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創新意識用英語怎麼說
㈠ 2010高考考綱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按照高中課程標准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和選考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其中基礎等級E要求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結構完整,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發展等級E 要求深刻——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聯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豐富—— 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特別指出的是,作文每一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
考試形式:採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鍾。
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均為必做題;第Ⅱ卷為文言文翻譯題、填空題、簡答題和寫作題等題型,包括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必做題為必考內容,共132分。其中:語言文字運用27分,古代詩文閱讀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現代文閱讀共9分,作文共60分。
選做題為選考內容,共18分。本題給出文學類和實用類兩個文本,並分別在文後設置18分的試題。考生任選其中一個文本閱讀,並完成所選文本後的題目。包括:文學類文本閱讀,共18分。實用類文本閱讀,共18分。
數學(文史類) 注重數學素養考查鼓勵多角度思考
命題體現數學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注重對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對考生數學素養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鼓勵考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考試的能力要求包括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其中,推理論證能力指能夠根據已知的事實和已獲得的正確數學命題,論證某一數學命題的真實性;創新意識指能夠獨立思考,靈活和綜合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考試范圍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課程內容和選修系列1的內容,內容如下:
數學1: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I(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
數學2: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數學3 :演算法初步、統計、概率。
數學4:基本初等函數Ⅱ(三角函數)、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5: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選修1-1: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導數及其應用。
選修1-2:統計案例、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框圖。
選修系列4的內容,在2009年暫不被列入數學科目的命題范圍。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試卷結構: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主要考查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共12題,60分。第Ⅱ卷為填空題和解答題,主要考查數學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填空題共4題,16分。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和應用題等,共6題,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
數學(理工農醫類) 考試能力注重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命題體現數學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注重對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對考生數學素養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鼓勵考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考試范圍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課程內容和選修系列2的內容以及選修系列4-5的部分內容,內容如下:
數學1: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
數學2: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數學3:演算法初步、統計、概率。
數學4:基本初等函數Ⅱ(三角函數)、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5: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選修2-1: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選修2-2:導數及其應用、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選修2-3:計數原理、統計案例、概率。
選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證明的基本方法。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試卷結構: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試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主要考查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共12題,60分。第Ⅱ卷為填空題和解答題,主要考查數學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填空題共4題,16分。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和應用題等,共6題,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
英語 語言知識達到課程標准八級詞彙量為3300左右
語言知識方面要求考生掌握並能運用課程標准八級要求規定的英語語音、詞彙、語法、功能意念和話題,要求詞彙量為3300左右。語言運用在聽力方面要求考生能聽懂所熟悉話題的簡短對話和獨白;閱讀方面要求考生能讀懂書、報、雜志中關於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寫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據提示進行書面表達,如敘述事情、表達觀點和態度等;口語(對2009年英語及相關專業考生的要求)要求考生根據提示進行口頭表達,如詢問或傳遞事實性信息,表達意思和想法等。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英語及相關專業考生增加口試,辦法另定),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
試卷結構: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105分;第Ⅱ卷為書面表達題,共45分。
第Ⅰ卷包括聽力、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等三大部分。聽力部分共兩節,第一節: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要求考生根據所聽到的5段簡短對話,從每小題所給的3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錄音材料僅讀一遍。第二節:15小題,每小題1.5分,共22.5分。要求考生根據所聽到的5段對話或獨白,從每小題所給的3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錄音材料讀兩遍。
英語知識運用部分共兩節,測試考生對英語語法、詞彙知識和簡單表達形式的掌握情況。第一節:語法和詞彙知識,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在一句或兩句話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從每小題所給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第二節:完形填空,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閱讀理解部分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第Ⅱ卷為書面表達部分,本部分共兩節。第一節:閱讀表達,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要求考生閱讀所給的一篇短文,並根據文章後的題目要求進行簡答。簡答題目主要有以下幾類:
1。概括文章大意、標題,或指出作者寫作的主要意圖;
2。補全文章中空缺的句子;
3。根據語境翻譯句子;
4。同義語句替換;
5。回答問題;
6。陳述個人觀點。
必要時可根據文章的題材和體裁設置其他題目。
第二節:寫作,滿分30分。要求考生根據題目的提示(包括情景、圖畫、圖表、提綱等)和要求,用英語寫一篇120—150個單詞的短文。
文科綜合 重視「新材料、新情境」,鼓勵創造性答題
