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鎮英語培訓
㈠ 山東濟寧大學的具體位置
濟寧師范學校
堅持德智體諸方面發展,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小學教師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南岱庄路47號
電話: 0537-2231760
發表點評
山東省金鄉師范學校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中小學教育的師資,兼負一定的高師培養和中師培訓,向社會提供智力投資等服務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金鄉鎮中心東路29號
電話: 0537-8721047
發表點評
山東省汶上師范學校
培養中師生,承擔小學教師培訓任務,發展高中教育。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愛國路6號
電話: 0537-7206808
發表點評
曲阜師范大學醫院
醫療保健預防康復計生宣教等
地址: 山東省曲阜市靜軒西路57號
電話: 0537-4456695
發表點評
曲阜師范大學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中等學校教育的師資,兼負一定的高師培養和中師培訓,進行教育理論的科學研究和實驗。
地址: 山東省曲阜市靜軒西路57號
電話: 0537-4424234
發表點評
曲阜師范大學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中等學校教育的師資,兼負一定的高師培養和中師培訓,進行教育理論的科學研究和實驗。
地址: 山東省曲阜市靜軒西路57號
電話: 0537-4455669
發表點評
濟寧市教育學院
大專院校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
電話: 0537-2234714
發表點評
曲阜遠東工商外語大學
英語、日語、計算機等十三個專業的本專科教育
地址: 山東省曲阜市北郊石門寺
電話: 0537-4599018
發表點評
山東濟寧供銷教材發行站
大中專教材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太白樓東路20號 [地圖位置 ]
電話: 0537-2314909
發表點評
山東省曲阜師范學校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小學各科教學工作的教師,負責在職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等各方面的服務
地址: 山東省曲阜市鼓樓南街11號 [地圖位置 ]
電話: 0537-4412569
發表點評
濟寧廣播電視大學兗州分校
電視教育。
地址: 山東省兗州市振華北路 [地圖位置 ]
電話: 0537-3422900
發表點評
濟寧醫學院
面向社會培養高級醫療衛生技術人才,開展醫學成人高等教育,從事教學科學研究。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區建設路38號 [地圖位置 ]
電話: 0537-2252776
發表點評
兗州礦區職工大學
成人高等教育;
地址: 山東省鄒城市東灘路14號 [地圖位置 ]
電話: 0537-5388545
發表點評
㈡ 愛校手抄報內容有什麼啊
金鄉二小創建於1987年9月,地處文化古城金鄉鎮迎旭,佔地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380平方米,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現有小學33個班,學生1766人,教職工共80人,其中有3位中學高級教師,45位小學高級教師,10位縣級教壇新秀,2位縣骨幹教師,本科學歷30位,教師年齡結構合理。 建校以來,學校以「抓常規,創特色,爭一流」為辦學目標,以「嚴謹、求實、勤奮、進取」為校訓,狠抓素質教育,辦學成績顯著。1994年以來,率先在全市進行小學英語、電子計算機教學的實驗;1996年與市教科所聯合創辦溫州市第二雙語實驗學校,雙語教育成績顯著,2001年結題並獲市九五課題二等獎;《小學語文教研主題化序列探索》申報省級課題,實驗方案獲省一等獎;百餘篇論文在市級以上獲獎或發表。2004年10月,被定為省九年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 曾獲縣文明單位,縣百家窗口單位,縣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縣品牌工會,市扶貧先進集體,市群體先進集體,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市教科研先進單位,市行規達標先進學校,市文明學校、文明單位,市一級示範性小學,省課外閱讀先進集體,省少先隊紅旗大隊,省農遠工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目前,學校秉承「嚴謹、求實、勤奮、進取」校訓,堅持「以和美為根本,以創新為核心,以質量為目標、以詩教為特色」的辦學理念,全力打造和諧二小,努力創建特色學校。
校長簡介
陳中蘇 曾用名陳忠蘇,筆名雪舟。中學高級教師。男,漢族,1962年出生,浙江省蒼南縣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浙江省蒼南縣金鄉二小校長。系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微型詩聯誼會會員,蒼南縣金鄉鎮文學協會副會長、文聯副秘書長,蒼南縣文學協會理事。1981年加入教育隊伍,潛心於教育教學求索。承擔全國級學術研究會子課題,省市縣級課題多項,對「中心講讀法」、「嘗試教學法」、「兒童詩歌教育」、「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作了較深入的探究。 重視理性思考。撰寫教育教學教研論文、參編論文集等計70多篇(部)。其中:《數學導課設計的常見類型》等20多篇論文獲縣市級一、二、三等獎,《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等20多篇論文獲省級、全國級優秀獎及一、二、三等獎;《挖掘教材內涵,改進閱讀教學》等10多篇論文發表《浙江教育》、《小學教學研究》、《溫州教育》等省市縣教育教學雜志,《淺談中心讀講法》等40多篇論文入編《當代優秀論文選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論文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等各出版社出版的論文集;曾擔任《素質教育探索與成功教改之路》等10多部教育文集主編、副主編、編委。 倡導詩歌教育。從事詩歌教育研究10多年,成果顯著:主持的省級規劃課題《「兒童詩習作與小學生素質教育」研究》,曾獲浙江省1999年度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溫州市第一屆(1998-2002)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主編學生詩選《螢火蟲·蒲公英》和《小荷尖尖角》分別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主編校本課程《詩歌教育讀本》一套。 靜心創作詩歌。詩歌作品散見於《萌芽》、《中國微型詩》、《青年詩人》、《兒童詩》、《東方寶寶》諸報刊及《中國朦朧詩純情詩多解辭典》、《中國微型詩萃》、《中國最美的童詩》等詩集。著有兒童詩歌集《童心是小鳥》、《歌謠輕輕唱》、《和夢一起飛》等。曾獲第五屆中國大眾文學百花獎最佳獎、2008年全國校園詩歌創作大賽二等獎、首屆全國文學藝術大展賽三等獎、中國微型詩社傑出貢獻獎、蒼南縣教師著作獎等。 曾獲得市第二屆新聞獎教金、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市教科研先進個人、縣優秀教師、縣師德標兵、縣優秀共產黨員、鎮十佳教師、鎮十佳市民等榮譽。業績載入《中國當代教壇名人傳記》、《中華當代名人辭典》、《中國網路學者傳略》、《中外名人辭典》等30多部辭書。
編輯本段校歌
《旭陽升起》 王成槃詞 衛河悄悄流來,閃爍著知識的光芒。同學們呀,早早進校園,踩著輕盈的腳步,快樂成長。 金鄉二小,金鄉二小,獅山壯麗的臂膀喲,托起一輪輪燦爛的太陽,燦爛的太陽。 旭陽冉冉升起,迎來了美好的時光,同學們呀,快快上課堂,追著多彩的夢幻,奔向前方。 金鄉二小,金鄉二小,教場雄渾的霞光喲,點燃一個個火熱的希望,火熱的希望!
