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英語聽課評價怎麼寫
1. 小學英語評課稿範文_優秀的文章
聽完小學英語老師的課之後,其它的老師對於它的評價會有什麼呢?
小學英語評課稿範文篇1
下午聽了老師的英語課,覺得自己又收獲了一把。兩位老師的課堂都很精彩,教學設計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師生關系和諧,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老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能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以勇氣。以無私的愛心、童心去包容學生,用甜甜的微笑面對學生,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動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舊知引入新知。課堂伊始,教師對A 部分的食物類單詞進行了復習。通過free talk活用舊知,把學生帶入到一定的情景中,並過渡到新知。新舊知識相聯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新知引入新知。老師在用舊知引入新知時,還能利用新知引入新知。如:從drink the Coke到drink the juice.利用剛剛學過的單詞Coke來引入drink the Coke,繼而也引入了drink the juice.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新知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帶入到真實貼切的情境中,將每個單詞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現。如:前面講的 I‘m thirsty. Can I have some water?呈現 water,而後以a bottle, a cup 這樣貼切學生實際的教具,依次呈現了 coffee, milk,教學了 pour the water這一動作。又如:show the milk,教師又是在Listen and do當中呈現,而不是生硬地把它搬到學生面前。
從教師的課件到板書,我們不難發現,老師是花了一番心思的。教師根據不同飲料的特徵,設置不同的顏色,給學生形成明朗的視覺刺激,從而為教學服務。在板書的設計上,教師也關注到了這一點,通過幾種亮色帶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
總之,老師的這節英語課上得還是比較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學習優秀老師的先進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學英語評課稿範文篇2
《Toys I like》是3BMole2 Unit2的一課內容。我也已將這一課內容教授完畢,但是與陳老師的一課相比較,我的課就顯得比較單一,設計思路似乎也比較狹窄,也可以說是屬於傳統型的,並沒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由此也想到,我班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差實在也不能太怪罪於那群孩子們,純屬教導無方。
陳老師的課在教授單詞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拓展閱讀。學生在學習了一些熟知的玩具的基礎上,她又介紹了三種傳統玩具:翻花繩,元宵節的兔子燈,更有民族特色的京劇面具。通過這一節課,她班上的孩子不僅是了解了如何玩,對於其中的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也能有所感受,更重要的是閱讀技能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這節課上,陳老師選擇了學生喜聞樂見的玩具為話題,首先從簡單的玩具翻花繩入手,先由教師演示玩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去閱讀文章。而傳統玩具兔子燈以及色彩絢麗的面具,也為學生喜愛和感興趣。因此,順勢呈現的5篇閱讀文章也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圍繞著話題層層推進,輕松掃除了閱讀時的障礙。
在這一課上,陳老師基本採用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有的是教師提出關鍵詞,引導學生用關鍵詞去理解整篇文章,有時利用關鍵問題來提綱挈領,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也有時學生自己排序,閱讀完成的閱讀文章。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由易到難,從扶到放。這樣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所獲也更多。
這一堂課是值得我去學習的,如果說還有什麼建議的話,我認為在教授傳統的京劇面具的時候,還可以介紹一下西方的一些面具,這樣學生可能對外面的世界會了解的更多,也會與我們傳統的京劇面具有一個比較。英語學科強調學生能夠樂於了解外國文化習俗,我想如果能設置這樣一個環節,學生也一定會樂於接受的,教學效果可能也更好。
觀察了一下陳老師出示的5篇文章,單篇文章的字數就達到了80左右,這是我班的學生所不及的。當然,這也不是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這期間需要我去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這過程中學生也是會有發展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小學英語評課稿範文篇3
一、 合理的設計中體現明確的教學目標
1。 課的開始,教師詢問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情:Can you sing an English song? Can you dance? Can you walk? Can you swim? 由此自然地展開本課的話題,使課堂教學從一開始就進入比較真實的交際場景,學生在回答的同時會唱的就唱了起來,會跳舞的就扭了起來,全體學生在笑聲中開始進入興奮狀態。
2。 接著老師以運動會Sports meeting為話題,繼續進行交流,What can you do in the sports meeting? I can play in the sports meeting。談談運動會上各人擅長的項目,突出了本課的重點:運用情態動詞can表達某人的ability,並恰當地給予拓展,即在問答句中加入了地點。 在這個操練環節中,老師給了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操練語言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在眾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聽課的老師能從他們臉上看到一種成就感。
3。 然後教師將話題自然地從sports meeting 講到了其中的一個項目:skip the rope,恰當地引出了新單詞skip。當學生與老師一齊沉浸在I can skip like this。這樣跳、那樣跳地時候,老師手中舞動地繩子不小心失手飛到別處去了。這時學生為老師要拿到這根繩子而想盡辦法:You can fly。 You can stand on the chair。 You can jump。 You can play football。 You can play basketball。 體現了信息差、交際性。老師也按學生所講的一一進行了嘗試,但都沒有成功的拿到掛在樹上的繩子。此時,學生的思維完全被激活,老師適時地讓同學看了一段動感十足、喜聞樂見的迪斯尼動畫,片段中活靈活現地展示了各種場合的climb,學生馬上就將新詞彙運用到剛才沒有解決的問題中去。兩個重點單詞skip climb的教學就這么順利地解決了。
4。 最後,2008奧運會這一素材的運用更是將氣氛推向高潮,教師將學生分成Yao ming Team and Michael Team, 進一步操練已學句型。在加油助威聲中,相信英語學習對於這批孩子來說已不再是形式、負擔,他們完全enjoy it。接著,在I love Beijing, like Sam and May的兒歌聲中結束了本堂課的全部教學。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極好地與生活、社會、世界結合在了一起。
這樣的設計,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運作效果良好。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是通過認真的鑽研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合實際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用What can do? 來提問並用can給予回答;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上感受語言的運用性,學會用該句型去了解同學、朋友的相關資料與信息;情感與態度目標:展示學生的愛好與才能,鼓勵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重點、難點把握准確,抓住了關鍵。
二、 清晰的過程中充滿新穎的教學方法
所謂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本堂課,教師在整個清晰的教學過程中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優選活用
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今天的這堂課,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教學內容是can句型與詞彙的掌握,教師是充滿活力的季教師,因此各種方法的選用就顯示出相當的貼切與有效。開始部分的兒歌sing, sing, sing a song。 Dance, dance, dance with me。 Write, write, write a letter 非常有節奏;展開部分的Ask and answer、find partners能夠貼近學生;動作表演action,表情模仿imitation,唱歌,觀看卡通片watching video,貫穿始終的情景表演(situation)等方法更是有效地促進、鞏固了教學。
(二)新穎多樣
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教師必須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本堂課該教師安排了多樣的學生活動,其中有個人、小組和全班性的,有教師指導性的,如小對話的教學,老師就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也有需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的。如:Talk about the pictures。活動均有明確的目標與要求,並能夠安排在一定的語境和情景中進行,突出了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和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體現了交際語言教學的思想。
(三)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代化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季教師適時、適當地用了錄音機、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Goofy形象的出現尤其受到學生的歡迎,巧妙的是該段的播放是穿插在學生的思維完全被激活的狀態下的,climb的掌握是學生急切需要的,學生是為了更好的擁有語言材料而在觀看這個片段,因此,媒體地運用顯得相當自然和到位。 21
三、 活躍的氣氛中展現良好的教學素質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外語系張連仲教授曾這樣指出: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主要應看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學生言語交際的有效性,以及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情感、合作精神和學習與交際策略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今天我們在課堂感受到的,最強烈的就是飛揚在整個課堂上的師生的激情。季教師誇張到位的肢體語言climb、run、swim、skip學生感受真切;豐富的臉部表情sad、happy、angry強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口琴的吹奏更是增色不少。 同時,季老師也營造了良好的、平等的課堂氛圍:與學生一起skip the rope、play the basketball、climb on the floor,師生互動的課堂是多麼快樂的地方;當有一位學生模仿Goofy反復不成功時,老師俯下身貼著學生的耳朵耐心地個別輔導,直到清晰地發出這個音為止,這些都讓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真誠與投入。其次是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語音純正、語調自然,口齒清晰,極富感染力,幾乎是完美的完成了一個老師應表現的素養。
2. 小學二年級英語聽課記錄
【 #小學英語# 導語】在知識海洋的底層,與生活海洋的底層一樣,是一片無比神奇的世界。願你勇敢地潛到那兒去,去探求這神秘世界的無窮奧秘! 考 網小學英語頻道整理了小學二年級英語聽課記錄,具體如下:
本學期,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在英語教研組和二年級組的領導下,我們二年級英語備課組教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平凡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積極開展學科教育、教學活動,圓滿完成了本期各項工作。現將本期備課組所做工作簡要總結如下:
一、教學常規工作:1.認真開展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為此,我們積極組織集體備課,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學生,進度,研究教學方法,安排及教學資料要一致。有活動記錄。切實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努力提高課歲耐堂教學質量,完善教學。做好常規落實的檢查、督促工作。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分層指導,抓優補差,利用課余時間抓學生背詞、背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做到四定:即定時、定點、定內容、並認真做好活動記錄,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集思廣益,切實探討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認真備好、上好每節課,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和練習。2.認真開展組內老師互相學習活動。論語有雲: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我和顫們組內的三個人也是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本學期期我們二年級英語備課組把怎樣鞏固學生的聽讀背默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對單詞的記憶、復習與鞏固等問題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3.製作練習卷,及時查漏補缺。為了及時發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知識掌握不是很好的地方,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查漏補缺工作,我組教師製作練習卷讓老師通過檢測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二、備課組其他工作:1.開展學生英語書寫比賽,並將評選出的優秀作品製作成展板。這既培養了學生的書寫能力、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又讓家長了解了孩子們在學校英語學習的一個側面。2.進行了英語口語調研,對我們二年級學生的英語口語進行了一個大篩查。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認識到學喚雀敗生的口語即說話和朗讀能力還有待提高,我們還應該加強學生聽讀背默的練習。
三、不足與反思:1.備課組組織老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還不夠深入。2.組內老師隨堂課教學質量還可以更上一個台階。3.培優、輔差工作還可以做的更扎實。這學期已經結束,新的學期即將到來。我們二年級英語備課組將努力拚搏、忘我工作,為實現學校的建設而添磚加瓦。
3. 教師聽課記錄評語
關於教師聽課記錄評語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評語吧,評語能激勵被評價對象,幫助其正確認識自我,樹立不斷進取的信心。怎麼寫評語才能發揮它最大的用處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師聽課記錄評語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聽課記錄評語 1
1、教師和學生的課前准備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預習要求適當、貼合學生實際,有一定自學要求,高而不高。學生思考積極,課堂氣氛非常好,回答踴躍;教師講授環節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完成目標情況良好,課堂效率較高;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2、教師講授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實,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思考積極;教學設計合理、科學,教學要素配合默契,各種關系處理得當。
3、教師精心設計了課堂的導入,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教授語言生動,課堂氣氛活躍,有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
4、教學重點難點突出,操作演示正確規范,課堂容量、密度適當,符合認知與發展規律。能有效地創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重視學生對過程的體驗,啟發得當,發問有利於學生思考,學生練習充分,作業量適當。
5、教學目標制定的全面、具體、明確、符合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教學思路清晰,所教知識准確;從實際出發,熟練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講練結合;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非常具有親和力,教學效果較好。
6、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對新知的探究,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和自學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幫助。老師的課語言精練,教學環節過渡自然,過程由淺入深,方法靈活多樣。
7、老師課堂激情高,教學環節緊湊,合理把握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通過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節枯燥的計算課上的很精彩
8、教學目標正確、明確,符合課程標准和教學理念的要求,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學生實際,適合學生發展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突出,全面關注學生,與學生互動好。
9、教學重點、難點突出,課件使用正確恰當,能有效配合學生的學習。創設模擬面試情景,老師能進行適當的點評,抓住學生的特點。教師知識面廣,態度和藹可親,語言規范、流暢。
10、教學設計合理、科學。課堂容量適當,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的知識面廣,分析課文雀姿中的人物性格、頃型絕心理特點透徹,到位,讓學生能深入其中,聽的津津有味。課堂的民主意識強,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學生積極主動。
11、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面廣,租返教學中無科學性錯誤,詳略得當,布局合理,字跡工整規范。儀表端莊,教態自然,舉止大方。對教學內容分析、處理恰當,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容量適度,環節連貫、緊湊。能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系,重點突出,難點把握准確,課堂結構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
12、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說,這是一節重過程、重發現、重生活、重主體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啟發教育的課,讓人耳目一新,感觸頗多。結合評價,「互助互動」,評價時,同伴之間進行借鑒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鑒賞力。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於「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
13、教師講授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實,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思考積極;教學設計合理、科學,教學要素配合默契,各種關系處理得當。
14、本課從書法欣賞入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內容安排有序,但學生反映稍顯沉悶。能結合生活實例引入課程,課堂氣氛活躍,內容傳授形式多樣。
15、教學目標明確,教材處理較好,過程操作符合學生實際,注重分層教學,課堂整體結構的安排、環節的處理、作業的設置,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符合特殊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智發展規律。教學過程清晰,能引導學生先想再算,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語言簡練,平時扎實有效的教學工作在本課中初顯成效。
教師聽課記錄評語 2
1、能利用例、練習引發學生思考、發言,促進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應注意培養學生分析資料(問題)和總結歸納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應大膽引導學生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4、能利用課件直觀解決教學中的「難點」;
5、教學重難點突出,板書清晰有條理。教學步驟設計合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6、能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學生學習外語的基本技能;
7、多用鼓勵的語言,有的時候適當的物質獎勵也是可以的。在聽的這四節課中,有些老師選擇了貼畫、圖片獎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為了這小小的獎勵個個積極性很高。
8、某老師的課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引導學生提煉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再次感受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了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概括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對於書上提出的三個除法問題的信息,這節課不是由教師直接提出羅列出來,而是由學生自己根據信息提出來的,問題來自於學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
9、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知識由淺入深:諄諄誘導,創設情景:引發學生思維,促進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分析例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10、能利用網路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獲得成功喜悅的情感、態度,並促進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
11、某老師以淵博的知識,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語言,悅耳的語音,扮演者精典式的演講,令人心悅誠服,耳目一新,有身臨其境之感,真是眾妙畢絕啊。本節課引經據典,恰如其分,啟發深思,事半功倍,旁敲側擊,循循善誘。無粉飾之患,無喧賓奪主之影。某老師注重讀,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抓住了讀,就抓住了整個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睿智的選擇。
12、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新教師的缺點),注意控制課堂節奏、語言節奏。
13、能按常規教學思路落實好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
14、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效果好,語言清晰,能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問題設計富有啟發性。
15、授課老師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給我的感受是備課充分講解精闢重點突出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處理好智能培養與情感教育的關系,著眼於全面素質的落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出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在於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學生在課堂上除了接受知識,還帶著自身的情感。
教師聽課記錄評語 3
1、「請坐,請讀,請……」,「請」字拉近了師生的互敬情誼,道出了教師關愛學生之心聲,再現了和諧的課堂,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是教師本能的素質。
2、本節課的一大亮點:學生主持分組搶答活動,促進生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採用激勵式評價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溶入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教學方式較傳統化,特別是課堂的語言氛圍有待改進(教師漢語較多),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環節有待加強(應讓學生主動、思考、討論),還有過早歸考點內容;
4、能利用課前演講及課文資源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
5、教師基本功扎實,知識講解准確,教學設計合理,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小組交流討論,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師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6、在熱身活動中老師們都選擇了優美的英語歌曲或趣味性的游戲來引導學生進入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效果較好,學生們很感興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快的進入學習英語的氛圍,這是我們英語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所要注意的。
7、本節課使用了較先進的教學手段(網路教學),但效果並不比其它教學效果明顯(多媒體、語音室),能否算整合課?
