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介紹 » 北歐景點介紹英語怎麼說

北歐景點介紹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1-02-07 00:29:02

❶ 用英語介紹芬蘭

有中文 有英文 不過不是對照的

芬蘭國旗北歐國家。面積:338,145平方千米。人口:約5,185,000(2001)。首都:赫爾辛基。人口中大多數是芬蘭人,拉普蘭地區有少數的薩米人。語言:芬蘭語和瑞典語(官方語言);薩米人操芬蘭-烏戈爾語。宗教:信義宗和芬蘭(希臘)正教會。貨幣:歐元。芬蘭長約1,165千米,寬約550千米。約有1/3領土位於北極圈以內。多森林,境內有數千個湖泊、眾多河流和大片的沼澤。除西北端一小片高地外,全境為海拔180米以下的低地。南部天氣溫和,北部冬季酷寒漫長,而夏季很短。經濟屬發達的自由市場經濟,只有一些數量很少的重要產業屬於國有,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伐木業是一個主要產業,製造業高度發達;服務業也處於顯著地位。芬蘭是共和國,一院制;國家元首是總統,政府首腦為總理。近期的考古發現使考古學家認為,人類在芬蘭居住至少可以追溯到10萬年前。薩米人的祖先可能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即已在芬蘭定居。今日芬蘭人的祖先來自於公元前1千紀的芬蘭灣南岸。自11世紀起基督教已在這一地區流行。自12世紀起,俄羅斯與瑞典開始爭奪在芬蘭的統治地位。1323年起瑞典統治了該國的大部分地區。1721年瑞典割讓了部分地區予俄羅斯。1808年俄羅斯的亞歷山大一世入侵芬蘭,1809年芬蘭正式歸屬俄羅斯。從此,芬蘭的民族主義情緒日漸高漲。俄羅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和俄國1917年革命為芬蘭於1917年的獨立創造了條件。在蘇芬戰爭(1939~1940)中芬蘭被蘇聯擊敗,但隨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站在納粹德國一方反對蘇聯,收回了失土。由於1944年再次敗於向前推進的蘇聯軍隊,芬蘭與蘇聯簽署了一項和平協議,割地賠款以保獨立。芬蘭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恢復,1995年加入歐洲聯盟。

英文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country in northern Europe. For other uses, see Finland (disambiguation).
Republic of Finland
Suomen tasavalta
Republiken Finland

Flag Coat of arms

Anthem: Maamme (Finnish)
Vårt land (Swedish)
"Our Land"

Location of Finland (orange) – on the European continent (camel & white)
– in the European Union (camel)   [Legend]

Capital
(and largest city) Helsinki
60°10′N 24°56′E / 60.167, 24.933
Official languages Finnish, Swedish
Recognised regional languages Sami
Demonym Finns, Finnish
Government Semi-presidential republic
- President Tarja Halonen (sd)
- Prime Minister Matti Vanhanen (c)
- Parliament's speaker Sauli Niinistö (nc)
Independence from Russian Empire
- Autonomy March 29, 1809
- Declared December 6, 1917
- Recognised January 4, 1918
EU accession January 1, 1995
Area
- Total 338,145 km2 (64th)
130,558 sq mi
- Water (%) 10,0
Population
- 2008 estimate 5,326,646[1] (111th)
- 2000 census 5,155,000
- Density 16/km2 (201st)
40/sq mi
GDP (PPP) 2007 estimate
- Total $185.853 billion[2] (52nd)
- Per capita $35,349[2] (IMF) (12th)
GDP (nominal) 2007 estimate
- Total $246.350 billion[2] (31st)
- Per capita $46,856[2] (IMF) (9th)
Gini (2000) 26.9 (low)
HDI (2007) ▲ 0.952 (high) (11th)
Currency Euro (

❷ 北歐旅遊需要注意什麼 去北歐遊玩必去景點介紹

北歐旅遊有以下需要注意的事項,去北歐遊玩有以下必去景點介紹給您:

1.瑞典基律納阿比斯庫(Abisko)




❸ 出國北歐旅遊常用英語

你好襲 謝謝 多少錢 在哪裡 再見
hei, kittos, kuinka kauin ,missa. on .... heihei
hello ,thanks, how much ,where is ,bye

❹ 關於芬蘭的簡單英語介紹

The Republic of Finland (Finnish: Suomi, Suomen tasavalta, Swedish: Republiken Finland (help·info)), is one of the Nordic countries. Situated in Northern Europe, it shares land borders with Sweden to the west, Russia to the east and Norway to the north while Estonia lies to its south. Finland is bounded by the Baltic Sea with the Gulf of Finland to the south and the Gulf of Bothnia to the west. The Åland Islands, off the south-western coast, are an autonomous province of Finland.

