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學英語的最佳途徑
1. 我想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可是看一些英語報紙和雜志看不懂.我該怎麼辦堅持讀還是怎樣
首先就是選擇材料的技巧,要選擇有趣的、知識豐富、內容廣博、難度又不高的閱讀材料,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訓練。這樣不僅可以學英語,還可以豐富知識面,一舉兩得。其次在閱讀上還有一個重要技巧就是「不求甚解」,只要基本理解就可以了。
只有不斷擴大知識面,增加詞彙量,掌握閱讀技巧,才能實現閱讀能力的真正飛躍。
一般地說,造成長句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修飾語過多。(2)並列成份多。(3)語言結構層次多。
掌握閱讀技巧,使用文——題——文閱讀方式
對於怎樣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又能提高做題的准確性,歷來有三種閱讀方法:
1、先文後題。即先把全文讀懂,然後做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在讀懂全文的同時,容易降低讀速。另外,由於閱讀的目的性不明確,記住的細節內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內容未必記住。答題時仍需到短文中去尋找,實際上等於降低了讀速,降低了效率。
2、先題後文。即先讀問題,然後帶著問題讀文章。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目的明確,在閱讀時有所側重,能節省時間。缺點在於沒有讀過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題、細節分布情況,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類似廣告性質的閱讀理解題。
3、文——題——文閱讀。即先快速通讀全文,對文章形成總體印象,然後讀問題,再將全文認真讀一遍,最後回答問題,這個過程列表如下:
①通讀閱讀材料:速度(快速/略讀/覽讀),掌握主旨大意
② 粗讀思考題:速度,明確考查重點,以便排除干擾項
③復讀閱讀材料:通篇跳讀(尋讀)局部精讀 理解全篇,初選答案
④ 解答思考題:精讀(細讀),確定答案
主要的閱讀技能包括:如何抓主題思想,如何找出主要事實或特定細節,如何進行推理與判斷,如何確定難點以及如何猜測詞義等。
閱讀是進入英語王國的最佳途徑:
1.英語閱讀是積累英語語言知識和培養英語語感的最佳途徑。
2.閱讀是英語學習中接觸和學習單詞、短語、句型、語法、文章結構、思想表達方式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3.閱讀的積累為英語聽、說、寫奠定了基礎。比如,你在閱讀中學到的單詞,就可能在聽力中再現,你在閱讀中掌握的句型,就可以運用到口語中,你在閱讀中理解的作者表達思想的邏輯結構,就可以運用到寫作中。
總之,學習英語首先從讀英語開始。
精讀與泛讀同時並舉
精讀的概念在國外很少見,但我認為精讀如學習得當則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值得一談。很多學習英語的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精讀與泛讀哪一個更重要呢?
其實,盡管精讀和泛讀作用不同,卻一樣重要。要想學好英語,精讀與泛讀不能偏廢。
(一)如何正確"精讀"
1.從"單詞"入手:學習單詞,不僅要知道它的漢語解釋,還要掌握它的英語定義及用法,尤其是單詞在文章中的用法,它有無巧妙之處,是否有特定的意義。
2.從"語法"入手:這里所說的"語法"不僅指句子的主、謂、賓成份及句子主幹,更重要的是指對各種語法現象在思想表達方面的作用及相應的結構形式。當然,在開始階段需對某些語法結構復雜的句子進行分析。(即:好,好在何處;作者為什麼用了這種語法結構,而不用另一種,我應如何用。)
3."句型"入手:英語教學中有一個"句型學派",就是把句型作為英語教學的最主要部分。盡管這種教學法有它的局限性,但它的確說明了"句型"在英語中的重要性。因此,精讀時,一定要學習各種好的句型,並模仿造句。同時,對於一些長句要進行分析並學習模仿。
4."文章邏輯"入手:理清作者思想發展的脈絡。提煉各個段落的內容,清楚各個段落如何組成了文章有機整體,理解作者運用的事例與他所闡述問題觀點之間的聯系,明確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講故事,列舉數據,引經據典)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 精讀可以使你對文章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的理解,無論從形式到內容,從語言到思想。精讀對指導你如何使用英語是任何其它方面的訓練都不可替代的。通過精讀,你可以:
① 靈活運用精讀中出現的單詞和句型造句。
② 靈活運用不同的語法結構,使語言形式活潑多樣。
③ 模仿作家的語言風格,從而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④ 運用作家組織文章的結構,發展自己表達思想的邏輯模式。
⑤ 培養歸納自己的觀點的能力,表達自己觀點的技能。
(二)如何正確地泛讀
在加拿大,孩子從上小學起就要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每個星期從學校帶一到兩本書回家讀。每個學期,每個年級都是如此。到了中學他們就開始讀名著,起初讀節選的,後來再讀原著。也就是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經過大量的閱讀,所以語言表達功底深厚。同樣,我們能說好、用好漢語,與我們進行過大量漢語閱讀也是緊密相關的。因此,要想學好英語,沒有量做基礎,不進行大量的泛讀是不行的。
