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聽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後的心得體會

聽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後的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 2023-06-26 06:14:32

『壹』 這英語到底該怎麼學——讀《親子英語原著教育真人秀》有感

學英語是一條蜿蜒曲折的路。

小時候,家裡有一個愛自學英語的表姐,《走遍美國》、《許國璋英語》都學過,還記得那時候她還在我家看走遍美國的教學電視,那時候電視台會放教學片,這都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吧。她自覺學的不錯,因此非常積極的教我學英語,但是我卻非常的反感,一是她的教學方式就是那種講課文講語法,這都是我不感興趣的,二是喜歡帶我去公園的英語角跟外國人、中國人說英語,我本性內向,本來就不太愛和陌生人說話,也不是一個熱愛社交的人,何況是說英語,能說出來個啥來呢?所以我對於去英語角這件事情非常非常非常排斥的。

小學三年級,學校開了一年英語課,也算是有點基礎,貌似應該是學的還可以。上初中以後,開始正式學英語了,那會學習熱情很高,天天跟著復讀機聽、讀,成績也不錯,尤其是聽力。第一次考試考了滿分,給我高興的啊。整個初中英語底子還算可以,三年的課文、單詞幾乎都可以背下來。到了高中以後,各科成績一落千丈,英語也背不下來了。現在想想也許和身體越來越差不無關系。

到了大學,學渣,分數低,考了藝術類專業,結果沒想到我成為了班上英語最好的那一個,老師講課只有我能聽懂,回答問題也算流暢。第一次四級考了59分,第二次終於過了。六級就更慘了,分數越考越低,大學最後一個考六級的結果是424分。大學畢業前看見其他同學申請出國,也動了這個念頭,然後也跟著辦理相關手續,輾轉上海北京學雅思,兩個月突擊的結果是考了5.5,最後放棄了offer,在大學繼續讀了研究生,這一次雅思也沒有白學,記得華東師大的一個老師講作文,終於讓我對於寫作文有點明白了,讀研以後第一次考六級就順利通過,雖然也是低空飛過,但是我已經很滿足了。

一直到現在,這么多年過去了,英語書買了好多,考試參加了不少,但是我的英語還是渣。用過千萬別學英語,但是還是操作不便,最終放棄了。前幾年知道了原典英語,買了耳機音響、下了n多資料,結果也沒有成功,還買了書看,還說堅持一年(2017年),沒學成就放棄算了。結果又要考博了,還是得學英語,考博也考了這么多年,還是沒考上,畢竟沒有考研的時候認真。

今年,原典英語又出新書了,趁著搞活動,又入手了新書。看完以後覺得還是挺有用的,怎麼的還是要跟著寶寶一起再學一次英語才行。就算是為了自己的考試也是要再試一次。認真看完了這本書,做了標記,雖然之前看原典那本書也做了標記,不管是怎樣,就像上一篇讀書筆記,英語也好,靜坐也好,方法都是好方法,也都知道了,貴在堅持啊!

1、閱讀的奧秘不在閱讀之中,而在於都之外,尤其在閱讀之前。

2、如何提前預測幼童未來的閱讀能力?最可靠的指標就是聆聽量,學齡前累積的聆聽量越大,學齡期閱讀能力越強,到3歲時不同家庭幼童的語言聆聽量差異就已高達3200萬個單詞。聆聽量不足被稱為閱讀教育的大災難。

決定閱讀能力高低的關鍵因素在聆聽。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閱讀的內功,閱讀的童子功,並不是閱讀訓練,而是聆聽。

3、提升聆聽量的普遍可行的方法是什麼?愛因斯坦早就說過了:多聽再多聽通話故事。

用一句話概括親子英語的操作奧秘:講聆聽最大化、將聆聽最優化。

我:其實中文也一樣吧,多聽就可以了。

4、練聽力最重要的是前三遍不要看文字。

總之,堅持聽原版的故事、動畫和小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進入裸聽的境界。

5、可見不必糾結幾歲開始學,重要的是要遵循語言學習規律,用正確的方法,累積足夠的聽讀量,特別是聆聽量。

6、從每天5分鍾進階到每天20分鍾,逐漸適應和接受每天固定時段固定量學習英語,讓英語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養成良好的習慣。

通過兒歌、動畫、日常對話或雙語幼兒園等方式完成最基礎的啟蒙,就不必花錢報培訓班了。

7、聽完後跟讀

8、經過一年半多的時間,習慣養成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9、學習做記錄的好處。

10、兩個小技巧:

一是在家長指定的范圍內讓孩子自己選擇

二是把大的目標分解成幾個小目標,然後一個一個完成。

11、設計出小游戲,讓孩子頭三遍能夠專注地聆聽,真的很有效。

12、321x原版素材裸聽3遍,閱讀兩遍,最後再聽一遍,x是指練習精聽、精讀 說 寫和譯。在耳朵打通之前,這一步可以暫時先放一放。

542聽5遍,跟讀講解一遍後再跟讀3遍,指讀2遍

13、真正對小石頭的英語水平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海量聆聽與每天堅持學習這兩者的結合。

14、頓悟:不停地浸潤 學習 鑽研和思考,才會靈光乍現 自然開悟的。只是大多數人的積累達不到足夠的量,從沒有體驗過,所以當作傳奇罷了。

15、在不同階段執行的流程分別是542、321和31-31-31(聽3讀1聽3讀1聽3看1)

16、建立一個流程,每天按流程去做,耐心等待骨架搭成的那一天。

17、kid's bos的操作流程:先聆聽和跟讀課文-看圖回答問題-熟讀課文,看文字問題答題-歌曲要會跟著唱,小短劇要熟讀-完成課本習題和活動手冊習題。

18、「溫故而知新」很重要

19、認識到學英語重要的人,就強迫自己聽,強迫自己限時限刻就必須聽懂。

想學好英語,想要聽力進步,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接受」兩個字。接受你的耳朵不靈,暫時還無法聽懂的現實,靜下心來,聆聽就好,不需要懂。時時提醒自己,聽的量還遠遠不夠,聽不懂很正常,一直聽下去,利用一切時間聆聽,才會有聽懂的一天。

不追求立馬聽懂,心態變了,自然就變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定要記住:聆聽的時候不要動腦子,聆聽的時候不要動腦子,聆聽的時候不要動腦子!

用耳朵去捕捉聲音,體會韻律的強弱張弛,欣賞噪音的豐富多彩,感受情緒的起伏變換。

2和X是「用腦子」學習的過程。2是閱讀理解,或泛讀學習,或邊聽邊讀或跟讀。X是精讀精練學習材料,當然也可以是精聽。

學齡前的孩子最好是學故事和動畫,上學後的孩子最好是泛讀小說並精學教材。

20、問:有什麼好方法讓家長堅持?

答:第一、家長自己也學;第二,選擇合適的聽讀材料;第三,家長不要期望值太高,一開始學習量要少一點,時間要短一點,5分鍾、10分鍾都很好,以養成習慣為目標。習慣養成了,才能長期堅持學習,才會有足夠的聽讀量的累積。

21、有不少典媽評論說,凡是爸爸親自操作原典法的,孩子進步得更快。

22、小朋友腦子記住的是「音」,把音跟詞義圖景直接關聯,中間省去了「認單詞拼寫」的環節。

23、保持孩子的興趣太重要了,其實就是堅持每天都聽,經常來論壇里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不要怕孩子起步晚,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獲。

24、推廣原典最好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到三年級完全可以達到聽完Harry Potter的程度。

25、我覺得家長要拋棄急功近利的念頭,貴在每天的堅持,並盡量享受這個過程,黑貓英語是非常好的教材,然後再上哈利波特就游刃有餘了。

26、家長行動:三有三不。三有:有淡定有耐心有堅持;三不:不急躁不攀比不冒進。

27、所以我個人的看法:不需要過早訓練自然拼讀;海量先導聆聽之後,自然拼讀教學才有效且輕松;孩子自發自覺的猜詞拼寫訓練有助於更扎實的內化拼讀規則。

28、拼讀教學的有效性密切依賴一個必要前提:學童的聽力很好且口語嫻熟。

沒有足量的先導聆聽,學「自然」拼讀就不是自然。美國也有部分學校根本不實施拼讀教學。

簡潔的彈性標准:先導聆聽量累計達到1000小時之後再引入拼讀教學。同時,即便到了這個階段,鞏固兒童聽英語故事的習慣,增強其聽英語故事的愛好,比自然拼讀教學重要十倍。

