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論文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7-26 10:24:59

1. 淺談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論文 [淺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既是我們從外界獲取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種最為便捷的語言信息輸入方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歷來是廣大英語教師教學激局姿的重中之重,閱讀課所佔的課時也是最多的,但是閱讀教學效果卻往往不盡人意。因此,如何做好閱讀教學是擺在我們廣大高中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共同課題。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教科書明絕上的篇章閱讀教學
《新高中英語》教科書提供了大量的閱讀材料,文章題材和體裁形式豐富多樣,如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或應用文體。所選文章內容既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需要、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又通過學習文章,讓學生學習了新的詞彙、語法和語言結構。所以,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課本上的篇章閱讀。
教師方面: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利用好教材上現成的教學任務,但同時又不應該局限課本上已設計好的教學任務,而應該根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盡可能優化設計新的學習任務來更好地幫助學生通過學習閱讀材料來提高閱讀技能。首先,重視閱讀教學的導入。教師課前應結合所要學習的閱讀材料,考慮學生實際學情與興趣愛好,對教材的現成教學任務進行取捨,如可要求學生上網查詢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信息與背景知識,並於課前通過問題形式來對學生准備情況進行檢查。其次,在設計學生閱讀後的教學任務時,除了可以通過選擇正確答案、根據原文內容填空、正誤判斷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外,可以設計一定的句子翻譯練習,此時可先要求學生在翻譯時使用文章中的詞彙及結構,且句子內容也應盡可能與文章相吻合,這樣有利於降低學生完成任務的難度。待學生完成後,教師可啟發學生用學過的詞彙及結構來進行替換,從而達到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的目的。最後,在完成包括閱讀材料中的詞彙、語法和句子結構教學後,除了可以通過讓學生寫文章的總結形式外,還可以通過要求學生寫 讀後感 的形式來設計任務,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理解與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學生方面:學生要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方式,不要只滿足在閱讀課上記了多少筆記,而應該藉助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盡可能多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特別是在做句子翻譯練習時,學生可以培養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鞏固增加新的詞彙及結構,鍛煉口語,從而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二、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一)整體法。運用整體法閱讀就是對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文章的取材都依據文章中心,因此,我們可以抓住中心、分析標題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從整體上縱觀全文結構和內容。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思維發散,真正在閱讀教學中既能放開又能收攏,既抓大放小。著手的主要內容:main ideas ,title topic sentence and each section main idea and title。
(二)線索法。尤其在閱讀記敘文(narrative)時要採用這種方法。記敘文多以記人敘事為主,包括的內容有:個人經歷、文學傳記、新聞、消息、歷史文獻及講述故事的小短文、小說之類。閱讀時應抓住幾個要素5W+H(Who When Where Why What How)以時間順序(chronological order)展開的閱讀文,閱讀以事件發生順序安排的文章。
(三)北京知識介紹法。英語的題材比較廣泛,反映了各英語國家歷史和地理、風土人情、名人傳記、新聞、禁煙、自然災害、環境保護、體育運動、飲食習慣、文物,貨幣、國際大型會議簡況、黑人等問題。題材的廣泛性延展了學習者思維的開放性。利用背景知識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閱讀文的梗概,而且在教學內容中滲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要加深對閱讀材料的領悟,從而有利於啟迪他們正確的認識臘改世界,激發他們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背景知識是英語文化的重要部分。挖掘英語文化,並將這種文化融入到外語教學中,是將英語作為一門活脫脫的語言進行教學的體現。
(四)速記法。是依據讀者的目標速記某些信息。如:person event time place ideas evidences and so on .
三、重視對課外閱讀材料的延伸
高中英語大綱明確指出:〝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單純通過教科書中的課文教學是不夠的,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計劃地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如何行之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教師的引導和監督作用不可忽視。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閱讀也不例外。如果沒有興趣,要想讓學生長久地將課外閱讀堅持下去將是一項困難而艱巨的工作。
第一、教師首先應該考慮現在的青少年興趣愛好,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寫總結和讀後感或讀書筆記的方式來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對學生完成情況教師應及時給以評價,且多以正面積極鼓勵為主。
第二、教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作品,文章體裁應多樣化、題材涉及面要廣、可讀性要強。
第三、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 按意群閱讀,擴大視幅。閱讀理解的基本單位是意群組成的句子,在閱讀中應按意群閱讀。切忌出聲閱讀和指讀。(2) 少用或不用詞典。在閱讀時切忌一遇到生詞便,其一是影響速度、其二是時讀時查,讀讀停停,不利於理解文章的信息內容。最好解決辦法就是鼓勵培養學生學會猜測詞義,掌握猜測技巧。
第四、注重學生生活體驗與閱讀心理素質培養。很多時候,一篇文章中,生詞很少,學生卻難以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意圖。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體驗缺乏,解決途徑可以鼓勵學生多做些中文雜志讀物。很多學生在考試時容易心理緊張,特別是遇到生詞或是難句時,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告知他們任何一篇文章都會有生詞或是難句,只有繼續讀下去,可通過上下文來幫助我們理解。
總之,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努力,既要重視課本閱讀,也需要有做一定課外閱讀材料練習,僅僅依靠課本上的閱讀材料來實現提高閱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然而閱讀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形成習慣的過程。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堅持廣泛閱讀,注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實現我們提高閱讀能力的學習願望。

2. 怎樣提升英語閱讀能力論文

怎樣提升英語閱讀能力論文

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新課標綜合語言運用教學的核心目標。而閱讀作為最重要的語言技能之一,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學生學習英語的綜合素質,因此,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課題。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

一、閱讀方法

一篇精讀課文,教師一般要引導學生讀三到四遍。第一遍讓學生快速閱讀,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意義,領悟文章中心思想;第二遍讓學生快速閱讀,可採取瀏覽、跳讀、抓中心句等,能回答文章中顯現的問題;第三遍引導學生慢讀,能回答文中隱性或開放性的問題;第四遍讓學生大聲朗讀文章,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進行討論,對文章和作者的思想進行評價。之後讓學生根據提供的關鍵詞復述文中的重要句子和重要段落。

二、閱讀順序:先讀問題,再讀文章

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時,往往按照以下兩種順序進行:「讀全文——看試題和待選答案——看文章並從中找答案——選擇正確答案」和「看試題和待選答案——讀文章並從中找答案——選擇正確答案」。教師在訓練學生閱讀時,應引導學生採取後一種閱讀順序,先看試題,再帶著問題去閱讀相關句段。這樣,不僅節省了一個步驟,而且可以通過採用點式的選讀法,有針對性地了解需要的數據和事實,從而更迅速、准確地發現正確答案。

三、閱讀重點:文章主題思想

把握主題思想,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主旨,是准確理解文章內涵和正確答題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緊抓文章主題句。主題句的表達一般比較籠統、概括,不涉及具體事實,它往往位於句首,並常見於說明、解釋性文體。少數主題句會出現在句末(總結歸納、畫龍點睛)或句中(突出中心、承上啟下)。此外,有些文章沒有明確的主題句,這就需要學生根據全文進行概括、總結。

2.緊抓最根本、最具概括力的信息。這種信息應能歸納、概括文中其他處所具有的共性。例如,在「anger,sorrow,emotion,fear」四詞中,emotion最具概括性,它包含了其他三個詞的詞義。同理,閱讀理解的題目設計也有此種現象,即四個選項就某一方面只有一個能概括文章中心。

3.在確定表達中心思想時應注意選項所包含的內容。推斷主題思想的常見考試形式是為文章選擇合適的標題,即選擇對文章主題最簡練、最確切的表達方式。正確的選項應能恰如其分地概括文中所闡述的全部內容。