泛讀是強調理解的快速閱讀,是為了理解大意而進行的閱讀活動。中國學生學不好英語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足夠數量的泛讀。泛讀只局限在課堂上進行是遠遠不夠的。泛讀課堂上的講解只是閱讀方法的指導,小段落的講解,是激發對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的過程。課堂上只講應該如何進行泛讀,該選擇什麼樣的書來讀,而真正的"修煉"還在於個人,必須做大量的英語閱讀。從簡易讀物開始過渡到讀英語文學的原著。還應該大量地讀英文的報紙雜志、歷史、傳記、偵探小說、帶文字的漫畫書。總之,泛讀就是吸收知識、思想和信息的活動。
選擇合適起點的讀物
從你的實際水平開始。適合你的起點的意思主要是指你讀起來覺得沒有很多的生詞,比如每頁生詞不應超過三四個,句子結構也比較簡單,講的內容易懂。 打好基本功。
由於人類自身的惰性,在使用語言時,人們往往使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豐富多彩的情感。所以在初級水平上要進行更大量的閱讀,以熟練地掌握簡單英語,打好基本功。讀簡易讀物最容易培養語感,這也要求你大量地讀。一旦培養起語感,高級英語也就不難學了。
各閱讀等級間的過渡不要太快:
英語學習過程中,有一個"點-線-面"關系。而英語的任何一級水平,都不是"點"的接觸,或"線"的貼近,而是"面"的到達。一個"水平"就是一個"面",因此你在進行不同階段的英語學習的時候,都要在這個階段有足夠"量"的積累,無論在初級、中級還是高級都是這樣。過渡到更高一級的水平不能過渡得太快。慢慢地過渡,英語學習就容易形成平緩的坡度,你就會堅持到底。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
興趣是英語學習的催化劑,沒有興趣,英語學習很難持續快速進行。在閱讀時可供選擇的范圍是很廣的,有文學作品、科技讀物、報紙雜志、教科書等,還有Internet上豐富的資料。選擇時,應首先確定自己喜歡的大方向,如文學作品,然後進一步從中找出感興趣的讀。
(三)閱讀時應該有計劃
由於文學作品的語言是經過提煉的,是優美的;而文學作品本身又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你就能迅速汲取人類文化的結晶。因此,我們從文學作品開始讀。 閱讀要立計劃,比如說,讀20~40本簡易讀物。聽上去這個數字讓人害怕,但當你真正下決心去做它的時候,就會發現事情其實很容易,畢竟它們都是簡易讀物。在這些簡易讀物中你又要進行初、中、高級的分層閱讀,這個層次的劃分可以根據詞彙量進行。比如可以把用400~800詞寫的作為一級,把用800~1500詞寫的作為一級,再把用1500~3000詞寫的作為一級。當閱讀簡易讀物達到一定數量,閱讀達到一定程度,詞彙積累到六七千的時候你就可以讀英語的原著、報紙、雜志了。 "萬事開頭難",在閱讀初期,你一定有讀不懂,感到費力的地方,但你若能堅持下去,告訴自己"我很快就能讀懂了",在毅力中樹立信心,保持積極樂觀豁達的情緒,你就真的能夠渡過各種閱讀中的難關,從而攻破英語閱讀關。
(四)進行閱讀理解的訓練
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其特定的語法規則、表達思想的方式;都有特定的幽默、邏輯,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產物。你在閱讀的時候,對文章的理解不一定準確。而如果你去做閱讀文章的理解題,根據做理解題的對錯,就會發現自己理解上偏差,從而找出自己理解不準確的原因:究竟是語法沒掌握好,詞彙領悟不對,還是價值觀不同,或是文化背景有差異。經過這種訓練,你對語言的理解深度就會拓展,閱讀的准確性和速度也會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閱讀理解題應該由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出題。不同的文化會造成思維方式的不同,只有與地道的英美人士的思維比較,我們才能准確地抓住理解的實質。
綜上所述,首先閱讀要達到足夠的量;其次要通過閱讀,學習語法、句型的運用,掌握文章結構及作者表達思維的方法;最後通過做一些閱讀理解題糾正自己的錯誤。閱讀是汲取語言知識的最佳途徑
2. 閱讀是不是學習英語的主要手段
閱讀是學習英語的主要手段之一。離開閱讀, 很難發展口語和寫作; 沒有閱讀作基礎, 聽、說、寫不可能得到提高; 衡量一個人英語水平的高低, 閱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這其中尤以閱讀技巧更甚, 它是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初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 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 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則對閱讀進一步表述為: 高中英語教學中, 聽、說、讀、寫要進行綜合訓練, 在進一步提高聽說能力的同時, 側重培養閱讀能力。
下面, 就閱讀的意義和閱讀技巧的改善談一些粗淺認識。
一、閱讀的意義
( 一)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
英語是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語言, 全世界有85% 的信息可以從英語書籍資料中獲得。因此,為了獲取信息, 人們就通過讀英文報紙、雜志, 看英文資料, 讀英文來信, 看英文說明書、廣告、報告等等, 還可通過讀科技、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學等方面的英文文章及文學作品來獲取信息。難怪備受推崇的交際教學法關於閱讀的核心思想強調為獲取信息而閱讀( R eading for inform ation) 。
( 二) 閱讀是中學生學習英語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在我國, 中學生學習英語缺少一個良好的外語環境, 沒有條件像英語國家孩子那樣從聽說入手去學, 依靠聽力輸入非常困難, 只能以閱讀為基礎, 通過對英文書籍、文章等的閱讀, 擴大詞彙量, 為聽說、口語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
