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四級swot
1、由於大學校園的環抄境比較輕松,不似高中時期那麼緊張壓抑,於是許多人開始懶散、開始墮落、沒有高中時期那麼努力了。其實,到了大學應該更加努力才對,建議可以利用業余時間每天背一些單詞短語,不要把英語遺忘了。
2、經常去圖書館學習,如果自己實在是不想學習英語,那就去圖書館吧!學校的圖書館會有很多同學看書,去那裡學習英語會更有感覺的。可以讓自己迅速靜下心來,從而很好的進入學習狀態。
3、報考英語班,如果自己的英語水平真的是很差,自己自學真的很困難。那麼完全可以利用周六日的時間,自己報考英語班的,選一個離自己學校不太遠且交通便利英語班。督促自己學英語,這樣相信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絕對不成問題。
4、如果自己實在是貪玩的人,那麼建議可以經常去一些大型的商場,那裡經常會有老外出入的,這時候可以主動上前搭訕,利用實際交流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5、學會單詞很重要,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內容,其實說難也不難的。基本的語法在高中時期就已經學會了,只是會有很多新的生詞和短語。建議每天學習一些新的生詞或短語,可以買英語四級的參考資料,自己有時間的時候多練習就行了。
㈡ 求一篇論文 大學生活的 用SWOT分析法分析
大學生活中,我們總有很多幻想!也有很多奮斗的夢想!現實中,我們卻對那遙不可及的想法望而卻步!只是,我們需要付出行動!因為行動比語言更響亮!五彩斑斕的大學生活里!你會嘗試很多!體驗很多!成長很多!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認真地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個「第一次」,讓它們成為自己未來人生道路的基石;在這個階段里,要學會珍惜每一個「最後一次」,不要讓自己在不遠的將來追悔莫及。大學是一個追夢的時期,奮斗的時期,也是成長的時期,我要在這個時期內,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生活中,夢想和現實往往就是一線之差,而行動就是彌補這一差距紐帶。我願以踏實的行動為我的夢想和現實構築一座堅固的橋梁,自己未來撐。
大學生活規劃
1、目標定位
在四年的大學生活里,掌握好英語的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以及國際商務的專業知識,能直接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國際通用性人才,同時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響亮的品牌,在四年後的面試時,不讓任何企業對我Say no。
目標設定的依據說明:
(1)英語能力強。專業知識是我們邁向成功必不可少的通行證,只有掌握了英語各項技能和對專業知識有深入的認識,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2)在互聯網技術已經相當發達的今天,掌握好計算機技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僅僅是為了以後的就業,更重要的是為了能更好的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提高自己的價值。
(3)隨著中國與國際社會的接軌,國際競爭與合作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擁有專業技能的國際通用性人才已經成為人才市場最大的需求。
2、自我SWOT分析:
(1)優勢(Strengths):
①開朗樂觀,積極主動。
②興趣廣泛,敢想敢幹。
③交際能力,溝通能力強。
④學習英語的氛圍很濃,專業老師知識過硬。
(2)劣勢(Weaknesses):
①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不足。
②知識面不夠廣。
③本專業對外語能力要求高,在一定程度上會忽略專業知識的學習。
(4)威脅(Treats):
①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增大。
②社會上考研,出國留學等人數持續增加,無形中對四年就業的學生造成很大的就業壓力。
(5)應對措施:
①發揮所長,合理利用所擁有的各種資源,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
②針對自己的劣勢和所受威脅,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不斷積累社會經驗不斷,完善自我。
3、目標規劃:
(1)自修之道
①修學:進了大學以後,老師只會充當引路人的角色,學生必須自主地學習、探索和實踐。走上工作崗位後,自學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因此,自主學習顯得非常重要,是四年大學成功的關鍵。在自學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死學,而要善於思考,學會從舉一反三到無師自通。此外,要善於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豐富的資源,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