四、閱讀過程:深刻理解,正確推理

1.深刻理解文章的深層涵義。可以通過在閱讀過程中設問自答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特別是寓言故事和諷刺小品一類的文章,只有通過在原來基礎上的提高「問答」才能理解其深層意義。此外,還要養成寫讀後感的習慣,抓住文中的主要問題暢談自己的看法。這樣,日積月累,就能鍛煉出對文章所含社會意義理解的能力,從而使閱讀水平產生質的提高。

2.正確推理。

推理就是以事實為依據獲得未知信息,即讀者根據文中的事實,通過分析、判斷,推導出作者未明確陳述的、隱含的意思。

要體會作者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需要從作者已明示的觀點、事實和實際出發,推斷、挖掘出作者想說而未直言的、隱含於文中的東西。如果是要求理解某句或某段的含蓄意義,就必須抓住提問的關鍵詞語和短文中的相應詞語,積極思考、分析和推斷,然後逐個考慮選項去偽存真,選出答案。如果需要推理的內容涉及全文邏輯發展過程的基礎上再進行正確推理,要牢記:標題和主題句是文章的靈魂,語法結構及承上啟下的詞彙是文章的重要標志,在進行推理時都必須緊緊把握。 學生在解答閱讀理解題中往往會遇到不同層次的問題:○1記憶問題(答案是文章中現成的,記住就能回答);○2理解性問題(答案在文中,但不一定是現成的);○3應用性問題(答案要求運用文章中的知識內容或新的語言知識);○4創造性問題(答案要求獨立思考,發揮創造性);○5評價性問題(答案要求表達個人觀點,發表不同意見)。有些文章並不直截了當地表明自己的觀點,也不用明確的詞語表達,而是使用一些含蓄的詞語,這就依賴於學生的理解能力了。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認真閱讀,分析體會作者的思想,區分文章的主次內容,了解文章的內涵和「弦外之音」,從而進行正確的推理。

五、閱讀訓練:廣泛閱讀,擴大知識面

單純閱讀課本上的文章,很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因此,必須讓學生在課外廣泛閱讀,擴大詞彙量,提高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教師要注意為學生選擇適當的題材,文章生詞不要過多,生詞率不要超過3%,篇幅也不要太長,讓學生體驗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閱讀體裁、題材應盡量廣泛,人物傳記、寓言故事、活動記述、社會文化、文史知識、科普小品、信函、請柬、通知、便條、說明、表格、圖表、圖示、標志等都應該涉獵。此外,新聞閱讀要做到精、泛結合,快速掃視,用眼不用口,潛心投入,好的句子和精彩文章也可以做些筆錄並多做記誦。總之,閱讀量越多,詞彙量就越大,語感也會越強,無論說寫都會變得更加容易。

六、閱讀習慣:優化方法,提升速度

閱讀速度是衡量閱讀能力的重要標志。為了提高閱讀速度,必須擺脫精讀的學習方法。訓練快速閱讀時教師應首先選擇文章短、詞彙多為常用詞、生詞量少、結構容易、內容簡單的閱讀材料,並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1.無聲閱讀。許多學生閱讀時習慣性發出每個詞的讀聲,即使不發出聲音,但內心仍在自言自語,這些都嚴重影響閱讀速度。應當讓學生養成無聲、直接理解書面意義的閱讀習慣,即通過眼睛感知文字元號直接獲得信息。

2.按意群閱讀。許多學生習慣於逐詞閱讀或用手指點讀,惟恐遺漏文章內容,而這樣所達到的往往只是句子水平上的理解。逐詞閱讀會使學生偏離對文章內容的預期理解,最終影響閱讀效率。正確的做法是:閱讀時將文章分為較大意義的意群,這樣既能加快速度,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讀物的內容上,理解水平就能進一步提高。

3.縱式閱讀。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閱讀時有「回視」現象,即在閱讀文章時,反復尋找先前讀過的信息。這種習慣不僅嚴重影響閱讀速度,更影響信息的擴展、邏輯的推理和材料的理解。因此,在閱讀中應採用縱向閱讀方法,目光在閱讀材料居中部位縱式移動,同時目光掃描左右,按意群向前跳躍,捕捉關鍵詞,抓住中心思想,擺脫語法和英譯漢的習慣。

閱讀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我們應該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堅持訓練學生把握信息、尋找中心詞、猜測詞義和分析推理等各種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充足的詞彙量和基礎語法知識,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從閱讀中獲得樂趣與知識。

;

3. 求一篇「閱讀英語報刊有什麼好處」論文的提綱

摘要] 初中畢業生的英語寫作與我們的培養目標相差遠。雖然師生在英語寫作這方面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收效卻甚微。新課程的實施,為這一難題提供了解決的途徑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利用新課程這一堅實平台,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 新課程,課程改革,寫作水平

一、問題的提出:初中畢業生的寫作現狀令人擔憂

近兩年來,我市(泉州市)初中英語中考題增加了書面表達,筆者認為這對於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書面表達是一種能反映學生表達、傳遞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語言交流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語言測試手段。它對學生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的推進,必將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但這對畢業班的師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近兩年來師生在書面表達即英語寫作這方面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收效卻甚微。形成了「學生見書面表達就怕,教師批改書面表達就頭痛」的現象。這一現象在去年(2002)的中考書面表達題中也得到同樣的體現。去年的中考題是:一幅不算太復雜的學校平面圖。如果學生在審題的時候能找到一個立足點並能熟悉地運用there be 句型和一些方位介詞,筆者認為拿一個及格的分數應該不成問題。而考試的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有非常多的學生這題得1-2分,不少平常實力不錯的學生只得4-5分,能夠得7-8分的可能算是「佳作」了。這一現狀與我們的培養目標相差甚遠,它既給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帶來許多實際困難,也給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帶來重重壓力,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初中英語教師的高度重視。

二、問題的分析

為什麼書面表達對初三年的學生來說如此難呢?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三點:

⑴在新課程實施之前,中學教育(特別是農村中學)基本上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過分注重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忽視學生對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應試教育注重學生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得高分,而忽視對學生的觀察,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應試教育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中活動時間和空間不能得到合法保障。學生在這樣的學生環境下連最基本的「說話」的自由都被剝奪了,更不要談什麼綜合語言能力的運用了。⑵中學英語教育重視筆頭訓練,忽視口頭操練,重筆試,輕口試,(甚至有的學校到現在還沒有把口試列為評價標准),口語基礎普遍薄弱,這也是學生寫作能力不能提高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試想一下,一個連話都說不好的人,怎麼可能要求他寫出好的文章呢?(3)教師在初一,初二年普遍忽視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到了初三年後,只有靠「臨時抱佛腳」。這嚴重違背了寫作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循序漸進的規律。

三、問題解決的契機

新一輪課程改革:它以人為本,關注個體發展,以情為重,貫徹素質教育。它注重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以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發展為目的。教育部頒發的《國家英語課程標准》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精神。它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台。這種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當然也就包括寫作能力。

四、問題解決的途徑

筆者前二年擔任初三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也曾為「書面表達」焦頭爛額。雖說有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書面表達)消得人憔悴」的決心,但問題終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本學年擔任初一年的教學工作,有幸參加初一年的課程改革。在堅持以口語為切入點的同時,我特別注意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堅持點滴積累,循序漸進。我驚喜地發現:經過堅持不懈地練筆,到初一年下學期結束前,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同學就能寫出語句通順,結構完整的作文來。這基本上已達到了初三年優秀學生的寫作水平。下面我就談談具體的做法,希望各位同行能提出寶貴意見。

