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培訓方面的困惑
1. 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困惑,參訓需求與學習意願是什麼
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困惑,參訓需求與學習意願,小學英語教師一般都是專科學歷畢業,但是教小學英語的話,還是能夠完全勝任的,需要自己再進步提升。
2. 小學英語教師遇到的困惑
困惑: 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它的課堂教學應該有不同於其它學科的自身特點,這一點不容忽視。另一方面,由於小學生剛接觸到英語這門學科,所以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是英語教學的一項最重要的任務。小學英語,應要求課堂活動化,讓每個孩子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和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說說、唱唱、演演、玩玩,在學中用,在用中學。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令我們感到困惑的是:怎樣搞好課堂教學,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低年級的英語學習主要以聽說為主,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到了中、高年級,英語學習需要聽說讀寫,需要課後完成書面作業、記憶單詞、背誦句型,需要學生課後及時操練和鞏固所學的知識。有些孩子惰性的一面呈現出來,不願意動手寫,不願動腦記。有些孩子沒有掌握科學的記憶英語的學習方法,單詞前面記住後面忘記。有些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書寫馬虎並不能及時訂正。目前小學英語學科課時量少,間隔時間長,學生容易遺忘。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漸漸地學習就失去了興趣。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總之,作為一名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中去,不斷鑽研,不斷汲取新的營養,與時俱進,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准確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推動小學英語的改革與創新,才能不斷地進步,才能有新的收獲,才能走出屬於我們的一片天地!
3. 幼兒英語教師的困惑
我好奇你所說的「復雜」的單詞,能不能舉個例子?還有對於「記住」的概念是怎樣?會讀還是會寫? 作為一個前幼兒英語教師 & 現任低年級小學生的媽媽,我覺得幼兒園小朋友不需要學得太難的吧?先學聽說,再學讀寫,符合語言發展規律才是王道吧,如果幼兒園階段要拼寫簡直是喪心病狂啊 1,聽,你說Apple,他們能指著蘋果 2,說,你舉著蘋果他們能說Apple 3,讀,書本出現Apple的單詞他們會知道什麼意思 4,寫,能夠拼寫出英文單詞 前兩個都是實物或圖片,第三部開始才涉及認字,幼兒園 階段只要做到第一二部就可以了,大班最多去到第三部 另外,在教認字之前,要先教phonics,這個是幫助會說英語的孩子學習閱讀拼寫的最佳橋梁,關於phonics你可以自行網上查一下 孩子對於有趣事物的記憶是很不錯的,在教了新的單詞後要定期復習,並且可以運用一些小游戲和獎勵計劃增加趣味性和激勵學習興趣
4. 教學英語方向求解答困惑
(參考範文)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困惑與對策
在高中教學方面,我們「遭遇」了新課程改革,這對於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新課改倡導全員教學,強調課程教學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終身學習能力;新課改倡導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注重探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學習。而相對於義務教育階段,高中英語新課程則更強調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因此,新課程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我們邊遠地區高中的英語教師。通過這一階段的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學生基礎差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的基礎較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不認識音標,不懂有關音標的基本常識,最終導致不會拼讀單詞;無法記憶課文,無法培養語感。口語、聽力較差----不能聽懂基本的課堂用語,不能用簡單的英語進行表達;在習作中,經常出現中國式的英語,偶爾會出現漢語拼音;在一次考試中出現My parents xinkude weiwozhen money.令我們瞠目結舌。詞彙量掌握的較少,對一些應在義務教育階段掌握的詞彙仍然不是很熟悉。 二、學生的自覺學習性不高
學生剛進入高中生活,由於在初中階段死拼活拼才考上高中,在思想上有「放鬆」的感覺,學習是被動的。例如:每周的習題鞏固作業,總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還有一部分以抄答案來應付。更有人放棄學習英語。 三、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
面對突然擴充的詞彙量,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仍採用初中階段的學習方法,不能進行適當的調整。還有一部分學生採用機械記憶。然而,更多的學生則表現出來的是無所適從。因為對音標的掌握很差,往往是第一天記下,第二天就全忘了,從而感覺自己下了很多功夫,但成績不見一點提高。灰心喪氣。 四、教材設計較舊教材難度提升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曾一度感覺到新教材不適合基礎較差的農村學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文章中的句子較長,結構復雜。如: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 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必修l Unit1Anne』s Best Friend)。2)詞彙量增加,復雜詞彙出現的次數增加,如:vocabulary(必修2 Unit2),volunteer等。3)個別對話設置與農村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如:Cultural Relics
4)教材的容量較大。課時緊張,無法有效開展活動。
五、課堂活動設計形式化。