②修身:步入了大學,就相當於一腳踏進了社會,我們就離不開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因而拓寬我們的人際關系網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現在的企業發展中,很講究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這說明了與人相處的能力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因此,在為人處事方面,做到:
A.誠信當頭,以誠摯的心待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B.積極主動結交朋友,真心幫助他人,贏取他人信任。自己主動結交的朋友比等別人主動找你做朋友的要多得多。
C.培養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與朋友一起分享工作的樂趣和成功的經驗。在活動的過程中,要做一個誠心誠意的服務者和志願者,在擔任學生工作時主動扮演同學和老師之間溝通橋梁的角色,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和溝通能力。
D.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培養廣泛的興趣,結交有共同興趣的朋友;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項比賽,並未之而付出努力。
(2)重視基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也一樣,每一樣知識都得從基礎學起,刻意地避開基礎這個門檻無異於不打地基建高樓。只有掌握扎實的基本功,以後的深入學習才能更好地進行。
①英語。對於我們這個專業,在以後的專業課學習中,都是用全英教學,而且要在四年內通過專業四六級考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有扎實的聽說讀寫譯基礎。
②數學。數學也是人類幾千年積累的智慧結晶,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培養和訓練人的思維能力,而且絕大多數理工科專業的知識體系都建立在數學的基石之上,要想學好計算機,必須掌握好數學基礎知識。對於我們而言,將來就業的門路中,絕大多數都於經濟掛鉤,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商人乃至員工都必須有縝密的思維,才能勝任以後的工作。
③計算機。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正以極快的速度在普及,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方面的素養也已成為我們進入社會的必備基礎之一。對於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商機,而現在最有效得手段就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深入了解。因此,應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互聯網、辦公軟體和搜索引擎,熟練地在網上瀏覽信息和查找專業知識,為自己的未來增加砝碼。
④專業知識。毫無疑問,牢固的專業知識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最重要保證,然而,每一門專業知識都建立在基礎理論的學習上,因此,必須重視基礎的學習,並及時地運用到實踐當中。尤其是我們專業,由於都是全英教學,一些基礎理論的知識可能會生澀難懂,所以在大一大二時盡可能地多涉獵一下中文的相關專業知識,培養自己的興趣。
(3)創新思維
今天,對創新思維的培養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一個企業需要生存發展,它都需要有創新,否則將要被淘汰。同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如此,沒有創新思維的人只能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要積極參與各種比賽,尤其是團隊的比賽,對於我們創新思維和團隊精神的培養都很有幫助。
(4)勞逸結合
大學是一個學術的殿堂,然而,要在學術的殿堂里有所造詣,必須有強壯的身體。勞逸結合是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我們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大學的日子裡,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不但強身健體,還可以培養興趣,廣交朋友。就我個人而言,籃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是我的所愛,在大學的四年裡,不管學業有多重,都要堅持鍛煉身體,每周保持運動兩到三次。
(5)掌控時間
