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閱讀課小組合作模式

小學英語閱讀課小組合作模式

發布時間: 2021-03-04 08:46:35

1. 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採取什麼方式

三種方式:

(一來)交際自
創設情景,組內交際。
組內合作交際是英語課堂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抓住小組成員合作性強的特點,緊扣課文內容創設情景。這樣,學生在合作中實現了交際,熟悉了課文內容,也為以後的組際交際打下了基礎。

(二)游戲

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慾望。通過合作游戲的形式,在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前提下滿足了全體學生參與游戲的需要。通過游戲分工,小組成員不僅合作參與了游戲,還操練了新授單詞。教師再進行評優,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更樂意地接受下一次合作。

(三)競賽
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學生的這種心理,促使他們超水平發揮。為了本組最終取得勝利,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競賽。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意識。

2. 小學英語課堂怎樣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它通過分組活動使大班額變成了「小班」,又通過小組內的合作使更多的學生直接參與活動, 這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 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小組合作學習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主體精神、實踐能力和多方面素質的發展。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
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要向學生講明什麼是小組合作學習,為什麼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進而使學生明白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是通過教學中的社會交往,學生間的相互依賴、相互溝通、共同負責來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和學生社會化的過程。它強調以教學過程為載體實現合作性的人性互動,從而達成教學目標。因此,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如下:
1.小組合作學習是積極的互促學習
在合作學習情境中,個體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互相依賴的關系,學生必須緊密團結、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共同取得成功。這種積極的相互依賴關系和共同的學習目標能培養學生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鼓勵的積極的合作學習精神。
2.小組合作學習是多邊的互動學習
合作學習創造性地應用了互動理論。合作學習的互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單向型互動,它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師生互動,顧名思義是教師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雙向型互動。而生生互動主要指學生間的互動,包括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的互動、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的互動、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的互動。
3.小組合作學習是責任明確的協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由於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
1.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我們教學的對象是一群天真爛漫、單純可愛的孩子,他們有著屬於他們年齡特點的生活、學習經歷,對於他們所熟悉的人物、事物及環境,會表現出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小組合作」提供給每一位學生展示這種「沖動」的空間和氣氛。在人數明顯減少的小組中,他們沒有包袱,沒有壓力,敢問敢說,特別是一些性格比較內向、膽子較小的「默默無聞」學生也變得大膽起來。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來到學校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教學中,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思考題,發揮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使學生不單單是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而是利用現學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創造、去探索,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
3.展示學生的個性風采
採取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增加學生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合作中發現每個人的長處,互相啟發、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充分展示了他們的自我風采。教學中我會擠出三四分鍾的時間讓學生進行 Free talk,把自主權交給學生,他們會很重視這種機會。課余,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尋找 Free talk的夥伴,找材料,編對話。他們會為編寫對話時的分歧而吵得面紅耳赤,更會為得到一段精彩、與眾不同的對話而歡呼雀躍。慢慢地我發現學生交流的句型由短到長、由簡到繁,內容也一次比一次豐富、精彩。更有趣的是他們會在 talk 時戴上頭飾或配上動作,惟妙惟肖,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可以說 Free talk是學生舊知識得以鞏固,新知識得以呈現的最佳舞台,是學生個性得到張揚的大好機會。
三、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1.學生合作不積極
在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上,有時會出現「冷場」。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後不商量、不討論。要麼自己埋頭單干,要麼若無其事地做與之無關的事,並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與合作中來,小組合作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使合作流於形式。
2. 學習不夠深入
學生對於所討論的話題了解不深,活動之前沒有激活腦海中的相關知識,導致了在討論時無話可說。或者小組成員想到哪說到哪, 而且有時候小組成員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能深入開展。
3.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
小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但是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發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匯報的次數多;而另外一些學生卻習慣於當聽眾,很少甚至從不發表個人意見,漸漸地他們對於一切語言活動都漠不關心。
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措施
1.明確師生定位,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首先要明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是主角,既是活動參與者,還可以是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和設計者,教師在活動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當小組成員集體合作不足以完成目標時,給予點撥輔導,觀察傾聽以確保他們的學習互動富有成效。其次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應由原來的「權威---服從」逐漸變成「指導---參與」,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有效的合作學習,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合理組合小組成員,明確分工並交換角色
教師應精心巧妙的編排學生座位,力求使每個小組的水平(智力基礎、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保持相對均衡,亦即每個小組都有一定數量的學優生與待優生,男女生數量相對平衡。因此要求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情況要認真分析和研究,除考慮學生人數、性別、英語基礎知識、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等因素外,還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特點。每組最好都安排有較為活躍、善於關心和鼓勵他人的學生,這樣有利於調動小組的學習氣氛,增強組員之間的合作意識。同時,合作學習不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這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承擔特定的職責;組長要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個成員所完成的學習任務;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和控制發言的時間;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發言內容;發言人要代表本組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讓小組成員定期交換角色。
3.培養學生在小組里進行英語學習的合作技巧
學習合作技巧是順利進行合作的前提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活動相互調整、相互改進、互補共效的過程。每個組員的學習行為將會不斷受到來自夥伴的建議、提醒和修正,同時每個組員也要關注他人,經常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就要求同學之間學會尊重,善於接納、尊重他人的勞動和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在堅持真理的過程中,認真虛心接納他人的合理化建議,甚至敢於否定自己。在直言無忌而又從善如流、主動配合、和諧默契的心理氛圍中,每個人的創造潛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4.運用多維評價形式,促進合作學習
如果一個老師只成功地確定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合理地劃分了合作小組,並讓學生進行了合作學習,而沒有及時地做出評價,那很可能使學生對合作學習喪失興趣,不再有積極性。教師適時、多維的期待與評價對參加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運用多維評價,是提高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運用不可缺少的一環。
首先,在評價內容上,教師應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所表現的情感,態度,能力和語言表達,發展潛能等進行全面的評價。老師應及時地給出科學的評價,及時鼓勵,給他們學習的勇氣和信心,使他們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興趣。同時,老師要有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的錯誤,讓他們知道誰都會犯錯誤,怕犯錯誤就不會有成功。及時的過程評價會讓學生更加自信,有滿足感,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其次,除過程評價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應用小組互評,自我評價的方法,讓學生試著給別人以鼓勵,給自己信心,反省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樣,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從而有效確保每個學生加入到合作學習中。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正在探討和嘗試的教學模式,因此,我們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適應變化,結合教學實際,努力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讓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有效,高效。

