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培訓實踐目的意義
A. 實訓的意義和目的總結是什麼
實訓的意義和目的總結如下。
一、實訓的目的
本次實訓的目的在於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個人與社會的溝通,進一步培養自己的業務水平、與人相處的技巧、團隊協作精神、待人處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希望能幫助自己以後更加順利地融入社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來說,學校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的工作環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學校主要專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社會主要專注於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要適應社會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強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外,還必須要親自接觸社會參加工作實踐,通過對社會工作的了解指導課堂學習。
實際體會一般公司職員的基本素質要求,以培養自己的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
二、實習的意義
實訓在幫助應屆畢業生從校園走向社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給予高度的重視。通過實習,讓自己找出自身狀況與社會實際需要的差距,並在以後的學習期間及時補充相關知識,為求職與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識、能力准備,從而縮短從校園走向社會的心理適應期。
B. 培訓的目的和意義分別是什麼
培訓的目的:
1、發展培養對象的職業能力,使其更好地勝任現在的日常工作及未來的工作任務。在能力培訓方面,傳統上的培訓重點一般放在基本技能與高級技能兩個層次上,但是未來的工作需要員工更廣博的知識。
2、培訓員工學會知識共享,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來提高企業競爭力或服務能力。同時,培訓使員工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為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果提供幫助,因為員工提供更多晉升和提高收入的機會。
培訓的意義:
1、有利於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企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為進軍更大市場打好人才基礎;另一方面,員工培訓可提高企業新產品研究開發能力,員工培訓就是要不斷培訓與開發高素質的人才,以獲得競爭優勢。
2、培訓有利於改善企業的工作質量。工作質量包括生產過程質量、產品質量與客戶服務質量等。毫無疑問,培訓使員工素質。職業能力提高並增強,將直接提高和改善企業工作質量。
3、培訓有利於構建高效的工作績效體系。在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員工技能和角色不斷變化,企業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重新設計,比如建設團隊。今天的員工已不是簡單接受工作任務,提供輔助性工作,而是需要參與企業管理。
4、培訓可以滿足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傳播企業價值觀、宗旨、精神等。在現代企業中,員工的工作目更重要的是為了「高級」需求——自我價值實現。
C. 學習英語口語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能夠流利的與老外交流,如果只會寫和讀英語,不表示你真正會英語,因為實際生活中,口語最重要。
學好英語口語的用處:
提高自己的素質。
可以教小孩子學習英語口語。
可以交到更多朋友。
可以獲得更多的機遇。
可以更好地欣賞英語電影。
日常生活中偶遇老外時,可以與他們進行寒暄。
出國旅行、學習或者工作時,不用請翻譯。
便於學習外國的文化,並進行跨文化交流。
幫助我們提升自信,增加個人魅力。
為外企工作打下基礎。
空閑時做家教掙錢。
也可以去做口語培訓講師。
一、多聽
少兒語言學習多偏向於「聲音」的刺激,因此,小耳朵變成了接受新訊息地小雷達,「聽」成為寶寶快速吸收語言的開端。讓寶寶時時處在一個聽外語的環境中,除了隨時播放外語教材的CD以外,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外語兒歌CD,為孩子播放輕鬆快樂的英語歌謠,會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方式。輕鬆快樂的旋律加上淺顯易懂的歌詞,很快地,寶寶便能朗朗上口,輕松學會歌詞中的單詞和簡單用語,並牢牢記住,學習的速度將是顯而易見的。
二、多看
除了聽覺刺激的潛移默化之外,還能利用視覺上的刺激,來幫助孩子強化學習印象。選擇寶寶喜歡的卡通動畫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活潑的動畫、可愛的角色以及劇情的吸引,讓孩子很自然地進入虛擬的情境中,熟悉英語說法,學會用句型,增強聽、說能力。建議家長一定要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進行。
三、多玩
「玩」是孩子注意力最集中、學習力最強的時候。通過游戲的方式,免去壓力,讓孩子快快樂樂地學習。因此家長要選擇有啟發性、互動性和趣味性的圖書。年齡較小的可使用卡片幫助孩子學習簡單的單詞。年齡稍大時,可利用多媒體互動的方式,通過動畫、圖像、聲音、文字的組合,來引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多說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在車上播放英文童謠。吃飯時時常問孩子:「What is this?」讓孩子知道肉是「meat」,魚是「fish」。也可以用簡單的英語同孩子交談。
五、小眼瞧一瞧
光靠輸入語言是不夠的,還要有效地運用有意義、有清楚圖畫的卡片,從語音、單詞到語句。讓孩子完整地了解外語的運用模式。另外,故事書、動畫影片對孩子來說也是很有趣的學習,不需特別翻譯,借著生動的圖片,就能讓孩子進入一個有趣的外語世界。
六、聽音樂學外語
通過充滿輕松旋律的童謠,可以糾正孩子的語調、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快樂地融入外語的學習中。而音樂的韻律性不但能讓孩子感到開心、愉快,也能加深他的記憶力。
七、親自動動手
最好的語言學習方式,就是親身去體驗。
八、建立完整概念
每個單詞與句型不能之出現一次,通過不同的方式,音樂、動畫、親手製作卡片等方式,加深寶寶的印象和理解力。
D. 培訓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培訓機構培訓的目的和意義是通過培訓機構的培訓,提升被培訓者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拓展被培訓者的就業機會,為社會發掘更多的人才,提高社會的生產勞動利用率培訓機構的培訓目的和意義在於,培訓機構是國家級培訓的補充和發展。
就企業而言,對員工培訓得越充分,對員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發揮人力資源的高增值性,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培訓的目的是:
1、長期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戰略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2、年度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年度經營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3、職位目的:即為了滿足員工高水平完成本職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經驗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4、個人目的:即為了滿足員工達成其職業生涯規劃目標需要而由企業提供的培訓。