自然拼讀的有效性完全建立在先導聆聽浸潤的基礎上。

29、寫作不是刷題,也不是捏句。寫作是創作。起步學寫作,最重要的是培育創作的熱情和想像力。本案例雖然還沒有設計實質的英文寫作,但興趣和熱情的種子已經開始發芽。

30、原典英語課堂:1、預習:反復聽音頻、查詞;2、課堂教學:老師展示內容相關的圖片和內容總結,包括關鍵詞解釋和背景介紹;3、回家復習;4、單詞理解與記憶:單詞尋根記憶魔法;5、語法運用:Jeff glauner撰寫的《essentials of grammar》;6、建立英語思維:海量聆聽打通了聲音與情景語義的直接通到,不需要再經過翻譯中轉,英語思維也就建立了;7、猜詞訓練;8、培養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大家用原典法聽讀經典名著時,在聽完、讀完和查詢完之後,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深入分析作者的思維流程。

31、543:聽5遍-查詞-閱讀4遍-聽3遍

32、在聽課之前,我都會給自己設計幾個問題,例如,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作者想表達什麼樣的主題?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什麼?帶著問題去聽課聽書,有助於更專注,把握重點。

課後自己按照原典法的「標准程序」,聽,閱讀且查詞,再聽,然後以口語復述,在畫出思維導圖,隨時聽讀後補充。

33、原典法推薦「伴隨聆聽」。吃飯 發呆和坐車等不需要專注的場合,把外語當作背景音樂聽很好。

34、原典法有兩大原則:第一,學習過程遵循人類語言獲得的本源程序,即:像小嬰兒一樣地大量的聽,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開口自然就會說話了。第二,學習素材選取人類語言的經典,即不要胡亂吸收,要選取自己有興趣的且富有智慧的經典素材,這樣學省時高效。

35、笛卡爾說過:「最有價值的紙是是關於方法的知識」。

36、他們聽媽媽唱搖籃曲,聽爸爸誦兒歌,從來沒有「可理解、即時理解」的糾結,不會因為暫時不理解而煩躁,完全憑由大腦天賦的潛意識去吸收(暫時不可能理解的)語音流,愉悅地聽、聽、聽,讓大腦神經自發生長,聽兩三年,就自然而然習得語言了,就自發輸出口語了。

37、阻礙我們聽力的魔鬼就是「想聽懂」

38、我會把被子疊成小方塊,坐在上面邊打坐邊聽英語,聽著聽著,後背還有額頭上冒了很多汗,據說這是真氣涌動,我真切體會到了。

39、主動練超過日常交流的口語。我經常在看紀錄片和電視劇,想像我是片中的主人或演員,模仿他們說話。我經常用自言自語的方式給自己總結今天的所見所聞。

我很確信的一件事是:對於聽不懂的東西,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去聆聽,我們的耳朵會越聽越清,等聽清了以後,我們之後的學習才能更有效果。

40、我自己用原典法學《走遍美國》,先聆聽3遍,再自己讀1遍,完成每課習題,最後看一遍配套視頻當做獎勵和享受。

41、今天在給每個班級上課時,我都花了一點時間讓學生們理解:他們現在的學習好比在步行走路,進程緩慢,怎麼也看不到終點和希望,很辛苦,是一種煎熬。但是,如果他們肯花時間把重點放在認真聆聽、打通耳朵這件事情上,就好比一天天在攢錢買車,等終於有一天,他們的耳朵打通了,學習就可以像駕駛汽車行駛一樣,舒適、快捷、自由,可以真正享受到樂趣了。如果他們的野心足夠,還可以乘坐火車和飛機,前途無量。

42、有人一年聽一百多部書,這台震撼了。人家說基本就聽一遍,也不看書,聽完就過,不管聽懂多少,但一年下來進步很快,這是典型的以量變求質變了。

43、聽典:不要有那麼多疑問,你只要一直聽一直聽,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聽,就能聽出自己的樂趣。

44、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為人父母者要堅持學習的艱辛。我的記憶力比我想像的要差,我的瑣事比我想像的要多,我的信念比我想像的要弱,我的行動比我想像的要慢,我的退縮比我想像的要早......

45、高年級的孩子們從歌中了解,麻煩就是人生的伴侶,消極的陰暗面也是正常情緒的一部分。能夠直面真實,是將麻煩轉換成動力的第一步。

低齡孩子,價值觀判斷還太早,只需讓孩子們了解,心情的起起伏伏猶如天氣的陰晴雨雪一樣有變化。今天不開心,明天會感覺不一樣。這都是正常的,一切都是自然發生而且剛剛好的。

46、英語故事,有口音好的家長講述最好。如果家長暫時難以勝任,就應該以學習者而非監督者的身份陪伴孩子一起聽錄音故事,營造溫暖感。

47、毫無疑問,學好英語有助於獲得個人競爭優勢和增加收入,它是躍升社會階層的途徑。然而,如果學習者有更高遠的初心,人生發展就會因嫻熟掌握英語而展現更遠大的前程。

48、外語學習的起步階段起碼要積累聆聽500小時以上。成人可以把英語學習當作一種禪修。

呂叔湘先生和葉聖陶先生都說: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

49、但我一直以為,當下的教育過於急功近利、揠苗助長、不願等待。當"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為眾人的共識時,我覺著"累死在終點線上"的恐怕不僅僅是孩子。

50、猶太民族的教育理念之一:語言越早接觸越好,學著輕松且開發智力。

51、<積極心理學--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的演講中,我學到了MPS模式, M:meaning意義,P:pleasure樂趣,S:superiority優勢。我用著三個問題來自問,也請我所知道的青年教師們自問:

(1)什麼能帶給我意義?

(2)什麼能帶給我快樂?

(3)我的優勢是什麼?

52、中國家長熟悉的《朗讀手冊》一書里,就引用過這類科研數據:源於4歲之前的語言聆聽量差異,"到了小學一至三年級,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詞彙量比低收入家庭的多30%-50%。在閱讀理解和分析文字上的差距拉得更大。貧困家庭的孩子若要在五年級前追回落後的部分,每周必須在學校多學170個單詞,加上他原本就要學的功課,這變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53、剛起步學原典英語的家長常常會問:要不要讓孩子記單詞、學拼寫?回答是:在孩子八九歲之前,或故事聆聽量還不足時,不急著給這么多心智任務。

54、幼童可以用對話或圖畫完成反饋,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文本。

制定讀書或聽書計劃

55、親子英語的大道:必須做減法,只要三句話!第一句,動作兒歌;第二句,有聲故事;第三句,健康影視!

56、落實到操作,將聆聽最大化研究要達到什麼量呢?第一組是"青銅數據",累積聆聽1500小時;第二組是"鑽石數據",累積聆聽5000小時,平均每天聆聽3小時以上。提醒家長有耐心:這是約4年積累的聆聽量。

57、為人父母是重新學習的旅程。引導孩子學習首先是豐富自己的學習。

58、牧豕聽經

聽書的最大優勢是可以隨時隨地實施:不需要正襟危坐,隨時可以聽;無須整塊時間,善用碎片化時間,積少成多;解放眼睛;確保安全、保護生理聽力,盡量使用外放揚聲器,音量不要過高,少用耳機。

59、對幼童,從繪本起步,家長用雙語支持;對大齡童,堅持成習慣,就能入佳境;對素材形式,選擇基友影視又有小說的作品。

60、四個關鍵詞:有愛心、有耐心、邁小步和能堅持。執行力是關鍵。

1、《跟媽媽一起學英文pre-school English》

2、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原版英文故事

3、suoperkids教材

4、兒童偵探小說系列a to z mysteries

5、kid's box教材

6、《劍橋英語(青少版)》

7、《中學生網路英語》

8、《蘇斯博士》、usborne系列《圖書館3》、小屁孩日記《diary of a wimpy kid》、《奇怪的學校》、《老鼠記者》、《馴龍高手》、《波西 傑克遜》、《典範英語》、《美國學生文學讀本》、《哈利波特》、《可怕的科學》、夏洛的網、扁平人斯坦利、39條線索、納尼亞傳奇、飢餓游戲、移動迷宮

