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小學生英語作業怎麼改
❶ 如何設計小學生的趣味英語作業
小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課堂教學,課外作業做為其延伸和有效補充,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如何有效布置作業,更好地發揮其輔助功能,是擺在每個英語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小學生對於英語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常常是主觀上並不願意完成,但迫於對教師、家長的畏懼又不得不完成,於是形成了:"你留我寫,你逼我交,你批我改"的被動、無奈的作業形式。有10%左右的學生,經常在次日早晨忙忙碌碌地補作業或者拿著別人的作業本抄。甚至有10%左右的學生幾乎天天不完成作業,原因是不會做或不願意做。當問及"你認為理想的家庭作業是什麼樣的?",絕大多數學生表示,他們喜歡有特色的、動手實踐的、有吸引力的、發揮自己創造力的、聯系生活實際的、自己跳一跳就能夠完成的課外作業。所以,我們設計的課外作業必須具有以下特徵:
①差異性。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為此,作業應針對學生的差異,分層布置,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從而培養英語能力。
②實踐性。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人要實踐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發展,必然將所學真正理解並能學以致用。對此,實踐性作業正可以發揮它的獨特優勢。
③趣味性。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賴於興趣。"教學的實踐也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然而,一些英語作業形式呆板,內容枯燥,形成了一成不變的脫離實際的無趣模式,這樣非常不利於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如果我們的作業設計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系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定會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
④開放性。我們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把學生置於一個動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自主開放的學習過程。
結合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逐漸摸索出了運用四類作業形式,提高小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任務型"教學的英語作業設計路子。
1.嘗試實踐型的作業
"任務型"教學倡導把握語言的最終途徑是讓學生去做事情。當學生積極地參與,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嘗試時,語言也就被把握了。因此,采訪、寫觀察記錄、做調查等作業形式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語言潛能。
在學習了四年級上冊的《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單元後,我設計了這樣一份作業:學校新餐廳要開業了,炊事員想了解一下班裡同學愛吃的食物,以方便同學們。要求學生設計一份采訪記錄表,用英語記錄被采訪對象的姓名以及喜愛的食物名稱,每人至少採訪5個以上同學並在小組內交流,再把統計的結果製成表格在班內匯報。
這道作業貼近生活,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真實地交際。他們的愛好被真實地調動了起來,不僅鞏固了語言知識,還與其他同學溝通了感情,培養了一定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2.嘗試創新型的作業
《新課程標准》指出,教學過程是激發學生創造性的過程。教學除了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各種趣味活動激發學生創造性能力外,還應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上滲透這一理念,讓學生將學過的詞彙、語言結構等重新組合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思。小學英語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歌曲、韻詩、故事等豐富的學習內容,教師除了可以布置讀、背、表演類的作業外,還可以設計如"歌詞新作"、"小詩新創"、"故事新編"等作業。
在學完《Books and
pencils》這首歌後,我布置了這樣的一道作業:同學們能自己試著寫出新的歌詞嗎?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了一個"老歌新唱"演唱會,學生用學過的或自學的文具及課本單詞編出了一首首新歌。課上課下學生邊演邊唱,熱情高漲。一些平時學習英語比較困難,成績落後的學生也加入到"小作家"的行列,開始模擬著"寫詩"了,當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登上班級的"大雅之堂",心裡格外興奮,自信心油然而生,也就逐漸喜歡上英語課啦。
3.嘗試製作型的作業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要經常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動手製作以獲得和積累學習經驗。這類型的作業無疑能使學生享受"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樂趣。
如:學完祈使句後,我讓學生為校園的各個場所設計英語警示牌。學生留心觀察校園的各個角落,精心完成這項作業。於是,學校的綠樹、紅花上有了"Don't
climb the tree!""Don't pick the flowers!"等提示語。垃圾箱旁樹上了"Put the trash in
the bin!"樓梯拐角處貼上了"Don't push!"等溫馨提示……
