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培訓 » 英語教師境外研修培訓主旨

英語教師境外研修培訓主旨

發布時間: 2022-09-12 23:12:22

⑴ 學英語為什麼要提煉主旨

感謝您關注「永大英語」!
高中英語文本解讀與深層閱讀理解能力培養
呂華兵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主張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文本解讀,實現深層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的過程就是讀者識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文本信息的過程。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展示了如何通過文本解讀,理清文本的內在行文邏輯,並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讓他們在與文本的互動中,深化對閱讀主題的理解。英語教學推進深層閱讀能力的培養,才能讓閱讀課堂充滿思維的美,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文本解讀;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引言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長期以來受到了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視。然而, 在實際教學中,閱讀教學還遠沒有完成任務,還存在諸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一方面,教師對於學生閱讀理解的檢測僅僅停留在文章表面,學生回答時照本宣科,技能得不到有效訓練。另一方面,教師過分依賴教材中預設的步驟和提問,按部就班,沒有結合學生的思維情況和實際體驗(崔敏峰,2012:35)。這種淺顯的閱讀處理方式,缺乏挑戰性,不利於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至學生厭倦不堪,更談不上閱讀技能的提高。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能找出作者要傳達的主要信息;辨識內涵的主旨或觀念;辨識語篇中的思路發展和邏輯關系;根據文中提供的事實和證據得出結論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46)。據此,教師應變「淺閱讀」為「深閱讀」,而實施這一轉變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強評判性閱讀的實踐。評判性閱讀是一種深層次的閱讀,讀者需要在其間識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文本信息,並將文本信息與個人原有經驗聯系起來解讀比喻性語言,判斷作者寫作目的,評價作者觀點,並運用文本觀點於讀者實際經歷過的情景中(Cheek et al.,1989,轉引自戴軍熔,2012:29)。現結合具體教學實例,談談如何通過解讀文本來培養學生深層閱讀理解能力。
二、解讀文本的方法
(一)解讀文本「關鍵詞句」,在「識記」中理清文本邏輯
「識記」是深入處理文本的一種方式。然而,現實中,學生在文本識記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礙。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學生長期受傳統閱讀教學的影響,缺乏對文本的內在邏輯關系分析能力。「識記」的過程是「理解」過程,反之,「理解」的過程又能促進「識記」。據此,筆者主張通過關鍵詞圖示法(Key Words Mapping)(祝繼東,2010:67),理順文本的內在邏輯關系,幫助學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識記和內化文本。
[案例1] 利用關鍵詞圖示法培養深層閱讀理解能力
審視當下的閱讀教學,尤其是在一些觀摩課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脫離文本而閱讀的情況。在對文本還一知半解的基礎之上,教師怎麼能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呢?關鍵詞圖示法能幫助學生在閱讀時理順文本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而養成深入解析文本的習慣,培養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關鍵詞圖示」不同於以往的「句子分析」,它著眼於整個篇章的結構,而非局部的語法搭配,起到了提示思維,凸顯文本邏輯聯系的作用,保證學生能在再次輸出文本的時候,有所依靠不至於出現思維斷層,這將大大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此外,關鍵詞圖示清晰地反映了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利於學生把握文本的論證邏輯,掌握英美人的表達習慣,並最終形成英語思維習慣。
(二)解讀文本「文體特點」,在「順理成章」中理解文本
文本涉及文章的體裁和題材,對於文本特點的解析是閱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加以引導和培養。一方面,准確把握文本體裁有利於分析文本的行文特點:記敘文一般故事性較強,包括故事的起因、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議論文重說理的邏輯演繹以及論點論據的合理使用;說明文會遵循一定的時空順序,有序地對事、物進行說明。另一方面,准確把握文本題材有利於學生選擇恰當的閱讀策略,從而提高閱讀效率。一般來說,新聞類文章的首段往往是這則新聞的導語,它概括了整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包括事件的起因、發展狀況等等;歷史類題材的文本多以時間為敘述順序,讀者可依據時間順序對此類題材的文本進行解讀,提高文本閱讀的效率。因此,解析文本文體特點無疑會使學生的閱讀更加有序和高效,加深學生對於文本的深度理解。《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五第三單元The Perfect Copy選自報紙,是一篇新聞報道類文章。在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首段導語,引導學生分析新聞的大致內容,預測下文,從而加深對新聞文本的理解。