9、自然拼讀教材:神奇語音

10、小婦人床頭燈系列

11、泡泡劍橋兒童英語故事閱讀、培生兒童英語分級閱讀、體驗英語少兒閱讀、輕松英語名作欣賞小學版、書蟲美繪光碟版

12、火星救援、我,機器人、煉金術士、飢餓游戲、時空四部曲、銀河系漫遊指南、黃金羅盤、地底戰紀、哈利波特

13、青少年網路全書、醫學解剖版人體、本草綱目、可怕的科學、元素檔案、中醫祖傳的那點東西、量子物理史話、玩不夠的天文、武器圖鑒。

14、《教你看星星》、《夜觀星空》、《尋找多重宇宙》

15、《走遍美國》

16、《新聞英語逐字攻克》

18、朗讀手冊

19、吳敏蘭玩具書單、廖彩杏繪本書單

20、0-5歲:父母自學英語英語童謠、動作兒歌;小故事;音樂短劇:wee sing系列、歡樂游戲、兒歌雨手指謠

2-8歲:童話類和寓言類繪本:不要隨便摸我、愛心樹

7-12歲:兒童聖經、輕松英語名著欣賞中學版、波西傑克遜、哈利波特、魔界、旅行探險故事、媽媽的紅沙發、我的爸爸叫焦尼、羽毛男孩

12-17歲:少兒大網路全書、紀錄片、萬物簡史、人類簡史

其他:being logical:a guide to good thinking、taking sides、風格的要素、夏洛特的網、on writing well

21、傲慢與偏見、粉紅豬小妹、神奇校車、忙碌鎮、納尼亞傳奇、福爾摩斯、愛麗絲夢遊仙境、悲慘世界

22、動畫片推薦:

迪士尼的英語教學動畫片、小豬佩奇、芝麻街、男孩亞瑟、瑪莎與熊、小烏龜學美語、馴龍高手、怪誕小鎮、辛普森一家、摩登原始人

23、兒歌排名P339-34;著名兒童讀物P348-357

24、積極心理學--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

25、分級閱讀讀物:牛津樹 海尼曼 哈考特 開心小讀者 麗聲英語 領先閱讀X計劃

1、www.edx.org

2、可汗學院、TED、NPR

1、不見不散mp3、帝爾復讀機、喜馬拉雅等

2、手機里預裝"有聲書+雲盤+軟體詞典",在配備音質好的藍牙小音響

1、堅持

2、多聽

3、堅持

方法是好的,貴在堅持!

一、《走遍美國》11月-19年1月

二、《新概念》3、4冊 19年2月-19年6月

三、《萬物簡史》

四、《哈利波特》

五、《飄》

六、跟著寶寶一起聽兒歌、小豬佩奇和繪本故事

『貳』 讀原版書才能更好學英語——讀《0~12歲英文原版書 閱讀力進階指南》

《0~12歲英文原版書 閱讀力進階指南》,李岑著 2017年1月出版

媽媽應該帶著"悅讀"的心態,而不是"閱讀"的心態。媽媽不要在意孩子學到多少"英語單詞"。 繪本故事能夠充分滿足孩子的情感,豐富孩子的想像力。通過故事, 孩子對人生經驗,會有更加深入的體認。孩子明白一切事情的進展, 均有始有終,好像一台戲劇,有序幕、轉折、沖突、結局。在經典 的兒童故事裡,主角都遇到困難,孩子常常把自己和主角同化,默 默地為主角加油。 媽媽和孩子一起翻看繪本,讀到繪本某一頁時,媽媽可以把適 當的情緒投入到語調中,這可以幫助孩子體會各種人物的感受。

媽媽給孩子講原版繪本之前,可以事先自己把繪本看一遍,看到沒有把握的單詞,媽媽查字典確認一下發音。和孩子一起讀英文原版繪本,媽媽可以用中文把繪本里的英文句子,解釋給孩子聽。 媽媽先把英文給孩子念一遍,然後再用中文解釋英文。等孩子熟悉 了繪本里的故事,媽媽就可以直接給孩子念英文。如果有條件的話, 建議媽媽播放原版繪本的配套CD給孩子聽。 為了讓中國孩子明白原版繪本的故事情節,媽媽肯定需要藉助 中文。媽媽給孩子講中文的時候,可以根據故事內容自由演繹、盡情發揮。

給孩子講原版繪本,媽媽是中文說得多,還是英文說得多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媽媽能不能讓孩子感到愉悅,讓孩子長時間地一邊欣賞繪本畫面,一邊聽媽媽講故事。

對於爸爸媽媽提出的自己英文發音不好問題,我想說的是:爸爸媽媽念給孩子的英文,不是孩子的唯一"語 音來源"就行!現在很多繪本書都附有CD, CD裡面有故事朗讀, 發音不好的爸媽,可以跟孩子一起聽CD, 跟孩子一起讀,跟孩子 一起復述CD。這么做,除了模仿CD的標准發音,還可以讓孩子 覺得"爸媽跟我一起學呢",有父母的陪伴學習更能讓他們感到安全、 愉快。 現在的孩子,能接觸到大量英語有聲媒介,能聽到多元、生動 的英語語音。故此,爸媽完全不必擔心自己的英語發音,會對孩子 造成實質影響。爸媽念繪本給孩子聽,不是給孩子上"語音課", 而是讓孩子感受大人的陪伴,在與孩子的閱讀互動中迸發更多親子交流的樂趣。

2009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第六次"全國國民閱讀 調查"的結果,這次調查第一次公布了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閱讀 狀況。調查包含一項"對家長和孩子是否喜歡讀書這一行為的對比研究"。結果顯示,家長"喜歡且經常看書"會直接影響孩子對閱 讀的喜愛程度,其中95%的兒童表示,因家長喜歡看書,所以自己也喜歡看書。 我在教學過程中,也接觸過很多既愛讀中文書,也愛讀英文原版書的小朋友。曾經有一些家長,詢問"秘訣",我回答說:"秘訣" 就是讓孩子從小看到爸爸和媽媽都愛讀書。

要想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與習慣,媽媽首先要堅定地相信自己, 以自我實踐的精神,獲得拓展孩子未來的智慧。媽媽要讓孩子看到 自己經常閱讀的樣子,這才是發掘孩子讀書潛質的秘訣。 有的家長跟我說,孩子自己讀自己的,我們大人做別的事情, 孩子不會在意的。其實不然,小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對於自己在什 么時候讀的書、在哪裡讀的書、在什麼環境下讀的書,都會記在腦 子里。故此,孩子在閱讀時,媽媽最好也能跟著一起讀書。

英語零基礎的孩子,一樣能愛上原版書,一樣可以走進英文原版書的世界。有的媽媽問:"孩子剛上一年級,英語零基礎,能學習原版書嗎?」 心存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媽媽覺得,孩子只有先了解一門語言,才 能欣賞這門語言。事實上,合乎情理的英語學習方式,恰恰是先讓 孩子欣賞一門語言,再讓孩子細致了解這門語言。 媽媽應該鼓勵孩子欣賞英文原版書。媽媽的心情,應該充滿期 待與嚮往,而不是猶豫和不自信。在岸上學不會游泳,英語也是如此。 學好英語的前提,就是直接進入英語的海洋。小學階段,孩子別把 英語當成一門學科,而是盡量把英語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

每天欣賞、感受、理解英語。正是通過每天 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孩子的單詞量才能日漸豐富。 學外語,好比人生,是"喜悅"與"辛苦"的調和。剛剛接觸 原版書的孩子,應該多感受一些"喜悅",少感受一些"辛苦"。 很多時候,小朋友"害怕"學英語,往往是因為媽媽"心太急"。 孩子剛開始學習原版書,先不要給孩子布置硬性任務,讓孩子先把 注意力放到故事情節上,通過故事的吸引,讓孩子天天接觸英語。 其實,孩子英語底子薄、單詞量少,這些都只是暫時的。只要 孩子每天翻閱原版書,漸漸地,孩子面對一行行單片語成的英語篇 什,就不會感到陌生。我常常建議孩子在透徹理解一部原版書之後, 再把整本書朗讀一遍。孩子朗讀的時候,會覺得書里描寫的一切, 是多麼合理,多麼明顯,多麼雄辯。

我見到有的家長,給小 孩從國外帶回一批英文原版書,但孩子讀起來吃力。於是,沒過多久, 家長無奈地看著原版書被束之高閣。 這里我想說,孩子閱讀吃力的時候,最需要大人的幫助、鼓勵 和引導,而不是就這么無奈地放棄。放棄之後,只能一無所有。障 礙不解決,就永遠是障礙。

