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培訓者團隊研修
Ⅰ 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的主題有哪些
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的主題有哪些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肯定少不了要用到一些課堂操練游戲,但常常也苦於游戲形式單一,這里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小學英語教師常用的課堂操練,希望您的課堂從此活力四射,學生都愛上您的英語課!當然了,如果您是一位熱心於輔導孩子學習英語的家長,下邊有些游戲也不妨用一用。
小學英語老師必備——課堂操練游戲100例
1.模仿秀 imitate show
游戲說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模仿小動物進行單詞操練。
2.傳球、拍球 pass or bounce the ball
游戲說明:請兩組學生邊傳球邊傳單詞或句子,看哪組同學傳的又快又好,可用於單詞或句型的分組操練。
3.照鏡子 look at the mirror
游戲說明:學生與老師做同樣的動作並操練單詞或句型。
4.拍手停 clap hands
游戲說明:教師與學生邊拍手邊說單詞,教師停則學生停;此游戲可用於單詞操練,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
5.長大個 grow taller
游戲說明:學生的語音根據教師的手勢變幻,聲音由小變大,可用於單詞操練並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6.木頭人 wooden child
游戲說明:教師或選一名學生背對學生進行單詞操練,當教師或學生轉過身時其他學生保持原來的動作變成木頭人。
7.吹氣球 blow the balloons
游戲說明:學生邊說單詞邊做吹氣球的動作,聲音隨著氣球的大小發生相應的變化,用於操練單詞。
8.二人轉 turn and turn
游戲說明:兩名學生各持一張單詞卡片,根據教師口令做動作,同時觀看另外一名學生手中的單詞卡片,看哪一位同學能以最快的速度認出另一位同學手中的卡片。該游戲用於考查學生對單詞的掌握程度。
9.運氣球 pass the balloons
游戲說明:兩組學生邊運氣球邊說單詞,看哪組學生運球好,單詞說的又流利。
10.大小聲 opposite tune
游戲說明:學生與教師進行唱反調的游戲,教師聲音大,學生聲音小;教師聲音小,學生的聲音相應變大,可用於單詞或簡單句型的操練。
11.和卡片跳舞 dance with cards
游戲說明:教師手持卡片,學生根據教師手中卡片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舞蹈動作,可用於單詞的操練
12.翹翹板 play on the see-saw
游戲說明:教師與學生操練單詞,但學生與教師做出相反的動作。
13.蜘蛛俠 spider man
游戲說明:蜘蛛俠為了救人要爬上高樓,需要同學們的幫助,大家的聲音越大蜘蛛線就會到達樓頂,該游戲可用於操練單詞和句型。
14.放風箏 fly a kite
游戲說明:教師手中拿一風箏模型,學生的聲音隨教師手勢的高低做出相應的變化,可用於單詞和簡單句型的操練。
15.狼來了 the wolf is coming
游戲說明:學生圍成一圈,當教師說出一個約定的單詞時,學生向自己的座位跑去,慢的學生就會被教師抓住,為保證安全,人多時可分組進行。
16.猜聲音 guess the sound
游戲說明:教師請一名學生背對同學,另一名同學拍打前一名同學的小手並說出單詞,回座後,請前一名同學猜出是哪一位同學,用於單詞的操練或句型的練習。
17.藏小手 hide the hands
游戲說明:教師或選一名學生背對學生進行單詞操練,當教師或學生轉過身時其他學生將小手藏在背後,動作慢的同學將被扣分。
18.猜拳 stone, scissors and clothes
游戲說明:教師與學生進行猜拳,邊猜拳邊說單詞,最終有一名勝利者可以得分。
19.傳話 whisper
游戲說明:可用於分組游戲,兩組同學傳不同的句子,看哪組傳的又快又好,可以進行獎勵。
20.老狼,老狼,幾點了? Wolf, wolf, what』s the time?
