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一閱讀理解新題型
❶ 英語一新題型怎麼做
英語一新題型要注意根據題型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
(1)英語一閱讀理解新題型擴展閱讀:
新題型與普通的閱讀理解的區別:
1、題型靈活多變,幾種題型的解題思路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2、試題數量較少,要求大家利用好試題,好好總結;
3、注重語段間的邏輯聯系;
4、需要綜合運用閱讀理解的技巧;
5、選項之間有可能是彼此聯系的,有些題一旦出錯很可能一起錯兩個,錯誤代價較大。
❷ 英語一閱讀算新題型嗎
英語一閱讀不算新題型。
新題型有三種類型:
1、7選5 題型:把一篇500詞左右文章的五個地方挖空,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給出出的6-7段文字中選擇能分別放進文章中5個空白處的5段。
2、5選5排序題:是將一片500詞左右的文章原有順序打亂,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和結構將所列段落重新排序。其中有2-3個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經給出。
3、6選5段落標題選擇題:是在一篇長度為500詞的文章中有6-7段文字或6-7個概括句或小標題,這些文字或標題分別是對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闡述或舉例。
英語一題型分布
第一部分英語知識運用
該部分不僅考查考生對不同語境中規范的語言要素(包括詞彙、表達方式和結構)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考查考生對語段特徵(如連貫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識能力等。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共10分。
在一篇240~280詞的文章中留出20個空白,要求考生從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使補全後的文章意思通順、前後連貫、結構完整。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該部分由A、B、C三節組成,考查考生理解書面英語的能力。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A節(20小題):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義、具體信息、概念性含義,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據所提供的4篇(總長度約為1600詞)文章的內容,從每題所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
B節(5小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諸如連貫性、一致性等語段特徵以及文章結構的理解。本部分有3種備選題型。每次考試從這3種備選題型中選擇一種進行考查。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備選題型有:
(1)本部分的內容是一篇總長度為500~600詞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後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段文字中選擇能分別放進文章中5個空白處的5段。
(2)在一篇長度約500~600詞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順序已被打亂。要求考生根據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將所列段落(7~8個)重新排序,其中有2~3個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經給出。
(3)在一篇長度約500詞的文章前或後有6~7段文字或6~7個概括句或小標題。這些文字或標題分別是對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闡述或舉例。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5段文字或5個標題填入文章的空白處。
C節(5小題):主要考查考生准確理解概念或結構較復雜的英語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閱讀一篇約400詞的文章,並將其中5個畫線部分(約150詞)譯成漢語,要求譯文准確、完整、通順。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
第三部分寫作
該部分由A、B兩節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共30分。A節:考生根據所給情景寫出約100詞(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的應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備忘錄、報告等。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10分。
B節:考生根據提示信息寫出一篇160~200詞的短文(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題句、寫作提綱、規定情景、圖、表等。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20分。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將英譯漢試題作為閱讀理解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測試考生根據上下文准確理解概念或復雜結構並用漢語正確予以表達的能力。
❸ 考研英語1新題型是隨機的嗎
