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英語閱讀觀摩課的心得體會
What ever I said , he'd disagre
B. 英語優質課觀後感
[英語優質課觀後感]上周聽了幾節名師講課,覺得大有收獲,現在把所聽所想進行了一番梳理,總結出以下幾點:首先,這次觀看兩位名師的講課以後,給我最大的一點感受,也是己不如人的地方就是他們一口標准流利的英語課堂教學語言,英語老師上課應該說英語,應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陶醉在英語的語言環境中,而不是有很多時間說的是漢語,因為說漢語就是在浪費課堂時間,英語優質課觀後感。但反觀自己的課堂教學,除了一些簡單的表揚和指令語句用英語外,其他大部分還是用漢語上課,對於三年級起始的英語教學這是不應該的,以後也要向名師學習,不找任何包括年齡等方面的原因。其實兩位老師的年齡都在我之上,他們能堅持用全英上課,自己為什麼不能呢?以前老是覺得學生聽不懂,這次看到李老師多次使用肢體語言協助竟然能給孩子上課,說明全英教學是對的,正確的語言形成過程就應該是這樣的,不能總想省勁靠母語做橋梁,其實是非常違背語言學習規律的事,那種以漢語做橋梁的教法看似快,其實最後得不償失,欲速而不達。另外,通過觀課和講座,我還發現兩位老師的上課都非常有靈活性,或者也可以說是教學機智,比如我們很多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喜歡給學生發一些與上課不相乾的東西,或者往學生臉上貼小星星,這對低年級的同學或許有效,但高年級的同學可能就比較反感。專家建議我們給學生發自己的教具,但食物類最好用圖片,以免學生產生食慾而影響了上課。但發給學生的教具不可能送給學生,就要收回來,收的時候也要講究策略,同時也可以帶動學生練習剛學過的對話。例如在教傢具時回收圖片,就可以出示一個房子,對學生說,I bought a new house, but it is empty. I’d like some furnitures. Do you know what I’d like?(我買了一座新房子,但它是空的,我想要些傢具,你想知道我想要什麼嗎?)這樣引導學生說:What would you like?(你想要什麼?)教師再說:I’d like…(我想要……)這樣在學生練習了回答以後,也可以練習提問,同時老師也藉此收回了發出的教具,這要比下課後直接問學生要回教具效果好得多。還有就是英語單詞的記憶問題,專家提出瞭望文生音,依音推詞的教學理念,望文生音是說教師在書寫新詞時,每寫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都應該給學生示範它的發音,讓學生以後再見到這個字母或字母組合也能慢慢會讀。依音推詞是說學生學生瞭望文生音以後,基本上就知道了那個音節應該是由那個字母或字母組合構成,然後就能根據聲音推斷出單詞的拼寫,從英語單詞教學從易到難的角度上來說,這是個不錯的建議,英語教師不妨一試。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良多,希望每一次的學習都能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我校領導安排全校教師觀摩在襄樊市舉行的第六屆湖北省高中英語優質課展評活動。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面對這么多從事英語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們,我迫切希望有機會向他人學習,畢竟對自己的教學仍然有許多迷惑並深感自己在教學中存在許多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這一次的優質課展評共有12位教師參加了展評,歷時三天,經過三天緊張的觀摩學習,我感覺自己受益非淺,特別是選手們的高專業素質,高業務水平和駕馭課堂的高超技巧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觀後感《英語優質課觀後感》。同時,這些優質課當中體現出來的亮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並反思。1. 巧妙運用多媒體 提高了課堂效率本次參賽的12位選手在各自的優質課展示中都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他們在課展中都製作了課件,有的運用了PPT,有的運用了Flash, 有的運用了電影片斷, 也有這些都兼而用之的。這是教師們教學手段上的進步和教學理念的更新。運用多媒體手段,製作課件來進行教學,運用得當便可以激活課堂,使課堂更加生動,加大課堂教學容量, 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反思:新東方的教師們在課堂上很少會使用現代科學教育技術設備,甚至有老師不會使用PPT或是製作Courseware等等。2.教學設計富有創意本次大賽中有不少教師的教學極富創意,給觀課的教師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如一位教師在講授Job時,巧妙的將有關2008北京奧運的主題音樂及Flash搬到課堂,音樂感人,圖片直觀。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了解更多的職業實在為美妙之舉。反思:凡事細節做起,我們需要多抽出時間來製作教具或Video來豐富課堂。3.緊抓新課標,更好的發揮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太熟悉的字眼,最流行的詞彙,不僅僅是我們,所有的老師都在嘗試更好的將任務型教學貫穿課堂始終。任務型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語言。