又如:到了聖誕節、元旦或者班裡同學生日,我都動員學生自製英文賀卡,用英語傳遞自己的真誠祝福。這類作業強化了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變學生被動學習為有意義地主動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意識,更從中傳遞著濃濃的同學友誼和人文關懷。
4.嘗試自選式作業
如在教授完My Family 一單元後布置的"今日作業超市":
☆錄音作業,模仿課文錄音的語氣,朗讀課文的內容。
☆☆對話作業,帶上自己的家庭照片,和小夥伴用英語介紹各自的家庭成員。
☆☆☆實踐作業,到同學家去做客,試著用英語來進行家庭成員間的相互交流。
此類型作業體現差異性和實踐性共存。從☆到☆☆☆作業難度逐步加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挑選"超市"中難易不同的作業類型。基礎較差的學生選擇完成☆作業,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選擇多項作業。
這樣的形式打破了以往單一的作業模式,增加了作業的彈性,把選擇權交還給學生。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的差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加上相應的評價制度,完成☆作業最多隻能得一顆星,如果完成三項作業,就能相應地得到☆☆☆☆☆☆。結果只有一小部分學生選擇了☆作業,大多數學生都自願完成三項作業。有的學生為了語境更加真實,發動全家一起學習一些常用的問候語,配合他成功地完成了☆☆☆作業。
總之,在嘗試完成以上四類不同形式作業的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封閉、單一的接受性學習到開放、多元的有意義的學習,學生真正有機會在完成作業中綜合運用所學語言,在交流展示中濃厚了英語學習的愛好,強化了英語學習動力,培養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意識。
❷ 如何有效布置小學英語作業
我認為小學生正處於好玩好動的階段,我們不能抹殺孩子的天性,應把這一特點充分利用起來。所以英語作業要具有創意性和靈活多樣性。針對農村小學生的年齡、心理、興趣、特長等特點,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前提,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為目標,由淺入深,設計開放性作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語言實踐運用能力為目的。
(1)、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比如:讓愛好表演的學生表演課文內容,在練習英語口語的同時發揮其表演能力;讓有美術特長的學生幫助老師製作英語單詞卡片,或根據製作情景圖畫;讓喜歡音樂的學生將重點單詞句子編成兒歌交給大家。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設計各異的作業,能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2)、注重學生個體差異,設置合作性作業。一個班級中有優秀學生的存在,也有學困生的存在,學困生往往自卑感比較強,自我約束力又很差。有些學生根本就不知道一些作業要從何下手,因此就出現了抄襲,作業質量差,不完成作業等現象。所以,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按照 他們的興趣愛好進行編組,布置不同程度的作業。如:把學生按程度分成個等級,再把全班分成若干興趣小組,每組都有各程度的學生一名。在學完一課後,按興趣布置作業,小組成員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任務。即進行了練習,又讓他們明白了集體的力量,學會合作。
(3)、英語作業要講究趣味性、多樣性。相信不少學生已經對主課作業產生了厭煩情緒,而小學英語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完全新鮮的課程,如果英語作業也像其他課程的作業一樣枯燥乏味,一定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機會,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讓學生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培養其敢於開口、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為此,教師要讓生動和有趣的作業形式取代重復和呆板的作業形式。
例如:在教學了表示顏色的英語單詞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進行「看誰找的顏色多」練習。又如:在教學英語數字後,讓學生搜集車牌號,郵編,電話號碼等,然後讓其在課堂中用英語進行交流。
作業內容的豐富性和形式的多樣化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作業質量的重要條件。我認為,小學英語作業不能僅要求學生讀幾遍單詞或課文,更應注重發展學生的聽說能力和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應倡導實踐、探究和合作的新型作業方式,教師應多設計一些與生活密切練習、形式多樣的作業。
(4)作業布置要有精簡性。
在提倡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必須把好作業的質量關。要精心選擇和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習題,使作業少而精,但同時又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既鞏固了知識又鍛煉了英語交際能力,不能布置超量作業。杜絕「題海戰術」,否則學生產生厭學、逃避作業的心理就將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❸ 小學英語作業怎麼批改
小學英語作業怎麼批改
ABC為等級,日期如九月一日sept.st 九月二日,sept.nd
❹ 在線一起小學學生英語假期作業忘記做了,要用什麼辦法在哪裡補做
小學學生英語假期作業忘記做。什麼辦法可以補救?我覺得你也是挺厲害專的。作業都能忘了寫。不屬叫他辦法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就是抓緊寫唄。我看看網上有沒有一些答案。只能是抄一下了。或者聯系一下同學。看看誰能借一本兒過來。趕緊抄一下。然後給人家買點禮物啥的。