游戲說明:可用於與數字或時間相關的知識操練,大家圍成一圈一起問「wolf, wolf, what』s thetime?」當說到約定的時間時所有同學跑向自己的座位或指定的安全區,被抓住的學生要進行扣分或表演節目的處罰。
21.拍後背 pad pad
游戲說明:老師背對學生站立,學生一邊說單詞或者句子一邊向前走,教師回過頭時必須停下來,誰先拍到教師的後背並且沒被教師抓到就算贏。
22.魔力之手(magic hand)
游戲說明:教師指學生個人或者小組回答。
23.背靠背 (back to back)
游戲說明:教師給參加游戲的孩子在後背貼上單詞或者圖片,當孩子轉過身來時,誰先說出對方的單詞誰獲勝。
24.籃球比賽(play basketball)
游戲說明:講到basketball時表演投籃。
Ⅱ 小學英語教師研修工作坊怎麼學習
1、熟讀項目方案及考核要求;創建個人空間,加入研修團隊,體驗網路研修,熟版悉操作;運用SWOT自我權診斷方法,進行需求分析,制訂本項目研修計劃。2、圍繞「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的主要內容中的教學重難點」的主題,提升有效備課的理念,掌握有效備課的方法與策略。3圍繞「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的主要內容中的教學重難點」主題,掌握專業的聽評課的方法與策略。4、對重難點解決情況進行教學效果檢測,提交重難點教學效果檢測方法及結果分析。5、根據示範課例反思自身教學。6、完善資源包,集體打磨精品
Ⅲ 如何轉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
國培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國培給我們提供了平台,使我們不時提高,不時進步。國培研修為教員的教育教學程度和業務才能以及專業開展發明了要求。做為一名鄉村小學英語教員可以深化出來地去對新課程新教學材料做更深化的研討、探究、考慮、發掘似乎卻不多,而這樣的學習似乎正好為我們去發掘去考慮新課程新教學材料中更深化的內容提供了時機。經過這次國培研修,我深深的覺得到:教員不只要具有崇高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問,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任務的根底。
一、經過學習,處理了我在實踐教學中遇到的更多疑問成績,如:處理成績教學如何創設切近先生生活實踐的情境,協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工夫應用等。使本人在師德涵養、教育理念、教學辦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掌握教學材料、交流溝通、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的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更新了教育實際,豐厚了教學經歷,為今後從事數學教學任務,進一步進步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根底。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員,開闊了視野,空虛了本人。
二、教員要不時學習,努力進步本人的專業素養,不時促進本人的專業生長。要以這次國培研修培訓輔導為契機,持續增強本身的學習和進步,應用各種方式普遍搜集課程資源信息,仔細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時空虛進步本人的專業才能和業務素質,以勝任本人的教育教學任務。
三、經過這次國培研修,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先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員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本人深信只需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先生的開展為中心,以教員的專業開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先生的主體位置,就可以完成先生的素養開展和教學分數成績的雙贏。
四、進一步增強對教學任務的反思。增強教學反思,仔細聽取先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員的評課建議,及時修正、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戰略,這對教員的專業開展和才能進步是十分必要的。要堅持寫課後反思、階段性反思、學期後反思和學年反思,在反思中生長、在反思中提高。
關於這次的國培學習來說,也許我們付出的是繁忙,但我們播種的卻是進步,是教員根本素質的進步。並且這樣一種國培學習方式,從傳統的培訓輔導形式中走向網路平台時,發生了極大新穎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這個平台給我們提供了有限寬廣的交流空間,我們在課程變革的實際操作中有許多成績,困惑、考慮、播種很難無機會傾情表達,在這里我們可以經過研修平台共同與專家團隊、指點教員、班主任、一切在線的上萬同仁們,一同停止交流、研討。同行們身上的閃光點也會時辰鼓舞著我,不時進取,永不停息。在今後的任務中我會愈加積極、自動地參與到網路研修中來,不時的進步本人的教育教學才能,努力將本次國培研修所學教育教學實際知識用到實處,促進學校、先生的開展。
Ⅳ 小學英語教師通過國培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什麼改變
國培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國培給我們提供了平台,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提高。國培研修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以及專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做為一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能夠深入進去地去對新課程新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卻不多,而這樣的學習似乎正好為我們去挖掘去思考新課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內容提供了機會。經過這次國培研修,我深深的感覺到:教師不僅要具備高尚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
一、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如:解決問題教學如何創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合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時間利用等。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數學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要以這次國培研修培訓為契機,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信息,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以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通過這次國培研修,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實現學生的素養發展和教學成績的雙贏。