香港英語測評,翻開試卷,裡面沒有一道語法選擇題,卻有一首20行 的英文詩。其實,很多語法規則,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總是掌握不住。但等孩子年齡稍大一點之後,就很容易掌握了。 孩子大量閱讀優秀的英語原版書,英語自然就很地道。從更高 意義上講,英語教學是培養一種趣味,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審美。單 詞、句型、語法,只有在文學作品裡,才附著萬千氣象。孩子學英語, 不可以沉悶。孩子學英語,應該是自身需要之滿足,而不是滿足別 人的需要。僅僅是背單詞、記語法、做卷子,不去親近文學,就像 孩子們不去遼闊的草原,欣賞應擊長空之美感,而是整天關在狹窄 屋子裡,盯著老鷹的標本一樣。

教育界有句名言:"養成專注 的讀書習慣,等於培養了半個天才。」孩子養成閱讀原版書的習慣, 哪怕平均一天僅僅學會3個單詞,從小學一年級到了初二,就掌握 近9000個單詞。在英語教學上,有一個"詞彙伴隨學習理論",能 夠解釋這一點。 7 ~ 15歲掌握英語,會帶給孩子一個重大優勢。畢竟,國內仍 舊是應試教育環境。有老師開過玩笑,說什麼叫初中,初中就是應 試教育的初級階段;什麼叫高中,高中就是應試教育的高級階段。 孩子從初二到高三,各科學習負擔非常重。初三以後,面臨中考, 進入高中之後,數學、語文、物理、化學、政治、生物,這么多科 目壓下來如果孩子到那個時候,英語基礎不好的話,僅僅依靠斷 斷續續的補習,很難有質的飛躍。英語拔尖的青少年,都是小時侯 底子扎實的孩子。學英語,越往後面拖,越被動。

閱讀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能夠促進孩子的作文水平。 閱讀完一部作品,孩子可以認真反思一下:如果換我來寫,我 能想到從這個角度切入嗎? 如果換我來寫,我還能把第一段寫得這 么吸引人嗎?我還能把最後一段再寫得意昧深長些嗎? 作者想到的 新鮮比喻,我能想出來嗎?文章里的動詞、形容詞,我自己能寫出 來嗎?孩子閱讀之後,稍用一點時間,再反思一下,哪怕每次只反 思5分鍾,幾年積累下來,就是自己寫作的財富。閱讀與反思,正 是寫好作文的起點。

孩子經常參加一些英語等級考試,並且為了參加考試,又參加考前培訓班。孩子進入初中以後,由於理科學習負擔越來越重,所以英語學習幾乎退化成在卷子上做畫勾題、背單詞、語法 , 感覺英語進步慢,於是又繼續參加培訓班。物質條件好的家, 嫌棄大班教學不好,給孩子報了費用更高的"一對一"家教輔導。北京,一小時200元的一對一輔導,只是非常普通的價格)。

以上描述,都屬於在機場"轉圈圈",是典型的"低水平重復"。 學英語,最害怕的是"低水平"重復,因為這種重復會磨滅孩子對 英語的興趣與信心。這就是為什麼一大批中學生家長,普遍反映孩子對英語"興趣不大"。 可見,比別人家孩子提前到達機場,並非核心優勢。孩子只有提前登上飛機,才是核心優勢! 孩子若不及時登機,別人遲早會追上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起步早"的"90後"孩子,剛進小學, 英語有明顯優勢;等到初中,就開始"吃老本";進了高中,感覺 英語"上不去,下不來"。

故此,季羨林先生談到外語學習時,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入門不是問題,問題是入門之後怎麼辦?無論在 中國大陸,還是在中國香港、新加坡,英語真正出色的孩子,都是早早入門(早早到達機場),並及時接受系統嚴格的英語文學訓練(早早登上飛機)。

19世紀德國最重要的語言學家咸廉·馮.洪堡特指 出:"沒有文學根基,我們不可能深刻理解一門語言。」 有的家長問,怎麼能看出孩子是在"機場轉圈圈",還是"登上飛機"了呢?最簡單的判斷標準是:如果孩子總在學教材,語法知識,學怎麼考試,"長期報培訓班",那就是在"轉圈圈" 。 如果孩子每天臨睡前,津津有味閱讀二三十頁原版書,那我祝賀您孩子搭上了飛往紐約的航班!

在英語學習中,真正有靈性的部分,是讀解能力的培養。讀 解能力是非常關鍵的訓練。孩子閱讀英文的時候,老師要盡量培養 孩子理解文字的思維方法,教孩子梳理語境的邏輯脈絡。解讀英文, 要講道理,要注意解釋的周延。這一點,大人必須向孩子交代清楚。 讀解是最有趣味,也是最有靈性的讀書享受。文壇才女張愛 玲(1920-1995)讀完紅樓夢,注意到一個細節:在"紅樓夢, 前八十回曹雪芹沒有像介紹其他女性那樣,用繁復細致的筆墨, 去描繪林黨玉的衣著服飾。這是為什麼呢?作為讀者,能提出這樣 的問題,並對此問題做出解釋,最能凸顯作者的"主動"與"執迷」。解讀一本書,也最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朋友對我說,孩子雖然參加過不少培訓班但孩對英語始終沒太大興趣。聽她這么一說,我便走近孩子的書架隨手翻看幾本英語讀物,發現裡面全是一篇篇寡淡無味的"豆腐塊" 我心想,孩子發育到了9歲,還在讀這樣的英文小故事,怎麼可能真心"愛英語"? 7歲以上的孩子,已進入小學教育階段,學習負擔日漸加重。 因此,7歲以上孩子學英語,必須考慮時間精力的"投入產出比"。

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應該開展真正意義上的英語閱讀教育。 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育,其意義不在於考高分(當然,高分考生, 都是閱讀力強的孩子)。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育,其真正之價值, 在於"鋪設管道"。孩子需要把英語當做汲取西方書籍思想的"管道"。

英語學習,是"由上往下"兼容的。也就是說,只要孩子熟悉 了原版書里的英文,自然就能輕松駕取簡易的英文。7歲以上的孩子, 可以直接開始學習純文字原版書。如果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大量接觸 英語那麼在他們7歲時,就能更加自如地進階到讀原版書學英語 的新階段。如果孩子在7歲以前,沒有接觸過英語,就需要孩子剛開始學純文字原版書的最初頭半年,適當放慢進度,讓孩子有一個適應期。適應期過後,孩子對英文的熟悉度就會越來越高。

必須建立在"持續、真實"的基礎上。持續,指的 是"持續的練習機會";真實,指的是"真實的交際需要"。如韓國一周的英語村。

學外語至少需要三方面力量:教學到位、原汁原妹的語言材料、 孩子用功。孩子過了 7歲,學英語不能再"小打小鬧",不能僅僅聽英語,說英語,讀短篇小故事,入住英語村。觀察新加坡小學生,除了讀原版章節書,還要完成越來越難的課外練習。我建議家長要明確一個常識:沒有細致的閱讀訓練,沒有刻苦用功,不可能學好英語。

如果能在小學養成讀原版書的習慣;在小升初之前,精 讀幾本類似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力難度的原版書,及時讓英文水 平大有進境,高三英語學習就好更加主動。

小學階段的"基礎建設",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素養和閱讀能力。 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專注、堅持的學習素養,都是美德;無論時代 怎樣變化,孩子通過大量中英文閱讀而奠定的基礎,是思考與創新 的起點。 培養孩子的英文優勢,我們可以參考借鑒美國小朋友的方法。 美國小學的語文課,幾乎等於閱讀課。美國老師(包括家長),會為小朋友劃定一個書目范圍,然後讓孩子選擇其中的書目閱讀。

閱讀訓練方面,中美兩國的差別在於:美國老師總讓孩子閱讀整整 一部書,而我們總是讓孩子閱讀一篇篇文章。 我認為,國內小朋友學英語,也應該追求完整地、從頭到尾地 讀完一部書。7歲的小朋友,在剛起步的階段,家長千萬不要心急, 可以讓孩子先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情節上,等孩子把故事聽過幾遍, 對英文也比較熟悉之後,再集中精力,學習書里的單詞句型。 小朋友閱讀原版書,除了這本書要具有一定的長度(比如至少 150頁),還要具有文學品質。出於對文學品質的考慮,我推薦7 歲以上的孩子,讀一讀美國散文家E. B. White先生的夏洛特的網, 盡量少去讀那些搞笑類原版童書。

孩子每次投籃,動作是否有效,是否命中目標,孩子 都能明明白白看到。所以,孩子只要對准目標,不斷調整動作,慢 慢就能成為投籃高手。 但是,孩子自己讀原版書,情況可就大不同了。孩子看著密密 麻麻的英語,不知道什麼才是准確的理解,除非有人告訴。如果沒 人告訴孩子,孩子要麼讀不懂,要麼"囫圇吞棗",要麼"自以為是」 , 以為自己看明白了,其實是誤解了英文。 所以教孩子讀外文原版,我的建議,是一定要讓孩子看見英語如何"斷句",一定要給孩子講透英語"意群"的含義,然後再 鼓勵孩子把整部原版書流暢朗讀一遍。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完全消 化一整部原版書的語言,並具備獨立閱讀原版書的外語實力。

