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任務型閱讀理論探究
還可以。可以培養學生流利的語感,讓學生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閱讀中學會把握重點,迅速理解文意。同時,任務型閱讀也是當前中考英語的新題型,筆睜首基者結合自身多年中學英語教學經驗,提出在初芹空中英語教學中,應該悉謹如何設計任務型閱讀教學,以及在任務型閱讀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⑵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能力課題研究方案
我們學習英語都離不開閱讀。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英語學習成績。英語閱讀能力實際上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閱讀能力與判斷能力的綜合。英語新課標反復強調"中學階段,尤其高年級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個艱辛漫長的過程,只有在經過老師有計劃地、科學地訓練培養才能提高。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科學、高效呢?下面就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談談實際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有概括閱讀能力
閱讀文章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找出每段的主題。可先從辨認主題句開始,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對所學文章要點,教師提出要求,學生閱讀,尋找答案、引導學生閱讀時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括、以歸納出要點,這樣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作了這樣的概括閱讀,文章更易理解。概括閱讀要注意上下段結構上的銜接,語義上的連貫,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關系。概括閱讀還有助於學生把握上下文之間的意義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二、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有辨詞能力
閱讀應採取快速閱讀法,這種閱讀並不是簡單地瀏覽,而應講求實效,力求做到理解與速度並進。因此,快速准確地辨別單詞詞性和理解詞義是閱讀的必要條件。理解是學生掌握閱讀技能最主要的標志,培養學生辨別單詞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單詞的音、形、義之間的聯系,能讀懂詞、句、段、篇,才能逐步理解全文。
1.通過構詞法分析,掌握構詞的特點,前綴,後綴和詞根意義,幫助學生理解上下文中的單詞的意義轉換。如:careful,unhappy,kindness,dishonest....等單詞,ful(形容詞後綴),un(否定前綴),ness(名詞後綴),dis(否定前綴)。
2.在我們學過的單詞中,有些詞義不只一個,這就需要視具體情況來具體判定。比如:.在這個句子中,little這個單詞我們學過的意思有兩個,分別是"一點兒"和"小的",而根據句子的含義可以推斷出它是"小的"的意思。所以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節。
三、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有復述能力
復述是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手段。讀過每篇文章後,用自己的話去概括,摘錄其中的重點句子,復述其內容。在復述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會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當教師要求復述整篇課文(或某一重要段落)時,有的學生就不知所措,力不從心。不是整篇整段地照抄照搬,就是無話可述的冷場現象。第二,學生在經過第一階段的閱讀之後,心中逐漸地掌握了句子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通過正確的文法表達,就可以大致地把課文復述出來,這時的復述意境是"似會非會,說不會,還能講出許多段子里的只言片語"。第三,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學生自己比較准確地縮短原文。具有創造性地改寫原文,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能夠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並促進學生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發展,特別是對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有質疑能力
古語雲:"學則須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通過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思維,分析問題,獲得知識。有疑是深入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才有研,有疑才意味著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怎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質疑能力?如:,andtogointotheiroffices,,carorbus.當學生基本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然後教師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回答。聽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就能搞清學生的薄弱環節在哪裡。這樣閱讀時,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費時間,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理解了,就啟發學生,"質疑"來發現問題。此句prefer怎麼不接doing(動名詞)呢?學生的回答欠嚴密,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學生在解答問題的同時,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這樣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手段,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科學的訓練。同時要求學生課外自己還要多讀、多練,保證一定的閱讀量。經過師生雙方配合,共同努力,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⑶ 任務型閱讀答題技巧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答題技巧如下:
技巧二:找到關鍵詞。要先畫出問題中的關鍵詞,並在文章中找到該關鍵詞及所在的語句。畫出之後在文章中會找到該關鍵詞所在的語句,答案就在該語句中,該題便迎刃而解了。
技巧三:寫出答案。寫答案時要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
⑷ 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研究論文
關於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研究論文
第一篇: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分析
一、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並不能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開口交流的機會,不利於初中英語的口語教學。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更加突出了語言實際運用的重要性,它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有利於學生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的培養。任務型教學方法重在實際應用,在任務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交流實踐中去感知、認識、運用語言,充分實現了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的相結合,對於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具有重大作用。
二、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具體過程
1.設計任務,引導學習