中學生英語閱讀主要要掌握好朗讀和默讀、精讀和泛讀、速讀。所謂朗讀( loud reading) , 顧名思義,就是大聲地讀, 這樣才能在大腦皮層上留下深刻的痕跡, 加強記憶。默讀( silentreading) 則與之相反, 我們通常所說的閱讀大多是指默讀。精讀( intensive reading) 又稱分析性閱讀, 注重深入細致地學習英語語言知識。而泛讀( extensive reading)則是一種廣泛、大量的翻閱, 可使中學生開擴眼界, 獲得閱讀能力多指泛讀能力。速讀( speed reading)則可以使中學生用盡可能短的時間, 了解全文大概的意思。
( 三) 掌握閱讀技巧是高效率閱讀的基本保障
中學英語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去閱讀, 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這其中, 閱讀技巧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在學生學習英語之初就應有意識地在傳授英語閱讀技巧上下功夫。學生掌握了閱讀技巧, 就能在閱讀中正確處理好朗讀和默讀、精讀與泛讀的關系, 逐漸培養視讀習慣, 加上各種閱讀技巧的綜合運用, 高效率閱讀自然不會是一句空話。
二、閱讀技巧的改善
( 一) 材料的選擇
中學生要提高英語閱讀水平,選好閱讀材料是關鍵。從文章的體裁來說, 故事、詩歌、傳記、小品、童話等都可作為中學生閱讀的材料。
一般來說, 閱讀材料應淺於課文,生詞不能過多, 每頁若超過六七個, 就不容易讀懂; 初學英語的中學生應盡量選擇長度與課文相仿的短文作為閱讀材料。高中學生可選擇一些語言規范、情節生動、有注釋的英美文學作品的簡易讀物去閱讀。
( 二) 帶著問題閱讀, 做到有的放矢
中學生英語閱讀一開始要在英語教師指導下進行, 閱讀材料選定後, 教師應就選擇的短文列出幾個問題, 問題與材料一起交給學生。這可從外部控制學生的注意,影響學生的選擇性注意, 使其更加註意問題中的信息, 對學生的知覺是一種順向影響。教師要求學生注意哪方面, 就可通過出哪方面的問題給學生。學生自己也可自己設問, 帶著問題去閱讀, 如是, 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 三) 如何解決閱讀活動中的詞彙問題
1、遇到生詞不要立即查字典。
中學生在泛讀中遇到生詞時, 最好不要立即查字典, 可根據上下文提供的相關信息、某些暗示猜測詞義。通過泛讀, 學生的舊詞彙不斷再現而得到鞏固, 新詞彙不斷輸入並積累, 日積月累, 自然可擴大詞彙量。
2、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
所謂關鍵詞, 指的是在一個句子里負載著重要信息、決定整句意思的詞。關鍵詞多為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數詞、短語。學生在閱讀中, 一定要抓住關鍵詞, 只有抓住關鍵詞, 才能較快理解整句的意思, 進而理解段落和全文的意思。
3、避免先翻譯後理解。
中學生的閱讀一般指的是泛讀, 能看懂的句子就已理解, 沒有必要譯成漢語後再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理解上, 要通過對所獲取文章一定量的信息進行加工、製作, 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作出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 培養「用英語思考」( Thinkingin English) 的習慣和能力。
4、利用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
在閱讀中, 掌握前綴、後綴和復合詞等構詞方法, 可猜測詞義。例如,我們知道了前綴un,dis-, non-,in-,im -,il-等表示否定, 就不難推測出unim portant,dislike,nonsm oker,informal,im polite和illogical等詞的詞義。再如, 我們知道後綴-ant,-er,-or,-ian,-ist可放在動詞或名詞後表示職業, 就不難推測servant, painter,actor,m usician,typist等詞的詞義。復合詞大多可通過其組合部分來確定, 如doorbell一詞, 可根據其組合部分door和bell來確定其詞義是「門鈴」。
( 四) 結合聽力、寫作和口頭復述來豐富閱讀, 檢驗閱讀效果
1、給學生提供聽的機會。我們常說,「聽」和「讀」都是解決領會的問題。在中學階段, 教師應把學生的閱讀與聽力訓練結合起來, 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提供學習英語的環境, 擴大知識面, 更快更牢地記憶生詞, 同時也可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檢驗。我們這里提到的與閱讀結合的聽力訓練, 指的是泛聽, 訓練學生抓大意的本領, 擴大知識面與增加詞彙量。泛聽只要聽錄音材料一遍或兩三遍, 抓住大意, 而不要求逐字聽懂和記錄。聽錄音時, 要善於從上下文去判斷或揣測整個短語、句子或段落的大意, 不要被個別字、句難住影響了抓下文的意思。泛聽材料可選用英語電台的新聞、故事、科普知識等。
2、說、讀、寫密切配合。閱讀是一個心理過程, 在閱讀過程中, 讀者對由視覺輸入的語言文字元號的信息進行解碼, 獲取作者想表達的信息。閱讀與說、寫是互有聯系的交際形式, 閱讀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在中學英語教材中, 閱讀課的取材極為廣泛。從文體上看,有日常生活、現代科技、環境保護、衛生保健、音樂體育、中外歷史、英美文化等, 每篇課文包含著未知信息。學生在閱讀中, 為了獲取未知信息, 去認識、推理、猜測, 從而了解大意。這些無疑會使中學生在聽、說和書面交際中增強識記、理解詞彙的能力, 猜測、判斷語義的能力, 分析篇章結構的能力。前面已提到, 閱讀是解決領會的問題,「 說」與「 寫」則是解決「 復用」的問題。一方面, 領會是復用的基礎, 只有真正領會了才能復用得好。但另一方面, 領會的逐步深入有賴於復用能力的提高。在訓練中學生說的能力時, 一開始就要進行嚴格的朗讀與背誦訓練, 選擇內容緊密結合我國日常實際的教材, 如《英語九百句》。「寫」的訓練, 入門階段要先練好句子; 到了提高階段, 應該多做表達思想的練習, 如寫敘述文、讀後感、書信、小結、日記等。
3. 學好英語最好的途徑有哪些呢!!