㈢ 金鄉有媽媽班嗎
有。
2022年5月11日,金鄉縣化雨鎮婦聯在北蘇社區開展了傳承家風家訓之「好媽媽」培訓活動班。
媽媽班培訓以互講、互曬、互亮、互學的方式進行,從感恩教育、夫妻相處,子女教育及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對女性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夫妻之間如何和睦相處等進行了經驗分享。
㈣ 有機玻璃加工方法有哪些
有機玻璃具有輕、容易加工、價格便宜、用途廣泛等優點,目前在建築界、廣告界、交通界、醫學界、工業、照明、家居上都有廣泛的用途,利用有機玻璃完成各種各樣的需要。一塊有機玻璃要變成合適的形狀或形態,得到理想的用途,就必須要進行加工。加工方法不同決定著有機玻璃出來的效果也會不一樣,那麼有機玻璃加工方法有哪些?
有機玻璃加工方法
在有機玻璃的加工中,熱彎加工方法是比較常見的。除了熱彎加工法,還有其他幾種方法。
1.熱彎加工法:將有機玻璃通過高溫進行形狀塑造。
(1)熱彎方式:
用平整的夾具夾住加熱。
熱風槍:加熱較不均勻,容易殘留冷卻不均造成的熱應力,日後比較容易變形。
恆溫爐:溫度比較平均,而且冷卻時的溫度比較均勻。
(2)有機玻璃加熱後定形回火的溫度及時間:
一般用PMMA,65-70度,3-5小時(熱空氣加熱方式)
耐熱用PMMA,75-80度,3-5小時(熱空氣加熱方式)
註:這樣處理是為了消除成形品殘留成形殘留應力,改善日後尺寸安定性;改變機械性質;提高尺寸精度,或是減少變形。
(3)有機玻璃熱彎加工中的重要點:
a.如果你要用水加熱的方式,不要「直接」用水煮方式加熱,要用間接加熱,以免「吸濕」之後尺寸改變。
b.夾具要「平整光滑清潔」,以免整形後殘留紋路並影響透明性。
c.加熱速率不要太快,不可超過熱變形溫度。
d.冷卻時,工件各部的溫度要一致。所以冷卻速率不要太快,不然心部跟表皮的溫度差,會造成熱應力,鬆掉夾具之後,變形又恢復回來。所以冷卻速率不要太快,以爐冷會比較好。
e.定形熱處理之後的尺寸,會因二次收縮而有些微改變,溫度不要過高,以減少收縮尺寸改變。
f.不要用熨斗燙,會變形更厲害!
g.具體的加熱時間和溫度,要多實驗幾次才能掌握最佳溫度時間。
2.粘連法:三氯甲烷,俗稱氯仿。屬於化工用品,無色透明,液體狀。該品揮發性強,用玻璃(一定)注射器加上針頭進行滲透粘合,因為該品是靠腐蝕溶解有機玻璃,讓其自身粘牢的,不要將該品接觸不需粘連的地方。上膠後按作品造型固定,12小時完全固化。注意:氯仿對人手無多大危害,但有毒,不可接觸眼睛,更不可食。工作時要通風,據說該品久聞成癖,大量吸入會昏迷。
3.絲印法:採用最先進的絲網印刷,四色網點印刷等技術。
4.組裝法:通過打膠,粘貼等步驟,對有機玻璃產品的多個組件進行組裝。
5.包裝法:對產品質量進行最後的檢測,確定無誤後,將產品進行包裝出廠。
6.機械法:激光雷射切割、CNC雕刻,開料,切割,開模,拋光。
7.雕刻法:採用先進的立體雕刻機、激光雕刻機、精細雕刻機等高新科技技術。
有機玻璃加工廠家
1、南縣禮事通工藝禮品有限公司。
一家專業生產製作和銷售服務為一體的亞克力(PMMA)、有機玻璃塑料製品、家居產品、PVC片材、PS笨板、顏色板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公司擁有專業技術團隊及科學的生產管理,產品種類繁多。
2、蒼南縣金鄉鎮福安有機玻璃工藝廠。
位於溫州市蒼南縣金鄉鎮,是集專業生產、加工、貿易於一體的私營企業。創建於2000年,歷經多年努力拚搏、求實創新、銳意進取。
3、北京方元天藝有機玻璃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專業設計,製作以亞克力(有機玻璃)為主材的商業陳列道具的公司。
有機玻璃加工方法有哪些?綜上所述它的加工方法有很多,有機玻璃加工中使用什麼樣的方法,要看具體需要它達成什麼樣的效果。一般有機玻璃加工過程中是會用專業的設備完成,由於具備一定危險性,所以在加工有機玻璃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要進行培訓。不同有機玻璃加工廠家出產的產品不一樣,所以在需要加工有機玻璃的時候,可以根據具體產品來進行選擇。
㈤ 鄒城是哪個市的
山東濟寧
2005年,濟寧市轄2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
濟寧市 面積11285平方千米,人口799萬人(2003年)。
市中區 面積 39平方千米,人口 42萬。郵政編碼272133。
任城區 面積 881平方千米,人口 63萬。郵政編碼27。
曲阜市 面積 896平方千米,人口 64萬。郵政編碼273100。市人民政府駐魯城街道。
兗州市 面積 648平方千米,人口 60萬。郵政編碼272000。
鄒城市 面積1619平方千米,人口112萬。郵政編碼273500。市人民政府駐鋼山街道。
微山縣 面積1780平方千米,人口 69萬。郵政編碼277600。
魚台縣 面積 654平方千米,人口 45萬。郵政編碼272300。縣人民政府駐谷亭鎮。
金鄉縣 面積 885平方千米,人口 61萬。郵政編碼272200。縣人民政府駐金鄉鎮。
嘉祥縣 面積 973平方千米,人口 78萬。郵政編碼272400。縣人民政府駐嘉祥鎮。
汶上縣 面積 877平方千米,人口 73萬。郵政編碼272501。縣人民政府駐汶上鎮。
泗水縣 面積1070平方千米,人口 60萬。郵政編碼273200。
梁山縣 面積 963平方千米,人口 72萬。郵政編碼272600。縣人民政府駐梁山鎮。
濟寧市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轄12個縣、市、區,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機場已經開通了濟寧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多條航線,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式控制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
濟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3.3度至14.1度。
