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培訓 » 英語培訓學校萬聖節活動目的

英語培訓學校萬聖節活動目的

發布時間: 2022-09-11 00:52:37

1. 萬聖節的活動有哪些

萬聖節的活動有哪些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通常叫做萬聖節前夜。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遠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聽上去就“毛骨悚然”。那麼幼兒園萬聖節的活動有哪些?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吧!

萬聖節

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每當萬聖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

“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trick or treat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

“神秘魔窟”

活動目的

1、通過扮演,進一步讓幼兒感受萬聖節的氣氛,體驗西方節日的快樂。

2、通過游戲,鍛煉孩子的膽量和辨別能力。

活動准備

1、活動前准備:進行幼兒園內環境布置,營造萬聖節氣氛,製作的南瓜燈布置在教師門口櫃子上及操場周圍。製作“神秘魔窟”游戲入口。

2、家長及幼兒著萬聖節的服裝及道具入場。

3、室外南瓜燈(模擬可操作)、活動背景(噴繪)及汽球。

4、幼兒園准備糖果若干(一個班一個顏色糖果),家長准備麵粉若干。獎品:大棒棒糖若干

5、游戲材料准備(若干個糖果系在2根2米長的繩子上,汽球橘色和黑色各4包,衛生卷紙40卷)。

6、一切工作人員著骷髏服裝。

7、各班場地分配。

8、音樂准備:恐怖音樂、演出音樂。

活動流程

1、主持人介紹本次活動。

海王班幼兒節目開場,拉開活動序幕。where is the monster mummy ?(孩子們呼喊魔鬼媽咪在哪裡?老師們呼叫著從班級人群中跑出來) 此環節控制在3分鍾

2、副班與助教帶領孩子們手搭肩組織一起站在活動場地的里圈,班主任帶領家長同樣的方式站外圈,隨著主持人的呼叫“僵屍party”開始。音樂起,按音樂舞動,結束時由老師帶領家長及孩子做著僵屍的動作回到位子上。

3、主持人介紹集體游戲活動環節,介紹以下游戲玩法:根據孩子年齡特點進行:(聽主持人口令,口令開始想參與游戲的幼兒速跑到活動地點,口令結束後為止,以活動場地人數為參與游戲人數標准)

小班、中班組 《跳跳摘糖果》

玩法:幼兒站在已綁好的糖果下,聽主持人口令最快摘到一顆糖果者速把糖果交給主持人。

大班、學前、幼一:《木乃伊包裹》

玩法:家長在規定時間內用衛生卷紙把孩子包裹成木乃伊者為獲勝者。

獲前三名的孩子可到主持人處領一個大棒棒糖果。

(一個游戲可同時分兩組進行) 此環節控制在20分鍾

4、游戲活動後,主持人號召全體的大鬼小鬼集合(家長及幼兒),介紹集體游戲《魔窟冒險》(全場關閉燈光,家長及幼兒需閉眼傾聽主持人講游戲規則,這時班主任帶領班上老師悄然從操場小門進入魔窟隱藏,家長原地等待傾聽規則),隨後當主持人發令音樂起時家長帶領幼兒速從“鬼洞”(幼兒園一樓入口)進入“危險區”《神秘魔窟》尋找自班班主任老師(其他教師隱藏並在其過程進行恐嚇干擾),家長找到老師後必須提示孩子說:“trick or treat”,班主任老師發給孩子一顆糖果以示找到了,家長和孩子並拿著糖果速回到戶外自己的位子。班主任根據糖果數量(一個家庭一個)驗收找到自己的人數,糖果全部發完的班主任速到活動場地與班上家長匯合並報告主持人 ,主持人統計結果。最後一名回來的班主任,由班主任帶領家長進行游戲懲罰:家長和孩子面對面,主持人將裝有麵粉的黑色汽球放在兩人身體中間,按主持人的口令,用身體將汽球擠破。

Happy Halloween!

活動時間

2016.10.26 ——2016.10. 31

活動目的

透過萬聖節節慶氣氛的引導,讓孩子感染跨國文化的異同處並藉由活動製造機會讓孩子可以適時的盡情調皮搗蛋。

活動准備

1.有關萬聖節節慶的故事童書,圖片或網站的資料

2.萬聖節的應景音樂

3.萬聖節相關的布置物品例如:南瓜布置品,巫婆布置品,骷顱頭等一些應景的恐怖物品來襯托環境

4.奇裝異服的裝扮比賽

活動流程

1.先利用一些與halloween有關並且有趣的童書、圖片或網站資料來吸引小朋友對萬聖節有印象並產生興趣。並且可以利用這個學習機會導入讓孩子能夠發表對恐怖事物一些感受及想法,並藉此可以排除對新事物嘗試的勇氣。

2.與小朋友進行一連串的相關應景的布置品,最後也可以與小朋友進行班級教室的共同布置。全校師生一起來營造熱鬧的萬聖節環境。

3.活動中也可以延伸至一些相關的萬聖節食品的製作或品嘗,例如:南瓜派,南瓜糕,南瓜濃湯,南瓜餅等等。

4.製造萬聖節情境,並適時的撥放相關音樂。因為音樂有的比較異類,所以小朋友要先進行心理建設,避免進行活動時產生恐懼心理。

5.最後階段請營造氣氛讓孩子產生期待最後一天的大活動的進行。

6.最後一天的.親子間配合的大活動可以有:鬼屋探險,獎鬼故事比賽,萬聖節猜謎比賽,尋找南瓜派,咬蘋果比賽,咬糖果比賽,吹麵粉比賽或是安排校外的trick or treat活動等等。但是務必一定要事先與校外協助配合單位的人說明活動流程及應該准備物品的份量以便當天活動順利的進行。

"童心童樂"

活動目的

1、讓孩子能初步知道國際的文化色彩,感受異國的風俗節日。

2、讓孩子在游戲中快樂的學英語、講英語。

場地安排

大操場:大b—中d、大c—小e、中a—小a

天台:中b—小c、中c—小b

二樓大堂:大a—小小b、中e—小小a

三樓大堂:大大班(a組)—小d,(b組)—小小c

活動准備

1、糖果、面具(吸血鬼、巫婆、幽靈、怪獸、骷髏、南瓜娃娃)、巫婆帽子等;

2、各班創設萬聖節環境,製作一些蝙蝠、南瓜燈及頭飾放在英語區,並加上英文;

3、音樂:萬聖節主題歌《trick or treat 》;

前期准備:

1、提前教會孩子熟悉游戲中角色,減少在游戲活動過程中的恐懼感,熟悉角色英文及相應的句子。

2、熟悉主題歌“trick or treat”的旋律。

活動流程

活動前期先讓孩子熟悉鬼怪角色,游戲過程中播放主題歌曲,讓孩子愉快輕松的游戲。

1、游戲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分組游戲活動。

游戲一:怪獸,怪獸,幾點鍾?