任務的設計是該教學模式的中心環節。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內容作詳細的了解,包括初中生的整體心理特徵、學生的英語基礎、教學要求等,這樣才能合理、科學地設計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如譯林版八年級下冊Unit4Agoodread.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與之相關的任務,比如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並解釋喜歡它的原因,從中受到什麼啟迪等。在明確的任務的驅使下,學生的學習目標會更加明確,學習效率也會大增,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也達到了強化學生組織、表達能力的目的。
2.組織練習,鞏固知識
在學生學習了知識之後,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不斷的練習,將所學的詞彙靈活應用於生活實踐、日常表達,這樣就能達到英語知識的深化與遷移的目的。比如在上完譯林版八年級下冊Uint5Goodmanners的課程以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並表演與禮儀相關的情景劇或圍繞相關主題開展采訪等。如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禮儀知識和英語詞彙,模擬餐廳中禮貌點餐、用餐的場景,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去練習知識點,更加透徹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點,達到在生活實踐中靈活運用的效果。
3.交流心得
在學生結束任務之後,應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心得交流活動,交流的形式可以為分組討論、情景采訪或者代表演講等。一方面,學生可以將自己的體驗、心得與他人分享,並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通過多個教學體驗學習,還能提高課堂的新鮮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對於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教師應作詳細的記錄,根據不同的完成情況來進行不同的評價、鼓勵或者點撥,便於適時的調整教學方案,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初中階段的英語教育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對整個階段的英語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靈活巧妙地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以達到優化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
第二篇:任務教學初中英語問題分析
一、任務教學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在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教學方法雖然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優勢,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還不同程度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由於教師的任務設計存在缺陷等,任務教學相比其他教學方法往往耗時較長,而且要求的知識點等內容難以全部涵蓋其中,造成了課堂效率較低,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一些學生雖然表面上很熱衷於參與課堂設計的任務,但僅僅是抱著好玩的心態,「看熱鬧」而不「看門道」。在任務完成不好時,並沒有自覺主動地對照相關內容進行查缺補漏或課後加強練習,而是採取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從而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英語考試體制中,很多地區仍然沿襲以筆試為主的模式,不能全面考察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而這與任務教學是不相適應的。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一些教師對任務教學方法採用不積極,有的甚至又重新回到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的老路上。
二、進一步促進初中英語與任務教學的合理結合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任務教學雖然遇到了一些發展中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應加強對任務教學的研究,充分認識任務教學的本質和優勢,努力把握任務教學的基本原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探究規律,進一步促進初中英語與任務教學的合理結合。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任務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任務教學中,只是一個指導員或裁判員的從屬角色。要堅決摒棄「一言堂」的做法,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比如,筆者在進行任務教學時,多讓學生走上講台完成相關任務,自己則作為一名「觀眾」走下講台,僅在必要的環節進行適當引導,從而保證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發揮的空間。
2.任務教學要服從於、服務於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
任務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不能只追求「華麗的形式」和」熱鬧的場面」,而忽略或弱化了教學內容,以致完不成相應的教學目的。
3.教師要精心設計任務
在設計任務時,要針對初中生的年齡階段,符合其生理、心理特點。設計任務要緊密聯系學生日常生活,注重採取豐富多樣的形式,使任務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對完成任務的要進行及時表揚和鼓勵,對完成不好的盡量少用或不用批評,而是注重做好引導和個別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營造活潑、開放、向上的教學氛圍。此外,任務設計要盡量面向全體而不是部分或個別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願望和需求,盡可能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任務中。
4.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進一步推動英語應試模式的改革
探索改變當前初中英語考試以筆試為主的模式,適當增加聽力測試、口語測試、情境模擬測試等環節,以便與任務教學密切銜接。
三、結語
任務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切實貫徹了「寓教於樂」的教學原則,符合英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和發展趨勢。在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應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積極探索創新,充分發揮任務教學的優勢,做到初中英語與任務教學合理結合,在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第三篇: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法研究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往往會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從而忽視了英語的應用性特點,在教學環節中沒用重視對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同時,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初中英語教師往往將英語教學的重點放在單詞、語法以及句型的講解上,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造成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同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僅僅是以同一種任務規范來要求學生。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完成任務,從而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喪失學習的信心。而對於學生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反復的對舊知識進行復習造成他們無法早點學習新的知識,影響學習進度。而傳統的通過考試的方法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造成教師忽視了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的活躍程度,對社會價值的是非判斷能力、社會道德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實際應用能力、與同學的溝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檢查。這樣的初中英語教學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過度對於書面成績的重視影響了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的運用策略