E. 培訓的目的和意義
(一)培訓的目的 從滿足企業經營需要的角度講,企業培訓大致有四個方面的目的:
(1)長期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戰略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2)年度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年度經營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3)職位目的:即為了滿足員工高水平完成本職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經驗而採取的培訓活動。
(4)個人目的:即為了滿足員工達成其職業生涯規劃目標需要而由企業提供的培訓。
企業在制定自身的培訓規劃中,應當清楚地體現出培訓的不同目的。
(二)培訓的意義
近幾年來,培訓成了很時髦的事情。「我要培訓」的呼聲愈喊愈烈。我們確實需要培訓,但絕不是單純為了趕時髦,更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培訓的意義是有所不同的。
1、從企業角度來說
(1)培訓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
(2)培訓可以增強企業凝聚力。
(3)培訓可以提高企業戰鬥力。
(4)培訓是高回報的投資。
據美國培訓與發展年會統計:投資培訓的企業,其利潤的提升比其他企業的平均值高37%,人均產值比平均值高57%,股票市值的提升比平均值高20%。
在過去50年間,國外企業的培訓費用一直在穩步增加。美國企業每年在培訓上的花費約300億美元,約占雇員平均工資收入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國跨國企業包括麥當勞都開辦了管理學院,摩托羅拉則建有自己的大學。這些對中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培訓範例。
(5)培訓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對於企業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培訓有時是最直接、最快速和最經濟的管理解決方案,比自己摸索快,比招聘有相同經驗的新進人員更值得信任。
F. 怎樣開展有效性的英語實踐活動的論文
一、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內外許多先進的教育理論,比如:建構主義理論、任務型教學理論等,正在被論證、實踐和運用,借鑒這些理論,結合我國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我們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就是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是這些理論整合後的的綜合運用。那麼,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和意義究竟是什麼呢?通過實踐,我認為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從獲得知識的角度講,是為了把英語學習從課本延伸到實際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知識、自主的學習知識,通過這一過程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全面提高其英語素養;從培養能力的角度講,是為了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換言之,以往的英語教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重間接知識的學習,輕直接經驗的獲得;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探索;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整體素質的提高,如今的素質教育則強調通過創設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各種活動,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造能力在豐富多樣的自主活動中得以充分發揮。
二、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程序:
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以跨學科的專題學習為主,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時空天地,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整體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各方面素質協調發展的能力。故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不能只依靠課堂,它必須以課外任務輔助課堂任務、課堂任務延伸到課外任務為模式,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和主動學習意識為出發點來策劃各項活動,並通過學生親身實踐,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用語言進行交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自學和運用英語的主動性,並培養學生的經濟意識和組織能力。
要開展好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應該具備以下六個程序:
首先,要讓學生選擇好實踐的主題,並按照自由組合的原則,組建活動小組;
其次,讓每個活動小組制定好他們開展活動的方案和計劃;
第三,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的成員的相互協作,不斷調整他們的活動方案直至最合理;
第四,老師和學生總結和評價活動的全過程和結果;
第五,小組展示他們的活動成果;
第六,小組活動後的反思。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原則、設計和實例:
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成敗的關鍵在於活動的設計和定位,教師在選題的時候,要遵循以下原則:
1、開放性原則
選題最好是能和學生的課本有聯系的,活動的目的是對課本知識的補充和外延;活動內容應不拘於教材,應是廣闊的社會生活。生活是英語教學的源頭活水,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界限,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聯系、學科間融合的活動,使活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為學生所喜聞樂見,體現美國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主張。如:在學完英語書人教版第四冊第二單元shopping後我和學生開展跳蚤市場買賣 的英語綜合實踐活動;針對現實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的特點,我讓學生進行常見英語標牌歸類 、廣告英語收集、常見國際互聯網英語的歸納、尋找廣東話中的外語等活動,這些活動內容來源於社會生活,使學生感到親近、親切。
2、實踐性原則
選題必須要能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必須要貼近現實和學生生活實際,而且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策劃和設計他們的活動方案。因為實踐活動是兒童發展成長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形成實踐能力的載體。教師要提供充足的時空,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耳,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又把已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在實踐中獲得真知、真能。如:我和學生開展的大家來辦有聲英語報 的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生動有趣又簡便易行。通過編輯、展覽、匯報、評比等系列活動,鍛煉學生收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設計理念,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及鑒賞美的能力。
