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英語怎麼導入課更好
1. 小學英語課堂的導入方法和技巧
導語:好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英語教師在教授新知識的時候設置新穎別致的課堂導入,一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並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英語課堂的導入方法和技巧,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英語課堂的導入方法和技巧
一、抓住學生愛表現的心理,用歌聲或者童謠來導入
小學生都表現自己,用歌曲或者童謠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表明:音樂教育與智育教育相輔相成。學生在唱歌時,隨著旋律起伏的變化,在感到放鬆、愉快的同時,會產生興奮情緒。把唱歌的形式運用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大大的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英語字母時,先讓學生聽一曲《英語字母歌》,小學生活潑,愛說愛唱,而且這首英語歌曲曲調歡快,節奏明快,學生能在悅耳的音樂聲中無意識地感知新課內容。這種用唱歌導入新課進行英語單詞和句子的學習,使學生既學習了英語語言,又在熟悉的旋律中學到了新知,輕松自然。
二、用輕松、簡短的日常用語導課
運用一些輕松、簡短的日常用語來導課,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用可以鍛煉學生的交際。通常情況下,新課之前,英語教師都會圍繞一個或多個話題,與學生進行「freetalk」。通過一番「freetalk」,溝通了師生之間的感情,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帶著豐富的熱情進入新課。我們知道每節課的教與學都不是孤立的,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舊知識的拓展與深化。語音、語感的培養必須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具備較高的語音修養。因為學生年級越低,年齡越小,教師在語音方面的責任就越大。要使處在低年齡段的小學生英語發音準確就必須有語音素養較高的教師才能讓他們聽到一個標準的發音,從而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1,What is your name?How are you?It is time for class.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有的語句我們可以經過人為的調整,使得重輕交替出現的規則保持不變。比如,What is your name?My name is Mike .該句按表意重音來劃分語句重音和升降調。形成了一定的節奏模式,十分均衡,聽起來就悅耳多了,學生也容易接受。
所以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談話內容。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B Unit 8 In class時,筆者與學生進行問答練習:「Hi…,how are you? Can you see…over there? 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 How many classrooms can you see in our school?」問題從簡單到復雜,既對已學知識進行了復習,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識的教學。
三、用游戲的方式導課
游戲導入法是指通過引導學生做游戲而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有助於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促使他們認真聽講,激發想像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在課前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一系列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聽、說、讀、寫教學游戲可以滿足小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寓教於樂例如:學習「數詞」zero——ten時,我採用「過關游戲」,十人一組報數,看哪組報的又准又快。同時還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用到的數字有哪些,看誰最細心。如:年齡,日期,手機號碼,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在教「時間表達法」時,我採用學生熟悉的游戲引人新課。先讓一個學生扮演「老狼」,讓幾個學生站成一隊依次問:「老狼,老狼,幾點鍾,幾點鍾?」老狼回答:「六點鍾, 六點鍾……。」學生通過游戲學習「 What』s the time ,Mr Wolf ? It』s six. It』s dinner time.」又如:教Body(身體)時,做「摸臉拍手」游戲。Touch your face.反應慢的淘汰。學生在動中學,學中動;玩中學,學中玩。
四、用直觀形象的實物來導課
直觀形象的實物導入法是指教師在教學內容之前,通過藉助實物、教學掛圖、卡片、投影片、幻燈片、教學錄像或小學英語空中課堂等,採用問答、討論等教學手段帶領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之中的.一種教學導入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物是最簡單有效的直觀教具,它的作用十分明顯。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積極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
例如:教「服裝名稱」時,我把課前向學生們收集來的玩具娃娃的各類小服裝衣帽等展示給學生,這些小道具十分漂亮可愛,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的情緒十分高漲,在把已知的服裝名稱說出之後,都急切想用英語正確地說出其餘服裝的名稱,於是我就順勢導入了新課,學習詞彙:a pair of gloves / jeans /shorts…這些教具的運用往往能迅速激發學生興趣、活躍教學氣氛,因而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出示實物可以變抽象為具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直接用外語感知事物和理解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2 A Unit 2時,教師可以准備一些實物,如勺子、護士帽、教棒、聽診器等,通過引出單詞,導入新課。
五、創設情境,讓英語融入生活