8、老師們能夠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廣泛利用教材資源,著重興趣的培養,敢於開口,樂於參與,能夠完成教學任務。他們將枯燥的語言知識歌曲化,這是一個不錯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渠道。
9、給學生一句話、一個詞時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用句子、詞語。
10、應教會學生如何容易處理數據,如何從數據中發現結論(規律);
11、教學設計能大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力求達到「三維」目標的要求,教學過程課堂氛圍生動,活躍輕松(教師的表情親近感)教學效果總體良好;
12、建議:在現代化教學中,還應注意充分發揮教師的語言,肢體動作等情感藝術,加強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3、教師講授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實,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思考積極;教學設計合理、科學,教學要素配合默契,各種關系處理得當。
14、這幾節課,我是以一種欣賞和享受的心情聽完的。導入的自然,過渡的簡潔而不留痕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教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不斷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進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准確的把握了設疑的方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進入積極的的思維狀態。
16、她的精體現在採用單刀直入,直接切入數的認識,根本沒有天花亂墜的情景模式導入,直接用數小棒的方法,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復習了個一是十和個十是一百,這一個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小棒直觀形象,每個孩子都能參與,然後自然的過渡,讓孩子們大膽的想像那個一百是多少呢?有的孩子很輕松的就想到了叫做那麼到底是不是呢?每個孩子只有根小棒,給怎麼驗證個一百是多少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紛紛願意拿出自己手裡的要求合作完成任務,
17、評語《數學課聽課評語》。一個女生借來了大捆,和自己的合在一起正好是大捆。同學們一起感受到了個一百是一千。這樣的新授通過溫故而知新,新舊銜接緊密,學生渾然不知中早已經拓寬知識面。
18、引導千位這個新數位該放在百位的哪一邊呢?孩子們拿著自己手裡預先准備好的數位表,很輕松的便得出了應該放在百位的左邊這一發現。
19、接下來練習寫三位數,請用寫出不同的三位數,孩子們更是不在話下,因為對數位有一個清晰的印象,所以三位數很快便寫出來了,在老師引導下,逐個讓孩子們表達這些三位數的組成,是由幾個什麼組成的,孩子們在輕松的表達中即鞏固了數的讀法和寫法,也鍛煉了自己的數學表達能力,表達能力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正是培養養成時期,老師讓學生們反復表達各個數的組成,可謂是一舉兩得,把知識目標落實的恰到好處。所以說教學過程平實,有效。做到了數學的實。
20、活更是這堂課的一個特點,老師引導同學們動手操作,交流互動,借用同學的小棒等環節,無不體現出課堂的靈活與開放,新知的構建過程中,老師只是充當好了引導者,組織者,然後把新知的構建過程交付給學習的主人學生,讓他們在操作和互動中,體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從而增強了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4. 小學英語觀課報告
【2017小學英語觀課報告1】
關於獅山娃自主學習以及本真課堂的研究是我校為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所推行的一個活動。在我校已經推行好幾年了,切切實實地有效提高了我們老師的各項技能,現就以我校最近組織的集體校內聽課情況,從“教師教學”的維度來做一個反饋。
一、 觀察背景
我校組織的校內教研課全員聽課活動,這次主要是針對新老師的課堂教育教學展開的研討活動。王老師這次執教的是牛津中小學英語2B Unit7 Can I help you? A&B板塊內容。本課是主要圍繞“購物”展開教學,學習jacket,dress,shirt,blouse四個單詞及句型Can I help you? I’d like….二年級的學生屬於對新鮮事物都非常好奇,高速成長的階段,英語學習主要以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角色扮演,模仿朗讀為主。這次首先通過課前設計,課前磨課試上,課後調整,再試上,再評課反思,學習心得,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從而來提高每個教師的教育教研水平。我們全校老師集中二年級課堂對此次活動進行參與與討論學習。
二、 觀察過程
4月28日個人試說課,師徒結對互幫互助,提出改進構想。
4月29日正式修訂完成,第2次試講。
5月1日進行第1次試上,然後發現些許問題,大家提出問題,並給出建議改善。並對其他一些環節給予指導和建議。
5月6日進行第2次正式上課,大家聽後耳目一新,11位聽課老師在課後的討論中各抒己見,對課堂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 藉此希望在今後的課堂中能夠積極改進,避免以教師為中心,發散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初步印象
通過王老師的幾次磨課試上,結合教師自身特點,我們發現對於新老師來說進步還是非常大的。在幾次的試上和磨課中我們可以發現王老師漸漸形成的個人教學風格,大體感覺如下:
1.教師語言素養高,面向全體學生,親切自然,能做到走下去融入學生。
2.教學重難點突出,環環相扣,過渡清晰自然。板書能夠實時流動呈現,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以及老師對重難點的復習。
3.能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來回答問題,並且不局限於個別同學,問題設置注意分層,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有興趣來學習。
四、亮點剖析
1. 在教學中教師注意通過舊知引出新知,如I like引入I’d like,很好的幫助學生區別它們的不同,讓學生溫故知新。
2. 在教授單詞時,教師很注重母音字母讀音的滲透,幫助學生發散思維,促進其自主學習新單詞的能力,為以後的拼讀學習奠定基礎。
3.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樂於創設一定的情景,如去玩具店、水果店、小吃店和服裝店購物等,讓學生盡量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內容,並且聯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多多利用所學語句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師善於角色轉換,能多方面的為學生著想。每次學生表演前自己都能夠以身作則地來示範,給學生台階來學習和展示自己。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大地提高了,讓學生自己想去學習並樂於學習。
五、問題反思
在課堂觀察中,我們還發現了一些不足的問題,下面羅列出我們觀察過程中記下的問題與困惑,目的是讓大家共同盡快解決它,以使課堂教學效益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1. 每個環節的時間把控上還可以分配和掌握的更好些。讓最後的拓展環節時間更充分些,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參與進活動來。
2. 課堂的精彩在於生成。師生互動中對於孩子生成的答案還可以再靈動些。比如但男孩子回答:I’d like a blouse.教師不一定直接說No.教師可以開玩笑的方式來說:Maybe you want to give to your mother.說不定他就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對於脫離預設的答案不是一味的否定。
3. 每個活動操練時盡可能要形式多樣,可以同桌互相說,小組討論說,開火車說,優秀同學展示說等等,不一定都是老師來示範展示,然後同桌互相討論。
4. 對於個別積極性太高,或者積極性不高搗亂的同學來說,可以積極利用小組比拼等課堂獎懲機制,提高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並且及時規范自己的課堂行為,更好的為自己的課堂服務。
六、結語
以上是對二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所做的初步觀察,結果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更注重的是通過課堂觀察這個活動,老師從整個磨課上課的過程中所收獲的內容。這應該是平日教學中所達不到的一種程度。只有通過不斷地反思、實踐、再反思,我們才能獲得更寶貴的真知!