考研英語1新題型是隨機的。
根據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一考試大綱可知,考研英語1新題型會在三種備選題型中隨機選擇,備選題型劃分到閱讀理解當中,本部分有3種新題型,7選5題型、5選5排序題和6選5段落標題選擇題,難度比傳統閱讀理解簡單很多。每次考試從這3種題型中選擇其中的一種形式進行考查。本節文章設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考研英語注意事項
考研英語的大頭是作文和閱讀,作文可以不用這么早開始,但是閱讀需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選擇合適自己的資料。建議不管大家是考英一還是英二,盡量把英一英二歷年來的真題試卷都買下來,很多時候,英一英二的出題都是有很大關系的。
考英一的,先把英二的歷年閱讀做起來,一天兩篇閱讀,做完後分析錯誤的原因,最好拿個筆記本記一下此題的類型,是理解題、詞彙題、主旨題還是細節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之後復習的時候可以總結出來自己閱讀錯題題型最多的是哪些,閱讀里的陌生單詞一定要記下來,每周抽出時間記憶。
❹ 英語一新題型是什麼
英語一新題型考三種題型,分別是:
題型一:選擇搭配題:5空,在6,7個選項里以補充完整5空,所謂的七選五。
題型二:排序題:7,8個選項排序,已給2,3段的段落位置。
題型三:小標題或概括句:從6,7個選項中選出恰當的5個標題填入文中空白處。
考研英語一新題型做題步驟
(1)通讀全文。完成此類題型的第一步就是通讀全文。考生在第一次閱讀的時候無需過於關注文章的細枝末節,只要迅速瀏覽一下,爭取對文章有個大概了解。
(2)細讀選項。今年我們13年的考研英語一考察的就是七選五。因此,每個選項都不能忽視。考生應該注意比較各個選項尤其是相似選項的異同之處。必要的時候,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在重點處做出標記。
(3)再閱讀。這里所說的再閱讀指的是對文章的第二次閱讀,並在這次閱讀的過程中結合文章和選項做出答案。考生可以根據頭腦中對文章和選項的初步了解和自己的筆記,給要填充的文章部分和選項的關系作出一個假定的模式,將選項按這一模式放回到文章中。
(4)因為各個分論點之間大多是並列關系,這時候就可以鎖定某一個具體的分論點,著重閱讀與此分論點相關的解釋和說明。既然選項內容是用來證明或者闡釋分論點的,那麼它與文章中已經給出的解釋和說明部分在內容上和意義上應該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考生可以憑此確定答案選項。
(5)檢查修正。不管時間充裕與否,考生都應該在做出答案後抓緊時間檢查一遍。也就是對全文進行第三次閱讀。考生可以將注意力放在選項和與選項相關的內容部分,檢查二者是否搭配得當。
❺ 英語一題型有哪些
英語一題型介紹如下。
一、完型填空。
在一篇240-280詞的文章中留出20個空白,要求考生從每題給出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使補全後的文章意思通順、前後連貫、結構完整。
二、閱讀理解。
要求考生根據所提供的4篇(總長度約為1600詞)文章的內容,從每題所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
三、新題型。
1、本部分的內容是一篇總長度為500-600詞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後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段文字中選擇能分別放進文章中5個空白處的5段。
2、在一篇長度約500-600詞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順序已被打亂。要求考生根據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將所列段落(7-8個)重新排序,其中有2~3個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經給出。
3、在一篇長度約500詞的文章前或後有6-7段文字或6-7個概括句或小標題。這些文字或標題分別是對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闡述或舉例。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5段文字或5個標題填入文章的空白處。
四、翻譯。
要求考生閱讀一篇約400詞的文章,並將其中5個畫線部分(約150詞)譯成漢語,要求譯文准確、完整、通順。
五、寫作。
該部分由A、B兩節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共30分。A節:考生根據所給情景寫出約100詞(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的應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備忘錄、報告等。共10分。
B節:考生根據提示信息寫出一篇160-200詞的短文(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題句、寫作提綱、規定情景、圖、表等。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20分。
❻ 有誰分析了考研英語一的新題型的命題特點
考研英語(一)新題型命題特點研究
閱讀理解B節題型是對閱讀理解A節題型和「英語知識運用」所考查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綜合測試,在難度上遠遠高於這兩種題型,以下對該題型的命題形式和考查要點進行詳細分析。
一、命題形式
考研英語大綱規定,閱讀理解部分B節(5題,每題2分,共10分)主要考查考生對諸如連貫性、一致性等語段特徵以及文章結構的理解。閱讀理解B節有3種備選題型,每次考試從這3種備選題型中選擇一種進行考查。
備選題型有:
(1) 一篇總長度為500~600詞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後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據文章
內容從這6~7段文字中選擇能分別放進文章中5個空白處的5段。