在大學生活里,既要學好習,又要參加社會實踐,還要進行社交,體育鍛煉等,因此,如何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使其達到最高效率,顯得非常關鍵。對於我個人,我給自己的目標是:每天過得都要充實。具體做法是:每天給自己定個計劃,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每月給自己定個計劃,在這個月內要完成什麼,每周該做哪一部分。在面對眾多事情的時候,要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先完成重要的,再想辦法完成次要的,每天回顧一下當天所做的事情,想一下有沒有更好地改進方法,以在以後的生活中借鑒。
4、四年時間規劃
大一:
學習篇:
(1)英語:聽--每天堅持聽英語新聞半個小時。說--提高口語水平,盡可能參加學校舉辦的英語角活動,在課堂上爭取更多的發言機會,與朋友多用英語進行交流(固定一兩個話題,並預先作準備),盡可能多的與外教進行溝通。讀--學習語音語調,糾正發音,每天跟讀磁帶或MP3二十分鍾。寫--重視寫作,認真上好每一節寫作課,堅持寫周記,讀書筆記以及把身邊發生的有意義的事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譯--有意識地接觸翻譯學,嘗試把課文里的某些段落進行翻譯,再與譯文進行核對,找出不足,並把積累的經驗總結下來。詞彙--提高詞彙量,准備兩本生詞本,一本是生詞記錄本,另一本是生詞分類本,堅持每天讀報,並把生詞記在生詞本一,反復記憶,一周後把所學的生詞進行分類,形成自己的生詞分類詞典。爭取大一詞彙突破8000。
(2)數學:認真學習微積分,善於思考問題,培養嚴謹的思維;學好本專業的線性代數課程,並旁聽工程數學的線性代數課,認真對待每一節課,爭取期末以優秀的成績通過。
(3)計算機:提高打字速度,深入學習word,excel,powerpoint等辦公軟體,學習製作網頁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網上查找信息功能。
(4)專業知識:看相關的中文書籍,對其中的一些概念有初步了結。
(5)公共課,通選課:上課認真聽講,並做好筆記,對有興趣的科目,利用互聯網進行深入學習,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工作篇:
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工作,學習圖書檢索和分類的相關知識,並處理好與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積極參加班級事務;與同學合作搞些小生意,培養團隊精神並積累工作經驗。
體育篇: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每周運動兩到三次,每次一個半小時左右;上好每一節體育課,爭取在大一學會網球。
生活篇:
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做好每天的計劃,勤總結,擇其善者而保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個人的成功有多大,取決於其思想的視野有多開闊,思考的格局有多高,簡單的說,就是中國古話說的見過世面的人往往能作大事的問題。
因此,如果能在國外讀幾年書的話,能接觸到西方的思想,吸取精華,去其糟粕,融貫中西,對一個人的思想,格局都將會有重大的影響,將會更好的幫助一個人職業上的成功。所以大學的階段, 除了要學習學校規定的課程外,還要自己多學習一些內容,為出國留學做些准備,這樣才會增加自身的競爭能力。
大二:
學習篇:
(1)英語:聽--每天堅持聽常速英文聽力半小時,並找相關的專業四級聽力試題進行突破。說--把握好鍛煉口語的每一個機會,積極參加學校學院舉辦的各種活動。讀--選取多種素材進行閱讀,每個月至少讀一本英文名著,並寫讀書筆記。寫--堅持寫日記,關注國際時事,嘗試用英文對某些事情進行評論;對深有感觸的事件寫成文章,並嘗試發表。譯--對基礎翻譯進行理論學習,並進行大量練習,及時總結經驗,掌握翻譯技巧。自學口譯教程,通過慢速英語進行練習,形成自己的速記特點,並加以總結。詞彙--對各類詞根進行分類總結,找出規律並進行分類記憶;堅持讀報,把生詞記錄下來並進行分類。開始接觸專業詞彙,多讀寫相關書籍,把最常用到的詞學會。爭取大二詞彙突破12000。專業四級--對考試的各個部分進行突破,務必以優秀的成績通過專四考試。
(2)計算機:較深入地學習網頁製作,製作個人主頁;學習Photoshop和編程的基礎知識。
(3)專業知識: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掌握好其中的重要概念;開始涉獵相關的英文專業知識書籍,為大三作好准備。
(4)選修課,輔修課:根據自己的興趣,選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課程進行學習。
(5)其他:學習演講和辯論技巧,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
工作篇:
積極參加班級事務管理,起領導作用,團結好整個班;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工作,積累社會經驗;繼續與同學合作搞些小生意,擴大影響范圍,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體育篇:
積極鍛煉身體,每周打一到兩次球;報名參加學跳舞,豐富大學生活。
生活篇:
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活動,提高自身修養;計劃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並盡可能做到最好;留意身邊的細節,勤思考,勤總結,力爭做到最好。