【2017小學英語觀課報告2】
隨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進一步改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教學氛圍、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變,課堂教學呈現出一片熱鬧與繁華。然而,透過那表層的熱鬧與繁華,我們同時也看到了一些有礙於課改進一步深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1. 教材把握不透,目標定位不準;2.活動形式盲目,流於形式;3.激發學習興趣重表面;4.語境不夠真實,缺乏意義;5.把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看成是教師的個人行為;6.評價不夠客觀,模糊、超值;7.追求課堂的完美結局,等。通過調研、分析與理性的思考,筆者就以上提及的幾個方面談一些初淺的思考,與同行切磋交流。
一、設計:把握教材是關鍵
【現象】這是一堂三年級下冊的英語新授課,教學內容是Unit 4Do you like pears?的一段對話,重點句型是“What do you like?”和“Do you like…?”,課是在一個裝備齊全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室里上的,課由購物(shopping)導入,教學活動圍繞購物展開,模擬購物活動的物品是一些小學生所喜愛的動物單詞,如hamburger hotdog cake等,教學方法豐富多彩,表面上看熱熱鬧鬧,但教學活動與偏離了主題,學生收效甚微,課堂教學因沒有把好教材而缺乏實效。
【分析】這堂課最根本的問題不是上課老師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而是由於對教材的把握不夠,導致對教學目標的定位不準,因此,採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處於一種盲從狀態。課本是按照課程標准編寫的最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文本。新課程倡導跳出文本,並不是不要文本,跳出文本首先是基於文本,因此,要實施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首要的任務是鑽研教材、把握教材,並逐步掌握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直面課本,逐步培養學生獨立面對陌生文本的能力,促進其英語自我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
【對策】就當前PEP小學英語教材為例,這套教材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每個單元根據一定的話題提供了相關的詞彙、句型或交際用語等教學內容,相當於一個資料庫,它給教師處理教材和實施課堂教學提供了較大的自由和空間,但同時也給老師們把握教材和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分配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先學什麼?後學什麼?都由教師自己確定。從基層老師把握教材的的情況看來,當前在使用這套教材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不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鑒於這樣的問題,我們首先要關注的是通過校本培訓等方式加強對教材的研究、把握和處理的力度,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了解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及其與前後內容的聯系;2.確立單元教學目標;3.合理劃分課時,初步確定每課時的教學內容;4.分課時備課。在分課時備課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三維目標在課時中的具體化;2)重點難點的定位;3)學情分析;4)教學策略分析5)教學過程的設計,其中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媒體的使用,活動形式的設計等等。
二、活動:形式為了目標的達成
【現象】曾聽過這樣一節英語課,教學內容是關於英語色彩(colours)名稱的學習,老師在運用圖片進行單詞和句型教學後,就化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給一些圖片著色,使後半節課幾乎成了美術課,學生的著色活動完全脫離了英語語言的實踐,這樣,通過畫畫引導學生鞏固語言知識的目標就成了一句空話。類似的情況還有,如:有的老師因為在教學中引用了唱歌、手工、體育活動等形式,因為沒有處理好形式與目標的關系,顧此失彼,將英語課上成了手工課、體育課或音樂課。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獲得。
【分析】新課程條件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倡導採用活動的途徑,通過表演、唱歌、游戲、競賽、猜謎、畫畫等小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和寫的能力。但是,無論什麼樣的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獲得相應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即為達成一定語言目標服務,如果缺少了應有的內容和應有的目標指向,採用的活動游離於英語教學的目標,那麼,最好的形式也要大打折扣。
【對策】一定的活動形式必須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要關注活動的目
標意識,要善於將活動和英語語言的訓練結合起來。如上面提及的這堂課,在讓學生著色後,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活動用學“What colour is it?It’s …”的句型表達出來。又如,運用唱歌的方法,就可以將所學的語言融入學生熟悉的旋律,並引領學生用歌的形式將學習內容以歌的形式唱出來。如在學習“ck dog rabbit cat panda m”等詞彙時,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旋律“Hello”,引領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創編歌詞,再一起將學習內容以歌的形式盡情地唱出來。歌詞如下:Hello,dog do oh do.
Hello,cat do oh do.
Hello,m do oh do.
Dog cat m.
這樣,將枯燥的英語單詞融入到歌曲中去,既操練了單詞,也增加了學習興趣。
總之,無論我們在課堂中運用什麼樣的形式,都要考慮到與學習內容的整合,考慮到一定活動形式的目標指向,使活動不僅富有情趣,更富有實效。
三、興趣:需要知識做支撐
【現象】曾聽過這樣一堂英語課,老師在一堂課上採用了好多種教學方法,環節多得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老師呢,忙得不亦樂乎,恨不得十八般武藝齊用上,與其說是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還不如說是教師的才藝表演,學生一直忙於應付老師的指令,而用英語表達的機會並不多,學生語言學習的成效並不理想,下課了,我問她:累不累?她笑著點點頭。
【分析】無疑,這位老師採用這么多的教學方法是為了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根據新的英語課程標准,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初學英語的小學生對英語帶有一種神秘感,所以在初學階段抱有一種好奇的心理,其實,那還不是一種興趣,還只是在真正產生興趣前的好奇。他們喜歡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但活潑的活動形式只能暫時激發他們參與某一項語言實踐活動的熱情,還不是樂於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穩定的學習興趣取決於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成就感和學習能力等很多因素,成就感的獲得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取決於他們知識獲得的質量和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的能力,而且需要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作支撐。所以說,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在其英語學習過程逐步形成的、一種穩定的情感體驗和積極的學習態度,而這一種體驗和態度必須基於一定英語語言知識的累積才能逐步生成,在進一步的學習中得到逐步發展,並成為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後繼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動力。
【對策】初學英語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一種好奇,尤其喜歡活潑的、多樣化的活動方式,但我們在採用活動方式時,不要被表面上的熱鬧所迷惑,要善於通過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他們逐步獲得相應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構建知識網路,使他們在活動中產生成就感,能夠帶著自信不斷參與英語語言實踐活動,從而使初學英語的好奇和對活動的自然喜歡轉化為持久的、穩定的英語學習興趣。要保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活動僅僅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活動形式不在於多,而在於其質量。一節課不適宜採用太多的活動方式,一般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1~2種活動方式。
四、情景:有意義才有活力
【現象】英語教學要創設英語情景,在這一點上,大家都形成了共識。筆者曾聽了這樣一堂課,教學內容是用英語詢問時間和在一定時間里從事某項活動。這位老師為了創設語言情景,從家裡拿來了一隻掛鍾,她一邊轉動時針一邊讓學生跟著她機械地說:What’s the time ? It’… o’clock.學生也就跟著老師念念有詞了,就這樣跟著時鍾走了一圈,一直讀到“It’s twelve.(十二點)”。然後再學習一些要從事的活動,如,get up(起床),go to school, play games,go home,watch TV ,go to bed 等,由於把時間學習與活動形式割裂開來,學習活動處於比較機械的狀態,情景因缺乏意義缺乏活力。
【分析】過多機械性的、缺乏意義的操練活動是語言學習的大忌,不利於保持學生持久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也不利於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獲得。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習是一個非線性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包括結構性的知識,而且包括學習者自身的體驗。因此,在英語語言教學中,語言情景的真實性對激發學生比較投入地參與語言活動很重要,所以,可以這樣說,課堂的真正活力首先取決於語言情景是否真實,是否具有意義,有意義的情景才能真正打開學生思維空間,才能激發並保持學生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的熱情,英語學習活動也才有可能真正充滿活力。
