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英語教師專業閱讀
⑴ 如果你是一名小學英語老師,你如何讓你的學生理解一篇閱讀的內容
創設情境,感受生活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創設一定的情境有利於激活學生的思維,
激發他們的情感,
能使學生充分感受課文所描繪的生活,
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
⑵ 新疆中小學教師專業基礎知識水平測試卷(小學英語)
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測試題
姓名 分數
一、教育理論、心理學試題(16分)
1、選擇題(10分)
⑴「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思結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學記》 B.《論語》 C.《孟子》 D.《中庸》
⑵教師的根本任務是( )
A.教書 B.育人 C.教書育人 D.帶好班級
⑶對小學生的輿論起主要導向作用的是( )。
A.班幹部 B.教師 C.學生自身 D.學生領袖
⑷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的最高層次需要是( )
A、生理與安全需要 B、社交與尊重需要
C、求知與審美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⑸馬克思認為,人的勞動能力是( )的總和。
A.知識與能力 B.智力與能力
C.體力與智力 D.體力與能力
2、寫出你最崇拜的兩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們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
名 字
主 要 教 育 思 想
他 (她) 的 教 育 名 言
二、《英語課程標准》知識試題(22分)
1、判斷題,正確的寫T,錯誤的寫F.(12分)
⑴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 )
⑵聽、說、讀、寫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四項語言基本技能。 ( )
⑶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聽、說訓練上。 ( )
⑷歸納總結語言知識或語言規則,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沒有多大的幫助。( )
⑸英語基本能力、信息意識與能力已經成為當代公民的必備素質。 ( )
⑹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教師為主體的思想。 ( )
2、簡答題:(10分)
⑴《英語課程標准》中指出語言技能包括哪些內容?(5分)
⑵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什麼?(5分)
三、英語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試題(62分)
[一] 單項選擇(共15小題,計15分) 從A、B、C三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的答案填空。
1. Jack ______ the book Harry Porter. It』s funny.
A. have B. don』t have C. has
2. You look much ______ than before.
A. fine B. better C. best
3. The boy is good ______ making kites silk.
A. in, for B. on, by C. at, with
4. — Sally, where are you? ____ friends are here.
— I』m at the study. I』m coming.
A. Your B. Their C. Mine
5. My grandparents are ______ .
A. Australia B. Australian C. Australians
6. Stop ________, please. I have some good news for you.
A. talk B. to talk C. talking
7. — Which sweater do you want?
—I want _______.
A. it B. the green one C. one
8. — ______ you answer me these questions in English?
— Sorry. I』m afraid they are too difficult for me.
A. Can B. May C. Must
9. The box is too heavy. Please come and help me ______ it to the classroom.
A. take B. bring C. get
10. — ________do you go to Beijing?
— By plane.
A. How B. What C. Why
11. Think hard, ______ you』ll have a good idea.
A. and B. but C. so
12. — It』s too warm in the room.
— You』d better______ your coat.
A. take off B. put on C. pick up
13. There______ a football game between Italy and China tomorrow.
A. will have B. is going to be C. is having
14. —______ , Bill?
— It』s June, 22nd.
A. What day is it today B. What』s the time now
C. What』s the date today
15. — ______ they visit the museum last Friday?
— No. They had to have classes.