㈢ 管理學:用swot分析自己怎麼通過大學四級英語考試
菇涼,你好有深度,SWOT都搬出來了。
㈣ 英語高考詞彙與四級
四級詞彙大於高考詞彙,你記四級詞彙,如果能記住的話當然更好,四級詞彙回都記住對答你用處也不是很大,只記常用的四級詞彙就可以了,整張高考試卷出現的單詞除了有括弧註明意思的單詞外,基本都在四級裡面,換句話說,只要你記住四級常用詞彙,完全有能力看懂高考試卷的99%的單詞,當然能不能提高准確率,一定的方法是必需的。21c報我以前高中的時候也買過和看過,感覺很難,很多詞彙屬於新聞英語裡面的高頻詞彙,遠遠大於高考詞彙,看四級就可以了,時間充足的話看看21c報擴充知識量和詞彙量(如果能記住的話)當然是如虎添翼,但是老虎就算沒有翼,也還是森林之王。
如果時間不充足的話,只記課本詞彙也足夠了,做閱讀理解能否做對不在於你是否看懂某個詞彙,而在於你能否看懂某個句子。所以詞彙只是基礎,在要英語上得高分,詞彙並不是必然,二者並不等同。我現在做六級,背了幾千個六級常用詞彙後,做閱讀理解,基本有10%-20%的生詞,但這並不影響我的准確度。
㈤ 求一個用SWOT分析法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的案例
轉載
SWOT分析案例-出國之前與之後:沈泳星 清華大學
姓名:沈泳星
去向: 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
畢業學校:清華大學
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
生日:10月2日
性別:男
出生地:廣東順德(今屬佛山)
星座:天秤
背景概述: 2003年9月起在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
學習成績: 排名:2/85; 平均分:88.6/100;GPA overall: 3.70/4.0, major: 3.78/4.0
外語成績: CET-4:80.5;
德語四級:76;法語:128學時
GRE V 650/Q 800/A 800;TOEFL 627;TSE 45
學生工作
時間: 大一到大三
單位/組織:見下
參與重大活動及擔任職責:團支部書記、系團委辦公室主任。
協助組織了一次赴內蒙古的社會實踐活動
實習兼職
時間: 單位/組織:
擔任職責和參與項目:
競賽特長 中學期間參加過數學、化學和英語的全國競賽,其中化學進了省的復賽。
研究課題 本科:錯配應變場對沉澱相變形貌晶體學的影響
博士:待定
發表文獻
重大獎勵 順德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1999)
清華之友-德語獎學金(2000)
清華之友-容閎獎學金(2000)
清華之友-董氏東方獎學金(2001)
清華大學-「一二?九」獎學金(2002)
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2003)
補充信息
【SWOT分析】
一、優勢及其使用
1. 優勢 (Strength):
(1) 名校畢業
(2) 高GPA及名次。
(3) GRE分數適中,尤其A得滿分。(Q得滿分的人就太多了)
(4) 對現在科學和科學精神有自己的一些理解。
2. 優勢的使用:
(1) 利於申請到名校。由於是「硬體」材料,無須特別潤色。
(2) 寫在PS中。
二、劣勢及其彌補
1.劣勢(Weakness):
(1) 缺乏研究背景
(2) 不認識國內學界的「大牛」,推薦信沒有名人效應
2. 劣勢的彌補:
(1) 想辦法展現出自己對相關領域的興趣;
(2) 有時候比較熟悉的人的推薦信更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的優點。對申請人熟悉和推薦者本身是名人兩者之間各有所長。
三、機遇及其把握
1. 機遇(Opportunities):
(1) 已經有不少往屆師兄師姐在國外學習。
(2) 清華有一定數量的申請出國的群體。
(3) 新東方總部在北京海淀區。
2. 機遇的把握:
(1) 可以向在國外的師兄師姐們咨詢學校的具體情況、各學校聲望的比較。前輩表現好對後輩的申請有利;
(2) 利於互通信息、練習簽證等等;
(3) 上GRE以及TOEFL輔導班非常方便。
四、挑戰及其排除
1. 挑戰(Threat):
(1) 與本專業的研究生競爭。
(2) 專業屬交叉學科,基礎學科背景的人(如物理)容易轉到本專業,本專業不容易也不值得轉到別的專業。
(3) 簽證形勢不好估計,尤其北京轄區通過率較低。
(4) 機會成本分析:一旦在大四選了出國,萬一不順利,改選就業或者創業在理論上還行得通;但選擇推研就行不通了,因為推研的資格要求(清華)「未開具出國成績單」。
2. 挑戰的排除:
(1) 強調自己的興趣廣泛,適當性強;
(2) 硬拼了;
(3) 簽證有大形勢,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案,所以到時充分准備,臨場發揮;
(4) 為了能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還是值得一搏去放棄推研資格申請出國的。
(5) 這幾個挑戰基本上沒有必殺技來應對,只能迎難而上。
【畢業點評】
問題1:你覺得你在畢業出路中的個人定位和策略制定上最可取的是什麼?最遺憾的是什麼?
最可取的:在充分咨詢同學、家長和老師以及網路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在評估風險(申請、簽證等)後作出最合適的選擇。
最遺憾的:對「就業」這種可能的排除沒有親身實踐的支持,只是通過分析。
問題2:請根據你的最終去向回答:
如果你決定就業,你覺得什麼是你在找第一份工作時考慮最多的因素?