1.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由於英語本身的應用性特點,所以初中英語的教學不能僅僅依賴於課堂上的講解,也不能依賴於傳統教育背景下應試教育方式,而要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拓寬教學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加強英語應用化的教學,例如教學生學唱英文歌曲,讓學生模仿英語電影中的一段對話進行英文口語技巧練習,這不僅能夠改善枯燥的課堂的氛圍,同時還能夠起到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作用。另外,初中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舉辦英語閱讀比賽、英語演講、英語話劇表演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最大的程度上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合理安排教學任務
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安排是,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置不同的任務安排標准。同時在進行安排任務時要與一些課外活動結合起來,保證任務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初中英語學習效果。
3.實行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評價上應當實行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而不應當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課堂參與程度、思維能力等等進行綜合評價,引導學生成為綜合型人才。任務型教學法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因此將任務型教學法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第四篇: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研究
1.正式任務活動情景設置
教師提供多種不同的情景模式讓學生練習,可以得到不同的學習效果。其次,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完成任務。教師設置好任務之後,將任務分配到各個小組中或者讓各個小組進行自由選擇。一旦任務分派完畢,小組成員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分工,制訂出合理的練習方案,並對其進行修改完善,使其能夠實現良好的練習效果。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可以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熱情,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競爭中做出好的學習作品。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由於事先標注出了正確的路線和設置了對話內容,再結合正確的表達方式,比如:Istherearestaurant?Whereistherestaurant?等,取得良好的練習效果。
2.後期任務鞏固教學
首先,學生回顧完成任務的細節。根據每個人的現有居住環境的分析,設計出更加理想的居住場所。其次,教師和學生一起復習本課程語言和文化知識,將知識點呈現給學生。上節的介紹旨在介紹自己理想的生活環境,對學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犯下的錯誤標注出來,並將其寫在黑板上,分析其產生錯誤的原因,進而進行指導糾正,並依次告誡學生只有意識到錯誤的存在,才能不斷取得進步,這樣就能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練習。但是教師不能對學生的某一個錯誤糾纏不放。另外,教師可以將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使用到的書本中的重點句式標注出來,進行點評。最後,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後,再適當的布置一些課後作業:學生根據條件邀請外國朋友到家裡做客,給外國朋友詳細介紹家周圍的基礎設施、特徵以及能順利到家的方式,課堂上教師隨機進行適當的抽查、點評。
3.結束語
英語教師在中國的教育事業中不懈努力多年,已經取得了非常有益的成績,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現在的任務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完成了由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的轉變,任務型的教學方法出現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師生之間的角色發生轉變,學生成為主動者,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它的產生與人類認知規律的發展相適應。任務型的教學方法的作用顯著,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學生自學能力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顯著提高。
;⑸ 初中英語教學論文範文誰有呢
初中英語教學論文範文很多啊,但是一定要原創,不然會被打回來。我就吃了這個虧,還好學長給的莫』文網,有高手幫忙快多了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究——以北京地區普通校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
英語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輔助運用
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實踐研究——科學利用道爾頓制教學組織形式輔助初中英語教學
初中英語教學情感策略運用研究
任務型閱讀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南京市南湖第一中學為個案
城市化傾向教材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基於仁愛初中英語教材在漳州龍海市農村中學使用情況的調查研究
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現狀研究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歌曲融入研究
差異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石河子市初中英語教師專業化現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組織策略的探究
杜郎口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推行中的問題研究——以桐柏縣育英中學為例
多元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微視頻教學資源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人教新目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為例
多媒體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現狀的調查研究——以永安六中為例
多媒體輔助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師生互動研究——以深圳市A中學為例
論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新時期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方式變革研究
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
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語言技能教學中的應用——以A中學暑期實驗班為例
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問題的分析