四、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的反思。加強教學反思,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師的評課建議,及時修改、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要堅持寫課後反思、階段性反思、學期後反思和學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對於這次的國培學習來說,也許我們付出的是忙碌,但我們收獲的卻是提高,是教師基本素質的提高。並且這樣一種國培學習方式,從傳統的培訓模式中走向網路平台時,產生了極大新鮮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這個平台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廣闊的交流空間,我們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有許多問題,困惑、思考、收獲很難有機會傾情表達,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研修平台共同與專家團隊、指導教師、班主任、所有在線的上萬同仁們,一起進行交流、研討。同行們身上的閃光點也會時刻鼓勵著我,不斷進取,永不停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網路研修中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努力將本次國培研修所學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處,促進學校、學生的發展。
Ⅳ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研修總結
以下文章供參考,自己根據需要改改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要求科學化、規律化、智慧化和效率化,而課堂教學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同時,課堂教學還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能力,養成一定的思想觀念的主渠道,其效果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今,在新課改的倡導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一個困擾英語教師的最大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激發興趣人,指導學法,培養英語學習習慣,注重語言交流,優化評價等方法,總結出一些提高教學實效的教學經驗。
一 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的保持可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才會積極地進行思維,以最簡單的有效的方法去獲得知識,他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興趣決定的。因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運用快樂教學法,充分利用課件、簡筆畫、實物、圖片等直觀手段進行教學,並結合課文內容,教師配以動作、表情等身體語言,盡量使課堂教學聲情並茂,並適時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競爭性和求知慾,那麼他們就會自信自奮,主動地、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對於學生來說,歌曲是最動聽的語言,是學習語言最有利的工具。優美的旋律、動聽的曲調、固定的節奏,使學生能很快的進入到學習狀態。在PEP版教材中,每一單元均有一首朗朗上口的英語歌曲。在熱身環節中,唱英語歌曲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活動。齊唱歌曲,同時配上動作,不僅能使學生很快的進入到學習狀態中,而且讓學生有效的集中注意力。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利用多種媒體,提供配套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學生置身於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應用,油畫教學過程。英語學習已不再限於40分鍾的課堂上。在走廊,在操場,學生可自覺用英語打招呼和做英語游戲;在課間,在課後,可從廣播里欣賞英語歌曲和英語故事,營造校園濃郁的英語氣氛。這會給人們留下難忘的印象,也會大面積地引發學生對英語課的興趣。
二 指導學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古人雲:「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不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育者,教師的任務是把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精講多練、重點突出、中心明確、言簡意明、能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只有將講授、閱讀、聽說和練習有機結合巧妙搭配起來,才有利於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做到懂、熟、會,並在課堂上基本解決問題。學生是受教育者,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質量都有賴於教師的教導,教師要讓他們「學會學習」,就必須重視學法指導,指導學生學會預習、聽課、記筆記,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復功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介紹一些具體有效的學習方法,啟發學生及時總結學習經驗,從而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1、記憶單詞。我們可以利用諧音記憶,此外還可引導學生把單詞分類記憶,如分音節記憶(com-pu-ter,computer)、同音詞(two,to和too)、反義詞(tall --short等)、形近詞(tomato ,potato 等)、構詞法(egg-plant等)。學生通過掌握這些規律,記憶單詞會變得輕松很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記憶課文。關於課文的記憶,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充分創設會話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如特殊疑問句: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I』d like some …?我在黑板上畫了 Food shop,畫面是美食節的情景,裡面擺著各種各樣的食物,回答正確的給他相應的食物。在發展部分還讓學生四人小組到別人家做客,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教師與學生就可以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並且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根據圖示把課文背出來。課後,我會布置學生回去「放電影」———回憶簡圖和課文內容。這樣,學生不用死記硬背,取得很好的效果。