如果你決定讀研,你如何預期研究生畢業時你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如果你決定出國,你覺得大學四年或之前的更長時間里是哪些因素堅定了你最終出國的信心和理由?
最終決定出國的理由:
1. 對國內(主要是清華)研究生培養的感性認識。
2. 校內不乏真正有水平的導師,但是總體學術氛圍和體制不盡如人意。
3. 美國眾多名校的聲譽世界聞名,令人嚮往。
4. 對自己的潛力的估計。
個人自述
出國,之前與之後
選擇是人生的必修課
來美國已經一學年了,准確地說,從秋季學期的開學到一周前春季學期的結束是37個星期。我的感覺是,現在確實是站在一個很好的起點上,但也僅僅是起點。
我的導師Prof. Cho兩周前對我說的關於讀PhD的一席話,至今記憶猶新:
用做菜作個比方吧。去拿PhD並不是只是去選一個餐館點喜歡的菜,也不是在廚房裡按菜譜操作。你需要自己種米和狩獵牛群,然後自己煮。
模擬、制備、工藝、表徵,沒有一樣是容易的。但是當你發現什麼東西讓你感興趣的時候,你就會主動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投進去。
導師給的選擇范圍太大了,選什麼研究方向,選項完全是開放性的,習慣了有限項選擇的我有點不知所措。選擇多了反而有點茫然。但不管怎麼選,已經是從高速公路上下來,准備在較小的范圍內定位的問題。
人生如何作出抉擇,這個話題說開去就海闊天空了。在這里不如談一下當代每一位大學生都所面臨的一個最重要的選擇:是就業,創業,在國內讀研還是出國?這是一道四擇一(或者有更多的選項還沒包括進來)的選擇題。有的人一邁進大學的門檻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一步一步的往前邁,但更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剛入學的時候卻只是覺得新鮮、自由,機會和選擇都很多。
我想剛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清華學生都會有一種踏實的感覺,因為有高比例的保研名額和往屆校友在全國許多崗位上所留下的口碑——似乎讀研和就業兩條路都會走得很順暢。
但隨著在大學呆的時間增長了,會漸漸發現,其實還有其他的選擇,例如創業和出國,雖然這兩條路都比另外兩條要難走一些。
這四個選項都會把人帶向燦爛的未來,也都有可能會帶來不迭的後悔。但是,只要做出符合自己興趣和長短處的決定,就是一份成功的答卷,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的開始。
大學就是一個認識自己的場所,每個人對每一個機會都可以去嘗試,因為可能一次活動、一場演講、跟別人的一次聊天就足以導致對自己的重新把握、重新定位。
我最終作出了出國留學的決定。與其先說出國的好處和自身相關的優勢,不如先講講,我為什麼沒作出其他的選擇:創業、就業或者在國內讀研。
曾經為不少企業家的事跡而感到躍躍欲試,但是……
白手興家,在商場上叱吒風雲,聽起來是非常有挑戰性、很刺激的事情。沒錯,做白日夢的時候,覺得是不錯的。
但是在後來參加的社會工作(或者稱「學生工作」)中卻發現,要我去說服別人,把別人組織起來完成某個活動,並不是我的專長。我經常感到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做起,那以後的創業又從何談起呢?
沒錯,能力是鍛煉培養出來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沒有人天生就是企業家、總統。但是換個角度來想,是不是應該有更適合自己的路呢?