老師帶上面具(幽靈、巫婆、怪獸、骷髏、吸血鬼),例如:帶上巫婆的面具,小朋友就說:“witch,witch, what’s the time?” 老師對著孩子說“two o’clokd……”,當說到“ten o’clock”時,就去抓小朋友。接著又換上不同的面具,如此交替玩。

游戲二:go and stop

老師站到最前面,孩子站到最後面,老師發號施令“go”,孩子們馬上跑上去,老師發號施令“stop!”,孩子們馬上停下來,這時候老師拿出面具(每班有六個)問小朋友:“who is it?”(小班和小小班只學3個)。小朋友讀出後,老師又發號施令“go”,如此反復。

2、討糖:游戲結束後,親親班對應年齡小的班級先回課室,老師關門關燈,落窗簾,幾位老師分散帶著孩子藏起來,老師手拿糖果,藏好後年齡大的班級帶上面具來討糖,找出藏起來的小朋友並說上一句“trick or treat(不給就搗蛋),老師和幼兒將糖分給討糖的小朋友每一顆。

3、吃糖:分兩組大帶小拉圓圈,玩大南瓜小南瓜游戲(南瓜變大圈拉大,南瓜變小圈縮小)

年齡小的幼兒坐下,年齡大的班級幼兒表演主題歌“trick or treat”律動。

4、各鬼怪的主人公出來與小朋友道別,分享游戲的快樂,結束活動。

;

2. 急需英語培訓學校聖誕節活動方案

聖誕夜狂歡Party、化妝舞會!要求每個男生用英語贊美一個女生!女生滿意了男生的贊美,就要請男生跳支舞,如果女生不滿意,則要自己唱一段英文歌!最後選出Party queen party King!被選出的人上台發表英語感言!

3. 我想舉辦一個英語培訓學校的萬聖節活動,誰有詳細的活動策劃方案或者詳細的游戲方案!急求

這個我真幫不了你,如果要是培訓學校的話,我建議還是找個專業的策劃機構把活動做好了對學校也是一種宣傳,只不過我可以幫你推薦幾個專業的策劃公司,你可以咨詢一下。 像若鄰廣告策劃就挺不錯的

4. 像萬聖節,聖誕節這些節日,我們少兒英語可以舉辦哪些宣傳主題

建議您:
可以先確定對少兒進行教育的目標:與人相處和交流;合作共享;富有愛心;助人為樂等等,然後,再結合每個英語節日的起源、傳統、習俗、現在的演變趨勢等,選取適合我們教育目的的部分進行介紹和宣傳,同時,在宣傳中注意滲透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教育。
例如聖誕節,可以宣傳聖誕老人不畏嚴寒,不懼辛勞,將聖誕禮物送往各家各戶,也將美好的願望和傳說送到了人們的心中。
至於舉辦形式,可以靈活多樣:猜謎、聖誕歌唱會、聖誕聚會、聖誕尋寶等活動。
祝你開心如意!O(∩_∩)O~~

5. 萬聖節活動刷屏朋友圈,中國人該不該大張旗鼓地過洋節

‍‍為什麼要大張旗鼓地過洋節呢?現在除了各個洋節農歷節基本上都不怎麼過了,連春節都越過越沒年味了。

不過我覺得現在大多數人會大張旗鼓地過洋節,也是因為農歷節一定都是和家人一起過,而洋節基本上是和朋友一起過,家人天天在一起,過節那麼特殊,自然是要和朋友一起過對不對?

6. 萬聖節日記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萬聖節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萬聖節日記1

前幾日是個國外特有的傳統節日——萬聖夜。我的英語課余興趣培訓班進行了一次「萬聖節之夜精靈狂歡派對」主題活動,因為我興高采烈地報名參加了。報名參加這一主題活動必須換掉奇特的服飾,我覺得「穿什麼了?」,仔細的母親早已給我准備好了,一個可怕的血族面罩,一個魔法帽,也有一身灰黑色的長衫,就組成萬聖夜的「我」。來到主題活動地址,那邊熙熙攘攘,有一個同學們「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插著羽翼,討人喜歡的的「天使寶貝」;也有個同學們假扮「灰黑色女巫」,有的同學們乃至辦好了萬聖節南瓜。主題活動開始了,只聽見正前方彷彿有些人在狂叫,我踮起,朝前放眼望去「啊!」,瞧!前邊是啥?是一個讓人害怕的白麵粉「喪屍」;他戴著乳白色面罩,衣著灰黑色的披風,一步一步,像個智能機器人一樣朝我們這一邊走過來……大家快速地讓開一條道,害怕為自己惹上不便。「不太好」!「喪屍」朝我走過來,我打個踉蹌,不斷倒退,但是退到後邊,確是一堵牆遮擋了我的去向,我「啊——啊」地狂叫!這時,即便我喊破咽喉也沒有人來救,我心好像立刻就需要蹦出來了,但見它幹了一個前撲的姿態,我趕忙朝周圍一錯身,跳到一邊去,它撲了個空,我把握住這一天賜良機,馬上遛了,我這才細細長長舒了一口氣!別的的手機游戲也很趣味,在其中,「咬iPhone」就歸屬於我最喜歡的游戲啊,必須我跪在地面上,將頭壓著桶里,去咬浮在河面上的iPhone,當嘴剛一遇到iPhone,iPhone就沉在水裡邊了,試了很數次,但是,到最終一個蘋果都沒有咬到。此次主題活動使我的課余時間更為多種多樣,而且讓我明白了老外過萬聖夜的風俗習慣。