新課改理念下的英語教學要求對語言實踐活動作精心組織、巧妙設計和具體指導。教師對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把握不好,往往會造成以下幾種情況:缺乏(1)活動設計,沖淡了教學內容和目的,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2)課堂活動表演化,質疑問題顯得蒼白,水能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思考必須是有價值的思考,在合作過程中,不管什麼都要討論,好像只有這樣,才是新課改。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以創新,讓學生樂於去學習,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充分開發他們的智力及思維方式,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綜上所述,導致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是很高。同時,還產生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如:課堂有睡覺現象,注意力不集中。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這又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產生了不良影響。總之,整個學習過程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過程。
六.如何進行有效的聽力訓練
七、書面表達學生寫不成句子,從哪兒下手
八、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聽,說,讀,寫專項和綜合性的語言實踐活動,而且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與目標既多又高,教材強調的是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工作,學習情景,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這說明教材的編排是要求我們把英語作為語言來學。
5. 英語培訓類老師的困惑,急求
為什麼你不將你的困惑直接跟領導說呢?說實話,你要對比,總要有舍有得,,如版果你看重你權的工資,,那麼你就跟你的領導說,,我不要副校長職位,,但需要你加我工資,,如果你覺得副校長更有前途,,那就舍棄現在的失去。放寬心態,,考慮好自己要什麼?什麼才是最合算的。現在的得到?還是未來的更多的得到?
6. 在語言教學中有很多問題,老師應該怎樣應對
我從教30年,我也是名英語教師,我認為英語老師的困惑與迷茫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總有黔驢技窮之感,多少教學方法也不夠用,總是需要多方位的培訓和學習。
最大的迷茫:學生不背單詞,還總問我怎麼背單詞。學生不看語法,還總問我外國人不是都不學語法嗎?我不學為什麼不行?怎麼解決:一個字「懟他們」。
學生是教師教授知識的對象,了解他們,有助於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什麼問題,給予指出並及時更正解決,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進步。
7.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課改的深入,小學的英語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地發展。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正在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地追求著高質量的英語課堂。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貌似遵循課改要求、實質偏離課改理念的教學行為,致使課堂教學中出現了許多低效或無效現象,值得我們進行反思與改革。
一、對教材的理解不透,教學目標定位不準。
[案例] 這是一節校內的教研課,教學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5AUnit3 Hobbies的A部分課文教學。對於A部分的教學,通常是放在第二課時教學。但這節課授課教師進行了一次嘗試,將A部分課文的教學安排在第一課時。首先教師利用反映自己興趣愛好的圖片引出hobby的主題,然後用Do you have any hobbies?引導學生談論自己的愛好。接著通過出示一組朋友的照片引出第三人稱的句型He/She likes…進行教學與操練,其間穿插教學了take photos, collect stamps, go shopping, grow flowers, make model ships, make clothes六個B部分的片語,並且歸納了一般現在時的語法知識。教師認為B部分片語中的單詞都是學過的,因此把所有片語都安排進本課時的教學,結果卻出教師的意料,雖然是舊單詞,但重新組合後的片語是新的,而且在運用中還要注意形式的變化(加ing),導致片語和句型的教學磕磕絆絆花了大量的時間。到了呈現課文的時候,已經只剩下十分鍾。教師讓學生匆匆忙忙地看了課文的卡通片,回答了幾個有關課文的問題,A部分課文的教學就草草了事。
[分析]究其原因本節課的失敗就在於授課教師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不準,對教材沒有深刻理解,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沒有正確認識。對於本節課的課型和教學目標,授課教師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她既要學生掌握本課的六個片語和重點句型Do/Does…have any hobbies?…like(s)…ing…. 還要求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中各個人物的愛好,並且能夠自編對話進行表演,內容多而雜,學生一下子吃不下也吃不透,單詞句型沒有掌握扎實,課文也沒理解透徹,更不用說運用提升了。
[對策]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能為實施課堂有效教學導航。教材的各個板塊有不同的功能。A部分的功能應該是閱讀教學。閱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在英語閱讀中有目的地去預測、思考和獲取信息,並對它們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從而准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意義。A部分作為第一課時教學,內容肯定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應該在眾多的知識點中有所取捨。本課的教學目標就可定位為學生能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中人物的愛好,學習文中出現的相關詞彙,掌握…like…句型,初步了解...likes…句型。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略讀、尋讀、精讀、填寫表格等多種方式,引領學生整體感知語篇,了解文本大意,獲取具體信息,期間基於語境穿插教學文中出現的詞彙,最後可讓學生根據表格復述課文,自編對話交流興趣愛好。這樣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閱讀教學的三個目標,即:Read for fun; read for information; read for language.