❺ 生本教育 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應如何布置
如何布置小學英語作業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完善。其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訓練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英語的交際水平。同時,科學合理的作業布置又會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起到及時反饋作用,有利於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一、作業布置要有針對性。
作業設計要突出重點、難點,有利於實施英語教學目標,要有意識地設計和布置相關內容,使作業目標明確,讓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符合學生所學知識的能力水平。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做作業的動機。例如五年級英語My Family這一單元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後扮演家庭成員,幾個人一組自願結合,扮演不同角色編寫對話,在課堂進行角色表演。通過這種口頭、筆頭訓練學生熟練掌握了所要掌握的句型。
二、作業布置要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好任何一門功課的首要條件。因此布置作業時不能總是讓學生抄單詞寫句子,這樣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盡量使作業類型多樣化,內容新穎,生動有趣,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英語課Happy birthday這一課時,讓學生結合自己過生日時的具體情況進行討論:有沒有生日聚會( Birthday party),有沒有生日禮物(Birthday presents),有沒有生日蛋糕和蠟燭(Birthday cake and candles)。學生討論非常激烈。討論過後讓學生畫一畫生日蛋糕和禮物。並讓其家人過生日時唱一首「Happy birthday」,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新知。
三、作業布置要有精簡性。
在提倡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必須把好作業的質量關。要精心選擇和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習題,使作業少而精,但同時又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既鞏固了知識又鍛煉了英語交際能力,不能布置超量作業。杜絕「題海戰術」,否則學生產生厭學、逃避作業的心理就將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小學英語如何布置有效的家庭作業
關鍵詞:形式多樣,循序漸進,新舊結合,輕松愉快,展示互動。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減負是首當其中的一項任務。要減負,如何給學生布置作業成了老師們們莫衷一是的話題。該給學生什麼樣的英語作業呢?尤其是對於尚未把英語當成主要科目的小學生來說,更應該給他們一些能培養其學習興趣,多種技能結合的,可選擇性的作業,所以作業的設計要盡量從各層次的學生實際出發,注意把握好難易度,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又保證能力弱的學生做得了,「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
當然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作業也要嚴格控制總量,特別要控制那些機械性練習的量。作業的設計要依據教材,圍繞教學要求,與教材和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相匹配。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了解教材和每堂課的基本性和發展性目標,然後針對目標設計編製作業,保證目標的落,讓家庭作業放射出奇異的光芒。
一、形式多樣,五彩繽紛。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在設計作業時要多角度(聽、說、讀、寫)多形式(字母、單詞、句型、對話、短文、演小品等),讓學生多種器官參與活動,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運用能力得到訓練。但是小學生的有效注意時間較短,因此,在貫徹多樣性原則時,要防止題量過多和題型繁雜的傾向。作業的設計要精選精編,合理控製作業量。比如說: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布置可選擇性作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或二種。如在教完Happy New Year時,給學生以下幾種選擇性作業:
(1)圖文結合畫一張中西方節日對比連環畫。
(2)選擇熟悉的兒歌調動積極性。
(3)能力強的學生試著寫一篇相關的小短文,朗讀給同學聽。
(4)至少得流利讀出課文。
這樣,喜歡畫畫的同學便會選擇第一項作業,過後老師組織同學互相評賞和帶畫交談的活動,在畫、寫、談的過程中,便將本單元的知識熟識了,而喜歡唱歌的同學則可選第二項,用自己愛唱的歌曲換入合適的單詞或句子,上口而又優美的表達出來,使學與唱融為一體,大大激發了興趣,又不會使他們產生有作業的壓力感。如,有一學生就用如下的歌詞套用Happy New Year的曲調唱出一首歌來:
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Chinese and England.
In the spring,In the winter.
Happy New Year Chinese and England.
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
We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We give presents,We sing Christmas songs.
Happy New year in England.