[案例2] 利用文本特徵培養深層理解能力
1. 利用課文內容簡表,解析首段導語,探究段落層次
簡單導入以後,讓學生閱讀新聞文章,完成表2.2.1。學生在填寫相關信息(斜體部分)的同時,能體驗到前兩個句子之間的因果關系,並進而由debate一詞聯繫到關於克隆這一話題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如表2.2.1所示:
2. 利用導語解析結果,依據行文邏輯,預測下文內容
在上文表格的幫助下,引導學生對下文內容進行預測。學生在充分解析新聞導語的基礎上不難推測到下文將進一步呈現支持方和反對方的觀點,並進一步闡述各觀點的理由。在掌握和理解正、反兩方的過程中,學生能較為全面和客觀地看待克隆人類胚胎的問題。辯證地、全面地看待事物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作者在行文中對正、反兩方的觀點都有敘述,沒有偏向於任何一方,便是一個客觀的立場和態度。這樣做,學生不但能學會全面地分析和處理問題,還能客觀地對待問題。
3. 利用文本解析結果,結合自身感受,評判文本觀點
針對克隆人類這樣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學生一定也會有不同的觀點。在給學生再次重現正、反方觀點的基礎上,詢問學生是否支持其中的觀點(Here are two different opinions on cloning human embryos. Do you agree with one of them? Why or why not?),並要求他們陳述自己的理由。假如學生不同意任何一方的觀點,引導他們表達好自己的觀點,並重點陳述理由。
(三)解讀文本「篇章結構」,在「分析」中逐步深解文本
文本是對思維的表達,思維的邏輯性表現在文本中就是文本的敘述順序,具體表現為文本的篇章結構。因此,要深入理解文本,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對文本的篇章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熟悉英文文本的結構特點,並進而熟悉英文思維方式。這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有利於他們進行有序、高效地表達和輸出。一方面,解讀文本的篇章結構,有利於學生有序提取和歸類文本信息,便於學生的存儲和記憶。另一方面,篇章結構還有利於學生對於文本進行整體把握,便於分析文本的行文邏輯,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對文本有了透徹的理解。現以《牛津高中英語》 MODULE 2 UNIT 3 READING為例,闡述如何運用篇章結構,實現對文本的整體分析。
[案例3] 通過篇章結構解析培養深層閱讀理解能力
《牛津高中英語》Mole 2 Unit 3 Reading: The Curse of the Mummy一文,介紹了世界著名探險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筆者發現文本起始介紹的霍華德·卡特的人生經歷似乎和文章標題沒有多大的聯系,因此決定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測,預測文章內容,進而引導學生通觀全文,整體理解文本,讓學生把握文本的行文邏輯:「Experiences → Discovery → Deaths → Explanations」。解釋如下:卡特的人生經歷(Experiences),使得他發現了圖坦卡蒙的墓葬(Discovery),然而在墓葬被發掘之後,一系列的離奇死亡事件發生了(Deaths), 盡管人們對此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Explanations),但這些死亡事件至今仍是一個迷。針對教師先期解讀文本的結果,確定採用整體閱讀的策略,重點訓練學生的預測能力、分析和歸納能力,提升他們進行評判性閱讀的能力。
1. 激活學生思維,預測文本內容
從文本標題(The Curse of the Mummy)入手,利用圖片激活學生已知的與埃及相關的知識,並適時導入新生詞。在學習到mummy一詞時,順勢導入curse一詞,並運用簡短視頻幫助學生理解curse的含義,讓學生依據文本標題對文章內容進行第一次預測。但由於標題過於寬泛,學生難以准確預測文本內容。這時順勢要求學生閱讀文本的第一段,並進行第二次預測。學生閱讀後發現第一段卻是關於霍華德·卡特的介紹,似乎和木乃伊的詛咒沒有絲毫關系。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霍華德·卡特和木乃伊的詛咒之間的聯系,並在此基礎之上對文章內容進行較為大膽的猜測。
2. 把握段落大意,理清行文邏輯
學生在大膽推測的基礎之上,帶著印證自己推測的需求閱讀文本,並通過對段落大意的歸納,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將文本劃分成三個部分,並總結歸納出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如圖2.3.1)。在此圖示的基礎上,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對於文本的行文邏輯進行分析和探究,讓他們進一步理解文本標題的內涵,探究作者選擇這樣一個標題的目的,並對其進行評述。
3. 指導策略運用,提升理解層次
由整體到局部,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對文章的三個部分的細節進行閱讀。具體做法為:運用時間軸策略,標注卡特一生重要時刻;運用疑問詞引問策略,引導學生關注圖坦卡蒙墓葬發掘的相關信息;運用信息整合策略,深入解析離奇死亡的神秘性;運用個體化策略,激發學生發表自己對於離奇死亡的原因分析。當然,策略的運用不能僅停留在信息的收集和整合上,教師必須適時引導,讓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如:在閱讀圖坦卡蒙墓葬發掘相關信息時,教師可參與到設問活動中來,利用如下鏈式問答,步步為營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
Q1: Why did they try so hard to find the tombs?
(For study and the benefits of the public. They didn』t keep the treasures to themselves, but gave them to the museum.)
Q2: What kind of person is Cater?
(Unselfish.)
Q3: What makes a great explorer or a great man?