3.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也把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英語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避免採用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提倡任務型教學途徑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的「小組合作學習」,它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小組學習的環境里學會與他人互相交流合作,例如彼此尊重、理解和寬容、表達、傾聽和說服他人等等,從根本上能改善課堂的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心理品質等。合作學習比競爭學習和個體學習能產生更大的成功、更積極的關系和更好的心理調節。美國教育學者布萊總結到:「學生們在討論時比聽課時更集中注意力,更活躍,更深思熟慮。」庫利克也認為「學生的討論小組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比聽課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也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要求。 (二)教學實踐拒絕「低效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越來越多地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認同,「雙向五環」優質高效課堂中「合作學習」也是教學過程中關鍵的環節,它的有效運用成為體現新課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教學過程中,盡管我們在教學中努力體現新課標精神,在各年級學生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但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走了樣,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以及在聽課過程中審視其他教師在教學中採用的小組合作學習,很多問題又會凸現,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讓我們懷疑:有的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形式,一種點綴,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就草草收場;有的看似全員參與,實際上是好學生的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有的課堂氣氛似乎很活躍,其思維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有的往往重視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忽視如何提高對合作有效性的指導。這種狀態下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我們的教學實踐拒絕「低效合作」。 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我們深刻體會到自主與互助往往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且互為補充。自主學習能否達成預期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小組合作的成效如何。因此,在實施《國家英語課程標准》,提倡「雙向五環」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之際,我們有必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問題進行探討,以利於對課程標準的深度把握和正確實施。以避免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後,班級課堂教學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由於得不到參與機會而處於 「旁觀」、 「旁聽」 的被動地位。使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干預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給予引導和激勵,賦予全體學生充分的參與機會與權利, 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能勝任的學習內容,並在小組中擔任角色,承擔任務,充分展示並發揮創造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發現知識,在自主學習中不斷獲取知識,在合作與交流中,用不同的方法認識和解決問題,提高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課題研究目標與內容 (一)研究目標 總體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形成一整套提高學生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並在實踐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具體目標: 1.調查分析目前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低效的原因,尋找對策,探索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2.科學的、合理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研究內容 1.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低效情況的調查研究。 運用問卷調查、教師訪談、課堂觀察等方法調查研究小組合作學習低效現象。 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低效成因的分析研究。 對調查的小組合作學習低效情況,通過理論學習、歸納總結、教師訪談、課後交流反思等方法分析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低效現象的成因。 3.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策略的研究。 為學生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並實施有效的組織;學生應增強合作學習意識和合作技能,樹立自信心,大膽參與課堂小組活動,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題理論依據 1.合作學習是源自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它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小組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教學中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徵,強調師生、生生及全體學生間的互動,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和互動來促進學習,並以小組集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 2.《新課程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安排小組合作,從小培養學生與人共處、相互合作的能力。通過學生間互幫互助,分工工作,交流、分享成果,團體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學關系和愉悅輕松的教學環境,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變師生單向交流為合作、多向交