對於這些作業,老師要及時收檢或抽查,不時提供同學們展示作業的舞台,如舉辦英語角等豐富第二課堂的活動。很多學生會把自己平時說、唱、演的作業拿到活動中展示。
當然作業要兼顧知識、技能、能力的訓練,還可以是培養興趣的作業。比如某些學具的製作等。此外,也可以將到圖書館和通過計算機、網路尋找學習資料或實踐活動材料等作為作業的一部分,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循序漸進,流光溢彩。
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程序編製作業題。給學生有序的、台階式的作業任務,引導學生「步步登高」,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其完成作業的興趣。比如說,前面提到的那些種類的作業,當然不是一口氣便可達到的。比如說:
a、畫畫學英語可以先畫單個物品寫單詞,進而發展到句子、對話、甚至連環畫式的故事。
b、作詞套曲的可從簡單的兒歌,如《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等,套入詞或簡單的句子再到學生自己能熟唱的曲目而自由創作。
c、編寫短文或小品可以新舊結合,由少到多,程度低的3—5句,5—7句,能力強的當然是越多越好。做不到的同學,老師甚至可以編好對話,放空格讓學生填詞或句子,漸漸放手到自編。
d、不要貪多而面面具到。
三、新舊結合,光彩奪目。
英語學科由其自身的特點,學生需要經常復習。為此教師設計的作業要有機地將新舊語言材料結合起來。讓學生看到新的語言材料是如何與他們已學的語言材料相聯系的。如:在教句型What』re they doing?主要學習現在進行時What』re they doing?They are rowing a dragon boat.課後老師發給學生一張從單數到復數活動場面的圖畫,讓學生塗色,並給每一幅圖用現在進行時的表達法配對話,教師給每幅圖提供人稱,引導其寫出What』s Li shan/Lucy doing?She is playing the flute. What are you doing?I』m/we are reading. What』re they doing?They』re playing football.教師在圖片的前後添上一些對話使整幅圖成為一個有連貫性的連環畫。這樣使新舊知識連為一體。下一次上課時,讓學生帶上自己的畫去彼此交流,或小組對話,把它們表演出來,以抽查的形式檢查作業,讓學生再一次感受怎樣讓新舊知識融會貫通。還比如教完 food那一模塊時,讓學生結合Festival那一模塊的表達法,比較中西方習俗與食物的不同,自編編自演小品,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輕松愉快,絢麗多彩。
作業量要適度,以不增加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前提。每天量的控制最好幾個學科共同協商,免得學生顧此失彼,使學生的休息時間無法保證。比如說前面所說編寫對話、表演、畫畫等,以一至二周為單位,根據這段時間所學的內容給一個主題性作業,學生在畫、唱、演、編寫對話中任選一樣,這是老師要抽查的作業,而每天要把這周所教的課文跟錄音機讀3—5遍,大約每天需用15分鍾。另外囑咐學生見縫插針的學習,在睡前,吃飯或閑暇無事時多放英語方面的錄音,為自己製造英語學習的氛圍。
五、展示互動,異彩紛呈。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寫的作業較少,這樣作業似乎無法收檢了。不對,只要有作業,不管什麼作業都得及時檢查。可是,現在小學英語教學尚未全面鋪開,師資缺乏,一個教師常面臨幾百個學生,作業實難一一批改,該怎麼辦呢?其實檢查作業的方式是開放而多樣的,比如說:
1.開展多種英語興趣活動,讓學生提供展示作業的空間。
a .開設英語角為愛唱、演、朗誦的同學提供舞台,平時每節課提供5分鍾展示各種作業的時空。
b.舉行全校性的唱英文歌曲,講英語故事、朗誦、演講等活動也是展示作業的形式之一。
2.師生結合,發揮互評,自評作用。
a、對於書寫方面的作業,老師可用抽查收檢的方式,輪流批改,優秀作業可以展示在各班的「學習園地」中作為鼓勵。
b、老師無法批改的,在學生中設立小組長,由小組長檢查,記錄在老師提供的登記表上,老師收查登記表,督促完成作業。
c、學生自設成長袋,收集自己的書寫作業,記錄自己在畫、唱、演、讀方面的作業,一段時間後,先自我總結,再互相交流,互相評價,互相促進。
作業不僅僅是師生間教學信息的互相反饋,而且是聯系和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在作業中學生的思想和自主學習情況,細心的教師都能覺察到。同樣老師對他們的作業的評語、為他們提供的展示舞台,學生也能領悟出教師對他們是否真誠,有信心和有責任心。教師對學生的努力一定要有切合實際的鼓勵;對他們取得的成績,進步要表現出發自內心的贊賞和喜悅;對學生作業中的過錯和疏忽一定要誠心誠意地以恰當的方式指出;對於一些落後的學生要有同情心和責任心。贊揚要恰如其分,批評要委婉重在鼓勵。
現代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成就動機能夠很好地激發人的學習動機。學生們都渴望成功的,成功的動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這在做作業中也會表現出來。因此,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時應注意盡量少一些千篇一律的抄寫題,多一些可適當自由發揮的題目或問題,讓不同程度和不同愛好的學生都有發揮想像的空間和提出不同的觀點的機會,然後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家庭作業成為課堂的延伸,放射出奇異的光芒,成為輔助英語教學的奇葩!