詞塊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論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基於互動假說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初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行動研究
英語課程資源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影響研究——以佛山市A區為例
初中英語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研究
農村初中英語文化教學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評價標準的研究
初中英語情趣教學實施策略研究
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行動研究
河南省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的初中英語差異教學策略研究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與實踐研究
支架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案例研究
初中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究
初中英語教學情境創設的適切性研究
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培養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口語有效教學研究——以淄博怡中外國語學校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為例
一位初中英語教師實施差異教學的個案研究
中考英語測試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反撥效應研究
⑹ 七年級上冊英語閱讀理解題或任務型閱讀題
中考英語任務型英語閱讀理解題解題技巧
[摘 要]
[關鍵詞] 任務型閱讀理解 失分分析 解題技巧
初中英語新課標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中考英語任務型閱讀就是在遵循「課程標准」基礎上,根據任務型教學設計而成的一種新題型。該題型要求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去完成一項任務或解決一個問題,它主要考查學生根據所提供語言信息具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考查學生運用語言「做事」的能力;同時還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書面表達、歸納概括、分析理解、邏輯推理及社會生活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任務型閱讀理解題題型豐富,近年來考查形式大致如下:回答問題型、判斷正誤型、閱讀填空型、閱讀排序型、閱讀改寫句子型、看圖推斷型。試題既可以按照其中一種形式出現,也可以混合出現。讀寫結合,既增加了試題的難度和區分度,又有效的促進英語學習朝著實用性方向發展,符合了新課改的要求。
考查近幾年的中考英語任務型閱讀理解試題後不難發現,閱讀內容難度整體適中,易於理解,題目設計既不是很直接呈現答案,也不增添解題的彎度。但實際操作解題過程中,卻很容易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從而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失分。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學生對任務型閱讀有較全面的了解,熟練掌握任務型閱讀的解題技巧。下面,筆者將結合學生答題常見錯誤進一步具體深入解析。
一、明確任務,關注題後要求
實例一:
(2009山東泰安)閱讀下面的短文,並完成短文後的任務。
Waste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the school. Some students ask for more food than they can eat and others often 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they leave the classroom. They say they can afford these things. But I don』t agree with them.
Waste can bring a lot of problems. Although China is rich in some resources (資源), we are short of others, for example, fresh water. It is reported that we will have no coal or oil to use in 100 years. So if we go on wasting our resources, what can we use in the future and where can we move? Think about it. (3) I think we should say no to the students who waste things every day. Everybody should stop wasting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ur everyday life, we can do many things to prevent (阻止) waste from happening, for example, turn off the water taps when we finish washing,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we leave the classroom, try not to order more food than we need, and so on. Little by little, everything will be changed. (4) Waste can be stopped one day, if we do our best.
任務1:根據要求答題。(請注意問題後的詞數要求)
1. List the wastes mentioned in the first passage: (withi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problems can waste bring? (within 20 words)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務2:將短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漢語。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務3:請給短文擬一個適當的標題:(within 5 words)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sk for more food,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2. (1) We』ll be short of resources.(fresh water, coal or oil.)
(2) We』ll have nothing to use and nowhere to move./What can we use in the future and where can we move?
3. 我認為我們應該對那些天天浪費東西的學生說不。
4. 如果我們都盡力的話,將來有一天浪費就不會發生了。
5. Stop wasting/No more wasting
分析:這道中考題形式多樣,在同一道題中出現了收集並整理信息、回答問題、翻譯句子、擬標題等多項任務。因此,在未讀材料之前,應仔細閱讀所給任務,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答非所問,從而有效的提高做題的效率和准確率。另外,仔細閱讀後不難發現,任務1和任務3題後還有額外的附加要求(within 15 words,within 20 words,within 5 words),考生稍加馬虎,答題字數就容易超出警戒線!如多於任務一的作答,考生很易寫上: Some students ask for more food than they can eat and others often 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they leave the classroom.(共24詞)
二、)對照原文,作答適當修改
(2009甘肅蘭州)
…….At the same time, if you find you are wrong, be sure to correct yourself and apologize to those that you have offended(冒犯). ……
任務2. When you find you make a mistake in the chat room, what should you d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題考生容易直接抄寫原句,而忘記應將人稱適當調整,答為:if you find you are wrong, be sure to correct yourself and apologize to those that you have offended..
