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學生怎麼學英語
A. 中國的大學生為何學不好英語
我深有感觸,為什麼這么多大學生花這么多年時間也學不好英語?首先是一些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目標不明確,為什麼要學英語?學英語到底有什麼用?對這些問題很迷茫。有的人僅僅把目標定在過四級上,以為過了四級就大功告成。現在很多學校四級和學位不再掛鉤,有些人就覺得可以不考四級了,甚至都可以不用學英語了。這種想法很不對,如今英語已經成為國際間交流的一種工具,是國際化青年必須具備的特徵之一,如果不能熟練掌握,將來無論是求職還是工作,都會遇到很大阻礙。很多大學生嚮往外企,但實際情況是,有的人一打電話,聽到對方說的是英語,就不敢回答,立馬把電話掛斷了。要進外企,英語是第一塊敲門磚,不好不行。有的同學說,自己在偏遠地方的大學讀書,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英語,沒必要學英語。這樣的想法是荒唐和沒有道理的。如今是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途徑已經不僅僅是報紙和電視,而網上的信息,英語的要佔大部分。英語是國際化的語言,不再單屬於英國或是美國,它已經沒有了國界。很多大學生希望學好英語,但學習的方法不太對路。比如沒有規劃:往往是今天背單詞,明天看語法,後天練聽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乏系統性,就更別提整個大學四年的英語學習規劃了。當然,問題也不全在學生身上,學校的英語教育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沒有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告訴學生,大學階段英語到底應該怎麼學。盡管國家教育部有教學大綱,但是很少有學校從一開始就制定具體學習的總體規劃。由於沒有計劃性,所以一到考試,就容易病急亂投醫。最後形成的一個頑固的症狀是,一些人步入社會,每次遇到挫折,覺得不會英語不行,於是從頭學。舉個例子,很多學生畢業工作了很多年,一旦學起英語,不管以前是什麼水平,都還是從新概念第二冊開始,以上現象,我把它稱為「補丁英語」或是「補吧英語」(patchy English)。有的學生即便明確了自己要去外企,但學到的英語並不夠用。換句話說,他們學到的英語不是實用的英語(practical English),而是教科書英語(textbook English),求職說英語很生硬,彷彿沒有現在大家正在說的語言那麼鮮活,也沒有職場英語那麼規范。大學生學英語,不是要成為英語專家。我比較反感同學刨根問底地問一些用法上的問題,尤其是語法。要記住:看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寫的優秀句子或用法,你就可以搬過來寫;聽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一些有修養的人這樣說,你也可以照搬,而不必去問為什麼。用多了用慣了之後,這些東西就都是你自己的了。不敢開口說英語,往往是擔心自己的語音語調不標准,想把語音語調先在家練「純正」後再和別人對話交流,其實這完全沒必要。就跟每個人說普通話都會帶自己的家鄉腔一樣,中國人說英語也可以帶有自己的口音,不必覺得放不開或者不敢說。我在英國學習的時候遇到的英國教授或者講師,是印度人就講印度腔英語,是中國人就講中國腔英語,不要以為在英國就人人都講BBC式的英語。所以想要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前提是一定要拋棄自卑心理,勇敢開口,現在就開口。學習效率低是學不好英語的又一個原因。很多人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學英語,但實際效果卻和預想大相徑庭,這和學習習慣也有關系:不夠堅持。學語言需要很長時間的浸潤,最關鍵的一點也就在於堅持。