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書寫能力
(一) 在穩、准、狠中抓住書寫的規范性
一切行為都要受到約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英語書寫也得循規蹈矩。教師在新授每一個規則時都要以書寫體來規范學生,這種規范的做法要堅持始終,否則錯誤的容易先入為主,只有堅持規范性教學才能為後繼的書寫教學打下一個堅實基礎,學生才能逐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我認為,在英語書寫教學中,穩、准、狠是規范書寫的關鍵要素。
1.如何做到「穩」?
在學生初學書寫時,應該首先培養他們先看、再寫的習慣,開好第一扇窗,讓學生學會學習,善於觀察、歸納。一旦發現有學生沒認真看、聽教師書寫規則與步驟就急於書寫,教師應該及時制止,集中學生注意力後再進行講解。
2.如何做到「准」?
「師者,人之模也」,教師自己的書寫對學生而言是一塊樣板,因此教師一定要示範到位。通過教學觀察,發現部分老師字母傾斜角度過大,連筆寫等現象,教師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讓學生把握書寫的准確性。
(1)利用色彩教學解決筆畫易混淆問題。
(2)動手標號有效解決筆畫易混淆問題。
(3)幫助學生歸納書寫技巧
及時幫助學生歸納、總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書寫效果,教師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法。
●利用兒歌、口訣輔助學生英文書寫
字母書寫時,我就滲透了下面一則兒歌。
字母書寫有規律,右傾五度正合適。
大寫一律上兩格,上不頂線是原則。
小寫字母怎麼辦?請你耐心往下看:
頭上有「辮」上兩格(b, d, h, k, l),有「尾」下面兩格拖(g, q, y),
無「辮」無「尾」中間格(a, c, e, m, n, o, r, s, u, v, w, x, z),
惟有f, j, p佔三格,
i, t中上一格半,對照課本仔細看,
養成書寫好習慣,關鍵還要反復練。
在教句子書寫格式時,我又運用了一首順口溜:「頭大寫,尾標點,句號縮成小圓點。詞詞分開別粘連,糖葫蘆一串沒法念。」這樣有趣生動的順口溜,英語的句子書寫規則很快被學生掌握並銘記在心。
●抓住典型字母進行教學
印刷體和書寫體的比較:字母I的大寫印刷體和字母L的小寫印刷體是相同的,有學生在抄寫過程中會出現書寫顛倒現象,教師要強調。
3.如何做到「狠」?
這里的「狠」即為「嚴」。教師要嚴格指導學生進行書寫字母的練習,第一步邊觀察邊書空練習,熟練筆順;第二步在課本上進行字母描紅;第三步在抄寫本上臨摹上書寫;第四步在課外本上鞏固練習。
結合我校學生實際,確立書寫能力和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學生名單,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個別指導,結合趣味練習逐一過關,學生書寫水平有明顯提高。
(二) 以多樣性、趣味性練習驅散書寫的枯燥及無效
1.趣味練習為依託,達到有效鞏固目的
為了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在杜絕狂抄濫寫的同時,如果能設計形式新穎的書寫練習,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在教學字母時,經常讓學生做這樣一些練習。例如,寫出所給字母的左鄰右舍,把所給字母改成大寫或小寫,改錯誤等。通過這些形式不僅加快了他們對字母的熟練掌握,也訓練了他們的書寫技能。
高年級學生能夠熟練抄寫字母後,就可以讓他們嘗試抄寫單詞,或者再進一步抄寫句子、課文等。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綜合了字母書寫,單詞書寫和句子書寫要求的題目,如抄寫「THIS IS MY COMPUTER」,並將其大寫字母再改成小寫字母,寫成一個完整的句子。讓他們不斷地進行綜合練習,逐步熟能生巧,靈活地掌握這些字母的書寫以及大小寫之間的變化。
2.以競賽為載體,保持學生書寫興趣
為了能讓學生在英語書寫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我在班裡開展了為期一學期的書寫競賽活動。要求作業本上的書寫,必須規范、美觀,每次作業書寫達到要求的,請小組長在作業評分表上畫二顆星,寫得不夠規范、美觀的只得一顆星。通過直觀的形式,結合及時評價,激發學生寫好字的慾望,促使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每次書寫。
(三)運用分層教學、合作學習策略促進每位學生的書寫發展
在書寫練習中,通過要求優秀生用鉛筆在一線格上抄寫——用圓珠筆或在一線格在一線格上抄寫——在空白紙上書寫,加強書寫的深度,進行「超前教育」。而對後進生,要降低書寫要求,欲速則不達。要求他們用鉛筆在四線格上一筆一劃踏踏實實地抄寫,再視具體情況逐步提高要求。
(四)有效、准確的評價促進書寫進步
1.利用同伴教學,激發學生書寫潛能
同伴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發現自己比同伴要好或者是要差的時候,往往這種感覺比來自父母的要強烈。當自己強於同學時產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外界的鼓勵似乎要來得容易和有效的多。而當自己比同學要差的時候,他的自卑感和羞愧感,也會強烈的作用於自己的行為。
利用這種心理,在書寫教學上,將優秀書寫作業與質量差的作業(不列名字,保持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展出(如能將好朋友的作品同時展出則效果更好)進行評價,給書寫落後生以視覺沖擊再到精神上的反思,促進書寫。
2.幽默的語言評價,有效糾錯
學生的作業,我盡量在課堂內批改,並運用幽默的激勵性語言及時加以反饋,如:
句子書寫,單詞與單詞都粘連在一起: 哇!這么多糖葫蘆啊!/你好吝嗇啊!只給單詞這么少的空間,它們都喘不過氣了!(單詞與單詞間留一個字母的空間)。
句子首字母沒大寫: 這句子的老大去哪裡啦?(句子第一個字母要大寫)
句號寫成了空心的:這個句子還中西結合啊!(英文句號應該是實心的而不是空心的)