命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重視「新材料、新情境」的創設與運用,注重考查考生所學思想政治、歷史和地理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考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鍾。試卷滿分為240分。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全部為必做題,共25題,每題4分,共10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共140分。其中,必做題部分共4道題,110分;選做題部分,凡列入山東省2009年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考試命題范圍的每個選考模塊內容均單獨命制1道試題,要求每位考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科中各選擇1道題目作答,每道題目的分值均為10分,共30分。選做題不跨學科、不跨選考模塊命題。必做題部分根據思想政治、歷史和地理學科的必考內容命題。其中,思想政治必做題的分值比重約佔36% ,地理、歷史必做題的分值比重分別約佔32%。
思想政治:考試范圍包括《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內容和部分選修內容,以及時事政治內容。其中,必考內容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以及時事政治內容。2009年山東省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中的思想政治選考部分的命題范圍為「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和「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兩個模塊的內容。
歷史:考試范圍包括《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的必修內容和部分選修內容。2009年山東省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歷史選考部分的命題范圍為「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三個模塊的內容。
地理:考試內容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的必修內容和部分選修內容,以及《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的有關內容。其中,必考內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另外,由於初中與高中的地理知識內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關系,在考試中將會涉及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中的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知識的相關內容。
2009年山東省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地理選考部分的命題范圍為「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三個模塊的內容。
理科綜合 注重考查學生基本科學素養
命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著重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學素養。
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准實驗·2009年版)》,結合山東省的實際情況,確定理科綜合科目考試范圍如下:
A。必考內容
物理:物理1、物理2、物理選修3-1、物理選修3-2
化學:化學1、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
生物:生物1、生物2、生物3
B。選考內容
物理:物理選修3-3、物理選修3-4、物理選修3-5
化學:化學與技術、有機化學基礎、物質結構與性質
生物:生物選修1、生物選修3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鍾。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240分。
第Ⅰ卷為必做題,全部為選擇題。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生物8個題,化學、物理各7個題,共2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 88分。其中生物、化學題為單選題,物理題為不定項選擇題。
第Ⅱ卷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全部為非選擇題。必做題部分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共120分;選做題部分針對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共8個選考模塊,對應命制8個試題,每題8分。考生從中選2個物理、1個化學、1個生物題目作答,共計32分。
物理:目前,高考物理科目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這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著重對某一種能力進行考查的同時,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與之相關的能力。
物理學科對知識內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分為Ⅰ和Ⅱ兩個層次:Ⅰ。對所列知識要知道其內容及含義,並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和直接使用。與課程標准中的「了解」和「認識」相當。Ⅱ。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准確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並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與課程標准中的「理解」和「應用」相當。
化學:在考試能力要求中,應有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有分析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有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
為了便於考查,將高考化學命題對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為了解、理解(掌握)、綜合應用三個層次,高層次的要求包含低層次的要求。其含義分別為:
了解:對所學化學知識有初步認識,能夠正確復述、再現、辨認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領會所學化學知識的含義及其適用條件,能夠正確判斷、解釋和說明有關化學現象和問題,即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
綜合應用 :在理解所學各部分化學知識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類推或計算,解釋、論證一些具體化學問題。
生物:在考試能力方面,要求有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理解與綜合運用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生物實驗與技術,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並能將這些實驗與技術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並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運用觀察、實驗與調查,假說演繹、建立模型與系統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作出恰當的評價和修訂)。
基本能力測試 貼近日常生活反映時代變化
試題設計注重考查考生應具備的適應社會生活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試題均採用題組的形式,打破學習領域與學科界限,圍繞某一主題藉助一定情境對各相關領域與學科知識進行適度的整合,不機械劃分各學科所佔分值的比例。命題導向應與學科課程目標相一致,試題設計應符合所考查學科能力的特點,正確引導高中按照相關學科的課程標准要求組織教學。試題設計應注重對考生多元思維與創新能力的考查,答案具有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和多樣性。試題內容應貼近考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生活,反映時代變化,體現時代精神。
基本能力測試應以高中新課程的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人文與社會、科學六個學習領域的學科課程標准為依據,著眼於不同學習領域、不同科目間的有機整合和內在聯系,藉助一定的生活、生產和學習情境,綜合考查學生的各種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基本能力測試的目標主要包括以下九項內容:觀察社會生活,分析、解釋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現象,參與社會實踐的基本能力;觀察自然現象,解釋、說明生活中的科學問題,動手設計實驗,運用科學方法探究自然規律的基本能力;收集、加工處理、存儲、檢索、傳遞與利用信息,以及信息系統設計與應用的基本能力;與現代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技術研究、技術設計與應用的基本能力;藝術感受、想像、體驗、比較、欣賞、表達與評價的基本能力;增強體質、健全心理、規劃健康人生的基本能力;在專題研究過程中發現問題、設計方案、調查探究、解決問題、撰寫研究報告、以適當方式展示研究結果的基本能力;尊重生命、認識自我、孝敬父母、關心他人、服務社會、保護環境、熱愛祖國、尊重民族傳統的意識與情感;主動求知、敢於質疑、合作探究、勇於實踐的科學求真與創新精神。
基本能力的考試范圍涉及高中新課程的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人文與社會、科學六個學習領域的必修內容及相關內容。考試形式為筆試、閉卷。考試用時為120分鍾。試卷卷面分值為100分,以考生實際得分的60%計入高考總分。