我在講解Charlotte's Web與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這兩部原版書的時候,之 所以煞費力氣,按照"意群"給孩子講讀,就是為了從一點一滴做起, 把"理解力"訓練和"快速閱讀"訓練結合起來,幫助孩子養成正 確的英文閱讀習慣。先理解再快速。

孩子讀原版書,遇到不懂的詞句,遇到費解的段落,只要辦開揉碎地給孩子講明白就可以了。當孩子捧著一本純文字原版書,閱讀難度就上了一個大 台階。孩子會碰到不認識的單詞,孩子還會碰到費解的英語表達。 很多時候,即使某些句子沒有生詞,孩子也不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寫 這個句子。孩子讀原版書,如果是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加上 孩子還有其他功課,孩子自然無法堅持。所以,老師必須把原版書 給孩子講懂,孩子越能早早地"看透"英語,就越能早早地把原版 書融入生活。

孩子如何讀英語才能不走神、不犯困?孩子讀英語書走神犯困,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孩子沒有掌握意群閱讀策略,孩子不知道英語如何斷句。很 多孩子閱讀英語的時候,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讀,而不是"一串詞一串詞"地讀。孩子如果"逐個詞閱讀英語,那麼後果只有兩個: 要麼是"走神開小差",要麼是"犯困打哈欠"。

有的媽媽說,孩子"逐個詞"閱讀英語,精力應該更加集中才是。 其實不然,孩子正是因為"理解力"弱,才被迫"逐個詞"地閱讀。 這種拖拖拉拉的閱讀方式,導致孩子無法"即時理解"書中內容。 孩子閱讀時,若不能"即時理解"書中內容,那麼大腦就會出現"空 閑" 大腦一旦"空閑",就容易"胡思亂想",這就是孩子走神的原因。而且,大腦一旦"空閑"久了,就會徹底放鬆,這就是孩子打哈欠的原因。

孩子從7歲以後,就應該開始培養意群閱讀習慣。 如果孩子讀英語,沒有養成"意群"閱讀巧慣,那就會很吃力。我 們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主題 只要有老/師的細/致講讀 孩子就/能直/接閱讀美/國同齡/人的讀物。 怎麼樣?這個句子讀起來很吃力吧?

下面,我們按照"意群" 的方式,再把這句話讀一遍: 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主題 只要有/老師的/細致講讀 孩子就能/直接閱讀/美國同齡人的/讀物。 意群是由好幾個單片語成的,孩子閱讀英語,如果能像上面這樣, 按照意群閱讀,那麼孩子閱讀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孩子一眼看 下去,即能捕捉"一連串"單詞的意思,這樣的閱讀效率,是孩子津 津有味"閱讀原版書的基本條件。 我教過一個優秀生,小學六年級,曾把我講讀的《哈利·波特 與魔法石力認真學過三遍。孩子在小升初的暑假,開始獨立閱讀 Roald Dahl的《查理的巧克力工廠》。

比如,孩子可以像下面這樣,按照意群斷句,讀懂一個有66字的長句:

Her body was swelling up / and changing shape / at such a rate / that within a minute / it had turned into nothing less than enormous round blue ball, a gigantic blueberry ball, in fact, and all that remained of Violet Bcauregarde herself / was a tiny pair of legs / and a tiny pair of arms / sticking out of / the great round fruit / and a little head on top.

在於鼓勵並幫助小朋友進入一本英文書,就好像 牽著小朋友的手,進入一片異域花園。在這一片花園里,我們看到 很多很多。我們看到智慧、看到理想,看到道德光芒,看到人類通 往尊嚴的道路。老師需要囑咐孩子,細讀一部英語原版作品,對讀 到的文字,要帶著接納的謙遜,以及一份想要領悟的耐心。

幾年前,身邊就有家長問我:"教小朋友細讀英文原版書從哪一部作品入手?"每一次回答,我都推薦從"夏洛特的網力開始,帶著孩子,進入英文原版書世界。 推薦一部作品,就等於推薦一個作者。推薦((夏洛的網 ,就 等於推薦E. B.懷特。E. B.懷特在58歲那年,寫道:"我生活的主 題,就是面對復雜,保持歡喜。 (The theme ofmy life is complexity- through-joy.) 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喜歡E. B.懷特這個人,喜歡他的生活,更喜歡他的文筆。

E. B.懷特,就像一個美國版的陶淵明,他的作品, 洋溢著對人、對動物,對山川與自然的美好眷顧。不僅如此,E.B. 懷特的文學創作,還有另外一條更加重要精神線索:那就是對個人 尊嚴、自由與權利的捍衛與憂思。人類20世紀重大話題,比如種族 主義、冷戰對時、言論自由等話題,E. B.懷特均發表過精彩論述。 我鼓勵孩子們好好學英語,等孩子們英語水平再高一些,可以自己 閱讀這些篇什。

當然,孩子朗讀原版書,不能是稀里糊塗地"傻讀",孩子先要吃透原文,才能做到有情有意地"朗讀"。因此,孩子首先要"細讀原版書,品詞品句"。孩子先要"看透"原版英文的激昂與婉轉充分理解英文表達,並掃除大部分單詞障礙。只有在此基礎上孩子才能把自己想像成故事裡的主人公,運用自己的生括經驗,入情入境,准確拿拿捏朗讀的語氣和表情。 孩子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每天朗讀英文原版書,讓孩子在讀書中獲得成就感,孩子就會更加樂意朗讀英文。

孩子越擅長朗讀, 就會越來越自信地展現自己的朗讀。 家長可以給孩子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英語程度近似的同伴一起朗讀,能起到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我相信,看到別的小朋友朗讀英文,會激發自己孩子的朗讀熱情,孩子心裡想: 別的小朋友行我也行!」小朋友互相學習,也是一種激勵力量。只要孩子專注用功,英語必然大有進境。 無論在新加坡,還是在中國香港,英文最好的小學生,都特別 重視朗讀。

孩子剛開始讀,慢一點沒關系,那怕讀半頁也好!孩子首先細讀原版書,然後朗讀原版書,讓閱讀之趣與朗讀之美水乳交融。這祥的英語學習,才是效果深遠的,才是姿態優雅的。

我鼓勵小朋友在理解原版外文的基礎上,把原版書閱讀與原版書朗讀結合起來。我把這種結合稱 為原版書"讀者劇場"。我希望原版書"讀者劇場",變成孩子的 日常話動,讓孩子在家"秀"出自己的英語力。 "讀者劇場"讓孩子在最短時間內,閱讀力和口語力齊頭並進。 培養成就感,樂趣感,家長可以一起參加。無論是快速閱讀,還是出聲朗讀,按照意群斷句都是非常重要的。朗讀的時候,不要一味求快,而是要注意斷句的節奏。朗讀時的斷句節奏要與人的呼吸節奏緊密相連。

好的文學作品,作者在敘事過程中,牽引著讀者的情緒, 使得孩子的情緒隨著故事的展開,或激昂或沉靜,或歡樂或悲哀, 或緊張或松她,或熱烈或淡漠。孩子閱讀情緒的波滿起伏,就是文 本內在的情緒律動。正因為有了 "情緒律動",孩子朗讀原版書的 時候,才會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或者大聲尖叫。孩子只有動心,才能真正精通英語。

『叄』 英語繪本閱讀的好處

一、邊欣賞圖邊聆聽首先學生欣賞著美妙的圖片邊聆聽優美的繪本故事,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把原本小本的原版英語兒童繪本放大,做成了色彩絢麗,圖畫優美的超級大書,絕對是小朋友在平時的生活中見不到的形式,充分調動他們對繪本故事的好奇心,然後由英語老師帶著學生一起讀故事,其中還會有繪本故事的原因音頻播放。