1、堅持以口語(聽和說)為基礎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必須以口語為基礎,這點我們可以從兒童學習母語得到啟示。語言心理學研究的成果告訴我們,初學語言者開始階段,一般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輸入並通過內部語言系統進行理解,吸收和加工,進而轉化為一定程度的外部語言,通常第一性口頭語言的比重要超過第二性的書面語言,進而逐步增加書面語言的輸入。「聽說領先,讀寫跟上」這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必須遵循的規律,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時候更不能違背這一規律,布里頓(Britton,1970)指出:「學習口語的句型結構和表達方式往往是他們學習寫作的基礎。」塔天(Tough,1977)不僅強調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重要聯系,並且指出「教師必須在教授寫作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和豐富其口頭表達的技能,因為口頭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書面語的結構和措詞。」實際上,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寫作水平也較高。教師可以採用課前三分鍾的值日生報告、課堂的情景交際、課外的English corner及英語辯論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進行筆頭訓練之前,可以先進行口頭作文,這樣可以降低寫作的難度,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

2、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練習。古人雲:「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寫作是「細活」,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長,只有堅持不懈,勤奮練筆,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對於初一年的學生,我們可以從連詞成句、造句、閱讀文章後回答問題、填表格、看圖寫作、改寫或縮寫課文、根據所提供的詞彙復述課文、模仿寫作等多種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充分利用課程資源

⑴教科書是我們最主要的課程資源,它從初一年第七單元起,就開始向我們提供訓練寫作的機會。這些訓練對於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必須指導學生認真完成。對於學生的習作,我們應該及時批改,及時講評。我還經常把學生優美的、創造性的語句,用波浪線劃出來,並加上鼓勵性的評語。最後,可別忘了成果展示:我經常把學生的優秀習作張貼在牆報或學習園地上。期中或期末之前,我還會把學生的優秀作品匯編成冊,人手一本。這對於學生來說,也許是最好的禮物和最難忘記的情感體驗。

⑵鼓勵學生經常上圖書館借課外讀物(如簡易英文讀本),報刊雜志,指導他們定期收看廣播電視節目等。我還和他們一起征訂了《中學生英語周報》、《英語畫刊》、《中學生英語》等輔助學習材料,並把這些材料放在班級的圖書櫃里,學生在課外時間可以隨時翻閱。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古人說的「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就是這道理。

(3)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我們的時代已經進入了網路時代,利用網路查找資料快捷方便;同時,學生還可以在網上發電子郵件或電子賀卡。在發E-mail的過程中,學生為了更好地表達思想,不斷的修改,使之更清楚、更有意義。在E-mail的寫作交流中,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可得到很大的提高。

4、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英語課程標准》強調:聽,說,讀,寫訓練的內容和形式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學生的交際行為,貼近有目的綜合運用語言的活動。所以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時,我們必須遵循「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原則。例如,在學完第三單元後,我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是:製作一張有關自己個人資料的小卡片。我沒有嚴格限定格式,學生的習作真是五花八門:有的學生在完成卡片之後,還不忘show一下自己的繪畫功底,在卡片旁邊畫了一個可愛的Carton;有的同學把Polly也帶上,並捎上這樣一句話:I』m a lovely boy, don』t forgot me! 有的同學用電腦進行製作,並把自己的照片也掃描進去,有的還是孩提時代的呢,看了真令人忍俊不禁。而這些卻正是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啊!事實證明,貼近學生生活的寫作題材,有利於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的學習態度。

5、要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

在學生的書面表達中,我們發現最具代表性的錯誤就是中文式的英語。這除了學生口語基礎不過關,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由於母語習慣定勢對外語學習有很大的負遷移作用。為什麼正常兒童能很快掌握一門語言?因為他用那種語言進行思維活動,從咿呀學語開始,一直就用那種語言進行思維活動的練習和實踐。原蘇聯外語教學心理學家別亞科耶夫指出心理語言學的根本原則:掌握外語的過程,就是學慣用外語來思維,也即掌握用外語來形成和表達思想的手段和能力的過程。那麼在教學的過程中,怎樣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呢?

⑴課堂上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用英語來進行交流與溝通。

⑵經常性地給學生作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異。

⑶有意識地記住一些固定用法,經常性地做些漢譯英的練習,注重一句多譯,這對於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大有幫助。

在這里,也許馬克思關於學習外語的忠告對所有英語學習者都是很有啟發的:

When a person i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he must not always be translating everything into his own language.He must be able to use the foreign language forgetting all about his own.

五,應該注意的事項

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聽、說、讀、寫這四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承,密不可分的,決不可以因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其它能力的培養。總的說來,在起始年段,聽、說、讀的比重比寫的比重要更大。

