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國外研究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國外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3-04 01:40:48

❶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課題研究報告

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側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也符合小學生學習的規律。我們英語教師應將英語讀寫能力和聽說能力有機地結合,使其相互促進。而在英語教學的啟蒙階段

❷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國內外研究的歷史與趨向

一、寓教於"趣",使學生愛讀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打開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1、樹立榜樣.榜樣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強,根據學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點,我經常將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中汲取知識.平時,我有意識向學生介紹老舍、葉聖陶、冰心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這種名人"效應"所產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則.課外時間,我經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這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閱讀時,老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孩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氣氛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的進行閱讀活動.我還經常給學生講自己童年學習情況,並給學生絕對肯定的啟示便是:閱讀非常有趣.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勵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一旦興趣培養起來不僅眼前收益,還將伴隨整個人生.
3、隨機指導.在課堂上,隨機樹立典範,當學生說出一些精妙的詞語和精彩的語段時;當有學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學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識時,教師應激勵表揚,這樣便會在學生中營造了讀書的氣氛.
二、寓教於法,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的方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而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不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我注重以下幾種閱讀方法指導:
1、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級摘抄詞句、仿句聯習;中年級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等;高年級摘錄時要註明出處,寫讀後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用讀書方法.曾國藩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根據不同題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讀、瀏覽"三讀"法.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得讀,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在繼續讀;略讀就是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意在了解大概內容;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常常只看看標題.閱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為了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經驗以後,三種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3、指導學生進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練習.如閱讀介結竹子文章,可引導學生為各種竹子編寫標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或為文章內容的"空白"處作擴充、填補,不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進行創造想像力的訓練.
三、寓教於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這已是共識.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以致昏昏欲睡,應該巧妙,寓教於活動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們讀好書.

❸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小學生由於剛剛開始學習英語,所學知識內容的有限,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知識的發展。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能為英語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能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那麼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下面是我在英語閱讀上的一些具體做法和探究。 一、趣味教學,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閱讀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閱讀興趣的影響,閱讀興趣高,閱讀動機就強。教師的任務就是引發學生天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使閱讀成為令人愉快的活動。這是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根本保證。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如果沒有詞彙,聽、說、讀、寫任何方面都談不上。掌握詞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更是進行閱讀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學生詞彙的學習和積累。單一的讀讀寫寫的學習方法激發不了學生認讀識記單詞的慾望,只有增加詞彙學習和識記的趣味性,才能使學生真正願意並樂意去積累詞彙。在平時的詞彙教學中,我將兒歌、游戲等多種形式帶進課堂,在學習的同時完成詞彙的積累。 二、精心設計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能力 對於英語學習入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傳統的閱讀教學是比較乏味枯燥的,教師應改革過去的閱讀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方法,精心設計閱讀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嘗試和實踐。一是可以讓學生試著把文章轉變為對話,進行表演。通過編對話、表演,再回去朗讀那篇文章,就更有助於對材料的理解。在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了鍛煉,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次,老師可以尋找一些語言材料和學生一起閱讀和理解,直接幫助學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擴大學生的詞彙量,然後再和學生一起將這些小故事改編成小的短劇。一起來讀一讀,演一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我們也可以參照語文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一些圖片,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自編故事。還有就是老師要盡可能讓學生多接觸一些難度適中,詞彙量合適的文章或對話讓學生閱讀,這對今後也是有幫助的。 三、課外閱讀,豐富閱讀積累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毫無捷徑,貴在堅持,重在積累。因此,我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脫離了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具有自主性和靈活性。通過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接觸英語語料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語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了解了中外文化差異,從而提升了學生閱讀及理解的層次,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積小流而成江海,積硅步而至千里。 總之,我們在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語言項目進行交際訓練,更要注意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擴展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認真總結,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訓練方式,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