附答案:I should correct myself and apologize to those that I have offended.
任務型閱讀理解不但考查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還考查學生寫的能力,所謂讀寫結合。所以在寫的過程中就應特別注意書寫規范:單詞的首字母是否應大寫,單詞拼寫無誤,單詞的詞形、詞性,句子的語法准確,時態語態正確,固定搭配等等。在翻譯句子時尤其要慎重,結合語境,反復斟酌,努力做到萬無一失。
下面是一道滿分為10分的試題, 每題2分。
Do you think about your parents? 「 Yes, of course.」 You may answer, 「 I buy a present for my mother on Mother』s Day. And I give my father a present on Father』s Day.?
Then what about the other days of a year? Always remember to think about your parents. Not just on some important days.
I have a friend. She lives alone. Her parents live in another city.
One day I went to see her. We had a nice chat. Then she wanted to make a call. She dialed( 撥打電話) the number, but then put the phone down. After ten seconds, she dialed the number again. 「 Hi, mom…」
Later I asked, 「 Why did you dial the number twice?」
She smiled, 「 My parents are old. They can』t be quick to answer a call. (1)I always do so when I call them. I just want to give them enough time.」
My friend is a good girl. She is always thinking about her parents. You also want to be a good child, right? (2)why,her, learn ,So , not, from?
1. How should we really think about our parents?
答案一:Not just on some important days.
分析:回答不完整,不能完全覆蓋答題的信息。 不能得分。
答案二:To always remember to think about your parents.
分析:問題是對方式狀語提問,而答句則以目的狀語形式出現,盡管意思表達明白,但只能得1分。因此,回答句子一定要依據問句的形式和內容答題。
答案三:We should remember to think about your parents.
分析:回歸語境不難發現,答句漏掉一個關鍵詞:always.只能得一分。
2. Why did the girl dial the phone number twice?
答案:Her parents are old. They can』t be quick to answer a call. She just wants to give them enough time.
分析:問題是一般過去時態,答句也必須在原文的基礎上適當調整。這樣的作答只能得一分。
3.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irl?
答案:She is a good girl and care about her parents.
分析:答句是一個並列句,care 應使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給一分。
4. 將文中劃線的句子(1)譯成漢語。
答案一:我總是這樣做,當我打電話給他們時。
分析:答案不符合漢語正常語序,給一分。
答案二:當我打電話給他們時,我經常這樣做。
分析:答案未將單詞always准確譯出, 扣0.5分。
答案三:當我打給他們時,我總是這樣做。
分析:答案過於口語化,表達不清晰,給1分。
5. 將文中劃線部分(2)連成一句話。
答案:So, why not learn from her.
分析:答句句末應為問號,扣0.5分。
⑺ 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的提綱怎麼寫
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
[摘要]:本文論述了構建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及理論依據,並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一個教學模式----初中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英語;任務;閱讀;教學模式;
一. 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我國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普遍採取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遞接受式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的講解佔去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基本上處於被動學習狀態。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學習上缺少主動性和創造性。英語閱讀課教學過程側重知識結論,忽視知識過程與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局限於書本知識之內。而現行的《英語課程標准》倡導以任務型教學為主要教學模式,教學以具體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測試的分數)來體現教學的成就,以達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和語言綜合應用能力。而且新課標在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的同時,側重培養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在各種形式的閱讀理解中獲取資料和信息,這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主要途徑。閱讀的目的, 不僅是要欣賞,更重要的是獲取信息,並利用信息解決問題。那麼如何將閱讀教學與任務型教學結合起來呢?