(Students』 own answers.)
在關注完卡特團隊的離奇死亡之後,學生對於木乃伊的詛咒處在將信將疑的狀態下時, 詢問學生:Did everyone died strangely?Was there an exception? 在這一問題的引導下,學生不難發現卡特卻並沒有死於詛咒,那麼詛咒是否存在?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對離奇死亡進行個性化的自我解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一個比較活躍的狀態,對於文本的理解自然也更加深入。
(四)解讀文本「段落層次」,在「發現」中准確歸納文本
歸納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閱讀能力,也是當下高中生相對欠缺的一種能力。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有助於他們養成整體閱讀的習慣,便於系統掌握文本信息,並能快速提取和運用。筆者認為訓練對於文本的歸納能力應始於對段落的歸納,而對於段落的歸納應始於對於段落層次的分析。所謂「段落層次」是指段落中各句之間的關系,或為總分,或為因果,或為並列,是組句成段所遵循的一般原則,是段落的內在邏輯。要做到這一點學生必須熟悉段落中各種不同功能的句子,一般說來,一個段落中有如下一些句子種類:主題句(Topic sentence)、支撐句(Supporting sentence)、結論句(Concluding sentence)、轉承句(Transitional sentence)。下文以《牛津高中英語》Mole 1 Unit 2 Project Growing Pains第一段為例,分析展示如何實現對於段落的歸納。
[案例4] 通過段落層次分析培養文本歸納能力
如圖所示,《牛津高中英語》Mole 1 Unit 2 Project Growing Pains第一段中共有4個句子,其中第一個句子(黑體部分)是主題句,最後一個句子(黑體部分)為轉承句,中間兩個句子(斜體部分)為支撐句。主題句關鍵詞feel lonely表明該段落是關於青少年的感受,並在句子的後半部分對主要的兩種感受進行了鋪墊:無人理解他們(no one understands them)和他們正在經歷的變化(the changes they are going through)。這一句包含了文本的主要兩方面內容,將在後文得到進一步的印證。最後一句轉承句的功能就是呈上啟下,根據關鍵詞felt this way,學生將不難分析出this way就是前面2個句子所描述的感覺。因此想到用teenagers』 feelings 來概括這一段落。
(五)解讀文本「語言美感」,在「品評」中深入理解文本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首先應該是英語語言教學。因此,閱讀教學中離不開對於語言的解讀。當然語言的解讀不只有對於詞(組)、句型的呈現、解釋和運用,教師還應該適時地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的語言美感,通過語言引導學生深層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當然,語言的美是多方面的,有形式美、韻律美、內涵美。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體驗語言的形式美和韻律美,理解語言傳達的內涵美。在《牛津高中英語》Mole 1 Unit 2 Project部分的閱讀文本中就有這樣一些句子,筆者嘗試引導學生體驗語言的美,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現分享如下:
[案例5] 通過解析語言美感培養深層理解能力
1. 誦讀感悟,體驗語言韻律美
《牛津高中英語》Mole 1 Unit 2 Project部分的閱讀文本中有下列四個含有yet的句子,語言形式相對統一,誦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且內涵豐富。針對這一組句子的教學,筆者首先嘗試讓學生放聲朗讀這些句子,體驗語言的節奏和韻律。投入地誦讀,必將調動情感的參與,而這些句子內容本身陳述的就是青少年自己的生活感受,就更加能夠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加深對於這些句子的理解,並進而幫助他們形成對於青春期正面的、客觀的、全面的看法。
2. 體驗語言內涵美
在誦讀感悟的基礎之上,筆者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感受,談談他們自己對於這幾句話的理解,並和同學們作一個分享。其中,A同學這樣分享道:As I am reading these 4 sentences, I noticed that adolescence is a period of time that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as shown in the 4 sentences. However, as it is a natural part of our life, we don』t need to worry too much about it, because we will all soon grow out this period. What』s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get to know what we are going through, and try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as well as others. 從這位學生的陳述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並已有了對於文本的自我解讀,這樣文本就不僅僅是語言材料,還是學生精神成長的養分。
(六)解讀文本「寫作資源」,在「運用」中豐富主題內涵
閱讀過程就是獲取信息,加工信息,運用信息的過程。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運用合適的閱讀策略,提取文本信息,還要教會學生運用恰當的方法對所提取的信息進行重組,讓文本信息由零散趨向集中,由無序趨向有序,由鬆散趨向縝密。指導學生針對所讀內容進行「寫作」,是一種有效的進行信息重組的途徑。因為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對閱讀所提取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整合,並結合讀者的理解,調用合適的寫作圖式將信息條理化、結構化,使之符合英語語言的表達習慣。在語言運用方面,「寫」不僅給學生提供了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語言,而且促進了學生對於閱讀文本中的語言進行主動借鑒和運用,有利於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此外,「寫」還要求學生對於文本的深意能有一個較為深入的思考,並結合個人經歷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寫」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理解與文本信息的有效結合是對文本主題內涵的一種極為重要的豐富。