濟寧人傑地靈,盛產小麥、玉米、稻穀、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產品和漁湖產品。礦產資源分布廣、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銅、鉛、大理石、花崗石等三十多種。濟寧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儲量200多億噸。稀土儲量1300多萬噸。濟寧是山東省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北引黃河、南飲長江,儲水量達30億立方米。另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淡水資源佔全省的六分之一。
濟寧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自古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稱。春秋時期五大聖人,即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孔亻及和人類初祖伏羲、女媧、黃帝、少昊帝均出生於濟寧。全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處,省級50處,市級數百處。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等級最高的孔廟,中國古代最大的人造園林-孔林,號稱「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歷史文化遺產。這些燦爛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朝拜、尋根祭祖。
濟寧市素以「孔孟之鄉」、「江北小蘇州」而著稱。旅遊業起步較晚,改革開放以來從八十年代,逐步發展起來,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經濟實力,年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增長很快。旅遊「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有了很大提高,旅遊業有了長足進步,基本滿足了遊客的需求。
到1997年底,全市擁有七座星級旅遊賓館,其中三星級一座、二星級六座。旅遊涉外飯店20座,較高標準的床位4000多個和15000個餐位,旅遊車輛1000餘部,並建有一批較高水平的游樂設施。
近幾年已新建、整修、恢復了40餘處旅遊區和名勝景點,擁有270餘處對外參觀點。如「六藝城」、「論語碑苑」、「觀水園」、「魯國盛世」、「孔子精華園」、「濟寧博物館」等,正在建設的省級旅遊度假區一個。此外,還有一批旅遊項目和設施正在籌建中,逐步形成了以市區、曲阜、鄒城、微山、梁山為核心的風景名勝旅遊區。
㈥ 溫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溫州市位於中國黃金海岸中段,海岸線長355公里,處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大工經濟區交匯的區域,是浙江省南部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溫州市總人口739.12萬。轄鹿城、龍灣、甌海三區,瑞安、樂清兩市和洞頭、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六縣。陸地總面積1178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08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0000平方公里。
環境資源
溫州全境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呈梯形傾斜,綿亘有洞宮、括蒼、雁盪諸山脈,泰順的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全市最高峰。較大的水系有甌江、飛雲江、鰲江,均由西向東注入東海。東部平原地區,河道縱橫交錯,密如珠網。沿海島嶼436個,海岸線曲折,形成磐石、樂清灣等天然良港。
溫州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濕潤性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少酷暑。年平均氣溫16.1~18.2攝氏度。年降雨量在1500~1900毫米之間。無霜期為260天~280天。全年日照時數在1700~2000小時之間。
溫州兼有山海之利,各種資源較為豐富。土地資源除耕地外主要有海塗、三江(甌江、飛雲江、鰲江)淤灘和20萬公頃山地。水資源總量為141.13億立方米。
海洋資源主要有沿海及東海大陸架海底鐵錳結核以及石油、天然氣等;東海沿海諸縣灘塗養殖面積達10餘萬公頃,養殖蟶、蚶、蠣、蝦、蟹、蛤等。南麂、樂清灣等,魚類有帶魚、黃魚、鰻魚、鯧魚、馬鮫、鰳魚、鱸魚等370餘種。
林特產資源主要有經濟作物柑桔、茶葉、枇杷、楊梅、甘蔗、黃麻等160餘種;用材林有松、杉、櫟等280餘種。烏岩嶺亞熱帶常綠闊葉原生植被,是浙南綠色寶庫。全市森林覆蓋率近60%。
礦產資源中金屬礦有鋅、銅、鋁、錳、錫、鉬、銀、鐵等30餘種;非金屬有明礬石、利石、葉臘石、高嶺土、螢石、石英岩、花崗岩等,其中明礬石礦儲量佔全國儲量的80%,有世界礬都之稱;花崗岩儲量及產品質量、花色品種均居全國前列。
旅遊資源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風景區7個、市級風景區8個,旅遊景區面積佔全市土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強。
溫州市海陸空交通體系完整暢通。空港通航城市達62個,境外地區航線2條;海港與國內各港口均有通過的貨運航線,並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港口有航運貿易往來;境內公路總里程5346公里。
基礎設施
信息產業
溫州信息產業基礎雄厚,現代化通訊技術和網路普及程度在全國同級城市中名列前茅。2000年開始進行溫州數碼城建設,實施三大網路工程:政府網路工程、企業網路工程、家庭網路工程;建立三大中心:溫州產品創新設計中心、開放型多媒體實驗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建設三大基地:孵化基地、應用軟體基地和網路人才培訓基地等。目前已有一批國內外著名IT企業入駐。