3、自主性原則
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應該是學生認識社會和擴大知識面的寓教於樂,寓教於學的過程。它將研究性、知識性與綜合能力融為一體,為學生提供自由地想,做,說的條件,並充分重視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如:接合初中英語課本學完聖誕節、感恩節的相關內容後,我讓學生進行以英語國家重要節假日、中外節日及習俗、中外禮儀差異的綜合實踐活動;學完食物方面的內容後,我讓學生開展主題為不同國家飲食英語及文化異同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帶著疑問和極大的興趣自己解決了在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困惑,從而達到了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學習英語、學會英語、使用英語、真正成為自己學習和活動的主人、實現自己的特長,體現自身的價值的目的。
以下是我指導學生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不同國家飲食英語及文化異同的案例設計:
a design of concting english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what do people ea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1.purpose:
2. significance:
3.subject:investigating food cul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4. methods:
5.procere:
5.1 time arrangement
5.2:choosing subject
5.2.1 divide into three groups and assign different tasks
group1:investigate food culture in china
group2:investigate food culture in england and america
group3:investigate food culture in japan
5.3:material collection and adjusting their plan
5.4:performance exhibition
after participating the activities, each group will show their results and try to present their performances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group 1:
a. to introce traditional food (pictures and computer materials show)
b. to introce cooked food (pictures)
c. to introce morning tea of guangdong.(廣東茶文化)
group2: to introce western-style food. (acting)
a. english food and american food (acting)
b. fast food( video show)
group3: to introce japanese food.(computer materials show)
5.5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
5.6 summary by students
5.7 comment
5.7.1 students comment
5.7.2 teachers comment
四、結論
實踐證明,通過開展多層次、綜合性的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是全面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方法,而且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益嘗試。
(一)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學生個體充分發展創造空間。
主動學習是對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體現,它提倡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包括探究學習、解決問題學習、交往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這種方式的教學,使學習者通過對學習對象的主動操作、探索、加工、改造和創造等實踐活動來實現自我發展。
1、活動課程使全體學生都產生主人翁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和小組的合作學習承擔責任,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學習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有助於學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2、能促使學生暢所欲言,在師生、生生之間建立起平等的對話的機制,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安全的交流環境,減輕學生個體的孤立感和焦慮。
3、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提供機會,了解彼此的看法和所關心的問題,讓不同的意見和看法相互交鋒,產生思想上的火花,促使師生、生生之間反思自我以及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最終生成新的、對自己有意義的知識。
4、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自我發動、自我選擇、自我組織、自我指導、獨立思考、自我評價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自我鍛煉的活動,促進他們個性和特長的形成,真正成為具有主體意識和自主能力的人。
(二)以體驗為教學基本內容,全方位發展學生的能力。
現代知識觀強調由學問性知識向體驗性知識的轉換,要求學生通過親自接觸事物,進行操作、觀察、實驗、探究體驗等具體的活動和在個體的主動和能動以及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獲得直接經驗。因此,在教學中,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實踐,選擇能體現可感知、可指導、可推動的體驗活動,調動學生的情感、知覺、思維、注意等一系列功能共同參與體驗,關心他們所獲得的體驗以及他們的追求,學生通過實際運用英語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從而不僅激起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質量,鍛煉了實踐能力,發展了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三)重視培養能夠承擔社會責任、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並最終形成對社會關懷的態度,為和諧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活動課程大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從小我的世界跨入廣闊的場的世界,引導學生接觸社會、走進大自然,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使他們在身臨其境中增長才幹,在體驗中認識世界;而其中滲透的道德、審美、哲學、藝術等思想,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認知領域,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向整體化發展,同時也發展學生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其終身受益。