Finland has a population of over five million people spread over more than 330,000 km² (127,000 sq. mi)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sparsely populat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inland is ranked 11th on the 2006 United Nations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long with Estonian, Hungarian and Maltese, Finnish is one of the few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at is not of Indo-European origin.

芬蘭共和國( 芬蘭語:Suomi)是一個北歐國家,陸地上與瑞典、挪威和俄羅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羅的海環繞,東南部為芬蘭灣,西面則為波的尼亞灣。

❺ 北歐四國介紹

地理概況 丹麥位於北歐,地處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共由406個島嶼組成。丹麥全國總面積僅為43000平方公里。
從面積上講,丹麥是北歐最小的國家。
人 口 居民約為520萬,日耳曼族的丹麥人佔97%,在北歐國家中人口密度居首。
語 言 官方語言為丹麥語,講英語也相當普遍。
氣 候 丹麥氣候多變,但惡劣氣候罕見。春季四、五月時氣候溫和,夏季六至八月較曖,因丹麥緯度較高而白
晝較長,晚上九時後才日落。秋季九至十一月多風多雨,冬季常常有些霜雪。
衣 著 丹麥四季分明。晚秋,冬季、早春季節需穿防寒的衣服和大衣。其他季節可穿薄衣著,旅行時建議攜帶
雨具,穿結實、舒適的輕便鞋。
經濟概況 農牧業是北歐最發達的國家。工業是丹麥國民經濟主體,石油開采、造船、化工、電子食品、食品、紡
織等部門居重要地位。船用主機、水泥生產設備、助聽器、啤酒、酶制劑和人工胰島素等產品在世界上
享有盛譽。丹麥農業高度發達,在世界一流農業國中享有很高盛譽,農業科技水平和生產效率居世界先
進國家之列。丹麥還是世界最大的貂皮生產國、世界四大漁業國之一。
旅 游 丹麥最佳的旅遊季節是每年的5-9月份,這期間晝長夜短,氣候溫和舒適。首都哥本哈根名勝眾多,海
濱公園、證券交易所、皇家圖書館、兵器博物館、國立博物館以及北歐最大的動物園和水產博物館等各
具風格,哥本哈根附近的仿古旅遊村和丹麥最大的水族館也是遊客盈門。此外,北西蘭島的古城堡和比
隆市的「樂高公園」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
重要城市 哥本哈根,首都,城市人口約為150萬,該市也是丹麥金融、文化中心。哥本哈根機場是連接斯堪的納維
亞與歐洲的主要樞紐。
貨 幣 克郎,國際符號為DKK,但在丹麥國內價格均以KR表示。
時 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1小時,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
教 育 丹麥的高等院校實行免費制度,另有獎學金和補助多,但入學名額常常有一定的限制。綜合性大學有5所,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有:哥本哈根大學、皇家獸醫農業大學、丹麥工業技術大學、奧胡斯大學、歐登大學。

國名:芬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獨立日:12月6日(1917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徵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說象徵藍天。芬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徵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系。該國旗是1860年前後根據芬蘭詩人托查里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製作的。

國徽:為紅色盾徽。盾面上為一隻頭戴王冠的金色獅子,前爪握著一把劍,後爪踩著一把彎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點綴在獅子周圍。獅子象徵芬蘭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蘭歷史上的九個省。

國歌:《祖國》

國家政要: 總統塔里婭·哈洛寧 (Tarja Halonen) ,2000年3月就職;總理馬蒂·萬哈寧 (Matti Vanhanen ),2003年6月任職。

自然地理:面積為33.8145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北部,北面與挪威接壤,西北與瑞典為鄰,東面是俄羅斯,南臨芬蘭灣,西瀕沒有潮汐的波的尼亞灣。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亞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為200—300米的冰磧丘陵,沿海地區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蘭境內擁有極其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國森林面積達2600萬公頃,人均林地5公頃,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國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其覆蓋率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樹種以雲杉林、松樹林和白樺林居多,茂密的叢林中到處是鮮花和漿果。南部的塞馬湖面積達4400平方公里,是芬蘭第一大湖。芬蘭的湖泊與狹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連,從而形成互相溝通的水路。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的海岸線曲折,長達1100公里。魚類資源豐富。芬蘭有1/3地區位於北極圈內,北部氣候寒冷、多積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陽,夏季5月底至7月底晝夜都可見到太陽。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人口:519.5萬(2002年),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氣侯比較溫和的南部。其中芬蘭族佔92.4%,瑞典族佔5.6%,還有少量薩米人(又稱拉普人)。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84.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東正教。 芬蘭國際桑拿浴比賽>>>

