世紀,至18世紀建成現在規模,已有800年的歷史。伯爾尼老城原來一些木質結構的建築被中世紀的多次大火燒毀,後來重建時改為石頭結構,現仍保持完好:碎石鋪成的馬車道,街道兩旁是彼此相連的漫長拱廓,紅瓦白牆相映生輝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噴泉彩柱,16世紀的鍾塔及始建於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使伯爾尼顯得古色古香,保留著中世紀時的風貌。現主要街道已被劃為步行區,環境十分幽靜。伯爾尼老城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
瑞士過去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爾尼被定為瑞士聯邦首都,成為聯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國政治和外交中心。聯邦政府和聯邦議會設在阿爾河北岸銅綠色的聯邦大廈中,這是一組用花崗石建造的宮殿式的大型建築群,建於1852年-1857年。大廈左右兩翼是聯邦各部的辦公樓 ,中間圓頂下面是聯邦議會兩院的會議廳。大廈於1894-1902年進行擴建,1993年再次進行修繕,並添置了電子表決裝置。
由於市民反對噪音和地勢等原因,伯爾尼未建大型機場,僅有一小飛機場,設有通往西歐主要城市的航線。伯爾尼有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國鐵路樞紐之一。
二次大戰後, 伯爾尼的機械、儀表、電器、制葯、紡織、食品、建築和印刷工業逐年發展,但均系一些中小企業,在瑞士經濟中不佔重要地位。 伯爾尼主要是行政和銀行業中心,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和旅遊城市。市內有古老學府之一的伯爾尼大學,建於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線著稱。此外,還有歷史、自然史、藝術、兵器等不同類型的眾多博物館,伯爾尼還是萬國郵政聯盟和國際鐵路運輸總局所在地。
歷史上,許多革命活動家都曾在伯爾尼居住過。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爾尼指導瑞士的工人運動。列寧從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爾尼附近的齊美瓦爾德和昆塔爾逗留過,並寫過不少揭露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叛徒的文章。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伯爾尼聯邦專利局工作期間,業余鑽研物理學,發表了他的驚世之作「相對論」,伯爾尼將此引為驕傲,至今還保留著愛因斯坦的住所(已辟為博物館)。
瑞士其他主要城市
蘇黎世市:蘇黎世市是蘇黎世州首府,坐落在蘇黎世湖畔北岸。1997年底市區人口 33.8萬,其中外國人占 27.9%,是瑞士第一大城市,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既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又是瑞士重要的文化城市,交通和服務業也居全國首位。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350餘家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其中外國銀行近70家。享有盛名的蘇黎世交易所建於1876年,其成交額在西歐交易所中居前列,最高峰時有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瑞士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全自動交易和清算系統的交易所,其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人員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服務。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近年來其黃金市場的地位有所下降,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地處交通要道,該市及其周圍地區工商業很早就很興盛,特別是絲綢業發展較快。現主要有機器製造、建築、紡織、化工、電子、印刷和食品加工。市中心利馬河西側的火車站大街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街,集中了上百家銀行和眾多的高級商店,珠寶首飾、名表裘皮、高檔服裝、文物古玩琳琅滿目。
