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繪本閱讀訓練的流程和方法
① 如何上好英語繪本教學
繪本由於來其題材、內容自多元化,且貼近生活的特點,近年來受到了很多老師和學生的喜愛。但繪本教學課和傳統英語課堂有著相當大的區別。
1. 教師不必強調生詞或句型,只要讓學生了解整體故事大意,並能回答關於部分故事細節的問題,就可以了。
2. 教師不必過度關注文本、詞彙的難度。和傳統教學大綱不同,繪本中的詞句只需要學生結合圖文進行理解。而有些從前我們覺得五年級才能學習的詞句,一年級的學生在閱讀中就能理解。
3.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朗讀,在朗讀中,孩子們能讀出每個單詞的長短,有多少字母,每句話有多少個詞,句子又是由哪些片語成的。也就能自然而然地感知英文這一語言。
綜合來說,《可瀚學堂之伊索寓言》在教學設計中,大大地深化了學生對整體故事的理解,加強了對文本的朗讀。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可以在所給的教學課件的幫助下,內化對繪本教學的理解。
② 如何開展英文繪本閱讀教學
在題材和內容上具有多元化的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且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有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
2.在語言結構方面,大多數英語繪本中都具有非常明顯的重復性和累積性的特點.
對英語繪本進行指導與延伸的研究
英語繪本閱讀能否受到孩子們的喜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指導。因此,本課題將重點著力解決教師課堂教學中對英語繪本材料如何進行指導閱讀的問題,旨在通過對課堂實錄,案例分析,研討反思等形式尋找出適合學生的閱讀策略,使我們的學生受益非淺。
(1)引領學生略讀:通過略讀,讓學生感知繪本故事的大意,不必過分在意句中的不認識的單詞與句子,只要能明白故事的整體,能回答出教師所出的一些問題就行了。這樣,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閱讀更多的書籍,學到更多的知識。
(2)教會學生精讀:所謂精讀就是逐字逐句讀,對於不懂的字、詞、句要想辦法弄懂,達到精研細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牢固掌握基本知識,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3)提倡學生選讀:面對眾多的英語繪本材料,學生不可能全部都將它們閱讀過。因此,學生要學會選讀好文章,並且要根據需要,針對性地選擇有用的知識。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③ 怎樣進行小學生英語閱讀訓練
這都能申請一個課題了
我的經驗 1.鍛煉學生閱讀問題的能力,熟悉閱讀訓練的題型。
2.多看閱讀書,擴充課外知識。我們有 重讀開始 這本小學英語閱讀書 感覺不錯 各種題材都有,可以給學生用的。
④ 繪本閱讀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隨著班級讀書會如火如荼地展開,繪本成了低段班級讀書會主要的閱讀內容。閱美慧繪本閱讀是低年級學生閱讀經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通向流暢、獨立的文字閱讀進程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通過繪本閱讀,期望激發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這學期,教師跟孩子們共讀了一本本生動有趣的繪本。仔細回味,略有收獲。在閱美慧繪本閱讀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
一、主題引導式
每本繪本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遍布在圖畫中。如果以這個主題來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的話,繪本的人文性將會「隨風潛入夜」般的深入人心。以主題為線索引導閱讀,可以將圖畫中散落的珍珠串成串,讓主題的光芒四溢!同時學生將會在主題的引導下,體會到「發現」帶來的無窮樂趣。因為,閱美慧繪本的主題本身就是在形象有趣的畫面中展示出來的。帶領孩子去發現這樣的畫面,當然就是去帶領孩子發現幸福的天堂。
圖文並茂的繪本吸引著孩子。閱美慧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於: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通過主題來引導孩子閱讀繪本,讓兒童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憑借著閱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在孩子的世界裡,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埋下影響終生的良好的情感。
二、表演延伸式
這種方式是最受孩子喜歡的,符合他們好動的年齡特點。繪本的情趣也在表演中讓孩子們淋漓盡致地身同感受著。適合表演的繪本,讓孩子們演演,更能激起情趣。
書是生活的寫照。在閱讀中感受生活,反之亦可在生活中演繹文本,將文本延伸到真實的生活中。讓低段學生在表演中延伸文本,是行之有效的拓展方式。當學生閱讀完前半部分的時候,安排學生和老師一起表演:有了生活表演的推波助瀾和鋪路搭橋,再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用句式說說,孩子們都能情趣盎然地說上來大人與自己之間能做的事,以及兩者之間的差別。課堂上生活已悄然融入到文本閱讀中了。
三、讀寫結合式
這種指導方式的提出,緣於兒童繪本的特質——
在內容上: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
圖畫故事書里的圖畫,應具備的條件:
1.鮮明的視覺像:兒童喜愛鮮明的色彩和形象,對於抽象的、混沌的、因無法理解而不感興趣。
2.融合在畫中的想像力:畫中要有符合兒童心理的想像,想像愈豐富的愈受歡迎。
3.線條的變化和形狀的構成,應有明確的關聯:因為兒童的感覺是敏銳的。
4.象徵的、典型的型態:兒童們喜愛以象徵的、典型的形式來表現的圖畫。
5.詩的筆觸:優美的,如同引導你到詩的,典雅的世界裡去的感覺。
6.明朗華麗的色彩:顯得熱鬧而有活力的色彩。
圖畫故事書里的文字,應具備的條件:
1.必須具有故事性,而且是隨著幼兒的年齡所能理解的故事。
2.圖畫故事書的文字,必須有自然的、美妙的韻律。
3.這些敘述故事的文字,可考慮先由成人念給孩子聽,而逐漸引向由孩子自己閱讀。
4.要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幫助幼兒擴展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