2.閱讀英語繪本可以培養英語語感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如果具有足夠的閱讀量,對語感的培養幫助是非常大的。就像我們學母語時也學語法,但是實際上語法的學習對我們平時交流和寫作並沒有太多實際幫助!我們憑的是語感,因為我們有足夠的閱讀量,書中的表述形式會印在我們的大腦當中,漸漸形成語感。這對以後的英語口語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3. 閱讀英語繪本可以培養英語思維培養幼兒的英語思維,從小擺脫中式英語的束縛。原版英文繪本是由國外作家編寫,是他們思維方式最原始的寫照。通過閱讀原版的英文繪本,幼兒會逐漸建立英語思維構造。就不會出現要說英語前,先在腦子生硬翻譯後在生硬說出來。4. 閱讀英語繪本可以孩子的文化底蘊,開闊眼界。繪本故事有很多分類,科普類、教育類等等,這些內容都會增加孩子的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

『肆』 回顧 | 開展英語繪本悅讀 厚植學生英語素養

        一、繪本教學課堂觀摩

        會議伊始,由縣洪凝小學張旭靈老師同五年級的學生帶來繪本課The Singing Bird。

        教學目標:1)了解故事情節;2)能藉助圖片和文字的提示講述這個故事;3)能夠認識到野生動物應該生活在自然里,激發學生愛護動物的意識。

        閱讀策略:1)圖片環游,幫助學生理解故事;2)利用插圖和已有知識猜測單詞意義。

        Pre-reading: 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cover? What』 s the titl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認讀封面信息,培養學生認識作者和標題的好習慣。為學生梳理故事中出現的主要形象和名稱,為閱讀任務理清思路,掃清障礙。

        While-reading: Which season? How do you know? Why did the bird sing? How did they feel? Why were they all happy? What happened to the king and the bird? If you were the king, what did you do? Were they happy now? What happened? 通過情景創設、學生猜測交流、布置閱讀任務等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故事內容,調動學生閱讀興趣。實現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梳理故事主線,激發學生繼續閱讀故事情節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Post-reading: 通過聽錄音跟讀文本,再次梳理復習文本中的生詞及核心詞彙。通過復述故事,再次梳理故事主線, 鍛煉學生用已知語言組織故事的能力。用問題引發學生思考,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用思考升華故事的主題「觀鳥」、「關鳥」。

        二、互動教學系統2.0培訓

        來自外研社的姜老師向與會教師介紹了自然拼讀課程、分級閱讀課程、活動類課程設計。

        自然拼讀課程,目前我校在使用的有《自然拼讀過關必備》,自然拼讀讀物有《麗聲妙想英文繪本》(第三級),要將自然拼讀與繪本閱讀相結合,才能發揮Phonics的作用。《大貓自然拼讀》這套書很吸引眼球,下步考慮入手,陪孩子們一起學習使用。

        分級閱讀課程,《大貓》系列接觸的比較多,屬於非常受孩子們喜歡的分級繪本。《多維閱讀》《悠遊閱讀成長計劃》這兩套分級書,下步考慮入手。

        活動類課程設計,表演類的活動課《麗聲英語小劇場》考慮入手,在周三下午自主選課時間排練,用於成果展示。

        三、縣代表經驗交流

        我們一共聆聽了6位教師代表做了關於繪本教學的經驗介紹。

        來自新營小學的教師代表分享《繪本 為學生開啟世界之窗》,從教學現狀、校本課程實施、教學困惑、下步計劃等方面,結合學校校本課、閱讀課、課堂補充等,詳細介紹好經驗、好做法,期待通過家校合作,擴大輻射面。

        來自嵐山區的教師代表分享《核心素養與英語繪本教學的美麗相遇》,主要是意識上的創新、活動上的創新等方面介紹。結合思維導圖開展繪本教學實踐,將繪本教學與教材相融合,以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來自莒縣的教師代表分享《閱讀悅美,共研同行》,從繪本閱讀大環境、學校繪本使用情況、繪本教學的感悟與收獲、教學困惑、下一步工作計劃等方面分析,嘗試教材與繪本融合,藉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角色代入體驗故事、體驗角色,開展持續默讀,提升英語閱讀素養。

        來自五蓮縣教研室分享《開展英語繪本悅讀 厚植學生英語素養》,從縣域層面、校級層面、個人層面等介紹。指導文件導向,要求扎實推進英語閱讀課程、強化英語課外閱讀研究、制定英語課外閱讀篇目,英語閱讀工作室選定閱讀書目供全縣使用。利用周三下午自主選課時間,各實驗校開展繪本閱讀,通過校內外文化等營造閱讀氛圍,創作繪本、繪本表演劇等。

        來自經濟開發區的教師代表分享《繪本教學與課本教學融合》,結合學校校本課程實施進行了教學成果展示。

        來自山海天教師代表分享《高效利用繪本教學材料》,從課外閱讀和課上精讀相結合、自由閱讀和組內班內分享讀相結合、課下學生自讀與課上教師引導讀相結合、大聲模仿讀和表演繪本相結合等介紹。

        四、繪本教學指導意見

        市教科研中心徐姍老師分享《依託外研課代表計劃助推繪本閱讀教學開展》,從繪本(分級)閱讀教學意義、開展英語分級閱讀教學的理論基礎和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途徑三方面介紹。

        根據有關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論述,閱讀素養由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要素構成。開展繪本閱讀教學遵循兒童發展規律,推進學生的有效發展,總結分級讀物特徵,突破傳統閱讀模式,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徐老師結合案例向我們詳細介紹幾種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教學途徑,圖片環游(Picture Tour)、 持 續 默讀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拼圖閱讀(Jigsaw Reading)、閱讀圈(Reading Circles)和讀者小劇場(Readers Theatre)。

        圖片環游適用於各類繪本的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學生也需要有比較充足的課堂時間開展閱讀。

        持續默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持續默讀是一種操作簡單的教學活動,即教師和學生一起在每天特定的時間段(通常是5—15分鍾),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而進行自主默讀,並且讀後不必進行相關閱讀測試或報告。

        閱讀圈適合於具有一定英語水平和閱讀能力的學生。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閱讀水平,調整角色或補充適切的角色。

        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教師應將教材和繪本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根據學生情況揚長避短地使用好教材和繪本。只有長期堅持才會收獲學生的進步和學生閱讀素養的發展,要以培養閱讀品格為終極目標,牢記閱讀的本質,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素養健康持續發展。

                                                                                                                                                供圖 | 莒縣 王曉明

『伍』 少兒英語故事繪本對學習的幫助

繪本是少兒最喜愛的一種讀物,在教學中也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少兒英語故事繪本可以提供學習英語的情境,也可以提供大量的語言知識,可以很好的提高少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故事繪本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習的幫助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可以營造更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
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少兒對英語故事繪本的濃厚興趣,就是展開學習英語的良好開端。課堂上講授完知識點後,通過英語故事繪本展開知識點的講解,可以更好的了解該知識點的運用,還能擴展學習更多的詞彙。結合故事裡的情節,能更好地吸引少兒的注意力,調動起閱讀的興趣,讓課堂的氛圍充滿趣味。
二、培養少兒學習的創造力
英語故事繪本不但能引起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培養英語語言能力。通過英語故事的講述,了解故事的脈絡,對於後續的英語寫作的邏輯性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引導學生分析故事,從每個人觀點上發散思維,得到不一樣的理解,引導更深的思索,這樣就逐漸培養了學習上的創造力。對英語故事繪本的深入理解,可以充分調動起學過的詞彙,完全利用起來,加強了詞彙的記憶和表達運用。
三、利用英語故事繪本進行道理分析和教育
學習少兒英語故事繪本的時候,都會體現出一定的教育意義,這些意義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學習繪本知識的時候,可以學到正確的人生道理和生活態度。老師也要藉助故事繪本,進一步啟發學生,使學生朝著積極正面的人生方向成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很多在線教育都有少兒英語故事繪本的教案解析,家長們也可以根據自己孩子所喜歡的英語故事進行不同的繪本下載,在家裡也可以對孩子進行繪本的學習講解。
四、充分利用英語故事繪本,提高英語的學習
有的英語故事繪本比較長,在課堂上的時間不夠完整的一一進行學習,這時候老師就可以把繪本的學習和課余的學習結合起來。比方說我們剛剛提到的在線網路教案,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彌補課上有限時間無法完整學習英語故事繪本的遺憾。
少兒英語故事繪本作為英語的補充學習材料,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單調的英語學習帶來了多彩的機會。對於英語故事繪本的學習還需要不斷的實踐和研究,才能更好的發揮繪本在教學中的作用,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陸』 張甸小學——區「M-IT」繪本閱讀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心得