❹ 誰有國內外小學閱讀現狀

近年國家教育部制定,下達了許多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綱領性文件。其中《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規定:課外閱讀總量五年制不少於100萬字,六年至不少於150萬字。要完成新課程標准確定的量化任務,語文教師就必須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把教學的視野從課內擴展到課外,從課堂擴展到社會,採用多種有效的手法。激發學業的課外閱讀興趣。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正常展開。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令人擔憂:為樹不少的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缺乏細讀。研讀的良好心理:有些教師把課外閱讀作為一種任務硬壓給孩子,造成壓抑的心理環境,影響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慾望,從而使課外閱讀成為負擔,再加上閱讀資源蕪雜,讀物缺少童趣等因素也妨礙了學生的閱讀習慣的形成。課外閱讀難見成效。兒童早期閱讀發展不充分。後天難以彌補。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萌芽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有一個從萌芽到形成的發展過程。一般兒童的課外閱讀都是從連環畫和大量圖畫的低幼讀物開始的。據調查。有72%的兒童是在學齡前或一年紀看第一本連環畫的。至於看第一本文學書的時間,25%的學生認為始於二年紀,36%的學生認為始於三年紀,兩者總計,有61%的學生自認為看第一本文學書的時間是在二、三年級。台灣省的一項研究對兒童閱讀興趣的反戰作了更具體的區分:4-6歲是神話傳說期,兒童對沒有時間。空間限制的空想世界所出現的生命與生物的神話傳說發生興趣;6-8歲是寓言故事期,兒童對將人類生活的法則寓於傳說故事中的寓言發生興趣;8-10歲是童話故事期,兒童對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經過想像構成的故事發生興趣,10-13歲傳說及傳記故事時期,兒童對人類謀求生存。征服及開發大自然的緊張冒險故事或傳記故事發生興趣。由此可以看出,小學生低年紀兒童普遍喜歡童話故事。充分的早期閱讀對兒童想像力的啟迪。審美情趣的陶冶以及是非。善惡等道德觀念的形成都是很有價值的。

三、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

1、從故事入手,激發閱讀興趣。

故事是兒童最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門戶。兒童的課外閱讀就應從他們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從聽故事,說故事。講故事開始,逐漸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比如,語文課開始,老師可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以課外閱讀中收集的趣事奇聞。動物知識。自然景觀介紹以及他們感興趣的事情為內容。以講故事的形式組織他們進行交流;班裡每周可組織一次故事會,讓學生人人准備故事,准備多個故事,帶有表情。聲調。動作的講故事或敘述故事等等,千方百計調動兒童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兒童學了漢語拼音之後,就可以利用漢語拼音這個工具提前閱讀。為了降低閱讀難度,提高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向他們推薦各類注音讀物,指導他們從簡短的兒童詩,古詩或學生聽熟,會說的故事入手。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加,閱讀習慣的形成,在逐步加大閱讀量。擴展閱讀的范圍。

2、創造條件,形成閱讀氛圍

兒童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持之以恆的培養。學生越小,越容易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在此時要捨得花費較多精力去為他們創設濃厚的讀書氛圍。

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可適時但組織學生介紹自己閱讀的好書。好文章和好的讀書方法,學生之間可交流讀書心得;教師可以把學生帶進閱讀室。圖書室,讓他們讀自己喜歡的書,感受書海之浩瀚。體驗讀書人的痴迷。使他們在濃厚的讀書氛圍中受到熏陶,從而形成與書交朋友的強烈願望。

其次,學校要盡量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學校可設計班機圖書角。努力使學生手邊擁有他們感興趣。適合個中發展水平學生的閱讀資源;教師還要巧妙地運用教室的牆壁。公告欄和黑板來解釋班規。列舉作業。發布通知和信息等。引導學生閱讀生活內容;教師還要幫助家長,使孩子在家裡擁有自己的圖書庫。小書桌,把書放在孩子隨時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教師還要控制學生的作業量,保證學會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包括選擇書籍和閱讀的時間。

最後,要發揮小集體的力量,教師可提倡學生之間相互交換圖書閱讀,擴大閱讀資源;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多個課外閱讀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定好計劃,開始「交換-------合作」式閱讀學習。

3、引入競爭。調動閱讀積極性

課外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小學生由於心理發展不成熟。難於堅持長期的閱讀活動。這就需要教師高潮調動他們閱讀的積極性。競賽是提高學生積極性的一種好方法。教師可把學生要達到的閱讀要求通過競賽的過程來實現。一是講故事比賽。考慮到低年紀學生閱讀材料的選擇有難度。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開展主題性閱讀。每月確定一個主題,然後讓學生從中選擇最喜歡的故事參加比賽,如,「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等。二是讀書方法比賽。一位哲人說過:沒有正確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學者,也像瞎子一樣盲目摸索。這提醒我們,要幫助學生掌握好的讀書方法與技巧。教師可給學生講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讀書的故事,讓學生積極響應,他們熱情參與,興致盎然。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場面。