交通建設
九五以來,投資91億元,建設甬台溫高速公路溫州段和金麗溫高速公路溫州段,其中跨越甌江的溫州大橋全長17.1公里。
溫州最大的深水碼頭七里港深水碼頭一期已經完成全部工程量。
溫州半島工程的組成部分洞頭五島相連工程也已基本完成。
電力建設
近年來投入80多億元建成龍灣燃機電廠、溫州電廠2期3號機組和4號機組。
珊溪水利樞紐工程是浙江省最大的利用外資項目,總投資41億元。2000年底,1號、2號機組和趙山渡兩台機組順利並網發電。
人居環境
溫州城市環境整治定量考核連續2年進入全國城考前10名,連續3年保持全省城考第二名。市區機動車禁鳴喇叭,環境雜訊治理達到國家標准;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20多萬平方米,建成松台山、星河、海壇山等廣場;完成21條城市道路建設,新增城市道路面積200多平方米。城市中心區建設規模達5.2平方公里,綉山公園建成開園,市府路、府西路、府東路主要幹道進入施工高潮;溫州博物館、科技館、世紀廣場、青少年活動中心、審批服務中心已竣工投入使用;會議中心、文化廣場、圖書館、檔案館、歌劇院等完成項目前期工作。市區飲用水源水質均100%達標,2000年實現了日供水60萬噸的目標,隨著城市供水配套工程開工和溫瑞塘河截污整治工程的順利進行,城市用水和城市河流環境將實現質的飛躍。
特色產業
鞋革行業
溫州有中國鞋都之稱。2002年全市鞋革工業企業共4000多家,其中皮鞋製造企業3000多家。擁有國內外先進製鞋流水線1800多條。製鞋技術裝備、工藝水平、產品質量均居國內領先水平。2002年鞋革行業總產值318億元,其中鞋類產值263億元。30家製鞋企業年產值超億元。溫州鞋銷往全國各地並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2年鞋革產品出口值達6.67億美元。獲准佩帶真皮標志的企業佔全國總數的70%多;3家企業進入中國五大真皮名鞋行列,5家企業獲中國十大真皮鞋王稱號,有3家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稱號。集生產、科研、檢測、信息、貿易為一體的大型鞋業基地溫州中國鞋都產業園區目前正在建設中。
服裝行業
服裝業是溫州傳統行業。2002年,全市有服裝工業企業2500多家,年產值302億元,佔全國服裝工業產值的1/10。外貿出口形勢發展很快,出口額達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05%。產品以男西服為主,女裝、休閑裝、童裝競相發展。90年代以來,服裝企業大量引進國外先進設備,產品檔次不斷提高,有44個服裝品牌達國家最高質量等級標准。在全國各類服裝大賽中,溫州服裝獲大獎。5家西服企業的品牌男裝參加99巴黎中國文化周中華服飾文化展覽活動。2002年,庄吉、報喜鳥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為了提高服裝行業的整體水平,溫州人民政府在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新區建設中國(國際)服裝名城產業園區,叫響穿在溫州打出區域品牌。
低壓電器行業
溫州低壓電器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樂清市柳市、北白象兩鎮。2002年有低壓電器企業1000多家,其中正泰集團公司、德力西集團公司年產值均在40億元以上。低壓電器產品有100多個系列、1萬余種規格。2002年全市已有3500個型號和規格的產品獲生產許可證、安全認證;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企業450家,通過ISO14001環保體系認證企業4家;通過國際UL、GE、GS等機構認證的產品200多個,成為全國低壓電器行業持證最多的生產基地。正泰德力西兩個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稱呈。全國兩網建設與改造所使用的電器類產品中,樂清產品佔50%以上。2002樂清全市低壓電器產值24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出口創匯企業160家,年出口交貨值33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設立銷售公司逾5000家,100多家企業進入國際互聯網,開展網上交易。
塑料製品行業
2002溫州塑料製品產量67.83萬噸,產值88.8億元。塑料紡織袋、人造革、塑料薄膜、聚四氟一烯製品及塑料高科技產品生產在全國名前前茅,編織袋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四氟製品全國市場佔有率達80%,塑料漁具品種多、產量高、市場覆蓋面廣,列全國之冠。平陽縣是溫州塑料編織袋集中產區,命名為中國塑編之鄉,其所屬蕭江鎮命名為中國塑編城。平陽縣有塑編生產企業200多家,塑編生產流水線495條,復合、吹塑等塑編配套加工設備90多套,產品40多種數百個規格,2000年產值40億元。
印刷行業
溫州是全國三大印刷基地之一。2002全市有印刷企業2227家,從業人員9萬餘人。蒼南縣龍港鎮、金鄉鎮、錢庫鎮印刷業成為當地支住產業。印刷技術和設備先進、絲網印刷技術更是獨占鰲頭,網印PS版、超厚度網版、10絲以下高精度超細線網版等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有的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在華東地區產品質量優秀獎評比中,溫州有8家企業12種產品獲獎。行家稱溫州為中國絲印之鄉。2002全市印刷工業總產值101億元,其中包裝裝潢印刷產值佔45%。
眼鏡行業
溫州有眼鏡加工、眼鏡配件、眼鏡電鍍、眼鏡設備製造企業800多家,從業人員12萬多人。眼鏡產品有數千個品種。2002眼鏡生產總值近50億元。溫州眼鏡大部分出口,2002出口值達40億元。有30多家企業獲出口自營權。
打火機行業
溫州是世界最大的打火機生產基地。溫州市煙具行業協會有會員企業260家,70%在鹿城區。2002生產打火機5.5億只,產值約28.5億元。其中金屬外殼打火機產量佔全國同類產品的95%。溫州打火機80%出口,遠銷世界各地。
閥門泵類行業