G. 雙語教學的目的及意義
實行雙語教學是各民族共同繁榮政策的重要體現。自從建國以來,黨和政府對在政治上獲得平等權利的少數民族採取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的民族語言政策,為部分沒有文字的民族制定了文字,為已有文字的民族有又一步規范和改革了舊文字。
同時,根據各民族地區普及基礎9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少數民族由於不懂漢語而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的實際問題,決定改制雙語教學,在招收少數民族為主的學校,有條件的採用少數民族文字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授課,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向全國大力推廣通用及標准普通話。
實踐證明,實行雙語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及作用。
在各民族地區的一些學校和一些民族學校中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雙語教學有利於民族教育的發展,符合當地群眾的需求。實行雙語式教學的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以民族語言為教學語言,使用民族語文課本,學生可以在標准國語的幫助下,逐步學習漢語言與其他科學文化知識,並順利通過漢語言這一關,以民族語為母語、對漢語接觸較少的學生,減少了因直接進入漢語言環境導致的語言障礙而帶來的學習困難,可以縮短兒童的教育進程,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提高了入學率率,更有利於民族教育的普及,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將其應用於成人掃盲教育,成效也十分顯著。
推行民族語與漢語並重的.雙語教學,是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種手段,符合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語言不僅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青少年在實行雙語教學的學校中,不僅能夠學習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識,還能夠通過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的學習、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與歷史,有利於民族傳統文化的保留與發展。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地區及民族之間的交流日益廣泛,而且大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信息主要靠漢語傳播。
學好漢語,少數民族便可以充分地借鑒、應用國內外的先進經驗與技術,發展本民族的社會經濟與文化。作為族際語,漢語也是各民族間進行交流、增進了解,共同締造一個繁榮穩定社會的必要工具。至此,雙語教學尤為重要。
H. 求助:英語口語訓練的必要性
英語口語測試的必要性及口語能力的培養
台州市書生中學 王珍芬
一、口語交際能力測試的必要性
在2000年3月版《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第五部分即教學評價中指出:「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並重的原則」。……要積極創造條件將口試列入學期、學年考試項目。大綱還明確提出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當今世界,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重要工具。對英語學習者來說,能夠在各種語境中進行口頭表達是至關重要的,他不僅要掌握語法、詞彙及發音等方面的知識,還要考慮所說的語言要符合所處的語境,交談對象及談話目的等要求。Bachman(1990)認為交際涉及到語境與話語兩者間的動態轉換。因此,口語交際能力在交際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己不言而喻。
口語能力是任何語言學習者的一項重要技能,也是交際能力所包含的重要技能之一,許多語言學習者都不約而同地把獲得口語能力作為學習的首要目標。在正式考試中不包括口語能力測試就不利於語言學習者能力的綜合發展。但從現在外語教學的現狀和實效來看,由於中考沒有口語測試這一項目,外語教學嚴重存在重書面、輕口語的現象,不少教師認為初一、初二可以搞些口語對話,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到了初三3則怕搞口語訓練會影響復習及筆試成績,因為中考畢竟是一張試卷定終身。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他們忽視了在起始階段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致使學生用英語自我表達心理傾向在初期就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在實際的場景中很難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聽不懂或聽得懂而說不出來,英語教學就成了「啞巴」教學。因此課堂教學死氣沉沉,學生學得厭倦,甚至怕上英語課,嚴重影響了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的正常發揮。在長期「啞巴」教學的影響下,學生所學的語言材料語言和知識不能經常反復鞏固。學生對外語學習逐漸喪失信心,最後造成大面積不及格,二極分化嚴重。由此可見,學生的口語能力的培養在外語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廣大英語教師必須引起重視。因此我認為在測試學生英語水平時必須堅持執行口語測試制度。有了口語測試這一項目,師生雙方都會重視平時口語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最終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交際能力。
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形成與措施
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關鍵不僅在於教而在於學;英語課成功與否,關鍵不僅在於學生掌握了多少語言知識而更在於他們掌握了多少語言技能。強調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核心。經常性開展有意義的口語活動,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口語能力,而對話表演正是英語教學的主要教學活動。在對話表演活動中,每個學生都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做,老師只是幫手、導演或組織者,而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不是演講者與聽眾的關系,而是指導者與表演者的關系。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大量言語實踐活動,使學生敢於開口,進而獲得語言基本技能。
1、模仿對話
(1)限時不限量對話:模仿、背誦一定量的最簡單的日常會話句子和課堂用語,要求每位同學熟背20-50個句子。例如:
①A. Hello,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
②A. How are you? B. Fine, thank you.