新課程實施後,小學的英語教學離不開情境的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特別是多媒體的廣泛應用,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創設教學情境是小學英語導入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小學階段的英語對話和課文多出現在一定的情景中。英語教師可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逼真的語言環境,讓同學們觸景生情,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新知識。
例如,在導入What would you like?時,我將整個教室布置成一個快餐店,自己扮演餐廳的服務員,引發學生的食慾和興趣後,再教學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這兩個句型,這就使句型的操練變得生動、形象、有趣多了。再如:伴著「一陣電鈴聲,」學生們猜出「教師 」引出單詞teacher ; 接著傳來「急促而響亮」的聲音,學生猜到是警車,引出「警察」policeman.有汽車的聲音經過,學生猜到是「司機」driver. 拖拉機聲音一出現,老師問:「有誰要開拖拉機」?學生猜「農民」farmer.通過創設情境,學生的情緒高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
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導入,是全部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教學全過程的開端,是課堂教學的啟導環節,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一步。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如果最初的教學充滿了形象、色彩,能為兒童多種感官所接受,我們就能使自己教授的知識為兒童所接受。」教學的導入是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沒有約定俗成的導入方法,也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學生的方法,這就要起我們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不斷反思和總結,設計出能適用於自己的有效的課堂導入,對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能力的形成十分有利。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技巧
一、做游戲技巧
1. 游戲與小同學學習英語的聯系
英語課堂上的游戲不只來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同學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的目的是協助同學學習語言,協助同學進行語言交流,發揮同學的想像力、協作和互助的能力。
2. 課堂游戲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游戲活動的布置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每一項活動都對教學目的的實現有協助。
(2)游戲活動應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不要為「玩游戲而玩游戲」。
(3)游戲活動的選擇要考慮同學的年齡、程度和興趣。
(4)游戲的種類應豐富多彩且富於變換。
(5)游戲活動前要講清楚規則並做示範。
3. 游戲技巧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游戲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編出適合的游戲。 活動1如:「黃金眼」游戲。這是訓練同學記憶力的游戲。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放在講台上,讓上來猜的同學先看半分鍾,然後背向講檯面向同學站立,再讓另一位同學上來取走一樣東西。然後說:「What is missing?」猜的同學要在10秒鍾內用英語把缺的東西說出來。如此反復,便讓同學在無意當中加深了單詞的印象。
活動2:「秀一秀「游戲,把所學的單詞分類.讓同學找出所學過的能通過形體表示出來的動詞.例如:cry(哭),run(跑),jump(跳),dance(跳舞),sing(唱歌)等詞.教師說出一個單詞,同學做出這個動作。通過這種方式,同學會很清楚的記住這個單詞,並且印象會非常深。
活動3:「畫一畫」游戲,給一個單詞,讓同學畫出相關的簡筆畫,讓全班的同學猜這個單詞是什麼.如:河流,山川,拖鞋,襪子,蘋果,小鳥,等等。這個活動需要的時間會長一些,但是課堂氣氛會很好。
活動4:「單詞接龍」游戲,從每一組找一個同學到黑板前,教師說出一個字母,讓同學寫出以這個字母開頭的單詞,寫出的單詞越多越好,組里的其他同學可接替他寫出更多的單詞。寫出單詞最多的組獲勝。課堂游戲既有趣,又緊張,既能控制全班同學的注意力,又能使同學在玩玩、猜猜中鞏固知識,發展能力。
二. 講故事技巧
1. 故事與小同學學習英語的聯系
故事可以給小同學學習語言提供一個自然的、有意義的語言情景,用於語言教學的故事中的片語和句子重復率高,並且小同學喜歡一遍一遍地聽故事,所以即使小同學在語言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也能大量地吸取成塊的語言(chunk),並用於語言交際,同時激發同學的想像力,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2. 英語教學中講故事技巧
① 將要講的故事和同學的實際生活中的類似經歷聯系起來。
②使用圖片、動作或多媒體來創設情景協助同學理解故事。
③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使用身體語言、手勢等來協助同學理解。
④在故事中讓同學參與,可以讓他們猜將要發生什麼事情或讓他們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等。
⑤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以製造懸念,給同學時間考慮。
3. 講故事技巧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在課堂中應用講故事技巧,創設情景讓同學感知語言,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教材第二課時要求同學掌握八個水果類單詞,在導入新課時,我嘗試運用一個保守的兒童從小就喜歡的<<西遊記>>故事進行教學。 故事大意是豬八戒去為師傅找吃的,他發現一個果園,裡面有一些水果(設計成今天要教的水果),他卻忍不住把水果都吃了,後來受到孫悟空質問。我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來介紹這個故事,同學在聽和參與講故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八個水果單詞:apples, oranges, bananas, pears, peaches, mangos, pineapples, watermelons.用此法教水果單詞比以往利用實物或圖片,師生一問一答出現單詞,然後一個個進行機械模仿、操練單詞的效果要好得多,同學在有意義的情景中,掌握了所學單詞,並激發了學習興趣。