2、不可以因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佔用他們大量的時間,以至影響他們的全面發展。培根曾這樣說:「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邏輯和修辭使人擅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段名言告訴我們:任何一門學科都是構成學生基本素質的一部分;任何一門學科對一位學生來說都不是全部。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要跳出英語學科的局限。既要為具有英語特長的學生的全面發展考慮,也要為不具備英語特長的學生的全面發展考慮。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平台上,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4. 怎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論文七千字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摘 要:閱讀是語言運用中最頻繁的一種活動,又是現代人類認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的手段,還是提高英語水平最有效的途徑,因此中學英語教學往往將「讀」放在四大技能之首,把閱讀教學作為教學重點。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培養
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繫到英語學習的好壞,遺憾的是,我們的閱讀教學效果並不盡如人意。由於傳統的英語教學過多的承擔了詞彙、語法等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任務,英語教師常把大量的時間、精力用於知識點傳授、復習、掌握和操練上,對於閱讀訓練,尤其是以語篇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技巧為核心的閱讀能力訓練不足,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沒得到實質的提高。
隨著初中英語閱讀量不斷增加,初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局限越來越成為阻礙學生提高英語考試成績的一大障礙。而閱讀理解題更是越來越多地檢測學生對文章的隱含意義、邏輯結構等的理解和對主旨大意的概括,問題的答案多數隱藏在文章的脈絡之中,學生通常無法直接從字面意思中獲得,必須開動腦筋、激活思維。因此,要想在英語考試中取得高分,學生必須學會靈活運用分析、綜合、歸納、判斷、推理等思維方法。由此看來,當前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英語教學課題。
一、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因素
1.不良的閱讀習慣
(1)出聲閱讀,此習慣的主要弊端就是影響了閱讀速度。出聲閱讀往往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不一定有聲音,有時可能是無聲地動動舌,喉,嘴唇等,但這無疑會阻礙眼睛的掃描速度,多了聲音這一階段,所以要訓練養成直接利用視覺來閱讀的好習慣。
(2)過於精讀,由於平時英語教學著重於對片語的積累,長句難句的分析,很多學生在實際閱讀中,往往邊讀邊分析句子,碰到不懂的單詞,停下來查字典。結果是句子讀懂了,可對文章的把握卻不知所述,不僅影響了閱讀速度,還扼殺了閱讀興趣。所以要培養自己猜詞的能力,利用上下文意,而不是靠查字典。
(3)復讀過於頻繁,即指讀完一句或一段,有回過頭來再讀一遍。這嚴重影響了閱讀速度。這是學生閱讀自信心不強的表現。
2.忽略閱讀技巧
大多數中學生在實際閱讀中,都是簡單地看似按順序的操作,先文章,再來做題。有所不知的是,運用了一些閱讀技巧之後,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略讀,尋讀,以及猜詞的技巧。靈活運用閱讀技巧,能讓閱讀能力有一個質的飛躍。
閱讀量小,知識面太窄。大多數學生只在課堂上進行相關閱讀訓練,很少通過報刊,雜志去豐富自己,對於中西文化的差異的陌生,同樣給閱讀帶來不利影響。
閱讀思維的欠缺。部分學生滿足於表層理解而忽視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對於不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題目,不知所措,缺乏對文章實質的理解及思考,所以要訓練總攬全文大意的能力,通過語段歸納,主旨句的分析來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多種閱讀方式的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應該培養學生多種閱讀方式的能力。第一是,限時細讀。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呈現理解性問題(一般5小題)引導學生對所讀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推理、綜合、歸納、總結,以便把握短文的實質和內容的各個細節,然後讓學生口頭或書面回答問題。第二是,倡導合作式閱讀活動。在閱讀教學中,課題組精心設計各項任務,由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來合作完成。教師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了解對方的觀點,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三是,復述短文。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通過復述短文激活學生儲存於長期記憶中的知識能力模塊,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和言語表達能力。第四是,開放性設問。運用發散性思維,圍繞教師布置的話題,在短文的基礎上得以啟發,開闊視野,發揮想像,陳述自己的觀點,並在課堂上進行交際活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會猜測生詞,進行計時閱讀
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生詞。在一般情況下,不必見到生詞就查字典,以保持閱讀的連貫性,不至於影響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那麼,該怎麼辦呢?一方面可以通過構詞法來分析判斷詞性或詞義。另一方面可以根據上下文的內容,語氣來判斷其含義。如果遇到個別難以猜測而又影響對文章理解的單詞,就該查閱一下詞典。大綱規定:初中生的閱讀速度為每分鍾400到500個詞,理解正確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因此,常做計時訓練,以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加強學生背景知識的掌握
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閱讀課文本身的講解,甚至細化的每個句子,每個單詞的掌握,而忽視了對於背景文化知識的介紹。事實上,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識,對英語閱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分主題在每個學期中利用專門的時間給學生講解一些關於外國背景文化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在多年英語閱讀題材情況的了解基礎上,分風俗、禮儀、飲食、教育等等,向學生大致講解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情況。教師也可以在講到相關英語閱讀文章時,順便介紹各國相關文化背景知識。
五、堅持閱讀訓練
學生每學完某些句型後,老師要提供一些難易程度與課文相當的短文、對話進行閱讀。這些短文,對話後的練習盡量圍繞相關的句型結構特點設計,這樣,常用句型就能按照記憶規律多次以不同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識別常用句型的能力就會培養起來。因此,堅持閱讀訓練既可以熟悉且熟練掌握學過的常用句型、又可以挖掘學生內在潛力,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好英語中的重要一環。
六、重視課外閱讀
重視課外閱讀指導,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擴大課外閱讀量,加大信息輸入。我們要重視課內、外閱讀。不能只課堂上閱讀,課外也要增加閱讀量,這樣閱讀能力才會逐步提高。學生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往往無法判斷是否適宜。所以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提出合理的建議。閱讀材料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效果。特別是農村中學生他們手裡的資料不多,他們的閱讀量特別需要增加,努力加大信息輸入是農村中學生的首要任務。由於條件的限制我在課外是通過精選材料給學生復印發給他們。所選材料主要注意材料內容的趣味性;材料難度要適中,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材料的題材要多樣性、要廣泛,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材料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可涉及科學技術、經濟改革、衛生環保、休閑旅遊等熱門話題。通過閱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於學生理解英、美等國家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時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如何使外語教學理論付諸於教學實踐,教學實踐又促使教學理論的飛躍,是擺在我們外語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英語教學的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教學能力,並用它來指導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5. 求高中英語論文----要中文的!

了解文化差異,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東莞市石龍第三中學 李秀文

【摘要】在跨文化交際中,由於中西方社交禮儀上存在差異,中西方人士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常常發生誤會和沖突,其根本原因則是文化環境的差異形成的認知差異。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人士在問候語、飲食、時空、價值觀和道德標准等方面的差異,從而避免文化沖突,以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文化差異、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引言

隨著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和加入世貿組織,英語尤其是英語口語在當今社會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進行跨文化交際已經成為目前首要解決的問題。「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 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由於不同的民族所處的生態、物質、社會及宗教等環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語言環境產生了不同的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語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們說話方式或習慣不同。在交流中, 人們總喜歡用自己的說話方式來解釋對方的話語,這就可能對對方的話語做出不準確的推論, 從而產生沖突和矛盾。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差異的教學。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於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際過程中,充分了解對方,尊重對方的習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際效果。

二、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經常出現的文化差異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會出現的文化差異有很多種,在這里我們不可能一一敘述,只能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

2.1.問候語的差異

朋友們間通常會互致問候來促進人際關系,英語常常用的問候語「Hi/Hello!」(你好!)How are you? (你好嗎?)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 以上的問候語在中國人之間卻很少用,我們中國人在打招呼時常用的是:「你吃過飯了嗎?」這是中國人問候的常見方式。其實並非真想知道對方是否吃過了飯。然而在英語中,這種問候語就不是在打招呼了,而表示邀請對方一塊進餐的意思。漢語中另一個常見的問候語是「你到哪兒去?」或是「你干什麼去?」,我們可以隨便給個回答,並非真是想了解問候人到哪兒去或做什麼事去。如這樣去問西方人,他們往往會不高興的,會認為這樣的問題干涉了他們的私事。所以,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是不可避免地產生許多誤會。認真學習和正確運用英語問候的差異是尤其重要的。

2.2贊揚與祝賀的差異

當英美國家的人向我們中國人表示贊揚或祝賀時,我們即使心裡高興,嘴上難免要謙虛一番。這大概是我 們中國人認為"謙虛"是一種美德的緣故,認為不這樣,就是對別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國旅遊者對導游小 姐說:"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語說得很流利)。"這位導游小姐謙虛地回 答:"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語講得不好)。對 於中國人的謙虛回答, 英美人會誤解為對方 對自己的判斷力表示懷疑。又如:在一次舞會上,一位美國人贊揚一位中國女士說:"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這位中國女士謙虛地說:"Where(哪裡)、Where(哪裡)。" 幸虧這位美國人懂 一點漢語習慣,非常巧妙地說了一句:"Every-where (到 處)." 根據英美人的習慣,當他們贊揚別人時,總希望別人以道謝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謙虛、客氣的方式作答。對於上面兩位的贊揚,恭維話 , 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 ""Thank you for saying so."

2.3時空方面的差異

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並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並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後方可進行。而中國人則屬於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中國的上班時間時間為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而美國則是9:00—12:00;下午1:00—4:00,中國人中午有午休的習慣,因此中午是時間稍長一些,所以,如果我們在中午一點鍾接到電話,也許會推斷那準是件緊急的事。可是對於西方人來講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推斷。

空間方面,美國人類雪茄E. T. Hall認為,在相互交際時,人們對空間領域有一定要求。「體距語」是交際者用空間距離傳遞的信息。根據人際間親昵和疏遠程度,在交際距離上有不同的要求。大致可以分為:1.親昵距離:0到105英尺;2.個人距離:1.5到4英尺;3.社會距離:4到12英尺;4.公共距離:12到25英尺;5.遠距離:25英尺以上。在外國,親昵距離除適合於父母、子女、夫妻之間外,同性朋友交往時也很少保持這樣的距離,不然,會使雙方感到非常不安。但在中國文化中,尤其在通常青年朋友交往時,常常會出現親昵距離――手拖手得散步,相互摟抱以表示親熱等。

2.4餐飲習俗方面的沖突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餚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

2.5社會語言的差異

Peter grudgill在《社會語言學》一書中指出:「一個社會所用語言中的詞彙體現出該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別」。