溫州市閥門泵類工業企業主要分布在永嘉縣甌北鎮和龍灣區永中鎮、沙城鎮和瑞安市塘下鎮、汀田鎮。2002有閥門泵類企業1500多家,產值90億元。閥門泵類產品品種規格齊全,技術先進。溫州市有200家企業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在全國各地設立辦事處、經營部4000多家。全國百餘家閥門廠和大慶油田采購溫州泵閥產品。
㈦ 袁家嶺附近有什麼好的考研英語培訓的有個姓曹的老師大家有知道的嗎
曹氏起源
曹姓來源有六:
1、賜受曹官 以官為氏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們與自然的斗爭最艱巨的是和水患的斗爭。相傳在遠古時代,我們祖國大地是「水浩洋而不息」,因此曾出現過「積蘆灰以止淫水」的著名女神女媧。居住於共(今河南輝縣)的共工氏族是世代相傳的治水世家。據說在顓頊時,共工曾與顓頊爭「帝位」,發生了戰斗,共工企圖放水來淹顓頊,結果被顓頊殺掉。但是共工的後世子孫仍作水官,在部落聯盟中擔任治水的職務。到了「華夏部落聯盟」時期,又出現了治水英雄鯀和禹。鯀雖然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治水卻未取得成功。其後,禹總結了鯀用築堤堵流的方法而致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通河川、開導阻滯(疏川導滯)使洪水暢流無阻地由小歸大、流人大河的方法,終於治住了洪水,變水害為水利。
在大禹治水時,陸終第五子(另說為第六子)安正逢其時,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賜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為牢,看押奴隸的官,這在當時以鎮壓奴隸為主要職能的奴隸主政權中並非小官。安後來以官為氏。這是曹姓得姓之始。
曹安始居於今河南靈寶縣曹水,此地是曹安受姓之地。曹安曾為夏代國君,附近有曹陽坑、曹陽墟。
曹安後來曾被禹所攻。禹為什麼攻曹呢?原因是炎黃部落聯盟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將東夷族大部分融合了,禹是三族聯盟的最後一位首領,相傳他在晚年曾舉薦東夷族首領伯益做繼承人,但暗中卻為傳子著想,竭力為其子啟培植羽翼勢力。三年後伯益把政權讓給了禹的兒子啟。大概由於從堯到舜、從舜到禹,都是實行禪讓制,惟獨從禹到啟是傳子,因此引起曹、有扈、魏、屈驁等氏的不滿和反對,於是禹攻曹。曹因被攻,被迫遷於河南滑縣之曹,即《詩序》所謂「衛國有狄人之敗,出處於漕」。
到商滅夏後,曹姓又常與商朝對抗,成為方國,稱做曹方。因被商討伐,而東遷於山東定陶縣。河南滑縣曹故地於西周初年成為衛國的曹邑。公元前660年,衛國被翟擊敗,漕(同曹)邑也就被翟佔領,原來衛國被封在漕邑的後代就用祖先的封邑名「漕』』作為自己的姓氏。在漢代有游俠漕中叔、漕少游。《千家姓》雲:西河族(今河南浚縣、滑縣及其迪南、迪北一帶)。漕氏又演化為糟氏,《續通志·氏族略六》載:明嘉靖主事糟土奇。
2、受封曹國 以國為氏
出自顓頊帝的後裔。相傳顓頊帝有曾孫叫吳回,在帝嚳時為火正祝融。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女(女貴)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國。周時,武王改封曹安的後裔曹挾於邾國(今山東曲阜東南)。戰國時,邾國被楚宣王所滅。之後,邾人有的以國為氏,改為朱氏;有的仍以曹為氏,是為曹氏。
3、出自姬姓。
相傳周武王克商後,為了鞏固周王朝的政權,便實行大分封,在封商舊臣曹挾於邾的同時,把自己的弟弟振鐸封於曹邑,為曹伯,建曹國,稱為曹叔振鐸。故地在今山東省菏澤、定陶、曹縣一帶,都於陶丘(今山東定陶西南,北齊時以定陶為曹州,今有曹縣)。公元前487年為宋景公所滅,振鐸的後代就用原來的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曹振鋒即為曹姓的受姓始祖。
曹國共26任君,10伯16侯,立國636年。其世系為:
曹叔姬振鐸,西周曹國始封之君,父姬昌,兄姬發。卒,子太伯脾立。
曹太伯姬脾,曹國國君。曹叔振鐸子,繼曹叔而立。卒,子仲君平立。
曹仲君曹平,曹國國君,太伯脾子,繼太伯而立。卒,子宮伯侯立。
曹宮伯曹侯,曹國國君,仲君平子,繼仲君而立。卒,子孝伯雲立。
曹孝伯曹雲,曹國國君,宮伯侯子,繼宮伯而立。卒,子夷伯喜立。
曹夷伯曹喜,曹國國君,孝伯雲子,繼孝伯而立。卒,弟幽伯疆立。
曹幽伯曹疆(?—前826),曹國國君,孝伯雲子,夷伯喜弟。繼夷伯而立。前835一前826在位。周宣王二年(曹幽伯九年,前826),其弟鮮(一作蘇)殺幽伯自立,是為戴伯。
曹戴伯曹鮮(?—前796),一作蘇。曹國國君。孝伯雲子,幽伯疆弟。殺幽伯而自立。前826一前796年在位。周宣王三十二年(曹戴伯三十年,前796)卒,子雉(一作兕)立,是為惠 {白。
曹惠伯曹雉(?—前760),一名兕。西周春秋之際曹國國君。戴伯鮮子,繼戴伯而立。前796一前760年在位。周平王十一年(曹惠伯三十六年,前760)卒。子石甫立。
曹君曹石甫(?—前760),春秋曹國國君。惠伯雉子,繼惠伯而立。前760年在位。既立,其弟武殺而代之,是為穆公。
曹穆公曹武(?—前757),春秋曹國國君。惠伯雉子,石甫弟。殺石甫而代立。前760一前757年在位。周平王十四年(曹穆公三年,前757),卒,子終生立,是為桓公。
曹桓公曹終生(?—前720),春秋曹國國君。穆公武子,繼穆公而立。前757一前702年在位。周桓王十八年(曹桓公五十五年,前702),卒。太子射姑(一作夕姑)立,是為庄公。
曹庄公曹射姑(?—前671),一名夕姑。春秋曹國國君。桓公終生子,繼桓公而立。前702一前671年在位。周惠王六年(曹庄公三十一年,前671),卒,太子羈立。
曹君曹羈,春秋曹國國君。庄公射姑子,繼庄公而立。前 671一前670年在位。既立,戎(我國古代稱西方的民族)伐曹。羈奔陳。曹赤(一作夷,赤為戎之外孫)歸曹,是為僖公。
曹僖公曹赤(y一前662),一名夷。春秋曹國國君。繼曹羈而立。前670一前662年在位。周惠王十五年(曹僖公八年,前 662),卒。子班立,是為昭公。
曹昭公曹班(?—前653),春秋曹國國君。僖公赤子,繼僖公而立。前662一前653年在位。周惠王十八年(曹昭公二年,前659),赤狄攻邢,邢潰。乃與齊、宋之師救之,敗赤狄。邢遷於夷儀(今山東聊城西南)。又與齊、宋之師為之築城。二十二年(前655),參與齊桓公會諸侯與周太子鄭盟,以定周太子之位。二十四年(前653)卒。子共公襄立。