總體來說,清華畢業生是最受歡迎的求職群體之一,然而……
對於計算機、電子等等在哪都熱門的專業來說,這肯定是沒錯的。因為盡管計算機硬體方面要趕超世界前沿還需假以時日,但是軟體方面要領先,卻是拼腦力的事情。
材料呢?說材料是21世紀三大支柱產業(材料、能源、信息)之一,這句話本身沒錯,但說的太廣泛了。坦白的說,本科的培養只是一個專業基礎課的培養。一個本科畢業生進入一家企業以後,離獨立改進老工藝、開發新材料還有一段距離。企業的期望跟畢業生的能力之間的溝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如果沒有再受高一個層次的教育,直接出來找工作,恐怕要付出相當的艱辛才能勝任。
改行呢?招工的時候專業不限的工作意味著起點比較低,比如推銷。對在口才方面有特長的人來說,這不妨是個選擇。但是我自己呢?我自己顯然不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而且從課程的成績以及其他經歷看來,自己的特長還是在專業方面,所以本科畢業就去找工作並不是我的一個上選。
參加推研是一個可行並且穩當的選擇,不過……
求職市場上本科畢業生滿街跑已經是很多年前就開始存在的現象了,沒有人會否定一頂碩士甚至博士帽子對以後人生的作用。而且由於清華的推研比例特別高,直接參加推研似乎是一個最穩當的選擇。
但是漸漸的,我的想法開始改變。
沒錯,要進企業的話,在國內大學拿個碩士文憑再找工作是個不錯的選擇:碩士比學士吃香,比拿博士需要的時間要短。但直覺覺得這並不是我特別想走的一條路。
W老師的一門課印證了我這個直覺。她是留學美國的博士。她講課的時候跟我們講了許多那個領域的科學大牛的生平和軼事,聽起來都好好玩,「於我心有戚戚焉」,那時候開始同意,搞科學並不是大眾所想的那麼枯燥,而是另外一種探險,人類通過這種探險活動,由已知世界向未知世界擴充,對自然的把握越來越精確。在這一門課的熏陶下,我慢慢覺得,其實科學才是自己在動力去花時間的一個方向。
由於老師也是海歸,初時她說國外的讀書環境比較好我還不大以為然,但是在對校內研究生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以後,也慢慢以為然了。
沒有統計數字說明有多少經過保送入學的研究生是在踏實地學習和做研究,有多少在「混日子」,但是後者至少有一定數量。當然這個狀況不能推論出,我,或者某個人,成為一名研究生以後也是這樣的狀況。只是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另一方面,國內的院校盛行純以論文的數量乘以影響因子這樣的加和來評價科研人員的風氣。在這樣的風氣中,盡管也有慢工出細活,篇篇論文都是精品的教授,但是受評價體系左右,要坐下來做學問,搞研發,不容易。
所以盡管為實現出國讀書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還是值得嘗試的,何況還有前面SWOT分析里的優勢:名校畢業,高GPA和排名。
所以,出國了……
TOEFL,GRE,准備各種各樣的申請材料,簽證,打點行裝,踏上飛往美國的飛機,這一切就按程序走下來了,細節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可以參看《留美申請白皮書》。新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物質生活比國內要好,這個也在意料之中;學術氛圍和體制更讓我覺得沒有後悔這個選擇。
這里的faculty都是真正是對自己做的東西很感興趣的,但大部分沒有像在國內宣傳榜樣那樣宣傳的沒日沒夜的苦幹。他們就以此為樂。上班時間上班,周末就不會再呆在學校。也有一種人例外——還沒有終身教職的助理教授,他們需要苦幹以便將來還能在學術圈立足。
這里選導師也非常自由,既可以在本系找,可以跨系找,完全不受限制;讀博士期間也是隨時都允許換導師的。前提卻有一個:新的導師願意接受並且有足夠的經費來支付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
氣氛自由但不散漫,對在這里工作和學習的人的創造力特別有利。
自由之餘,生活還是很充實的。周一到周五是工作時間,周末兩天節目就可以比較豐富了:搓飯、保齡球、BBQ……不過,研一的學習會佔掉許多時間,尤其對考qual(qualifying exam博士生資格考試)之前的人,選課、聽課、作業、考試還是主題,有時候周末還捨不得玩要學習;考完qual以後,時間會更多地放在研究上,安排會更靈活。
我寫這個自述的時間正是修完了三個學期的課(Stanford是四學期制,又譯學季),夏季學期基本上是全職RA(助研),秋季學期末就要考qual了。過了這一關就可以松一口氣,從容地攻讀博士學位,爭取在材料科學的海洋里航行得更遠。
一點想法
就業、讀研還是出國,每個學生都會有他最合適的答案。在對自己有充分地認識之前,不要輕易的排除任何一個選項。前輩的路,後輩可能走的通,也有可能會碰壁。在最終選擇之前,不妨多把握機會找出自己的特長在哪裡,自己的不足又在哪裡。
「木桶原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比喻,但是有時候與其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最短的木板上面,為什麼不重新做一個桶,只挑比較長的木頭呢?