「只讀不寫,讀往往不鞏固,不持久;讀寫結合,以寫促讀,可使讀更加深入」(宋秀芳, 2009: 3)。解讀文本「寫作資源」,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是深入推進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於解讀文本,發掘有利於激發學生情感共鳴的資源,將寫作點設在學生情感兩難處;發掘有利於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資源,將寫作點設在學生思維的活躍處;發掘有利於學生進行質疑問難的疑點,將寫作點設在學生有話可說處。解讀文本「寫作資源」應盡量遵循貼近文本的原則,切忌脫離文本空發議論。此外,在學生寫作前,教師還必須就遣詞造句、篇章結構以及銜接連貫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指導。結合閱讀文本實施寫作的具體方法有:文本縮寫、文本續寫、文本仿寫、評判文本等。《牛津高中英語》語料豐富,話題豐富,教師可有針對性地設計寫作任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題。
三、結語
閱讀是讀者對文本的解讀,對文本信息的提取、分析、重組和發展。閱讀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讓學生在文本解讀過程中開展識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活動,並最終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觀點和態度,閱讀教學就走向了深入。當學生將文本中閱讀而來的信息與自身經歷,形成自己的觀點,閱讀教學就被激活了。本文主要結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介紹了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文本解讀,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註: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運用閱讀策略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研究」(課題立項批准號:D/2011/02/22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崔敏峰. 例談培養英語閱讀中深層理解能力的策略[J].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2(7).
[2] 戴軍熔.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中的六個基本關注點[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 (9).
[3] 宋秀芳. 中學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祝繼東. 「五維一體」關鍵詞圖示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課程·教材·教法,2010 (11).
Text Interpretation in Enhanc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Lv Huab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eaching reading in senior highs, the essay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text interpretation in helping achieving the deep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 reading text. It is believed that reading is a process where readers memorize, comprehend, apply, analyze, synthesize and evaluate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oncrete lesson cases, the essay demonstrates how to interpret a text, which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riting logic and the way the text is developed. During the process, readers may relate to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n achieve a deeper and bette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text itself. In conclusion, only by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 text thoroughly can we bring forth the charming of deep thinking and therefore, promote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Key words: reading teaching; text interpretation; integrated language competence
(本文首次發表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5年第2期)