蘇黎世是瑞士國內與國際交通的樞紐,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全國最大的火車站和機場均設在這里,每天進出火車700多列;機場年客運量上千萬人次,瑞航和中國民航每周有數次航班往返於蘇黎世和北京、上海之間。
蘇黎世還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蘇黎世湖畔的「馥勞」教堂始建於公元853年,為典型的羅馬式建築。教堂不遠處全市最美的巴羅克式建築是昔日的酒業公會。河對岸正對「馥勞」教堂的建築是蘇黎世大教堂,其一對高聳的塔樓建於15世紀,它是蘇黎世城的重要標志。市政廳則是一座華麗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蘇黎世市有各類博物館、美術館50多處。蘇黎世聯邦高工、蘇黎世大學等院校均是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我留瑞的近千名學生中約一半在上述兩校深造。瑞士國家博物館和圖書館也設在這里。列寧1916-1917年在該市從事研究工作,完成了著名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一書。
1982年蘇黎世市與我昆明市結為友好城市。蘇黎世對昆明市內公交、污水處理等給予了援助。
1988年我國在蘇黎世設立了總領館。
日內瓦市:日內瓦市是日內瓦州的首府,坐落在風景宜人的萊蒙湖畔。北、西、南三面與法國交界,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19度,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零度左右。1997年底,日內瓦市區人口為17.3萬,其中外籍人占 43.8%,為瑞士第二大城市。
日內瓦早在12世紀起已是歐洲的一個重要商業中心,目前是瑞士第二大金融市場,擁有120多家銀行。
日內瓦尤以國際組織所在地和國際會議城市著稱於世,與紐約、維也納並稱為聯合國城。據統計,這里的國際機構共有243個,大致分三類:第一,聯合國機構,如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貿發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第二,政府間機構,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等;第三,非政府組織,如各國議會聯盟、保衛兒童國際聯合會、國際紅十字會等。著名的萬國宮原是國際聯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聯合國駐歐洲總部,已成為重要的多邊外交活動中心之一,有關國際裁軍、貿易、勞工、衛生、氣象、電訊、人權等涉及世界和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許多重大國際會議都在這里舉行。近 130個國家在此設有常駐聯合國和其它國際組織代表。我國於1954年設立駐日內瓦總領館,1972年改為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處和其它國際組織代表團。
1954年,周恩來總理曾率代表團參加了關於越南問題的日內瓦會議;1961年,陳毅副總理率代表團參加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會議。
日內瓦是瑞士有名的游覽勝地,有許多名勝古跡。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就誕生在老城一座古老的住宅里。英國詩人拜倫1816年曾住在科洛尼區一棟名為迪奧大迪的別墅里。在這別墅不遠處,是英國浪漫詩人雪萊的舊居。
日內瓦市內值得一游的有:著名的宗教改革國際紀念碑、聖-皮埃爾大教堂、大劇院、藝術與歷史博物館、日內瓦大學等,在晴朗的日子裡泛舟萊蒙湖,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巴塞爾市:巴塞爾市位於瑞士、法國和德國的三國交界處,面積37平方公里,市區人口 17.l萬,系全國第三大城市。因萊茵河之故,中世紀的巴塞爾曾對歐洲貿易起過重要作用,1833年因城鄉戰爭而分裂為北部的巴塞爾(市)和南部的巴塞爾(鄉)兩個半州。
自19世紀初起,巴塞爾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城市。現在的工業主要有化工醫葯、機械、水泥、紡織、食品、鍾表、冶金等。世界著名的諾華、羅氏等化工集團都設在巴塞爾,使它成為瑞士化學工業中心。在這兩家集團就業的職工幾乎佔全市就業人口的一半。
巴塞爾:也是瑞士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是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重建與發展銀行的所在地,也是避暑的好地方。