A. Were B. Had C. Did
[二] 書面表達 英漢互譯( 共10小題,計20分) 根據所提供的英、漢句子進行翻譯。
1. 劉強家有5口人,他最小。
2. 課堂上不要吃東西。
3. 夏天,我們村裡的孩子們經常去河裡游泳。
4. 張靚打算象徐靜蕾一樣當個電影明星。
5. 在我生日那天我叔叔給我買了一本英漢詞典。
6. The Great Wall is about six thousand seven hundred kilometers.
7. In October 2003, Shenzhou V flew into space with YangLiwei.
8. We』re going to go to Hainan tomorrow.
9. Daming had two watermelons yesterday , so today he』s got a stomachache.
10. My school starts at nine o』clock.
[三]閱讀理解(共10小題,計20分)
閱讀短文,選擇正確答案回答所提問題或完成所給句子。
(一)
Mrs. Brown lived in a small town near a big farm. One Friday afternoon af-ter she finished her housework, she went to her small shop. She opened the window of the shop and looked outside. She liked to see the green farm. There were many cows, horses and small animals on the farm. Suddenly she saw a kangaroo under her window. It was interesting to see that it was wearing an old jacket.It stood there and looked hungry. Mrs. Brown gave some bread andwater to it. The kangaroo ate them all. Then it became happy and jumped away. Sudd-enly something dropped on the floor from its jacket pocket. It was a wallet! She picked it up, opened and found there were $300 and a photo in it. That
was a man』s photo with his name 「John」 on it. John? She looked more carefully and remembered she had a brother many years ago. His name was also John. 「Is this man my lost brother?」 she thought. She took the wallet with her and began to look for the man. She asked many people in the town, and then she
came to the farm and asked the farmer. To her great surprise, it was John,
her lost brother. They were very excited and happy to see each other.
1. From the text we know Mrs. Brown liked ________.
A. shopping B. seeing the green farm C. kangaroos
2. What was interesting about the kangaroo?
A. It was wearing an old jacket. B. It looked very hungry. C. It was very clever.
3. The kangaroo dropped _________ when it jumped away.
A. the old jacket B. some bread C. a wallet
4. Mrs. Brown felt a bit surprised when she saw the ________.
A. money B. photo C. kangaroo
5. Mrs. Brown decided to look for the man most probably because she ________.
A. was helpful and kind-hearted B. wanted to return the lost things to the owner C. wondered if the man was her brother
(二)
Imagine this scene (情景). Jennifer is eighteen years old. Tom is her boy-friend, and Jennifer and Tom like each other a lot. But one day Jennifer seesTom talking to another girl. They are smiling and having a good time.Jennifercan』t believe her eyes. She begins to get mad. That night, she calls Tom
and says, 「Who was that girl you were talking with today?」 「What girl?」 Tom asks.
「I saw you talking with a girl on the street.」「Oh, that was Laura.She』s my next-door neighbor.」
Jennifer doesn』t believe Tom. She』s very angry. She says, 「I never want to see you again,」 and hangs up the phone. It』s the green-eyed monster. Jen-nifer is jealous.
Now picture a second scene. Mark is in his forties.He』s good friends with Joe, and they do a lot of things together. They both work in an office. One
day, Mark hears Joe inviting Bill, another workmate, to play cards with him that night. Mark is hurt. 「Why didn』t Joe invite me to play cards?」 Mark th-inks. 「Joe and I are best friends.」 The green-eyed monster is here again.
Mark is jealous.
Is jealous normal (正常)? Probably. Is it good? Not usually. It』s easy to become jealous, but it』s hard to solve (解決)the problems that jealous causes.Jealousy can hurt friendship. Maybe the best thing to do when we』re feeling
jealous is just to tell the green-eyed monster to leave.
1. Jennifer was angry with Tom because he ________.
A. doesn』t love her as much as before
B. hangs the phone before she can explain
C. smiles and talks to another girl
2. From the second story, we know that ________.
A. Mark and Bill are good friends
B. Joe doesn』t want to play cards with Mark
C. Mark, Joe and Bill are workmates
3. When we feel jealous of other people, we feel _______ them.
A. angry with B. sorry for C. pleased with
4. The green monster is ________.
A. a terrible real monster B. a bad feeling we have C. very helpful
5. The author tells us that jealousy ________.
A. is nothing serious B. can cause problems C. can make people happy
[四]、案例分析。(7分)
在教學《新標准英語》某冊Unit1 ,Mole6中,甲老師教學新單詞good, better, worse時,直接把單詞寫在黑板上一遍一遍地教讀之後,讓學生把三個單詞一一讀出來;乙老師則先讓學生分組唱歌比賽,然後給學生進行評析,唱得好的給good,較好的給better,較差的是worse.這樣在進行第二遍比賽的時候,學生就自然會讀並且會用這三個單詞了.