學生聽了這樣幽默而不失嚴厲的評價,記憶深刻,出現同樣錯誤的機率少了很多,書寫作業也進步了,面對學生的進步,教師要及時肯定。
怎樣批改與評講小學英語作業
布置作業需要講究方式,同樣批改作業也需講究方式,如果老師對作業採用「包辦式」的全批全改,不僅會消耗老師本應用來鑽研大綱和教材的大量時間,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對老師的批改只重結果(對,錯)而忽視過程(錯誤的原因)。
下面我對批改、評講作業方式作了如下的嘗試:
第一,採用 "粗改"與"精批"相結合。如何"粗改"?例如 批閱作文,如果全部批改的話,以每班50人 ,每份一分鍾 ,就要將近一小時,既耗時又費力。我們不妨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抽查,再對出現的典型錯誤進行集體糾正。如何「精批」?就是對那些由要求「三會」或「四會」的詞彙、語法或交際用語構成的各類強化、鞏固性練習,批閱時不僅要給予對、錯評價,而且還要對於學生寫錯的予以更正並指出錯誤原因,同時老師自己還要寫好閱後記。
「粗改」與「精批」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使老師在講評練習時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學生知曉自己知識上的缺陷,做到「對症下葯」。
第二,採用讓學生「自改」與「互改」相結合的方式。何謂「自改」?就是對那些題型單一、要求層次較低的練習(如單詞拼寫、句子填充或句子結構轉換、判斷正誤等),老師可讓學生對照標准答案進行訂正。怎樣進行「互改」?就是對單元內由「三會」、「四會」內容構成的練習(如補全對話、完成句子、語言運用等),老師先作必要的重點提示,然後讓學生交換作業根據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討論中進行)。與此同時,老師可以對那些學習興趣不濃、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當面輔導批改(這樣還可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掃除學生思想和學習上的障礙,激發求知慾,有利於「轉差防差」,從而避免大面積地兩極分化)。
第三,採用「學生評講」與「老師評講」相結合的模式。
如果做完試卷而不評講的話,那效果也不會太好;但每次都評講,老師在時間和精力上又不允許。這時候,學生合作學習小組就發揮了作用。一般的測驗試題,小組長基本上都能做上來,他們可以替代老師給組員講解,組員之間也可以相互探討交流。最後再由老師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錯誤,集中評議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產生錯誤的原因並掌握糾正的方法。這樣,既節省了老師的時間,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合作精神。
小學英語老師如何做好本職工作
1、制定和實施教學計劃。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首先要根據大綱、教材的目標要求,了解教材的指導思想,內容及編寫思路 ,設計課堂教學主要方法,制訂出年度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課時計劃等,以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實施教學計劃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如何實施應根據以下教學環節:復習(Revision).新課導入(Leading in).示範(Demonstration).操練 (Practice)、鞏固(Consolidation)、提問(Questioning)、使用電化教學手段(Teaching by using multi-media)、語言表達(Language expression)變換教學形式(Teaching in different ways)、啟發學生興趣(Arous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糾正錯誤(Error-correcting)等。
2、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當今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場所。課堂上教師的工作主要是為了實現教育、教學任務和管理任務。教學方麵包括:復習、講解、提問、指導學生學習,組織討論、安排學生練習、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對學生知識技能的檢查和反饋等。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讓學生明白本節課學習什麼,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做。要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走。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意猶未盡,期待著下節課的來臨。管理方麵包括:組織教學(盡量用英語)、處理課堂上偶發事件,對學生個別教育幫助,表揚與批評等等。
3、批改作業。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工作之一。一般包括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和考試,作業是學生的一種反饋,教師通過批改作業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而且批改作業對學生也是一種鼓勵、督促。如果教師光布置作業不批改會導致學生不認真對待,敷衍了事,教師也不易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哪些 問題,無法有的放矢。
4、課外活動。