⑵ 英語如何提煉主旨大意

1由點到面,構建知識網路
對所學的知識點分步地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理清知識回脈絡。從一個簡單的語法點答或一個核心句型開始延伸,理清它們的變化形式、變化規律以及與時態、語態等的關聯。所謂由點到面,構建知識網路。
2由面到點,加深記憶,查漏補缺
回歸課本,查缺補漏,打好基礎。以單元為單位展開復習,回憶每單元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核心單詞、重點句型和語法,以及需要掌握的對話等。回憶時要有框架,由面到點,比如先通過目錄頁回憶每個單元的話題,然後再回憶細化的知識點。
3聚焦重難點,鞏固易錯點
對每單元中的重點內容(詞彙、句型和語法)和在練習中易錯的點作進一步的復習,解決重點、難點和疑點,加深理解。多看錯題本,攻克錯題。
4經典題目自測,檢驗復習效果
對復習效果進行檢測,會產生成就感或緊張感,從而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同時可以及時調整復習方法。在復習完成時,選取一定數量的題目進行檢測非常有必要。多做典型題,摸清規律,學會舉一反三,但不提倡題海戰術。
想要考個好成績,除了熟練掌握單詞、語法、句型,還要有正確的答題技巧

⑶ 英語閱讀中的主旨大意怎麼讀記敘文

一)重視英語詞彙和習慣用法的積累

美國語言學家Driller (1978)根據詞彙統計特徵指出:如果我們認得25個最常見的英文單詞,平均每頁紙上的詞我們會認得33%;如果認得135個常用詞,則為50%;如果認得2500個,則為78%;如果認得5 000個,則為80%;一旦記得10 000個,可達92%。可見,閱讀能力的高低和詞彙量的大小是分不開的,目前大部分學生的詞彙量偏少, 這是影響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詞彙量呢?

1. 構詞記憶法

據估計,英語詞彙有100萬到120萬,但大部分單詞是由構詞法構成的。構詞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轉化。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前綴(un/dis/im/il /super.)、後綴( ly/ less/ ful/ ment…)的含義及用法,就可以根據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彙的目的。如:前綴super 有超過,超越的含義,就可以猜出supermarket (超級市場)supernatural (超自然的)、 superman (超人)、superstar (超級明星)等詞的含義。。

2. 聯想記憶法

由一個詞聯想到和它有關或無關的詞,如看到live vi 生活,聯想到其他詞性及用法,如,直播的、活的等詞義。

3. 廣泛閱讀記憶法

「To read well, 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ry.. 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 you need to read well.」 這句名言道出了閱讀和詞彙量的關系。要有流利的閱讀,就必須有豐富的詞彙。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你的詞彙。

(二) 牢固掌握語法知識

近年來的NMET閱讀理解短文的句式結構趨向復雜,語法知識在閱讀中的作用已經突顯出來。如在閱讀中遇到另人費解的長句、難句,就可以藉助語法,對句子進行適當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關系,從而准確理解整句的意思。以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NMET 2000) 為例。該句的29個詞中包含了主語從句,賓語從句、並列句和破折號連接的附加說明等多種關系。其中並列句中又有復合句,復合句中又有並列句。只有把句子的成分一一理清,才能掌握其意思。

(三)、積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生活知識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一定的語言知識,還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生活知識。例如在NMET2003的閱讀理解A篇,該篇選材涉及地理,介紹了兩座farthest/ most distant inhabited islands,一個為Guinness Book of Records 所認定的Tristan da Cunha;另一為復活島(Easter Island)文章中出現了較多的專有名詞,對於閱讀經驗不足的同學會形成干擾,而對於那些對Easter Day 等背景知識了解的同學,相對就會好些。另外在C篇中,出現了書刊號,如果熟悉這些,就會減少好多閱讀困難。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