閱美慧繪本的特質,為學生的寫話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依託繪本閱讀,培養學生寫話能力,仍以學生為本位,以不犧牲學生興趣、不增加他們的負擔為先決條件,鼓勵學生在有興趣的前提下創作,要求不限。我在指導寫話的過程中,主要採取的方法有:
1、抓住文字特色仿創。
閱美慧繪本的文字簡練又富有特色,常安排重復循環有規律的句子。
2、藉助圖文描述故事。
根據圖畫,結合簡練的語言,把故事通過自己的語言重新描述下來,就像看了一本書,把故事講下來一樣。不管孩子的描述流暢與否,我們都發揮了閱讀繪本的作用之一——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3、聚焦主題,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培養低段學生表達能力的常用手段。深受學生喜愛的繪本圖畫,怎能不好好發揮它的魅力呢?學生對繪本圖畫的喜愛,是願意表達的情感基礎。如何指導看圖寫話?天馬行空,任意表達也不失為一種策略。但是,如果圍繞主題,讓學生細觀畫面,下筆表達的話,應該就會有「中心鮮明,主題突出」的效果。
⑤ 如何有效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優化英語學習的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感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對《英語課程標准》的這一建議,教師還需從理論上進行深層的追問,對具體實施策略的探尋還需更加深入。唯如此,當體驗感悟成為英語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的又一個著力點時,也將成為提高閱讀教學效益、提升學生外語素養的新的增長極。 一、詮釋:體驗感悟的內涵與特點 體驗是在對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礎上對事物產生情感並生成有意義的活動。具體落實到閱讀任務,體驗是讓學生直接接觸閱讀材料,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內心需要出發,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動眼、動口、動手、動心,誦讀、聯想、想像,憑借直觀感覺設身處地、入情入境地對英語材料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切身感受,仔細體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進作品的生命,親歷閱讀實踐活動。感悟,是領會的意思,感悟主要憑借經驗,而經驗是人們分析、提煉的感性認識的沉澱,特別是表象認識的結晶。人的感悟是高於感性認識的認識,但是感悟與感性認識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表象認識的升華。 感悟既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既是感性認識的終結點,也是理性認識的發端。它與感性認識、理性認識互相滲透,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交匯點。體驗是感悟的基礎,感悟是體驗的升華。 1.主體性。真正有效的閱讀,必須依靠閱讀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活動,才能通過對書面符號的感知和理解,直面文本,與文本展開平等對話,把握其反映的客觀事物及其意義,達到閱讀的目的。所以「感悟體驗」閱讀教學模式的第一個特徵就是主體性。 2.形象性。閱讀時,體驗感悟的對象是文本描繪的社會生活、人物形象和文化風俗等,它們往往充滿了形象性。形象是引發聯想、觸發體驗的物質基礎。當閱讀主體面對文本,走進文本五彩繽紛的世界裡,與栩栩如生的形象進行親切「對話」,才能對文本內容感同身受。沒有形象,體驗感悟就成了無源之水。 3.情感性。體驗感悟的對象具有情感性,這種情感既有流露於字里行間的作者的喜怒哀樂,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對象的情感性是體驗感悟的觸發劑,是體驗感悟的發動機。「在體驗的世界中,一切客體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滿著生命的意蘊和情調。」 4.直覺性。在閱讀過程中,體驗感悟大多不需要經過明確的思維步驟,不需要經過嚴格的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演繹,不需要對語音、詞彙、語義、語法作過多的條分縷析,憑借已有的言語經驗,往往就能直接迅速地對文本的詞彙、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達技巧等進行直接的感受和領會。 5.多維性。體驗感悟所針對的教學目標從單一的認知目的走向兼顧方法、過程、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多維目標,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在全面育人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僅有助於學生有效地掌握英語語言這一交際的工具,而且有助於學生情感意志的發展、精神世界的開拓、多元文化的傳承、心理素質的提高、健全人格的鑄造、行為習慣的養成等。 6.獨特性。閱讀是與文本的對話。由於每個讀者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文化背景、審美情趣千差萬別,所以,閱讀主體對文本的解釋過程稱為一種融注了讀者感知、想像、理解、感悟的發現性活動,閱讀的體驗、感悟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徵。 二、追問:體驗感悟何以能成為閱讀教學增長極 1.重體驗感悟顯現了英語的特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英語課程的基本特點。」現行英語教材特別是閱讀教學文本材料與以往教材則明顯不同,多數情況下,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場景、形象、意境、故事,這些需要通過體驗去感受,它們的意蘊需要通過感悟去獲取。在此活動中,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實現作品向讀者的移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形象的再現、意境的體驗、韻味的品評、情緒的感染的過程中,體察、玩味和領悟文本演繹的語言形式,積累英語語言經驗,學習表達技巧,掌握語言規律。 2.重體驗感悟是遵循英語學習規律的體現。英語學習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核心任務。能力建立在知識基礎之上,無知必無能,這是普遍的規律。
⑥ 繪本閱讀的教學方法
閱美慧教育為您服務!