首都:赫爾辛基 (Helsinki) 有人口56萬(2002年)。夏季平均氣溫16℃,冬季平均氣溫-5℃。

馳名世界的芬蘭木屋 >>>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五個省和一個自治區:南芬蘭省、東芬蘭省、西芬蘭省、奧魯省、拉畢省和奧蘭島自治區。

簡史: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12世紀前,芬蘭為原始公社社會時期。12世紀後半葉開始隸屬於瑞典,1581年起成為瑞典的一個公國。1809年俄國、瑞典戰爭後,被俄國佔領並成為沙俄統治下的一個大公國,沙皇兼任芬蘭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後,芬蘭於同年12月6日宣布獨立,1919年成立共和國。1939年至1940年芬蘇戰爭(芬稱「冬戰」)之後,芬被迫同前蘇聯簽訂了向蘇聯割讓領土的芬蘇和約。1941年至1944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芬參與了對蘇戰爭(芬稱「續戰」)。1944年2月,芬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1948年4月,又與蘇聯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冷戰後,芬蘭於1995年加入歐盟。
芬 蘭 大 學 生 戴 帽 節

政治:憲法規定,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一次。1999年芬議會通過新憲法,名稱由《政府組織法》改為《憲法》。新憲法加強了議會和政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減了總統部分權力。議會為一院制,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由選民直接選舉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最高司法機關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長和19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長和20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政府機構和省、市(縣)機構的行政案件。起訴機關是各級檢察院。另設有國家法律監察官,有權出席內閣會議,監督總統、內閣和政府各部門的決定是否符合憲法規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長、法官以及最高檢察長均由總統任命。

經濟: 森林覆蓋率高達66.2%,約2015.3萬公頃,人均佔有量3.88公頃,木材儲積量20.02億立方米。礦產資源中銅較多,還有少量的鐵、鎳、釩、鈷等。泥炭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約700億立方米,相當於40億噸石油。有兩座核電站(四個核反應堆)。工業20世紀9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已從勞動、資金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礎上的木材加工、造紙和林業機械製造業為經濟支柱,並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整個森林工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佔世界出口量的25%,芬還是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信息產業發達,對本國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2001年的產值為137.76億歐元,佔GDP的10.5%, 信息技術商品(電腦、通訊設備等)

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
木製教堂——建於1847年的凱里邁基教堂>>

出口額121.5億歐元,占出口額的30.9%。 芬蘭是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之一,2001年每100人擁有54個接入終端,手機普及率為80.4%。2001年農林業產值為40.3億歐元,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9%。農林密切結合,幾乎所有的農戶都經營一定數量的林地。農畜產品自給有餘。近年來,化工、電子工業部門迅速發展。服務業發達,基本分為私人服務業和公共管理服務業兩大類。主要包括商業、貿易、旅館、飯店,銀行、保險,社會性服務業和公共服務業。主要旅遊點是赫爾辛基、圖爾庫、中部湖泊地帶、北部拉畢地區和奧蘭島。芬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設備、化工產品、金屬、紙張紙板等;進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石油及石油產品、鋼鐵、紡織品、飼料等。20世紀80年代,芬蘭經濟以年平均增長3.7%的速度持續發展。90年代初,經濟出現嚴重衰退。1993年開始復甦,1994年以來經濟總體上發展良好。芬政府90年代初完成經濟結構調整,增大知識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重視科技投入,發展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在宏觀上繼續執行緊縮財政、鼓勵投資、削減社會福利、降低所得稅、加快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改善就業的政策,使經濟保持穩定增長。1999年加入歐元,2002年1月歐元正式流通,取代芬蘭馬克。2002年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芬經濟增長緩慢。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397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68萬歐元。

芬蘭兒童在微型活動桑拿浴車中洗桑拿。芬蘭人酷愛桑拿浴,在這個只有520萬人口的國家共有近200萬個大大小小的桑拿浴室,每個芬蘭人幾乎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接受桑拿浴的熏蒸和洗禮。
軍事:總統為軍隊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是最高咨詢機構。總理負責領導民政方面的國防活動。國防軍總司令負責軍事方面的國防活動。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8至11個月。