A、一個常見的英語與漢語之間內涵和詞彙之間差別的詞是「親愛的(dear)」,在英語中,dear這個詞可用在許多場合下表示對某人的尊敬、羨慕、愛情或是作為稱呼別人的一種習慣,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而英語國家的人們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想表達非常親密的關系時,他們常常用「親愛的(darling)」來表示。中國人在感情表達方面趨於含蓄,所以很少用「親愛的」來稱呼別人。

B、在中國,peasant(貧農)和laborer(勞工)含有正面的、積極的含義,但對西方國家來說,卻有某種反面的、消積的意味。相反,landlord(地主),landlady(房主),boss(老闆)對中國人來說有一定的貶義,而在西方國家卻不是這樣。

2.6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

A、個性自由與團結協作

西方人十分珍視個人自由,喜歡隨心所欲,獨往獨行,不願受限制。中國文化則更多地強調集體主義,主張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主張同甘共苦,團結合作,步調一致

B. 自我中心與無私奉獻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主要表現在:(1 )自己為自己負責。在弱肉強食的社會,每個人 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斗,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習 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3)正由於以上兩點,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
中國人的行為准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願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會被視為「多管閑事」,甚至是侵犯別人的隱私。

C、創新精神與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勵人民開拓創新,做一番前人未做過的、傑出超凡的事業。而傳統的中國文化則要求人們不偏不倚,提倡踏踏實實的務實作風,走中庸之道,中國人善於預見未來的危險性,更願意維護現狀,保持和諧。

2.7文化差異具有很強的地區差異性

同樣是西方國家,美國跟英國的文化差異之大是人們所熟悉的,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melting pot)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融合進取是主流,而英國是夕日的帝國老大,崇尚高貴,保守守舊。因而形成很不同的生活風格。這就要求在跟不同國家的人交流和溝通時要注意其文化的差異,不能一刀切。

三.英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措施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們與外國人的交往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很多文化方面的差異,直接影響到了跨文化交際的效果,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極有必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3.1授課教師要轉變觀念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系中,外語教學多半隻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如果教師只把重點放在語法和詞彙教學上,學生就不可能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也無法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授課的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切實認識到文化沖突的危害性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把握英語文化知識教育的量與度,以及教學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3.2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英語教學側重點都放在了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對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加以控制,並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電影、投影儀、互聯網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舉行一些專題性的活動,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出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進教學方法時,一定要使新的內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緊密聯系,並與語言交際實踐緊密結合。

3.3重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非語言交際也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語境中使用非語言行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過程,它們不是真正的語言單位,但在生活和交際中有時候卻能表達出比語言更強烈的含義,一些特定的非語言行為往往代表著特定的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必須加以重視。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語言文化內涵差異非常大。例如,中國人信奉「沉默是金」,認為沉默里含有豐富的信息,甚至「此時無聲勝有聲」,而英語國家的人對此頗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談時,聽者一般都會長時間注視對方的眼神,以示聽者的認真和對說話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國人看來,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中國人不習慣於對方長時間地盯著自己看。

3.4引導學生廣泛接觸西方文化材料,增加語言習得

英語教學的課時非常有限,但學生在課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時間,因此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來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有關西方文化的趣味讀物,增加文化素養,拓寬西方文化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還應充分發揮多媒體在西方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互聯網上有很多文化教材,也可能讓學生直接與外國人交流,聽外教做報告或講課,其言傳身教會對學生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結束語

大家都知道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是文化的結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鏡子。希望老師們能做一個有心人,平時盡力攝取英美國家社會文化生活的最新信息,在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同時把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結合文化背景和任務型教學模式進行語言教學,讓學生能進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際——了解文化,尊重他人,地道的交際。

【參考文獻】

[1]任雪萍「中西方不同文化環境下禮儀的差異[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121-123.

[2]鄧慧「論中西方文化對禮儀的影響[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年第8,23-24.

[3]孫愛珍「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J]」,《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17-18.

[4]許果、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5]顧江禾「東西方文化對比小議」,《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6]吳鋒針「中西習俗文化『沖突』」,《綏化師專學報》2003年第1期,90-92

[7]程曉莉「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的思考」,《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105-107

6. 高中英語最難議論文題目有哪些

高中英語論文題目78個:

1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2多版本高中英語教材紅色文化融入的比較研究

3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英語學習活動設計

4指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

5中國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以赤城縣第一中學為例

6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7高中與大學英語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8論學習策略訓練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9高中英語閱讀學習需求分析研究

10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1基於信息化視野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探究

12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初探

13深度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

14新理念下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簡析

15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培養路徑分析與實踐研究

16淺談以評促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7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探究——以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為例

18活動觀視域下高中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

19中華文化素材在高中英語書面表達中的應用

20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詞彙教學中的應用

21「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構建

22【譯】面子理論在高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中的應用

The Application of Face Theory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un YuJournal of Ecational Research and Policies2022-03-01

23語篇分析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語篇教學探討

24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25高中英語課堂提問的認知思維導向探討

26信息技術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探索

27淺析提升高中英語教師課程領導力的途徑

28家校共育對高中英語學困生的積極作用

29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現狀調查探析

30高中英語讀後續寫教學策略探究

31信息技術支持的高中英語主題式學習活動設計

32基於英漢對比理論的高中英語翻譯教學研究

3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

34人教社2019版高中英語教材中國文化融合研究

35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研究現狀綜述

36基於思維品質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37高中英語經典歌曲賞析的價值分析——以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為例

38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模式創新研究

39「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路徑研究

40【譯】高中英語詞彙教學中英漢詞塊對比研究

A Study on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exical Chunks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Yumei Li;Yuhui X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ation and Management2021-12-25

41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高中英語整體閱讀教學探究

42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43淺析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合

44【譯】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Xia HuanjunAlt and Higher Ecation2021-12-24

45英語標准化考試與高中英語教學改革

46學科核心素養指向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

47探究式學習在高中英語詞彙教學中的應用

48基於「產出導向法」的課程教學設計——以新課標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4為例

49《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形成性評價中的應用

502019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分析——以必修一為例

51【譯】中國高中英語教師情感的敘事個案研究:一種生態視角

A Narrative Case Study of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Emotion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Sun Xiaohui;Yang Liu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2-10

52我國高中英語教材的發展:從學科知識到學科育人的轉變

53【譯】語料庫在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策略探索中的應用- -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

Application of Corpus to the Explor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Strategies——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Zeng Zhao;Li ShengliFrontiers in Ecational Research2021-12-05

54高中英語教學中基於信息技術手段的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

55【譯】高中英語課程中思想政治要素挖掘的實踐研究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M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Wenjing A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Ecation Research2021-12-01

56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啟示

57高中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析

58基於產出導向法理論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研究

59診斷性測評促進高中英語詞彙教學實踐研究

60基於中國故事敘述的高中英語課程思政研究

61深度融合環保意識與高中英語教學的行動研究

62文化回應視域下高中英語課堂中國文化融入的策略探析

63產出導向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64「以讀促寫」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65多元化教學方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66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英語讀後續寫能力的培養

67高中英語信息化高效教學的創設對策

68新課標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學習策略——評《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研究》

69圖式理論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實例探究

70高中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探究

71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

72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策略探析

73【譯】高中英語教學中多元思維能力培養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Multiple Thinking Ability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Yang Zhi;Xiaoqin Ya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2021-10-18

74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英語學科素養的培養研究——以閱讀教學為例

75高中英語閱讀課中的詞彙教學方法探析

76翻轉課堂背景下高中英語分層教學

77產出導向法在高中英語讀寫教學中的應用——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2為例

78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探究

7. 初中英語議論文 中學生應不應該看課外書.100詞左右,有翻譯,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uld not be read extracurricular books?" On this issue, as a language teacher, I agree with the students to see extracurricular book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erms of language learn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he two ability: reading prehension ability and skills. Said that from the nature of th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is to graally raise their two abilitie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of books is just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here is poetry and literature abdominal gas from China,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ad some extracurricular books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deepen their own culture, to improve their personal acplishment, our students not only to make them literate, knowledge, and if they bee a cultivated taste.
「中學生應不應該讀課外書?」對這一問題,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來說,我是贊同學生看談氏課外書的. 語文學習對中學生來講離不開兩種能力的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從本質說,學生語文的學習就是在逐漸提高自己的這兩種能力,課外書籍的閱讀正好是提高這兩種能力的有效途徑 「含羨散腹有詩書氣自華」作為一名中學生,盡可能閱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能夠擴展自己派檔的知識面,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蘊,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我們培養學生不僅要使他們有文化,有知識,而且要是他們成為一個有修養,有品位的人.