課外小學英語教師要同學生、學生家長加強聯系。具體工作內容有:①備課,包括查閱資料,鑽研教材、寫教案、准備教具、製作課件、和其他教師討論教學上的有關問題等。②了解學生,找學生談話、查閱學生作業。③指導課外活動小組,如組織「英語角」、辦英語手抄報、黑板報、英語廣播站、排演英語節目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自然輸入的機會和環境。
❻ 如何合理,有效地布置小學英語課外作業
作業是學科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單位時間內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通過作業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據此調節、改善自己的教學。可是,不少初中英語教師在布置和處理作業的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地步入「題海」的誤區,其結果不僅空耗了自己和學生大量的寶貴時間,而且導致學生厭學,降低了教學質量。那麼如何有效地規范初中英語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一、布置作業講究「四性」。1.針對性:教師在選題時,只有將學生的水平層次與知識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練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設計鞏固交際語言項目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得體性、規范性;設計鞏固語法知識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准確性;設計口語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語言的准確性和流利性。.層次性: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在完成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內容後,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布置層次分明、結構合理、題量適中的同步作業,對學生個體層次和知識層次要分析並加以區別,不能搞「一刀切」。教師要通過自己精心設計或選編的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時效性:教師布置的作業應以強化和鞏固當堂或一單元內所授重點、難點知識為主,不宜有過多超前或滯後的知識內容。若某作業作為課內作業,就不能作為課外練習。這樣學生才能明白每次作業訓練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輕松、愉快、有成效。.適量性: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主要進行學習方法的探和知識的系統歸類,而不是進行大量的、毫無針對性的、機械性的練習。教師應把握好這一原則,做到選材有針對性且題量適中,不可把練習變成「題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業當成學生復習和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 二、作業批改中的「二結合」。如果說教師盲目布置練習會將學生帶進「題海」的話,那麼教師對作業採用「包辦式」的全批全改,不僅會消耗教師本應用來鑽研大綱和教材的大量時間,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批改只重結果而忽視過程。我認為,要改變這一局面,在進行作業批改時,可採用以下方式:1.「粗改」與「精批」相結合。我們常聽到許多師生抱怨「作業難改」、「作業難做」,看到許多「學生忙著寫、老師忙著批改」的情形。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對作業的布置與選材缺乏科學性與針對性。二是教師對批改作業的技巧缺乏探究,將每次作業盲目地全批全改,而收效甚微。如果對某些作業「粗改」與「精批」相結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如何「粗改」呢?就是對那些由簡單的詞彙、句型和交際用語構成的復習性練習,僅給予對、錯評介即可,甚至可依據學生水平層次抽取適量樣本進行批閱。如何「精批呢」?就是對各類強化、鞏固性練習,批閱時不僅要給予對、錯評介,而且還要對於學生寫錯的予以更正並指出錯誤原因,同時教師自己還要寫好閱後記。「粗改」與「精批」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使教師在講評練習時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學生知曉自己知識上的缺陷並做到「對症下葯」。哦 還有一件事,現在我報讀的ABC天歐美口語的外敎要我明白,其實要掌握好英語很簡單的~必須要有一個適合的研習情境跟實習口語対象 這取決於外敎資質 歐美母語更好,口語純正很重要,持續經常練習口語 1&1加強化敎學才會有很.好.的學習效果..捰後還要重復復習捰堂音頻,好鞏固知識點 實在是真的無対象可練習的情況,可以到聽力室或大耳朵得到捰外敎材練習 多問多聽一下子口語就加強起來 整體效果應該可以快速顯著的 .學生「自改」與「互改」相結合。教師「包辦式」的作業批改方式,往往使學生產生惰性,這是應予以扭轉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對某些作業的處理,可採用讓學生「自改」與「互改」相結合的方式。何謂「自改」?就是對那些題型單一、要求層次較低的練習,如單詞拼寫、句子填充或句子結構轉換、判斷正誤等,教師可讓學生對照標准答案進行訂正。怎樣進行「互改」?就是對單元內如補全對話、完成句子、語言運用等題,教師先作必要的重點提示,然後讓學生交換作業根據提示互作批改。