(2) 在一篇長度約500~60O詞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順序已被打亂。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和結
構將所列段落(7~8個)重新排序,其中2~3個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給出。
(3) 在一篇長度約500詞的文章前或後有6~7段文字或6~7個概括句或小標題。這些文字或標題分
別是對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闡述或舉例。旅遊管理考研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
5段文字或5個標題填入文章的空白處。
二、試題考查要點
閱讀理解B部分試題主要考查考生對連貫性、一致性、邏輯性等語篇、語段整體性特徵以及文章結構的理解,即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整體和微觀結構。考生既要理解和掌握文章總體結構和寫作思路,又要弄清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
這一新題型的增設,使文章長度從傳統閱讀理解中的400詞左右增加到500~600詞,大大增加了閱讀的總量。這就要求考生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還要能夠准確的獵取文章的具體信息,並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要義,尤其是要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觀點,區分出論點和論據,並能把握文章的寫作結構和脈絡層次。新題型考查重點從較低的語言基礎知識即詞彙和語法、句子的層次提高到段落和篇章這些較高層次的語言知識上來。因此,考生不僅需要了解文章的主幹內容還要把握文章結構上的邏輯關系和整體布局,從而准確無誤地將選項部分和文章某個部分一一對應,並可以與空白處的上下文有機地銜接起來。
新題型更加突出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密切關系,因為在英語文章的寫作過程中有其表達上的語言規律和篇章結構上的層次安排,所以,如果在進行英文寫作時可以做到主題突出、段落層次鮮明、行文自然流暢、銜接手法多樣、文字連貫,在做此類閱讀新題型時必然有所裨益。
(三)文章結構特點
由閱讀理解B對知識和能力的考查要求所限,該部分所選取的文章,邏輯性強,結構緊密。常見的閱讀理解B的英語篇章結構包括以下幾種:
1.問題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這類文章的基本模式是:文章通常以某種現象或話題開篇,該現象或者話題可能涉及社會生活、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接著,針對此現象或話題展開討論分析,找出其存在或產生的根源從而得到2014考研解決問題的辦法。
解答這一類型的文章,考生關鍵要抓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條主線。
2.議論型:提出論點—列舉論據—得出結論
這一類型的文章與我們較為熟悉的議論文有很多共同之處,與問題型文章也不乏相似的地方。所以考生解答起來應該頗為容易。其基本模式是:在文章開始,作者列出自己的觀點,接下來用所掌握的論據對此觀點加以論證,最後得出結論。閱讀這類文章,考生只要細心掌握哪些是論點,哪些是論據,結論又是什麼即可。
3.立論/駁論型:提出觀點—表示贊同—論證觀點
提出觀點—發表異議—駁斥觀點—建立觀點—論證觀點
這類文章雖然與前兩類文章有很多共同之處,但相比較而言,頗為復雜,同時也是考試中出現可能性較大的一種。文章的基本模式是:在文章開始提出一種時下比較流行的觀點或者現象,接著作者闡述自己對此現象或者觀點的看法(也可能會涉及到大眾的輿論)。在闡述自己看法的同時,作者會表明自己的態度,或贊成或反對。如果作者持贊成態度,就直接對它加以論證;如果持反對態度的話,則還要提出自己的觀點,並給出充分論據證明。遇到這一類型的文章時,考生首要的任務就是通觀全文,弄清楚其中哪個是作者的觀點,哪個是作者要駁斥的觀點,每個觀點都有哪些論據作為支撐就基本完成了。由於這裡面大多有明顯的轉折意思,考生可以去找一些提示語,比如:However/But/Nevertheless/As a matter of fact。這些詞語常常可以作為作者觀點和其他觀點的分水嶺。
4.因果型:結果/現象—原因/成因
這一類型的文章接近於說明文。文章大多以一種現象或者一種結果開篇,然後進一步探討導致這種現象或結果的原因或成因。(文章大多圍繞社會生活,文化教育等領域展開)
了解新題型所考查的要點,在閱讀文章時有意識地加強對文章寫作思路和結構組織安排的理解,對迅速增強此類新題型的應對能力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考生可以在備考階段選擇文章,勾劃掉幾個重要句子,自己進行練習。
三、各題型考查頻次
表一:2005——2013年閱讀理解B考查題型統計情況
年份
選擇搭配題
排序題
觀點例證題
2005
√
﹨
﹨
2006
﹨
﹨
√
2007
√
﹨
﹨
2008
√
﹨
﹨
2009
√
﹨
﹨
2010
﹨
√
﹨
2011
﹨
√
﹨
2012
√
﹨
﹨
2013
√
﹨
﹨
【分析結論】
由上表可知,雖然近年的考綱中明確列出了新題型的三種備選題型,可只有2007年考查了觀點例證中的標題選擇題,排序題考過兩次、選擇搭配題考過6次。該題型的命題趨勢呈現了這種格局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對於第一類題型即選擇搭配題,其側重點在於考查考生對連貫性、一致性的把握,難度適中,區分度較高。同時這類題型的考查范圍也兼顧了後兩種,其考查的概率最大。
對於第二類題型即排序題,其側重點首先在於考查考生教育學考研對文章結構的把握。同時還要兼顧對文章中語段的連貫性和一致性的把握。這類題目難度較大。但是是命題的新趨勢、考生也不容忽視。
對於第三類題型,其考查的側重點在於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這類試題本身難度就不是很高。如果考查,一般區分度體現的不是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