新聞出版:2001年全國共有報紙208種,各種雜志、期刊5158種。主要報刊有《赫爾辛基新聞》、《晚間新聞》、《晨報》、《晚報》、《圖爾庫新聞》和《首都日報》。有5家通訊社,其中最大的是芬蘭通訊社,簡稱芬通社,1915年成立,屬半官方性質,同世界主要通訊社均有業務聯系。芬蘭廣播公司(Finn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YLE)於1926年成立,1934年改為國營。對外用芬蘭語、瑞典語、英語、德語和法語廣播。1958年正式開播電視,現有電視1台、電視2台、電視3台。此外還有私營廣告電視台。20世紀70年代開始有有線電視(赫爾辛基有線電視台)。

芬 蘭 人 迎 接 聖 誕 節

外交:二戰後長期奉行同蘇聯保持睦鄰友好關系、不介入大國沖突、同各國發展友好關系的「積極的和平中立政策」。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芬蘭對其外交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將發展同歐盟的關系作為外交重點。1995年1月1日起成為歐盟正式成員。芬仍堅持奉行軍事不結盟和獨立可靠的防務政策,密切與北約的合作,同時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睦鄰關系,支持俄融入國際社會。

與中國關系:1950年10月28日,蘇蘭與中國建交。1951年互設公使館,1954年升格為大使館。2002年11月,哈洛寧總統訪華。
國名:挪威王國(The Kingdom of Norway)

獨立日:6月7日(1905年)

國慶日:5月17日(1814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1∶8。旗地為紅色,旗面上有藍、白色的十字形圖案,略偏左側。挪威曾在1397年與丹麥、瑞典結成卡爾馬聯盟,為丹麥所統治,所以國旗上的十字源自丹麥國旗的十字圖案。挪威國旗有兩種,政府機構懸掛燕尾式國旗,其他場合懸掛上述橫長方形國旗。

國徽:為盾徽,紅色的盾面上直立著一隻金色獅子,頭戴王冠,持金柄銀斧。金獅是力量的象徵,銀斧是挪威自由的保護者聖奧拉夫的武器。盾徽上端是一頂鑲嵌著圓球和十字的金色王冠。

國歌:《對!我們熱愛祖國》

國鳥:河鳥

自然地理:面積為385365平方公里(包括斯瓦巴德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東鄰瑞典,東北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南同丹麥隔海相望,西瀕挪威海。海岸線長2.1萬公里,多天然良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縱貫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約佔全境2/3以上。南部小丘、湖泊、沼澤廣布。屬海洋性氣候。

人口:441.8萬(1998年)。95%為日耳曼語系的挪威人,北部有少數民族薩米族約3萬人。官方語言為挪威語,90%的居民信奉國教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奧斯陸(Oslo)。

簡史:公元9世紀形成統一的王國。在9—11世紀北歐海盜時期,曾不斷向外擴張。1397年與丹麥和瑞典組成卡爾瑪聯盟,受丹麥統治。1814年,丹麥把挪威割讓給瑞典,換取西波美拉尼亞。1905年獨立成立君主國,並選丹麥王子卡爾為國王,稱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哈康國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國。1945年獲得解放。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稱奧拉夫五世。

政治:憲法規定,挪威為世襲君主立憲國,國王為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並提名首相人選。議會分上下兩院,除制定法律先由下院後由上院討論外,其他問題均由兩院合並討論。

外交:挪威以同北約的合作和歐美團結為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礎。主張同俄羅斯發展正常的睦鄰關系。主張積極發展與歐洲共同體及北歐的合作,重視與第三世界發展關系,支持南北對話。挪威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北歐理事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54年10月5日,挪威與中國建交。

瑞 典 概 況

國名: 瑞典王國(The Kingdom of Sweden)

獨立日:6月6日(始自1983年,原為國旗日)

國旗:為藍色,黃色十字略向左側。藍、黃顏色來自瑞典皇徽的顏色。

國徽:大國徽為斗篷式,飾有王冠的藍盾被黃十字一分為四:左上和右下部繪有3頂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繪有戴王冠的金獅。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藍、銀白、紅三色斜紋和一個金瓶組成;右面繪有一個城堡式的鍾樓和一隻金鷹。藍盾兩旁是金獅,下端為勛章。小國徽為一帶王冠的藍盾,盾面上3頂金冠是瑞典王國的象徵,也象徵著當年組成卡爾馬聯盟的丹麥、瑞典和挪威。

國歌:《你古老的光榮的北國山鄉》

國鳥:烏鶇(百舌)

