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怎麼上課學生比較有興趣
❶ 如何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需要: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創設和諧的英語課堂氣氛、英語課堂教學貼近生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英語課堂教學貼近生活。
教師應當改變沉悶、嚴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不應讓學生覺得一上課就是在完成一項不感興趣的任務,應該讓學生從心裡喜歡上英語課,所以,我們應當多鑽研教材和學生,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把課文中的語境生活化,比如文中借學慣用品、互相打招呼、問路、上學、回家、道別或結伴去玩等內容,讓教師和學生扮演裡面的角色。
使學生彷彿真的在文中結伴去玩,在不經意間加強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增加所有學生的參與性,不要光讓個別的學生唱主角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從而一定能使嚴肅的課堂變成生動活潑的、參與性強的、有趣的英語交際場所。
這樣,給學生增添了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在英語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此外,老師與學生的日常交談也可以適當用英語來表達,剛開始時也許有一些他們不會聽太懂但是習慣了就會通過這種方法輕松、自然地投入到了英語學習的狀態中,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口語和自我表達的慾望,學生會感受到生活中的英語原來是如此的有趣。
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們可以在教育環境上動一番腦筋,將教室布置成有趣的生活交際場所,給學生提供一個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學習場景。在《牛津英語》教材中,Eddie和Hobo兩只寵物一直伴隨著學生一起學習,學生們對它們的興趣極其濃厚。
特別是每個單元起始部分的Comic笑話,學生更是樂於去模仿和表演它們的對話。教師可以將這兩只寵物的彩圖貼在班級的牆上,讓學生感覺自己是在和它們一起學習。
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問:「Where is Beijing/Shanghai/Zhejiang?」這時學生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整個課堂非常活躍,他們爭著搶著在地圖上找到答案,然後自豪地說:「Here it is.」學生興趣盎然,不但充分地操練了此句型,而且學生也真正地明白了這個英語句型的用場。
教學的實際條件,限制了我們不可能每堂課將學生帶到課文所表述的實地去進行教學,所以我們應當從生活實際出發,以豐富多彩的形式來創設生活情境,將英語教學活動置於真實的生活背景中,激發出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❷ 怎麼激發孩子學英語的興趣
導語: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任何一門語言的關鍵,特別是對於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因此,如何培養和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成了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
怎麼激發孩子學英語的興趣
一、樹立信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初學英語的同學,對英語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師能抓住這一特點,加以正確引導,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應該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但是最主要的是學生的“學”,教師應該多肯定學生的進步,給學生多一些鼓勵,學生就會樂於去學。例如上課時對學生的發言和對話給一個“Great!”,或者豎起大拇指、或讓同學們鼓掌表揚、或者發一個小貼紙小禮物等,學生都會非常感興趣。
二、融洽師生關系,誘發學生學習興趣
古語說:“親其師而信其道。” 學生只有喜歡這位老師,才會喜歡他的課。教師既要成為學生的師長父母,也要成為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愛好興趣,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如我們在教clever時可以談論動畫片里的人物,在教運動單詞時可以談論奧運明星。
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在耐心和愛心,一個學生再差,教師也不能對他失去耐心,要慢慢地教導,給予他充分的愛。教師更不能對學生打和罵,這樣不僅不能使學生變好,還會讓他們對老師產生厭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揚民主,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的興趣非常重要。只有學生喜歡這個老師,才能產生一種親近感、信賴感,這樣才能產生“信其道”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把教學要求內化為自覺行動。
三、創造豐富多彩的課堂,讓學生樂於學習
英語教師們可以嘗試設計一些能激趣、導趣的活動形式,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1)用肢體語言
和一些外教接觸下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西方人的表情豐富、肢體語言多,他們善於用誇張的表情把課堂氣氛一下調動起來。相對而言,我們東方人比較內斂含蓄。但在英語的課堂上,我們也可以巧用肢體語言以促進教學。如在教授一些動詞片語play basketball、go swimming、go fishing…時,可以讓學生做動作,用肢體語言代替傳統的口頭翻譯。孩子生性好動,這樣的“動作翻譯”比口頭翻譯更能讓他們活躍起來。我們也可以利用做動作讓學生來猜的方式學英語。如一個學生表演拉小提琴,其他同學則得用英語說出表演的同學在做什麼。利用好孩子的模仿能力和表演欲,就可以調動好課堂的氣氛。