筆者根據現行初中英語教材中閱讀課文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容量大、密度高、話題廣、課時緊的情況結合任務型教學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構建了一種「提出任務—前期任務---任務環(限時自讀—導讀—復讀)—完成任務—任務評價」的基本課堂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以「任務」來驅動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創設各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下參與語言的實踐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理論依據
1、克拉申的語言輸入假說理論
著名語言教育理論家克拉申(Krashen,1985)認為在語言的習得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這些語言輸入應該為學習者所理解或者適合學習者的水平,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易,應該比學習者當前的語言水平稍高一點的語言材料,學習者可以通過上下文的線索,通過運用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對語言材料進行理解。除此以外,這些輸入應該既有趣,又有關聯,且有足夠的輸入量,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心理障礙最小的環境中自然習得語言,這樣語言輸入才能更有效的被大腦吸收,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2、斯溫納的語言輸出假說理論
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只是語言學習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學習者還必須有機會使用所學語言,也就是進行語言輸出活動,才有可能達到類似母語者的水平。對於克拉申提出的輸入假說理論,斯溫納(M. Swain)等許多學者也都提出了他們不同的看法,即提出了輸出假說(Output Hypothesis):她認為語言輸出在語言習得過程中也有著顯著作用。她通過沉浸實驗表明,盡管學生經過幾年的浸泡,但他們並沒有獲得如本族語者那種語言的產生能力。她認為,造成這樣的原因在於學生在課堂中沒有足夠的機會去練習使用所學語言,即沒有進行足夠的語言輸出活動。她還認為,語言輸出活動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練習運用語言,增強使用
語言的流利性,而且也能使學習者發現到自己在使用語言時所存在的問題,以便改正。
3.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earning , 簡稱TBL)是80年代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又一個有重要影響的語言教學途徑。它以具體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測試的分數)來體現教學的成就。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指出任務學習法理論框架包括三個部分:前期任務(pre - task),任務環( task - cycle) 和語言關鍵點(language focus)
4.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而獲得。
三、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
設境激趣導入任務
呈現新知
學法指導
自讀討論
教師導讀
協作交流
完成任務
匯報成果
總結反饋
本文將以初三第八單元第三課時為例對此模式進行闡述。
本單元是學習如何提供幫助,本節課是該單元的第三個課時,學生對如何提供幫助已有一個初步了解。本節課是閱讀應用課,主題是如何將自己的愛好與幫助別人結合起來。
(一) 設境激趣, 導入任務
對於任務型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明確學生閱讀的內容、方向,並給出指導性意見。教師應根據教學進度的要求,結合所學的內容確立英語閱讀課的主題。同時,英語語言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聯系。在英語閱讀課上,「情」包含在閱讀課文的內容中,「景 」是課文內容所構成的整體畫面在閱讀教學中成功創設的教學情境。教師應充分利用輔助教學手段以及學生的生活背景,為學生的英語閱讀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
該課的任務的導入:首先讓學生根據教師播放的多媒體課件上的字母H, E, L, P猜測一個單詞---Help。然後點明主題:本節課的任務是繼續學習如何提供幫助-----幫助你我建立一個更美好的校園。但為了完成該任務,首先必須學習一些新知識。
(二)呈現新知, 學法指導
1. 該課語言點的導入:通過復習一組提供幫助的途徑(如羅納爾蒂奧幫助患白血病的兒童,自願者幫助老人,在糧食救濟中心分發糧食以及照顧無家可歸的動物等)引出獸醫veterinarian這個單詞。並由我校去年組織的非常有影響的活動----成長心連心 (Heart Chorus)引出下面一系列的語言點:
1)Put ……to use
2)a major commitment.
3)not only… but….