巴塞爾既是瑞士的鐵路樞紐,也是瑞士唯一通向海洋的河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占瑞士全部外貿貨運量的一半。
巴塞爾大學是瑞士最古老的大學,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哥特式的巴塞爾大教堂建於14世紀,宏偉挺拔,別具一格。聖馬丁教堂則是11世紀至14世紀的建築。
巴塞爾市政廳建於16世紀,赭紅色的高大門牆上,有瑞士古代著名畫家繪制的精美彩畫。市內的金星飯店是瑞士全國最古老的飯店,建於1412年,繪有晚期哥特式的彩色圖案。巴塞爾美術博物館在歐洲頗負盛名,館內陳列有瑞士中世紀著名畫家和雕塑家的作品和大批現代畫。地處市中心的巴塞爾博覽會共有 4個大型展覽館,室內展區面積為14萬平方米,露天展區面積為1萬平米。每年春季都要舉辦國際博覽會。1984年建成的巴塞爾廣播電視塔高達250米,是瑞士目前最高的建築物。
洛桑市:洛桑是沃州的首府,位於萊蒙湖畔。市區人口12萬,主要講法語,是瑞士第五大城市。
洛桑,一種解釋為「水流」,另一解釋意為「石頭」。中世紀時洛桑已成為這個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1803年由沃州議會決定成為沃州的首府。
19世紀末,鐵路的出現使洛桑成為瑞士法語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洛桑是沃州工業的集中地,主要工業有精密機械、化工、食品、印刷等。
洛桑除有兩所大學(洛桑聯邦高工和洛桑大學)外,還有高等貿易學校、音樂學院、師范學校等。洛桑酒店管理學校在世界上頗有名氣。
洛桑氣候溫和,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是瑞士的游覽勝地之一,旅遊業是該地收入的重要來源。主要游覽地有12世紀的哥特式大教堂?ツ岡骸?3世紀的聖-弗郎索瓦教堂、市政廳、14世紀的聖-梅爾城堡、自然療養站,19世紀修建的呂密納爾宮內常年展出大量收藏品。該市西部韋迪區的羅馬博物館收藏著有關古羅馬港口盧佐納的文物。此外還有古城博物館、沃州歷史博物館、美術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等。
自1874年瑞士聯邦憲法規定洛桑為聯邦最高司法機構所在地以來,聯邦法院就一直設在此地。
洛桑曾是外國流亡者聚集的城市。如法國的瑪麗•路易絲皇後、拿破崙的三個兄弟、義大利燒炭黨人、還有俄國的革命者和後來的白俄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也曾在此逗留,如密支凱維茨、雪萊、拜倫、狄更斯、大仲馬、雨果等。
洛桑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IOC)的所在地,並建有奧林匹克博物館。
盧塞恩市:盧塞恩市是盧塞恩州的首府,位於瑞士中部高原,在盧塞恩湖的西北、蘇黎世西南端,羅伊斯河穿城而過。人口約 7萬,主要講德語。盧塞恩原是一個漁村,8世紀建城,l178年建市,1230年聖哥達隧道開通後,成為聯接中歐和南歐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萊茵河與倫巴第之間的重要貿易中心,有木材加工、化學、機械和紡織等工業。
盧塞恩自然景色優美,旅遊業相當發達,是瑞士的療養、旅遊勝地。河右岸老城與河左岸新城之間有7座橋梁相連,其中兩座古代木橋形飾精美。最大的木橋和與其相連的水塔建於 1300年,是歐洲最古老的木橋,以其歷史和美學價值成為該市的象徵和瑞士人的驕傲,可惜這座木橋於1993年一夜之間被大火焚壞,次年重新修復。老城內有 14世紀的城牆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老市政廳(1602—1606)、歷史博物館、交通博物館等。市內的冰川公園里有兩萬年前冰川的遺跡和關於冰川時期的展覽。在希爾斯廣場可以尋覓到德國詩人歌德的故居。
[編輯本段]瑞士主要名勝和景點
萬國宮:
萬國宮過去是國際聯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的總部。它是日內瓦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象徵,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個縮影。