(2)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出多種形式的游戲。
例如出示圖片,讓學生猜一猜主人公會說什麼,復習已經學過的句型。又如教師出示一個袋子,讓學生猜猜裡面有什麼,復習單詞;或者讓學生上來做動作,其他同學猜他在做什麼。我們還可以利用師生互動的游戲來活躍課堂。例如simon says的游戲,教師不說simon says,學生就不做動作。說了就做,做錯的同學就被淘汰了。課堂上,學生們很喜歡做這個游戲。游戲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將英語歌曲帶入課堂
小學生都喜歡活潑的'、輕快的歌曲,教師在課堂中適時插入歌曲,既可以讓孩子們獲得片刻的休息,也可重新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凝聚起來,又排除了孩子們因為在單一的形式中學習英語的枯燥感和乏味感,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4)將實物道具帶入課堂
小學生對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圖片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製作各種教學圖片如蘋果、梨、鋼筆、小刀各種珍貴的動物玩具等,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語言、獲得語感。
(5)將表演進行到課堂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們不但要是音樂家、美術家,還要是一個演員。教師豐富的表情和動作會吸引學生的注意,也能讓學生積極地去模仿。學生也非常喜歡表演,在學完一段對話後,讓學生扮演角色來演一演,模仿課文中人物的聲音、表情和動作,學生會非常感興趣。如果表演得好,教師可以頒發“最佳表演獎”,這樣學生不僅很有成就感,還會越學越感興趣。表演非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口語、聽力及表達能力。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的興趣程度。有了興趣,學生才不用被迫去學習;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快樂地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❸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都有哪些方法
不管是對於小學生還是初中甚至,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只有獲得成就感,才會感覺到自己做這個事情是快樂的並且同時得到了相應的回報,興趣就來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哪一科成績好就喜歡做哪一科的作業,也會學習這門學科很有成就感,成就感帶動了學習的興趣。
那麼,怎麼樣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❹ 如何在英語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努力使自己適應新大綱新教材的要求,適應新時期教育教學的要求。不斷豐富教育教學理論、鑽研業務;不斷更新專業知識,了解專業發展的新動向。只有這樣,才能根據學生和教學實際,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技能技巧引導學生熟練地掌握英語,給學生以良好的影響。
第二,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確定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今世界正處在信息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計算機的普及運用、網路的連通,正在使人類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英語則是這一世界的最有用的交流思想的工具。可以說英語已經成為了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通行證。通過給學生們介紹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再以日常生活中的運用英語的事例加以說明,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模腔度,激發興趣,增強求知慾。確定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明確一個時期內或一節課的主攻對象,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興趣,而且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必要條件。
第三,指導學習方法,使興趣正常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和教學實踐表明:採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教學方式,可以成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英語教學(尤其在起始階段)應該在唱中學,在情景中說,在說中熟,在游戲中運用掌握。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多用英語組織教學,開辟英語語言環境,再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電化教學手段,多給學生提供英語對話、表演、朗讀的機會和時間,使學生在語境中學好英語,始終保持濃厚興趣。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側重開展了以下活動:
1. 堅持每節一笑或一哭。在每一節課的開始或結束前,請一名同學用英語旦余衫講一個讓大家笑的笑話,或一個讓大家哭的心酸故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很大程度上,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2. 結合教材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給學生布置"每人每天五句漂亮英語"的任務。剛開始由教師根據當天所學內容提煉"五個具有一定鼓動性的地道的英語句子",要求學生熟讀,一直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並且創造機會讓他們都炫耀炫耀他們的漂亮毀手英語,地道的英語句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以後,開始逐漸地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地道的英語句子。這一任務的經常性,使學生慢慢地形成了作讀書筆記的習慣。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句子財富"。有時,他們甚至會因為報刊雜志上的某個精彩句子而興奮不已;有時,他們甚至會一天找十幾句漂亮英語,弄得我經常求他們允許我"盜版"。