在任務型課堂上,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狀態,任務的參與者之間的交流是一種互動的過程。為了完成任務,學生盡力調動各種語言和非語言的資源進行任務分析,以達到解決某種交流問題的目的。這次大賽中許多老師將任務型教學很好的利用在課堂中,整個完成任務的過程催化了學生自然的和有意義的語言應用,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學生將語言運用為言語技能的支持環境,並通過完成特定的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反思:正確認識自己的課堂,抓住時機下放任務,引導孩子進行任務分析,避免課堂表面學生表現積極,實則是無效教學的課堂。4.將interview, talk show引進課堂有教師精心設計和運用了interview, talk show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們通過學習新的知識及以往知識的積累,完成特定的任務來充分展示自己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反思:創新課堂是教師多觀察多思考而得出的靈感和想法,可以借鑒此方法進行復習課的展示或公開課的展示。5.自然,流利的英語口語大多數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確實不錯,但給我印象頗為深刻的是一位四中授課的教師,她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能使用清晰,流利, 自然並且富有節奏感的英語口語,因此博得了大家的好評。反思:作為英語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應該理直氣壯的說我的英語口語很牛,但是大家缺乏自我學習和講英語的環境,只有課堂上簡單的課堂用語和教材上的英語表達常常使用,要多提高自我學習的水平和自身口語水平。6.課堂內容熟練 時間把握准確所有參加比賽的教師們每位都能在45分鍾之內講完所要求的內容,並下放Homework,時間把握非常准確。 反思:加強課堂管理,增強課堂的嚴謹性。教學本來就是一門留下遺憾的藝術,因為任何一堂優質課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更何況由於觀課者或評課者的眼界不同,水平有高有低,對教材的精神理解和把握也不盡一致,甚至對教材內容的熟悉程度也不一致,由此對一堂課的好差優劣所做出的評價自然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但是,凡是好的東西總歸是好的,它總能讓人受到鼓舞,並且使人很容易得到啟發,甚至使人產生頓悟。我在此本著反思教學的態度,力求從反思和總結中吸取一些營養,學習並借鑒一些有益的東西。
C. 做英語課外閱讀訓練心得體會500字
個人認為,英語的學習歸根到底就在於2個詞:一是堅持,二是興趣。
怎麼樣堅持?就是要一天學一點,一天進步一點,緊緊咬住,不要荒廢。而在學英語的各個環節中,無論聽說讀寫,如果單詞量不足的話,就會感覺寸步難行,因此背單詞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中心環節。最好就是給自己規定個短期目標,一天要記多少個單詞,完成為止。也許學其他的科目可能還有捷徑可以走,但要學好英語真的沒有捷徑。有不少朋友問我,怎麼樣才能快速學好英語?我都只能搖頭,沒有辦法,只能堅持:讀,聽,看,背,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不過,相比於其它科目,學英語也有一個優勢,就是不需要整塊的時間,我們可以在排隊等候的時候、在其它零碎的閑暇時間裡面,記上幾個英語單詞或知識點,既利用了時間,又填補了空閑,也不失為一舉兩得。
但背單詞畢竟是枯燥的,這就需要一種激發自己興趣的辦法。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興趣不單單從考試的角度出發,而是通過對英語的熟練和語感越來越好,逐漸體會到它音韻和形式的美,從而產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的願望,對英語的興趣自然會水漲船高的。比如,可以玩玩英語游戲,看看英語MTV或英語原聲電影,參加英語沙龍,或者到英文網站閱讀英文新聞等。由於英語統考的時候不需要考聽和說,我們從事醫療工作的,平時一般也缺乏聽說英語的機會,因此我是以閱讀為主來提高自己的英語興趣和水平的。可以閱讀的英文學習資料非常多,主要是要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適合的材料,以讀起來有點吃力,但不影響對整篇的理解為適宜的難度。在有不懂的生詞存在時仍然能夠領會文章的意思,這是我們必須訓練出來的能力。當你發現英語也成為你通向豐富知識的路徑時,你自然而然就會體驗到駕馭這門語言的樂趣。
在英語統考的時候,第一卷是選擇題,其中語法和情景對話的單選題考的是知識點,我認為對於這部分關鍵是要快,即快速做出判斷,不必鑽牛角尖。閱讀理解是得分大戶,考的是整體的理解,我覺得在閱讀理解上多花一點時間來斟酌相對比較值得。第二卷是翻譯和作文,雖然只有30分,但如果拿不到18分以上,即使全卷過60分也要被判為不合格。做漢譯英的題最害怕的是被個別詞卡住了,這個時候,就要避免在一個詞上空耗時間,而是盡快找個意義近似的詞或片語來代替。另外就是作文的問題。短時間內提高英語作文能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背熟若干篇範文,然後在考試時用題材相似的範文的格式和句型去套。但我認為平時多練習英語寫作還是很重要的,最好每個星期寫一兩篇,除了訓練作文這一塊外,對提高漢譯英的能力,對英文語感和興趣的培養也大有裨益。