4. 如何確定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與方式

一、有效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備而來」,方能「胸有成竹」。對於教師而言,你備好了課,不一定能上好課,但是你要想上好課,卻必須要備好課。於是,備好課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課的前提。
二、有效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提問是觸發學生思維的引言,是激發學生覺悟的契機,是教學檢測的手段。提問的質量制約著教學進程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要運用好提問,應當注意這樣幾點:
2、提問要有啟發性。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要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應答式提問——簡單地問「對不對」、「好不好」這種應答式的提問,思維的含量很少,表面熱鬧,價值不大,而這樣的提問在教師實際課堂教學中大有存在。
3、提問要難易適度。有效備課中有個環節就是「備學生」,學生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我們說要因材施教。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過淺,以免走過場;又不可過難,以防學生茫然失措,產生畏難情緒。
三、優化教學方法,採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是課堂高效的關鍵。
1.導入新穎,先聲奪人良好的開端是學習的一半,一個好的開端可以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因此,教師一定在巧設開頭,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2.以活動為核心,激發學生深層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從而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始終以「活動,訓練」為主線,結合學生實際,採用多種手段和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口、眼、耳、手、足、腦的各種活動,動用全部認識和情意方面的儲備,喚起開口的慾望,強化學習的動機,獲得學習的樂趣,培養健康的個性。
3.採用競爭機制,游戲比賽進入課堂。
愛表現是孩子的天性,運用比賽,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蘇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動力,它可以促進兒童更好學習的願望。」競爭為學生提供了獲得成功的機會,讓全體學生參與競賽,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學、善學,可以給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了英語課堂效率。項目可以有多種:朗讀比賽、字母、單詞書寫比賽、賽拼讀音標的速度和能力、講故事比賽、口語交際比賽等。
四、及時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對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本人認為,每堂課後,及時認真的進行課堂反思,總結得失,是一種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很好辦法。
總之,我們只要在教學中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追求的小學英語課堂高效就會慢慢實現。所以,我們要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在摸索中不斷前進,我們一定會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5. 如何在英語課堂中進行小組合作

. 要進行合理的分組分工。

首先要合理劃分合作互動學習小組

將班級的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律分成若干小組,可以是班級的自然小組,也可以是按英語教學的需要分成的小組,或是開放式小組—— 學生自由組合的小組。分組時應該充分考慮到成員的學習成績、性別、性格、能力、智力差異等因素,使學生有充分的機會,隨時獲得教師和同學的協助。