英語其實和語文一樣,它們的科目屬性都是積累,積累,再積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英語有4個最重要的部分:分別為音標,語法,詞彙量,固定短語。
剛接觸英語,首先要背26個英文字母,包括大小寫書寫。這個如同常識一般的知識點,要求不惜一切代價予以熟練掌握,爛熟於心。記住,不惜一切代價。(*^__^*)
當你已經完全掌握了26個英文字母,表示你已經被英語祖師爺所認可,正式成為他座下大弟子。
下面,我們來見識見識英語學習的第一個難關,也是最難的一關。它叫音標。對,你沒有看錯,初學英語,就要先攻克最難。它就如同辟邪劍法的心法一樣,練好心法,事半功倍,有如神助。練不好心法,花架子一個,沒啥鳥用。音標是幹嘛的呢?它跟漢語拼音是一個類型的東西,就是幫助我們如何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如何去讀這個英語單詞。心動了吧!只要學好音標,包你一本字典走天下。學習音標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玄門正宗,腳踏實地,步步為營。少則一星期,多則三個月,更有甚者,終身不會。老師多傳授的是玄門正宗,那雲里霧里的,如同聽天書一般的存在。更有甚者,連老師自己都沒有悟透,還鬼扯什麼傳道授業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當然了,首先建議跟老師的路子走,學習玄門正宗。如果實在不行,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旁門左道。天下大道,殊途同歸。同一個目的地,你去坐飛機,我也可以選擇坐高鐵,不必糾結過程,達到目的才是真理。下面,我來重點談談這個旁門左道。旁門左道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就是速成!什麼一星期,三個月,統統不存在的。如果需要那麼長時間,怎麼對得起旁門左道這四個字。花個30秒看一個例子,大家知道水的英語單詞怎麼寫,water,沒錯吧!它的音標是什麼?是[ˈwɔːtə(r)]。其實你可以把這個音標翻譯為[ˈwoːte],是不是很熟悉,這就是漢語拼音的讀法,怎麼讀心裡有數了吧!叫「窩特」。以後,音標ɔ,翻譯為字母o。音標ə翻譯為字母e,然後以拼音讀法讀出來。照著這個方法自己總結。
語法,詞彙量,固定短語,死記硬背就行了,沒有一點技術含量在裡面。平時多吃點肉,補補腦。
4. 英語作文閱讀是學好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everyone wants to learn English well.My English is very good, that is how I learn English? First, I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in class, and make notes carefully in class. I revise my old lessons and prepare my new lessons. Second, I not only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same also like to speak English with my classmates on the playground, which improved my oral English. playground, which improved my oral English. Third, I keep a diary every day to practise my written English. But in addition I think reading English composi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learn English well。
5. 學習英語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學好英語要從聽說讀寫做起
聽:最好在早上聽上半個小時左右的英語聽力,堅持每天聽,時間不要太長,半個小時足夠,堅持是最重要的。
聽力材料不要買太難的,循序漸進,從簡單開始。
說: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隨時有說英語的准備。如果家裡沒有語言環境,就當是自言自語也可以啊
讀:這是比較重要的,每天放學回家,應該抽出20分鍾來閱讀你的英語課文,學過和沒學過的都可以;主要是練語感。時間也不宜過長,20分鍾足夠。也要堅持。
寫:在中國,寫是應試教育最重要的,單詞量一定要過關,背單詞要有技巧,蠻背自己累夠戧,效果也不好。像你說的,背了後面忘前面。在背單詞的過程中,一定要寫,邊寫邊背,考試的時候才不容易忘。
背單詞要有技巧:單詞的詞性,一般規則,詞綴,反義詞等等,我想這方面的資料你應該有,把它們總結歸納配合應試題,應該可以很好掌握了。
在今天和明天的中國,你應該具備兩個工具是:英語、電腦。這兩個工具你必須學會,而且在你的工作中離不了它們。即使學不到學問家的程度,但至少你應該會應用它們。特別是將來你所處的環境、你所需要的資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英語。所以學好英語,勢在必行。如果你還沒有入門,要先過語音這一關,免得你說的英語別人聽不懂。
第二是詞彙關,你住的單詞、短語越多,你學會英語的路就越短。達到一般的水平,你的詞彙量應該在3千到4千的水平。
第三是聽力關,你要大量地聽別人說、廣播講。逐漸地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
第四是說和寫,你要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自己學說、學寫。自己學著寫一些句子,寫一些短文。
以上四關實際上要同時攻克,不可偏費,同時學習,同時提高。
下面談談學習毅力的問題。如果你有堅強的毅力,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什麼難事。學英語關鍵是能夠持之以恆。
在學習過程中,你應該制訂一個計劃,一天記住幾個單詞,一天記住一兩個句型。你不要小看"持之以恆"的力量。舉個例子:
如果你一天背5個單詞一年就是1825個單詞,相當於初中三年再加高中一年零兩個月的詞彙量。如果你堅持兩年你就能住3650個單詞,相當於中學六年包括本科兩年的詞彙量。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你還可以參加一些英語的培訓,自己上中外招生網找找吧。
在制訂計劃時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計劃要切實可行,不要好高務遠。上面的例子已經說明,只要你能堅持天天學習,英語一定能學好。
2、要有堅強的毅力,每天都學習,不因為某些事而耽誤了學習。如果哪天的工作沒有完成,第二天一定要補上。連續不學習的時間不要超過兩天。
3、要有一個帳本,哪天學會了哪幾個單詞,哪幾個句型一定記錄在案。
4、為了把單詞、句型真正學到手,第二天一定要復習第一天的,第三天一定要復習第二天和第一天的內容。
5、所選擇的課本可以是一套或兩套,千萬別太多。實際學英語的書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要你能按照一套或兩套一直學下去,就一定能學好。
怎麼樣,你有決心學好英語嗎?現在就開始吧!
有時間來我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67681212_2_1.html
看看吧
6. 英語閱讀為什麼是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
1.閱讀文章多為英美人士撰寫,具有原汁原味、地道的風格。
2.用詞上都符合英版語用法和權語言習慣,結構豐富,語句流暢。
3.有些文章不失英美人士獨有的幽默感,增加讀者閱讀興趣,開拓視野。
綜上,知識獲取盡在閱讀的美妙中!