國石: 小(水)晶

自然地理: 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挪威為鄰,東瀕波羅的海,西南臨北海,領土面積為44.99萬平方公里(不包括領海面積)。海岸線長約2181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全國最高峰克布訥凱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約塔河、達爾河、翁厄曼河。湖泊眾多,約9.2萬個。最大的維納恩湖面積5585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三。約15%的土地在北極圈內,但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候。

人口:有890.9萬(2001年底)。90%為瑞典人(日耳曼族後裔),外國移民及其後裔超過100萬(其中52.6%為外籍僑民)。北部薩米族是唯一的少數民族,約1萬人。官方語言為瑞典語。90%的國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市區人口75萬(2000年初)。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五個省和一個自治區:南芬蘭省、東芬蘭省、西芬蘭省、奧魯省、拉畢省和奧蘭島自治區。

簡史: 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並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被推舉為國王。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守中立。

政治: 現行憲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訂)、王位繼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訂)和新聞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個基本法組成,此外還有議會組織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訂)。憲法規定瑞典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作為國家象徵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能幹預議會和政府工作。議會是國家唯一的立法機構,由普選產生。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國王的最年長子女是法定王位繼承人。議會為一院制。

經濟: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瑞典工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瑞典加大科研與發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交通、通訊、醫葯保健、信息、環保領域在世界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一度作為瑞典主要出口部門的鋼鐵,木材加工業已逐漸被機械製造,電子精密儀器和汽車等工業部門所代替。造船、紡織等工業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資金進行補貼,改組或收歸國有。 金屬加工和機器製造業是瑞典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瑞典的機械產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滾珠軸承、冷凍設備等傳統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鋼鐵工業是歷史悠久的工業部門之一。 化學工業是瑞典主要工業部門之一。在化學工業內部,尤以石油化學,石油精煉最為突出,塑料、化纖、葯品和化肥也有較大發展。汽車工業戰後發展迅速,除生產小汽車外,還生產各種卡車。小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能源工業在瑞典經濟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業發達,能源密集企業居多,加上冬季漫長和交通線很長,是一個能源高消費國家,僅電力消耗每人年均達1.3萬度左右。瑞典的農業和服務業也較為發達。瑞典經濟主要依賴對外貿易,主張市場開放和自由貿易。 瑞典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運輸設備、機械和儀器、電子產品、木漿紙張、醫葯化工和鋼鐵及金屬製品。瑞典進口貨物的60%以上為製造業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電子產品、機械和儀器、汽車和運輸設備、食品、紡織品和鞋類等。

文化: 實行9年一貫制義務免費教育。著名高校有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隆德大學、皇家工學院、斯德哥爾摩商學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質較高、熱情好客、純朴誠實、談吐文明、行為規矩、重諾守時,瑞典人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愛花、愛鳥和其他野生物,熱愛大自然。雇員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計工作1,5000小時。人們喜歡利用閑暇時間到野外活動,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釣;在晝長夜短的夏季,大家紛紛到國內外去旅遊。瑞典已成為世界上外出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體育活動更是瑞典人的愛好。 據瑞典哥德堡大學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網際網路在瑞典已經超過傳統的報紙,成為更受人們歡迎的傳媒。根據抽樣調查,平均每個瑞典人每晝夜上網瀏覽的時間達23分鍾,而瑞典人用於閱讀日報的時間是21分鍾,用於閱讀晚報的時間只剩下8分鍾,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的時間分別高達2小時和45分鍾。調查顯示,女性比較喜歡收聽廣播和讀書;男性則較傾向於收看文字電視新聞,看錄像和閱讀晚報。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願意上網,讀書和閱讀專業雜志;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則樂意看電視,聽廣播和閱讀晚報。

名勝:諾貝爾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爾斯庫加市的白樺山莊,離斯德哥爾摩200多公里。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層樓房,樓房前的綠草坪和四周的白樺林交相輝映,環境清幽。1894年阿爾費雷德·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涯回到祖國定居,在這里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由於他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經矗立起高樓大廈,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諾貝爾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紀念館以來,這里已成為一游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每年一度在這里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紀念館里保留著諾貝爾生前活動的照片、他獲得的各種技術發明專利證書、金質獎章和遺囑。諾貝爾的卧室陳設十分簡單,只有床、桌和衣櫃等幾件最必要的傢具,而他實驗室里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則琳琅滿目。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發明銷化甘油引爆劑、雷管、硝化甘油固體炸葯和膠狀炸葯等,榮膺「炸葯大王」的名聲。1896年12月10日與世長辭。終年63歲。根據他的遺囑,把摺合為920萬美元的部分遺產,作為獎勵造福人類的科學工作者的基金。以這筆基金的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葯、文學、和平5種獎金,每年在諾貝爾的逝世日頒發一次,稱諾貝爾獎金。