如果一個人急功近利,一兩個月看不到學習成效,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也就犯了學習語言的大忌。如果他連續半年不學英語,肯定就把學到的僅有一點東西也忘得差不多了。更有甚者,在大二考完四級後,兩年時間不再學習英語,等到考研的時候再撿起來學,到那時候肯定又是重頭來過,學習效率肯定也就低了。這就是沒有毅力和耐心學英語的典型例子。學習效率低不能完全怪學生,部分原因是教材激不起學生的興趣。一打開書本,話題很枯燥。所以我說,學習教材需要有及時性,現時性或是鮮活的特徵。就拿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的神六來說,讓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想談談神六中人的生存狀況,比如身體會出現的某些反應,太空中的垃圾如何處理等等,想講的時候卻沒有詞;又比如開奧運會的時候,想就奧運項目談談感想,開口的時候卻不會;再比如,如果要去談判,面對談判對手時卻頻頻詞窮,空有滿腦子想法難以開口,這些都是一種什麼樣的窘境。而上述現象產生的原因就是我們教材中語料的時效性比較差,缺乏最及時的英語語料和相應的表達方式。如果大學每個月開設新聞英語、報刊選讀之類的選修課,就可以讓大家接觸到一些貼近時代和當今生活的主題,也就可以很好幫助學生把課本和現實熱點結合起來。外企中一般會用英語作為工作語言,我把這種英語叫做國際英語。國際英語不同於大學英語的地方在於,這種英語的使用者之間是一種工作關系。所以在學英語的時候應當首先明確學習目標,不要誤入歧途。有的同學喜歡學俚語俗語,覺得很時髦,但是只有很熟的朋友之間才可以很隨便地說話,一般的工作關系是很不合適的,在禮儀上也是不合時宜的。實際上,國際英語指的是在各種場面交往時,可以合理使用的共同的一部分、核心的一部分。國際英語中很庄嚴肅穆的場景很少見,很至交很隨便的說法也不多,多的是在職場環境中都可以使用的英語。國際英語是屬於中性的,介於正式和非正式兩者之間的。比方說,offspring是正式用詞;children是中性詞;kids是非正式的用詞,都是指孩子或後代。如果在正式場合或是非正式場合都說children,這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正式場合說kids,或是非正式場合說offspring,都是不可以的。無論是在校園里接受系統教學,還是在輔導班接受培訓課程,最後都要離開課堂走上社會。對於國際英語的學習來說,最重要的是要notice patterns,要注意觀察,重視規律。如果三個人在開會,忽然第四個人進來,他會怎麼說話?這不僅取決於會議的性質,還取決於這三個人與他的關系。如果是陌生的,或者是很好的朋友,那麼語言風格也會不一樣。一定要注意培養這樣的觀察能力,否則英語是很難學好的。要適應外企,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必備的,但說和寫必須更加突出。我們的教學比較強調聽力和閱讀,而一般會忽略說和寫。對於大多英語學習者來說,他們會考試會做閱讀理解,但是不會表達。要實現從理解到表達的飛躍,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過程。大量的說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聽的基礎上。還有寫作,這里主要是指應用文的寫作。對於學生來說,應用文的寫作能力一定要加強。現在四級和研究生考試都增加了應用文寫作,這也說明了考試也在向應用能力方面發展。
B. 大學生該如何自學英語
大學英語確實學不到什麼 大學的東西說白了都是要靠自己來學的 因為我是外語系的 基本上我是不去上課的 當然這個不提倡哈,我全靠自己學 不是我說 大學裡面上課學的那點東西根本不行。我的學習方法對我很管用 沒去上課就憑自己的方法考過專八和口譯。當然我的應試能力遠不如口語。我的方法偏向於口語方面 你可以借鑒一下。