萬國宮萬國宮坐落在阿麗亞娜公園內,阿麗亞娜公園地處萊蒙湖右岸的丘陵地帶上,佔地面積25公頃(約合375畝)。站在園內高處可以俯瞰萊蒙湖,遙望歐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這座公園原為勒維利奧家族的私產,居斯塔夫?勒維利奧是這一家族的最後一代,他是一位作家,也是藝術品收藏家,他的母親叫阿麗亞娜。當他母親亡故以後,他把園子取名為阿麗亞娜,以表示對母親的懷念。園中還有一個阿麗亞娜博物館,是勒維利奧為存放他所收藏的中國和日本的大量瓷器而建造的。1890年,居斯塔夫?勒維利奧在臨死前將阿麗亞娜公園和阿麗亞娜博物館遺贈給日內瓦市。在其遺囑中有三個規定:一、他死後,陵墓要修建在這個園內,日內瓦市政府必須永遠負責保護和維修,不得毀壞;二、阿麗亞娜公園不能為私人所有,必須向公眾開放;三、按照勒維利奧家族的傳統,在園內要繼續飼養孔雀。日內瓦市政府同意並遵守這三條規定。當年享有對阿麗亞娜公園的使用權的「國聯」和現在的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也同意恪守這三條規定。
萬國宮於1929年由「國聯」著手興建,當時曾有360名設計師參與設計。「國聯」挑選了五名最佳建築師,其中最主要的是義大利人卡洛布?羅奇和法國人雅克?卡呂。歷時七年,大廈於1936年落成。
建成後的「國聯」大廈——萬國宮,佔地面積18600平方米,整個建築面積比著名的凡爾賽宮還要大。
聯合國成立以後,將其駐日內瓦辦事處設在萬國宮。1969年,聯合國決定擴建萬國宮,由秘書長吳丹奠基,在萬國宮北側動工興建新翼。為了使新翼能與老樓的建築風格和阿里亞娜公園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同時又能符合實際的需要,由英、法、意三國的建築師組成的設計委員會仔細選擇了設計方案,並採用現代化的建築材料和技術,歷時五年方始建成。1973年,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主持落成典禮。新建的樓翼設計新穎,造型優美,與原來的國聯大廈十分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新建的樓翼通過一條空中走廊即「天橋」與老樓相銜接。無論從它的線條、高度或是整個外形來看,它同萬國官的老樓都相配得體,可以說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擴建後的萬國官共有50個門,總長度為575米,佔地面積為32600平方米,共有辦公室1600個和大小會議室34個,總的空間容量是820,000立方米,樓面面積是32,000平方米。
原萬國宮呈雙馬蹄形,一個對著萊蒙湖,一個對著汝拉山。朝向湖面這一側馬蹄形的三翼建築結構主要包括:
一、左翼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是「國聯」在建造萬國宮時用美國人約翰 D 洛克菲勤捐贈的二百萬美元建立起來的。目前共藏書一百萬冊,另有各國出版的各種期刊一萬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圖書館。館內有寬敞的閱覽室,還有一個國際聯盟展覽館,展出「國聯」的歷史文獻、圖片和實物。此外,圖書館還收藏有世界各國的政界要人與聯合國之間往來的親筆信和各種手稿。這些重要的文獻都集中在二樓一個專門的陳列室內。事實上,萬國宮之所以坐落在這兒,正是由於這圖書館的緣故。原來計劃將萬國宮建在「國聯」所擁有的一塊地面上,即現在的臨湖「休憩公園」,當初也沒有建造這樣一座大型圖書館的計劃。
二、右翼理事樓,理事廳是萬國官里最漂亮的一個大廳,又名西班牙廳,因為廳內的大型壁畫是西班牙名畫家約瑟?馬利亞?塞爾特的作品。 19341936年間,塞爾特在他巴黎的畫室里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一組不朽的名作。畫面呈金色與深褐色,畫的主題是:正義、力量、和平、法律與智慧。
理事會議廳不僅是萬國官里最漂亮的一個廳,而且也是一個重要的會議廳。按照聯合國不成文的規定,凡涉及到國際安全問題的會議,或者比較緊急的會議,均在理事會議廳召開。 1954年,周總理親自參加的印支會議就是在這個大廳舉行的。理事廳能容納500人,它的特色之一是能夠按照每次會議的需要調整會議桌的位置。
三、中間部分是大會堂,大會堂前面的大過道實際上是一間休息廳,十分寬敞高大,是「國聯」用各成員國贈送的材料建造的。牆上淺綠色的大理石是瑞典的,深綠色的是義大利的,朱紅色的地板大理石是芬蘭的,地板上的黑白大理石裝飾是比利時的。過廳的牆上懸掛著兩幅大型壁畫,是萬國宮的主要設計者之一雅克?卡呂的夫人繪制的。內容取自《聖經》上的故事,一幅象徵著戰爭,一幅象徵著和平。
大會堂與巴黎歌劇院一樣大,內有兩千個席位,另有同聲傳譯席、記者席和觀眾席。1962年聯合國曾進行擴建和裝修。歷史上這里曾舉行過許多重要會議。現在,聯合國的一些大型會議如裁軍、海洋法會議等均在此舉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的年會,也都在大會議廳里召開。
大會堂的兩側另有二十二個會議廳,大小不等。最小的有五十個席位,最大的有三百個席位。若留心觀察一下這些會議廳,便會發現它們的內部裝飾風格迥然不同。原來,這二十二個會議廳由「國聯」的部分創始國負責裝飾,每個國家負責一個,所以才形成了在風格上的千差萬別。