隨著班級讀書會如火如荼地展開,繪本成了低段班級讀書會主要的閱讀內容。閱美慧繪本閱讀是低年級學生閱讀經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通向流暢、獨立的文字閱讀進程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通過繪本閱讀,期望激發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這學期,教師跟孩子們共讀了一本本生動有趣的繪本。仔細回味,略有收獲。在閱美慧繪本閱讀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
一、主題引導式
每本繪本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遍布在圖畫中。如果以這個主題來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的話,繪本的人文性將會「隨風潛入夜」般的深入人心。以主題為線索引導閱讀,可以將圖畫中散落的珍珠串成串,讓主題的光芒四溢!同時學生將會在主題的引導下,體會到「發現」帶來的無窮樂趣。因為,閱美慧繪本的主題本身就是在形象有趣的畫面中展示出來的。帶領孩子去發現這樣的畫面,當然就是去帶領孩子發現幸福的天堂。
圖文並茂的繪本吸引著孩子。閱美慧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於: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通過主題來引導孩子閱讀繪本,讓兒童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憑借著閱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在孩子的世界裡,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埋下影響終生的良好的情感。
二、表演延伸式
這種方式是最受孩子喜歡的,符合他們好動的年齡特點。繪本的情趣也在表演中讓孩子們淋漓盡致地身同感受著。適合表演的繪本,讓孩子們演演,更能激起情趣。
書是生活的寫照。在閱讀中感受生活,反之亦可在生活中演繹文本,將文本延伸到真實的生活中。讓低段學生在表演中延伸文本,是行之有效的拓展方式。當學生閱讀完前半部分的時候,安排學生和老師一起表演:有了生活表演的推波助瀾和鋪路搭橋,再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用句式說說,孩子們都能情趣盎然地說上來大人與自己之間能做的事,以及兩者之間的差別。課堂上生活已悄然融入到文本閱讀中了。
三、讀寫結合式
這種指導方式的提出,緣於兒童繪本的特質——
在內容上: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
圖畫故事書里的圖畫,應具備的條件:
1.鮮明的視覺像:兒童喜愛鮮明的色彩和形象,對於抽象的、混沌的、因無法理解而不感興趣。
2.融合在畫中的想像力:畫中要有符合兒童心理的想像,想像愈豐富的愈受歡迎。
3.線條的變化和形狀的構成,應有明確的關聯:因為兒童的感覺是敏銳的。
4.象徵的、典型的型態:兒童們喜愛以象徵的、典型的形式來表現的圖畫。
5.詩的筆觸:優美的,如同引導你到詩的,典雅的世界裡去的感覺。
6.明朗華麗的色彩:顯得熱鬧而有活力的色彩。
圖畫故事書里的文字,應具備的條件:
1.必須具有故事性,而且是隨著幼兒的年齡所能理解的故事。
2.圖畫故事書的文字,必須有自然的、美妙的韻律。
3.這些敘述故事的文字,可考慮先由成人念給孩子聽,而逐漸引向由孩子自己閱讀。
4.要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幫助幼兒擴展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
閱美慧繪本的特質,為學生的寫話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依託繪本閱讀,培養學生寫話能力,仍以學生為本位,以不犧牲學生興趣、不增加他們的負擔為先決條件,鼓勵學生在有興趣的前提下創作,要求不限。我在指導寫話的過程中,主要採取的方法有:
1、抓住文字特色仿創。
閱美慧繪本的文字簡練又富有特色,常安排重復循環有規律的句子。
2、藉助圖文描述故事。
根據圖畫,結合簡練的語言,把故事通過自己的語言重新描述下來,就像看了一本書,把故事講下來一樣。不管孩子的描述流暢與否,我們都發揮了閱讀繪本的作用之一——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3、聚焦主題,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培養低段學生表達能力的常用手段。深受學生喜愛的繪本圖畫,怎能不好好發揮它的魅力呢?學生對繪本圖畫的喜愛,是願意表達的情感基礎。如何指導看圖寫話?天馬行空,任意表達也不失為一種策略。但是,如果圍繞主題,讓學生細觀畫面,下筆表達的話,應該就會有「中心鮮明,主題突出」的效果。
⑦ 怎麼開展英語繪本閱讀