你認為哪位老師的做法更好?為什麼?請根據英語新課標精神具體做法分析。
http://www.bsxx.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60
⑶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分享閱讀
一、引言閱讀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佔有重要地位。2001年頒布的英語課程標准對小學英語教學的閱讀目標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側重聽與說的訓練而忽視閱讀教學的現象普遍存在。實際上,小學生從學英語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他們的英語閱讀經歷。如果在此階段適當地開展閱讀教學,對鞏固學生已學的單詞和句型,增強其語感,以及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都具有重要意義。那麼,如何在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教學呢?筆者認為,分享閱讀是一種適合小學低年級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分享閱讀法(shared reading)是教師(或家長)與學生一起利用學生喜愛的故事書,通過互動式閱讀活動,分享閱讀快樂的閱瀆教學方法。為了使所有參與分享閱讀的學生都能看到並喜歡故事書中的文字和插圖,故事書的尺寸設計得較大,所以分享閱讀又被稱為「大書閱讀」。分享閱讀已成為國外兒童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的主要方式。二、分享閱讀的意義1.從「聽故事、講故事」過渡到「讀故事」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但是,目前故事教學大多局限於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用於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的則很少。分享閱讀強調在閱讀活動中,當教師為學生大聲朗讀故事時,所有參與閱讀的學生都能看見故事書中的文字與插圖。分享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文字意識,幫助學生熟悉所學語言的結構,不斷提高學生的識詞技能。這種教學方式旨在通過訓練,讓學生從被動地聽別人講故事,到逐步地參與到閱讀中,最終逐步過渡到自己主動讀故事。2.體會閱讀的樂趣閱讀首先是「為了得到樂趣,為了獲取信息」興趣的培養對小學生學好英語尤為重要。如果讓學生閱讀一些與其年齡特徵不相符或學生不感興趣的材料,不僅會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和壓力,還會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因此,用於閱讀教學的材料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並且應是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用於分享閱讀的材料一般都是配圖故事書。在這些故事書中,每一段文字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圖畫,以充分體現該段文字的內容。而且這些圖畫的顏色五彩繽紛,內容誇張而有趣,人物生動又可愛,加之圖畫豐富的背景內容,易於激發小學生極大的閱讀興趣。3.有助於學生學會閱讀小學生的詞彙量少,知識面較窄,語法知識欠缺,閱讀故事時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要開展閱讀教學,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閱讀。所謂學會閱讀就是掌握閱讀的技能和養成閱讀的習慣。在閱讀教學之初,教師可以邊用手指著書中的單詞,邊為學生朗讀,引導學生注意每一個單詞的詞形,並讀出單詞。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嘗試把自己聽到的音和看到的形式一對應起來,從而意識到每一個詞形都有一個獨特的發音,詞形和詞音之間存在匹配關系。同時,教師讀到適當的地方停下來,引導學生通過書中插圖來猜測單詞的詞義,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4.培養思維能力在閱讀故事之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故事書的封面想像和猜測故事可能會講述什麼內容。在閱讀中,教師可以在適當的地方停頓一下,設置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培養其想像力。5.發展其它語言技能分享閱讀中的閱讀大多是朗讀。例如,教師為學生朗讀故事,教師與學生一起朗讀故事,以及學生自己朗讀故事等。大量的朗讀能夠促進學生聽力和口語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可以就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猜測故事情節,使學生在回答問題中發展其聽、說能力。閱讀之後,為了增強閱讀的效果,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諸如改變故事結局、改寫故事、畫圖並寫話等活動,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三、如何開展分享閱讀教學1.選擇閱讀的故事對閱讀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一定要遵循趣味性、適宜性和匹配性的原則(胡澄宜,2005)。最好是選擇~些原版故事,因為其語言地道,插圖精美,但是原版書一般都較昂貴,而且很難與現行教材的內容相匹配。因此,我們鼓勵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自編故事,並通過PowerPoint呈現,效果也很好。2.分享閱讀的教學實踐3.課後活動的延伸學生閱讀了3-4個故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反復閱讀其中一個故事,留意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學習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加深其對故事的理解。在開展課後活動之前,教師要有意識地講解閱讀技巧,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多關於學習英語閱讀的方法有效的閱讀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大學英語四級快速閱讀技巧研究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⑷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有效閱讀