3. 每人每天准備一句諺語或名人名言,結組交流。各小組每天評一個最佳諺語或名人名言,在課前寫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賞。
4. 每周閱讀欣賞一篇好文章,從中汲取精華為我所用,並把它融會貫通,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我們學到第一冊 UNIT 13,LESSON 50 Abraham Lincoln時,給學生介紹了著名的 Gettsburg Speech ;在我們學到第二冊 UNIT 19,LESSON 74-75 Martin Luther King,Jr. 時,給學生介紹了著名的 I Have a Dream;等等。學生在研讀這類文章時,不僅提煉出其中的精華消化吸收,而且漸漸地體會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感覺。
5. 每周一歌。我充分利用錄音機、電腦等電化教育學段,教會學生了許多英文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Old Black Joe;The Red River Valley;Whatever will be will be;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等。TITANIC中的一曲My heart will go and on一經班內同學唱出,校內的五名音樂特長生先後找到我,表示要實現英語學科上零的突破。
6. 每月讀一本英文故事書。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選讀至少一本英語故事書。很多世界名著的簡寫本都成了學生的心愛之書,如:A Tale of Two Cities; One Million-pound Note;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Robin Hood; Stories by William Shakespeare;Treasure Island; Tom Sawyer; Jane Eyre; Oliver Twist等。
在這些做法的操作過程中,注意吃透教材的同時,還必須吃透學生情況,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接受能力,知識基礎等方面的因素,確定每一階段方法方式;結合每天五句漂亮英語、名人名言、名人名篇的內容適時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結合各項活動給學生提供產生"成就感"機會;經常提問,讓學生自學、討論,引導學生不滿足於死記硬背,而注重理解,獨立思考,多提供機會,使學生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到掌握知識、解決問題上來,使學生感受到知識增長的喜悅,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一步加深,真正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第四,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之中,以愛心感動學生,以自己的行動行為帶動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時,教師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信任感,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做到精神煥發,情緒飽滿,創造引人入勝的情景,使學生頭腦中興奮中心向著要進行的教學活動轉移、接近,引起學生對即將進行的教學活動的興趣和求知慾,創造一種對學習起推動作用的活躍氣氛,使學生處於一種躍躍欲試的狀態。這樣學生聽課情緒也會為之一振,並會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聽講。長期堅持下去,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都形成了穩定的、強烈的學習興趣,產生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內驅力。學習英語再也不是負擔,而是一種娛樂,一種休息。
每天課前,都會從教室里傳出動聽的英文歌聲;每天一上課,都會有一名同學落落大方地走上講台,給大家講一個令人捧腹的笑話或一個令人難忘悲傷故事;每天一上課,黑板上都會寫有班內五個學英語小組選出來的最佳諺語或名人名言供大家欣賞;每個月末,都利用一節課舉辦一個小型英語歌曲演唱會,名人名篇朗誦會,讀書體會交流會;每一學期,組織一、兩次英語綜合能力大獎賽。每一次活動,無論大小,學生們都躍躍欲試,各顯神通,人人有用武之地,個個有機會體驗成功!
❺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興趣
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要掌握英語,除了需學習一定的語音、詞彙、語法知識外,還得練就扎實的聽、說 、讀、寫基本功。換言之,英語學習必須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從這點出發,可以說,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習慣養成雀中的過程。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主要是指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
一、良好的聽的習慣
要求:認真聽示範發音,聽清後再模仿。用心聽他人說英語。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聽」是「說 」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准,說得好。用心地多聽他人說英語,有助於培養對英語的敏捷反應。因此,培養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錄音的示範發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至關重要的。