隨著小學英語課程的普及,小學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小學英語教學重要一環的閱讀教學,也一直是學者、教師們研究的焦點之一。閱讀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佔有重要地位!2011年新版英語課程標准對小學英語教學的閱讀目標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 側重聽與說的訓練而忽視閱讀教學的現象普遍存在。實際上, 小學生從學英語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他們的英語閱讀經歷。如果在此階段適當地開展閱讀教學, 對鞏固學生已學的單詞和句型, 增強其語感, 以及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都具有重要意義。那麼, 如何在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教學呢?筆者認為,英語繪本閱讀是一種適合小學初學英語者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英語繪本,有的研究者稱之為「English Picture Book",也有的稱之為「Big Book"(。雖然叫法各異,但綜合他們的研究來看,英語繪本一般是指以圖片為主,輔以英語文字說明的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讀本。英語繪本豐富的色彩和多樣化的構圖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中的圖片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彌補其在詞彙和語法知識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其中的故事能夠促使學生產生閱讀的動力,從而進行積極和有意義的學習。繪本閱讀已成為國外兒童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的主要方式。二、繪本閱讀的意義 1.在題材和內容上具有多元化的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且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有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 2.在語言結構方面,大多數英語繪本中都具有非常明顯的重復性和累積性的特點。其重復性表現為:或是反復性的語句,或是替換性的描述;或是續接性的陳述,或是重復性問句。 其累積性則表現為:通常以一個簡單的句子作為故事的起點,然後在下一頁的敘述之前先重述前一頁的內容,然後再增加新的語句。以這種漸進的方式累加詞句更利於學生理解和接受。 3.在語言特色方面,英語繪本為學生提供了豐富而真實的語料,所使用的語言簡潔、明了。除了在英語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英語繪本還具有培養文化意識、發展兒童的想像力、促進情感表達、實施品德教育、增強社會適應力等許多附加的功能和價值。英語繪本的上述特點,加上教師精彩的講述,能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並引發其好奇心,增強其學習動機。使英語學習對學生來說更具吸引力和現實意義。 三、如何開展繪本閱讀 ,英語繪本的選擇取向由於所學的詞彙不多,老師在選擇英語繪本故事書時,除了考慮學生的語言程度及心智成熟度外,還有以下幾個問題必須要考慮: 關於圖畫故事的主題和情節 ,多選擇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一般的傳統童話故事,例如:The Three Bears, Monkeys and Hats等,大部分學生已非常熟悉其故事情節,對於學生來說更據有吸引力,通過圖畫書中的英語描述後,學生可以更容易融入故事中。
⑧ 繪本閱讀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從封面封底讀起,封面就是圖畫書的臉,上面有書名,創作者的姓名和出版社,一定要看最底部的出版社,因為好的出版社就是一本好繪本的保證。封面可以看1~2遍,但是封底一定要至少看兩遍,因為不少調皮有創意的作者都會把故事的結尾留在封底。
2.一定要讀環襯,精裝書都有環襯,環襯有前環襯和後環襯,彼此遙相呼應。這一部一定不能省略,即使只是一頁顏色,也會十分契合故事的主題。
扉頁與環襯的區別:
(1)、扉頁(fly page),是書翻開後的第一頁(即整本書的第二頁),指襯紙下面印有書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單張頁,有些書刊將襯紙和扉頁印在一起裝訂(即筒子頁)稱為扉襯頁。
(2)、環襯(end paper)亦稱環襯頁,是封面後、封底前的空白頁,連接到封面的叫前環襯,連接到封底的叫後環襯,是封面到扉頁和正文到封底的過渡。目的在於封面和內心的牢固不脫離。
如果養成和孩子讀環襯的習慣,就會發現很多故事中的線索,發現一種新天地。先讀前環襯,再讀故事,然後再後環襯,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對於大點的孩子,也可以讓孩子想想為什麼作者這樣設計環襯,如果是你會怎樣畫,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互動話題哦。
3.看圖畫和文字如何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