③ 英文介紹瑞士

以下是對瑞士的英文介紹,
Switzerland
Switzerland,in its full name the Swiss Confederation,is a federal republic consisting of 26 cantons,with Bern as the seat of the federal authorities.The country is situated in western Europe,where it is bordered by Germany to the north,France to the west,Italy to the south,and Austria and Liechtenstein to the east.
Switzerland is a landlocked country geographically divided between the Alps,the Swiss Plateau and the Jura,spanning an area of 41,285 km2 (15,940 sq mi).While the Alps occupy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territory,the Swiss population of approximately 7.9 million people is concentrated mostly on the Plateau,where the largest cities are to be found.Among them are the two global cities and economic centres of Zurich and Geneva.
The Swiss Confeder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of armed neutrality— has not been in a state of war internationally since 1815—and did not join the United Nations until 2002.It pursues,however,an active foreign policy and is frequently involved in peace-building processes around the world.Switzerland is also the birthplace of the Red Cross and home to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including the second largest UN office.On the European level,it is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and is part of the Schengen Area – although it is notably not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Union,nor the European Economic Area.
It has the world's nineteenth largest economy by nominal GDP and the thirty-sixth largest by purchasing power parity.It is the twentieth largest exporter and eighteenth largest importer of goods.In nominal terms,Switzerland is one of the rich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y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ct,with a nominal per capita GDP of $75,835.In 2010,Switzerland had the highest wealth per alt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assets) of any country in the world (with $372,692 for each person).Zurich and Geneva have respectively been ranked as the cities with the second and third highest quality of life in the world.
Switzerland comprises three mai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gions:German,French,and Italian,to which the Romansh-speaking valleys are added.The Swiss,therefore,though predominantly German-speaking,do not form a nation in the sense of a common ethnic or linguistic identity.The 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country is founded on the common historical background,shared values (federalism and direct democracy) and Alpine symbolism.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wiss Confederation is traditionally dated to 1 August 1291; Swiss National Day is celebrated on the anniversary.

④ 誰有關於瑞士的英文簡介啊

既然是簡介,不防看看下面的:

A country of west-central Europe. It became part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in the 10th century but by 1499 had achieved independence as a confederation of cantons. Switzerland later adopted a federal constitution (1848) and maintained a policy of neutrality through both World Wars. Bern is the capital and Zurich the largest city. Population, 6,455,900.
瑞士:歐洲中西部的一個國家在10世紀它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版但作為州郡的聯邦國權家,於1499年獲得獨立瑞士後來採用聯邦憲法(1848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保持中立伯爾尼為其首都,蘇黎世為其最大城市人口6,455,900

⑤ 瑞士英語怎麼翻譯

Switzerland

英文發音:來[ˈswɪtsələnd]

中文釋義:自n. 瑞士(歐洲國家)

例句:

I am an American living and working in Switzerland.

我是一個美國人,生活和工作在瑞士。

短語:

1、Switzerland Visa 瑞士簽證

2、Central Switzerland 瑞士中部 ; 地區

3、Switzerland language 瑞士語

4、Switzerland buyers 瑞士買家

(5)介紹瑞士的視頻英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Switzerland的同根詞:

Swiss

英文發音:[swɪs]

中文釋義:adj. 瑞士的;瑞士人的;瑞士風格的

例句:

Who introce you to study at this Swiss School ? How do you know this school?