4) coach
The volunteers came from different cities to help us. organize the activity. It was a major commitment. Not only the students but were the teachers and the parents moved that day . They put their loves to good use by helping others……
2.本節課活動1-------做調查,調查同伴的愛好以及根據其愛好選擇能幫助別人的事。學生完成該活動後作調查匯報。學生在進行多角度地觀察、理解、整合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類具體的細節問題,而教師的指導不可能也沒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學生分組協作交流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補充,
Who
loves
Can help
Jim
soccer
Help coach the kids
(三)自讀討論,教師導讀
1.本節課的閱讀任務1------讀短文,找出三個自願者的愛好以及他們運用自己的愛好所做的事,讀完後小組討論,檢查答案。在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完成自讀,藉助教師准備的可檢測學生整體理解的問題初步理解全文內容。
Who
loves
Can help
Li Huiping
Lin Pei
Zhu Ming
這一環節可以是小組內的交流活動,也可以是全班同學圍繞某中心問題展開的課堂討論。通過互動交流,學生對所閱讀的內容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然後老師再做評價。
2.教師導讀:學生再次閱讀,找出疑難問題,教師幫助解決。在這一環節教師作為指導者應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著重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和關鍵,把握全文,理清思路,並幫助學生掃清理解障礙,並提高閱讀能力。
本環節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疑難問題並討論學生提出的其他疑難問題:
1). Sth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2)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3). Sb. spend some time on/ in doing sth.
(四).協作交流,完成任務
在這一環節,教師組織學生根據前期獲得信息進行小組討論,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不同視角觀之間的相互砒礪與補充,完善任務成果。
本堂課在該環節開展了以下兩個活動:
1.檢查家庭作業-----調查學校存在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競賽,看哪一組列出的問題最多,並將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列出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愛好,完成本節課的任務--------幫助你我建立一個更美好的校園,做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五)匯報成果,總結反饋
本部分主要讓學生根據各組情況匯報成果並進行評價。評價主要由學生的自我評價、同伴評價、集體評價和教師評價等組成。教師幾個小組成員對其它組的成果進行評價,評出最佳方案。學生通過作品的展示,不同視角觀之間的相互砒礪與補充,完善、加深了對該堂課的理解。然後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並打出幻燈片,號召學生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別人,同時播放傑克遜的歌曲------《拯救世界》引起學生的共鳴。
Become a volunteer today
Make our school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四,教後感
本節課以「任務」來驅動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創設各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下參與語言的實踐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有了任務,學生的思維、直覺和想像就會遵循一定的方向展開,心智活動就會少阻滯、多流暢,就會在較少的時間內表達較多的思想;有了任務,語言學習就能從知識的講解和規則的理解,發展到意義的表達和能力的培養。在這同時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建立閱讀圖式,提高閱讀能力。使閱讀的目的不僅是欣賞,更重要的是獲取信息,並利用信息解決問題。而將任務與閱讀結合,使閱讀有了新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Crookes, G. 1986. Task classification: A Cross-disciplinary Review (Tech.Rep.No.4)
[2] Ellis 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 陳書元,尹滿成. 學生中心教學模式[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0.6.
[4] 何克抗.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C].全國教育科學/九!五0規劃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育過程提高師生素質資料,1999.
[5] 黃若妤. 建構主義與多媒體外語教學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00.2..
[6] 張建偉,陳琦「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4)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 左煥琪 外語教育展望 [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
⑻ 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任務型教學英語閱讀教學應用
論文摘要:近年來,任務型教學作為交際教學思想的發展倍受人們關注,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正在使用這一教學模式。擬從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入手,分析和探討任務型教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任務型語言教學
1.型語言教學的定義。所謂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學習、工作等任務(task),將課堂教學的目標真實化,任務化,從而培養其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是說以具體的任務為載體,以完成任務為動力,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通過聽、說、讀、寫等活動,用所學語言去做活動,在做活動的過程中發展運用自己所學語言,教育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中用,學了就用。
2.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Krashen區分出了兩個語言學習概念:學習(learning)和習得(acquisition)。學習是指通過教學有意識地學得語言;而習得則是指通過交際無意識地接觸語言系統而掌握語言。Krashen強調,掌握語言大多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Krashen認為,學生掌握語言必須通過“可理解性的輸入”。假如輸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個人的現有水平,習得就自然而然地產生。