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對那些學習興趣不濃、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當面輔導批改,這樣還可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掃除學生思想和學習上的障礙,激發求知慾。最後再由教師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錯誤,集中評議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產生錯誤的原因並掌握糾正的方法。「自改」與「互改」的批改方式,不僅反饋及時,而且更重要的是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提高他們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批改作業中得到啟迪,思維得到鍛煉,對知識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作者系武都區濱江中學教師)
❼ 家長如何輔導小學生做英語作業
1. 與老師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家庭作業的數量,以及孩子所交作業的質量。
2. 設置一張時間表, 包括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不要把時間安排在快要上床的時間,因為這時孩子可能已經睏倦了。周末的作業最好安排在星期六,不要等到周日的晚上再著急寫。
3. 鼓勵你的孩子把家庭作業分成「我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和「我需要幫助的」。家長應該只幫助做好孩子不能獨立做的那部分, 例如聽寫等。這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性。
4. 給孩子定個規矩,在完成作業之前,不容許看電視或玩耍。
5. 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光線明亮,環境安靜無噪音,有利孩子集中注意力,也有利孩子的眼睛衛生。
6. 對孩子完成作業好的表現及時表揚,注意表揚要具體、直接。比如,說:「聽寫20個生詞,你答對了19個,比昨天有進步了。」
7. 當你的孩子正在做家庭作業時,家長最好離開這個房間,讓孩子獨處,不要給孩子造成有機會依賴家長,什麼都問,要讓他獨立思考。
8. 當孩子的作業寫完了,不要輕易給孩子改正錯誤,那樣不會讓他有深刻的印象。讓孩子自己檢查,如果錯了自己負責。另外老師也可以根據作業的情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9. 可以幫助孩子組織一個學習小組,兩、三個同學一起學習,有利孩子的進步。
10. 允許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有片刻的休息時間,喝喝水,上個廁所什麼
1. 與老師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家庭作業的數量,以及孩子所交作業的質量。
2. 設置一張時間表, 包括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不要把時間安排在快要上床的時間,因為這時孩子可能已經睏倦了。周末的作業最好安排在星期六,不要等到周日的晚上再著急寫。
3. 鼓勵你的孩子把家庭作業分成「我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和「我需要幫助的」。家長應該只幫助做好孩子不能獨立做的那部分, 例如聽寫等。這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性。
4. 給孩子定個規矩,在完成作業之前,不容許看電視或玩耍。
5. 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光線明亮,環境安靜無噪音,有利孩子集中注意力,也有利孩子的眼睛衛生。
6. 對孩子完成作業好的表現及時表揚,注意表揚要具體、直接。比如,說:「聽寫20個生詞,你答對了19個,比昨天有進步了。」
7. 當你的孩子正在做家庭作業時,家長最好離開這個房間,讓孩子獨處,不要給孩子造成有機會依賴家長,什麼都問,要讓他獨立思考。
8. 當孩子的作業寫完了,不要輕易給孩子改正錯誤,那樣不會讓他有深刻的印象。讓孩子自己檢查,如果錯了自己負責。另外老師也可以根據作業的情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9. 可以幫助孩子組織一個學習小組,兩、三個同學一起學習,有利孩子的進步。
10. 允許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有片刻的休息時間,喝喝水,上個廁所什麼的。
❽ 一起小學學生裡面英語作業有錯題怎麼修改作業沒交,還有一題沒做
你可以在當地論壇上發帖子,或者朋友圈發一下,在這估計找不到合適的
❾ 小學英語作業批改評語有哪些
1.It's very clever of you to do so. 你這樣做非常好。
2.It's nice of you to write this way. 很高興你能這樣寫。
3.Wonderful!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and your answers are correct. 太好了!你的英語很好,你的答案是正確的。
4.I'm sure you can do your work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你下次能更好地做你的功課。
5.You've done a good job. 你做得挺不錯。
6.You are doing wonderfully! You can do better now than you did before.你做的完美!你可以現在比以往做得更好。
❿ 小學生英語口語作業如何設置
可以讓家長錄音 ,作為文件發給老師。老師可以建立一個文件夾包括所有學生的文件夾,每個文件夾存儲各個學生的錄音。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