曹共公曹襄(?—前618),春秋曹國國君。昭公班子。繼昭公而立。前653一前618年在位。周襄王八年(曹共公七年,前645),與齊、宋、魯、陳、衛、鄭、許之君盟於牡丘(齊邑,今山東聊城東北)。謀救徐伐楚。與齊師伐厲(楚與國,今湖北隨縣東北)以救徐。十一年(前642),與衛、邾助宋襄公平齊亂,以納齊太子昭。十二年(前641),不服宋,宋師圍之。十六年(前 637),晉公子重耳出亡在外過曹,公欲觀其駢脅(肋骨相連如一骨)。曹大夫僖力諫,不聽。二十一年(前632),晉伐曹,執公。後釋之。公乃會諸侯於許。周頃王元年(前618)卒。子壽立,是為文公。
曹文公曹壽(?—前595),春秋曹國國君。共公襄子,繼共公而立。前618一前595年在位。是時,晉楚爭霸,多次參與晉會諸侯之盟。周定王十二年(曹文公二十三年,前595),卒。子廬(一作疆)立,是為宣公。
曹宣公曹廬(?—前578),一名疆。春秋曹國國君。文公壽子,繼文公而立。前595一前578年在位。周簡王八年(曹宣公十七年,前578),晉謀伐秦,征師於諸侯。晉、齊、宋、衛、魯、鄭、曹、邾、滕之君會於京師。晉率諸侯伐秦時,廬卒於師。庶弟 (一作庶子)負芻殺太子自立,是為成公。
曹成公曹負芻(?—前555),春秋曹國國君。宣公廬庶弟 (一說為庶子)。繼宣公而立。前578一前555年在位。是時晉、楚爭霸,曹屢參與晉會諸侯,隨晉而征戰。周靈王十七年(曹成公二十三年,前555),晉以衛石買、孫蒯違盟擅取曹重丘(今山東茌平西南),執之。晉平公會諸侯伐齊,圍臨淄,負芻卒於伐齊軍次,子滕(一作勝)立,是為武公。
曹武公曹滕(?—前528),一名勝。春秋曹國國君。成公負芻子,繼成公而立。前555一前528年在位。既立,屢次參與晉會諸侯之盟及征戰。周景王十七年(曹武公二十七年,前 528),卒。子(氵頁)(或作頃)立,是為平公。
曹平公曹滇(?—前524),或名頃。春秋曹國國君。武公滕子,繼武公而立。前528一前524年在位。周景王二十一年 (曹平公四年,前524),卒。子悼公午立。
曹悼公曹午(?—前515),春秋曹國國君。平公(氵頁)子,繼平公而立。前524一前515年在位。周敬王五年(曹悼公九年,前 5]5),朝於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為聲公。悼公卒於宋,歸葬之。
曹聲公曹野(?—前510),春秋曹國國君。平公演子,悼公午弟。繼悼公而立,前515一前510年在位。周敬王十年(曹聲公四年,前510),乎公之弟通殺公而自立,是為隱公。
曹隱公曹通(?—前506),春秋曹國國君。武公滕子,平公(氵頁)弟。繼聲公野而立。前510—前506年在位。周敬王十四年 (曹隱公四年,前506),參與晉於召陵(今河南郾城東)會諸侯之盟,謀伐楚。是年,聲公之弟露殺公自立,是為靖公。
曹靖公曹露(?—前502),春秋曹國國君。平公(氵頁)子,聲公野弟。殺隱公通而自立。前506一前502年在位。周敬王十八年(曹靖公四年,前502),卒。子伯陽立。
曹伯曹陽(?—前487),春秋曹國末代國君。靖公露子,繼靖公而立。前502一前487年在位,既即位,好田獵之事。曹鄙人公孫疆亦好田獵,獲白雁而獻給曹陽,且言田弋之說,曹陽便喜歡上了他,並與他商討政事,使為司成。公孫疆說服曹陽背晉伐宋。周敬王二十二年(曹伯陽三年,前498),衛伐曹,克郊(今山東菏澤境)而還。三十二年(前488),鄭大夫以宋人有曹,乃鄭之患,不可不救。冬,鄭師救曹,侵宋。三十三年(前 487),宋破曹,俘君而殺之,曹亡。
曹國的後裔都姓曹,以曹伯為始祖。舊時定陶故城之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廟,額曰「西周舊國」,地方官歲時祀之。因曹姓是上古皇姓著姓,舊時菏澤、定陶二邑,凡曹姓納糧,每升較他姓減三文。《縣志》載,定陶為古曹國,曹伯墓在北門外,十七世皆葬於此。
5、他姓改作曹姓
後漢有曹嵩(曹操之父),本姓夏侯,後改姓曹,是為安徽曹氏。
6、少數民族曹姓
1)匈奴族曹姓。《晉書》載記有匈奴右賢王曹轂屯馬蘭山。又載有貳城胡曹寅獻馬3000匹,以寅為鎮北將軍、並州刺史。公元413年,北魏初吐京胡首領曹龍、張大頭等率部眾兩萬人,入蒲子(今山西隰縣),推曹龍為大單於。公元416年6月,並州胡人數萬落叛逃後秦,人平陽,曹弘被推為大單於。《晉書·世祖紀》有山胡曹仆渾,是投降漢人的匈奴族,演變為步落稽胡。
2)滿族曹姓。索佳氏改曹氏、索氏,分布於鄂爾坤、俄漠和、界凡、長白山、馬爾敦、大凌河等地。鄂托氏,後改為曹氏,分布於赫圖阿拉、葉赫、烏喇地方。
3)蒙古族曹姓。曹光明,鎮江人。曹。春林,法庫人。曹都,巴林右旗人。曹里鷹,原為民勤漢人,遷阿拉善族,起蒙古各察來台。
4)藏族曹氏。大通縣大通川土千總戶曹通溫布,番族,以曹為姓,清乾隆九年以功授職。
5)瑤族曹姓。泰國德伊兌村十二姓之一,原住南京,遷潮州府河楊河。元末大亂,又遷貴州,再轉遷泰國北部山區。
6)阿昌族曹姓。曹老莘,隴川縣芒東寨經師。曹秉薄,原為漢人,明洪武二年遷騰越,又到綺羅、羅文沖關璋,娶阿昌族女哄氏而成為阿昌族。一支遷路西縣高埂田為阿昌族。一支遷蘿卜壩成為傣族。一支到隴川縣小新寨成為景頗族載瓦支。
7)布朗族曹姓。勐臘縣倚邦土千總曹當齋,清雍正七年 (1729年)從征普思逆夷,殺賊有功,給土千總。
曹姓郡望堂號 堂號
「清靖堂」,又稱「無為堂」:西漢曹參,在蕭何死了以後,繼蕭何為宰相。他一本蕭何時的辦法,所謂「蕭規曹隨」。「省刑法,薄稅斂,無為而治」。老百姓因此歌頌他說:「載以清靖,民以寧一」。
郡望
主要有譙郡、彭城郡、巨野縣等。
譙郡是東漢末年從沛郡分出的。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河南兩省的靈壁、蒙城、太和、鹿邑、永城之間的地方。
彭城郡是西漢時設置的,東漢時改為彭城國。大約在今天的山東微山縣,江蘇徐州市、沛縣東南部。
晉時設置了高平郡,在今天的山東獨山湖、金鄉、巨野、鄒縣之間的地方。後來有多次變遷。漢時設置了巨野縣,在今天的山東西南部、萬福河北岸。
曹姓家乘譜牒 曹姓家譜介紹
一、修譜:
私家修譜早在宋時就例定每30年續修一次,清代民間修譜盛行時,曹姓很多支族約定每20年修一次,20年不修譜為不仁,30年不修譜為不孝。浙江餘姚道塘曹氏宗族約定10年一小修,20年一大修。清代和民國還編修合譜(聯宗統譜),民國益陽曹氏議定「合族通譜六十年一續修」。不過,關於修譜的約定因戰亂、災害或其他原因,往往很難實現。
清代一般由族長、支派房長、祠正、評事等組成,設管理、校正、分修、協修等職。民國修譜班子除了族中權力人物,還增設了有文化的人參加。設有總修(一般由族長擔任)、主修(出錢最多者擔任)、撰修(文化最高者擔任)、編修。還有贊修、督修、監修、同修、補修、校閱、總理(管財務)等職員。
㈧ 濟寧市有多少超過400人以上住宿的學校!只要是學校就行!商校技校都算!叫什麼名!