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時,必須認真研讀教材,把握教材各個板塊的設計意圖,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既要考慮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能力的目標,也要考慮學習策略和情感目標,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
二、活動設計華而不實,缺少實效性。
[案例]三年級的一節英語課上,教師在教完了3A Unit3水果類單詞後,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來鞏固教學內容:全班分成8個小組,各組自選一種水果作為組名。然後每組的每一個學生輪流到黑板上畫一種水果並說出相應的英文,哪一組最先完成,哪一組就得勝,教師獎勵水果,獲獎的學生向全班學生展示獎品「This is my apple/banana/orange…」。比賽過程中學生的興致高漲,氣氛空前熱烈,活動的重點成了比賽哪一組同學跑得快,畫得快,而水果單詞的朗讀、運用卻被弱化了。
[分析]在以上這個案例中教師把活動的目的局限於學生的興趣培養,過分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使學生處於失控狀態,從而導致活動流於形式,華而不實,學生的英語能力得不到培養。其實,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前教師不遺餘力的精心設計有趣味性的活動來吸引學生興趣;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這樣的教學次序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流於形式;往往一堂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對策]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活動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設計活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活」,「樂」,「玩」中,設計必須以學生為本,切忌為了活動而活動。教師應在遵循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的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精心設計每一個語言活動,使活動形式與教學內容相關,能為目標服務。活動設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應該圍繞學生的已有經驗去展開,使活動具有可操作性,學生能做到學以致用。活動的形式要多樣化,但要避免雜而亂,要以語言知識作支撐,做到活而有序,活而有效。各個活動的安排要有層次和梯度,滿足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的不同需要。活動應環環相扣,使學生自然地逐步提高語言的完整性、正確性和流暢性,使每個活動在目標下有機地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達成教學目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缺乏指導。
[案例]這是一節「生本」研討課,教學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6BUnit7 A letter的E部分,是一封Liu Tao寫給Peter的信。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學習相關單詞、片語和句子,了解英文信的格式,並且自己也能寫一封英文信。整節課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環節:自學交流新單詞,整體感知信的主要內容,分段細讀信的各個段落,學習英文信格式,討論自己准備寫的信的內容,完成英文信。授課教師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了教學,每一個環節、任務都是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筆者作為聽課老師在一旁觀察了學生的小組活動,發現在「熱鬧」的表象下面其實是少數學生挑大樑,多數學生旁觀,個別學生游離。
[分析]生本教育是以生為本的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在本節課中,教師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但由於是借班上課,該班平時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課前教師也沒有進行相關的指導,因而每個小組中都是「好生講,差生聽」的局面,學生之間沒有真正的合作和交流。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小組活動觀察得不夠仔細,不能及時發現小組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並予以解決,從而影響小組合作活動的效果。
[對策]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就是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但合作學習並不是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就能簡單達成的,必須要經過教師的指導和長期的培養,學生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首先是合理分組,保證組與組之間的平衡以及組內成員的差異互補。教師讓每個學生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發言員、檢查員等,並把小組榮譽與所有組員的表現聯系在一起,如評選優勝小隊,English Star等,使組內每個成員都能意識到「我是小組必不可少的一員」,讓他們為了成功而彼此需要。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教師負有教會學生一起學習的責任,要教會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會思考,會傾聽,會分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任務的選擇非常重要。教師應該設計促進合作的任務,比如,學習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6 Holiday A部分課文時,教師讓每個小組設計一份以Holiday為主題的海報,介紹各個節日。每個組員負責完成一個節日的設計,然後所有組員的成果組合成小組的作品,在全班進行評比。當然,要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作用,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和引導,教師必須監控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情況,並適時介入,為學生提供及時和有效的指導。教師要採取多種措施,使組內學生密切合作,保持和諧的同伴關系,同時又要使小組之間保持一定的競爭態勢,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四、課堂評價大而空洞,缺少針對性。
[案例]一節五年級的英語課上,學生小組開火車認讀新單詞,每一個學生起來認讀後,教師就會迅速地給予表揚,Good/ Great/Perfect/Excellent...不絕於耳,其實各個學生的朗讀聽上去差不多,甚至還有的有些錯誤。當學生回答問題後,授課教師總是帶領全班學生拍手齊聲喊:One, two, three, good! 這樣的評價在其它英語課堂中也很常見。
[分析]許多教師為了激發興趣,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一味地採用表揚。整齊劃一的表揚口號聽起來聲音響亮,但是這樣的贊揚是否發自師生的內心,是否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是否對學生的表現做出了合理的評價,是否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呢?其實,這樣的課堂評價用語在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適當使用尚可,但是因為簡單化、格式化,反復使用就會造成學生乏味枯燥,對表揚變得麻木,從而這種評價也失去了它的意義。