4月7日到8日,我區舉行了小學英語「M-IT」繪本課堂教學&「主題繪本」閱讀觀摩研討話動。全體老師觀摩了來自曹瑜老師三年級的繪本課《The Village Show》,張海琴老師五年級的繪本課《The Box of books》及錢麗老師六年級的繪本課《Eason the Big Brother》,聆聽了殷婷婷老師的講座《繪聲繪色「閱」動課堂》,觀摩結束後,張甸小學全體英語老師對繪本教學研討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反思。

殷媛媛:

感謝這次集體備課,讓我聽到了三節精彩的繪本教學課,如沐春風,三位老師教學風格各有特色,都做了精心的准備,充分體現課程新理念,挖掘教學資源,運用M—IT多媒體技術,體現了不同的教學魅力。三位老師在教學中不僅關注語言教學,也是在情感上讓學生有所感悟。

張老師教態自然,語言凝煉,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關注細節,創設情境,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張老師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尤其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觀察封面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圖片和設問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讀中設置能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整節課學生都能融入到故事當中去,彷彿身臨其境,感受主人公所經歷的事情,與主人公共情。張老師板書中的簡筆畫大拇指可謂是很精妙,讓人眼前一亮。

曹老師自信活潑,課堂活動設計多樣,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上有自己的思考。本節課以問題為導向,引發學生辯證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曹老師除了口頭引導學生關注細節信息,還通過板書詞條,教給學生閱讀策略。提問的問題由淺入深,引發學生思考。曹老師的板書和繪本內容貼切,圖文並茂,很有趣味性。

錢老師優雅親切,注重啟發,尤其是最後讓學生思考的問題也激發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實現text to self的連接,達到學習生活化。繪本內容以主人公的情感心路歷程為主線,引導學生去感悟主人公情感的變化,最後在板書中體現,構成了一個愛心,設計非常巧妙,也讓學生真正融入故事當中,體會參透其中的情感,最後由學生自主討論當下熱門話題,效果很棒。

個人淺見,繪本教學不只局限於文本中已有的信息,需要備課時深度挖掘文本,深度挖掘背景、言語、動作、情緒以及內含的情感教育、價值觀的引導。同時,繪本教學精心設計了有目的的提問,會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很多的聯想,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繪本的選材要和和教材相融合,課內課外知識相融合,鞏固所學,拓展思維。對於小學生所言,繪本的閱讀絕不是詞句的講授和操練,而是在教師幫助指導下的閱讀、思考和表達。當學生因為老師的指導而愛上閱讀、享受閱讀,並能獨立思考和表達時,就是教師的成功!

朱曉慧:

繪本與普通文本的最大的區別在於繪本的圖文並茂。精美的圖片可以彌補文字的局限性,能夠幫忙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層的含義,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腦海中更有畫面感。繪本教學作為閱讀教學的一種,在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圖與文字的緊密結合,對繪本文本進行分析和思考。

三位老師的繪本課有一個共同點,她們都充分利用繪本中不同的圖片,以引導閱讀和欣賞繪本,側重讓學生預測情節發展,引發學生共情,讓學生談自身感受,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閱讀過程中,三位老師注重小組合作。以小組為單位閱讀繪本片段,並嘗試復述表演。側重閱讀中的合作與分享。

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可以從低年級的朗誦、復述轉變成高年級的分析和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逐步提升學生的理解、分析與判斷的能力。

繪本的評價模式應該不同於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以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建立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為主。因此對於詞彙、句型、語法等方面的考核並不在繪本閱讀的主要評價范圍之內。繪本閱讀應該側重於評估學生的閱讀過程、閱讀行為和態度。

張海琴:

通過學習錢麗老師《Eason the Big Brother》和曹瑜老師《The village show》的兩節繪本課,讓我對繪本的教學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兩位老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逐步深入閱讀繪本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多種學習形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充分利用繪本的圖片資源,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描述並預測故事情節。如:曹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封面後進行預測Who is going to the village show in the story?Why?學生通過預測文本,並說出自己的理由,促進了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繪本與教材的深度融合,兩位老師在學習繪本的同時,注重對教材相應單元知識的練習和鞏固。如:《The village show》一課中,曹老師讓學生描述農場里有什麼時,讓學生進行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They』re ...s.的練習,並進行展示。學生將繪本學習與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融合,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三、抓住關鍵圖片,對人物心理進行揣摩。如:錢老師在執教《Eason the Big Brother》一課時,學生觀察圖片、閱讀繪本,討論匯報:Does Eason like his baby sister at first? 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對Eason 對待小妹妹的態度進行演示,如對話、獨白等。學生通過與繪本人物的對話,體驗繪本人物的情感變化。

四、繪本教學聯系生活,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如:錢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展示自己與兄弟姐妹的合照,並進行展示交流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幸福時光,更加珍惜來自兄弟姐妹的親情。

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如《The village show》一課中,曹老師設計了chant鞏固句型,Make a new song復習動物類單詞,充滿趣味性。

總之,通過自己的繪本教學實踐以及向兩位優秀老師的學習,對於繪本的主題意義的學習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今後的繪本教學實踐中,我會多思考、多向優秀的同行學習,促進自己的不斷進步。

李學敏:

繪本因其圖文並茂的特點,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繪本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英語交流能力。

繪本教學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引導學生注重積累,注重閱讀感受和體驗,培養語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鑒賞能力。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通過本次在線培訓,我在思想上、業務理論上、工作實踐上都受益匪淺,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利用互聯網這個教學平台來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使英語學習成為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愛好。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會努力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不斷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用結合,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劉婕:

聽完三位老師的課,我對繪本教學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認識。以前在教授繪本時總感覺細節太多,生詞量多,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曹老師的《The village show》一課不僅與一二年級所學內容關聯密切,還進行了一些文化滲透,講解時讓孩子們發揮想像去感受山羊的內心世界,創設了孩子們獨立思考的情境。張老師的《The box of books》與教材內容融合很好,設計的環節實用且學生參與度高,一步步引導和培養孩子分析、對比、總結和評價等思維能力。經過此次培訓,我認識到繪本教學需要關注學情,不需要太細節,而是通過地道的語言表達和精美的圖片,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繪本的趣味,引導學生了解故事主題和文化背景,並注重孩子們的情感表達。

張月榮:

繪本因其圖文並茂的特點,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與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方面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繪本教學中,我們往往為了深挖字詞句和語法分析,面面俱到。其實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早已被蒸發。另外我們可以大膽地採取整體呈現的方法,把故事的文字抹去,讓學生看圖,大膽猜測故事發展與結局。教師可以設計形式多樣的表演,讓學生來表演。這樣保持了閱讀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感知故事、細讀故事、提煉整合關鍵信息、組織語言、復述故事的完整的閱讀策略和方法。

精湛的板書是教師智慧的結晶,也反映了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它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掌握知識,啟發思維。看似簡單的板書,卻概括了語言重難點,為學生提供了語言操練的框架,同時也為後面復述課文和語言拓展環節做了很好的鋪墊與准備。

孫碟:

三位老師的三節課,讓我對於繪本教學,有了新的體會。三位老師都充分運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向我們展示了繪本教學的獨到之處。每節課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步驟清晰,層層展開,創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曹老師的課讓我體會到利用自身情感的輸出,帶領學生進行體會,讓學生在情感的變化中去體會和思考的重要性。張老師的課從整體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畫路線圖,呈現思維導圖,培養了學生在閱讀中提煉整合關鍵信息的能力。錢老師的繪本課堂,貼近孩子們生活,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共鳴,課堂中讓學生去提問題,找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繪本教學的運用,需要我們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養,拓寬自己的思維方式,深度研讀文本。才能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塑造學生優秀的文化品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吳霞:

四月的春天春意盎然,景色宜人。在這個萌發著希望的季節里,我們姜堰區的小學英語教師們懷著共同的期待,相聚在線上,共赴小學英語」M-IT「繪本課堂教學展示暨」主題繪本「閱讀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曹瑜老師執教繪本課《The village show》,她的課首先導課有趣,通過一個蔬菜武士的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進入繪本正文教學前,老師用一個Village show的視頻呈現背景文化知識,為接下來繪本故事學習做好鋪墊,消除學生因文化差異產生的理解障礙,十分明了清晰,簡單有趣,擴充了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一舉多得。讀中部分,通過問題的引領,層層深入,一步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其中老師又設置了開放性問題,例如創編一個新的歌謠,鍛煉了孩子的發散思維。最後將書本中的故事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引導孩子思考,在自己生活中遇到此類問題應如何解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了學生心智。