濟寧學院附中,全稱為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曾叫做濟寧師專附中,現已改名為濟寧學院附中。
濟寧師專附中全稱為濟寧師范專科學校附屬中學簡稱濟寧師專附中,地處孔孟之鄉、運河之濱,她秉承了數千年儒家文化之風范,汲取了悠遠綿長的運河文化之精華,形成了自己濃厚的文化特色。其前身是清華洞小學、實驗小學、濟寧市第七中學、濟寧市第四中學。1991年9月經濟寧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濟寧師范專科學校附屬中學,隸屬於濟寧師范專科學校。2000年6月原濟寧市第十中學並入附中,2003年7月1日,原濟寧市第六中學並入附中。目前,學校已形成一校三區的格局。
附中地處濟寧市中心繁華地帶,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現有101個教學班,學生5850人,在職教職工418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齊魯名師2人,高級教師128人,一級教師176人。學校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先後培養了市級拔尖人才1人,國家級優質課獲獎者4人,省級教學能手8人,省級優質課執教者37人,市級教學能手43人,市級優質課獲獎者76人。在1999年濟寧市第一批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評選中,全市共11名學科帶頭人,附中佔5人,另有12人被評為骨幹教師;在2003年9月濟寧市第二批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評選中,附中共有17人當選。
近幾年,附中在濟寧市城區中考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社會聲譽與日俱增,成為城區學生嚮往的濟寧市一流的「窗口式」學校。從1998年以來,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各類競賽,成績顯著,共有120多人次獲一、二、三等獎。從2000年至今,附中學生連續六年獲「山東省英語十佳」稱號,其中2003年陳曦同學獲「山東省英語十佳」第一名。2004年12月姜蘊璐獲首屆山東省「十佳中學生」稱號。2000年8月,在山東省「扭一扭」杯跳繩總決賽中,獲得集體原地跳第一名,集體花樣跳第一名。1998年附中被定為山東省教育科研重點實驗基地,1999年被山東省教科所定為首批創新教育示範學校,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的核心。2000年 9月 14日山東省小交警韻律操表演現場會在附中隆重舉行。2000年7月份山東省創新教育工作會議在附中召開,2003年10月山東省第三屆創新教育工作現場會在附中召開。濟寧師范學校
堅持德智體諸方面發展,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小學教師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南岱庄路47號
電話: 0537-2231760
山東省金鄉師范學校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中小學教育的師資,兼負一定的高師培養和中師培訓,向社會提供智力投資等服務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金鄉鎮中心東路29號
電話: 0537-8721047
山東省汶上師范學校
培養中師生,承擔小學教師培訓任務,發展高中教育。
地址: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愛國路6號
㈨ 溫州市第四中學的學校榮譽
全國寫作教學示範學校全國科技體育傳統校浙江省寫作大賽優秀學校浙江省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特色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溫州市「小文學家」基地學校溫州市「小科學家」基地學校溫州市「園丁杯」銀獎溫州市文明單位溫州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
溫州市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溫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先進學校溫州市排球特色學校溫州市航模特色學校溫州市德育特色學校溫州市海陸空模型培訓基地
知名校友黃欽康
(曾用名黃沈奇、黃琪) 1932年農歷十月二十齣生在蒼南金鄉鎮的河頭; 1947年金鄉小學畢業以後考取溫州甌海中學(現溫州四中),1949年5月參加浙南遊擊隊; 同年11月到市中(現溫二中)讀高中,之後,在溫州地區文工團從事革命文藝宣傳和小學美術教育工作; 1953年考入東北美專(魯迅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就讀期間受烏密風、李浴等教授指導; 1956年畢業分配到杭州杭絲聯,師從樓紫朗、吳錦琛等絲綢圖案設計名家,並從事絲綢圖案的設計; 1957年要求到大西北工作,歷任西安美術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印花布圖案展覽。 孫萬鵬 1940年4月16日出生於溫州市區五馬街一個裁縫家庭; 小學畢業於一小(現廣場路小學),初、高中就讀於溫州四中; 1959年以全省農類高考總分第一名成績錄取浙農大植保系(現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 畢業後分配至浙江省農業廳工作; 1982年就讀於中央黨校,一年後回省,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省農業廳長,全省最年輕的省農業廳幹部; 1986年至1987掛職兼任黃岩縣委書記。 一個偶然機會開始對華中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鄧聚龍教授的灰數學之哲學研究; 1991年開始正式出版《表現學》、《灰色價值學》等五部灰學著作; 1992年在武漢召開的全國第七次灰色系統大會上,宣布孫萬鵬為灰學理論創始人,並任全國灰色系統學術委員會主任。 至今,孫萬鵬已公開出版著作20部、500多萬字。國內已有100多所大學開了課。 陳燊 陳燊原籍甌海仙岩下林,1921年7月19日出生溫州大高橋; 年少時因種種原因,僅在高小和初中待過三四年; l952年考取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 1956年畢業後分配至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後至外國文學研究所,從事蘇俄文學的研究; 1985年他被評定為中國社科院外文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1年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他曾任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蘇聯文學研究會等理事; 《文藝理論與批判》、《外國文學評論》等雜志編委,並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計劃期間外國文學語言組成員等職;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 他的主要學術成果,他說自己是「又少又多」,說「少」,是指他所撰寫的論文約80萬字(不包栝其他文章); 這些論文的數量、質量,在我們研究員中還是居於前列的;
說「多」,是他所主編的兩套叢書、特別是《費·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共達120來冊,約4000萬字。 張文立