引導為先,培養興趣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在於著重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充分運用各種道具和小物件,對學生在閱讀學習上進行引導,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在准備教材的時候,可以先將文章的內容進行改編,改變成具有故事性、對話性的表達方式[2]。通過這種故事性強的文章,引導學生讀英語閱讀的認可,在學生今後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這種分解文章的習慣,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對英文的學習和理解。
2 培養整體英語閱讀技巧
小學是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尤其是在英語閱讀上,往往存在一些閱讀技巧上的不足,在一些更加深入性的文章上,文章不同角度,不同意思層面更加對學生設置了難度。在把握英語閱讀層次上時,教師的作用很大,教師在通讀文章整體意思後,需要先將文章中心思想傳達給學生,這能有效幫助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整體把握。
要更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僅只專注於英語閱讀上,還要將聽、說、讀、寫全面掌握,一起相輔相成,達到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最大化。
3 擴充英文閱讀資源
一直以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閱讀主要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受其他條件的影響,在課堂外,學生往往缺少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的環境,導致學生英語閱讀學習過於被動[3]。這時候,學校應該積極為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提供資源,為學生准備豐富多彩的閱讀渠道,基於小學生喜歡圖文並茂的讀物,小學英語教師可以迎合小學生的心理,將一些故事讀本、連環畫分享給學生,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喜愛。
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將英語閱讀方式有組織地向課外拓展,例如,策劃籌建學校的英語閱讀角,學生之間互贈英語閱讀材料,每周安排學生閱讀一些有趣味性的文章,然後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在同學之間分享英語閱讀的體會,之後對所有的故事性文章加以整理,展開討論,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英語閱讀方面的競賽,提高學生之間的英語閱讀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在於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上的能力,為學生在今後英語學習過程中打下基礎,在各方面教學資源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變得更加實用有效,為學生搭建一個理想的提高英語閱讀的平台。
⑸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對閱讀教師有哪些要求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對閱讀教師的要求是保證課堂中能夠按照新的閱讀標准來實行。
⑹ 英語教師必讀書籍
1教學設計類
雜志:《復小學教學設制計·英語》(山西);《中小學外語教學》(北京)
書籍:和PEP教材相關的教學設計的書,比如配套教師用書
2教學技能類
《小學英語教學法》(王電建)、《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尹剛)、《浙江省小學英語教學建議》(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做最好的英語老師》(葛文山)、《朗文英語語法》(或其他語法書)
3教學理論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教育部)、《英語教學法》(任一種)、《TEFL整句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凌應強主編)、
雜志:《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上海)、《中小學外語教學》(北京)、《英語教師》(北京)
4基礎理論類
《心理語言學》、《語言心理學》、《兒童語言發展》、《語言習得機制》、《二語教學法》、《二語教師行動研究》、《外語學習評價》
【注】如果你的英語水平較高的話,可以讀原版的。大多原版的比中國人寫得好得多。
5閑情逸致類
各種適合你自己的英語休閑雜志、小說。提升教師修養方面的書、散文集等。
⑺ 瀘縣公招中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知識考什麼
是這樣的:專業知識來是源考你報考的專業知識,比如你報的英語就是考英語的專業知識。我考的不是英語專業,不知道考什麼。不過從我所考的專業開看,應該是考到高中的知識。因為你考村小的話也只是考到初中。建議最好去問考過相關專業的問問。
⑻ 小學英語教師如何進行閱讀策略指導
作為語言學習的主要輸入方式,閱讀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家英語課程標准》在語言技能目標(二級)描述和基本學習策略描述中都對小學生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但是,長期以來,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一直不夠重視,學生的閱讀潛能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學生閱讀能力低下成了影響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制約學生英語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著名的英語教學專家王篤勤在其《英語教學策略論》中指出:「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的策略性。」因此,探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應該引起廣大小學英語教師的思考和關注。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日常探索和教學實踐,談談小學高年級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應注意的幾個「結合」。