萬聖節日記2

早上,我們首先玩了「bobbing for apples(咬蘋果)」游戲,,「咬蘋果」就屬於我最喜歡的游戲了,需要我彎著腰,把頭壓到桶里,去咬浮在水面上的蘋果,當嘴剛一碰到蘋果,蘋果就沉到水裡面了,試了很多次,終於,在我辛勤努力咬住了蘋果。在小操場上,只聽到前方好像有人在尖叫,我踮起腳尖,朝前望去「啊!」,瞧!前面是什麼?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白面「僵屍」;他頭戴白色面具,穿著黑色的披風,一步一步,像個幽靈一樣的飄過來……我迅速地讓開一條道,生怕給自己惹上麻煩。「不好」!「僵屍」朝我走來,我打了個趔趄,連連後退,可是退到後面,卻是一堵牆擋住了我的去路,我「啊——啊」地尖叫!此時,即使我喊破喉嚨也無人來救,我的心彷彿馬上就要跳出來了,只見它做了一個前撲的姿勢,我急忙朝旁邊一錯身,跳到一邊去,它撲了個空,我抓住這個天賜良機,立即遛了,我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後來看到這位將是原來是踩著滑板過來的,我說怪不得想幽靈呢?

跟他們比起來,我覺我更可怕。一張畸形的面具,長長的棕色頭發,再把手臂上纏上綳帶,還貼了幾個創可貼,簡直是怪物+木乃伊+僵屍的結合體。這一切都是為了中午的「trick-or-treat(不給糖就搗亂)」。從中飯吃過後,同學們已經把道具裝備好了,只等著一聲令下,游戲開始。我看了看同學們,有一個同學「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插著翅膀,可愛的的「小天使」;還有個同學扮成「黑色巫師」,有的同學甚至辦成了骷髏,令我瑟瑟發抖。

萬聖節日記3

我想起一年前那件事,就忍不住想笑!、可能因為我太膽小,嘻嘻!

一天,媽媽要出去辦事,留我一個人看家。

首先,我在房間看書,這時聽到「噠、噠」的聲音。我本以為水龍頭沒關好,可一看,關得好好的,根本沒有漏水!後來我又滿屋子找了好一陣子,可還是找不到發出聲音的源頭。我心裡開始發毛了,唉!這「噠、噠」聲到底是從哪兒傳來的呢?對了,是不是人的腳步聲?我打開門,門道里空盪盪的,一個人影也沒有。

「伙計!今天什麽日子你知道嗎?

「什麽日子?唉呀!我的媽呀!今天是萬聖節!」

「萬聖節!萬聖節可是鬼狂歡的日子!」我聽到我的心在自言自語地說。

看來這「噠、噠」聲是鬼發出來的!它們肯定是在跳踢踏舞!哼,可不能讓它們呆在這兒快活!有什麽方法能驅鬼呢……?我左思右想:「對了,我來彈一段爵士音樂,來擾亂它們的興致!」我來到鋼琴前,裝模作樣地彈起爵士音樂(當然是胡彈的啦!我曾經聽一位研究爵士音樂的教授說過:「不和諧的音符就是爵士音樂的基本元素。」)彈了一會兒,我豎起耳朵聽了聽,感覺它們還在,奇怪!這麽難聽的琴聲都沒把它們嚇跑,真不愧為是鬼!

還是要想法子驅鬼呀!我跑進廚房拿起掃把當起了「武者」,我拿著掃把跑來跑去,「嘿!我是武者,接招!」「哈哈!我老張才不怕鬼呢!」我揮舞著掃把亂叫著。突然一個鬼向我撲來,我猛得一轉身,它撲了空,我掄起掃把打了下去。「我贏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咦!那「噠、噠」聲還真沒有了呢!

你們是不是覺得我有點傻,但不管你們怎麽想,這個下午我總算熬過去了!而且當時我感覺自己還挺像個英雄!

萬聖節日記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過萬聖節!

今天我去畫畫班,老師說讓做手工,別提有多高興啦!原來是做萬聖節的面具呀?首先,老師先給我們講萬聖節南瓜燈的由來。有個叫傑克的人,他經常做壞事,有一次,他遇見了一個小惡魔。於是,他就把小惡魔嚇到一棵大樹上,在樹上刻了一個加號的形狀,這表示驅魔辟邪。傑克要求小惡魔答應他一件事:我做什麼壞事都不會怪我,小惡魔答應了,傑克准備放小惡魔下來的時候,小惡魔早已經被嚇死啦!傑克也死了,上天堂沒人要他,下地獄沒人要他。於是,傑克又做了最後一件怪事:偷了一個南瓜,往裡面放上蠟燭,刻上恐怖的圖案,做成了一個南瓜燈,本來這個南瓜燈叫傑克燈,它是用南瓜做的,所以人們都叫它南瓜燈。這就是南瓜燈的由來。

其次,我們就開始做面具,欣賞完自己喜歡的圖片後,找好適合搭配的顏色,先用水彩筆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再用彩色的珍珠泥粘到面具上,萬聖節面具就做好了!

放學啦,爸爸媽媽領我去魔法家園,那裡可真熱鬧呀!爸爸媽媽給我買了萬聖節的衣服,帽子,還有一個大斧,配上我的面具,太酷啦!

媽媽後記:今天是萬聖節,其實我也不太清楚萬聖節的由來聽著兒子講的,也是懵懵懂懂的。不過,領著他去體驗一下現場氣氛挺好。看著他穿著服裝,拿著道具,帶著自製的面具,挺酷的!