其次,還要合理分配組員的角色

每組成員均有分配角色、分享領導,如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能充分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參與意識,還有利於教師對小組展開評價,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建組做到相對平衡、自願與調整結合,英語學習合作小組組建後,要求每個小組中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見、民主平等。其中組長一般是學習成績較好,樂於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創新意識、口頭表達、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在活動中發揮組織和示範帶頭作用。

2. 合作準備課前發言 傳統的輪流制容易使活動流於形式,為了使Free talk內容豐富多彩,使更多學生得到鍛煉,教師可以事先准備好話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讓小組在組員個人准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加工,然後在課堂上採用小組推選代表演講、教師指定報告學生或小組組員集體表演等形式進行。這樣既能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營造課前合作學習的氛圍。

3. 合作預習新課 教師事先把預習的內容及要求告訴學生,預習課文或對話,包括查字典,找相關背景知識的資料,找出重點,難點,思考問題,提出置疑以及預做課後練習等,經小組討論,將組內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做成一份組內筆記。然後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聽老師在課堂上講評,逐一解決疑點。

4. 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整堂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方式的情況相對較少。大部分教學要將班級集體授課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針對課堂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在導入對話或課文後,筆者經常讓學生分組歸納總結某一語言結構的功能或用法。如在教學「making suggestions」這一日常交際用語時,我讓學生歸納總結提出建議的句子及其回答方法。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並經過小組討論後發現有許多不同的表達方式。他們的回答也有很多種。然後,我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句型中動詞的形式。學生對於經過自己思考歸納出的知識印象更深,記憶更牢。

5. 課後小組學習 教師還應指導課後的小組合作學習,如:布置小組成員間的詞語聽寫,課文朗讀與背誦、檢查書面作業、進行會話、寫作練習等。教師既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又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幫助,並且縱觀全班各組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優點,進行及時表揚、鼓勵、指導與建議。

6. 設立有序的合作常規 我們不僅要注意合作的時機,合作的時間長短,還要設立有序的合作常規。我覺得學習任務的布置,課前的准備,課堂上的交流,課後的練習,專題性學習等均可以小組為單位。對不同的學習小組可以布置共同的學習任務,也可以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共同學習任務的課堂交流中可以顯示各小組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學習任務的課堂交流則以互補學習為主。我們要根據中學生的特點,不斷向他們灌輸 「 合作教學 」 的思想,並且向學生傳授 「 合作 」 的技能,盡量做到要求具體明確,指令清楚,使學生具備 「 合作 」 的思想和技能,為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優勢,發揮優化組合的整體功能,開拓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7. 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標准,把學生個人記分改為學習小組記分 ,把小組總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了「組內相互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局面,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小組合作達標。在小組評價時也要對個人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和獨創性等做出恰當的評價,這樣可在小組內部樹立榜樣,激發組內的競爭,以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打消個別學生依賴別人完成學習任務的思想。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

6. 在英語閱讀課中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英語閱讀課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具體步驟
1、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即獨學,獨學保證每位同學對所學內容有一個認識與思考,學生參與度是百分之百。通過組內預習,首先讓學生自己預習課文,解決文中的生詞和語義,然後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將問題整理出來,下一環節組內互助解決。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本環節由組內語感較好的成員領著其他成員通讀文章,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理解課文大意。十分鍾後,安排各小組把各自的預習作業寫在黑板上,同時按組別的先後順序上黑板前來展示這組的答案,讓每組的同學都參與到其中來,然後進行小組討論,提高他們的興趣和閱讀和理解能力。對於學習中仍然有困惑的內容,小組記錄下來備用。
3、組間合作學習
對於上一環節留有的問題,先小組間互相幫扶學習,看看那個小組的問題最少,給其他小組的幫助最多為本環節的獲勝組。通過組間互助,仍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接下來,每組都給他們限定閱讀的次數和人數,進行恰當的評價,待大部分組員都會讀能搞清文章的意思後,進行小組競賽。
4、全班共同學習
經歷了以上三個環節,對於學生間解決不了的問題拿到全班來,師生共同學習,沒有問題後組間競賽,看哪個組朗讀的聲音洪亮、閱讀的語調優美、參與的人多,也及時給予評價,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布置故事的口頭復述,先在小組內進行,後每個小組派代表進行復述。