Long提出,語言必須通過“對話性互動”才能習得。他認為,語言習得不可缺少的機制是“變化性的互動”,比如,學生通過改變話語來理解並獲取信息。例如,用”I don’t understand.Can you repeat”等。這樣,學生所需要的並不是簡單的語言形式,而是可理解的輸入與輸出的機會。
根據上述理論,外語課堂教學應具有“變化性互動”的各項活動,即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對話性互動,進而產生語言習得。
3.思想。(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原則。(2)貫徹英語學習的交際性原則,創造使用英語的機會,使學生學以致用。(3)教師的作用:設計者、研究者、組織者、促進著、協調者。
4.型語言教學的特點。任務型語言教學立足於學生本身,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出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其特點在於:(1)通過語言交流可增強學生可持續學習的興趣與動力,達到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的目的。(2)個人練習更加充分,每個同學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共同的活動中,同學們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3)既關注語言本身,也關注學習過程。(4)以學生為本,促使學生自主發展。(5)有助於將學習者個人的經歷,周圍的生活與課堂學習緊密聯系。
5.任務的結構。任務型課堂教學設計中的任務具有結構性,並由教學目標、輸入、活動形式、教師與學生角色和環境五部分組成。(1)教學目標(goals):任務型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這不僅是指語法正確的說和寫的能力,還包括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和策略能力。(2)輸入(input):輸入是指“設計任務的資料”。輸入的來源多種多樣,包括報刊、小說、課本、歌曲等。(3)活動(activity):活動是指人物,而不是指練習。(4)師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學生是交際者,其主要任務是溝通信息,具有學習的自主性,並經常進行兩人或小組活動。為了使學生成為交際者,教師應扮演促進者、組織者和監控者,有時也加入到活動之中擔當學生的“夥伴”。(5)環境(setting):環境指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包括任務完成的方式(個人操作還是兩人或小組合作)和任務時間的分配,也包括課堂教學或課外活動等。
根據任務的結構,針對一次聽力活動可以作如下分析:1)教學目標是學生相互交流信息,尋找主題或信息的組成方式;2)向學生輸入的是該聽力材料;3)安排學生之間相互溝通所聽內容的活動;4)教師是助學者和監督者;5)學生是活動中的主要交際者;6)環境是課堂的兩人或小組活動。
6.任務型教學的步驟。Willis(1996)提出了任務型教學的三個步驟:(1)任務前(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2)任務循環流程(task-cycle):a.任務(task):學生執行任務;b.計劃(planning):各組學生准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情況;c.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3)任務後(post-task): a.分析(analysis):學生通過錄音分析其他各組執行任務的情況;b.操練(practice):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
7.任務型課堂教學活動類型。任務型課堂教學活動根據其交互特點可大致分為五類:故事鏈任務(小組中每人講一段故事,全小組講完整個故事);信息差任務(兩組或多組信息互補,協商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任務(圍繞一個問題或根據一系列信息,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做決定任務(圍繞一個問題和多個結果,通過協商或討論作出選擇);觀點交換任務(通過討論,相互交換意見,不必達成共識)。其中信息差任務具有合作性和多元成果性的`特徵。同時信息差任務過程簡單,也易於課堂操作。
在任務性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互動直接影響任務的完成的效果。教師在組織任務型教學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科學分組:任務型教學中的很多活動是在兩個人之間或小組內開展的,分組是否得當會影響任務完成的效果。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同一組內互相協作,共同完成任務。(2)科學分工:任務型教學要確保每個學生都有事做。因此,學生在組內要有明確的分工。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任務型語言教學優點。(1)有利於解決傳統語言教學中長期存在的問題;(1)有利於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2)有利於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3)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4)有利於實現個性化學習;(5)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任務型語言教學應注意的問題。(1)任務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只有根據目標有目的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務,達到交際效果。(2)任務型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在課堂實踐中,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空間,指導他們在有表達慾望的活動中得到結論。(3)任務的選擇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難合理。任務太容易或太難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任務型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必須講英語。(4)任務必須有一個結果並且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在任務完成以後,學生應該有一個成果。可用分小組口頭報告、書面報告、教師進行評價等方式展示出來。使完成任務的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我們對於任務型教學的實踐才剛剛起步,今後還需要在大量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運用任務型教學推進英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魯子問.中小學英語真實任務教學實踐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5]蘇秋萍.任務型教學在實踐中的定位[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52-55.
[6]曾文雄.任務教學法的實施模式[J].攀枝花大學學報,2002,(2):52-55.
相關論文查閱: 大學生論文 、 工商財務論文 、 經濟論文 、 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