第一,我純屬一個電影迷 一部電影我可以看幾十遍。打個比方 我看《慾望都市》基本上台詞裡面我一個字都不差的全熟悉了。第一次看的時候我配合著字幕看 第二次純聽 第三次我拿了個本子記下那些我不太認識或者覺得很不錯的台詞然後查字典把整個的台詞熟悉 之後基本上不看字幕就知道他們說什麼。。這方法只要你去做絕對比你做整篇卷子要來得舒服,誰願意去做題應試呢。之後下來我在沒事的時候就自己說電影裡面的某些台詞 覺得特別生活很實用 就像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詞 lot 大家都知道的 基本上我們就知道是很多的意思 但是美國人用它表示命運 註定什麼什麼。。。it's my lot 這就是我的命。
第二,聽 我用千千靜聽把電影轉化成了mp3格式放在m3裡面聽 晚上寢室關燈了 睡不著的時候就聽 既然你已經熟悉台詞了聽這個過程既是熟悉運用了 在寫演講稿的時候(大學會有很多英文演講比賽)用的詞很新穎 一般是別人在書本上少見的。這就是資本。。很多人看美劇但是幾個人會運用呢。
第三,看小說。比如我喜歡慾望都市 我就買了一本慾望都市的小說 純英文的 第一次看確實很困難看不下去 但是我就堅持看一段 最起碼能知道它在說什麼。然後查一下生詞意思 整理下來 之後看書就不怎麼困難了。
第四,說。很多人覺得說英語比較不好意思 沒人跟你說 沒事 我可以跟自己說 我經常在家自己跟自己說英文就像是泡沫劇一樣 一個人分飾兩角想像一個劇情你可以隨便說些什麼。
第五,寫點東西 我沒事就寫個郵件給外國人 不管什麼事情 隨便寫幾句然後發出去很有意思 寫給陌生人也可以他們有的回復你 你可以當做筆友來交往 來回也有個寫英文的動力了。
我在高中就養成了這個習慣到了大學就這樣過來的 很多同學都很納悶我不去上課為什麼成績還不錯 其實學習可以有自己的方法。
以上都是自己總結得方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一好好把握 你也可以很出色。無論是口語還是筆試 。。
C. 在校大學生如何學好英語
說實在的,在大學過了一年半之後,深刻體會到上課是根本無法提高水平的。
有幾個建議:
1.早上比你的室友早起來半個小時,到空的教室去聯系聽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更好,但是建議是自己,因為兩個人或以上在一起,扯犢子的時間會比較多。
2.平時,覺得上課沒有意思的時候,帶著詞彙書(四級-六級-雅思-托福)背單詞。不要相信什麼10天輕松背單詞之類的東西,都是美麗的扯!單詞是最基本的東西,沒有詞彙量的積累,不能閱讀文章,別人說什麼你也聽不懂,你想回答也不知道怎麼說。所以,一定要不怕辛苦,不怕枯燥地背單詞。這個過程非常艱辛,但是希望可以持之以恆!!!!
3.最好每天都能做一個閱讀題。而且最後文章是外國人寫的,不要中國人寫的然後中國人去翻譯的那種。覺得不是瞧不起或者是鄙視,而是既然學的是英語,而且下定決心想要提高水平,那就得看點正宗地道的東西,不要以後出口的英語都是made in China。
4.晚上要把你今天背過的單詞溫習一下。否則很快就會忘的。
5.如果可以的話,聽聽BBC的新聞。或者是多看中央9.
6.如果是想看電視來提高水平,推薦《六人行》(又名《老友記》)用於比較簡單,而且很地道。
最後的最後,有興趣的學習固然是好的。但是再高昂的興趣,都要能克服辛苦。尤其是累計單詞的過程很痛苦,但是結果是大豐收的!!!
祝好運~~~
D. 關於大學生學英語
我也是選D的
我懶,主動性不夠,懶得碰
所以我找了個人來每天逼我讀,每天3小時,我這算版PASSITIVE STUDY吧
大學里大家都知權道的呀,青春時光怎麼能浪費,能玩則玩.況且有的人根本讀不進,有的人家裡經濟條件也不錯,所以這種人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學英語,也不知道學了英語有什麼用
認為英語每課的諸如此類現象,說明你們老師管理太鬆懈,導致不去上課能沒問題.我當時上大學的時候.....沒去2次重修..遲到3次重修..作業沒交5次重修..作業不及格5次重修...誰敢不學?
你很不錯..看到了SOCIAL PROBLEM,但是你反過來想,人各有志,人家想不學其實跟你也沒關系,問題是你選哪個?你學了嘛?你努力了嘛?你達到你的目標了嘛?