7.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有效的運用小組合作

四個班加復起來一共才制五六十個學生。要讓學生在非英語語言的環境中學好英語。當然,全班的背誦任務就迎刃而解背誦,再加上一周一次的晨讀。有的學校甚至更多。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課中就能完成,如何落實英語背誦任務,班級中學生人數比較多,一個小學專職的英語教師要負責四個班。我每節英語課留給學生三到五分鍾的背書時間,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來合作完成,教學任務重。這樣每一個班老師只抓十一二個學生的背書、寫外。一般來說,各成員則在組長手裡背書。同時,對於英語學習特差生,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與管理方式遠遠不止這些。我沿用各班已分好的小組,現使用的PEP教材。而本學期各班開展的小組合作管理則較好地為我們老師解決了這一難題?這是我們一直急於解決而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間緊,近二百個學生的學習與輔導任務!當然,背誦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可是對於我們農村學校,在每組中挑選一個英語組長、說,除了強化訓練聽,自古以來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讓組長在老師手裡背書。這樣就不會增加小組長的過多負擔,而小組長也只負責三個學生的背書監督任務,我們只要求熟讀課文,老師代課班級多、讀。針對不同的內容教師要精心設計各項任務

8. 常見的小學英語合作閱讀教學組織形式

《小學英語課程標准》指出小學英語教學旨在「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一定的語感、語調基礎,引導學生樂於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游戲教學法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有效的手段。形式多變的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極大的激發了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迎合了小學生喜說愛動、爭強好勝、善於模仿的特點。教師在英語課上不但要鼓勵學生玩,還要善於組織學生玩,和學生一起玩,引導學生玩得有意義。根據實踐,我將英語游戲教學法的組織形式歸納如下:

一、競賽形式的游戲

利用兒童好玩、好勝的心理特點,每節課我都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各異的競賽形式的游戲。這些游戲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積極的情緒,進入英語的學習和思考狀態,有效的激發了每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將被動轉為主動,整個課堂出現了一派你追我趕的學習場面。

1、快速反應

這一類游戲主要是考察學生對某一知識內容掌握的熟練程度及反應速度。例如,教師快速出示圖片,讓會的同學立即主動起來搶答,反應最快的同學再進行領讀;又如,可以玩"Sam
says
"游戲,當聽到Sam發出有關指令時立即做出反應,反應最快的學生扮演Sam繼續發出指令,以此形成鏈狀的循環。

2、猜詞Show

這一類游戲要考察學生對單詞和句子的領悟和感受力,以及肢體協調表達能力。游戲通常分組進行,每組選出一名同學,根據出示卡片的內容(其餘的學生看不到卡片的內容),運用動作、聲音、表情來向本組的其他同學傳遞所見到的卡片內容,單位時間內猜中個數多的小組獲勝。

3、英語"小先生"

當教學內容有一定難度的時候,採用此方法可以以點帶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助人的快樂。以小組為單位,評出本組的"小先生"參加全班的比賽,獲勝者當選班級"小先生"。"小先生"充當老師的角色,帶領本組的同學繼續學習。

4、搶摘"智慧果"

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形式的"智慧樹",讓學生積極搶摘果實,看誰本節課的收獲最多。如學習水果類的單詞,我就在一棵大樹上設計了一些"apple,
orange, peach,
banana"等水果粘貼,每次前5名完成教學單項任務的學生,都可以到"智慧樹"上摘取自己喜歡的果實,比比看誰是最有智慧的孩子。