三、課堂提問的技巧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門藝術。但是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往往流於形式,外表上師生一問一答,實際上缺乏實用價值,造成了課時浪費現象。如何使課堂提問成為有效提問,真正起到激發同學積極思維、培養同學能力,提高英語課堂效率的作用呢?首先看兩個場景:
場景一:教師手拿一張圖片,指著圖片里書桌上的一本書,問同學:「What』s this?」要求同學回答:「It』s a book.」繼而又問:「Where』s the book?」要求回答:「It』s on the desk.」這種操練在初學句型時固然不可缺少。但從交際教學的觀點看,這種明知故問、缺乏信息溝通的問答訓練只是通過直觀的手法,出現語言的形式和意義,是機械性操練。
場景二:當學了喜歡和不喜歡的句型,教師會問同學一系列句子:如你喜歡猴子嗎?你喜歡春天嗎?你喜歡機器人嗎?我們的同學雖然有時聽不懂,但只要是這樣「yes or no」的問題,都會容易回答,反正不需要講理由。
2. 小學英語教學使用什麼導入方法好
小學英語教學導入方法:
一、直接導入。即教師將所學語言點直接展示給學生。直內接導入容設計得當的話,有助於學生頭腦中系統知識構建的形成,起到為後續教學做鋪墊的作用。除了我們已經熟悉的多媒體、實物以及卡片外,還可以利用現有或自編的chant來直接導入新課。
二、以舊帶新。英語學習要注意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以復習、提問、表演上節課學過的對話等開始,向學生提供新、舊知識聯系的要點。這樣導入,可使學生感到新知識並不陌生,大大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難度,以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三、聯系實際。英語的學習難免要涉及到英美文化,而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我們存在著一些差異。受到知識面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小學生在剛接觸與英美文化有關的知識時,所表現出來的不解要多於興趣。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抵觸情緒,我們可以在導入時創設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情境,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 小學英語課堂導入五法
導入的 方法 有很多,但宗旨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的導入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直觀形象導入法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類獲取信息90%以上是通過視覺來獲取的。因而,對一些形象直觀的內容,就利用事物、圖片等直觀手段來導入,避免繞彎。
如牛津小學英語3A學慣用品時,這些熟悉的物品,教室內隨處可見。為了給學生視覺聽覺上加以觸動,一大一小兩支鉛筆就可以導入:This is a long pencil. Look, this is a short pencil. They are pencils. Please find your pencil. Show me your pencil.邊說邊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通過反復的聽覺觸動,學生對pencil 一詞的讀音,有了一定的了解。當老師提問What’s this?時,學生就會模仿老師的發音,嘗試說新單詞pencil,在這樣想說願說的心理驅動下,學習就水到渠成了。
簡筆畫 以其簡潔明了、生動形象、簡單易學等特點被英語教師越來越多地運用於平時的教學中。大部分 英語單詞 都可用簡筆畫形式表達出來,藉助畫的直觀形象感染學生,使學生理解單詞。如牛津小學英語3AUnit 4家用 物品類 單詞時,通過簡筆畫一一呈現新單詞“desk, chair, bed, fridge...”學生興趣盎然,不知不覺就加深了對新單詞的記憶。在教big和small時,可以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大大的蘋果和一個小小的蘋果,一下子抓住學生的眼球,順勢展開big和small 的教學,效果很好。因此在教學一些對比比較鮮明的形象事物時,採用這種導入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問題導入法
問題導入法是英語教學過程中適用范圍最廣,應用最普遍,操作最簡便的一種導入法。教師設置一系列的問題,要求充分體現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承上啟下、溫故求新的原則。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已學知識,又能開啟學生智慧大門。這種導入法是指教師提出問題,製造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運用問題導入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使用猜想的方法,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想像進行估計推測的一種導入方法。如在教授“水果類”單詞時,可以把准備好的水果裝進一個袋子里,讓學生猜測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老師用What’s in the bag?的句型提問,學生用It’s a banana/pear. It’s an apple/orange.的句型猜,直到猜對為止。
三、情景導入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有效地構建愉悅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深深地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教師在平時設計導入環節時,可以將一些內容重新設計成一個貼近生活的情景。
如牛津小學英語3A Unit 10 Sounds good 時,考慮到學生對這個情景非常熟悉,在導入時,教師可以自己設計成一位KFC的服務生,推薦食物A hamburger? 幫助學生用Yes,please./No, thank you. 來回答,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學習的積極性就帶動了起來。
再如牛津小學英語6AUnit 3 Ben’s birthday 一課可以創設一個birthday party 的場景,擺上一個日歷某一天。老師問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Oh, it’s Ben’s birthday.