3 、找規律。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時進行歸納小結,或通過分析比較,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揭示規律,使知識更加鞏固,並為擴展新知識創造條件。如be動詞的用法,我會引導學生把該知識點編成小口訣:I是am,you是are, she he it後面is ,復數句子都用are。
三 培養英語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習慣是由於重復活動而鞏固下來並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所以要靠訓練才能養成。小學生剛接觸英語,學習英語的習慣還是一張白紙,這是進行良好習慣培養的好時機。聽說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本功,也是學習英語的目的之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能夠堅持每天抽30分鍾來練習聽力,朗讀與背誦,將會非常有助於課堂的效果。
同時,還需要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預習根據學生接受新知的規律,新課預習,要求查字典對新單片語詞、看造句。將每個單詞的音標都記好,那就達到了音、形、義的統一。除了查記音標,詞典中對單詞的多種解釋,相關的片語、句子都介紹得較為詳細,若能指導學生利用詞典作好課前的預習工作,將會起到豐富學生詞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功效。
四 注重交流,促進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通過交流才能幫助學生有效的掌握知識。語言的學習一般分為「理解層次→操練鞏固層次→交際層次」,目前的課堂教學大多停留在理解層次、操練鞏固層次上,沒有達到交際層次。有層次的課堂交際活動過程應該是:聽錄音→個人操練→教師和優生交流示範→學生和學生交流示範→大組之間合作練習→小組操練→小組展示→個人展示。
小學生英語「會話」交際使用語言的一個過程。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獲得交際的能力。復習時要說,就是與通過復習與本課有關系的舊知喚起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方法是在流利的對話交流中復習鞏固已有的知識。新授時要說,是在新授之後的對話對話交流,此對話以復習說為基礎,加入新授內容,編成新的對話,利用舊知帶新知的方法,降低了新知的難度,使用與「一說」一樣的交流過程。
通過對話交流形式的活動式操練,取代了反復機械式操練的枯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個人的展示活動環節,樹立了開口說英語、樂於說英語的信心,使用課堂教學中既有交流,又有競爭,發揮了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 優化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行為
1.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相結合,使學生相互欣賞和糾正,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在英語課堂中進行中隨時進行英語課堂學習自我評價,讓學生在課上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行為作簡單記錄評價,以打★的形式記錄老師的口頭獎勵和回答問題的次數。「組內互相評價」是以小組為單位的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採用分組教學策略,即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小組評價」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以集體的力量去競爭為目的。這樣的評價,對於形成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夥伴合作學習的習慣是很有效的
2.多用集體評價,樹立集體認同感,樹立自信心。當某一組同學在對話展示環節中表現出色時,我會要求其它同學給予語言上的評價,他們會說:「Good, good. You are good.」同時向這一組同學伸出大拇指的動作。通過這種學生間的相互評價與鼓勵,使他們獲得強烈集體認同感,同時也樹立自信心。
3.活用教參自帶貼畫,讓學生愛上英語。在PEP版英語教參里,有著以課本教材主人公為頭像的貼畫,低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歡,每次我把它拿出來給學生的時候,他們都很高興,為得到這種「特別」的貼畫而高興。我在學生聽力全對的時候給他們,在他們課上守紀律時給他們,在他們完美的表演自編對話時給他們,當一名學生能夠累積到一定個數後,我會給當面獎勵,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總之,教師必須獨具匠心,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精心設計,更新觀念,常教常新,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設計對話交流形式的操練模式,配以多種的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40分鍾的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Ⅵ 對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研修總結反思