【對策】如上面提及的這堂課可以將時間的學習和具體的活動項目學習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在不同的時間里做不同的事情”。具體設計如下:先在黑板上畫一隻鍾的外框架,學習“It’s a clock.”;然後,根據小學生愛好卡通的特點在相應的位置上畫上一個卡通的數字“1”,呈現新句型“What’s the time?It’s one clock.”,然後通過時間的匆匆步伐引導學生操練“What’s the time?It’s …”句型。當時間到了六點,在學生很熟練說出“It’s six clock”時,就學習“Time to get up.”(該起床了)。照這樣的辦法,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引導學生學慣用英語表達“在不同時間內做不同的事情”,並出示板書。
這樣,課堂盡管沒有轟轟烈烈的活動場面,但學習者能夠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在比較真實的語言氛圍中自如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此時的課堂活力發自學生的心田,可謂潤物細無聲,無聲勝有聲。
五、評價:鼓勵需以客觀為基礎
【現象】這是三年級的一節英語課,只要是學生答對了,老師就讓大家鼓掌或用“Great!(棒極了!)”的語言進行積極的鼓勵,於是,整節課上,掌聲迭起,很是熱鬧。老師根據對話提了一個問題,幾個學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老師分別作出了如下評價:“En”、“Great”、“Good”、“Yes”,學生覺得很迷惑,不知哪個是對的,或誰的答案更好些,更不知其原因。老師在教單詞的時候,請一排學生依次起立朗讀,程度相差無幾,老師為了體現其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分別做出了“Yes”、“Great”、“Good”、“You’so clever(你真聰明)”,甚至“wonderful(精彩極了)”、等很高程度的評價,讓人覺得很誇張。
【分析】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但這位老師的問題在於:1.評價含含糊糊、磨棱兩口,不夠明確。對一個問題的多種答案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讓學生覺得迷惑:究竟誰答對了?到底誰的答案更有道理?為什麼?2.鼓勵缺乏一個“度”。學生對一個詞或句的模仿,能體現出的智慧與精彩在程度上遠沒有那麼明顯,超值的評價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惰性,長此以往也許就會“迷失了自我”!何況,初學英語的小學生對老師如此這般的評價能真正聽懂並理解嗎?因此對學生的評價要清楚,鼓勵要客觀、事實求實。
【對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在對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的時候,要以鼓勵為主,但也要注意:1.評價要清楚、明確。對於學生在課堂上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回答,老師要避免模糊的態度,態度要明朗,要實事求是地作出評價,不能隨心所欲。如,回答對了就是“Yes,right.”,更好就是“your answer is better.”,但要簡要說明原因,好極了就是“Great!”,更要讓學生明白好在哪裡。這不僅對學生是一種積極的激勵,是一個積極的導向,更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2.鼓勵要有“度”。對學生的鼓勵是必要的,但對於類似模仿類的、體現不出多大思維價值或創造性的表現,只要告訴他們發音的對錯,並進行必要的糾正,無須用類似“你真聰明”、“精彩極了”等極為誇張的語言來進行評價,更要避免動不動就拍手的情況,使積極的鼓勵貶值。當然,對有些學生一些創造性的表現,我們也應該做出高度的評價或用鼓掌以示鼓勵。
每一位教師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持續地追問自己: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無效教學行為的產生?……只有具備“反思意識”的教師,才能更有效地調控自己的課堂。正如杜威所言:“將我們浸透在學科中,投入進去,壓倒我們,湮沒之瞬間,清醒過來,運用理性進行反思,達成美學激情與經驗反思的交融,是具哲學意蘊的最閃光處。”
5. 二年級聽課感受怎麼寫
範文:
二年級數學聽課心得
11月23日我有幸參加了在五峰中心小學舉行的聽課活動。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劉慧老師講的《簡單的排列組合》。下面我就來講一下我的聽課感受。 一、 教師善於創設情境
上課之前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了簡單的互動,雖然簡單但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確實拉近了。自我介紹結束後,劉老師採用了闖關的游戲形式開始了本節數學課,游戲的形式使同學們很快地進入了課堂。
二、 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搜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 三、 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通過五關的角逐,同學們逐漸學會了排列與組合的意義,並能區分二者的不同。玩是孩子的天性,通過游戲的形式孩子們不但痛快地玩了而且掌握了今天所學習的內容。整節課堂生動有趣,課堂氣氛活而不亂。
劉老師的數學課使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取長補短將自己的課堂進行的更加生動有趣,使孩子們也能夠快樂地、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知識。
6. 教師聽課評課評語
教師聽課評課評語集錦
聽課是一種對課堂進行仔細觀察的活動,它對於了解和認識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教師聽課評課評語集錦,歡迎閱讀,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教師聽課評課評語1
1、教師語言表述能力好,課堂講解層次清晰,注重啟發拓展,教師的基本功扎實,講解中注重知識的記憶整理,結合習題在授課中及時鞏固,並做到精批精講,板書相當清晰規范。但做為復習課,對學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課堂上可適當給予學生互動的空間。
2、教師准確的把握了設疑的方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進入積極的的思維狀態。
3、授課老師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給我的感受是備課充分講解精闢重點突出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處理好智能培養與情感教育的關系,著眼於全面素質的落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出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在於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學生在課堂上除了接受知識,還帶著自身的情感。動機需要等一並投入了課堂,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在課堂上,他們除了與教師交往以外,還有與同伴之間的相互交往。因此,學生課堂學習遠不只是學習知識,還有提高自氏納胡己的能力學習審美情操培養個性等。課堂活動開展的很有實際性,並且活動很有效果很成功,該老師先是讓學生閉上眼然後老師來描述,然後學生再通過回憶老師說的話來話兩條直線,這樣的教學很有創意,學生的思維會很廣,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學的快樂同時也學到了知識。要是授課老師的表情更豐富一點就更完美了。
4、教學過程思路清晰,始終圍繞教學目標。把握重點,突出難點。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比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有效地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能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體現培養學生學數學思維方式,培養思維能力反思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能夠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相信學生自己會學。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主動參與積極交往和諧互動。教態親切儀表端莊舉止自然。教學民主,師生關系平等和諧,尊重學生,對學生有耐心。教師的應變和調控課堂能力強,教學效果: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好。學生思維活躍,信息交流暢通;學生會學,課堂氣氛好。使學生在獲得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
5、通過課前學生的講述新聞,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還能培養所有學生參與分類,評價,鑒別能力。對重點詞句作了必要分析,為學生語文素質打下了堅實基矗學生參與面廣,但似乎缺少點激情。
6、教師能讓學生在理解中背誦,逐步掌握本文的重點難點,但氣氛少活潑。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積累一些文言虛詞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譯成文。做到講練結合,聯系疏通新舊知識,分析精當。
7、本堂課知識點明確,條理清晰,板書大方,教師注意歸納總結,能聯系書本以外的知識,擴大學生聽聞。教學語言形象豐富生動,淺入深出,但與學生互動交流稍顯欠缺。該課語言幽默風趣,生動形象,著力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引導學生動手動口,注意矯正反饋,注重雙基訓練。
8、「請坐,請讀,請……」「請」字拉近了師生的互敬情誼,道出了教師關愛學生之心聲,再現了和諧的課堂,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是教師本能的素質。
9、x老師在課堂上能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復習舊知導入新知,注意解題的示範作用,課堂容量足,條理清晰。但課堂少活潑,很多可由學生解決的由教師替代了,拖堂也較長。
10、教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不斷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進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殲攔發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聽課評課評語2