一、 英語閱讀教學應與激發閱讀興趣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閱讀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閱讀興趣的影響,閱讀興趣高,閱讀動機就強。教師的任務就是引發孩子天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使閱讀成為令人愉快的活動。這是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根本保證。
首先,要採用恰當的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閱讀教學的效果。現行的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進行恰當的新課導入以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要設計多樣的閱讀形式保持學生的興趣。小學生年紀小,有意注意保持時間短,對事物的興趣持續時間也較短。在成功的導入後,如果教師不注意設計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以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成功的導入也只能是「曇花一現」。例如,在教學《新標准英語》三年級起點第六冊Mole 10-Unit 1 Have you prepared everything? 一課,導入之後可設計以下幾個閱讀形式: 觀察圖片,回答老師提出的指導性問題;出示問題,快速瀏覽以了解文章大意;再次閱讀,完成表格以捕捉具體信息。學生們在教師設計的層層遞進的閱讀活動中,思想高度集中以迎接一個個挑戰。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還可以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營造輕松的氛圍。由此,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充分的保持,為完成閱讀後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還要創設豐富的展示平台,升華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個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視和關注。這種思想在學生身上,便體現為希望自己的點滴成功能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當自己的成功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贊許時便產生成功感,信心大增,興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層樓。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創設各種平台,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和收獲。比如,我們鼓勵學生訂閱《二十一世紀小學生英語報》等英文報刊,讓學生設置「英語采蜜本」,定期進行英語讀報摘抄交流;班級牆報欄設置「英語讀書明星榜」,讓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英語書名登記在「明星榜」上,定期評出英語讀書明星;利用每節課的值日報告時間,安排了Story Time, Daily News, Fun Time等欄目,讓學生利用課前的兩三分鍾介紹自己閱讀英語的故事、新聞、笑話等;在班級設置英文「班級寄語」,鼓勵學生收集、學習英語名人名言,讓他們把自己學到的英語名人名言抄到班級寄語欄里,並由他(她)當小老師在課前領讀。所以,學完Helen Keller 一課,當你聽到全班同學課前在某位學生的帶領下大聲誦讀 Face to the sunlight, you』ll never see the shadow( 只要面對陽光,你就永遠見不到陰影。)時,不必驚訝。那是學生們在朗讀海倫愷勒的名句呢!所有這一切都讓學生們體驗到了 「我閱讀,我快樂!」 「我能讀,我驕傲!」 閱讀成了他們的內在需求。
二、英語閱讀教學應與課外閱讀活動相結合
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要學好英語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不行的。然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感到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和使用語言的時空受到一定的限制。《國家英語課程標准》也提出:「要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因此,開展課外英語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接觸英語語料的機會,對增強他們的語感、豐富他們的知識、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小學生詞彙量小,文法又不甚了解,閱讀能力畢竟有限。因此所讀材料不能脫離他們的實際,而且材料所反映的背景知識也應為小學生所能接受。否則閱讀效果無法令人滿意。而把英語閱讀活動和教材內容和校園熱點相結合,效果就會好得多 。比如,四月是「校園讀書節」。整個校園都彌漫著濃濃的書香氣息。恰逢近期的教材內容都是介紹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故事。教師可結合「校園讀書節」,開展「讀好書,和偉人交朋友」的英語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課後讀名人的故事,並將閱讀成果製作成「The Great Man I Know」 的Project. 他們讀愛迪生、居里夫人、羅斯福、貝多芬、雷鋒、姚明等等中外名人的故事。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閱讀某一名人的故事,把自己所了解的有關某位名人的點滴故事合作製作成Project. 所有這一切為他們提供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充分表現自我的空間。可以想像,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登上了年級牆報的 「大雅之堂」時,內心該是多麼驕傲和自豪啊!