7. 學習英語的閱讀最佳方法是什麼
如何快速學好英語及方法1: 想學好英語,首先要培養對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英語的巨大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會事半功倍。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喜歡的事,就容易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是很難堅持下去的。而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培養。有的同學說:「我一看到英語就頭疼,怎麼能培養對英語的興趣呢?」還有的同學說:「英語單詞我今天記了明天忘,我太笨了,唉,我算沒治了。」這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現。初學英語時,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沒有樹立必勝的信心,缺乏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喪失了上進的動力,稍遇失敗,就會向挫折繳槍,向困難低頭。你就會感到英語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學習積極性也逐漸降低,自然也就不會取得好成績。但是,只要在老師的幫助下,認識到學英語的必要性,用正確的態度對待英語學習,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習。開始時多參加一些英語方面的活動,比如 ,唱英文歌、做英語游戲、讀英語幽默短文、練習口頭對話等。時間長了,懂得多了,就有了興趣,當然,學習起來就有了動力和慾望。然後,就要像農民一樣勤勤懇懇,不辭辛苦,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一定會取得成功,收獲豐碩的成果。畢竟是No pains, no gains嗎。 練好基本功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沒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就談不上繼續學習,更談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實,必須全神貫注地認真聽講,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效率,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到以下「五到」: 一、「心到」。在課堂上應聚精會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腦要始終處於積極狀態,思維要活躍、思路要開闊,心隨老師走,聽懂每一句話,抓住每一個環節,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多聯想、多思考,做到心領神會。 二、「手到」。學英語,一定要做課堂筆記。因為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過目不忘,記憶本身就是不斷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常言說,「好腦筋不如爛筆頭」。老師講的知識可能在課堂上記住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忘記,所以,做好筆記很有必要。英語知識也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學到的每一個單詞、片語以及句型結構,都記在筆記本上,甚至是書的空白處或字里行間,這對以後的復習鞏固都是非常方便的。 三、「耳到」。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專心聽老師對知識的講解,而且要認真聽老師說英語的語音、語調、重音、連讀、失去爆破、斷句等發音要領,以便培養自己純正地道的英語口語。聽見聽懂老師傳授的每一個知識點,在頭腦里形成反饋以幫助記憶;理解領會老師提出的問題,以便迅速作答,對比同學對問題的回答,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而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四、「眼到」。在認真聽講的同時,還要雙眼緊隨老師觀察老師的動作、口形、表情、板書、繪圖、教具展示等。大腦里形成的視覺信息和聽覺信息相結合,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五、「口到」。學習語言,不張嘴不動口是學不好的,同學們最大的毛病是讀書不出聲,害羞不敢張嘴。尤其是早讀課,同學們只是用眼看或默讀,這樣就只有視覺信息,而沒有聽覺信息在大腦里的反饋,當然記憶也不會太深刻,口部肌肉也得不到鍛煉,也就很難練就一口純正的英語。所以,要充分利用早晨頭腦清醒的時間,大聲朗讀;課堂上要勇躍回答老師提問、積極參與同學間討論和辯論,課下對不清楚的問題及時提出,要克服害羞心理,不恥下問。對學過的課文要多讀、勤讀、苦讀,可以跟錄音機讀,竭力模仿其語音語調以糾正發音,要讀得抑揚頓挫朗朗上口,一些精典文章最好能背得滾爪爛熟。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練習英語口語,比如,與外教交流、參加「英語角」活動、與同學進行對話、講英語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語短劇、進行詩歌朗誦等。除了對課本中的範文要細讀精讀之外,還要多看些適合我們中學生的課外讀物,既可增長知識,又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提高了我們的閱讀水平。 學英語,詞彙的記憶是必不可少的,詞彙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沒有了詞彙,也就談不上句子,更談不上文章,所以記單詞對我們就顯得極其重要。記憶單詞關鍵有二: 一是持之以恆:每天堅持記憶一定量的詞彙,過幾天再回頭復習一次,這樣周期循環,反復記憶,經常使用,就會變短時記憶為長時記憶並牢固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開始,就要堅持下來,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二是良好的記憶方法:記憶單詞的方法很多,學無定法,但學有良法。我認為,張思中的「集中識詞,分類記憶」不失為一種適合中學生的好方法。把中學生應掌握的3500個單詞集中匯總,分門別類,先過單詞關,然後再學教材,在課本中使用和鞏固它們的用法。分類的方法有多種,同一母音或母音字母組合發音相同的單詞歸為一類;根據詞形詞性、同義詞反義詞等集中記憶;把相同詞根、前綴、後綴、合成、轉化、派生等構詞法相同的單詞或片語列在一起集中識記印象比較深刻,記憶效果也比較明顯。這樣每天記40-80個單詞,堅持不懈,多聯想,多思考,多使用,詞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注視單詞的用法和片語的搭配,牢記老師講過的單詞慣用法和句型,這樣不僅有助於我們解題,而且在寫作時也會信手拈來,運用自如。 把單詞記住,了解詞性、詞義,掌握其固定搭配與習慣用法,背會時態、從句的各種用法,工作只是完成了一半,我們還得將它們應用到實踐中去。就像學游泳,光學理論,不下水應用,不等於掌握了這門技術。不必要搞題海戰術,但一定量的典型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先重視基礎練習,如課後習題,單元同步練習,這些是針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性練習,不能好高騖遠,光想著一口吃個胖子。基礎知識掌握後,有的放失地做一些語法方面的專項練習和考試題型的專題練習。特別提倡同學們准備一本「錯題集」,把平時做錯的具有代表性的試題或語言點記錄下來,以備將來查漏補缺,這樣對知識的掌握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語是一種語言,不是記住了單詞、片語、句型和語法項目就是把它學好了,關鍵在於使用語言,所以在學習英語時一定要注意聽、說、讀、寫、譯全面發展。英語學習首先是一個記憶過程,然後才是實踐過程。