萬聖節日記5

今天是萬聖節,我們學校為了讓大家放鬆心情晚上,學校舉辦一個萬聖節晚會,從得到這一消息的那一刻開始,大家都高興得歡呼雀躍,心花怒放。嬉笑聲在教室里久久回盪。

光說不做可不行,這不,上課了,老師先帶著我們做面具,瞧我們一個個笨手笨腳的,x同學硬是把骷髏頭面具畫的慈眉善目,喜笑顏開的,竟和彌勒佛差不多。大家看了都忍俊不禁,鬨堂大笑。y同學更是搞笑,我們做面具時,他竟趴在桌上睡著了,助教把他叫醒,問他做的面具在哪,想出他洋相。他還真有招,帽子一帶,白紙往臉上一貼,叫嚷道:「一切搞定!」助教被搞的莫名其妙,問他畫了什麼。他鎮定自若開玩笑地說道:「這都看不出來?笨啊你!明明就是無頭幽靈嘛」助教也無可奈何一笑而過。連外教都被他逗樂了。

到了晚上,萬聖晚會開始了,鈴聲剛響,大家就像離弦的箭,爭先恐後向樓下沖去。到了晚會場地,外教早已經准備完畢,手裡都拿著一包包的糖,我們過去大聲叫喊:「trick or treat.」得到糖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一次僅給你一顆,有的外教讓你唱首歌,有的讓你回答問題。有的是看誰叫的最響,有的是從二樓拋下,看你們的「技術」。幾次都有人把外教擠到牆角搶糖,我拿到了三十多顆糖,大多數是撿到的,三四顆是唱歌得的,還有幾顆是回答問題得的,糖多的放不下了,只好一邊吃一邊走。回到寢室三十多顆都進了肚子。

萬聖節日記6

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節日,傳說在萬聖節那天,會有鬼。所以很多人在家裡製作了南瓜頭,晚上來嚇唬別人;還有小孩在別人家敲門說著:不給糖就搗亂;還有人用電子郵箱發賀卡來祝福……

萬聖節是在十一月一日。在西方的國家,一片熱鬧:

一個小女孩正在跟著一群小夥伴們一起到別人家敲門,口裡念著:不給糖就搗亂,快給糖果,不然我真的要搗亂啦。那個人的家打開了門,給了小朋友們糖果,嘴裡微笑著說:給你們糖果吃,不要搗亂哦,快走吧,去別人家好好地玩,祝你們快樂。小女孩和小夥伴們到另外一個要糖果吃,嘴裡還吃著香香的糖果,對那個叔叔說:不給糖就搗亂,給糖果吃,不然我們就要搗亂哦。可是那個叔叔非但沒有給他們糖吃,還罵了他們一頓:「去去去,小孩子別來搗亂,別去我家要糖果,你們快點滾出去,去別人家要糖果,別到這兒來。」小夥伴們哭了,垂頭喪氣的走到另一家,「啊!有鬼啊!」「別怕是我。」一個戴著南瓜頭的叔叔說道,原來是你啊,小夥伴們和紅紅紅驚呆了,這位嚇唬我們的叔叔竟然是不給我們糖的叔叔,那位叔叔見夥伴們和紅紅很驚訝,解釋道:「大家不用怕我,我只是逗你們玩的,來來來,叔叔給你們糖果吃。」小夥伴和紅紅領了糖果,嘴裡一片歡笑。

在西方的國家很熱鬧,萬聖節是多麼美好啊!

萬聖節日記7

今天,我和奶奶.弟弟上了一堂特殊的英語課,因為,今天是萬聖夜。萬聖節是西方節日,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萬聖夜,11月1日是萬聖節,每當萬聖節或萬聖夜時,西方的小朋友們就會迫不及待的穿上千奇百怪的服裝,帶上五顏六色的面具。萬聖節有兩個特點—— 「提著自己做的傑克燈,」「不給糖就搗蛋。」

我們這節課,還要和家長們一起做傑克燈,和學三個新單詞。讓家長們知道我們學英語不簡單,讓我們知道家長給我們做飯很辛苦的。看是學單詞了,我們都學了糖果、萬聖節、南瓜……我們學得很認真,家長們學得更認真。

接下來,我們高興得不得了,因為我們人做傑克燈了。我們還要進行比賽,看哪一個組做的最快,老師說:「現在開始」。

我首先在南瓜的頂部畫了一個圓,然後,我讓奶奶幫我把它的頂端挖下來,做燈蓋。我又拿了一個勺子,把裡面挖空,這是用來放蠟燭,接著,我在瓜上畫了兩個棱形的眼睛和一個三角形的大鼻子,一個大嘴,尖尖的牙。我和弟弟試著自己挖,可怎麼也挖不動,「別傷了你們的手」,我來幫忙,奶奶說,啊!我們終於挖完了,我們看著南瓜燈特別快樂!

我倆點好蠟燭,慢慢的放在南瓜燈里,哇,太漂亮了!我喜歡這個南瓜燈。

我真希望下一年的萬聖節快快到來,我還要吃糖果,做南瓜燈,我喜歡萬聖節!

萬聖節日記8

萬聖節快來了,Aaron 布置了一個有趣的作業。就是讓我們做一個南瓜燈,並且把製作過程做成PPT,還要我們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我很興奮,迫不及待想要完成這個作業。我和媽媽先到超市買南瓜。我左挑右選,終於選中了兩個漂亮的南瓜。一個小小的.,表皮很光滑;另一個雖然有點粗糙,但是形狀還是圓乎乎的。我決定做一對南瓜燈兄妹,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妹妹。

回到家,我先拿一些報紙墊在桌子上,用馬克筆在南瓜上畫了一個恐怖的臉。然後我請媽媽用小刀按照我畫好的線條切割出五官,並且在頂上切出一個蓋子。接下來就全部是我的工作啦。我先用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挖出裡面的瓤和籽兒,再用百潔布給南瓜「洗臉」,恐怖的南瓜燈就完成了!我們在裡面點上蠟燭,關掉電燈,哇!我好像看到兩個魔鬼的臉!