1、整堂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2、老師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起,有許多地方值得學習。
3、老師在教學新知時循循善誘,讓學生學茄畢習起來毫不費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設計很好,引導得也很到位,同時還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與生活的聯系。
4、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率極高,特別是老師能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
5、老師能從學生特點出發,讓學生在玩活動過程中探究新知識、理解新知,人整體上來看,效果確實不錯,值得學習。
6、(1)有「創新」和「創意」。能活用教材,愛想點子。新課改的理念體現得很突出。(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數學生活化,設計好。
7、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利用認知基礎,組織學生用對比討論的方式比較原來學習的應用題和這節課學習的應用題有哪些地方不同,讓學生明白這節課新知識「新」在由一個未知數發展到兩個未知數。
8、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學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補充,讓學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9、要求學生將掌握的方法用於解題實踐,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解題方法的水平。
10、課堂氣氛活躍。老師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教師聽課評課評語3
3月2日潘海燕的《分式的基本性質》,能採用類比引入新課,講解例題詳細,對個別容易出錯的地方能反復強調,及時反愧鞏固。選題類型較全面,課堂氣氛略顯沉悶,學生自主學習空間有待拓展。
3月2日狄永偉的《海燕》,能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海燕的優秀品質,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了引領、導航作用。新課程理念有所體現,但課堂內容略顯單薄,平時應注意引導學生知識的積累,豐富學生知識面。
3月6日秦麗燕的《光》,知識點歸納條理清晰,便於學生整理。對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結合物理現象給予解析,學生容易理解。復習內容詳略得當。但作為復習課,課堂容量還需加大。
3月7日龐巧珍的《數的開方》,知識點歸納條理清晰,採用學生回憶復習知識點,便於學生記憶和整理。結合知識點輔以相關例題、習題,講練結合。例題規范,針對學生基礎少扎實,採用此類復習方法能進一步夯實基礎,值得肯定。
3月5日項海芸的《分式的約分》,習題設計難易合理有序。整堂課圍繞找公因式這個關鍵,設計了多種題型,並通過老師講解、學生探索、學生口答、學生模擬練習、學生板演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基本上能解決問題,但課堂氣氛略顯沉悶。
3月5日毛利群的《分式的約分》,通過分數運算類比引出分式的約分,學生容易理解,易於接受。課堂容量較大,但習題還需優化。老師講解較多,師生雙邊活動需增多。
3月8日徐偉的《圖表的建立與編輯》,能結合生活實例引入課程,課堂氣氛活躍,內容傳授形式多樣。
3月7日嚴中英的《漫步書法世界》,本課從書法欣賞入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內容安排有序,但學生反映稍顯沉悶。
3月6日曹國華《鴉片戰爭》,知識點詳盡,內容豐富,條理清晰。並能適當補充相關知識。如能適當增添一些互動環節,氣氛會更好。
3月8日李春濤《分式的加減法》,語言幽默風趣,將枯燥的講解變為生動的傳授,能引導學生有效學習,雙基落實,效果大為顯著。
3月5日項海芸的《分式的約分》,能精選習題,題目設置有梯度,提問面向中下等學生。注意知識的銜接,運用知識遷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易懂。學生主動參與性不夠,有待提高。
3月6日潘海燕《分式乘法》,板書工整清晰,語言流暢有條理,課堂條理清楚,題目設置有梯度,課堂容量足,要加大學生參與面。
教師聽課評課評語4
1、教師和學生的課前准備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預習要求適當、貼合學生實際,有一定自學要求,高而不高。學生思考積極,課堂氣氛非常好,回答踴躍;教師講授環節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完成目標情況良好,課堂效率較高;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2、教師講授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實,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思考積極;教學設計合理、科學,教學要素配合默契,各種關系處理得當。
3、教師精心設計了課堂的導入,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教授語言生動,課堂氣氛活躍,有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
4、教學重點難點突出,操作演示正確規范,課堂容量、密度適當,符合認知與發展規律。能有效地創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重視學生對過程的體驗,啟發得當,發問有利於學生思考,學生練習充分,作業量適當。
5、教學目標制定的全面、具體、明確、符合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教學思路清晰,所教知識准確;從實際出發,熟練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講練結合;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非常具有親和力,教學效果較好。
6、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對新知的探究,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和自學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幫助。老師的課語言精練,教學環節過渡自然,過程由淺入深,方法靈活多樣。
7、老師課堂激情高,教學環節緊湊,合理把握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通過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節枯燥的計算課上的很精彩
8、教學目標正確、明確,符合課程標准和教學理念的要求,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學生實際,適合學生發展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突出,全面關注學生,與學生互動好。
9、教學重點、難點突出,課件使用正確恰當,能有效配合學生的學習。創設模擬面試情景,老師能進行適當的點評,抓住學生的特點。教師知識面廣,態度和藹可親,語言規范、流暢。
10、教學設計合理、科學。課堂容量適當,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的知識面廣,分析課文中的人物性格、心理特點透徹,到位,讓學生能深入其中,聽的津津有味。課堂的民主意識強,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學生積極主動。
教師聽課評課評語5
1、她的精體現在採用單刀直入,直接切入數的認識,根本沒有天花亂墜的情景模式導入,直接用數小棒的方法,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復習了個一是十和個十是一百,這一個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小棒直觀形象,每個孩子都能參與,然後自然的過渡,讓孩子們大膽的想像那個一百是多少呢?有的孩子很輕松的就想到了叫做那麼到底是不是呢?每個孩子只有根小棒,給怎麼驗證個一百是多少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紛紛願意拿出自己手裡的要求合作完成任務。
2、一個女生借來了大捆,和自己的合在一起正好是大捆。同學們一起感受到了個一百是一千。這樣的新授通過溫故而知新,新舊銜接緊密,學生渾然不知中早已經拓寬知識面。
3、引導千位這個新數位該放在百位的哪一邊呢?孩子們拿著自己手裡預先准備好的數位表,很輕松的便得出了應該放在百位的左邊這一發現。
4、接下來練習寫三位數,請用寫出不同的三位數,孩子們更是不在話下,因為對數位有一個清晰的印象,所以三位數很快便寫出來了,在老師引導下,逐個讓孩子們表達這些三位數的組成,是由幾個什麼組成的,孩子們在輕松的表達中即鞏固了數的讀法和寫法,也鍛煉了自己的數學表達能力,表達能力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正是培養養成時期,老師讓學生們反復表達各個數的組成,可謂是一舉兩得,把知識目標落實的恰到好處。所以說教學過程平實,有效。做到了數學的實。
5、活更是這堂課的一個特點,老師引導同學們動手操作,交流互動,借用同學的小棒等環節,無不體現出課堂的靈活與開放,新知的構建過程中,老師只是充當好了引導者,組織者,然後把新知的構建過程交付給學習的主人學生,讓他們在操作和互動中,體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從而增強了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6、趣更是無處不在,特別是猜數字更是為我留下了獨特印象,其中一個練習是這樣設計的,一台洗衣機的價格是一個三位數,而且三個數位上的數字都是相同的,那麼它的價格是多少呢?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孩子們各抒己見,老師進一步提示到,它的價格是最大的三位數,孩子們一下子異口同聲到元。接著繼續挑戰,劉翔的跨欄成績;姚明的身高等。老師設計出一連貫的問題串,老師們越猜越有趣,在猜數字的游戲中,孩子們體會到了數字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用,從而加深了對數字的讀寫印象。
7、一節生動的數學課,留給同學們的是收獲更是樂趣,然而這節課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望去,卻都是那麼平實,所以上有價值的數學,讓精講精練真正成為高效課堂的通行證,成為孩子們減負的高架橋,立足數學的本質,讓數學還原於數學,讓數學回歸於生活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8、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較好,從中可看出熱愛上了這門功課,大多同學能圍繞教師的提問動腦思考,授課形式多樣,通過講授討論朗讀等方式,達到了示範課的目的。教師能在組織舊知識的基礎上講新課,且從舊知到新知的過渡自然,學生積極性也高。教師能很有耐心地進行個別指導,很有親和力。但示範效果不好,其實在這里分組學習會更好。