New 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第一冊課本英語文字很少,整本書都是五彩繽紛的圖片,使學生初學英語時能集中全部注意力聽錄音,理解錄音內容,進而正確模仿。與教材配套的錄音帶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動、逼真,學生聽來饒有興趣。這十分有助於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範發音 ,就急於開口模仿,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准,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 ,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採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 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學生聽錄音跟讀,往往櫻祥只滿足於「聽到」,能跟得上說 ,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
英語黃鼠狼哭雞課堂教學是小學生用英語交際的主要場合。其間,他們有很多聽英語的機會。但小學生有意注意較弱 ,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言時易走神。教師除了向學生講明專心聽同學發言的好處外,在教學上要採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特別要避免枯燥操練,開「定向長火車」,個別提問,對子活動與集體操練等多種形式應頻繁交替使用。同時在教學內容上設置「牽制性」提問,使學生專心聽他人說英語,不聽,就無法參與。如,教師問某生: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Is your mother a teacher? 隨即轉用第三人稱問其他學生:How old is he? Where is he from? Is his mother a teacher? 又如,請個學生用英語自述,然後讓聽的學生按此內容相互問答,可請學生指出發言者哪兒講錯了?該如何糾正等。以此來引導學生用心聽他人說英語。
二、良好的說的習慣
要求:大膽開口說英語、音量適度、儀表大方。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大膽開口說英語,是英語學習所 必需的。從心理學、生理學角度來看,三年級學生人小,較之高年級學生心理障礙和害羞感少。這正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有利條件之一。小學英語教材為「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容均來源於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學性、趣味性、親近性、實用性,為廣大師生所歡迎。這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得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英語的習慣。
首先,教師應十分注意發揮「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古人曰:「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 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使師生感情雙向交流,密切師生關系,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 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開創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同時,教師要精脊歲搏心組織教學,優化教學方法,利用一切教學媒體(圖片、實物、玩具、幻燈、投影、錄像 、錄音、指套、木偶等等)創設情景,寓教於樂,讓學生身置語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練說,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此外,教師要從課內到課外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語言實踐機會。如:組織語言游戲、競賽,開辟英語角, 舉辦英語興趣小組,排演英語文娛節目,強調師生間同學間用英語問候,要求學生把所學英語用到日常生活中 去,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小紅花」、「小紅星」獎勵等等。以此造成說英語的氛圍,激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 。
要做到人人大膽開口說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生因各人的氣質、性格不同,參與開口講英語的程度 也不同。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那些怕開口、缺乏自信心的學生。著名教育學家布盧姆認為,一個人學習成功的次數越多,他的學習自信心就越強。學習成功是建立在學習自信心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要幫助這些學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礙,要多給予鼓勵和表揚,肯定其點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進行個別耐心具體的輔導 ,設個坡度,扶著前進,不要急於一步到位,讓他們在口語訓練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歡樂,以增強其說英 語的自信心,激起其說英語的內心慾望。
學生在講英語時,教師最好別去打斷,應允許學生暫時存在某些語言錯誤,待講完後,教師再指出並糾正 。這樣做,不幹擾學生說話的思路、意念表達,不挫傷其說話積極性,又能幫助其提高言語水平。在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講話音量適度、儀表大方。三年級始學英語,要求學生大聲講英語,隨著年級的升高,要求學生根據不同場合,調整自己的音量大小,聲音高低,對於活動、小組操練宜輕聲些,班 上發言得響亮些,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有的學生急於發言,在連續說英語時,停頓過長,還常加「嗯」。此時,教師要注意多留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要求先想後說,想好再說。另外,教師要提請學生注意,說話時不 要低著頭,或眼望天花板,或視窗外,要面對聽者,舉止要自然,不拘束,從小養成良好的說的習慣。