媽媽建議我再用其他材料給南瓜燈裝飾一下,我想到了用我最擅長的彩泥來做裝飾。我給南瓜妹妹做了一條麻花辮和蝴蝶結,又給哥哥做了一個紫色的巫師帽。兄妹倆長得可真像!都有大大的眼睛和不大不小的嘴巴。哥哥的眉毛高高豎起,好像很生氣的樣子。妹妹眯著眼睛,張著嘴巴,好像在哈哈大笑。

班級競選的日子到了,我上台說的時候絲毫沒有一點緊張,因為前一天晚上早就已經練了很多遍了。我的表現贏得了全班27位同學的投票,是全班票數的!我真高興!

萬聖節日記9

在一個狂風呼嘯的夜晚,從狼堡里傳出一聲巨吼「耶!我成功了。」緊接著是一聲平底鍋拍在臉上的聲音,只聽紅太狼說:「大半夜的吵什麼吵,別吵醒了我的小灰。」「是,是,老婆」灰太狼膽怯的答應著,又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說「明天是萬聖節,我製作了一件鬼服,混進羊村去捉羊吃,老婆你和兒子就都有羊肉吃了。」「啊!羊肉。」紅太狼驚喜的叫道。

羊村裡,喜洋洋們也正在討論明天該怎麼過節,知道灰太狼也會來羊村襲擊。就在一起出謀劃策。最後決定這么做會會他們的朋友。

第二天夜晚,灰太狼穿著巫婆的衣服,東躲西藏的接近了羊村,按響了羊村鐵門的門鈴。忽然,鐵門旁跳出了一個南瓜頭把灰太狼嚇了一個半死,以為自己遇到了鬼大聲叫道「饒小的一命吧,求你高抬貴手放我一把吧。」只見那個南瓜頭冷笑一聲說:「好吧!不過你要照著我說的去做,」灰太狼連忙答應。只見南瓜頭把鐵門打開,說「灰太狼你趴在地上。」灰太狼不敢違抗,只得照做,只見南瓜頭抬起腳猛地往灰太狼的屁股踹去。灰太狼一路瘋跑。路上到處是鬼像,令灰太狼毛骨悚然。好不容易跑的美羊羊的房間,准備將美羊羊捉回去孝敬老婆。

可是,大門卻自己開了,從門里飄出一隻白色的美羊羊。圍著灰太狼轉並且問灰太狼「灰太狼,你要抓我嗎?來吧!來吧!」灰太狼一看,嚇得魂飛魄散。再一看周圍全是忽隱忽現的東西,從空中發出可怕地聲音,灰太狼一看,撒腿就往家跑,嘴裡還大喊「可惡的小羊,我一定會回來的」。

過了一會,從狼堡里傳出了平底鍋的聲音,和灰太狼的哀叫聲。

萬聖節日記10

晚上,剛到樓下,就見表弟揮舞著南瓜燈與幾個小夥伴在玩著呢!哦,想起了,這是為今天的「萬聖節」而准備的。

還沒等走近,表弟就跑著過來告訴我:「知道嗎?我們想到了一個『萬聖儀式』,你是最合適的代表!」經過表弟的一番解釋,原來是推薦我去門口的超市要糖,因為在歐洲萬聖節時有此游戲。好吧,就讓我代表一群小弟弟沖上去吧!

還未走進超市的大門,我的心就已「怦怦」亂跳起來,似有小鹿亂撞,頭上也冒出了汗星,只是愈發抱緊了手中的南瓜燈。好吧,別怕,加油!我低下頭,緩緩地走了進去,雙腳像灌了鉛似的,好重好重。轉身看看,表弟和幾個孩子正盯著我呢!好吧,我怎能辜負他們!

我慢慢地推開了門。店裡有好多人,我一進去,幾道目光就射了過來,那目光似乎帶著刺,讓人感到有些惶惑不安。

「那個,那個,今天是萬聖節……」我眼睛四處亂瞟,驚慌失措的樣子估計讓人覺得好笑吧。

「嗯……」老闆有些不太清楚我的表達。「所以,所以,不給糖就搗亂!」我把南瓜燈往櫃台上一放,強裝鎮定。「哈哈,現在的小孩子真有趣。」「是啊,是啊!」……店員們笑看著我,隨後抓了一大把薄荷糖給了我。

「謝謝,謝謝!」我連忙鞠躬,心中萬分興奮!本來是以游戲的方式出來,現在卻如同乞討者了!沒關系,一回生,二回熟。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家,我的心中也是滿滿的自信。以同樣的方法,我拿到了許多糖果,那幾個跟隨我的小孩子,更是開心。

萬聖節日記11

如果你在萬聖節來到我們英語班,你肯定會被嚇壞了。

一進大門你就會看到畫著蝙蝠和骷髏的燈籠掛在牆壁上,牆壁黑漆漆的,門窗上布滿了蜘蛛網,好像沒有人住一樣。

同學們個個都穿著五花八門的衣服,有的戴著尖尖的巫婆帽子,有的打扮得像個仙女,還有的打扮得很恐怖。更有趣的是Dolly把自己打扮成一隻貓,最搞笑的是Mr Joe,他居然把自己打扮成一張*牌。我穿了一條南瓜裙,它是我幼兒園小班六一兒童節表演時穿過的,我就扮演了一個小南瓜。

萬聖節有好多傳統游戲,比如不給糖就搗蛋、做南瓜燈、講鬼故事等。我最喜歡的是不給糖就搗蛋。游戲是這樣的,小朋友們排著隊,到各個人家敲門,門開的時候還要說:「Trick or treat!」意思是不給糖就搗蛋。如果不說這句話,人家會把門一下子就關上,如果說了這句話,人家就會把糖放進你的袋子里。

萬聖節晚會的最後一個節目是時裝秀。要去參加的人都去排隊,不參加的就坐在凳子上當觀眾。我們班就我參加了。老師們都在當評委。有一個人打扮成死人骨頭,他就得了最恐怖獎;Dolly打扮成一隻貓,她就得了最有創意獎;有兩個姐妹穿了仙女衣服,所以她們得了最漂亮獎;我打扮成一隻小南瓜,被選中了最有特色獎。好多人戴了巫婆帽子,我一開始覺得他們好漂亮,可是時裝秀的時候卻沒有得獎,可能因為戴巫婆帽子的人太多了吧,所以他們沒得獎。