學習英語,無論如何,勤奮是不可少的,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漸進過程,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也沒有所謂「速成」的靈丹妙方,急於求成,不做踏實工作,是學不好英語的。任何成功的獲得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端正態度,認真對待學習中的挫折和失敗。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自己喪失信心而一蹶不振。對考試的失敗,冷靜分析,認真思考,只要對勝利充滿信心,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努力,不斷追求,勝利一定是屬於你們的。 如何快速學好英語及方法2: 1.制定長遠目標,明確每節課的學習任務。 根據不同學習階段及自身能力確立一個「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長遠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學習動力,有了責任感、緊迫感及努力方向。另外還要學會根據不同課型確定每節課的認知小目標,這樣一開始上課,就會受到目標的激勵,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才能定向注意,專心致志地去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爭取課內外各種機會多練習英語。 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在使用中學會的。交際能力只能在交際中得到最有效的培養。一個優秀的語言學習者應具有強烈的語言交際的慾望,應力爭語言訓練的各種機會。應不怕因犯語言錯誤而被別人譏笑。 3.課前預習。 預習是個人獨立的閱讀和思考。它可以培養學習者快速閱讀抓主旨大意、抓主要信息、依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分析綜合及歸納概括、自己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等能力。預習也像「火力偵察」,可發現疑難引起思考,一方面可促使學習者自己查閱有關資料,查閱字典,另一方面可減少聽課的盲目性,增強聽課效果。 4.專心上課,有心識記。 上課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而學好外語的關鍵是盡一切努力將所學的東西記住,需要時能運用自如。因此,上課時應高度集中注意力.盡量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應培養瞬間記憶能力,強化「有意注意」,爭取就在課內有目標、有意識地去識記該課的生詞、短語、句型、重點句子。當接觸到該記憶的內容時,應通過眼看、耳聽、口念,將其迅速輸入到記憶中樞,然後再復現出它的形象。在復現時快速用手指在桌上劃出這個單詞,或一個長句中最難記的或最重要的單飼,強迫自己在課內就能記住這節課最重要的東西。這樣,使自己真正有著「這節課確實學到不少東西」的踏實感、成功感,進而激發動機,提高興越,更有信心地去繼續今後的學習。 5.勤記筆記。 課內扼要記筆記可以幫助集中注意力,理順思路,增進記憶,鍛煉分析歸納、綜合概括以及快速反應能力。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也為日後復習提供一個復習記憶綱要。要學好英語離不開泛讀。進行課外閱讀時也應扼要記些筆記,做些索引、摘錄等,這對加深理解、鞏固、積累知識,培養學習能力大有好處。 6.及時、經常、科學地復習。 復習是學習之母。要解決困擾學習者最大的知識遺忘問題,只有靠科學的復習。「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因而從時間安排上講,復習既要及時又要經常。不僅在當天,而且在第二天、一周後、一月後以及就在你需要用它之前或者在考試前都應安排復習。從復習方法上講.可採用強化復習(過渡/超額復習)、分散復習、集中復習,把新舊知識有機聯系起來,按知識內在規律進行綜合歸類等復習方法,做到溫故而知新,而不是簡單機械復現,從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學英語不是難不難的問題,是你肯不肯下功夫的問題!說實話,學好英語,必然是件苦差事!但,只要你有動力!有興趣!你就會堅持下去,一旦你堅持了一段時間,你就會有了成就感,那你自然會有了興趣!如此,良性循環!加油
麻煩採納,謝謝!
8. 學英語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興趣來,不管什麼興趣絕對自最重要。如果你喜歡英語,而又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那麼,找一個好方法。我覺得一定要多讀,很多語法都在課文裡面,這還可以培養語感。對於練筆上,有時間的話,盡量每天練習一到兩篇閱讀或完型……(真的很有效)
口語很重要,多讀的時候注意發音,最好是找一個你喜歡的人或錄音帶進行模仿
希望你英語能提高哦……
9. 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英語閱讀做的時候,有很多單詞都不懂
首先就是選擇材料的技巧,要選擇有趣的、知識豐富、內容廣博、難度又不高的閱讀材料,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訓練。這樣不僅可以學英語,還可以豐富知識面,一舉兩得。其次在閱讀上還有一個重要技巧就是「不求甚解」,只要基本理解就可以了。
只有不斷擴大知識面,增加詞彙量,掌握閱讀技巧,才能實現閱讀能力的真正飛躍。
一般地說,造成長句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修飾語過多。(2)並列成份多。(3)語言結構層次多。
掌握閱讀技巧,使用文——題——文閱讀方式
對於怎樣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又能提高做題的准確性,歷來有三種閱讀方法:
1、先文後題。即先把全文讀懂,然後做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在讀懂全文的同時,容易降低讀速。另外,由於閱讀的目的性不明確,記住的細節內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內容未必記住。答題時仍需到短文中去尋找,實際上等於降低了讀速,降低了效率。
2、先題後文。即先讀問題,然後帶著問題讀文章。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目的明確,在閱讀時有所側重,能節省時間。缺點在於沒有讀過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題、細節分布情況,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類似廣告性質的閱讀理解題。
3、文——題——文閱讀。即先快速通讀全文,對文章形成總體印象,然後讀問題,再將全文認真讀一遍,最後回答問題,這個過程列表如下:
①通讀閱讀材料:速度(快速/略讀/覽讀),掌握主旨大意
② 粗讀思考題:速度,明確考查重點,以便排除干擾項
③復讀閱讀材料:通篇跳讀(尋讀)局部精讀 理解全篇,初選答案
④ 解答思考題:精讀(細讀),確定答案
主要的閱讀技能包括:如何抓主題思想,如何找出主要事實或特定細節,如何進行推理與判斷,如何確定難點以及如何猜測詞義等。
閱讀是進入英語王國的最佳途徑:
1.英語閱讀是積累英語語言知識和培養英語語感的最佳途徑。
2.閱讀是英語學習中接觸和學習單詞、短語、句型、語法、文章結構、思想表達方式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3.閱讀的積累為英語聽、說、寫奠定了基礎。比如,你在閱讀中學到的單詞,就可能在聽力中再現,你在閱讀中掌握的句型,就可以運用到口語中,你在閱讀中理解的作者表達思想的邏輯結構,就可以運用到寫作中。
總之,學習英語首先從讀英語開始。
精讀與泛讀同時並舉
精讀的概念在國外很少見,但我認為精讀如學習得當則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值得一談。很多學習英語的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精讀與泛讀哪一個更重要呢?