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由若干題組構成,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分值共30分。第Ⅱ卷由若干題組構成,根據考查需要,在每個題組內部設計多種題型,包括單項選擇、填空、問答、識圖、繪圖、判斷、列表、設計、歸類、連線(匹配)等,分值共70分。
今年全國高考大綱有微調 山東強調平穩過渡2010年01月22日 共有評論0條2010年全國新課標高考考試大綱昨日出爐。盡管我省高考試題是由山東省自主命制的,但命題依據卻是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全國統一高考考試大綱》和《全國統一高考山東卷考試說明》。由於山東卷考試說明尚未出爐,對廣大考生來說,全國高考考試大綱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從全國高考大綱來看,今年除英語詞彙量要求有所提高之外,其他科目大綱內容基本保持平穩。多方面信息顯示,我省今年高考也強調平穩過渡。
1
英語詞彙量要求提至3500
山東去年已經3300了
2010年全國新課標高考英語考試大綱中,要求考生掌握並能運用英語語音、詞彙、語法基礎知識以及所學功能意念和話題,要求詞彙量為3500個左右。記者注意到,在2009年山東省高考說明中,對考生英語詞彙量的要求是3300個單詞。
濟鋼高中高三年級部主任、英語老師李養傑說,考綱中雖然要求英語詞彙量為3500個左右,但後面還有一句特別說明,就是各省區應制訂計劃,在一定時間內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個單詞。盡管我省今年高考會不會一步跨入詞彙量3500個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山東省將會是率先進入英語詞彙量3500的省份之一。
2
數學大綱變化不大
山東預計基本延續去年難度
與去年相比,2010年全國新課標高考數學考試大綱沒有變化。濟鋼高中高三年級部副主任、數學老師楊緒信表示,從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和教研部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今年山東高考主要強調平穩過渡,基本延續2009年的考試要求,那就是無論是文科數學還是理科數學,考察的內容仍是注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2009年我省文科數學在應用題方面有所突破,今年還要重視。與文科數學相比,2009年的理科數學相對較難。楊緒信老師認為,2010年數學可能會延續這種難度,即便是難度有所回調,也不會變化太大。
3
理科綜合沒有重大變化
山東生物更貼近生活
從2010年生物高考大綱來看,考察范圍和要求都沒有發生重要變化。濟鋼高中高三生物備課組組長宮顯峰認為,全國新課標高考大綱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山東的試點成果。因此,對山東考生來說,理科綜合方面的內容,主要應參照山東省高考說明。
宮顯峰老師說,山東省2010年高考理科綜合預計變化不大。不過,省里最近下達的指導性文件顯示,今後我省高考將會加強對選修知識的考察,加強高考命題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而理科綜合中的生物則是與現實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學科,像低碳生活、低碳經濟等,這些與現實生活十分密切。因此,今年的高考將會求穩為主,穩中微變。
此外,全國高考大綱其他學科基本沒有變化。像全國2010年高考考綱地理科目中的選考題,我省早已出現。至於考題會從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三個選修部分各出一道題,考生任選其一作答,也完全是我省的考察方式。
㈡ 有誰能幫我翻譯這段話,急用,謝謝!
In the new curriculum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es the thought raiseseveral strategies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not only displays for absorbs,the reorganiza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to the knowledge, not onlydisplays for to the new thought, the new technical invention moreoveris one kind of pursu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s one kind found theproblem, positively seeks the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is one kindis good at grasping the opportunity keen, is one kind positivelychanges oneself and the change environment strain capacity. In brief,the innovation ability is one kind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isone kind of spiritual style, is one kind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English classroom must fully display English new classroomsuperiority, diligently carries on the innovation ecation, raisesstudent's innovative ideology and innovates the spirit.
Key word: Innovation atmosphere innovative ideology imaginationthought exploration spirit
First, face all studen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full scale development and the lifelong development
Encourages the student boldly to use English, studies in theprocess to them the thing and wrongly has the tolerant manner;Encourages the student through the experience, the practice, thediscussion, the cooperation, to inquire into and so on the way, thedevelopment listens to, to say, to read the comprehensive languageskill which, writes; Creates the condition to let the student be ableto inquire into they are interested the question and independentlysolves the problem.
Second, builds the innovation atmosphere, raises the innovativeideology
In creation ecation,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theteacher is the leadership. Must be the student the friend, respectseach student, positively encourages them in the study attempt,special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which the introversion or thestudy has the difficulty, possibly enters to be many creates thelanguage practice for them the opportunity.
Third, increases the outside reading quantity, is the innovationgathers the potential
Had the rich material, expanded the aspect of knowledge, thethought has been able to enliven, only then could the most greatlypossible proction innovation thought. Based on this, I requests thestudent in the teaching to subscribe "English Weekly report", "the21st century Newspapers", "Crazy English", "English World", "NewConcept English" and so on the old magazine and the books, lets thestudent free choice, widespread reading, but does not make the rigidinterference.
Fourth, the establishment teaching scene, trains the student toimagine the thought
The imagination thought is the creativity source power, theimagination force ratio knowledge is more important, thought theknowledge is limited, but the imagination is summarizing in world all,is impelling the progress, and is the knowledge fountainhead.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 specially pays great attentionto this point, frequently a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knowledge nimblyto indicate, the development, raises student's imagination thought.