9、教學重難點突出,板書清晰有條理。教學步驟設計合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教師基本功扎實,知識講解准確,教學設計合理,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小組交流討論,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師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10、x老師的課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引導學生提煉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再次感受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了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概括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對於書上提出的三個除法問題的信息,這節課不是由教師直接提出羅列出來,而是由學生自己根據信息提出來的,問題來自於學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
11、請坐,請讀,請請字拉近了師生的互敬情誼,道出了教師關愛學生之心聲,再現了和諧的課堂,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是教師本能的素質。
12、x老師的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討論式,參與式運用自如,揮灑入流。備課充分講解精闢重點突出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13、x老師的課有一定改進,但仍需努力,要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虛心學習,不斷提高,力爭成為學校骨幹教師。知識點的講解鞏固如能使用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效益會更高。
14、本節課學習內容是與學生生活學習緊密結合息息相關的課題,教師授課中有針對性地探討了學生面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教學中能密切結合校園內及學生身邊熟悉的事件開展教學,深入淺出,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開展討論。教師語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議教師要對學生的分析提煉總結問題的能力加強培養,提高要求。
15、本節語法課內容緊扣知識要點,所選內容突出了重點難點,加深了學生的體會,便於學生理解。教師語法授課中講解能注意引導啟發。在課堂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還略顯欠缺,各環節緊湊性還可加強,老師對學生紀律要提高要求。
教師聽課評課評語6
1、教學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對話,播放錄音,觀看錄像片斷、圖片等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聽、說、讀、寫);
2、能利用網路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獲得成功喜悅的情感、態度,並促進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
3、引課能跟生活實際相結合,引發學生討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4、能創設例情景,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本節課實際上不需要利用網路教學,只需要引用多媒體課件就足矣;
6、課堂教學方式較傳統,希望年輕教師要大膽探索、大膽改革。
7、建議:①板書;②引導學生做筆記;③教學節奏感的控制(「激情」);④注意答案播放時機的控制;⑤多「靠近」學生,加強交流溝通,提高教學效果。
8、本節課的一大亮點:學生主持分組搶答活動,促進生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採用激勵式評價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溶入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9、教學設計思路較清晰,能系統復習本節課的內容,並能與考綱中的考點緊密聯系,針對性較強;
10、能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2)能拓寬課本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11、應注意培養學生分析資料(問題)和總結歸納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12、教學設計能大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力求達到「三維」目標的要求,教學過程課堂氛圍生動,活躍輕松(教師的表情親近感)教學效果總體良好;
13、能按常規教學思路落實好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
14、教學設計思路總體上較清晰,能通過創設例情景,學生探究實驗及「活動」等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引發學生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分析討論數據處理,培養學生分析例的能力等以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15、能利用網路優勢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16、能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資料,使學生直觀感受學習內容;
17、能通過創設例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能利用課件直觀解決教學中的「難點」;
18、能利用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的態度,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分析數據的能力;
19、教學過程邏輯性較強,教學思路嚴謹,作為一名新教師來說教學基本功較扎實;
20、教學設計思路尚可,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通過過渡語言的把握,教學節奏的控制以及師生互動的促進來展現教學設計,以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1、建議:在現代化教學中,還應注意充分發揮教師的語言,肢體動作等情感藝術,加強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2、能創設思維,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發表個人觀點;
23、體會:利用例貫穿於英語教學中,確實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及掌握學習英語的基本技能。
24、能通過物理學史的教學,引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5、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新教師的缺點),注意控制課堂節奏、語言節奏
26、教學方式較傳統,應利用例引發同學思考、討論,活躍同學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7、教學設計思路清晰,且課堂教學實施較好,基本達到教學目的;
28、倘若更好把握語言的節奏、情感,鼓勵更多同學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互動性,則是一節很成功的課;
29、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知識由淺入深:諄諄誘導,創設情景:引發學生思維,
30、能創設例情景,引發學生思考討論,促進師生互動,但應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動腦,訓練基本技能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1、能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錄音→錄像片段)→資料庫
32、建議:注意語速、節奏以及過渡性語言(數學的邏輯);讓學生充足的時間發表意見;課堂容量較大;注意板書;小游戲→親身體驗(與實際相結合)→調查研究→研究性學習課題,能利用課件展示示意圖、實驗過程進行直觀教學,較好突破教學中的一些難點;能利用點拔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提高復習的效果;
33、能藉助多媒體播放電視片段,使學生「身臨其境」為學習理解課文打開「方便之門」;
34、能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直觀感受與課本內容相關的知識(「親身」體驗);
35、能利用課前演講及課文資源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
;7.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
聽課是一種對課堂進行仔細觀察的活動,它對於了解和認識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 範文 ,供大家參閱!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篇1
要寫好 作文 並不難,只有多多積累,多多練習,大家一定會成功的。這篇二年級寫 國慶節 的作文由精品學習網帶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初中英語的聽課筆記範文
1.引語為一般陳述句,變為間接引語時一般由that引導(可省略)
2.如果直接引語中的主語為第一人稱,變為間接引語時人稱要隨主語作適當變化
3.如果引述動詞為一般過去時,間接引語中動詞的時態一般推移到過去時間 4.其他變化 指示代詞 時間狀語 地點狀語 動詞 this—that today-that day here—there come--go these--those now-then
重點片語: 1. keep out不讓......進入 2. out of style不時髦的;過時的 3. call sb. up打電話給...... 4. pay for付款 5. ask for要求 6. the same as與......同樣的 7. in style時髦的;流行的 8. get on相處;進展 9. as much as possible盡可能多 10. all kinds of各種;許多 11. on the one hand, ......(在)一方面,...... 12. on the other hand, ......另一方面,......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篇2
時間: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
授課教師:xxx
班級:初二(14)班
授課內容:外研社初二下 Mole 6 Unit 1 She said China was very excitingplace.