其實,盡管精讀和泛讀作用不同,卻一樣重要。要想學好英語,精讀與泛讀不能偏廢。
(一)如何正確"精讀"
1.從"單詞"入手:學習單詞,不僅要知道它的漢語解釋,還要掌握它的英語定義及用法,尤其是單詞在文章中的用法,它有無巧妙之處,是否有特定的意義。
2.從"語法"入手:這里所說的"語法"不僅指句子的主、謂、賓成份及句子主幹,更重要的是指對各種語法現象在思想表達方面的作用及相應的結構形式。當然,在開始階段需對某些語法結構復雜的句子進行分析。(即:好,好在何處;作者為什麼用了這種語法結構,而不用另一種,我應如何用。)
3."句型"入手:英語教學中有一個"句型學派",就是把句型作為英語教學的最主要部分。盡管這種教學法有它的局限性,但它的確說明了"句型"在英語中的重要性。因此,精讀時,一定要學習各種好的句型,並模仿造句。同時,對於一些長句要進行分析並學習模仿。
4."文章邏輯"入手:理清作者思想發展的脈絡。提煉各個段落的內容,清楚各個段落如何組成了文章有機整體,理解作者運用的事例與他所闡述問題觀點之間的聯系,明確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講故事,列舉數據,引經據典)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 精讀可以使你對文章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的理解,無論從形式到內容,從語言到思想。精讀對指導你如何使用英語是任何其它方面的訓練都不可替代的。通過精讀,你可以:
① 靈活運用精讀中出現的單詞和句型造句。
② 靈活運用不同的語法結構,使語言形式活潑多樣。
③ 模仿作家的語言風格,從而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④ 運用作家組織文章的結構,發展自己表達思想的邏輯模式。
⑤ 培養歸納自己的觀點的能力,表達自己觀點的技能。
(二)如何正確地泛讀
在加拿大,孩子從上小學起就要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每個星期從學校帶一到兩本書回家讀。每個學期,每個年級都是如此。到了中學他們就開始讀名著,起初讀節選的,後來再讀原著。也就是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經過大量的閱讀,所以語言表達功底深厚。同樣,我們能說好、用好漢語,與我們進行過大量漢語閱讀也是緊密相關的。因此,要想學好英語,沒有量做基礎,不進行大量的泛讀是不行的。
泛讀是強調理解的快速閱讀,是為了理解大意而進行的閱讀活動。中國學生學不好英語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足夠數量的泛讀。泛讀只局限在課堂上進行是遠遠不夠的。泛讀課堂上的講解只是閱讀方法的指導,小段落的講解,是激發對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的過程。課堂上只講應該如何進行泛讀,該選擇什麼樣的書來讀,而真正的"修煉"還在於個人,必須做大量的英語閱讀。從簡易讀物開始過渡到讀英語文學的原著。還應該大量地讀英文的報紙雜志、歷史、傳記、偵探小說、帶文字的漫畫書。總之,泛讀就是吸收知識、思想和信息的活動。
選擇合適起點的讀物
從你的實際水平開始。適合你的起點的意思主要是指你讀起來覺得沒有很多的生詞,比如每頁生詞不應超過三四個,句子結構也比較簡單,講的內容易懂。 打好基本功。
由於人類自身的惰性,在使用語言時,人們往往使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豐富多彩的情感。所以在初級水平上要進行更大量的閱讀,以熟練地掌握簡單英語,打好基本功。讀簡易讀物最容易培養語感,這也要求你大量地讀。一旦培養起語感,高級英語也就不難學了。
各閱讀等級間的過渡不要太快:
英語學習過程中,有一個"點-線-面"關系。而英語的任何一級水平,都不是"點"的接觸,或"線"的貼近,而是"面"的到達。一個"水平"就是一個"面",因此你在進行不同階段的英語學習的時候,都要在這個階段有足夠"量"的積累,無論在初級、中級還是高級都是這樣。過渡到更高一級的水平不能過渡得太快。慢慢地過渡,英語學習就容易形成平緩的坡度,你就會堅持到底。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
興趣是英語學習的催化劑,沒有興趣,英語學習很難持續快速進行。在閱讀時可供選擇的范圍是很廣的,有文學作品、科技讀物、報紙雜志、教科書等,還有Internet上豐富的資料。選擇時,應首先確定自己喜歡的大方向,如文學作品,然後進一步從中找出感興趣的讀。
(三)閱讀時應該有計劃
由於文學作品的語言是經過提煉的,是優美的;而文學作品本身又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你就能迅速汲取人類文化的結晶。因此,我們從文學作品開始讀。 閱讀要立計劃,比如說,讀20~40本簡易讀物。聽上去這個數字讓人害怕,但當你真正下決心去做它的時候,就會發現事情其實很容易,畢竟它們都是簡易讀物。在這些簡易讀物中你又要進行初、中、高級的分層閱讀,這個層次的劃分可以根據詞彙量進行。比如可以把用400~800詞寫的作為一級,把用800~1500詞寫的作為一級,再把用1500~3000詞寫的作為一級。當閱讀簡易讀物達到一定數量,閱讀達到一定程度,詞彙積累到六七千的時候你就可以讀英語的原著、報紙、雜志了。 "萬事開頭難",在閱讀初期,你一定有讀不懂,感到費力的地方,但你若能堅持下去,告訴自己"我很快就能讀懂了",在毅力中樹立信心,保持積極樂觀豁達的情緒,你就真的能夠渡過各種閱讀中的難關,從而攻破英語閱讀關。
(四)進行閱讀理解的訓練
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其特定的語法規則、表達思想的方式;都有特定的幽默、邏輯,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產物。你在閱讀的時候,對文章的理解不一定準確。而如果你去做閱讀文章的理解題,根據做理解題的對錯,就會發現自己理解上偏差,從而找出自己理解不準確的原因:究竟是語法沒掌握好,詞彙領悟不對,還是價值觀不同,或是文化背景有差異。經過這種訓練,你對語言的理解深度就會拓展,閱讀的准確性和速度也會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閱讀理解題應該由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出題。不同的文化會造成思維方式的不同,只有與地道的英美人士的思維比較,我們才能准確地抓住理解的實質。