三、良好的讀的習慣
「讀」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朗讀」。要求:正確拼讀單詞,響亮地、流利地朗讀課文,語音、語調 等基本正確。拼讀單詞有利於學生記憶單詞,積累詞彙。朗讀英語有利於培養學生語音、語調、節奏、語感等 。也有助於「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九年義務教育英語學科三年級第二冊課文開始出現文字,漸之,要求拼讀單詞。無論是個別還是全班拼讀 (拼背)單詞,都應要求學生先讀一遍單詞,再拼讀字母,然後再讀一遍單詞。培養學生拼讀單詞的良好習慣 ,十分有益於學生認讀單詞,正確拼寫單詞。
朗讀英語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內容之一。「說」英語與「讀」英語有相通之處,關系密切,兩者相輔相成。學生英語朗讀能力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示範。這是給學生「先入為主」的朗讀音調印象。因此 ,教師必須十分注重范讀和領讀。授課前,教師自身的發音必須標准,盡量與標准音帶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帶 )范讀、領讀時,教師可配以手勢以示升調、降調、重讀等,加深學生的理解。以後還可指導學生在課文上標音調符號。一般來說,新課之時,不宜請學生領讀課文,以免一個錯,錯一片,給糾正增添麻煩。在朗讀語言材料時,須要求學生切勿操之過急,拿來便朗讀,要先通閱,了解內容,理解含義,揣摩音調,然後再朗讀,這樣朗讀效果才會好。
小學英語課文句子簡短,讀來朗朗上口。有些學生覺得這些句都已能講能背了,在朗讀時漫不經心,不是 看著一句句朗讀,而是滑句,一古腦兒讀完,存在「假讀」現象。有的朗讀時語速、節奏掌握不好,過慢、拖沓,一字字頓著讀,或是過快,發音不到位,無停頓,混著讀。特在集體朗讀時,伴有明顯拖音,節奏較差,語速偏慢等現象。為此,教師要對症下葯,變換教法,隨時糾正學生朗讀的不良傾向,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 的習慣。
四、良好的寫的習慣
「寫」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書寫」。要求:書寫姿勢、方法正確,斜體行書規范書寫,大小寫、筆 順、標點符號和格式正確。
小學生在學英文書寫前,已學會漢字及漢語拼音的書寫,且已養成一定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習英文書寫有 利也有弊。就書寫而言,二者有相同之處,但更有不同之點。對於書寫的坐姿,握筆方法,兩者要求相同。而 漢字與英文在書寫上差異很大。即使漢語拼音與英文斜體行書在書寫上也風格各異。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利用 學習正遷移,防止學習負遷移,對學生英文書寫進行嚴格的訓練。
時至三年級,仍有部分學生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英書寫時及時糾正,不能放任自流。要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量與速度,對今後學習不利 。啟發學生加強自我督促意識,保持正確坐姿,握筆方法。特別要向學生指出,書寫英文時,紙稍向左斜放, 紙的下邊與桌面邊緣成10°角,不要正放。
在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按照規范筆順書寫,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值得一提的是,要強調每個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約5°)。中國學生由於寫漢字的習慣,豎 直橫平,有稜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書寫英文時,常出現直、方、角現象。對此教師要運用「比較法」教 學,及時指正。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要繼續堅持不懈地抓好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 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的習慣。
總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會自然生成的,而是經有意識培養形成的。小學生學習英語,主要通過課堂 教學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是靠教師。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在 日常教學活動中有計劃地、有步驟、嚴格地訓練學生
同時,從起始年級開始,就要通過學校與家庭的配合、課堂與課外的結合、改進教學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好習慣、以保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持續性。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將終身受益。
葉聖陶先生曾深刻指出: 「教育是什麼,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種好的習慣可以受益終身。」……這就是說,如果學生從小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將來他就能在沒有任何強制因素和外人點撥輔導的情況下,也能非常自覺、饒有興味地去學習、去生活。教育如能對學生培養起良好的習慣,學生就能輕松地游到理想的彼岸。現代教育所倡導的研究性學習,探究式學習,自主式學習,無一不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學習也不能例外。教育部關於小學低年級英語課程開設的文件中特別強調: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的要求主要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良好習慣的培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又如何對學生加以培養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積累,以下我將從英語課堂學習習慣和英語課外學習習慣兩方面進行總結:
一、 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習慣
小學英語在教學方式上,要求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要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在教學活動中,我打算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採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教學游戲和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為目的,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用中學、學中用反復實踐,自然習得語言。
(一)培養學生認真的聽、模仿習慣
語言學家告訴我們:人類對語言的習得首先是從聽和說開始的,課堂上教師示範語言材料時,要求學生認真聽。這里的「聽」,主要是指聽錄音和老師的示範發音,聽准以後再模仿。「聽」是「說」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模仿、說得准、說得好。用心多聽他人說英語,有助於培養對英語的敏捷反應。充分利用各種有聲教學媒體的范讀,如語音、語調、語速;進行發音要領的分析介紹,如開、閉音節、升降調、連讀、重讀、不完全爆破音和停頓等,使學生能及時、有效、准確地模仿到地道的讀音。小學生愛模仿,模仿能力強,但缺乏自控能力,經常有學生一聽示範發音,就給予開口模仿,急於跟讀,導致自身發音欠准,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聽力的要求,保持絕對的安靜,教師將右手放在右耳邊示意「just listen」,並伸出三根指頭表示聽三遍,聽的過程中教師用一根手指示意學生仔細看自己的口型。在教師發出「Follow me」「Read after me/taper recorder」的指示後才能跟讀,,為了增加趣味性,提高聽的質量和仿的效果,在此教學環節中開展「最佳錄音機」「最佳模仿秀」「哪輛火車開得穩」「看口型,猜單詞」等形式多樣的游戲,並納入課堂評比,引導學生在快樂的游戲環節中學會聽、學會模仿。
(二)培養學生大膽開口的習慣
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如果一個人連開口也不敢,開口怕犯錯,開口就臉紅,那他永遠也學不好英語。張致公教授說學英語要「膽大皮厚」是很有道理的。兒童可塑性強,對語言的接受能力也較強,在學習過程中,語言習慣和能力容易形成。教師應抓住時機,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給學生創設輕松愉快地開口講英語的環境.,鼓勵學生大聲模仿,提倡多開口。培養學生大膽說的好習慣,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有利於增加說的機會。。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注意不要有錯必究,講究方法,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只要敢張開嘴大膽說英語,就會獲得鼓勵:「 wonderful, good job,brave boy, clever girl」。
二、加強家校聯系,形成激勵機制,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課外學習習慣
1、每天聽讀的習慣
要求學生每天保證15至30min的聽錄音、跟讀的習慣。因為學生年齡小,自製力差,所以開始需要家長的督促,營造良好的家庭英語聽音環境,使其形成聽的習慣,增強語感。
2、及時復習的習慣
由於我們缺少英語語言環境,而小學生的遺忘率高,上完每堂課不可能當堂全部記住,也很難保證課後不忘,這對剛學英語的低齡學生有負面影響。因此在每節課後務必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鞏固,聽讀所學內容,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因此,教師應該針對三年級小學生年齡特點給布置適量聽、說、讀、背方面的作業,形式上要盡量做到游戲式、趣味化,使學生不斷鞏固消化課堂所學的同時又不會覺得課業負擔過重或過於枯燥,從而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小學生的作業要求家長檢查簽字,並作出相應評價。
3、提供展示平台,增強學習自信,讓良好的習慣在英語學習中閃光
我校開展了「爭當英語小明星」的活動,I am English super star!(班級宣傳欄,校園宣傳欄)
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利用班級宣傳欄、校報、定期評選出「英語小明星」」 英語進步之星」,讓大部分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和前提,它也是一種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果老師能把科學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養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掌握好學英語的「金鑰匙」,將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上終生受益。
以上觀點,如有同我有一致看法的朋友們,只能說明想到一方面去了,只能借用電影或電視劇常出現的一句話「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❻ 英語教學中怎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怎樣讓課堂更加有趣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它不同於其他學科容易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所以就要求學生在英語課堂中要高度集中精力,特別是小學英語課堂。作為一名年輕英語教師,我也是在實踐與探索中不斷提高,下面就談談我對於如何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一些看法。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
課堂上長時間靜靜地坐著,容易讓人產生注意力疲勞,而兒童又有好動的天性,因此每堂課的開始部分我通常運用一些日常口語對話、唱英文歌曲、用英語報數、猜謎語、繞口令還有韻律操等活動,能夠很有效地把學生從課間10分鍾中拉回課堂上來,一節其樂融融的英語課就此開始!