瑞典皇宮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坐落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建於17世紀,是瑞典著名建鞏學家特里亞爾的作品。正門由兩只石雕獅子分立兩旁,兩名頭戴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服裝的衛土持槍而立,顯得十分威武森嚴。皇宮四壁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場院。南半闕的王宮教堂和國家廳以及北半闕的宴會廳至今保持著原有陳設,對公眾開放。皇宮華麗的大廳里,壁上掛著大幅的歷代國王和皇後的肖像畫,穹頂飾有磁埋和雕刻和絢麗的繪畫。據說大多出自17世紀德國美術家之手。有的室內還陳設著古代的戰車兵器、珠寶飾物、金銀器皿和手持長矛、全身披掛著銅盔鐵甲的中世紀騎士的實體模型。王宮衛隊每天中午按古老傳統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吸引大批遊客。

歷史名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1833年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遺囑中他提出:將其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

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1927.1.30--1986.2.28),瑞典已故首相。1927年1月30日生於斯德哥爾摩。早年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錫格蒂納學校學習,畢業後服兵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入美國俄亥俄州凱尼恩學院,1948年獲文學士學位。回國後入斯德哥爾摩大學,1951年獲法學士學位。1950參加社會民主黨。1953年任瑞典首相特別顧問。1958年當選為議員。1963年起在政府中任職。1969年任社會民主黨主席。1969年、1982年兩度出任首相。1976年11月當選為社會黨國際副主席。1980年9月,在他倡議下成立了「關於裁軍和安全問題獨立委員會」(也稱「帕爾梅委員會」),任主席。1980年11月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特使調停兩伊戰爭。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爾摩遇刺身亡。

外交:奉行「和平時期軍事不結盟,以求鄰近地區發生戰爭時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在鄰近地區、歐洲和世界事務三個層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認為合作即安全,鄰近地區是自身的安全基礎,歐盟在歐安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承認北約在歐安事務中的主導地位,視參與聯合國事務為外交基石之一。1994年6月,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系」。1995年1月1日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瑞典還主張發揮聯合國作用,積極促進緩和與裁軍。瑞典是歐洲委員會、北歐理事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50年5月9日,瑞典與中國建交。

❻ 北歐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北歐包括五個國家,有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這五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旅遊景點,北歐也是許多人嚮往的旅遊聖地,那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先來說說挪威吧!挪威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挪威的山脈眾多,是北歐山脈最多的國家之一,奧斯陸是挪威的首都,這里的海港非常的美麗,有各具特色的雕塑和建築。這里的人們都洋溢這豪放爽朗的氣息。著名的海盜船博物館也是這里的一大特色,這里有兩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木製的海盜船。挪威的海岸線漫長,故有「萬島之國」之稱。世界上最長、最深的金色無雙的峽灣松娜峽灣就在挪威。它是挪威的一大代表松娜峽灣的景觀即寧靜又狂野。挪威還有很多的景點像:美麗的新奧爾松、山清水秀的蓋朗格、寧靜的霍寧斯瓦格、雪後更加美麗的卑爾根、晴朗的餓奧斯陸等等,都是挪威的著名景點。 再來說一說瑞典吧,瑞典的烏普薩拉是文化古城,也是瑞典就王朝的首都,有古老的氣息,烏普薩拉有十座博物館,有的博物館專門展出中國的中國瓷器館和中國化石館。這里的大教堂多是哥特式建築,喜歡藝術的朋友可以來這里看看。瑞典還是諾貝爾的故居,諾貝爾曾漂泊他鄉,他生命中最後的兩年大部分時間是在這里度過的。這里的紀念館里還保留著諾貝爾的照片和生前的證書等。北海草堂是戊戌變法時康有為逃亡時居住的地方。在」康有為島」上修建了中國式園林,所以取名「北海草堂」。瑞典還有很多景點:鐵力士雪山、斯德哥爾摩皇宮、斯德哥爾摩大教堂、古老的城市Sigtuna古城等等。 芬蘭也有很多的景點,喜歡聖誕老人的朋友就要來北極村看看了,這里是芬蘭新建的旅遊景點。夏季你可以欣賞到美麗的午後太陽。如果冬季來的話 晝夜不見太陽時可以看到美麗的北極光。北極村的景色是非常迷人的。芬蘭還有著名的音樂家西貝柳斯音樂館、航海博物館等等,總之,北歐的國家裡我更比較喜歡芬蘭。 丹麥和冰島的景色也很美,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你一定不能錯過北歐的任意一風光,因為這里真的很美,那麼現在你應該大體知道了了吧。