8.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困惑有哪些
教學中很多時候吧,有些學生的基礎差,然後還有救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老師比較難以平衡
9. 初中英語教學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沒有完全轉變
教學理念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以傳統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教師就會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有助於教師用全新的思維進行教學。近年來,為了使我國的教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國進行了如火如荼的新課程改革。
伴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並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其落到實處。而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多方面原因的影響,新的教育理念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一些傳統的教學理念依然活躍在課堂教學中,阻礙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二)理論與實際脫節
英語是一門語言,並且是一門外來語言,人們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有效溝通與交流,因此,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十分關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出現了重理論,輕實際的現象。課堂上教師往往注重英語詞彙、語法等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對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卻有所忽視。例如:對於英語教材上的對話而言,本來教學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對對話內容進行記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對話場景進行再設計,幾個學生一組,在課堂上將對話內容表演出來。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卻沒有讓學生這樣做,而是將對話中包含的語法、生詞等進行深入講解,使得教學重點發生偏移。
(三)英語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英語這門外來語言的學習,更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的主要原因:
1.教學方法陳舊。傳統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法為主,這種教學方法平淡無奇,不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著學生對教學方法多樣性需求的不斷加大,如果教師還是一味的採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那麼,將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內容枯燥。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本來就會遇到很多困難,為了提高學生克服苦難的動力,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味的語法、詞彙講解,使學生身心疲憊,喪失了英語學習的興趣。
3.不能有效調動課堂教學氣氛。活躍的課堂氣氛更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尤其是英語學習,更需要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悅、平等、民主的教學環境。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並給學生帶來愉悅的體驗。而實際上很多英語課堂的活躍度不足,課堂氣氛比較壓抑,教師不能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
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學習與其它學科的學習不同,不僅需要學生認真學習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在實際場景中實戰演練,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的英語水平真正得以提升。真實的交際場合生動活潑,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激情,因此,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鍛煉機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組織一些有趣的英語小活動,例如: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小型的英語演講比賽。為了參賽,學生積極做准備,尋找精彩演講片段,不斷糾正發音錯誤,並模仿一些英語演講的姿勢等,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獲得成功,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是莫大的鼓舞,沒有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繼續努力,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
眾所周知,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對英語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達到順利溝通與交流的目的,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只注重對學生進行英語理論知識教學的傳統教學理念,要將英語理論知識學習與實際有效結合起來。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日常交流中嘗試用英語溝通,把英語學習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蘋果,就有意識的想到 Apple,在向他人問好過程中,聯想到英語禮貌語。將英語學習與日常生活有效結合起來,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三)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應該是枯燥無味的,只有課堂教學具有流動性,才能使整個課堂教學富有生氣。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流動性,教師應該積極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引進課堂教學中來。
教師在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深入理解每種教學方法的教學目的。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因此,為了實現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目標,老師應該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運用。2.掌握每種教學方法使用的課堂教學環境。課堂教學環境不同,老師應該採用的教學方法也應該不同,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環境渾然天成。3.要在實踐中不斷歸納總結。不管是哪一種教學方法,老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地實踐,才能真正實現對其靈活掌握,因此,老師在實踐中要對每種教學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真正掌握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