教學過程中多設計一些跟教學內容貼近的生活情景,符合小學生的興趣要求。例如:數字、顏色、食品、服裝、玩具、動植物、身體、個人、家庭、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日以及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在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是可以模擬真實情景。小學英語教材的這些特點,為教師創設情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不同內容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家庭生活或學校生活的真實情景。例如:在教動物類單詞時,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動物園,在門口寫上「zoo」,在教師的牆壁上貼上小動物的圖畫或者掛上動物玩具,並在旁邊貼上相對應的單詞。告訴學生們,今天我們去逛動物園,看看哪位同學認識的動物最多!這樣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動物類的單詞。教師在教有關學慣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單詞時應盡量通過實物或實物模型來呈現單詞。比如學習水果類單詞,讓學生帶來多種水果,把教師的講檯布置成一個水果店,學生在賣賣水果的情景中,不僅興趣大增,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單詞,真是一舉多得啊!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
在心理學中還指出:小學生對新奇、有趣的東西往往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學得也很快。這就要靠我們英語教師的良好引導,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兒童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優越,有些學校里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操作平台。在我的英語課堂上,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畫面讓學生理解並運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時我還利用實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將學生的表演過程記錄下來,教室中的學生可以欣賞到台上學生的表演,同時自己也想躍躍欲試,這樣一種十分融洽而和諧的課堂氛圍就形成了,學生中也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
❼ 如何利用課堂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
一、盡量使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觸英語,並沉浸到使用當中去,才能較快地培養起來。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以烘托課堂氣氛,讓學生感知英語,把學生放在一個英語環境里,用英語的語音、語調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設法創設英語情景和氣氛,使學生宛如置身於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這樣學生就能自然而然地養成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習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並在無意中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興趣也就由此產生。
二、盡量組織好一堂課前幾分鍾的內容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一堂課的開端好,也等於是整堂課成功了一半。心理學上認巧散為,注意是掌握知識、從事實踐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它使人感受性提高,知覺清晰,思維敏捷,從而使得行動准確、及時。一個良好的開端將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師這里來,也將會給整堂課帶來活力和朝氣,帶來學生熱情參與的氣氛,從而營造一個活潑、精神振奮,氣氛活躍的課堂環境,而這樣的課堂環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極為重要的因素。
在實踐教學中,前幾分鍾可談的內容很多,我們可以談國內國際的新聞等。還可以讓學生談,引導他們談他們自己身邊的事情。有時教師還可預先教學生一些有積極意義的英語諺語,例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每次開課就要求學生齊背出來,每星期換一句,這樣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營造了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設立情景表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是英語教學的中心問題。教師在傳授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當組織者、示碰伏范者、指導者,應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例如說,問路(Ask the way),借東西(Borrowing Some things),打電話(Making telephones)購物(Shopping)問候(Greetings),等,讓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交際活動,讓學生融入角色中去,即情趣盎然,又培養了動口能力,模仿能力,表演能力。通過這種實踐,即讓學生體會了語言本身的交際功能,也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利用英語歌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文歌曲教學是一種藝術型教學方式。初中英語教材中,許多英語歌曲簡單易懂,節奏感強,朗朗上口,是調節課堂氣氛的法寶。英語歌曲動聽的旋律、輕快的節奏和生動的內容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感覺到上課輕松,有味道,也符合英語教學中所強調的「愉快情景教學法」的原則,使學生從中體驗到通過英語歌曲學習英語的成功與快樂。加上教師適當編排的動作,也給學生提供了積極參與的動力,使整個課堂生動活潑,趣味橫生。
五、利用各種直觀教具和電化設備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利用各種直觀教具和電化設備進行外語教學,可以使外語教學過程變的生動、形象、直觀。利用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簡筆畫等,可以使學生的聽覺、視覺、運動器官都參加活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大腦的孝吵氏興奮,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化設備如投影機、錄音機、幻燈片等多媒體進行外語教學,能使語言知識由文字擴大到聲音圖像等。這樣做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節約時間,增加學生的實踐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力促進語言知識的鞏固,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的興趣。
六、運用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英語游戲,不僅可以緩和課堂上的緊張氣氛,還有助於消除學生的疲勞。另外,又可以使學生在饒有興趣的游戲中積極思維,掌握知識。在課堂上,我組織學生玩的最多的還是「Touch games」。 利用這個游戲復習身體各部位的名稱,還可以復習諸如desk, pencil-box, chair, coat, sweater, etc. 許多的詞彙,我經常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發出指令「Touch your…」,讓學生快速反應做出動作,做錯的就站起來,然後表演一個小節目。這樣的游戲參與性廣,可做性強,使的學生氣勢高昂,課堂氣氛熱烈。不僅復習和掌握了大量詞彙,還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和參與的興趣。