所以用幾個字做一個概括,就是:自知,然
㈥ 題目 職業生涯規劃書 一:前言 二:自我認知 三:環境分析 四:SWOT分析
不少人都曾經這樣問過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該如何去走?」記得一位哲人這樣說過:「走好每一步,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說長也長,因為這是你一生意義的詮釋;人生之路說短也短,因為你度過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個人都在計劃自己的人生,都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一個百花園,我只是百花園里一根小草,可小草也有一個大理想,於是我在這里暢想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
中國人常說,盡人事,聽天命.對於我們可以控制的,理當全力以赴,因為操之在我;對於不可控制的,我們應當養成坦然接受的胸懷和氣度.要抱著一種信念,那就是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在工作中,努力奮斗,自動自發,精益求精.這樣,才能贏得收獲.
一個人,一生當中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難,很多困難是不能預見的,這就要靠我們自己處事時隨機應變的能力,面對突如其來的麻煩事情,臨危不亂,保持冷靜的心態,急中生智,想出好辦法來.睿智的人,善於分析事物的發展情況,能夠抓住事物的特點,成竹在胸,料事如神,成功的預測事物的發展方向.決策於千里之外,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自我認知
1.個人分析:
本人品行端正,謙虛謹慎,吃苦耐勞的素質較好,學習能力較強,求知慾強,愛好看書.待人溫和不會經常發脾氣,具有一定的隱忍性,會和認識的人保持較好的關系,是那種別人敬我一尺我敬別人一丈的人,對我好的人我會加倍的對他好.別人說我性格偏於內向,但我認為我性格具有兩面性,我喜歡安靜的環境,喜歡一個人學習、看書.但有時卻喜歡熱鬧,和朋友在一起談天,給彼此帶來快樂,我會感覺很開心.我喜歡運動,尤其是踢足球和打乒乓球,也喜歡旅遊,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另外,我有很強的自信心,具有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比較強的創新意識,動手實踐能力及自學能力.但我有一個缺點,就是有時候過於看淡很多東西,生活有時沒有目標,沒方向,總是在茫然中虛度時光,不能很好的有效率的利用自己的時間.
2、角色評價:
在親人的心裡我是一個懂事而聰明的孩子,有著親人們的關懷與支持.但由於自我控制能力強,父母對我做什麼事都還是很放心的,他們都任由我自身去發展,這給了我很大的空間.在老師眼裡我具有一定的個人能力,不落後與其它同學,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方式,基本能做到老師的要求.但積極主動性太差,有點的害羞,缺少與老師主動交流的機會.
職業認知
我的專業——網路工程.由於中國科技發展較晚,科技知識和科技產品大部分還源於國外,因此科技力量相對薄弱.但是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中的重要角色.經濟發展有強勁的勢頭,加入WTO後,會有大批的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企業也將走出國門.目前社會對於網路的需要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我國的網路技術還不是很先進的情況下,具有一定能力的高水平畢業生一定會得到企業的青睞.所以說在校網路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學習,會在就業時有一定的專業優勢.未來社會發展的最終趨勢將是集體一體化,這就註定網路的鏈接必不可少,現在電腦已普及到大眾用戶.網上購物,網路管理已成為人類交流的一種途徑.伺服器設備廣泛用於各大商場及商業媒體.但總的來說,其功能還不算晚上.因此,全自動化技術將成為網路管理的任務所在.二十一世紀進入信息時代,席捲全球的信息科技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信息產業已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人們對網路的要求越來越高.
職業規劃設計
在大學間我要有一個很好的生活方式,要一個快樂充實的生活方式.身體要鍛煉,身體是革命是本錢;學習要努力,學習是來此的目的;各種有趣的活動要參加,只有痛痛快的玩,才能痛痛快的學好.
為了達到我的目標,我要做到每節課認真聽,要每節課都有收獲.課下的時間要博覽群書,可以是任何方面的書,例如:經濟、心理、武俠、歷史、周易……還要時時關注時事,尤其是關注各國經濟問題.這有助於以後我們選擇什麼樣的企業,以及了解所選企業所處的行情.知道了解的東西越多總是越好的,使自己在企業中發揮的游刃有餘.