❼ 北歐四國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北歐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 包括歐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內 5個國家;北歐旅容游線路中,北歐四國為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在北歐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游赫爾辛基大教堂、西貝柳斯公園以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岩石教堂;在北歐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參觀市政廳里從海底打撈的17世紀戰艦和諾貝爾晚宴大廳,而故都哥德 堡,則有中世紀的市政廳廣場和哥德堡教堂;在北歐挪威首都奧斯陸,游維爾蘭雕刻公園、諾貝爾和平獎頒發地;在小鎮弗拉姆,一睹「峽灣之王」松娜峽灣的峻美奇 景;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賞童話大師安徒生銅像、丹麥女王皇宮和丹麥的標志小美人魚銅像。
[北歐旅遊時差]
氣候:北歐的春秋兩季比較短,冬季比較漫長。每年五月到九月是北歐最舒服的季節;
時差:丹麥、瑞典、挪威時間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如北京時間中午12:00,當地時間為早上5:00,芬蘭和冰島分別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和8小時。北歐每年3月份最後一個周日到10月份最後一個周日實行夏時制,時間會調快1小時;
語言:北歐各國有各自的官方語言,英語在大部分地區能夠通用。

❽ 北歐風光介紹 要簡單點的英文

在北歐四國之中,相信最給大家陌生的感覺非芬蘭莫屬,翻一翻有關的中學地理課本也很少出現芬蘭的痕跡。
芬蘭被稱為「千湖國」,但其實芬蘭總共有十八萬七千多個大小湖泊,是全歐洲最大的湖區,而森林面積約有百分之六十九,故大自然已成為芬蘭人生活的一部分。芬蘭的面積比台灣大十倍,三面分別被瑞典、挪威及俄羅斯包圍,而主要的語言為芬蘭文,其次是瑞典文及英文。
至於歷史方面,在一九一七年前,芬蘭先後被蘇聯及瑞典所佔領,度過一段灰色的歲月。首都赫爾辛基的街景中也保留了許多當時歷史遺跡。而現在芬蘭已成為工業大國及高科技的發展之地方之一,主要輸出品為金屬、機械及化學用品等等。

挪威十分靠近海洋,全國面積約三十二萬平方公里,挪威領土呈現南北狹長,近三分之一的領土深入北極圈之內,有「午夜太陽之國」的綽號,此也成為遊客來觀光的目的之一。至於本地人所用的語言多為挪威文,但因教育水平高,故懂英文可說是旅遊暢行無阻。
挪威的歷史最遠可追溯到一萬年前,當時第一批人民是在此打獵,而其後的維京時代就是挪威的黃金時代,維京人到處掠奪,後數百年更佔領冰島、蘇格蘭、英格蘭及法國諾曼第半島等地區,並於十三世紀擠身世界強國之一。

在北歐之領土斗爭當中,可說是瑞典與丹麥之爭奪戰。瑞典的全盛時期包含今日的芬蘭、挪威。瑞典的祖先是以優異航海技術來作戰,威脅歐陸的維京人。
而瑞典在文化上有很多可考究的地方,尤其是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的文化氣息濃厚。
1523年,夫.瓦薩一世建立瓦薩王朝(Vasa),而瑞典勢力是在國王古斯塔夫.瓦薩二世推至高峰,成為歐洲不敢忽視的強國之一。
不過,強勢的瑞典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崩解,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典為了保持中立,便讓德國的納粹軍過境作為交換條件,故歐洲一些國家至今仍對此事耿耿於懷。
然而,大戰過後,瑞典致力於國際救援及和平工作,是聯合國國際和平出力最多的國家之一,而瑞典之中立國地位形象廣受國際認同。