三、英語閱讀教學應與英語閱讀策略指導相結合
《國家英語課程標准》已經把學習策略的研究規定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之一。據筆者觀察,造成小學生英語閱讀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未能掌握和使用適當的閱讀策略。因此,在教學中滲透閱讀學習策略的指導和訓練是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益的又一重要任務。
首先,安排適當的課時開設英語閱讀課訓練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比如,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視讀訓練,幫助學生養成不出聲、不動筆、用眼瀏覽讀書的習慣,每節課都規定學生用幾分鍾時間視讀一篇文章並回答問題。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文字轉換為信息的時間,有助於學生建構文章的意義,提高閱讀效率;又如,通過限時閱讀活動進行略讀訓練。在指導閱讀〈二十一世紀小學生英語報〉時,就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標題及小標題;閱讀短文時,則抓住文章的起首句和結尾段落;又如,〈小標准英語〉小學五、六年級的教材有很多內容都牽涉到特殊疑問句,我們就訓練學生帶著問題的特徵,有針對性地進行檢索閱讀,有目的有意義地尋找,跳過一些不必要的細節,這樣有助於在短時間內較容易地解答問題。
然後,根據不同的問題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比如,在學習〈新標准英語〉三年級起點第八冊的His Name Was Louise Brilla等傳記類的文章時,就引導學生以時間為線索閱讀文章;對故事類的文章,就引導學生抓住主要內容和重要信息如When______, Where______, Who_____, What_______, How_______,Why______等,學生根據這些詞在文章中尋找相關信息,比較容易地理解了文章內容。
四、英語閱讀教學應與「說」、「寫」技能培養相結合。
語言學家的研究證明: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綜合的整體的發展,聽說讀寫各項能力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每一項能力的發展滯後,都會影響到其他能力的進一步發展。閱讀只是一種語言輸入,最終應該形成語言輸出,閱讀才有意義。否則,閱讀就成了圖書收藏了。而「說」和「寫」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採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比如,學習 A Visit to UN 一課,在「讀後活動」這一階段,設計這么一份練習: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it』s about what a Chinese pupil want to do in the UN . What about you?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ell your partners, and write them down. (這是一個中國小朋友在聯合國向全世界發出的心聲。讀一讀、想一想。假如你到了聯合國,你想做什麼呢?告訴你的同伴,並完成你的發言稿。)
I want to…
Hello! My name is Li Ping. I am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 am twelve. I』m very pleased to come to the UN. I want to tell the world China is a big and beautiful country, and Chinese food is very nice. We are very happy in China. I want to show some postcards from China. They are about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the Changjiang River. I want to bring some Chinese kites and chopsticks too. I want to say: We love peace! Welcome to China!