1935年出生於永嘉縣永中鎮(現龍灣區永中街道); 早年就讀於溫州甌海中學(現溫州四中); 1950年參加太順縣剿匪、土改等工作; 1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共黨史專業,1960年畢業留校,在哲學系中國哲學史研究室任教; 「文革」期間下放江西勞動; 1984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特批為教授;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國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等職。 南延宗 1907年2月5日,出生於今樂清黃華鎮南宅。 1922年,考上浙江省立第十師范學校(今溫州中學); 1925年,考入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地質系,受教於著名地質學家謝家榮(建國後為中科院院士); 1931年,進入「中央實業部」地質調查所,拜所長、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後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為師,成為中國地質學會會員; 1936年,寫成《地質圖上火成岩花紋用法之商討》; 1941年,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1942年,由於對中國地質礦產貢獻重大,獲得中國地質學會「趙亞曾紀念獎金」; 1943年,在廣西鍾山黃羌坪,第一次發現中國鈾礦; 1946年,任重慶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地質系教授; 1948年,回鄉任溫州中學初中部主任,兼任甌海中學教師; 1951年2月23日,因病逝世。 林冠夫 緣起:1999年,一次路過市區車站大道康宏大廈,曾看到大廈的牆面上鑲嵌的是林冠夫題寫的樓名,當時並不知道林冠夫何許人也,只覺得字寫得文靜有墨韻,頗具文人字的儒雅,心中一番驚喜,暗暗揣摩林先生可能是位滿腹經綸的學者; 常言道:「字如其人」,書法確實能顯示一個人的性格、氣度、學問、情趣,文人字向來為我所偏好,如同經年醉心品嘗綠茶而對普洱茶怎麼也激動不起來一樣,平庸的書法家彷彿是我並不喜愛的普洱茶;後經打聽,林先生原來是為紅學專家,而且名氣不小。 此後,我也就留意這位紅學專家了。 陳學文 1934年8月出生在樂清市北白象鎮蓮池頭村; 1945年考入甌海中學(今溫州四中); 1951年被選拔到青年團溫州市委工作; 1953年調入山東大學歷史系讀書; 1957年畢業分配到天津幹校工作; 1959年調回溫州四中任教; 就是在「文革」期間,他仍堅持學術研究不輟,潛心於明清史、中國經濟史的探索; 1980年在中國社科院招考中,被錄取後調到浙江社科院工作。 魯劍光 1922年12月出生在溫州,中學音樂教師; 從小喜愛音樂,抗戰期間曾參加「溫州青年歌隊」用歌產宣傳抗日; 1949年後,在小學當過音樂教師,後到溫州四中任教,也教音樂;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他深入民間,從群眾口中挖掘民歌,並進行記譜,然後在學生中傳唱,使《叮叮當》這首溫州民歌走向社會;他搜集的溫州民歌還有《河邊問答》、《叮當叮當》和永嘉民歌《介呢做窠》等,如今均已收入《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浙江卷》; 1982年退休,現為浙江省音樂家協會會員。 葉永烈 1940年出身於溫州市區鐵井欄一戶殷實家庭; 初中畢業於甌中(今溫四中),高中就讀於溫州二中,1963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 11歲在《浙南日報》(《溫州日報》前身)發表詩作,19歲寫出第一本書,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l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 至今,《十萬個為什麼》總印數超過一億冊,而取名於《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小靈通」手機用戶也將近一億,這兩個「億」是他豐富的精神財富; 葉永烈現為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 張乘健
(能受天磨真學者) 1944年夏歷正月初一日凌晨子時出生於溫州; 五歲就讀於西郊小學,1985年於溫州四中初中畢業,因「出身」問題不能繼續升學,同年底參加工作; 先後在冶金廠、藤橋區供銷社、市財政貿易辦公室、市商業屆、市供銷社、市副食品公司、市舊城改建指揮部小南路指揮部等單位工作; 1994年調入原溫州師范學院(現溫州大學)。 趙超構 1910.5.4-1992.2. 131926年自本校初中畢業 溫州文成龍川(龍川原屬瑞安)人,中國新聞泰斗、著名雜文家; 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談》等名作; 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上海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 1926年自本校初中畢業。溫州文成龍川(龍川原屬瑞安)人,中國新聞泰斗、著名雜文家,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談》等名作。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上海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 葉祥奎
1926.12- 2012.8.151947年自本校高中畢業。溫州龍灣人,中國唯一古龜鱉學專家、古生物專家,曾參與古龜鱉類命名和恐龍動物群研究工作,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著有《脊椎動物話古今》等書,曾參編《辭海》、《大網路全書》。曾任中科院古脊椎所爬行動物研究室主任。
王季思
1906.1.7-1996.4.61925年起至20世紀40年代三度在我校任國文教師。溫州永嘉人,著名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西廂五劇注》、《中國文學史》、《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等名作,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後一顆文化靈魂」。曾任民盟廣東省副主委。
夏承燾
1900.2.10-1986.5.111925-1927年在我校任國文教師。溫州市區人,被譽為「一代詞宗」「詞學宗師」, 存有《唐宋詞論叢》、《姜白石詞編年箋校》等經典巨著。曾任浙江省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張肇騫
1900.12.1-1972.1.181925-1927年在我校任生化教師。溫州龍灣人,中科院首批院士,北大教授,著名植物學家、植物分類學家、教育家,著有《中國植物志?菊科》、《中國植物科屬檢索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等書。
南延宗
1907.2.5-1951.3.71949年在我校任英語、化學、數學教師。溫州樂清人,中國鈾礦的發現者,被譽為「我國鈾礦地質的先驅」「中國鈾礦之父」。
梅冷生
1895-1976.71945年在我校任國文教師。溫州市區人,著名文史學者,被譽為溫州地方文獻的「守護神」,著有《館藏古書目錄》、《溫州地方史資料》。曾任溫州市圖書館館長、市文管會副主任等職。
游任逵
1917-1986.3.31945-1950年在我校任國文、歷史教師。溫州瑞安人,古代文學專家,被譽為中國古典文學「活字典」、「東甌一代名師」。曾任溫州師范學院中文科主任。
戴家祥
1906.4.11-1998.5.301944-1949年在我校任國文教師。溫州瑞安人,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經學家,中國「金文研究第一人」,師從王國維,著有《牆盤銘文通釋》、《金文大字典》等書。
學校領導
校長 :蘇小平 副校長:蔣昭俠副校長 :葉德漢 校長助理:陳立鋼校辦主任:蔣為堅 副主任:蔣莉青政教處主任:林甲景 副主任:陳飛展教務處主任:陳克 副主任:潘略輝、盧華軍總務處主任:葉曉敏工會主席: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