萬聖節日記12

我投給老師一個頑皮的微笑,並說:「不給糖就調皮,你沒糖我就調皮!」大家鬨堂大笑,接著老師從袋子里倒出了許許多多的糖果餅干,並說明他今天本來就要開一個慶祝萬聖節的派對!大家開心的歡呼,一方面感謝老師的用心,一方面對我的調皮哈哈大笑表示風度,今年我們要「不給糖就調皮!」

這次活動很有趣。萬聖節的蘋果游戲,讓我從中悟到了,做事不能靠蠻干,必須冷靜下來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看來這個萬聖節的蘋果讓我收獲真不小。

萬聖節游園會有意思啊!在這一天,也能讓我們裝神弄鬼一番,讓我們感受到西方國家獨有的文化。

後來,我們又和外教進行了拔河比賽,還聽王校長講了萬聖節的意義和由來,隨後,我們在歡樂的游戲中結束了快樂的*。

快樂的一天很快結束了,美麗的夕陽悄悄地掛在天邊,我們唱著歡快的歌,踏上了歸途,絕對萬聖節狂歡的情景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隊伍中一個人的服飾非常奇特,他頭戴萬聖節帽,臉上的面具血淋淋的,非常恐怖。後來我才弄明白,原來是面具上暗藏玄機,他的手裡握著一個瓶子,瓶子里裝著紅墨水,瓶子和面具之間連著一根管子,他只要一捏,瓶子里的墨水就會流到面具上。還有許多面具也很有意思,有超人,有魔鬼,有骷髏頭,還有美少女等等。萬聖節*有趣吧?

7. 萬聖節的目的

萬聖節是西方傳統的宗教節日,萬聖節的目的就是理念宗教節日。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1]。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2]

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亦稱「諸聖瞻禮」,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 Hallow Mas」。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聖人(Hallow)。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裡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聖節的神聖意義。

萬聖節前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末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周遊盪的妖魔鬼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

萬聖節吃什麼
1.南瓜派:萬聖節是祈福平安的日子,同時也是慶祝秋天豐收的節日,西方很多國家會慶祝萬聖節吃南瓜...
2.焦糖蘋果:萬聖節是蘋果的豐收期,於是國外就把蘋果作為應節食品。
3.糖果:萬聖夜晚上,小孩子都會化妝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種糖果也是應景食品的一種。
萬聖節有幾樣吃的東西是必備的:南瓜派、蘋果、糖果,有的地方還會准備上等的牛羊肉。
那麼萬聖節吃什麼食物呢?作為以南瓜為主題的節日,毫無疑問,萬聖節的主要食物正是南瓜。萬聖節還是真真切切地來了,那晚的餐桌上一定不能少的就是南瓜,點亮一盞傻笑的南瓜燈,披上斗篷,戴上閃亮的魔鬼角,Cos Devil 的南瓜晚餐。

8. 小學英語社團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備好一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活動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活動方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英語社團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英語社團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的

藉助英語角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口語水平。創造一個交流的空間,豐富同學們的生活。通過製作英語賀卡,英語小游戲,畫圖標單詞,英語手抄報,英語單詞大比拼等形式展開,側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宗旨

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語感,培養聽說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語音,語調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夠讓學生在具體的真實語境中表達英語,更好地輔助英語教學。

三、指導思想

Happy English,Happy life快樂英語,快樂生活。

四、活動地點

校園活動角和課余時間

五、具體安排

1.每月的四個星期內容交替進行。周三或周四下午課外活動時間。

2.宣傳活動:任課老師負責在本班召集團員,原則上每班不超過五人。

3.活動內容:

第一期主題:以MySchool為主。(介紹自己的學校設施,問路等對話形式,也可以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校園等)

第二期主題:製作手工表,並能用所學句型訓練時間的問法,並能向別人詢問時間以及在某個時間該干什麼,重點訓練孩子動手能力。

第三期主題:畫圖標單詞,根據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圖標,自己繪出天氣預報圖標,並能在圖標旁邊標出英語單詞,重點培養孩子的動手和動腦能力,並能聯系生活實際,把英語知識生活化。

第四期主題:英語單詞大比拼,本部分主題要求學生對日常常見的蔬菜和動物進行分類匯總,也可以設計學過的內容和生活中見到的此類單詞,目的是豐富孩子的詞彙量。

第五期主題:英語表達,此部分是理論聯系實際,讓孩子們用自己平時的著裝進行表達,讓學生能在生活中學習英語,讓英語來自生活再回到生活。

第六期主題:以《小紅帽》為本自編課本劇,讓學生把所學知識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

六、評價方式

教師綜合學生的表現給予學生獎勵,也可分一二三等獎,一、二、三等獎可以獲得物質獎勵。

小學英語社團活動方案2

一、指導思想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英語社團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學英語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豐富小學生的課餘生活,同時也為他們今後的英語學習打更牢固的基礎。

二、活動重點

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情景教學,更能增加學生的詞彙量。社團活動中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展示學生的英語才華。

三、活動目的

1、通過有效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對英語及英語學習的興趣;

2、授人以漁,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3、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

4、提高學生的詞彙量,語感,常用話題等等整體素質,為今後的比賽打好基礎。

四、活動對象

年級學生,原則上每班不超過5人

六(1)班:車沛曉、劉昱含、趙重一、

六(2)班:陳藝、梁文茜、姚玉嬌

六(3)班:張薷芳、陳文璐、王旭彤

六(4)班:任姿怡、郭嘉、李澤傲

六(5)班:田新月、關淇月、胡佳、石笑妍

六(6)班:張燦然、孫琦源、尹晞諾

六(7)班:張昕芃、范晨怡、康棟勛

五、活動內容

英語故事閱讀與演講

六、活動時間

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二節課後

小學英語社團活動方案3

一、指導思想

通過社團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英語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展示學生的英語才華。

二、活動目的

1.通過社團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通過專題培訓,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開拓學生的思路。