8. 關於英語寫作文獻閱讀心得

1. 求一篇學英語的感悟,體會的論文
論文 [摘要] 現在許多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應付考試,大部分時間用來背英語單詞並做大量的詞彙、語法模擬練習,脫離了語言學習的正常軌道。

學生付出了很多,但學習效果並不明顯。要學好英語,必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到語言知識所在的環境里去學。

ؤ [關鍵詞] 詞彙的學習 寫作能力 英語思維 英語語感 現在許多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應付考試,大部分時間用來背英語單詞並做大量的詞彙、語法模擬練習,脫離了語言學習的正常軌道。學生付出了很多,但學習效果並不明顯。

要學好英語,必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到語言知識所在的環境里去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إ 一、要學會正確使用詞典إ 在每年新生班的英語教學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使用的都是電子詞典或一些老的、過時的詞典,有些學生甚至把英語四、六級詞彙的書當作詞典來使用。

電子詞典或詞彙書只提供了單詞的某些意思並未提供單詞的用法,有些詞彙書即使提供了單詞的用法,也是比較片面的。我認為要學好英語,必須要有一本好的詞典,而且還要學會正確使用詞典。

然而,大部分學生認為使用詞典的目的就是查單詞的意思,並未做到充分利用詞典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在使用一本詞典時,首先要研究本詞典的使用說明等。

這種說明詳細提供了有關詞典里使用各種符號及其它注意事項,幫助使用者最充分地使用詞典。 إ 二、詞彙的學習必須擺脫練習題的束縛إ 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用來背英語單詞並做大量的詞彙、語法模擬練習。

詞彙的學習必須擺脫練習題的束縛,到語言知識所在的語言環境里去,即到書本里去學,到閱讀材料里去學。單詞的學習不能脫離句子,句子的學習不能脫離文章,也就是上下文。

只有有了上下文,才能充分理解所學的語言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所學的語言知識是牢固持久的;而孤立地背單詞、做練習所得的知識是膚淺、短暫的。

用這種孤立的學習方法也永遠找不到學習英語的感覺。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詞彙方法的學習,讓學生積累有用的詞彙。

在所學的每個單元的對話和課文中,都有很多單詞、片語、習慣用語和句型。每個單元我都堅持聽寫單詞、片語。

有的老師在課文講解之前聽寫單詞,我認為這種方法只會事倍功半。因為在老師的講解下,學生了解了這些單詞的用法,但並非會用。

只有經過課下的學習、消化並在理解所學文章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掌握這些單詞,最終達到會用的目的。在講解課文時,對於課文中出現的重要句型,我事先叫學生標出,正確分析其句子結構,注意中英文排列順序的異同,然後叫他們讀熟,最後我在給出類似句型的句子叫學生來練習。

為了加深記憶,下次上課時利用幾分鍾的時間進行聽寫。這種隨學隨用的方法有助於學生透徹理解和扎實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إ 三、反復訓練,提高寫作水平إ 英語寫作能力是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體現。學生們通過寫作課,學習寫作的方法、技巧、修辭手段,以及文章的各種體裁的要求;同時,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對一些優秀作品的欣賞,學習遣詞造句,布局謀篇。

這是一般意義上學習寫作所涵蓋的幾個方面。由於高職院不同於本科院校,在學生英語寫作上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教學大綱對高職學生寫作上的要求更注重實用性。由於高職學生英文寫作水平低,因此,在寫作課上要抓住課上認真聽,課下反復練的原則,注意以下幾個階段的訓練:إ 1.由詞到句的訓練階段 إ 在學完每單元後,我一般都要求學生用我所給的單詞、片語及句型造句。

在課堂上,我針對每個單元所學的單詞、片語及句型進行操練,讓學生編寫對話或小故事等。課後,我及時布置一些中譯英練習或用我給定的詞語造句,這樣可以起到鞏固詞彙的作用。

除了練習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多做一些一句多譯練習,啟發學生的寫作思路。 إ 2.由句到段的訓練階段 إ 這個階段主要以改寫或縮寫課文為主。

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積累了不少詞彙、句型,在此基礎上要求他們改寫或縮寫課文是練習寫作的最好時機。我們所學的課文,文字優美、語言地道、題材廣泛,對課文進行一系列的寫作訓練,如改寫、縮寫等可以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以課文為中心訓練寫作能力非常重要,因為課文中的句子就是規范的地道的英語範文。比如《實用英語 》第一冊第一單元講述我的大學生活,學完課文後,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結合課文內容寫一篇題目為「My new college life」的文章。

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我發現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不是完全抄襲課文內容,而是有很多自己的東西在裡面。這樣既提高了寫作水平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我們所學的課文練習中,有記敘文、日記、通知、便條、書信等,還有科普文章、廣告和說明等多種體裁,從一些常見的文體練起,由短到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إ 3.閱讀課外英文讀物 إ 除了課本的學習,還應多讀一些簡易的英語課外讀物,如《中國日報》、《英語周報》、《21世紀報》等。

閱讀這些刊物,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活用課本里所學的知識,也為提高寫作能力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在閱讀這些刊物時,我們讓學生把一些有用的詞句和段落抄下來背熟。

這樣持之以恆地堅。
2. 求一篇英語作文,內容是關於通過閱讀學英語的體會
My Experience of learning English get sick and tired of learning boring grammar games and lifeless words.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 didn't enjoy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past. Frankly speaking, I even decided to give it up. But now,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on me and every change is the change to the better. Not only did I pass band four and band six College English Test(CET) very easily with high marks but more importantly I began to use English. It was a miracle but I made it, yet how do I account for this? The factors are quite mon: the English movie and soap play.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movies and soap plays are of great help in promoting my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In fact, it is supposed to be a nice experience of studying a foreign language, if it were not, people would lose interest in and say no to it by instinct. In my opinion, the picture and the soap play are created to cater for people's needs for enjoyment, they also the best materials of English study,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movies (especially Disney cartoons) to practice your listening skills and enhance your pronunciation. Soap plays, like Friends, to some extent, show you a real daily life in America nowadays. With regards to students, those who are lack of language using environment, soap plays provide a virtual life in west for them to participate in. It can be imagined tha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culture background can be improved and they will know how to use English in a right way. Above all, because of movies and soap plays. language study is not ll but fun for those who like me. That's my experience of learning English, if you don't believe it, just try!。
3. 用英文寫的讀書心得
Reading Report Of "the story of my life"This book published when Keller was only enty-o–portrays the wild child who is locked in the dark and silent prison of her own body. With an extraordinary immediacy, Keller reveals her frustrations and rage, and takes the reader on the unfettable journey of her ecation and breakthroughs into the world of munication. From the moment Keller recognizes the word 「water」 when her teacher finger-spells the letters, we share her triumph as 「that living word awakened my soul, gave it light, hope, joy, set it free!」 An unparalleled chronicle of courage, The Story of My Life remains startlingly fresh and vital more than a century after its first publication, a timeless testament to an indomitable will. Helen Keller would not be bound by conditions. Rendered deaf and blind at 19 months by scarlet fever, she learned to read (in several languages) and even speak, eventually graating with honors from Radcliffe College in 1904, where as a student she wrote The Story of My Life. That she acplished all of this in an age when few women attended college and the disabled were often relegated to the background, spoken of only in hushed tones, is remarkable. But Keller's many other achievements are impressive by any standard: she authored 13 books, wrote countless articles, and devoted her life to social reform. An active and effective suffragist, pacifist, and socialist (the latter association earned her an FBI file), she lectured on behalf of disabled people everywhere. She also helped start several foundations that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deaf and blind around the world.As a young girl Keller was obstinate, prone to fits of violence, and seething with rage at her inability to express herself. But at the age of 7 this wild child was transformed when, at the urging of Alexander Graham Bell, Anne Sullivan became her teacher, an event she declare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I remember in all my life." (Sullivan herself had once been blind, but partially recovered her sight after a series of operations.) In a memorable passage, Keller writes of the day "Teacher" led her to a stream and repeatedly spelled out the letters w-a-t-e-r on one of her hands while pouring water over the other. This method proved a revelation: "That living world awakened my soul, gave it light, hope, joy, set it free! There were barriers still, it is true, but barriers that could in time be swept away." And, indeed, most of them were. In her lovingly crafted and deeply perceptive autobiography, Keller's joyous spirit is most vividly expressed in her connection to nature:Indeed, everything that could hum, or buzz, or sing, or bloom, had a part in my ecation。