Fifth, the encouragement boldly questioned that, raises student'sseeking knowledge desire and the exploration spirit
The teacher wants to pay attention protects and satisfiesstudent's curiosity and the seeking knowledge desire, properly solvesin their heart question, and a student's question is a breach, catchesthe student "the wisdom spark" and "the inspiration".
Sixth, relation life reality, initiative "ty" the teaching way,raises the student creativity to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The student through way and so on ponder, investigation,discuss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the study and use English,completes the study task. The activity must have the explicit goal andhave may be operational; The activity must study the experience oflife and the interest are the starting point, the content and the waymust be as far as possible real; The activity must be advantageous tothe student studies English knowledge, the development language skill,thus sharpens the actual language utilization ability; The activityshould positively promote English discipline and ring otherdiscipline mutual seepage and the relation, causes synthesis qualityand so on student's thought and imagination, esthetic appeal andartistic feeling,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spirit obtains thedevelopment; The activity must be able to urge the student to gain,processing and the use information, exchanges with English and theother people, develops solves the actual problem ability with English;The activity should not only be restricted in the classroominstruction, but must extend to ring the classroom outside study andthe life.
㈢ 要想自學英語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英語學習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第一 、要有好的心態;第二、靈活記憶單詞版;第三權 、聽和說的技巧;第四、閱讀的技巧;第、語法的技巧;自學英語的效果一般都不理想,推薦報班阿西吧在線跟外教一對一學英語,英語輕松學會,終於爭取到活動了,原價388元外教課程大禮包現限時免費送,這是免費試聽地址:【點擊領取外教一對一免費試聽課禮包】
花同樣的錢在阿西吧可以每天都上一節課,在別的機構一周一節課,而且外教不好約, 每天都可以學習英語效果更好,外教老師都持有tesol證書,有證的才是外教,沒有證的是陪聊,阿西吧聯合歐洲的英語學院,對學員進行測評考試,有沒效果,考過就知道。
期望這樣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啦!
想要找到合適英語培訓機構,網路搜下「阿西吧vivi老師」即可。
網路搜下「阿西吧官網論壇」免費獲取全網最齊全英語資源。
㈣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毫無疑問,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這已成為共識。但是有一個常常被部分教師容易忽略的問題是:小學英語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也即是創新素質。創新意識是指想不想創新的問題,創新思維是指怎樣去思考的問題,創新能力是指能不能創新的問題。下面,本文就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5792408.htm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培養首先要從意識領域開始,沒有意識,創新就無從談起。具體到英語教學,教師首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其次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間,然後要開啟學生的問題意識、自主意識、合作意識等。例如在講「spend ...on...」的句型時,我要求學生把「我花了50元買這件大衣」這句話翻譯成英語。有一個學生立刻說出來:「I spent 50 yuan on the coat.」隨後,我進一步啟發學生,這個句子有多種譯法,想好的同學可以站進來講。學生紛紛給出回答:「It took me 50 yuan to buy the coat.」「The coat is 50 yuan.」「I spent 50 yuan buying the coat.」「The coat is only 50 yuan.」其中有些句子連我本人一時也沒想到,學生卻翻譯出來了,這充分體現了創新意識所產生的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樂於思維。在教neither…nor…這個句型的時候,學生起初對Neither he nor I likes the book和Neither he nor I like the book這兩個句子意思相同,而所用的動詞形式不同感到不理解。教師不急於解釋,而是先提出問題:Are the two sentences correct?Why are the verbs in the two sentences different?促使學生去思考。學生經過思考後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這時教師才點出:按照傳統語法,以neither…nor…來連接主語,動詞要與最靠近的主語在數上保持一致。此時學生腦子動起來,注意力也集中了。
(2)強化英語語感,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訓練學生的流暢性要著重聽、說、讀這三方面的訓練。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多使用錄音機等媒體,讓學生在規范的發音指導下進行模仿,久而久之,既提高了他們的英語聽力能力,又使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了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各種教學情境,布置不同的教學任務,能讓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
同時,教師要通過對學生不同的閱讀技巧的訓練,使他們掌握略讀、跳讀、精讀、掃讀等不同的閱讀策略,讓他們在閱讀中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的流暢性。
(3)突破傳統,接納新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這里的思維的獨特性是指不同尋常的思維方式。例如在教授《牛津5A shapes》時,我講授circle(圓形)單詞,我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這個單詞的中文意思,接著帶讀、帶寫了事,而是讓學生看各種圖形來猜測這個單詞的意思,然後我再引出更多的生活中的圓形事物的英語單詞。當我問道:「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圓形的?」學生經過積極思維,搶先回答:「donut,cake,ball…」學生經過思維,積極聯想,自然就能說出更多的單詞。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素質的第三方面內容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對於不同的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要有所不同。比如對於學習英語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在讓他們回答問題時,要盡量簡易一些,即使他們回答不出來,也應該耐心地幫助他們,提醒他們該如何回答,並做到積極地鼓勵。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特性決定其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情境教育。情境交際法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創設情境,如我在教授《牛津小學英語3A》中how many/much do you want?How much is/are the…這兩個句型後,為了增加對話的豐富性和難度,接著出示圖片,創設shopping情景,讓學生的對話能回歸到他們的生活中。通過情景模擬練習,他們說出了許多實用的購物交際用語(如:Here you are;Thank you;You are welcome),同時在情景交際對話中,他們的創作能力得到了重復的發揮與展示。
總之,我們必須創新,不創新就沒有出路。實踐證明,運用以上的思路進行英語教學,學生改變了以往的被動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能力飛速提高,在英語學習中增強了創新意識,發展了創新思維,提高了創新能力。
㈤ 如何成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 英語作文80到100詞
To be an innovative university student
Everyone wants to perform well in their University. But sometimes, it is not enough to just invest effort into your studies; the method of your study is vitally important.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originality and innovative ideas while you are in University. Spoon feeding of knowledge does not happen here, you need to come up with your own ideas in order to survive these four years. The new thing is not to learn, but to learn how to learn. Anyone can pick off blocks of information off the internet, even primary school kids can use Google to write an advanced essay (if they really want to); but you would be unique if you came up with your own ideas. In conclusion,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innovate as a University student as it distinguishes you from your peers and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the modern age.