當然在校四年,事事變化無常.我所定的目標要根據我的實際情況而不斷調整計劃,甚至改變目標.在一切進展順利的情況下我可以加大任務量.發現目標無法實現的情況下我可以改變目標.總之無論怎樣都要讓自己有為之奮斗的目標.希望在我經歷世事之後人仍能將這個准則作為心中的力量:誠實做人,忠實做事時我的人生准則,自強不息,勇於進取是我的在追求.
我堅信每天進步一小步,成就輝煌一大步.人必須保持奮進的心態.
大學期間學習計劃:
學習不僅是為了以後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它能讓你終身收益.我一直堅信「活到老,學到老」的格言.無論怎樣,學生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如果拋開學習,那麼一切都無從談起.在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尤為必要.所以我對自己的大學生涯做出以下簡短設計.
大學一年級:
1、努力調整好自己,使自己充分適應大學生活,把從高中到大學的現實落差和心理落差處理好,擁有良好的心態.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我在今後的學習中受益匪淺,學起來更加輕松.
大學二年級:
1、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和其他基礎學科,堅信基礎的東西一定是最重要的.注意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通過參加各種社團等組織,鍛煉自己的各科能力,同時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
2、做一些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在課余時間從事一些與自己未來職業有關的專業類的工作,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
3、證書大突破:考取英語四、六級.全國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以及其他相關證書.
大學三年級:
1、開始嘗試並學習寫簡歷、求職信,了解社會需求.搜集與本人目標工作有關的信息,並通過信息渠道嘗試和已畢業的校友交流思想 .開始畢業前的申請,積極參加招聘,在實踐中校驗自己的知識積累.
2、預習或模擬面試,積極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了解就業指導中心體統的用人公司資料信息,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擬面試等訓練,盡可能做出較為充分准備的情況下進行演練,為自己以後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努力.
3、獲得普通話等級證書及全國計算機三級等級考試.
大學四年級:
1、通過對社會的了解,充分對自己想就業的單位、企業作好研究,找到自己理想的就業企業,並為之不懈努力.
2、做好努力工作的一切准備!
整體目標規劃:
總體目標: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做一個電腦高手.
職業目標:網路管理,軟體開發;
成果目標:網路工程師
階段目標:21~22歲將理論知識學好,將基礎打牢;22~25歲在專業科目上拔尖,取得一定的成果;25~32歲,運用自己的才能在社會上打拚,創造屬於自己是空間,屬於自己的財富;38歲擁有自己的一家公司,自己做董事長.
學習目標:大三之前過全國英語的4、6級的考試和計算機四級考試;畢業時順利拿到學士學位,然後一鼓作氣攻讀研究生,並順利拿到碩士學位.
家庭目標:26~28歲結婚,和自己的愛人一起努力構建一個溫暖的家;35歲之前要擁有車、房,40歲要賺足足夠的錢,養老婆孩子,好好的孝順父母長輩.
健康目標:經常鍛煉,要擁有強壯的身體,還有就是家人也健康平安!
結束語
計劃固然好,但最重要的在於付出實施並取得成效.時時刻刻都不能忘記,任何目標,只說不做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雕刻著理想、信念、追求、報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載著收獲、芬芳、失意、磨礪.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斗、成功.機遇不相信眼淚,不相信頹廢,不相信幻影,只相信愛打拚的人!
一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生能有幾回博,此時不博何時博,我們要抓住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機會,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個人的一生一定要過得有意義,一定要讓自己有限的年華里有所回味.一個人活著就是要做有意義的事,而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的活著.生活的本質不是索取而在於奮斗!
㈦ 什麼是SWOT分析
1.外部環境優勢: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我國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這回樣的發展趨勢答下,企業越來越需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術的會計人員。越大的企業,財務人員分工越細,人數越多。
2.外部環境劣勢:就讀會計專業的學生人數這幾年來劇增,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會計行業,使得這一熱門行業競爭壓力大。沒有優秀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就找不到好的工作單位(更別說工資能高到哪去)
3.自身優勢:已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和英語四級證書,在校專業知識學習很扎實,准備考初級職稱後再考中級職稱,或者直接參加註冊會計師考試。進外企的咨詢公司比較容易。等你畢業出來,外資企業會提高條件。
4.自身劣勢:將來面對的是大量的低技術含量的工作,做三年和做三個月不會有很大的區別,企業隨時可以換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