綜上所述,首先閱讀要達到足夠的量;其次要通過閱讀,學習語法、句型的運用,掌握文章結構及作者表達思維的方法;最後通過做一些閱讀理解題糾正自己的錯誤。閱讀是汲取語言知識的最佳途徑。
10. 學英語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如何學英語 下定決心,堅持不懈 英語學習作為一門語言技能,通過大量的訓練和練習任何人是可以掌握的。一般地說,英語學習的原則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李揚的瘋狂英語提倡,首先建立起我能學好英語的信心,然後以句子為單位,大量地模仿,瘋狂地操練,大聲地朗讀,最後達到自如地說英語,他的方法對提高說英語的能力很奏效。鍾道隆教授45歲開始學英語,一年後,學成出國當口語翻譯,並創造了逆苦惱、逆急於求成、逆速成的逆向學習英語的方法。他還提出學習英語要遵循聽、寫、說、背、想的方法,他的方法強調以聽為主,並且把所聽到的內容全部寫下來。尤其是他的學習精神最可佳,他學習英語用壞了十幾台錄音機,你可想像他聽了多少英語;用完的圓珠筆芯幾乎裝滿了一個一拉罐,你可想像他寫了多少,在一年半內,累計業余學習英語時間大約三千小時,也就說每天抽出幾個小時來學英語。如果我們做到他那樣,一定也能學好英語。最重要的是堅持,只要能下定決心,堅持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學習英語,戰勝自我最後肯定會有收獲的。 注意方法,循序漸進 決心下定,還注意學習方法,有時根據自己的情況和不同的學習目的,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但是學習英語一定要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要把基礎知識掌握好,也就是說,發音要正確、基本詞彙要掌握牢、基本句式要熟練、基本語法要會用。 (1)要過好語音關。把每一個音標發正確,注意改正有問題的音素,特別是那些容易混淆的音素,盡早地掌握國際音標,並盡量的掌握一些讀音規則,盡快地能利用讀音規則來拼單詞,掌握讀音規則對單詞的記憶和拼寫非常有用。 (2)掌握一定數量的英語單詞。對於學習者來說掌握英語詞彙是一難關,學習單詞要從單詞的形、音、義這三方面去掌握,要注意單詞的一詞多義,一詞多類的用法,要學會一些構詞法的知識,來擴展詞彙量。學習單詞要在語言材料中去學,要結合片語,通過句子,閱讀文章來活記單詞,死記的單詞是記不牢的。堅持在讀、說前,先反復聽,聽的時候反應單詞、句子的意思和節奏,想一下單詞的拼法、句子結構。並要同學習語法規則有機結合起來進行。 (3)掌握好基本語法。語法在學習英語中也很重要,它能幫助我們把握住英語的基本規律,通過例句或語言現象把死的語法規則要記住,活的規則要通過做大量的練習掌握。總之學習英語要通過聽、說、讀、寫、譯來進行操練,不但要注意數量,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質量,尤其是基本知識要掌握的准確,熟練。只有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做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 提前預習,有的放矢 作為學生,在每次上課前,都要對要學的課文提前預習。首先在音標的幫助下試著拼讀單詞,也可以藉助配套磁帶反復聽,對比一下,把握不準的要標出來,注意上課老師的發音,還要記一下單詞的漢語意思和詞性。藉助課文的注釋或輔導材料,預習一遍課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師講課時注意聽這些地方。總之,預習的目的是熟悉要學的內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帶著問題聽課,做到有的放矢。 認真聽課,積極配合 課堂是老師與學生一起學習、掌握、運用知識的主要場所。作為起主導作用的老師一方引導學生搞好課堂教學是很必要的,但也需要學習者的積極配合。上課要專心聽講、作好筆記、認真操練、積極思考。預習時出現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沒有講到的,要向老師提出,把問題搞清楚,老師講授的問題,先注意聽,下課後整理一下筆記,反復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抓住老師所講的重點,難點和考點。總之,上課時要做到耳聽、眼觀、嘴動、腦想,調動起多個感官來。 完成作業,找出問題 學完每一課,要認真完成課後作業。做作業時一定不要看參考書上題的答案,做完後再對答案,對於作業中所出現的不明白的問題,應該記下來,等下次上課時提出來。做作業是英語學習的很重要的環節,它是消化知識和鞏固知識的過程,一定要認真完成規定的作業,筆頭作業要動一動筆,口頭作業要動一動嘴,提高聽力要練一練耳,課文在聽和讀的基礎上,最好背誦某些精彩段落。總之,要做大量的練習,英語是練出來的, 一定不要偷懶。 及時復習,鞏固知識 學會了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遺忘,但學語言有遺忘現象是正常的。更不必因為有遺忘現象而影響自己學好英語的信心與決心。問題在於怎樣來減輕遺忘的程度。善於類比,總結知識,把新學的知識同過去學的有關的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和聯系。建立錯誤檔案記錄,加深印象,以避免再反同樣錯誤。我們大部分知識和技能是靠重復獲得的,及時復習對於記憶非常必要,學英語就是要堅持天天不斷的練,不斷地重復基本句型,常用詞彙和基本語法等。學習英語的過程也是同遺忘做斗爭的過程。 總而言之,只要你能做到下定決心學,注意學習方法,把課前預習,認真聽課,完成作業,及時復習這些環節作好了,你一定能夠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