㈥ 如何在英語課堂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去發現和探索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養成。我們在研究性學習課堂中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造就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需要有創新沖動,善於發現問題是產生沖動的必要條件。因此,在研究性學習中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意義甚為深遠。
現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民主氛圍,讓學生敢問
在探究式學習課堂上,學生如果缺乏問題意識,就不可能觸動他們的思維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無從談起,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就要使學生敢問。但是,處於初中階段的許多學生普遍存在這種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問題淺顯、幼稚而招來譏諷,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問題引起老師不悅,所以大多沉默對之。長期的沉默,學生的思維自然活躍不起來,頭腦里的「問題」便越來越少,最後幾至湮滅。加之課堂上,教師和教材的權威地位如泰山壓頂,常常使學生高山仰止,卻步雷池。教師則更多以教為惟一中心,以中考為最終目標,完全忽視學生對文本學習的情感,致使學生根本無法真正參與學習。這一系列作為,使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問。我個人多年中學,學生相當一部分來自農村。許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敢提問,害怕答問,一旦老師問到自己,即使勉強站起來,也大多低頭塞語;城裡的學生也只是性格較開朗些的敢提點問題,大膽主動者極少。對這種現象略加考察,普遍的情況是學生怕老師,有的則是學生怕學生。因此,給學生創設真正寬松和諧的民主課堂,真正做到師生平等、生生平等至為必要。
課堂中的師生平等,應該是教師以參與者的姿態與學生一起進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權威者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在課堂上應尊重所有學生的人格、思想、情感、個性以及他們各自的哪怕是極為細小的創造力。課堂上無論學生提的問題多麼膚淺,多麼幼稚,甚至離題萬里,也不要簡單予以否定,都須給予熱情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引導他們再認識,再發現,再創造。在這種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維的空間自由馳騁,逐步做到敢於思考,勤於思考,勇於提問,善於提問。
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的環境,讓學生多問
學生有了疑問,還應該使學生把問題問出來,求得答案。但在現實的教學中卻發現,大多數學生不是沒有問題,而是不願意問問題,結果使得問題胎死腹中。久而久之,學生會變得對問題麻木了,不但不努力尋找「是什麼」,而且也懶得思考「為什麼」。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問問題呢?羅傑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覺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優表現和發展。專家分析認為,學生不願提出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提問,表達受到各種限制,可能還會招致教師的指責甚至挖苦、批評,於是因怕給自己惹麻煩而不提問題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因此,要讓學生敢問、愛問,必須清作學生的心理障礙,為學生的「問」營造氛圍。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習者。教師不是什麼都知識,教師傳授的知識也不是都正確。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自己和材料,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自己共同探討。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看,認真地聽,設身處地的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允許出錯,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意見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想不到的「高見」,要及時採納並給予充分的肯定。
其次,要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是要創設寬松、安全的環境和氛圍,增進教學民主,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傳授知識的無聲媒介,是開啟智慧的無形鑰匙,是陶冶情操的潛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師生平等對話,學生才能張揚個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質,釋放出巨大的潛能。
三、立足創新,開掘文本,讓學生會問
每個學生都是以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為背景,來建構對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學習中不同的學生對相同的課文會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時,教師應以創新為指導,開掘文本,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果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較簡單,就應讓學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實閃耀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值得探討,教師就應首先肯定學生的質疑精神,並以此為契機,點燃全體學生的創新之火。
(一)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問題意識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教師自己必須有問題意識。現實中,不少教師自己就缺乏較強的問題意識,不能或不善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教學活動中,他們人書一體,成了教材的化身,成了教學參考資料的代言人。教師沒有了質疑的習慣和能力,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就成了奢談。所以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師必須先行一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要糾正對學生問題意識理解的誤解。在部分教師的觀念中,認為課堂上多提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就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啟發示教學。其結果是課堂發問的泛化,問問答答中充滿了大量的是非問和填空問。不少問題根本不需思考,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應答自好,看起來課堂上熱熱鬧鬧,而學生思維的效率極低。這實質上仍然是填鴨式的滿堂灌,毫無意義。只有科學地設置問題情景,適時、適量、適度地處理好問題材料,使學生進入適宜的教學狀態,才能有利於問題意識的培養。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是單純依靠教師去問學生,更要培養學生獨立設問的能力和態度。
(二)教師要掌握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1、生疑——讓學生產生問題
要讓學生產生問題,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增強學生的懷疑意識。笛卡爾曾說:「要追求真理,我們必須把一生中所有事物都來懷疑一次。」增強學生懷疑意識的措施主要有:
方法生疑。對於同一個事實,有人能夠提出問題,有人卻不能提出問題,可見,能不能提出問題是有方法可言的。關於如何在無疑處產生問題,台灣著名教育家陳龍安教授集多年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創造性思維發問技巧「十字口訣」,即「假例比替除,可想組六類」。「假」——「假如」的問題,即要求學生對一個假設的情境加以思考,可用人、地、事、物、時(過去、現在、將來)的假設發問。「列」——「列舉」的問題,即列舉出符合某一條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資料,越多越好。「比」——「比較」的問題,即就兩項或多項資料特徵或事物比較其異同。「替」——「替代」的問題,即用其他的字詞、事物、涵義或觀念取代原來的資料。「除」——「除了」的問題,即針對原來資料或答案,鼓勵學生能突破陳規,尋找不同的觀念。「可」——「可能」的問題,即要求學生利用聯想推測事物的可能發展,或作回顧與前瞻的了解。「想」——「想像」的問題:即鼓勵學生充分運用想像力於未來的事物。「組」——「組合」的問題,即提供學生一些資料(字詞、事物、圖形等),要求學生加以排列,組合成另外有意義的資料。「六」——「六W」的問題,即利用英文中的Who(誰)、What(什麼)、Why(為什麼)、When(什麼時候)、Where(哪裡)、How(如何)作為發問的題目。「類」——「類推」的問題,即將兩項事物、觀念或人物直接比擬,以產生新觀念。
討論生疑。討論的過程實質是互相競爭、相互誘導、相互激活的過程,學生的創新思想和想像在討論中一旦觸發,就能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甚至可以形成洶涌的創新思維浪潮,激活學生從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問題,產生一個又一個問題。如頭腦風暴法就是討論生疑的一個重要方法。頭腦風暴法是指導思維高度活躍,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而產生大量創造性設想的狀況,特點是讓參與者敞開思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在研究性學習中,頭腦風暴法效果突出。
相對生疑。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對性,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條件變化了,真理的存在就成了問題。我們可引導學生通過舉例對普遍性的理論做相對性的認識,從具體的角度進行質疑,以此引發問題。
2、求疑——讓學生愛問問題
學生有了疑問,還應該使學生把問題問出來,求得答案。但在現實的教學中卻發現,大多數學生不是沒有問題,而是不願意問問題,結果使得問題胎死腹中。久而久之,學生會變得對問題麻木了,不但不努力尋找「是什麼」,而且也懶得思考「為什麼」。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問問題呢?羅傑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覺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優表現和發展。專家分析認為,學生不願提出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提問,表達受到各種限制,可能還會招致教師的指責甚至挖苦、批評,於是因怕給自己惹麻煩而不提問題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因此,要讓學生敢問、愛問,必須清作學生的心理障礙,為學生的「問」營造氛圍。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習者。教師不是什麼都知識,教師傳授的知識也不是都正確。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自己和材料,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自己共同探討。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看,認真地聽,設身處地的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允許出錯,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意見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想不到的「高見」,要及時採納並給予充分的肯定。
其次,要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是要創設寬松、安全的環境和氛圍,增進教學民主,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傳授知識的無聲媒介,是開啟智慧的無形鑰匙,是陶冶情操的潛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師生平等對話,學生才能張揚個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質,釋放出巨大的潛能。
3、解釋——讓學生善問問題
不會或不善於提出問題的學生,盡管思維比較活躍,但因存在知識、經驗、語言等的障礙,或限於思維發展的水平,提問不得要領,浮於表面,缺乏深度。教師要在鞏固學生已有問題意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發問水平。
教師還應當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技巧,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提問的種類。按照布盧姆目標分類法,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的提問,低層次的提問包括知識提問、理解提問、運用提問;高層次的提問包括分析提問、綜合提問、評價提問。低層次的提問有利於知識的鞏固,高層次的提問有利於創新思維的培養。
其次,教師要適時誘導點撥,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可以在文字上、方法上、矛盾中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如在思維種類上,有求同思維、求異思維、橫向思維、縱向思維等。在邏輯方法上,有比較法、統計法、優選法等。這些都是學生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
第三,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在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假說,霍金的爆炸理論都源於他們的合理想像。在教學中教師要開放時空,保證學生思考的時間,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求新求異,異想天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想」,這句話包含著合理的因素。
問題促使學生思考,思考帶給學生幸福。德謨克利特說:「寧肯找到一個因果的解釋,也不願獲得一個波斯王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培養學生進取的人生態度,就是教給學生創造美好未來的本領。學生如果能夠積極地、科學地、創新地提出問題,那就表明學生已經在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頭腦思考世界,他已經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㈦ 如何培養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僅供參考:
【如何培養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一、創造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場合下產生的。對於語言的學習,更需要教師創造一個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學習特定的語言的氛圍。教學中,筆者注意用實物演示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把學生帶入實際情境之中,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語言內容。藉助錄音、錄像、電視、語言、實物、幻燈等多種媒體進行教學,創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濃厚的興趣,使學生一個個精神飽滿、全神貫注,有利於他們創新思維的開發。如在教學對話時,我先給學生放一段有趣的課文配套動畫錄像,錄像中卡通動物有趣的動作、幽默的語言、豐富的語調和鮮艷的顏色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並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隨後,我又出示有關的幻燈片,用簡單的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逼真的畫面、優美的樂曲,加上教師貼切的解釋,學生一下子便對所學課文熟悉了。接著,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模仿著說。經過這樣的學習,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和興趣,很快便掌握了對話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利用表演體會情景。整節課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積極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轉變教育觀念