這就夠了
E. 大學生如何學英語
作為一個大學生,學習大學英語和高中英語有很大的區別,因此不論在態度上,還是在方法上我們應有所調整。
兩者之間第一個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大學英語一般一星期只有兩次課,而在高中英語課則每天都有。這樣的差別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我們都知道,英語是一門語言,它只能靠日積月累,慢慢的提高,而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每天都接觸英語就顯得至關重要。
那麼,在大學,怎麼做到這一點,使英語穩步提高呢?這就要合理的安排好大學的英語學習。
在大一階段,主要的注意的三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復習。大學英語課文一般較長,詞彙量大,指望課堂上把知識點全部掌握住是不大可能的,因此課前預習就成為決定英語成績好壞的第一個重要環節。預習時,最好先看課文,在讀(最好是高聲朗讀)課文中記單詞,而不要抱著課文後面的單詞表背。因為那樣記的話,一方面不容易記住,另一方面可能不會真正應用這些單詞。因為單詞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記才是活的。而課文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恰當的語言環境。邊讀課文邊記單詞,必將事半功倍。第二個環節就是上課聽講,有些同學容易忽視這一點,認為老師講的不過是書上有的。因此疏忽大意。其實聽老師講一遍以後(特別應該注意如何正確發音),會留下很深的印象,並且隨著老師適應的反應,可以大大的提高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並且大學課堂上有很多練習口語的機會,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口語水平。第三個環節就是課後復習,在這一階段,一本合適的高質量的參考是便不可缺少,如與課文配套的課文輔導,這種書一般都有課文中的長難句解析,詞彙注釋及運用的距離,還有配套的習題,這樣可以很好地掌握並鞏固所學的知識。
大學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通過課文的學習就能完成的,適當的讀點英文報紙,翻翻英文雜志,甚至看看英文小說都是很有意義的,對英語也是很有幫助的。現在很多的報紙雜志都不錯。如《中國21世紀》《英語世界》等。尤其是《英語世界》,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每篇文章都有英語對譯,方便易學,並且好多四、六級的考試閱讀材料都是從這裡面選的。另外,聽聽英文廣播、歌曲,看看英文電影也都是學英語的好方法,有空再到學校的英語角轉轉,則是應用英語、提高自己英語口語的好機會。但做這一點要有個前提,那就是有備而去,預先准備一個話題,在與別人交談時才會有話可說,才能占據有利的主動地位,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
既然有那麼多的活動,怎麼去合理地安排時間呢?下面的例子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以星期一和星期三為例。星期一上課前要把課文預習一遍,一般可放在一個周末,僅用一個小時即可。星期一上課有要及時復習,同時做好星期三的准備工作。星期三上課後,可把復習及時搞完,一般擠出一個小時就可。在周末又開始新一輪的預習工作。而閱讀報刊和雜志可放在任何時間,特別大一課程比較少,一般上午或下午只上兩節課,下課後不想進行專門的學習時,便可把這些時間用來讀報刊雜志,只當消遣。周末想輕松一下就去看看應電影(最好是英文原聲影視片)等。早上最好用來聽英文廣播或則錄音等。
對大二、大三的學生來講,學英語有了新的更高的任務和要求,因為他們都要為英語四、六級考試准備,(注意:英語四級考試注重英語語法;而英語六級考試則注重英語單詞的詞彙量)所以,學習方法和安排也就有了相應的變化。大體上講,大二和大三的學生的英語要學習要放在四、六級備考上。在備考的過程中,有這么一個原則:先局部,再整體。集中力量有重點地各個突破,最後勝出。具體來講,就是先集中力量進行四、六級的閱讀、詞彙和聽力和作文等專項訓練,在打好這幾個方面的基礎上,仔細研讀歷年真題,這一環節非常重要,然後進行集中的模擬訓練。具體安排時間如下:
第一階段是開始備考的第一個月,集中精力訓練詞彙,因為詞彙是基礎,它關繫到閱讀、聽力、作文等各個環節。在此階段,要選一本合適的詞彙手冊,另外還要選擇專門的詞彙練習題做,雙管齊下,才能過好詞彙關,最好能選購那種分單元的詞彙用書,這樣每天可以有一定的計劃,每天完成一個單元,30天30個單元下來,詞彙已經基本掌握了。
第二個階段就是閱讀的練習。閱讀是重中之重,這點從它所佔的分值中不難看出。閱讀一方面要有方法方面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做大量的練習。這樣才能提高閱讀能力。因此,選擇權威的參考書做指導的意義便不言自明。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做大量的練習,不是做一本資料就行的。只有大量的做,才能熟練掌握閱讀技巧、摸索其中奧秘。並且記住:閱讀並非一日之功。所以一定要每天練習,以求水平的相對穩定提高。好多的同學是今天做好多,明天又不做了,這樣注意容易使閱讀能力水平不穩定。閱讀只有在相對穩定的水平上,才能從一個平台跨到另一個平台。在訓練閱讀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詞彙,閱讀是擴大詞彙的最好方法,把閱讀中遇到的生詞集中起來,通過查字典弄清楚意思,並不斷的復習,但是在做閱讀題目的過程中,先別忙著查字典,因為有些題目就是要訓練我們的猜詞能力,在做完題目後再去查字典。做閱讀一定要從作者的角度、觀點出發,不可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這就是閱讀時的客觀性要求。從文章中進行合理有根據的推斷。
在閱讀有一定水平的基礎上,增加聽力的練習。聽力相對簡單,因為只要你聽懂錄音文字,就能做對題目。它不像閱讀要進行復雜的分析,它只需要簡單的思維活動即可。
但怎麼樣聽懂?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聽力參考材料,剛考試最好由相對簡單開始,如《英語初級聽力》。但是到後來,專門的聽力應不可缺少,進行這樣的練習,可以提高應試能力,熟悉題型,訓練做題技巧。這項工作可放在第三個月進行。但要注意的是做聽力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把試題看一下,這樣有利於聽懂。
第四、五個月就要研究真題,做模擬題了,這時至少每天一套題,另外再練練作文。
說到具體每天怎樣安排這些活動,你可在晚上或白天自習時間訓練除聽力以外的那幾項,每中午縮短一下午休的時間,擠出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練習聽力。閱讀最好每天四篇,也就是一個單元練習,估計做題再加上核對答案查單詞需要一兩個小時,詞彙也需要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這些時間都可從仔細時間中抽出來。作文一個星期寫一篇就行了。但一定要堅持,相信只要你堅持,一定會成功。
最後提醒一點:對任何一門知識的掌握都不是憑一時的頭腦發熱就能成功的,堅持,堅持,直到——成功!
F. 大學生怎麼學好英語口語
第一.我復覺得最主要一點是制敢於開口說英語,不要怕犯錯誤。人人都會犯錯,這是在所難免的,只要敢說,就一定能學好。
第二.熟記常用語,確保准確無誤。把常用的交際用語背熟,俗能生巧。
第三.要有靈活多樣學習方法。一種方式學厭了,可以變換其他的方式,以便學而不厭。
第四.多方位多角度來學英語。要經常讀報、聽廣播、看外語電影、聽外語講座、讀課本和別人交談等方式來學英語。
第五.堅持不懈。每天至少看 10-15 分鍾的英語,要抓住早晨和晚上的英語學習時間
第六.要加強交際訓練。語言的運用離不開頻繁強化訓練,只有交際,才能學好。
第七.盡量用第一人稱來記習慣用語和句型,以便記憶牢固。
第八.上下相連,從不孤立。記憶英語要結合上下文,不要孤立的記單詞和短語,要把握句中的用法。
第九.現在網上不是有很多免費口語交流網站,與老外真實性的交流學習,實戰中提高口語能力!