③A. What day is it today? B. It』s Monday.
④A. who』s on ty? B. I am.
⑤A. what are you doing? B. I am reading.
⑥A. Excuse me, where』s the toilet? B. This way, please等。
首先同學互相回答,然後適當調動座位,好差同學搭配,要求倆倆同學在限定時間內(一分鍾)進行回答,起始階段不限量,以組與組比賽方法進行,看哪一位同學問答得最多、最快、最流利,這樣同學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初中同學活潑、好動、模仿力和記憶力都很強,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激發了學生學英語興趣,整個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做到了全班同學人人開口。
(2)限時限量對話:在做到全班人人開口的基礎上進行限時限量的對話,要求倆倆同學在一分鍾內完成十五個「問答」,採取主觀與客觀相結合原則,第一,同學之間互測;第二,老師抽測;第三,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方法測試,這樣效果很好。吳宇民同學插到我班前在校外曠課一個學期,剛進來時幾乎不會開口,但通過同桌同學的幫助和督促,從「啞巴」開口,到完成5至6句「問答發展到17個」問答。經過測試,全班每位同學在一分鍾內都能完成15個以上的問答。
(3)接龍對話:用接龍形式提問,即一個同學在回答上一個同學提出的問題後,再提出一個問題,請下一個同學回答。提問內容隨著學生英語知識的增多而加深,再結合課本所學內容進行提問,能啟迪思維,培養聽說能力。
2、情景對話
口語受情景的影響,情景對口語起支配作用。根據不同場合和課文學習內容,需要組織不同的題材進行情景對話。如教Book I Unit 29. Shopping時,我准備了好多實物,如學慣用品,pen, pencil, eraser, pencil-box, knife,books,吃的東西,bread, eggs, cakes, bananans,apples,oranges等。把它們擺放在講台桌上,布置得像小賣部一樣,讓學生知道,這節課我們將要學會用英語講怎樣購物,而且這些東西都將低價出售,請同學們准備好人民幣,買你所想買的東西,這樣學生的求知慾會很高,而且每個人都想有機會買到東西而渴望老師教他們講。在教會學生怎樣買、賣東西後,就讓他們扮演角色,尤其對表演售貨員的同學進行嘉獎。如他能賣出一隻蘋果,就獎給他一隻蘋果,就換給他一隻蘋果,賣出二個桔子,就獎給他二個桔子,這樣同學們都爭著想當售貨員。這節英語課幾乎全班同學都參與,甚至他們忘記了在課堂上,而是在商店裡購物,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強烈求知慾中我們就可以輕松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3、創作對話
(1)命題對話
①利用實物進行命題對話。如教Book I, Unit6, Lesson 23, 我就設置一個打電話的情景,事先准備好兩個電話機或手機,學生在學了「A Telephone Call」後就讓他們倆倆表演。
②角色對話:讓學生按對話的角色上講台進行表演。例如Book II(下)Unit22,What a good kind girl! 這節課,讓五個同學組成一組,分別扮演劉梅、老大娘、警察、丈夫,旁白等五個角色進行對話表演,使同學們在角色表演中掌握「問路」的常用語。「角色對話」不僅提高了同學們對課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且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自由對話:學生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談論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家庭、朋友、學校、工作、運動等都是學生最好的對話內容。這是一種適合學生好奇心的對話,具有一種吸引力,當學生們發現他們能用所學詞彙、語音、語法來自由地講話,是多麼的高興啊!