經過這次培訓,作為一名教學經驗尚淺的小學英語教師,我受益匪淺,這短暫的學習是緊張而忙碌的。然而,這種緊張而忙碌一點也沒有減輕洋溢在我心中的快樂和幸福。我從遠程研修中學到的不僅僅是英語口語,教學常識,我們還學到了英語教師有待提高的東西,包括教法,授課方式,以及評價學生等等,都是讓我們大開眼界的,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對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深有體會,這幾天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有以下的心得體會。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英語教學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的內容和模式,要創造愉悅的學習情景,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主動獲取知識。當教學引起學生興趣時,就能使學生在學習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思維和想像,從而獲得較多較牢固的知識技能。但如何來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通過學習。我不僅獲得其他同仁的點評,還得到專家的點撥,給我的學習適時引導,獲得獨到的見解。激發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學習英語至關重要。素質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教育也就是以學生為本位,以學生個性發展為本位,以學生的可發展性為本位,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培養師生感情,鞏固學英語興趣上課時,老師滿腔的熱情,豐富的表情和手勢,整齊漂亮的板書會給學生創造一個舒適寬松的教學環境。同時,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這樣自然會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和被賞識的心理,學生自然會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學習態度就愈發積極。多鼓勵、少批評,表揚要當眾,批評要個別。以學生為朋友,不居高臨下,死搬硬套,而是深入了解學生,輔導和幫助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產生一種愛屋及烏的心理,從而實現親其師,傳其道的目的。這種潛意識的內因需將化為強勁的動力,促使一個人充滿信心,精神振奮,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樂事。
二、創造輕鬆快樂的情景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英語興趣利用實物、掛圖、多媒體設備進行英語教學,輔助游戲和表演,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助於學生直接理解所學。教材源於生活,教師要善於捕捉現實生活的精彩鏡頭,從中造取具有特定英語信息的現實背景,讓學生積極參與,進行會話表演,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去食品店購物的對話時,可事先准備牛奶、桔汁、香蕉、蘋果、麵包等,把講台便成了食品店,教師扮演營業員,學生扮演顧客。例如在教動物類單詞時,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動物園,在門口寫上zoo,在教師的牆壁上貼上小動物的圖畫或者掛上動物玩具,並在旁邊貼上相對應的單詞。告訴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去逛動物園,看看哪位小朋友認識的動物最多!這樣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動物類的單詞。
三、更新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處於主體地位,學生處於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學生很乏味無趣。新課改背景下,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讓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在課堂學習中。因此要改變舊的教學方式,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1.
用口訣和歌唱積累學英語熱情
Let us sing a song.這句簡單的話常迷倒了無數孩子的心,它能讓我們的英語課堂充滿朝氣與活力。如在教學有關五官與人體部位單詞之後,一首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既溫故知新,又能提高學英語熱情。此外,可用趣味橫生的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如講人稱代詞的用法,可傳授口訣:I是我;you是你;he,she,it他她它;I的復數是個we;you的復數還是you;男他女她動物它,張三李四單個他,他們的復數都是they。2.
利用課外活動保持學英語興趣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營造學英語的氛圍
為了使英語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在學習之餘,定期舉辦英語朗讀比賽、英文小報製作比賽、英語歌演唱比賽等活動。這樣可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3.
運用游戲教學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游戲轉化為教學游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樂學易學。在游戲中教師是導演, 學生是演員, 而舞台是教室, 它是屬於學生的。學生積極參與, 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積極引導, 成為教學的主導, 充分體現出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的原則。例如: 拼寫單詞游戲、聽單詞對號入座、運用問候語找朋友、耳語傳話、聽命令做動作、猜英語謎語等游戲, 均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4.直觀教具形象化
在教學中首先是教師結合教材配以圖片,實物演示。學生更形象、直觀地去感受知識。其次,讓學生自己動手,配製一些相關的實物或圖片。如講食物時,把 bread、rice、eggs、noodles等食物帶入課堂,學生感受認識。講animals時帶一些玩具動物帶入課堂,這些都會激發學生學英語的熱情
四.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活動