基於對課外閱讀重要性的認識,我所進行的方案。分析。旨在給上級領導部門提供教育改革的信息與依據;同時引起社會。學校。家庭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關注,使學生能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道路健康成長。

本方案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1、從大語文觀來看待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必要性,闡明了回歸閱讀的價值所在。

2、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學生實際需要出發。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和願望。興趣。順應學生的發展規律。

3、措施的制度巨頭針對性。實用性。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形成閱讀氛圍。調動閱讀的積極性。

❺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課題研究

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側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也符合小學生學習的規律。我們英語教師應將英語讀寫能力和聽說能力有機地結合,使其相互促進。而在英語教學的啟蒙階段,對小學生認讀能力的培養也有所側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言而語是非常重要。但在教學過程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課堂上,學生能夠良好地跟讀,並且效果和學習氛圍都好,當時的學習效果也好。課外進行復習的時候,要求學生自己單獨認讀中,以及從家長的反饋意見中出現過同樣的問題:學生的英語認讀能力要加大力度進行培養。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認讀能力的培養呢?
一、教給認讀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妨給學生一個學習的拐杖,教他們一些認讀的方法。認讀,通俗地說,就是朗讀。首先,教師要要求學生在朗讀英語時,眼看詞句,口讀音調,耳聽讀音,腦思語義,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其次,小學生的朗讀以模仿為主,在模仿過程中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如句型朗讀中重音連讀,語音語調等,注重培養學生按意群朗讀的習慣,指導學生以片語和句子為單位進行朗讀,幫助學生糾正逢詞朗讀的不良習慣。如:I llike the big elephant .Do you llike the big elephant,too?這個句子可以說是一個很長的句子,在這里,老師首先要利用直觀教具進行短語的熟練,接下來進行句型的操練,然後進行語調的朗讀,這樣在學生能認讀個別單詞的情況下,加上教師示範的語感,就會很快把這句話掌握。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進行指讀。指讀的習慣就是培養學生對單詞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讀到哪,指到哪,而且老師一定要每次督促指導,既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訓練了學生認讀單詞、句子的能力。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
1.認讀的操練方式要多樣化
在我呈現新的知識後,接下來的操練也很關鍵。操練分為很多種,比如我在讓學生認讀動物單詞,首先可以將圖片和單詞放在一起認讀;反復幾次之後,可以只給圖片或只給模擬的動物聲音讓學生說出單詞;最後可以只出示單詞卡,讓學生認讀。在這三個環節里,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對新知有所熟悉,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有意識地回憶剛學過的新知,第三個環節就是讓學生熟悉單詞形式,培養認讀能力了。這樣環環相扣,逐漸將要求拔高,學生的能力才能漸漸提高。
2.在讀課文時,讓學生指讀
對於朗讀,我們常常視指讀(用手指著讀)為一種壞習慣,可是,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適當的指讀很有必要,因為低年級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有時候教師或錄音的朗讀開始了他還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光跟著張嘴,心思沒有投入進來。要求低年級孩子指讀,一方面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認讀能力,提高認讀效率。等到學生的年齡到達一定層次,朗讀水平到達一定高度,指讀就可以放棄了。

3.對於重點單詞,教給基本的發音方法去記
每課都有3個是2---3個3會單詞,對於這些單詞的記憶我常常有意無意教給基本的發音方法。如:」nose」中的/n/ 的發音,head,nod,hand,read 中輔音字母/d/的發音。feet,foot,stamp,rabbit,cute,elephant,what,Snow White中的/t/發音。 學生剛開始只是象小和尚一樣聽聽,跟著讀讀,對於什麼叫音標也不清楚,我也沒有要讓他們明白,只是在老師不斷說,讓他們不斷讀,這樣自然而然在他們的腦子里就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學生也很容易記單詞.另外,如 「big」和「little」這兩個單詞在認讀上,學生很容易混淆,是因為在前面的兩課當中,學生已經形成的語感,有一定的定勢思維,對於a little elephant----a bit elepant,a big panda---- a little panda,a little tiger----a big tiger.認讀的時候,很難分清楚,我就試著讓學生看單詞,進行簡單的拼讀。然後發音,這樣對學生是有一定幫助的。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適當教給學生發音方法和拼讀規則,久而久之,學生面對單詞就會自己去摸索怎樣拼讀,這樣不僅培養了認讀能力,更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