三、進行對話表演是口語入門的保證
各種對話表演是促使人人開口的保證,它能使人人動腦、動耳、動眼、動口,課堂氣氛活躍。不僅鞏固復習了所學的語言、詞彙和語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連有些膽小、內向的同學也受到鍛煉,使班級同學人人敢於開口講英語,調動了各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語音和語調是語言重大要素之一,也是進行對話的條件之一,一個學生不能掌握正確的語音和語調,連一個句子,或一小段話也聽不懂,說不出,當然更談不上口語能力的培養。語音、重音、語調、語氣都是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這一切都將通過各種對話得到充分的實踐。
四、注意事項
1、持之以恆。堅持每堂課進行5-10分鍾各種對話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2、口試:用口頭形式來測試學生的聽說語言能力。
①能力測試:不限定時間,讓學生提問,回答問題,看圖說話,復述或表演課文。通過以上口試形式來考學生掌握、運用外語能力。
②速度測試: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一定量的口試內容。例如一分鍾內要求完成15個問題,這就是考查學生正確回答問題的速度。
3、學用結合。隨著各種對話的深入,逐步引導學生把句型操練,課文學習與口語活動有機地聯系起來。彼此相輔相成,學用結合。在提高口語能力基礎上擴充詞彙量,鞏固語法掌握正確語音和語調。
實踐證明,從各種對話入手,進行口語訓練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它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聽說能力和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各層次學生的能力得到應有的發展,學習的潛力進一步得到發展,學生在鍛煉了說英語的同時,聽、讀、寫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獨立運用英語的能力大大地增強。這樣,由於口語訓練促進了英語學習進入良性循環之中,英語的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得到相應的提高。下面是一個普通班與一個試驗班的口試和筆試成績對照表。每班學生數均為50人。
口 試 成 績
普 通 班 試 驗 班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A 2 3 5 10 8 2
B 4 6 3 12 6 1
C 5 7 3 5 4 2
D 3 5 4
初三(上)期終統考成績
分欄數
班級 90-102 80-89 70-79 60-69 50-59 50以下 平均分 優秀率 及格率
普通班 12 6 12 10 4 6 72 30% 80%
實驗班 25 13 9 2 1 0 88 66% 98%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2000
2、胡春洞(主編)《英語測試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陳林華「語音能力,外語能力,交際能力」,《吉林大學科學學報》1999-3
4、《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1-5期
5、張思中外語教學系列叢書《外語教改論文選》
I. 英語口語技能實習目的
口語實習報告
在2010—2011學年的第一學期的第二十周,**學院外語系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口語實習。語言作為一種人際交流的工具,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眾所周知,語言不外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作為一名英語專業的學生,口語是體現水平的一種表現,特別是現代大學生,練習好口語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但是在現在學校,考試只靠一些傳統的語法,枯燥與乏味。要想有一口流利的口語,必須下苦功夫。經過這幾天的培訓那是我認識了自己的不足與缺點,但是也有了一些全面的認識。特別是學習了許多實踐經驗,那些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總之這次口語實習讓我收獲很多,也總結了許多經驗與感想。
一,實習前的弱點與缺陷。
在此之前,覺得口語是乏味的,而且就算學習了,也沒什麼進步令人沮喪。
雖說英語已經學習了一年,並且也上了語音課,但我的口語似乎並不盡如人意。總覺得自己的水平不如意。以前都不敢說,怕自己參有濃重地方口音的英語會令他人不舒服,所以不敢說,不想說,不會說,不懂怎麼說。即使我是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但我對校園英語可以說知之甚少,對歐美各國的文化也知之甚少。有時自己都不敢說。其次發音也是我一個頭痛的問題,一直為自己的不純正的發音而苦惱。身為一個專業生,英語並不比非專業生好多少,甚至比他們都差。然而在這次口語實習過程中,我知道了很多。
二,實習的過程與內容。
我們在一個星期里徹底的學習了有關校園英語的方方面面。對各種話題進行討論,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講解,同學一問一答,辯論,師生互動的形式,分成五個部分認真的學習了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種方面的英語表達方式,提高了我們的綜合能力,真是受益匪淺啊。
J. 為什麼要組織員工英語培訓企業員工英語培訓的重要性
然而,如果你的員工都沒有參加過英語培訓,當有外商將賺錢的生意送內上門的時候,你也容只能捶胸頓足,讓到手的鴨子飛走了。哪怕這個時候你趕緊組織員工進行英語培訓,或者急招一批懂英語的新員工進來,黃花菜也都涼了,你就只能歇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