. Few know what joy it is to feel the roses pressing softly into the hand, or the beautiful motion of the lilies as they sway in the morning breeze. Sometimes I caught an insect in the flower I was plucking, and I felt the faint noise of a pair of wings rubbed together in a sudden terror。. The idea of feeling rather than hearing a sound, or of admiring a flower's motion rather than its color, evokes a strong visceral sensation in the reader, giving The Story of My Life a subtle power and beauty. Keller's celebration of discovery bees our own. In the end, this blind and deaf woman succeeds in sharpening our eyes and ears to the beauty of the world.這是一篇關於 海倫凱勒《我的故事》的讀書心得,是中學生必讀書之一。
4. 用英文寫的讀書心得
Reading Report Of "the story of my life"This book published when Keller was only enty-o–portrays the wild child who is locked in the dark and silent prison of her own body. With an extraordinary immediacy, Keller reveals her frustrations and rage, and takes the reader on the unfettable journey of her ecation and breakthroughs into the world of munication. From the moment Keller recognizes the word 「water」 when her teacher finger-spells the letters, we share her triumph as 「that living word awakened my soul, gave it light, hope, joy, set it free!」 An unparalleled chronicle of courage, The Story of My Life remains startlingly fresh and vital more than a century after its first publication, a timeless testament to an indomitable will. Helen Keller would not be bound by conditions. Rendered deaf and blind at 19 months by scarlet fever, she learned to read (in several languages) and even speak, eventually graating with honors from Radcliffe College in 1904, where as a student she wrote The Story of My Life. That she acplished all of this in an age when few women attended college and the disabled were often relegated to the background, spoken of only in hushed tones, is remarkable. But Keller's many other achievements are impressive by any standard: she authored 13 books, wrote countless articles, and devoted her life to social reform. An active and effective suffragist, pacifist, and socialist (the latter association earned her an FBI file), she lectured on behalf of disabled people everywhere. She also helped start several foundations that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deaf and blind around the world.As a young girl Keller was obstinate, prone to fits of violence, and seething with rage at her inability to express herself. But at the age of 7 this wild child was transformed when, at the urging of Alexander Graham Bell, Anne Sullivan became her teacher, an event she declare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I remember in all my life." (Sullivan herself had once been blind, but partially recovered her sight after a series of operations.) In a memorable passage, Keller writes of the day "Teacher" led her to a stream and repeatedly spelled out the letters w-a-t-e-r on one of her hands while pouring water over the other. This method proved a revelation: "That living world awakened my soul, gave it light, hope, joy, set it free! There were barriers still, it is true, but barriers that could in time be swept away." And, indeed, most of them were. In her lovingly crafted and deeply perceptive autobiography, Keller's joyous spirit is most vividly expressed in her connection to nature:Indeed, everything that could hum, or buzz, or sing, or bloom, had a part in my ecation。

. Few know what joy it is to feel the roses pressing softly into the hand, or the beautiful motion of the lilies as they sway in the morning breeze. Sometimes I caught an insect in the flower I was plucking, and I felt the faint noise of a pair of wings rubbed together in a sudden terror。. The idea of feeling rather than hearing a sound, or of admiring a flower's motion rather than its color, evokes a strong visceral sensation in the reader, giving The Story of My Life a subtle power and beauty. Keller's celebration of discovery bees our own. In the end, this blind and deaf woman succeeds in sharpening our eyes and ears to the beauty of the world.這是一篇關於 海倫凱勒《我的故事》的讀書心得,是中學生必讀書之一。
5. 英語文章英語文獻閱讀,怎麼上手
都說第一次讀英語文獻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個既定的事實,即使中科院現在不少正研或者副研都是因為英文文章而得不到晉升,也可以說他們沒辦法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出版到比較牛一點的刊物上面。

所以這個一定要慢慢的來: 1、找一篇經典的文章,你們專業,精讀; 2、這個可能會花費你比較長的時間,沒有關系,你可以花一周或者半個月來消化 3、讀完之後可能沒有感覺,完全不知道他在講些什麼,沒有關系; 4、第二遍閱讀,將這篇文章仔細再讀一遍,這個時候應該是比較容易一點的了,相對第一次; 5、這樣你的第一篇文章就拿下了,效果應該還不錯,最後就是堅持,多看外文文章。

9. 論文開題報告<如何培養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各位大神,有的幫幫忙啊...謝謝拉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從近幾年中考、高考試題中可以看出,閱讀題的比例達到50%以上,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特別留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雖然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的學科特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每位英語教師都很關心的問題。在具體工作中,首先要充分熟悉教材,准確把握其理念和特點,做到駕馭自如,並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需求,明確其興趣所在,從而巧妙設計難度適宜的閱讀輔助題目,結合藝術的講解,不斷滿足學生的求知慾,由淺入深,使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內容、形式產生興趣並長期保持。這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便有了前提和保證。當然,閱讀是以識字為基礎的,積極的背單詞,擁有一定的詞彙量才能使閱讀成為可能。

二、在平時教學中培養興趣

堅持每節課前給學生一定量的閱讀時間,比如4~6分鍾,每個單元的單詞、課文都要他們在學習該課之前先過一遍,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起督促檢查的作用,讓學生自覺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還要注重課文閱讀的練習,以檢查學生對文章理解的程度。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每篇材料,我們可以讓學生採取下列步驟進行練習:首先、對材料進行掃讀,以最快的速度獲取有關信息,尋找要害詞,把握文章的主題;第二、對材料進行略讀,尋找主題句,把握文脈以及語篇銜接的關聯詞;第三、對材料進行細讀,辨別事實,把握細節。理解難句以及進行詞義推斷;最後、進行深層次精讀,把握語言所載社會文化的背景,理解文章的內涵,進行邏輯推理,評價判定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態度,揭示文章的深層意義。這樣在教學的同時就能夠逐漸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拓寬閱讀范圍

將課堂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學生在具備了一定的詞彙、語法知識,把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之後,閱讀由課內轉向課外就成為必然。但是對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需要教師把握好。大綱要求在教師有計劃地指導下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即泛讀)。在給學生選擇材料時可以掌握以下原則:(1)思想性強,內容健康;(2)材料難易適合學生實際水平;(3)題材涉及面廣,趣味性強;(4)文章體裁多樣化;(5)語言地道、規范。