❻ 如何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與研究

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平時多加練習,英語閱讀理解每天至少練習專一篇。

英語閱讀理屬解能力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快速的閱讀文章、材料,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題效率。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方法,其原理在於激活「眼、腦」的潛能,培養和提高閱讀速度、整體感知、歸納理解、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的能力,對應於閱讀理解方面的幫助很大。快速閱讀的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掌握快速閱讀後,可以快速的對文章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提高做題效率和准確性,同時可節約大量的時間,做到游刃有餘。

做英語閱讀理解的時候要注意:閱讀時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譯,也不要一句話反復閱讀,即閱讀時碰到一時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閱讀那個句子當中,反復琢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選對答案並不意味著對原文的每個句子都要讀懂,抓住一些重點句子就夠了,正確的做法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整篇文章為主,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

❼ 國內外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研究成果

別迷信研究成果,聽說讀寫一起抓吧。需要時間和練習,沒有捷徑。學語言,只要你一直堅持練習,就能有提高。學其他東西,可就不一定了。

❽ 如何提高小學生中高部的英語閱讀能力的結題報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加強閱讀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隨著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根據《英語課程標准》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不僅要完成傳統閱讀教學中傳授語言知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而且要適度深化課文的內涵和拓展課文的外延。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我談談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一、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現行的《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而且圖文並茂,
語言生動有趣,是學生最好的閱讀資源。針對五、六年級教材,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精心設計每個Unit中的A部分,幫助學生准確理解課文,就是引領學生正確完成一篇閱讀理解的方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粗讀和略讀課文,布置簡單的任務,學生快速閱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大意,並回答簡單問題。
2.精讀課文,學生互相討論語言知識點,教師指出重點、難點,同時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理解。例如:根據5B Unit 3「Hobbies」的閱讀教材,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1)What』s Ben』s hobby? (2) What』s Mike』s hobby? (3)Do Helen and Yang Ling have any hobbies ? What are they ? (4) What kind of stamps do you like ? 教師的提問並非無的放失,這樣的提問可喚起學生注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還可探測學生認知深度,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
3.總結課文,對課文進行信息梳理、歸納和總結,使信息的吸收得到強化和鞏固。為此,常用的方法是對課文進行改編,讓學生填入適當的單詞和片語。例如:在閱讀完5B Unit8「At the weekends」後,可讓學生完成如下的填詞:At the weekends, Wang Bing often_________. Sometimes he goes swimming, sometimes he plays basketball, because(因為)he and Mike like _______ very much. Helen likes ________, she and Yang Ling often do housework at home. Su Yang and Su Hai often watch________. Sometimes they_________butterflies in the park.通過這一環節,既了解了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理解,同時又檢測了學生對語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二、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增強學生記憶能力
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使閱讀成為學生的主體,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中,常用的有三種閱讀:略讀、細讀和尋讀。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尋讀能力。尋讀指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學生閱讀前提出問題,要求捕捉文章重要的信息,這不但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眾所周知,學好英語必須過好詞彙關。對於一些英語學習者來講,詞彙是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不少學生就是由於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里無法掌握教材中的詞彙而掉隊,從而影響了閱讀能力的發展,為他們的英語學習造成了很大困難。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單詞記憶方法的指導,增強他們記憶單詞的能力。一般來講,小學階段記憶單詞有讀音記憶、聯想記憶和構詞法記憶。
讀音記憶是根據單詞的讀音來記憶單詞,這是培養學生記憶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讀音記憶法的前提是學生的讀音一定要准確,並掌握一定的發音規律。
聯想記憶法是設法把單詞的音、形、義聯系起來。如拼寫聯想,就是將拼寫類似的單詞集中在一起記憶,如peach&beach&teach, book&look&cook, boy&toy等;利用構詞法記憶,也是猜測單詞的一個好方法。英語中許多單詞是由一個詞根派生而來的,派生而來的詞由詞根加前綴或後綴構成,而前、後綴都有一定的意義。如:形容詞-ly就轉化為副詞,careful&carefully, beautiful&beautifully; 動詞-er轉變為名詞,work&worker, teach&teacher.
三、拓展英語閱讀渠道,促進課外閱讀延伸
小學閱讀能力的提高雖然主要依靠課內閱讀,但不能僅僅滿足於此。課內閱
讀是基礎,課外延伸是補充。實踐研究證明:課外閱讀不但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技能的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英語課外閱讀的機會,創造有利於學生英語閱讀的環境,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利用多種渠道,選擇閱讀材料
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教
師可以從一些科學性、時代性較強的讀物上選擇適合學生閱讀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內容,讓學生閱讀,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在教學中,我引入了《英語周報》、《時代英語報》、《閱讀》等報刊及讀物,讓學生親身感受、直接體驗英語。
(二)開展「漂流」活動,拓寬閱讀視野
「圖書漂流」是一項很好的交流活動,可在每學期初制定課外閱讀方案,為
各年級確定不同的閱讀書刊,在班級里、年級中進行「漂流」,學生交流閱讀後的感受,這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閱讀平台,開辟了廣闊的閱讀天地。
另外,還可鼓勵班級學生辦好英語黑板報、英語手抄報等宣傳欄目,刊登英語小故事、英語諺語和詩歌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利用每周一次的「小喇叭廣播」,播放一些學生喜愛的英語歌曲及其他英語節目,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知閱讀材料,訓練聽的能力。