3.通過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本與課外讀物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提高解決實際的能力。

三、活動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活動的主題,應充分開放活動空間,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的有效指導間的關系。

2.只提醒原則:社團活動的主題鮮明,符合學生的生活和血絲實際。

四、活動口號

Crazy English

五、活動時間

周三下午第二第三兩節課

六、活動安排

(一)長線安排

活動安排:截取新概念英語的材料,教師新英語的知識點,讓社團的學生更加飽滿的汲取知識,同時讓孩子們能在口後及時的消化和內化。

(二)簡訊安排

1.學唱英語歌

教師選擇比較適合學生的英語歌曲,並把歌詞發給學生,然後再教學生演唱,學生也可以把合唱的方式把歌曲演繹出來。

2.從「聖誕節、感恩節、萬聖節」選擇一個節日與學生一起歡度

圍繞這些節日,教師搜集這些節日的材料,更深入的了解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

3.講故事比賽

教師選擇適合學生的故事片段,不必過多,三到五篇,讓學生自主選擇,然後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指導學生講述故事,最後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比賽。

七、評價方式

教師綜合長線活動和短線活動學生的表現給予學生獎勵,也可分一二三等獎。一等獎可以在平時加分,二、三等獎可以物質獎勵。

9. 英語協會萬聖節策劃 急

萬聖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10月31日夜晚,又稱「鬼怪夜」和「鬼怪節」。因鬼怪節的第二天是西方世界的萬聖節(或聖人節),故鬼怪之夜便被稱為萬聖節前夜。

萬聖節前夜是兒童們縱情玩鬧的好時候。當夜幕降臨時,孩子們便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各種妖怪式的面具。不少孩子還手提一盞「傑克燈」。傑克燈的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內插一支小臘燭,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的眼睛和大嘴巴。蠟燭點燃後,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可看到刻在瓜上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在月光照耀下,孩子們來到鄰居前,威嚇般地喊著:「TRICK-OR-TREAT」。意思是「耍惡作劇還是給予款待。」如得不到款待,調皮的孩子就會把人家門上的拉手塗上肥皂,或者把別人和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們啼笑皆非。大多數人家則早早備好糖果,以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許多成年人則把自已打扮成孩子或動物或各種各樣的模樣,聚集於廣場,或群游於街頭,載歌載舞,互開玩笑。

「耍惡作劇還是給予款待」的習俗則起源於愛爾蘭。幾百年前,愛爾蘭農民就在萬聖節前挨家挨戶去討取食物,為節日做准備。對慷慨解囊的人,他們誠心誠意地為他們祝福;對吝嗇的人,他們則施以恐嚇和詛咒。

萬聖節前夜在愛爾蘭、蘇格蘭曾經是最重要的節日。19世紀末,愛爾蘭移民把萬聖節前夜的習俗帶到了美國,後來又傳入哥侖比亞及其它拉丁美洲國家。今天,萬聖節前夜在美國比英國還要熱鬧得多。屆時,不少學校和家庭要為孩子們組織豐富多採的晚會和娛樂活動。孩子們自已動手布置會場,裝飾環境,然後在桔黃色燈光的映照下,裝扮成女巫和海盜,表演各種節目,或者做游戲。其中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後讓孩子們在不要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

「trick or treat」的傳說:

孩子們今天著裝挨家要糖的習俗,據說起源於愛爾蘭。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於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後的擺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於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南瓜燈的由來

至於南瓜燈也至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臉點上燭火用以驅散鬼魂的;另一種說是鬼魂點上的燭火,試圖騙取人們上當而跟著鬼魂走,所以人們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個嘲諷的臉面,用以調笑鬼魂:哼!傻瓜才會上你的當。傳說因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愛爾蘭人Jack,所以人們又將鬼臉南瓜燈叫做Jack-O-Lantern。
回答者: 愛情LOVE乖乖 - 魔法學徒 一級 10-31 17:10
查看用戶評論(10)>>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100% (3) 不好
0% (0)
相關內容
• 萬聖節活動安排,急求!!!
• 萬聖節搞活動可以做什麼游戲?在線等,急
• 好看的英語電影 推薦下 謝謝 越多越好哦
• 短語漢譯英 越快越好
• 有什麼恐怖片推薦一下啊!!!越恐怖越好!
查看同主題問題:萬聖節
其他回答 共 4 條
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 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到了公元1世紀,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慶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著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盪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

萬聖節的習俗——不請吃就搗亂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竟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游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吃就搗亂」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連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裡。

另外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又是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 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妖魔鬼怪翩翩起舞

2004年10月30日,一名手持氣球的羅馬尼亞
兒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參加萬聖節活動。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里,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卜里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卜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卜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孩子們喜愛的節日

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0/24/content_1140829.htm
回答者: 愛多久才擁有 - 經理 五級 10-28 19:43
裝扮,舞會
回答者: 冰馨香睿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0-28 20:35
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 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另外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又是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 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妖魔鬼怪翩翩起舞

2004年10月30日,一名手持氣球的羅馬尼亞
兒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參加萬聖節活動。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里,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卜里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卜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卜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孩子們喜愛的節日

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回答者: 兩只蝴蝶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0-29 15:22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
關於萬聖節,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認知:知道萬聖節期 間,許多公共場所乃至居家院落,都會布置上很多裝璜,諸如各式鬼怪 呀、南瓜燈呀、還有黑貓以及巫婆的掃帚之類;孩子們會穿上每年不一 樣的萬聖節服裝,拎著南瓜燈的提簍去挨家挨戶地討糖,說是「trick or treak」。除此之外,你還想多知道一點嗎?我們在此簡單介紹一下 萬聖節的由來與習俗。

一、萬聖節的由來: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最多的版本認為,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系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萬聖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二、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

三、「Trick or treat」的傳說:

孩子們今天著裝挨家要糖的習俗,據說起源於愛爾蘭。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於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後的擺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於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於南瓜燈也至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臉點上燭火用以驅散鬼魂的;另一種說是鬼魂點上的燭火,試圖騙取人們上當而跟著鬼魂走,所以人們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個嘲諷的臉面,用以調笑鬼魂:哼!傻瓜才會上你的當。傳說因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愛爾蘭人Jack,所以人們又將鬼臉南瓜燈叫做Jack-O-Lantern。