四、游戲導入法
小學生正處於活潑,好動的時期,因此教師此時可以參考TPR教學法,變換導入形式,讓孩子的多項器官協調起來,以培養他們積極的 學習態度 。這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達到玩與學相結合,寓教於樂的教學效果。游戲導入法就是指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巧妙地呈現新知識,引起學生的注意,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新知並理解它。
五、音樂導入
音樂導入法是指課前選用相應音樂,用輕松愉快的音樂旋律營造出一種親切歡樂的氛圍進而導入新課的方法。目的是把學生從母語思維盡快拉到英語思維中來。歌曲或 童謠 導入新課,是一種常見的導入形式。如牛津小學英語3A Howare you?這個句型時,就採用歌曲《Hello!Howare you?》先聽後學,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對新授內容就接受更快了。
有時候沒有現成的歌曲或童謠,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耳熟能詳的歌曲,學生隨口就能哼上幾句,甚至能唱下整首歌。由此激發教師用學生熟悉的旋律將重點句型編寫在裡面。比如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兒歌《兩只老虎》的曲調,我們在教授牛津小學英語5AHalloween的時候可以採用,What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the mask. I like the mask.(vase,candle, pumpkin)Do you like cks? Do you like cks? Yes, I do. Yes, I do. (No, I don’t.)
韻句導入法是詩歌和歌謠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詩歌和歌謠有韻腳,有意境,語言精煉,節奏明快,充滿童趣,富有動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教學中注意抓住chant 的獨特形式和風格。韻句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幫助學生盡可能准確地學習語音、語調,提高語言的流利程度,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只要導入設計得當,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才能得以順利實施,英語教學的目的才能如期達到。因此導入的時候必須要有針對性。同時導入的內容必須體現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知道這節課該學什麼,這樣他們才會在講課中跟著老師的思路,提高教學效果。新課的導入也要有新穎性。導課新穎多樣,才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者導入的時間不宜過長,形式不宜過於復雜。
成功的導入,如同橋梁,銜接起新舊知識。科學合理的導入設計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 小學英語課堂導入10種方法
小學英語課堂導入10種方法如下:
1、積極提醒,回到課堂
小學生都是一些生性好動的兒童,大部分人在上課鈴聲響過後,還沒從課間游戲中收回心來。教師應該提前進教室站在講台上,學生看到英語老師來了,就知道下一節是英語,他們會立刻拿出書本,做好上課的准備。
2、伴隨音樂,放聲歌唱
小學生在幼兒園學到許多琅琅上口的兒歌,這些兒歌都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小學英語課本中也有許多非常動聽的歌曲。
7、開展游戲,增強趣味
「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在課前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一系列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聽、說、讀、寫教學游戲。從游戲導入,使學生邊玩游戲邊學習,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接受英語、喜歡英語,達到「玩與學」相結合的目的。
8、積極參賽,勇於奪冠
小學生好勝心強,教師在新課開始,引進競爭機制符合小學生可望獲勝的心理,能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充分准備,變被動為主動。競賽的方式包括看誰聽得清、看誰說得好、看誰讀得准、看誰寫得好等等。競賽可以全班參加,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還可以選代表進行。
9、相互討論,得出結果
在新課的開始,請同學們聽一段錄音,並回答問題:「What class is Tom in?」聽完錄音,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大家都開始議論紛紛,教師要因勢利導,使同學們抓住最關鍵的幾句話:
「We're in Class3, Grade6.」
「We're in the same grade, but in different classes.」
「I'm in Class4.」
10、表揚鼓勵,充滿信心
有句話說得好:「八十歲的老頭都要聽好話,更何況是三歲的小孩呢?」由此可見,表揚鼓勵的話人人愛聽。教師在上課前,及時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使學生在聽講之前,就處於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有了好心情,學習起來效果自然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