是誰介紹你有關瑞士這所學校的?你是怎麼知道這所學校的?

短語:

1、Swiss bank 瑞士銀行

2、Swiss plateau 瑞士高原

3、Swiss franc 瑞士法郎

⑥ 用英語介紹瑞士

您好,以下是對瑞士的英文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Switzerland

Switzerland, in its full name the Swiss Confederation, is a federal republic consisting of 26 cantons, with Bern as the seat of the federal authorities. The country is situated in western Europe, where it is bordered by Germany to the north, France to the west, Italy to the south, and Austria and Liechtenstein to the east.

Switzerland is a landlocked country geographically divided between the Alps, the Swiss Plateau and the Jura, spanning an area of 41,285 km2 (15,940 sq mi). While the Alps occupy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territory, the Swiss population of approximately 7.9 million people is concentrated mostly on the Plateau, where the largest cities are to be found. Among them are the two global cities and economic centres of Zurich and Geneva.

The Swiss Confeder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of armed neutrality—it has not been in a state of war internationally since 1815—and did not join the United Nations until 2002. It pursues, however, an active foreign policy and is frequently involved in peace-building processes around the world. Switzerland is also the birthplace of the Red Cross and home to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second largest UN office. On the European level, it is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and is part of the Schengen Area – although it is notably not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nor the European Economic Area.

It has the world's nineteenth largest economy by nominal GDP and the thirty-sixth largest by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t is the twentieth largest exporter and eighteenth largest importer of goods. In nominal terms, Switzerland is one of the rich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y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ct, with a nominal per capita GDP of $75,835. In 2010, Switzerland had the highest wealth per alt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assets) of any country in the world (with $372,692 for each person). Zurich and Geneva have respectively been ranked as the cities with the second and third highest quality of life in the world.

Switzerland comprises three mai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gions: German, French, and Italian, to which the Romansh-speaking valleys are added. The Swiss, therefore, though predominantly German-speaking, do not form a nation in the sense of a common ethnic or linguistic identity. The 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country is founded on the common historical background, shared values (federalism and direct democracy) and Alpine symbolis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wiss Confederation is traditionally dated to 1 August 1291; Swiss National Day is celebrated on the anniversary.

⑦ 瑞士的英語怎麼說

瑞士 Switzerland
瑞士人 Helvetian
瑞士人 Swiss 音標[swis]
瑞士人 Switzer
瑞士的回語言:法答語French

⑧ 瑞士的介紹視頻!(人文地理)在線等!

http://ke..com/view/2773.htm?fr=ala0把網路抄看了也能了解瑞士這個國家,

⑨ 瑞士語的普及英語

外國人常常認抄為瑞士有四種國語,襲就表示瑞士人可以講四種語言。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當然,瑞士人完全可以為自己的語言能力驕傲,大多數人都能理解講其它語言的同胞。但比較英文,瑞士人其他國語的能力在下降。四種語言的瑞士正在向「兩種半」語言轉變。除自己的母語外,人們還掌握英文並能聽懂另一種國語。
每個州有權決定各自的教學語言及開始教授時間。德語區的學生9歲開始學習法語,法語區的學生也在同一年齡開始學習德語。在提挈諾州和羅曼語區,學生在義務教育期間同時學習德語和法語。2002年,提挈諾州決定將英語與德語、法語一起作為必修課程。為減輕負擔,8年級的學生開始學習英文時,就不必再學法語。
2000年,蘇黎世州教育部長宣布:蘇黎世州有意將英語作為第一外語,取代法語。這一消息引發了一場全國性辯論。支持者們認為英語在當今世界更加實用。他們補充說:由於語言學習動機十分重要,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更好。因此,學生和家長也更加傾向學習英語。
反對者們認為該決定會威脅到瑞士的團結,擔心法語區和義大利語區將處於不利地位。如果想在事業上有更好的發展,這兩個語區的人們仍必須學習標准德語。

⑩ 英文版瑞士歷史介紹,最好附上中文,急急急急

國名:瑞士聯邦 (Swiss Confederation)
Switzerland is also known as "Confoederatio Helvetica", therefore the abbreviation CH. "Confoederatio" stands for "confederation", "Helvetica" derives from the Latin word "Helvetier", the name of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the area which became later Switzerland.