丹麥在過去曾經統治瑞典、挪威、冰島領土,是北歐強國之一。丹麥由四百多個島嶼組成,海岸長達三千公里,乃北歐四國唯一與歐陸相連的國家及歐洲最古老王國之一。
丹麥是君主立憲國家,首都位於哥本哈根女王瑪格麗特二世(QueenMargrethe)是一國之首,深受人民愛戴,從丹麥的國慶日都定於她的誕辰即(4月16日)可見。
丹麥作為北歐之樞紐,鄰近荷蘭,受其影響至深,例如首都哥本哈根的運河及建築都有荷蘭特色,特別在克里斯蒂安港(Christianshaven)一帶,有些人稱它為「小阿姆斯特丹」。In the north, believe the non-first-use of strange feeling not to belong to Finland, doubling the related school geography books are rarely trace of Finland.
Finland is called "thousands of lakes", but actually 187 thousand have different sizes, Finland is full of Europe's largest lake, the lake, and forest area approximately 69 percent, nature has become the Finn part of life. Finland is 10 times in Taiwan area, three were surrounded by Russia and Sweden, Norway, and the main language for Finnish, followed by sanna Nielsen and English.
But history, in 1917 years ago, Finland and Sweden have successively by the Soviet occupation, a grey. Capital Helsinki's street was also retained many historic sites. But now, Finland has become a big in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where one of the chief exports for metal, machinery and chemical procts, etc.Norway is very near the sea, the area of 32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Norway, present north-south strip territory nearly one-third of the Arctic Circle, have deep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the midnight sun of nicknames, it also became one of the purposes of tourists to visit. As native language, but for Norway because ecation level is high, can understand English tourist get around.
Norway's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ousand years ago, as at the first people in this hunting, and is followed the Viking era is the golden age of Norway, the vikings everywhere, after hundreds of years more occupied Iceland, Scotland, England and France Normandy peninsula and other regions, and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world powers into one.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of struggle, Sweden and Denmark's race. Sweden's heyday contains the Finnish, Norwegian today. Sweden's ancestors is superior to combat threats, navigation technology of European vikings.
While there are many Swedish culture can be fastidious, especially capital Stockholm (Stockholm) culture breath.
1523 and build. He may (varsa), and Sweden Vasa. He is in the king gustav pushed ii, become one of Europe's power can ignore.
However, strong in Sweden i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in the already crumbling ring world war ii, Sweden to remain neutral, then let the German Nazi army transit in exchange,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still on this matter.
However, after the war, Sweden and peace to international relief work, is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peace efforts, and one of the most widely in Sweden lines by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image recognition.In Sweden, Denmark once ruled, Norway, Iceland, Nordic powers of territory. Denmark consists of four hundred islands and coastal 3,000 kilometers long, but only four Nordic countries with continental Europe and connected to one ancient kingdoms.
Denmark i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Copenhagen, capital queen Margaret QueenMargrethe (ii) is the head of a country, well liked by his people from Denmark, the birth of her day is scheled for April 16 (which is).
As the hub, Danish northern Dutc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djacent to the deep, such as the canal and capital Copenhage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are the Dutch, especially in the Christian port (Christianshaven), some people call it "small Amsterdam".

❾ 冰島 英文簡介

冰島是歐洲最西部的國家,位於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極圈,冰川面積佔8000平方公里,為歐洲第二大島。海岸線長約4970公里。全境3/4是海拔 400-800米的高原,其中1/8被冰川覆蓋。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多座。華納達爾斯赫努克火山為全國最高峰,海拔2119米。冰島幾乎整個國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開墾,是世界溫泉最多的國家,所以被稱為冰火之國。多噴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最大河流錫尤爾騷河長227 公里。冰島全境遍布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其中最壯觀的是Myvatn自然保護區與Tingvellir?kulsárgljufúr(傑古沙龍)、史卡法特 (Skaftafell)等國家公園。史卡法特國家公園最著名的景點就是史瓦提(Svartifoss)瀑布;傑古沙龍國家公園內的傑古沙龍湖是在冰河底端所形成的一個湖,深達100公尺。 8世紀末愛爾蘭修道士首先移居冰島。9世紀後半葉挪威人開始向冰島移民。874年,挪威貴族英格爾夫阿爾納爾松(Ingolfur Arnarson)成為第一個定居冰島的人。930年冰島議會和冰島聯邦成立。1000年,基督教被確定為國教。1262年,冰島臣屬挪威。1380年,冰、挪被丹麥征服。1904年,冰島獲得內部自治。1918年冰、丹簽訂聯邦法,冰島成為丹麥聯邦內的主權國家,但外交事務仍由丹麥控制。1940年,德軍佔領丹麥,冰、丹關系中斷。同年英軍進駐冰島。1941年美軍取代英軍駐冰。1944年6月16日冰議會正式宣布解散冰丹聯盟,17日冰島共和國正式成立。

熱點內容
實現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9-16 03:52:43 瀏覽:481
怎麼看待幸福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6 03:51:23 瀏覽:638
真的是太可愛了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03:50:04 瀏覽:628
他在游泳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03:49:56 瀏覽:733
時間留下最真的人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03:48:42 瀏覽:719
想去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03:47:52 瀏覽:373
一切就有可能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03:42:16 瀏覽:250
表格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793
一個人的精彩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283
他開始唱歌翻譯成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03:36:11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