❽ 如何讓英語課堂變得有趣
一、盡可能創造語言情景,提高課堂效率
創造語言情景,提高課堂效率。一是藉助班級和身邊的實物、圖片、簡筆畫和多媒體等,讓學生在語言和實物之間建立直接聯系,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意識。二是以手勢、表情、動作配合;三是發揮教師的語言直觀作用,把學生帶進真實的語言情景中;四是組織對話表演,讓學生在情景中使用語言;五是堅持少講漢語,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活動,可以講英語笑話、上演趣味英語游戲、建立英語角、師生表演課本劇、演唱英文歌等活動,使學生在風趣、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增加學習興趣。
二、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對教材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有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下載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採用自製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三、注重分層次教學
對於英語學習,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如果讓每個學生在英語教學中都一樣,用同一模式加諸於不同學生,勢必會扼殺學生的個性發揮,並且造成一部分學生因跟不上而掉隊,挫傷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所以英語教學中分層次教學就顯得非常必要。例如,C類的學生開始只讓他們認讀單詞,讀准單詞,能掌握四會的單詞,隨後能看懂課文意思,處理簡單練習就夠了,不要對他們要求的太多。B類的學生,在此基礎上掌握書上所有單詞,熟讀課文,能做與課文要求相當的練習,掌握語法知識,能舉一反三。A類的學生,要求更高一點,熟記書上所有內容,能閱讀難度相當的英文文章,寫一定程度上的英語短文等等。這樣既不會讓部分學生輸在起跑線上,又能鼓勵大部分學生,還能拓展一些高才生,使他們擁有更強大的發展空間,為以後的英語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❾ 如何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課
那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呢?為此,我談一談在四年英語教學中所得到的兩點啟示,願與各位同行共商。
00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00與其他學科一樣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學的基本要求。
00首先,教師要改變角色。要平等地對待學生,要讓每個學生感覺到你喜歡他,關喜歡他,有時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撫摩學生頭的動作,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關喜歡。對學生的錯誤要寬容,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使他們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00其次,要多贊美,多關心,多鼓勵,少些批評。對學生關心,會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學生鼓勵,會引發學生學習的信心。老師要不吝表揚和鼓勵,尤其對於一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要多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信心。比如,我在班上實行平時成績計分制,鼓勵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平時多表現,多加分,增進了他們學習的動力。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了解學生的優點,並加以真誠的贊美、被接受、被認同的心理,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你說他行,他就行;你說他不行,他就不行。這個原理也符合當今流行的「賞識教育」理論。孩子們一旦得到老師真誠的贊美,就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因為孩子們都有表現欲,獲得的贊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們的行為習慣、思想表現、知識水平就會越來越接近教師的期望值。一個不會贊美的老師是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00二、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
00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於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並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00孩子們每一個都是很可喜歡的。每當看到他們的成長和進步,我會覺得很欣慰。從剛開學時一點也不會講英語,到學期末的時候已經在用英語在罵人了。當然罵人是不值得推崇的,但這至少可以證明孩子們是喜歡英語的,也能夠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的。所以當我得知有小朋友在用英語罵人時,我心中反而有一種竊喜。他們會罵「You are a big big big big…dog!」不高興時會罵「Go away!」有時也會開玩笑地問我:「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nanme?」而我也回答他們一句:「Please guess!」結果,他們還是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語,到底幾歲呀?他們會在平時很隨便地哼上幾句:「Hello,hello,hello!Howareyou!Howoldareyou?」也會調皮地模仿我的樣子說:「Are you ready?Sit down please!」每當這時,我便覺得一切的辛苦似乎都值得了,偶爾也會有一種成就感.
00大多數孩子都是很喜歡英語的,我的英語課堂是很活躍的.因為,英語課上有歌唱,有游戲玩,有富有節奏的音樂,有時還可以拿拿小獎品.但隨之問題也出現了.不時,你會發現有些孩子乘機搗亂,有的老轉過身去,有的跑出了自己的位置,有的舉手怕你看不見都站到凳子上了。後來,我想法子要好好治一治,讓紀律好的小朋友先來做。同時,採用鼓勵和批評相結合。猜一猜,某某某現在手裡在玩什麼?Pen?Pencil?Ruler or eraser?不過,我發現鼓勵的可能會更有用。為了防止他們開小差,我經常讓同學們集體用「One,two,three,you are good!」來表揚表現好的同伴,讓他們隨意地開小火車來讀單詞,以此來提醒開小差的學生。
00小學生有著喜歡說喜歡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願望強烈。我們要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並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到學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們應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00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像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僅供參考 歡迎採納 希望幫到你 記得採納喔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