國慶日:8月1日(1291年)

國旗: 呈正方形。旗地為紅色,正中一個白色十字。瑞士國旗圖案的來歷眾說紛紜,其中有代表性的說法就有四種。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聯邦憲法,正式規定紅地白十字旗為瑞士聯邦國旗。白色象徵和平、公正和光明,紅色象徵著人民的勝利、幸福和熱情;國旗的整組圖案象徵國家的統一。這面國旗在1889曾作過修改,把原來的紅地白十字橫長方形改為正方形,象徵國家在外交上採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The white cross on the red back (see top left on each page) has a religious background. The cross represents the cross, Jesus was put on, the red color represents his blood.
Each arm of the cross has to be of the same size and must be 1/6 longer than wide.

國徽: 為盾徽。圖案與顏色與國旗相同。

國花:火絨草

國石:小晶 There are no such things as a national motto, a national flower or a national animal. However, some cantons do have a motto or an animal.
The "Edelweiss" has the status of an inoffical national flower.

國家政要:聯邦主席(國家元首)莫里茨·洛伊恩貝格,2006年1月1日就任,任期一年。
自然地理:面積41284平方公里。是位於歐州中部的內陸國家,東鄰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南面與義大利為鄰,西面與法國接壤,北部與德國交界。全國地勢高峻,分為西北部的汝拉山、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中部瑞士高原三個自然地形區,平均海拔約1350米。主要河流有萊茵河、羅訥河。湖泊眾多,有1484個,最大的日內瓦湖(萊芒湖)面積約581平方公里。地屬北溫帶,受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交替影響,氣候變化較大。

人口:709萬人(1997年)。其中外籍人佔19.4%。官方語言為德、法和義大利語。居民中講德語的佔63.6%,法語佔19.2%,義大利語佔7.6%,拉丁羅曼語0.6%,其他語言9%。信奉基督教居民佔44%,信奉天主教的佔48%,信奉其他宗教的佔5%。

首都:伯爾尼 (Bern)

The capital of Switzerland is Bern City, also the capital of the canton Ber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Switzerland is broken up into the following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top down"):

Eidgenossenschaft:
The Eidgenossenschaft (confederation)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authorities:

Bundesversammlung ("federal assembly"), legislative authority:
The federal assembly or parliament meets in the Bundeshaus in Bern and consists of two houses or Kammern (chambers):
Ständerat: also called the kleine Kammer ("small chamber") with two representatives of each canton, or one representative of each split-canton, regardless of the size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canton.
Nationalrat: also called the grosse Kammer ("large chamber") with 200 representatives. the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population of the cantons, but there is at least one representative of a canton.
Bundesrat, executive authority:
The Bundesrat consists of seven members, elected by the Vereinigte Bundesversammlung, a combined assembly of both chambers. Elections take place every four years. The president of the Bundesrat, called Bundespräsident / Bundespräsidentin, changes every year. The seven Bundesräte / Bundesrätinnen head the following departments (Departement):
Foreign Affairs (für auswärtige Angelegenheiten)
Home Affairs (des Innern)
Justice and Police (Justiz- und Polizei-)
Defence, Civil Protection and Sports (für Verteidigung, Bevölkerungsschutz und Sport)
Finance (Finanz-)
Economic Affairs (Volkswirtschafts-)
Environment, Transport, Energy and Communications (für Umwelt, Verkehr, Energie und Kommunikation)
Bundesgericht ("federal court"), judicial authority:
The federal court in Lausanne, VD is the highest court in the country. It protects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of the Swiss citizens against arbitrariness of the authorities and administration.
The ties of the confederation are defined in the Bundesverfassung ("federal constitution") and include:

Protection of the country and its citizens
Postal services, telephon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TT)
Monetary system (Nationalbank, "national bank")
Transportation (Nationalstrassen (motor ways), railway)
Military
Customs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People can take direct influence by two means:

Initiative: 100'000 citizens can request a voting about a change or extension of the Bundesverfassung ("constitution") or the Bundesgesetzt ("federal law").
Referenm: If the Bundesrat wants to change or extend the Bundesverfassung ("constitution") or the Bundesgesetz ("federal law"), 50'000 citizens can request a voting about it.
Kantone:
Switzerland consists of 23 Kantone (singular Kanton, cantons or states), 3 of them are divided into Halb-Kantone ("split states") with the following authorities:

Grosser Rat, Kantonsrat or Landesrat(the name varies between the cantons), legislative authority
Kantonsregierung, executive authority
Kantonsgericht, judicial authority
The cantons Appenzell, Glarus and Unterwalden do not perform elections and voting, but a so called Landsgemeinde, an out door assembly of all its citizens. The attendees raise their hands to show if they agree with or deny a particular request.

The ties of the cantons are defined in their Kantonsverfassung ("cantonal constitution") and include:

Ecation
Transportation (Kantonsstrassen, "cantonal roads"))
Social institutions
This is a list of all cantons in the so called "official order":

簡史:公元3世紀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遷入瑞士東部和北部,勃艮第人遷入西部並建立了第一個勃艮策王朝。公元11世紀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1648年擺脫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宣布獨立,奉行中立政策,1798年,拿破崙一世侵吞瑞士,將其改為「海爾維第共和國」。1803年,瑞士恢復聯邦。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1848年瑞士制定新憲法,設立聯邦委員會,從此成為統一的聯邦制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瑞士均保持中立。瑞士自1948年起一直是聯合國的觀察員國。在2002年3月舉行的全民公決中,54.6%的瑞士選民和瑞士23個州中的12個州贊成瑞士加入聯合國。2002年9月10日,第57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正式接納瑞士聯邦為聯合國新的會員國。

政治:瑞士是聯邦制國家,各州為主權州,有自己的憲法。聯邦委員會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聯邦議會由具有同等許可權的國民院和聯邦院組成,是聯邦的立法機構。只有兩院取得一致,法律或決議才能生效。聯邦委員會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聯邦委員會主席為瑞士聯邦主席,是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任期一年,不得連任。根據憲法規定,瑞士實行「公民表決」(即公民投票)和「公民倡議」形式的直接民主。凡修改憲法條款、簽訂期限為15年以上的國際條約或加入重要國際組織,必須經過公民表決並由各州通過後方能生效。
軍事:瑞士實行全民兵役制度,18歲至42歲的健康男子每隔兩年必須抽出3個星期時間到軍隊服役,服役人員也可選擇一次性服役。男子的總服役時間為260天,女性有與男性同樣的權利,可以持槍參加各項軍事任務。瑞士軍隊有22萬(包括8萬名預備役人員和2萬名新兵學員),職能為國防與防範恐怖主義。瑞士將啟動軍隊改革計劃>>>

外交:瑞士為「永久中立國」,奉行積極的中立政策。「普遍性」、「善良服務」和「國際合作」是構成其外交政策的三要素。2005年6月,瑞士公民表決批准加入《申根協定》。 《申根協定》

與中國關系:1950年9月14日,瑞士與中國建交,並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各自將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2003年11月,瑞士聯邦主席帕斯卡爾·庫什潘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

熱點內容
英語也會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9 14:03:02 瀏覽:525
你昨天去散步了嗎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5-08-29 14:02:53 瀏覽:350
有些用日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8-29 14:01:04 瀏覽:548
星期及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9 13:52:36 瀏覽:830
曾在英語演講比賽獲得獎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9 13:40:04 瀏覽:274
狗英語怎麼翻譯器 發布:2025-08-29 13:25:09 瀏覽:623
在我的一生中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9 13:15:59 瀏覽:998
西班牙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9 13:09:37 瀏覽:366
所以得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 發布:2025-08-29 13:07:16 瀏覽:925
找不到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9 13:01:29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