錢麗老師執教繪本課《Eason the big brother》, 一、繪本故事的選擇與時俱進,二胎話題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學生樂於學習文本,樂於探討話題。二、在這節故事英語展示課中,錢老師非常注重滲透英語文本的閱讀策略,精讀和泛讀相結合,教學節奏很舒適。三、在這節故事英語展示課中,錢老師的教學目標設置契合學生實際水平,在讀中環節中,她讓學生們選取一個小話題來表演,既符合學生的已有語言基礎,也讓學生能夠全情投入。精心設計的板書讓我們耳目一新,她把主人公Eason的情感變化精心設置為一顆愛心的形狀,為後面環節的情感升華埋下了伏筆,作好了鋪墊。

張海琴老師執教繪本課《The box of books》,首先她通過一個chant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繪本的學習上。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問、答、說、演相結合,滲透閱讀策略,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過程中,體悟故事的道理。對於繪本中需要自助閱讀和圖片環游的地方處理的十分恰當。教學環節設置契合生活實際,例如猜測繪本中主人公的對話並進行表演,詢問學生打電話報警,問路的用語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把自己當成故事中主人公,進而鍛煉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系日常。最後板書部分的一個大大的大拇指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她將整堂課的情感升華推到了極致,促進了本次繪本課情感目標的達成。

繪本是一張到處都隱藏著秘密的「神秘地圖」,無論是扉頁、封面還是環襯,都是繪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些地方作者都為讀者獻上了很多精美的圖畫。幾位老師都注意引導孩子從頭到尾閱讀圖畫,去發現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培養學生的讀圖意識,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和批判思維的培養。她們還注意用繪本又不局限於繪本,在故事內容之上進行必要的單詞拓展和背景補充。

學無止境,非常有幸能參與這次的線上分享,學他人之所長,補己之所短。感謝這次培訓,讓我進步和成長!

陳凌璐:

今年有幸學習了三節繪本課,比起去年課程來說,感覺一上午課程聽下來到一種新穎風格迥異,同時也想對這種教學方法和思路想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探討。

英語繪本有直觀性、生活性和情感性等特點,其在教學中的意義非凡。英語繪本能夠將零散的知識點通過獨立而完整的故事呈現出來,有助於小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英語繪本有極強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充分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於學生輕松的掌握語言,也可以擴大學生在上小學時的視野激發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其後區黃主任又帶領我們認真學習了三節關於英語繪本的課,讓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淺。第一節課The village show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另外教師還注重了情感方面的教學。

第二節課The box of books。這位老師的授課對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情節畫面非常引人入勝;通過精美的圖片和音頻相結合,異常地吸引人們的眼球,有一種強烈願望想要繼續欣賞下去。

第三節課.Eason the big brother老師讓孩子自己提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理解閱讀。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層層遞進,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學習。

此次教學觀摩活動所講授的英語中的繪本教學,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運用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把教學環節設計得環環相扣、層次分明;所講授內容也不僅僅局限於課本,在學生認知范圍內進行了拓展,並在道德情感等方面進行升華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於蘭鳳:

這次培訓通過學習三節繪本課、聆聽黃主任的評析以及各位老師的交流對繪本課的教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繪本是豐富多彩的,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結合的。小學英語教學利用繪本不但能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還能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教師該如何利用好繪本?這次的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收獲。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繪本的選擇要符合學生水平、貼近學生生活富有趣味性。

對於中低年級可以選擇與課本主題有較大聯系的繪本,這樣可以減少學生繪本閱讀的障礙,讓學生有更多的獲得感。對於高年級學生則不應拘泥於課本,而是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繪本,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有交流的慾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二、充分利用繪本中的圖片。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應先引導學生看封面讓學生猜想一下這個故事講述的是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等等,讓孩子對故事充滿好奇。在繪本的閱讀過程中也應該引導學生對於一些重要的部分可以通過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表情、動作以及他周圍的事物等猜測新單詞的意思、了解故事大意、體會人物感情等。引導學生在看圖中讀懂故事、發現細節、感悟內涵,讓學生們在閱讀中提升對作品的理解。

三、繪本閱讀的反饋形式可以多種多樣。繪本教學不能停留於課堂而應該延伸到課後融入學生的學習。學生閱讀完繪本之後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畫出自己最喜歡的情節、故事續編、設計閱讀卡片等等來進行反饋和強化。

春天我們走進大自然,觀察嫩綠的樹葉,欣賞美麗的花朵,就能發現春天的美。繪本教學也是如此,我們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現、體會繪本的美,讓繪本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陳琳:

今年的培訓顯得格外難忘和與眾不同,往年的此刻早已人間四月芳菲盡,靜候夏日的荷葉田田了,疫情的影響雲課堂應運而生,而我們的培訓也成了雲培訓,感慨網路時代的便捷,也更珍惜難得的雲團聚,此次繪本教學專場讓我們共享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閱讀教學大餐。繪本故事是最能體現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的,通過閱讀領會其鮮活、真實、生動的語言,對奠定學生的人文底蘊、構築學生的「內在精神」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所蘊涵的哲理和道德寓意能夠使學生在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質方面受到熏陶,並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本國和世界的文化及其差異,拓展視野。在語言課堂里,所有思維品質主要通過語言實踐來達成,通過聽、說、讀、寫習得語言,內化運用語言,豐富語言積累,根據學生的能力發展需要,我們要通過「繪本」故事,創設一定的語用環境,立足語用、習言得意,立足文本,活化語用,學以致用,講出精彩。這一點在我們第一節曹瑜老師分享的課堂中著實體現了繪本閱讀在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方面的促進作用,曹老師層層設問,引導學生深層思考,課後的共情設問讓學生深刻體會人物心理,以此進一步理解文本故事的深層內涵,藉助「繪本」故事,挖掘並利用其情感因素、思辨內涵,以文載道,藉助文本語言的工具性來實現人文性,語言文字的魅力就在於引發多角度思考,從不同側面看問題實質。

在閱讀「繪本」故事中,除了理解內容以外,還要有表達的慾望,通過交流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活動設計注重話題視角與功能視角相結合,注重主題思維的激發與提升。並結合多元智能理論原則,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多層次的活動任務,第二節分享課中張老師利用一個個問題,推進故事情節,學生們彷彿身臨其境,沉浸在故事之中,參與度較高。「繪本」故事賦予讀者文字信息、知識情感、生活經驗與文化內涵,「繪本」故事讓學生經歷語言感知、話題體會、信息處理、體驗感受、語言運用、思維啟迪的過程,通過閱讀繪本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我們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繪本資源,選擇性進行教學,讓閱讀充滿樂趣,使學生在享繪本童真之時,也能閱文字之美,同時悟生活箴言。

楊代華:

上周五,我有幸參加了姜堰區小學英語M-IT繪本課堂教學展示暨「主題繪本」閱讀教學觀摩研討線上集體備課活動。在聆聽了三位上課老師的說課、實小城南殷婷婷老師的講座和黃主任的精彩總結後,我感觸頗深,感謝區教師發展中心提供了如此好的一個平台,讓我們收獲滿滿。

我之前一直認為,繪本教學在我們日常教學中很少與課本教學相融合,完全把它當成一個獨立的環節,獨立於課本之外,可有可無。但經過這次集體備課,我對繪本有了新的認識。

英語繪本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有精彩豐富的插圖,這對小學生來說極富吸引力。繪本教學能夠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所以我們要結合課本教材,要選擇內容一致的繪本材料,這樣既不會偏離教學主題,也不會額外抽時間,讓學生學到課外知識,這樣可謂一舉兩得。

雖然繪本內容極具吸引力,但如果老師長期用單一模式進行教學,那麼學生也會反感,因此我們要創新繪本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活動,多設計些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要認真挑選合適的繪本,花時間去鑽研繪本,創新繪本教學方法,努力提高繪本教學水平。

『柒』 英文繪本的好處,你都知道哪些呢

第1,英文繪本更有助於學習,會提高學習的興趣;第二,英文繪本可以更形象生動的解釋英文的意思;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英文繪本輔助學習。

熱點內容
行人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01 10:46:35 瀏覽:50
有愛的家怎麼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01 10:46:12 瀏覽:287
做好事不留姓名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01 10:38:39 瀏覽:785
半小時一刻鍾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01 10:32:58 瀏覽:946
白嫖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01 10:27:13 瀏覽:422
這是我的橡皮翻譯成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9-01 10:25:43 瀏覽:392
我愛你永恆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01 10:16:51 瀏覽:721
最認真的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 發布:2025-09-01 10:10:31 瀏覽:287
英畝一英寸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01 09:57:38 瀏覽:321
怎麼處理同齡人的壓力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01 09:44:28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