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和動力之源。尊重學生的創新意識關鍵在於滿足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促進他們的求學慾望。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給予耐心的回答,對他們新穎、獨到、特別的見解給予肯定和表揚。帶著這份愉快與興奮的成功情緒,學生的那份執著創新意識就會潛滋暗長;尊重和理解學生的異想天開、奇思妙想,實質上就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保護和培育。反之,是對學生創新靈魂的扼殺。教師需要做的是轉變觀念,尊重、欣賞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條件。學生只有在這種自主、廣泛的思維天地里才能更好地發揮創新的潛能,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培養。
三、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激情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精心設計每一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探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給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在不斷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銘記: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時刻激勵自己,自強不息。在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大膽想、大膽說、積極參與。如果學生答問題有錯誤,就鼓勵說:i am sure you must be better next time.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竭力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產生探求創新的願望。如課文中learn to say的內容,通常我都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模仿說話人的語氣和語調進行練習,每個不同的模仿既引發了不同的笑聲,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另外,運用游戲、歌曲教學也同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創新思維,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巧學活用,引導創新思維
英語是拼音文字,與漢語象形字不同的是,英語有很多較相似的詞,如:cap和cat, plane和play等。這不僅給學生繼續學習英語造成障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導致一部分學生學習滯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教學活動,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引導學生運用經驗轉移、側向思維和遙遠聯想對所學內容提出新問題、新猜測和新結論。如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詞時,可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單詞的意思。由此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同一個單詞畫出了不同的圖畫,例如:戴草帽和搖扇子表示hot,打雨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頭戴沙巾或樹枝晃表示windy,戴墨鏡表示sunny等等,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精心設置學案,激發創新思維
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立足於基礎教學和訓練,力求做到學生有發展,學得活,學得透。要求學生在聯系應用中學知識,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把掌握知識的重點放在思考力上,根據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特點,通過各種渠道把知識結構鋪墊成學生思維的方式,通過提問、啟發和點撥,引導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訓練思維方法,用思維方法指導知識學習。學生要掌握好基礎知識,是與教師的指導分不開的。古語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教會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才會提高。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必須改革課堂教學結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鞏固和自學能力的提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在指導學生自學時,教師要結合目標教學,要求學生針對目標,做到讀思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得以明顯提高。
六、課堂中巧設疑問,引導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筆者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設計各種思考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使學生利用現學的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去創造,去探索,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採用多種思維訓練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設置疑點,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加工,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力求讓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多種思維能力,讓學生正確判斷不同變化的題型。總之,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適時設問,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訓練,那麼,學生的思維創造性便能得到充分發揮。
七、進行積極評價,鼓勵創新思維
初中學生是一個需要肯定、需要體驗成功喜悅的群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直接影響學生求知慾的產生,影響學生創造意識的萌芽和創造力的產生。課堂上,學生只有處於一種和諧寬松的環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動的內部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結果、反應等作出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評價中,教師要注意客觀、公正、熱情誠懇,使學生體驗到評價的嚴肅性,注意發揮評價的鼓勵作用。以鼓勵為主,滿足學生的成功需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筆者採取了以下方式進行評價:
1. 鼓勵性評價。即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對於答錯的同學,不立即說 sorry, you are wrong,而是說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對於作業中的錯誤,也不單劃×了事,而是在錯的下面劃線,並在旁邊註上?,示意學生再考慮考慮。
2. 分層次評價。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要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並分層評價指導。對優秀學生,給予嚴格和高要求的評價;對後進生,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
㈧ 學習英語的方法!