四、現在的萬聖節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目,也是年輕人化裝舞會的節目。
社會對節日的活動也一直做著正面的引導:要求大人教育孩子們不做恐嚇性的惡作劇,也要求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架車停在路邊,小孩去敲門討糖)。大人應該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去打擾。另外討糖過程的始終必須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檢查後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製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公共場合以及居家周圍的節日布置都是自願的。鬼臉南瓜燈、白網黑蜘蛛等,都是節日的裝點,已全然沒有駭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學生還端端在這時候會買一對南瓜或者鬼骷髏的耳環來佩帶。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過分恐怖了,會遭到有關方面的制止,媒體也會令其暴光,讓公眾指責。

萬聖節的服裝,也是萬人萬相,不是單調的大鬼小鬼了。有許多渠道教授人們如何製作萬聖節服裝。比如說製作最簡單的鬼服就用一張白床單頂在頭上,別忘了扣兩個洞留出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術師,就穿上黑衣黑褲,再戴上黑禮帽,並在禮帽與頭頂之間藏一隻絨毛小兔備用;還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褲,再從背後怎麼綁一個手電筒在頭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的。當然服裝、道具業的商人們,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學校在萬聖節是不放假的。有時學校出面組織晚會,有時不甘寂寞的學生們也會自己主辦小型晚會;而朋友、家人間互寄賀卡祝萬聖節快樂則成為每年十月間流行的習俗。如今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送萬聖卡更為方便經濟,有的網站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各種具有聲響動畫效果的萬聖卡,如:www.cardmaster.com等,免費讓大家使用。

總之,萬聖節已成為西方人一個很普通的季節性節日。有很多人將此看作秋的結束以及冬的到來。萬聖節一過,人們就開始期盼感恩節、聖誕節乃至新年了。

10. 萬聖節活動目的

對中國孩子來說,西方國家的萬聖節畢竟是一種新鮮事物,適當過一下萬聖節並無不可,就像外國人過中國節日一樣,讓孩子們在萬聖節前夜,通過「鬧鬼」等活動,可以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壯大「膽量」,了解萬聖節的來歷傳說。
我國沒有萬聖節,萬聖節更多是一種社交的舞台。在我國一個家庭一般只有一個到兩個孩子的背景下,孩子的社交范圍以及與其他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而萬聖節可以更好地促進孩子間的交流,尋找一起玩耍的.樂趣,了解國外的文化。偶爾過一次「萬聖節」這樣具有社交意義的節日,可以讓孩子們放下家長緊逼的課業負擔,放鬆心情,對於孩子的身心成長很有意義。
萬聖節是個舶來品,近年來,萬聖節來到中國,並為青少年所青睞。在不丟失傳統文化的同時,過過萬聖節,扮成鬼怪的樣子,製作個南瓜燈,點上蠟燭,互相嬉戲,增添生活的快樂,也是對平時緊張生活的一種解脫,應該說是好的。在西方節日越來越熱的趨勢下,擋是擋不住的,與其圍堵或敵視不如順其自然發展。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傳統節日都承載著人類的文化傳承和歷史記憶,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過節的真正含義,應該是對這些文化傳承和歷史記憶的不斷重溫、強化。當前,強調推進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強調借鑒人類文明的先進成果,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要勇於面對包括西方文明在內的其他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把有益的成分吸收、整合到我們的文化中來。在處理「洋節」這個問題上,視而不見或者一味排斥都於事無補。
萬聖節的意義【篇二】
每年的10月31日乃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Halloween)。「萬聖節」又稱「鬼節」。它是西方歷史悠久的節日之一。據說,早在公元前,住在英倫三島、愛爾蘭、法國一帶的凱爾特人每逢10月31日都要為殘廢和黑暗之神舉行慶祝活動。這一天晚上,他們預備了許多美味佳餚,讓善良的鬼來吃,還有曠野的山丘上燃起篝火,讓明亮的火焰招來善鬼,驅走惡魔。這可能是鬼節的最早形式了。後來,「鬼節」又與基督教相結合,成為聖徒們的一個傳統節日,並改稱為「萬聖節」,時間定於每年的11月1日。以後,這一節日逐漸從歐洲傳入北美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區。
這一天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可以盡其所能的作怪,而不會招致異樣的眼光。大部份的家庭會在院子里擺上幾棵南瓜或是和真人一般高的稻草人,並且在窗戶上裝飾小小的南瓜燈或是掛上一副骷髏;有些人也會在前門上方掛些蜘蛛網。愛熱鬧或是有年輕人在家的家庭則會舉辦化妝舞會,或是將家裡裝飾成鬼屋!萬聖節可是僅次於耶誕節和感恩節的第叄大節日喔.。
當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他們有的披上漆黑的長衫,騎著魔帚,扮作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單裝鬼;有的戴上畫有骷髏旗的帽子扮成海盜;不少孩子手中還提有一盞南瓜做成的傑克燈(Jack-O』-Lantern)。在月光照耀下,他們來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Trick or Treat"(惡作劇還是請客),如果有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有時就把人家門上的拉手塗上東西,或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浪漫的小客人。所以當夜色消逝時,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回到家裡。

熱點內容
書信作文怎麼寫英語 發布:2025-08-31 03:58:04 瀏覽:98
天津遊玩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31 03:53:26 瀏覽:864
怎麼樣的英語短語翻譯 發布:2025-08-31 03:49:18 瀏覽:232
你們選擇吧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1 03:43:07 瀏覽:324
有點麻煩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31 03:41:19 瀏覽:181
他一直在睡覺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1 03:38:06 瀏覽:540
學會怎樣做某事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31 03:12:45 瀏覽:759
乳汁溢出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31 02:54:59 瀏覽:180
滑石斑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31 02:53:21 瀏覽:989
我從事翻譯工作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31 02:48:45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