以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作為教學手段,具有直觀性、交互性、生動性等特點,教師若能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則如虎添翼,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也一改被動的學習地位,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究發現者。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於英語課堂給英語課堂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多媒體技術集語言、圖形、文字、數據、動畫於一體,使無聲的課本內容變成了有聲有色的真實語言場景,能吸引學生在情感和行動上積極參與, 讓學生真正做到眼看、口念、心想,在心情愉悅中積極主動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用多媒體,合理選取其服務與教學的最佳切入點,使英語教學更具活力。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因時、因地、因人地創設各種新穎、豐富多彩的游戲和教學情景、恰當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喚起他們的學習注意,喚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學英語學得輕松,學得愉快,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通過本次緊張而短暫的培訓,讓我品嘗到了一頓最豐富、最美味、最營養、最有價值的知識文化大餐。我要重新審視自己,作為一名年輕的小學英語教師,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斷的充實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教學中通過自身的素養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從心底里信服老師。
Ⅶ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研,科研水平
談新課程下的小學英語教師如何開展教科研活動
摘要: 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由傳統的「 教書匠」向「 科研型」「、學者型」轉變, 教學任務繁重的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把教科研活動作為提高工作效率, 減輕工作負擔的有效途徑。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積極讓教科研走進課堂, 利用自身優勢, 創造一線教師的教科研特色, 提高教學效果和教科研的實效性。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英語教師; 教科研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 對新課程的直接實施者——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新理念、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新面孔, 教師必須由傳統的「 教書匠」向「 科研型」「、學者型」轉變,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不斷探索最佳教學途徑, 謀求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自覺主動地進行教學反思和自我監控, 促進自我成長, 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這一點對我們小學英語教師來說也不例外, 盡管我們的困難可能比其他教師更大。自2001 年秋開設小學英語以來, 通過對我市小學英語教師三次大規模的調查, 發現師資情況非常嚴峻, 近50%的教師只經過短期英語培訓, 70%的英語教師是兼職, 80%的小學英語教師跨課頭, 很多學校都是一名英語教師同時擔任三、四個年級的課, 甚至還有幾個學校共用一位英語教師的現象。面對如此嚴峻的師資情況和課程改革對新型教師的迫切要求, 如何讓我們年輕的小學英語教師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 有效地開展教科研活動呢?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研究, 我認為可以從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大處著眼
大處著眼即充分認識教科研活動對我們教師成長的重大作用。雖然廣大教師都是在一線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 而並非專門從事教育研究的教育專家, 但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教師以往所熟悉的教學大綱、教材、教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要在短期內把握好新課標、新教材,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教學研究, 尤其對我們年輕的小學英語教師來說這種方法更為重要。「 磨刀不誤砍柴功」, 雖然我們小學英語教師任務重, 負擔多,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進行有效的教科研活動, 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 不斷總結、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調整自己, 創造教學新經驗, 探索教學新策略、新方法, 在繁重的教學中實踐我們的教科研成果, 不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使我們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工作也更輕松, 更愉快。
二、小處著手
小處著手即教師教科研的微觀化, 教科研在許多教師的腦子里是十分高深的學問, 總認為自己是一線教師,沒有時間、精力和能力去進行那些理論研究, 其實他們是把教師的科研模式與專業教育研究人員的研究混為一談, 教師的活動范圍是在自己工作的學校之內, 教學研究的重點只能在教學的細小環節, 比如「 提問」, 比如「 答疑」,比如具體一課的教法等等, 即研究內容要微觀化, 讓自己的研究過程同時也是自己的教學過程, 並不會增加額外的負擔, 研究的課題就是要完成的某項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使自己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 自己的教學負擔得到了減輕; 別的教師來學習, 這種成果便得到推廣, 你的教科研便有了更大的意義。例如遼寧省東港市的小學教師姜兆臣發現小學五、六年級仍過不了常用字的識字關, 就和另外兩個老師一塊研究, 用我國「 千字文」「、三字經」的思路, 把常用字全按現代語法詞彙, 編成「 四言」「、五言」「、七言」體裁的課文, 讓本校的小學生去學, 結果學生不僅識字速度大大提高, 小學畢業生即興作文水平還超過了初中一年級水平。姜兆臣的研究受到中央教科所的關注和幫助, 定名為《韻語識字法》。現在不僅全國31 個省市廣為傳播, 而且傳到海外, 成為外國人學漢語的手段。所以題目小並不能說明研究沒有意義, 試看《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和《漢語拼音在音標教學中的正遷移研究》哪一個更適合教師作
三、善於積累