學習英語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其實所有的學習都是如此版,並不能飛速權練成,只能盡可能快速的提高,真正練成的話,或許需要一年甚至幾年時間,如果想短期提升,建議可以報個外教班哦。原價388元外教課程大禮包現限時免費送(包括1節外教課程+52節公開課+28件精美教材):【https://www.acadsoc.com】
阿西吧英語課程還是蠻受歡迎的,課均不到20元,每天有25分鍾課時跟著外教一對一學習,外教也會定期布置配套的課後練習,進一步鞏固課堂內容,學員還能隨時重播的視頻錄像。若持有觀看的態度,不妨親自去體驗一下更為穩妥,除了一節外教試課外,還可以測試英語水平哦。
不知道如何選擇英語機構,可以網路咨詢「阿西吧vivi老師」;
如果想下載免費英語資源,可以網路搜索「阿西吧官網論壇」。
㈨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而英語教育又是我國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初中英語作為入門階段,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初一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學習英語又缺少語言環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強,記憶力好,又富於聯想,能夠初步做到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此時,教師要想方設法創造英語交際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靈活運用知識表達思想。下面談談筆者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創造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場合下產生的。對於語言的學習,更需要教師創造一個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學習特定的語言的氛圍。教學中,筆者注意用實物演示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把學生帶入實際情境之中,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語言內容。藉助錄音、錄像、電視、語言、實物、幻燈等多種媒體進行教學,創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濃厚的興趣,使學生一個個精神飽滿、全神貫注,有利於他們創新思維的開發。如在教學對話時,我先給學生放一段有趣的課文配套動畫錄像,錄像中卡通動物有趣的動作、幽默的語言、豐富的語調和鮮艷的顏色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並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隨後,我又出示有關的幻燈片,用簡單的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逼真的畫面、優美的樂曲,加上教師貼切的解釋,學生一下子便對所學課文熟悉了。接著,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模仿著說。經過這樣的學習,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和興趣,很快便掌握了對話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利用表演體會情景。整節課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積極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轉變教育觀念
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和動力之源。尊重學生的創新意識關鍵在於滿足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促進他們的求學慾望。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給予耐心的回答,對他們新穎、獨到、特別的見解給予肯定和表揚。帶著這份愉快與興奮的成功情緒,學生的那份執著創新意識就會潛滋暗長;尊重和理解學生的異想天開、奇思妙想,實質上就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保護和培育。反之,是對學生創新靈魂的扼殺。教師需要做的是轉變觀念,尊重、欣賞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條件。學生只有在這種自主、廣泛的思維天地里才能更好地發揮創新的潛能,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培養。
三、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激情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精心設計每一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探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給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在不斷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銘記: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時刻激勵自己,自強不息。在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大膽想、大膽說、積極參與。如果學生答問題有錯誤,就鼓勵說:i am sure you must be better next time.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竭力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產生探求創新的願望。如課文中learn to say的內容,通常我都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模仿說話人的語氣和語調進行練習,每個不同的模仿既引發了不同的笑聲,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另外,運用游戲、歌曲教學也同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創新思維,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巧學活用,引導創新思維
英語是拼音文字,與漢語象形字不同的是,英語有很多較相似的詞,如:cap和cat, plane和play等。這不僅給學生繼續學習英語造成障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導致一部分學生學習滯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教學活動,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引導學生運用經驗轉移、側向思維和遙遠聯想對所學內容提出新問題、新猜測和新結論。如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詞時,可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單詞的意思。由此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同一個單詞畫出了不同的圖畫,例如:戴草帽和搖扇子表示hot,打雨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頭戴沙巾或樹枝晃表示windy,戴墨鏡表示sunny等等,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精心設置學案,激發創新思維
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立足於基礎教學和訓練,力求做到學生有發展,學得活,學得透。要求學生在聯系應用中學知識,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把掌握知識的重點放在思考力上,根據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特點,通過各種渠道把知識結構鋪墊成學生思維的方式,通過提問、啟發和點撥,引導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訓練思維方法,用思維方法指導知識學習。學生要掌握好基礎知識,是與教師的指導分不開的。古語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教會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才會提高。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必須改革課堂教學結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鞏固和自學能力的提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在指導學生自學時,教師要結合目標教學,要求學生針對目標,做到讀思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得以明顯提高。
六、課堂中巧設疑問,引導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筆者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設計各種思考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使學生利用現學的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去創造,去探索,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採用多種思維訓練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設置疑點,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加工,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力求讓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多種思維能力,讓學生正確判斷不同變化的題型。總之,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適時設問,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訓練,那麼,學生的思維創造性便能得到充分發揮。
七、進行積極評價,鼓勵創新思維
初中學生是一個需要肯定、需要體驗成功喜悅的群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直接影響學生求知慾的產生,影響學生創造意識的萌芽和創造力的產生。課堂上,學生只有處於一種和諧寬松的環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動的內部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結果、反應等作出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評價中,教師要注意客觀、公正、熱情誠懇,使學生體驗到評價的嚴肅性,注意發揮評價的鼓勵作用。以鼓勵為主,滿足學生的成功需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筆者採取了以下方式進行評價:
1. 鼓勵性評價。即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對於答錯的同學,不立即說 sorry, you are wrong,而是說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對於作業中的錯誤,也不單劃×了事,而是在錯的下面劃線,並在旁邊註上?,示意學生再考慮考慮。
2. 分層次評價。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要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並分層評價指導。對優秀學生,給予嚴格和高要求的評價;對後進生,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