本節課雖然沒有逐字逐句地詳細記錄黃老師的教學過程,但是,坐在教室,用欣賞的眼光看著眼前這位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老師,心中還是有很多的感慨。
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有兩點:
第一、黃老師有很強的親和力,課堂上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師生關系非常的融洽。
第二、黃老師有著很強的專業素質。從語言的角度來看,教師語言標准、地道、流暢、自然。這都是我需要努力學習、充實、不斷提高的。
聽了黃老師的課,也讓我對兩個方面有了機會進行更多的思考。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是板書和課件。
一邊聽課,一邊瞎想,一邊將所想隨手記了下來。雖然不是那麼的深刻,但是,能讓人去思考總是好的。
1. 板書
板書,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從板書安排來看,通常我們會將板書設置成為三個部分。
第一、課堂教學展示區;
第二、課堂隨機生成區;
第三、課堂教學評價區。
每個部分都應當有著它獨有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展示區,也許會有 簡筆畫 或者卡片,也許會用要點單詞、 短語 或 句子 ,也許會有篇章的要點信息,一個箭頭一個符號傳達出篇章的邏輯關系等等。這些內容將會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從課題呈現,到操練鞏固,再到復習拓展,這一個區域都將是課堂教學重點難點的核心所在。
課堂隨機生成區。
我們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不應該把整個黑板全部讓課堂教學展示區所佔用,而應該注意「留白」。在留白的地方,當課堂教學隨機生成一些知識點的時候,當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需要教師補充說明解釋的時候,這一個區域應該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補充作用。
課堂教學評價區。
雖然我們面對的不是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但是,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開展小組活動,不論是pairwork還是groupwork,我們在小組活動進行的過程中,都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有效地評價。通過板書的評價情況,孩子們能夠從中找到自信、找到不足,找到學習的積極性、找到學習的動力。
從授課老師Kobe的板書情況來看,後面兩個區域的內容幾乎為零,而課堂教學展示區的設計相對來說,顯得隨意性比較強。雖然教師在板書的時候注意到了粉筆顏色的變化以突出要點難點,但是,書寫潦草,規范性不強,布局略顯雜亂,效果不好。
2. 課件
課件,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
用不用課件?不用課件行不行?什麼時候用課件?怎樣用課件?使用課件的目的是什麼?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應當是我們授課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從本節課課件的使用情況來看,整體情況良好。但是,如果從追求完滿的角度來考慮,我們依然可以發現一些問題。比如說:課件背景畫面的選擇、屏幕文字的容量、版面的合理設計等方面都有較大提升的空間。
課堂教學的文字內容與課件背景畫面沒有任何的信息聯系,讓人感覺非常不搭。
屏幕文字容量太大,版面設計不合理。幸虧教室里用的是大屏幕。如果是我們班級的電視屏幕,估計坐在後面的孩子們就會感到非常吃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隨堂淺思而記,雖不深刻,但能喚醒自己的大腦,讓自己去思考、去提升,不虛此行。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篇3
上午,來到**中學參加初三英語教研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市鎮中心英語教研組的成員和全鎮初三英語老師。
本次活動首先聽了六峰中學朱傑紅老師的一傑初三教研課,然後,大家開展了積極的教研討論活動,最後,曾衍明主任就初三英語復習工作做了一些工作部署。 下面是這節課的聽課記錄和聽後隨感。
Teaching procere
1. 課前朗讀,復習單詞
2. Greetings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unny.
緊接著復習其他表示天氣的單詞。cloudy, rainy, sunny, windy, fine, etc. 然後,啟發學生說出另外一些表示天氣的單詞:warm, cold, cool, hot, etc. 啟發的 方法 是通過師生問答開展的。教師問:What's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if it's rainy? 然後學生回答說:It'll be wet.
3. 由 It's a fine day. 復習感嘆句的表達形式。
How fine the day is! 當這一句話學生表述存在問題的時候,教師及時通過 What a fine day it is ! 啟發,並最終讓學生順利說出下面的句子: How fine it is! 接著,進一步問道:如何贊揚一個人呢?引出下列單詞:clever, smart, careful, hard, hard-working, 然後說: He is a hard-working student. I'll learn from him.
4. 朗讀Lesson 60 課文內容,之後,通過看幻燈片,談論圖片內容;(感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中文組織教學太多。如:首先,我們見到圖畫中有什麼?像這樣的句子完全可以直接用英語組織進行。教師通過幻燈片呈現 故事 ,在故事的呈現中滲透語言知識,形式很好。如果能就圖片提出一些目的性更強、有效性更高的問題就好了。)接著,教師繼續由圖片、話題引出。The dog is our best friend.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it. 這兩句話可否連起來呢?讓學生說出:The dog is our best friend and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it.
5. 檢查上次作文情況並步入正題----初三升中專題復習,書面表達
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做老師,閱讀並修改作文,談談他們的好與不好到底何在,應當如何修改。
6. 朗讀範文 聽課意見與隨想
總體感覺:朱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 經驗 ,並展示出了教師關愛學生、循循善誘等方面的教學特點。特別是在知識的引入過程中,十分注重啟發學生思維,並在這一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 想像力 和益友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
隨想與建議:
1. 書面表達是語言學習過程中語言輸出的部分。它不是被動的語言輸入,而是積極的主動輸出。可以說,書面表達對於初三的同學來說,是最難的一個能力項目了。
2. 思考: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或書面表達能力呢?
我覺得:第一,應當給與學生足夠正確的語言輸入;第二,應當專設書面表達作文課。在作文課上教師親自示範,並和學生一起作文。比如說在看圖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啟發學生如何看圖、如何說圖。(這樣可以更好的深入到學生的思維內核。)當說圖訓練充分之後,在開展進行書面表達。第三,注意要點的把握。如時態准確、選字恰當、長短句問題、連接詞問題等。第四,學生作文優秀的拿出示範,不佳的進行錯誤分析。在修改作文時需要考慮我們修改的標準是什麼?顯性和隱性的標准何在?同時,還可以結合考試標准中對書面表達的專門闡述,有所側重地開展教學活動。
3. 從教學環節安排來看,個人覺得各環節小任務明確,但是,各個小任務與大任務的目標一致性方面還有待加強。
4. 關於口語語言輸出的工作,有一個教學活動是否可以考慮:那就是課前給學生6-8個單詞或短語,讓他們用這些詞語說出一段 英語故事 。然後,在每節課上課開始的前三分鍾可以讓學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語言的輸入會有所幫助。
5. 從這節課中的作文材料來看,隨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問題。這不是一個英語知識問題。需要考慮的是:當我們路見不平的時候,要不要拔刀相助,如何相助? He knew what was happening. He threw the bottle hard and quickly to the man. -------We should help people in trouble.----But how? 也許,就這樣的話題,可以用英語開展更加深入地討論(語言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