以上是我個人學習英語的一點心得體會。大家在學習上都是久經考驗的好手,每人都有自己的獨門功夫。但願我的方法能夠再帶給大家一點幫助。
D. 學習英語閱讀的心得體會 350字左右 十萬火急!!!!今天晚上8點前就要!!
根據英語新課程標准,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而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無論對於學生將來應試還是未來的生存發展,閱讀都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生獲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仍處在試驗階段,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所有英語教師共同去探討、去發現。但我很肯定的一點是: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是必要的。通過閱讀教材,學生既學習了語言知識,又在閱讀能力上也有所提高(深度、廣度),還能學習西方文化、開闊眼界、引起興趣。
那麼,在新課標下,如何在小學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課教學呢?
一、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差生。我設計閱讀教學時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我根據個人素質,性格特點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在激發他們的發現閱讀的趣味性,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無形中調動學生的言語資料庫。在實踐中他們學會自我評價,由此產生的成就感又轉化為無窮盡的學習後繼力。
二、注重閱讀策略的滲透
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重要條件之一。但小學生的閱讀策略尚處於形成期,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如速讀、略讀和跳讀等等。課前預習是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人們可能會認為,語文、數學才聽說過預習,小學生拼讀能力差,詞彙量少,而且不是每位家長都能輔導自己的小孩,怎麼能談得上預習呢?其實這種想法大可不必。學生閱讀之前教師應及時給學生提供有關課文內容的背景知識材料和預習練習,指導學生預習。課堂導讀是提供閱讀實踐活動的保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篇章結構、主題思想、細節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課文。閱讀過程可分四個步驟:
1.引入新課——就是把課文的主題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文提供的語言情境中來,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
2.作出預測——就是預先推測或測定。預測是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題目或圖片去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可能用到的詞彙,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所給的主要詞彙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句子。
3.設計任務——英語閱讀教學必須在主體參與方面解決問題,增加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的機會和時間。
4.有效練習——拓展閱讀能力的空間。閱讀課後,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練習、鞏固和擴展在閱讀課中新學到的語言知識,還要發展其說和寫的能力。課後練習有多種多樣,要針對不同的閱讀課而設計練習形式有表演課文、縮寫、改寫課文、復述故事等
三、積極創設情景,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環境是學生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閱讀的場所。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已經成為共識,而且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自然的語境的創設,更利於激活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在此環境中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
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挖掘他們的自主創新精神
不管教師是示範者、組織者,還是監督者,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的整體作用應是協調、促進和指導。教師要創造一種積極的氣氛讓學生得以充分調動、充分發揮,這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擔負的協調作用所要求的;不管學生的主體能力怎麼樣,教師都要通過課堂活動對他們進行有意識的策略和能力培訓,使他們的自主創新精神更強,這是教師的指導作用所決定的。如:(1)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來閱讀。(2)引導學生在文章中找出關鍵詞或關鍵句。(3)根據上下文來猜測詞義。(4)根據問題.關鍵詞或關鍵句提取主要信息.(5)設計排序,判斷,寫作等多種練習。(6)設計趣味朗讀訓練:輕重搭配朗讀,問句重讀.答句輕讀,長單詞重讀.短單詞輕讀,快讀與慢讀。(7)設計擴展課文內容的趣味練習。在具體實施中,形式靈活多樣,如小組合作學習、課內課外結合,集體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不管學生的認知和技能達到怎樣的水平,教師都要認真分析問題,及時幫助,這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自信、充實、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真正把閱讀教學落到實處。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研究。在閱讀教學中,對英語教師的要求:學會整合教材(即補充必要的、剔除冗雜的)。一篇故事學習完後,要求學生達到:1、理解故事;2、能聽懂磁帶或者其他人的講述;3、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或者表演。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科學的閱讀方法,循序漸進,並與聽、說有機結合,才會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作為小學英語教學工作者,我們要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