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在讓學生完成「讀」、「寫」訓練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不要把難度定得太高,否則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像上述這樣的讀寫訓練,因為有了前面的閱讀輸入,又有範例可仿寫,寫作的任務又設計得很巧妙。學生們「言之有物」,各抒己見,爭先恐後地上台代表自己的國家發言。既很好地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有訓練了本課的重點句型「I want to…」,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只要持之以恆,注意將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和激發閱讀興趣、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進行閱讀策略指導和培養「說」「寫」技能相結合,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潛能將會得到充分的挖掘,閱讀能力也將大大地提高。
⑼ 英語教師應讀哪些書籍
1教學設計類
雜志:《小學教學設計·英語》(山西);《中小學外語教學》(北京)專
書籍:和屬PEP教材相關的教學設計的書,比如配套教師用書
2教學技能類
《小學英語教學法》(王電建)、《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尹剛)、《浙江省小學英語教學建議》(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做最好的英語老師》(葛文山)、《朗文英語語法》(或其他語法書)
3教學理論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教育部)、《英語教學法》(任一種)、《TEFL整句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凌應強主編)、
雜志:《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上海)、《中小學外語教學》(北京)、《英語教師》(北京)
4基礎理論類
《心理語言學》、《語言心理學》、《兒童語言發展》、《語言習得機制》、《二語教學法》、《二語教師行動研究》、《外語學習評價》
【注】如果你的英語水平較高的話,可以讀原版的。大多原版的比中國人寫得好得多。
5閑情逸致類
各種適合你自己的英語休閑雜志、小說。提升教師修養方面的書、散文集等。
註:如果讀這一類書籍,建議下載到手機或者使用專門的電子閱讀器,比如Kindle。
⑽ 中小學英語閱讀到底怎麼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發展,小學課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大部分老師都遵循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小組合作,參與討論以及匯報,對小組的匯報加以補充或是提出建議,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英語教師也不例外,他們能夠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諸如說唱歌謠、做游戲、角色扮演,改編對話及表演,還有直觀教具演示等。但與此同時,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並沒有發揮其應當具有的作用。在我從教這幾年來,我覺得大部分教師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包括我自己也會出現此類情況,這樣會很容易導致提前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優秀的學生不用老師在課堂上多講,他們只要自己做好前置學習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學困生呢?他們前置學習不會去做,甚至於課堂上也不用心聽講,他們有些同學還會表現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興趣不高,總是呈現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這樣,他們的閱讀能力就很貧乏了,更別說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了。雖然說在小學五、六年級閱讀課佔了一定比例,但是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呢?我覺得這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都是一項挑戰。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來談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屬於閱讀材料,也就是閱讀的板塊。就拿PEP教材來說,五,六年級課本中的(Read and write, Let's read,Story time)都是屬於閱讀板塊。像前面幾個板塊,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學習新詞和新語句,練習新詞和新句。如果我們把這些稱作單項練習的話,那麼Read and write,Let's read,Story time這些板塊就是綜合練習了,把在前面幾個板塊中學到的新詞和新語句,放在一個情景里,通過一小篇閱讀文章,再一次呈現給學生,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和感知新語言的使用場景,這一板塊起著復習鞏固的作用。而且這一板塊不僅有情景,絕大部分的語言還是學生學習過的,即便有一些新的語言出現,這些新的語言都是場景對話時所必需要的,所以這些新語言不太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另外這一板塊還有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發展相應的技能。如:B5 Unit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 Unit1 Part A Answer the questions,閱讀理解的練習已經設計好了,教師可以利用,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再重新進行設計,盡量做到這些問題是面向全體學生。