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於學生了解英、美等國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

四、講究閱讀(泛讀)方法,明確閱讀目的,提高理解正確率

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取信息,理解是否正確是閱讀的關鍵。為了掌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領悟文章內涵,提高對文章的整體理解能力,閱讀時要講究閱讀方法。泛讀的閱讀方法不同於精讀。泛讀廣泛、大量、快速,故重點應放在針對問題快速捕捉信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下:

(1)確定文章中心思想,注重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的。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時在文章的末句,其它句子都是用來說明和闡述主題句的。因此在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時,要求學生重視閱讀文章的首句和末句。

(2)掌握具體事實和重要細節。文章中的具體事實、重要細節是主題句的擴展、補充說明,是用來支持說明中心思想的主要觀點。掌握這些細節是歸納、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礎,對理解全文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3)運用語境,構詞法等猜測詞義。閱讀文章時,理解詞義是基礎,而同一單詞往往因語境不同而產生詞義變化,因此只有聯繫上、下文,結合文章中的詞境,在理解的基礎上大膽猜測,體會意義。在閱讀中碰到的一些生詞,可以通過詞綴法、合詞法等構詞法去猜測詞義:如前綴「un-,im-,dis-」含否定之意,「re-」表「重復」,「mis-」表「錯誤或失當」;又如後綴「-ee」於動詞後,表「受事者」,「-ism」表「主義、學說」……用語境構詞法,不僅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而且可以加快閱讀速度。

五、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快閱讀速度

所謂習慣,就是一個人行為方式的自動化,是不需要思考和意志努力的行為方式。一個好的習慣養成後,能使人終身受益。習慣不是天生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體現。英語教師應引導、督促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1、養成默讀習慣。有的學生閱讀時習慣發出聲來讀或心裡默念,甚至用筆或手指一個詞一個詞點著念,這些閱讀方式會大大降低閱讀速度。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元號上,形成默讀的習慣,以提高閱讀速度。

2、擴大視幅,減少回視。有些學生習慣於來回數次往返閱讀,或是一眼看一個單詞,這樣逐詞閱讀不僅速度慢,而且很難一下子抓住全句意思,因為在一個句子中,一個詞往往不能獨立地表達一個具體的意思,如果逐詞讀,那看過之後,腦子里留下的只有零散的單詞,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進而影響閱讀速度。而以意群為單位閱讀,不僅速度快,且能很快抓住全句的意思,因此教師應該訓練學生整句或成組視讀。

3、閱讀時遇到生詞時要做到盡量少查詞典或是不查。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遇到生詞時便查字典,這樣會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因為人的瞬時記憶是很短暫的,查完生詞再往下看,會影響文章內容的連貫性,甚至忘記前面的內容。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遇到生詞時利用上下文,構詞法等來猜測、判斷它的詞義。

4、限定閱讀時間。為提高閱讀速度,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學生有效地獲取信息,加快閱讀節奏,從而為高考等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限定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轉變觀念,重視方法的滲透和培養。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著力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教會學生學習。就閱讀而言,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興趣,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一步一步的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訓練,並注意適時適當的調整方法,一定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10.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 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水平

摘要:英語閱讀中存在的主要障礙 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對提高英語水平至關重要,但學生在閱讀中會遇到諸如詞彙、語法、背景知識、閱讀習慣等多種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了閱讀效果。 詞彙量偏低 詞彙量是制約英語閱讀效果的基本要素。應對不同體裁、不同篇幅的閱讀資料,制約學生閱讀速度的就是詞彙量偏低這一問題。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往往是通過學習課文、閱讀報刊、考試考級等幾種方式比較集中地接觸英語資料的。在這一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生詞。生詞的存在先讓讀者在閱讀速度上大打折扣,然後直接影響到對語篇的理解。 英語語法混淆 英語語法對於每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應該作為必會內容。因為在熟記單詞的基礎上,要用英語清楚准確地表達自己,是需要掌握英語基本語法並弄清句子成分構成的。如今,英語語法亂用、語義混淆的現象隨處可見,一些英語學習者由於語法掌握不牢,致使表述不清,甚至錯用並產生嚴重歧義或誤解。 背景知識匱乏 背景知識的重要作用通常會被大量的英語學習者忽略掉,因為更多的人把閱讀障礙歸因於生詞和長難句的理解,由於對於所讀資料背景知識十分陌生,而造成對文章理解上的重重障礙。尤其是一些以特殊歷史為背景的英文資料對讀者來說更難解其義。 不良閱讀習慣 常見的不良閱讀習慣有:指讀、聲讀和回視。指讀是指為了在閱讀時能集中注意力,同學們常常用手指、筆或尺子等等指著一個個單詞或放在這些詞下面閱讀。指讀大大減慢了閱讀速度,分散了讀者的注意力。聲讀一般有三種形式:出聲讀、默讀和心讀。事實證明,讀者閱讀速度慢一般都採用了某種聲讀的方式。回視又叫返讀或復視,在實際閱讀中許多讀者多次返回重讀,既影響了速度又影響了理解。 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閱讀能力由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構成。理解能力取決於詞彙量和語法掌握程度;而閱讀能力更多地依賴於閱讀技巧。 閱讀技巧和方法的前提——突破單詞關 詞彙量是閱讀的基點,沒有單詞作為基礎任何閱讀任務都無法完成,更不要談閱讀速度了,因此詞彙量偏低成為閱讀的瓶頸。要擴充詞彙可以結合精讀和泛讀兩種閱讀形式。精讀的任務在於傳授系統的基礎語言知識(語音、語法、詞彙、篇章結構、語言功能意念等),訓練基本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譯),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泛讀的任務在於著重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細致觀察語言以及假設、判斷、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等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速讀能力以及閱讀的興趣,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增強文化背景知識。從用途上看,泛讀的實用性最廣。在實際生活里80%—90%的閱讀都是泛讀。只有具有較強的、適應實際需要的泛讀能力的人,才可以說具有閱讀能力。其次,補充大量的閱讀資料將有助於學習者在閱讀中復習詞彙、鞏固詞彙、增加詞彙,這是一種快速、高效的積累單詞的方式。 常用閱讀方法——通讀和細讀 通讀是為了弄懂大意,細讀是為了掌握具體內容。首先,閱讀文章的開頭,熟悉作者將要討論的主題思想。然後閱讀正文中各段的第一句話,這些句子可以使我們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框架上的了解。再閱讀文章最後一段,這一段往往是一段結論性的概述。這種預讀應該進行得很快,這樣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段落大意或文章中心思想上。一些讀者往往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個別生詞上,這樣必然會影響我們對整個段落或整篇文章中心大意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生詞。但一般情況下,三兩個生詞是不會影響我們對全篇閱讀材料的理解的。其次,要全面地重新細讀全篇。第二遍閱讀的速度取決於我們從對該材料的預讀中所獲得的信息和指導

熱點內容
我的書在這兒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5-16 03:06:58 瀏覽:691
他可能喜歡中文超過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03:04:34 瀏覽:180
英語建議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5-16 02:44:28 瀏覽:829
解決單詞障礙的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02:43:27 瀏覽:9
我喜歡小鳥的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5-16 02:35:36 瀏覽:210
過年時的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5-16 02:35:26 瀏覽:444
英語翻譯a你怎麼躲在這兒抽煙 發布:2025-05-16 02:33:58 瀏覽:827
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02:28:09 瀏覽:884
它是我最喜歡的季節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6 01:46:23 瀏覽:900
在英語中怎麼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6 01:38:43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