❾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國內外研究的歷

一、抓好閱讀教學的前提是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書,指導學生讀好書,讓學生明確讀書的意義,讀書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多讀書使我們變得聰明,讀書中使我們變得有涵養,在閱讀中享受文學作品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記得我讀師范的時候,有一次在上文選課的時候,李萬鳴老師在講解人物的語言描寫與動作描寫突出人物內心活動時,在課堂上老師就給我們全班同學朗讀了《白洋淀》中婦女們在水邊洗衣服中的對話與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在老師繪聲繪色的朗讀中,是我感覺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把我們帶到文學作品的語境中去,接著李老師就此給我們介紹了我國四大名著,特別是《紅樓夢》的人物描寫和《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的人物描寫得特別好,通過老師的范讀、介紹,正如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所說的「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形成自主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至關重要的基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引導他們學會在遇到疑難問題時,要學會注意作標記,如遇到不會讀的字詞作上標識,養成查字典的習慣,不會讀的字給它註上拼音,不理解的在字詞註上注釋,不要養成「有邊讀邊,無邊讀中間」的不良習慣,否則就會讀錯字而鬧笑話,如:我曾經在上五年級語文課《凡卡》時遇到過這樣的一件事,學生在讀「聖誕樹」時,就把它讀成了「怪誕樹」而引起全班同學的大笑。
三、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方法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尊重學生閱讀個性,小學語文課程標准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是培養出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學生。小學語文閱讀的基本方法是「讀准—
讀通—讀懂」,即小學語文閱讀首先要讓學生把文章中字詞句發音讀正確,對文章中的生字詞進行識別記憶,然後是熟讀課文。
四、閱讀教學中適時進行表演閱讀課文的實踐性很強。
通過語文課的閱讀實踐來實現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實踐就是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現在我們進行的「以學習者為中心,參與式」教學方法,就是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五、進行比較閱讀,強化閱讀教學與比較性閱讀的深層次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比較閱讀可以使學生在閱讀新內容的時候聯繫到之前學過的知識內容,細致比較內容、形式、作者態度、題材、主題等,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思路,在更深入的基礎上把握讀物。
六、鼓勵質疑,在學生互相質疑探討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善於質疑,善於提問是小學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訓練,有了一定的基本判斷能力,因此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生質疑的科學性。在閱讀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組織自己的語言和發散自己的思維,鼓勵學生多讀多想,學會獨立思考。
七、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的引導和督促,保證閱讀的質量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五彩斑斕的鄉土文化是我們鮮活的語文閱讀教學素材。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了課文後,要找准切入點,順勢引導到鄉土教材的學習,這樣既豐富了課堂資源,活躍了學生思維,又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增加了語文實踐的機會。
八、不斷學習、提高教師的語文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是課程的重要因素,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語文素養對於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榜樣示範作用。今天各級教育部門都非常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

熱點內容
六年級的英語小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1:17:33 瀏覽:182
他不能唱歌和跳舞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7 00:42:52 瀏覽:650
父母怎麼去工作英語作文 發布:2025-08-27 00:41:52 瀏覽:724
考研英語作文是怎麼批改的 發布:2025-08-27 00:37:56 瀏覽:936
暴力動畫片影響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7 00:37:33 瀏覽:212
怎麼度過國慶節英語作文 發布:2025-08-27 00:35:53 瀏覽:324
英語作文抄襲怎麼查 發布:2025-08-27 00:33:49 瀏覽:256
一篇有關暑假的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0:22:44 瀏覽:908
英語關於去購物的小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0:13:42 瀏覽:736
英語作文貓和老鼠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0:13:38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