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我們大致可以把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劃分為pre-reading(閱讀前), while-reading(閱讀中)和after-reading(閱讀後)三部分。上個月,我和同事前往深圳進行名思教研的學習,那些老師大部分進行閱讀教學時,他們也是採取讀前,讀中,讀後活動的設計,而且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學生們都樂於接受,也易於接受,並且對本節課的學習都掌握得不錯,對本次的閱讀內容大部分都能熟練地復述,甚至進行改編和表演,學生們興致也大大地提高了。自然而然,這樣的話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會進行得很順利,甚至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進行閱讀教學時,我通常都會布置學生進行前置學習,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課前預習,那麼這也就是我們要進行的閱讀前(pre-reading)活動了。接著在課上會有設計閱讀中(while-reading)的問題等,最後完成閱讀後(after-reading)的內容。就拿我去年所教的六年級上冊PEP7 Unit 6 The Story of Rain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來說,我是這樣設計的:1、閱讀前(pre-reading)1)學生在課前准備有關於水循環的相關知識。教師呈現小水滴與風交談的教學掛圖或課件,運用設疑法(提出幾個與閱讀材料相聯系的問題:水是從哪裡來的?你知道水循環的路線圖嗎?)讓學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2) 能夠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進入閱讀的提高階段學習,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閱讀文章時很少有不遇到生詞的情況,要努力培養學生遇到生詞不驚慌的學習態度,並能通過各種積極的方式解決。聯繫上下文猜測,再通過查字典確認是很好的一種方法。學生很快地找出生詞並進行了猜測,再進行驗證後,猜對的同學十分興奮。這樣做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單詞能力,更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來把握篇章的意思,從而提高閱讀能力。2、閱讀中(while-reading)閱讀過程是得到樂趣獲取所需信息的過程,有略讀、精讀和查讀(帶著問題讀)等方法。在閱讀中我提倡綜合運用以上幾種閱讀方法。第一遍:略讀。 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確定段落主題句。第二遍:查讀。我設計了如下問題:Who did the little water drop meet? Where did the clouds come from? Where did the river come from? 在設計問題時最好能讓問題貫穿文章,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尋找答案的同時也閱讀完了整個閱讀材料。第三遍:精讀。在這次閱讀中讓學生仔細認真慢速度閱讀,並用英語畫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線,總結水循環的路線圖。小組交流,教師評價。角色表演,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閱讀材料,使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內涵,感受全文。3、讀後(after-reading)課堂上讓學生深入理解了閱讀材料後,如果教師讓學生在課後及時補充與閱讀材料相聯系的學習內容,那麼學生對於閱讀材料的理解將更進一步,同時在完成相關學習內容的學習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又鞏固了閱讀材料中需要掌握的詞彙和句型,這種形式將是一種很好的閱讀課的及時延伸,我們兩個班中的很多同學都能比較順利地完成了這項閱讀學習任務。
另外,無論是在詞彙的課堂,音標的課堂,還是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我會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課前我一般也會進行每日英語(Everyday English),我覺得這一環節自從開展以來,學生們都很感興趣,競爭意識也很強,總想為自己所在的小組加上一分。我認為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既是學生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更是他們訓練口語,積累詞句,甚至是用英語交流最好的途徑了。還有進行閱讀教學時預習指導要到位。在教學前,我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藉助詞典、單詞表或有關資料,能對文章內容有大概的了解,把不懂的字詞句讓學生在預習時劃出來,留到小組討論時或是在課堂上提出來解決。這樣我們可以把這一課前預習,作為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的第一步,不無原因,課標中明確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且學生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堅持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預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
再者,要做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我沒辦法做到讓全部學生都喜歡上我的課,但我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讓他們喜歡上英語,喜歡說英語。這樣也就需要我們老師根據不同類型和不同內容的課設計不同的導入手段,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設置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讀,或是讓他們談論有關的話題。我在這學期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6 A Field Trip Part B的 Read and write時,當中有一句是:It's time to go. 在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什麼時候或是什麼場合會用到這一句子呢?有些學生想都沒多想,馬上反應出是:have a picnic, climb mountains...,有些學生受到其他同學的啟發,想了想也很踴躍地舉手發言:travel, go hiking...。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處於積極的准備狀態,帶著目的和願望去學和讀,變被動式閱讀為主動式閱讀,而且有助於學生形成閱讀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我認為要想上好英語閱讀課不是一時就能做好的,而是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一方面是老師的積累,另一方面是學生的積累。由此可見,我們必須要了解什麼是閱讀材料,更好地設計閱讀材料,做好課前預習,更要重視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才更有助於提高我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水平。另外,我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還要不斷改善以及完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導和激勵我們的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為今後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