二、合作形式的游戲

《英語課程標准》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做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教學內容。因此,我在英語教學中,盡量設計一些合作性質較強的游戲,培養學生積極合作、與人為善的情感態度,使每位學生在合作中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1、表演課本劇

表演課本劇是指學完新課後,學生聯系新內容和舊知識,設想一個情景,通過模仿,用言語、動作、表情創造性地反映課本內容的一種游戲。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喜歡群體活動,讓學生扮演成各種各樣的人物,或者想像自己處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使學生在玩玩樂樂中加強學生對新授知識的記憶,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交往能力得到了強化。因為在游戲的過程中,游戲角色的選擇需要學生之間有合作、犧牲精神,表演本身也需要互相幫助、共同分享,極大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

2、課堂調查

這一類游戲主要用來完成一些一般疑問句的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一問一答中,完成教師設計的調查內容,統計教師所需要的結果。例如,在學習
Mole 5 Unit 2的內容時,我就設計了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Sports
Day?的調查表格,上面列舉了運動會的不同參賽項目,讓每組選出的小體委負責統計運動會的報名情況,然後在班級進行小組集體匯報。

3、拼拼湊湊

這一類游戲主要用來對同類單詞的總結歸納,採取小組拼圖的形式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例如,在學習表示人體器官的單詞時,我就將學生分成了四組,分別給每組學生畫有不同動物器官部分的粘貼,如猴子、熊貓、獅子、狗,讓學生分組邊讀邊拼,不會讀的學生只有學會了之後,才能將自己手持的那一部分粘上,先完成的小組獲勝。這樣個人便與小組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互助學習的局面。

4、小小傳話筒

這類游戲主要用來完成一些替換性質的練習。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的學生數不易過多,教師將句式相同,但內容不同的句子分別告訴每組的第一名同學,第一個能將句子准確傳至本組最後一名同學的小組獲勝。這樣就避免了句型替換練習的枯燥,使學生的學習勁頭大增。

三、英語游戲的課外延伸

為了鞏固課堂的教學成果,我將英語游戲進行了適當的課處延伸。我設計了一些簡單易行的英語課外游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所學知識,在玩玩樂樂、寫寫畫畫中學到許多課外英語,由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

1、我做媽媽的"小老師"

我校學生的家長大都是不懂英語的,或者說是對英語知識知之甚少。針對這一現狀,當學到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時,我就鼓勵學生回家充當"小老師",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學習英語,比比誰是最棒的"小老師"。這一方式不僅使學生得到了鍛煉,體會到了教師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而且也使英語這一學科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

2、設計英語小標識

課文中的英語很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家庭生活用品、學慣用品等。學過這些詞後,我就布置學生課後為這些物品貼標簽,如bed
, table , pencilbox , English
book…為了達到美觀,學生們用心書寫單詞,並精心裝裱,貼到各類物品上,這樣既可以幫助記憶單詞,也能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活潑好動,追求奇異是小學生的天性,這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游戲教學法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能使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有利於學生切實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對每節英語課都充滿期待和嚮往。

英語教學興趣教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愉快有趣的教學環境,既培養了學生興趣,又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促進了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我想學」的方向發展,為全面打動素質教育塗了濃重的一筆。實踐證明小學英語興趣教育模式既符合兒童心理特徵和年齡特點,又遵循了中國小學生學習外語的規律,值得借鑒學習。

熱點內容
釣魚和放風箏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36:04 瀏覽:977
面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31:02 瀏覽:820
動物表演節目的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28:48 瀏覽:235
初二英語作文怎麼樣製作美食 發布:2025-08-26 19:21:05 瀏覽:395
兔子的作文英語怎麼寫作文 發布:2025-08-26 19:15:03 瀏覽:833
用用英語寫朋友的作文開頭怎麼寫 發布:2025-08-26 19:14:00 瀏覽:859
高一末考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13:10 瀏覽:915
九年級英語節日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26 19:07:57 瀏覽:730
對於出國怎麼看英語作文 發布:2025-08-26 19:07:56 瀏覽:40
一封感謝信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06:25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