G. 大學生應該怎麼學英語
英語學習應該從漢譯英練起,訓練漢譯英轉換思維方式。
其實英語的本質就是聽和說。
【1】那聽聽力的時候為什麼聽不懂呢?其實根本原因是咱們中國的思維方式跟外國的思維方式不一樣,你看有一些中英思維模式一致的句子,比如說我是一個學生I'm student這樣的句子,無論我說我說多快口音多重咱們都能聽明白,但是一些中英思維模式不一樣的句子就很難聽懂了,在這里我們總結了英語聽力的三大難點。
- 第一大難點是名詞很大的句子。比如說一隻來自加利福尼亞的黑白相間的大貓在捉老鼠,這個句子的主幹呢就是貓捉老鼠,但是它前面的這個名字太大了,我們很容易還沒有聽到它的主幹,就聽崩了。
- 第二大難點就是it做形式主語的句子,比如說早起對我來說很困難,這句話讓外國人說就會說成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get up early他是困難的,對我來說去早起,這是因為咱們中國人喜歡把重點放在前面,而外國人喜歡把重點放在後面,中心的位置不一樣,我們聽聽力就很容易反應不過來,導致聽懵了。
- 第三大難點是狀語很大的句子,比如說在一個微風徐徐春和日麗的早晨,我在湖邊看書,其實這句話的核心意思就是我在看書,但是它前面的狀語太大了,這也導致我們很容易還沒有聽到它的核心意思,就已經聽崩了。
那這個聽聽力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呢?其實應該從漢譯英練起。我們要知道中文中的主語對應到英文中,到底是做主語賓語狀語還是其他成分,句子成分對應明白了,然後就是按結構去聽聽力,先聽主語,聽完主語聽謂語,聽完我也聽賓語,如果說一個句子,我們把主謂賓都抓住了,那就抓住他的主幹就能聽懂80%的意思,但是如果我們連個句子主謂賓都沒有抓住,就只只是聽到一些單詞,就只能靠猜,猜的就非常不準確了。
【2】然後說的問題的話,也是通過漢譯英的方式來解決,只有漢譯英基礎打好了,知道中文中的主語謂語賓語對應到英文中是怎麼一一對應的,才能做出地道准確的句子,才能表達出深層次的思想。
H. 大學生怎樣學好英語
你是什麼專業的?我從職中開始讀的是英語專業,大專是,自學考試本科學位也是英語專業,我把個人經驗跟你分享一下:
大學我的專業是外事英語,其實涉及到的知識很多,反而不及商務英語專業有定向。除了一兩科公共課,其餘的科目都是全英的,有新聞選讀,西方禮儀,翻譯,寫作等等,當然還有外教的課。除了上課盡量認真聽講(有些老師的課實在很難聽得進去),其實老師教的東西實在很少,但課堂上他是不會管你究竟吸收了多少,所以必須預習!當然預習的時候總碰到不懂的地方,到你理清課文就好了。大學最重要是自學。作業考試不多,但需要很多時間准備presentation和論文。英語在中國沒有練習環境,只能抓住一切機會學,每天練聽力記單詞是很好的,看美劇和電影,我是一句一句停下來,抄在本子上,隨時拿出來看。為了做presentation,必須將大段自編對話背下來,我不否認背是好的,但這個方法令我心裡負擔加重,所以不喜歡。我覺得聽英文歌對我來說也能學到東西,我會仔細看歌詞。
英語的基礎是詞彙量,我還用諧音法來幫助記單詞。我也會買英文原著來看,例如馬克吐溫,安妮日記等。看美劇能掌握英語國家人們常用的口語句式和縮略詞。下載BBC和VOA的慢速聽力,對聽力的幫助顯而易見。《365天口語大全》系列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大可以不用全買,我覺得買《日常口語》和《商務口語》就夠了。它的貼吧還有全套對話Flash,跟著讀也不錯,跟同學互相練習吧。
I. 大學生學英語真的有用嗎
中國一般的生活不太有用
但是一些工作崗位就需要你會英語
出國旅遊業需要英語
英語是世界的「普通話'
學英語百利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