科學研究最珍貴的是第一手的實踐資料, 作為一線教師在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專家無可比擬的優勢, 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摘下科研的神秘面紗, 把日常教學工作與科研結合起來, 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來看平時的工作, 注重積累, 研究素材。實際上對教師而言,其科學研究就是在平時較為深入地觀察、思考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現象和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效果, 及時地作出必要的記錄。到一定時間之後, 再去分析研究這些一手材料, 用一些與之有關的理論解答一些問題, 或提出一些問題。無須在教育教學工作之外單獨搞研究。如對《大班教學下小學英語如何有效開展課堂活動》的研究, 這本來就是我們小學英語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 也是關注的一個熱點, 如果我們把平時的觀察及所使用的一些方法進行記錄和不斷總結, 也許就會發現某種規律, 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進行教育科研時也因有自己的豐富資料為基礎, 而使科研進行得更順利, 效率更高, 結果更有說服力, 研究更有意義。
四、注重實踐
目前, 教師的教科研存在一個明顯的弊端就是實效性差, 一些教師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 把參與教科研作為一種時尚, 或僅作為自己職評、評優等得分的需要, 這樣的「 教科研」, 往往只有形式而沒有實效, 另一個弊端是教科研成果異化, 許多教師在課題研究中, 一談到成果就是寫論文, 把論文等同於成果, 導致教科研課題研究缺乏與教學實際相結合的實質性研究過程, 這樣的研究對教學工作的改進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實際上, 教科研論文是「 寫」不出來的, 而是「 做」出來的。「 做」而後成文, 才是科研論文。因此「,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等, 這類文章不是科研論文, 淺談、深談都是「 談」「; 觀第三屆全國小學英語優質課有感」等, 這類文章也不是科研論文, 感想、體會都是「 想」「;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之我見」等, 還不是科研論文, 你見、我見、大家見, 都是「 見解」。不「 做」是出不來科研論文的。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小學英語教學的全面鋪開, 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面臨著許多復雜和深層的問題, 我們必須讓科研走進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 也只有更多的從課堂教學著手, 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進行, 才能有效展開, 才能達到改進實際教學工作和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減輕我們教學負擔的目的, 因此我們的教科研活動一定要注重課堂實踐, 真正「 做」出而不是「 說」出「、想」出、「 見」出其成效。
五、團結合作
這里的團結合作主要指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學校進行教科研的基本途徑之一, 也是教師實現專業素養提升的有效方式。教師個體所具有的信息和經驗通過同伴互助式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並使其價值最大化。比如: 課堂教學中的小靈感、教授某個難點的小竅門或英語學科教學中的熱點問題等等, 這些點滴經驗在孤軍奮戰中是享受不到的, 而在同伴互助中卻可實現彼此的互補共進。同時, 幫帶式的同伴互助還可以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優秀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 實現教師的整體提高。因此, 我們勢單力薄的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發揚同伴互助的團結合作精神, 搞好我們的教科研工作。
六、完善自我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 提出了這樣的中肯建議「: 要做的事很多, 首先應一點一滴地積累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智慧。我建議你每月都要購買三種書籍:( 1) 關於你所教的基礎知識的那門科學的書籍;( 2) 關於作為青年人楷模的那些人的生平和斗爭的書籍;( 3) 關於特別是兒童和男女青少年的心靈的書籍( 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這就是說教師要主動地學習, 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與自己工作有關的知識, 並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 在不斷的思考中矯正自己的教學航向, 其實這種自我完善的過程也是教科研開展的有效形式之一, 只不過科研主體是由教師個體來承擔的, 科研對象則是教師的所有教學行為。教師通過對自己教學行為的不斷反思和對教學反饋結果的關注, 一方面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 一方面又記錄一些有用的信息, 並在工作的每一階段結束時思考總結這一階段工作, 反思成功和不足。通過對這一段的教學資料和教學思想的整理來促進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由於小學英語教師少, 有時有問題他們連個切磋對象都沒有, 因此這種自我完善, 自我提升的教研形式在小學英語教師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 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 那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我想我們教師的教科研, 不是專家的教科研, 特別是我們一線教師的教科研, 其實很簡單, 就是要像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那樣, 像他們一樣學會思考, 勤於思考, 善於思考。不斷把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的點點滴滴的的想法和感悟記錄下來, 常常去發現和總結。這樣, 我們就一定會在輕松愉快的教科研中成長起來的。
Ⅷ 所在區域中小學教師研修團隊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何改進
摘要 教師研修団隊建設主要存在這幾個問題:1、經費難以得到保證。組建研修團隊,需要一定資金才能正常運轉,但目前並沒有研究團隊專項資金,只能靠有限教師培訓經費擠牙膏。2、教師工作太忙,難有時間與精力投入。現在教師是很辛苦的職業:,一天總是起早貪黑忙碌,實際工作時間遠超八小時,還要承擔很多非教學任務,教師負擔很重,根本難擠時間難有精力搞研。3、研究水平普遍有限。很多教師教研功底缺乏,研究水平普遍偏低,使研究難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