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要求平時多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養語感。另外,有的同學在閱讀時出聲讀、點讀或回讀,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影響閱讀速度和對文章的理解。所以要克服這些不良習慣,作到不回讀,不聲讀,不點讀等。只有這樣,閱讀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確率才能提高。

除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外,也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教師要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一般閱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略讀(Skimming)即迅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題句,明確作者的態度和意圖。

2、跳讀(Skipping) 即快速查找某一相關信息,讀時要一目十行,對不相關的內容一帶而過。

3、猜測生詞(Guessing the new words) 在閱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生詞。如果一遇到生詞就去查字典,或跳過去不看,都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這樣就要猜測生詞的意思。不同的語境,單詞的意思也就不一樣。所以要根據上下文線索和構詞法等知識去猜測。 快速閱讀四大法則
在閱讀英語材料時或是在考試過程中有很多人感到自己的閱讀速度實在是跟不上需要,有些朋友就認為是自己的英語基礎不行,然後就拚命的背單詞,其實如果能夠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快速閱讀訓練的話,即使在原有的基礎上也可以在閱讀速度方面取得顯著的提高,更何況很多情況下根本就不是英
語基礎的問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練習快速閱讀的四種方法。

1. 快速泛讀(fast extensive reading)

平時要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這里講的泛讀是指廣泛閱讀大量涉及不同領域的書籍,要求讀得快,理解和掌握書中的主要內容就可以了。要確定一個明確的讀書定額,定額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切實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讀20頁,一個學期以18周計算,就可以讀21本中等厚度的書(每本書約120頁)。

2. 計時閱讀 (timed reading)

課余要養成計時閱讀的習慣。計時閱讀每次進行5~10分鍾即可,不宜太長。因為計時快速閱讀,精力高度集中,時間一長,容易疲勞、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閱讀時先記下「起讀時間」(starting time),閱讀完畢,記下「止讀時間」(finishing time),即可計算出本次閱讀速度。隨手記下,長期堅持,必定收到明顯效果。

3. 略讀 (skimming)

略讀又稱跳讀(reading and skipping)或瀏覽(glancing),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是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閱讀,如同從飛機上鳥瞰(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顯標志一樣,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換句話說,略讀是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據統計,訓練有素的略讀者(skimmer)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鍾3000到4000個詞。

閱讀時,先把文章粗略地瀏覽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學習需要的或自己感興趣的資料和信息,然後確定這篇文章是否值得細讀。在查找資料時,如果沒有充分時間,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時,就可以運用略讀技巧。「不需要高度理解」並非指略讀時理解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說略低於一般閱讀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許的。

一般閱讀的目標是在保持一般閱讀速度的條件下,獲得盡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達到70%或80%。略讀時,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預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達50%或60%就可以了。

略讀有下列四個特點:

(1)以極快的速度閱讀大量材料,尋找字面上或事實上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闡述信息。

(2)可以跳過某個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讀。

(3)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4)根據文章的難易程度和達到的目的,不斷靈活地調整閱讀速度。

略讀可以運用下列技巧:

(1)要利用印刷細節(typegraphical details),如書或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小標題、斜體詞、黑體詞、腳注、標點符號等,對書和文章進行預測略讀(preview skimming)。預測略讀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關的細節及其相互關系。 ??

(2)以一般閱讀速度(200~250wpm),閱讀文章開頭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況、作者的文章風格、口吻或語氣等。 ?

(3)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抓住主題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後略去細節不讀,以求得略讀速度。

(4)注意轉折詞和序列詞。轉折詞如however, moreover, in addition等;序列詞firstly, secondly等。

(5)若無需要,不必閱讀細節

⑷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研修學院中英文雙語結業證書含金量

含金量非常高。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研修學院是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准,並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等教育培訓機構。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研修學院為國內的各級學校及教育機構引進國外專家學者來華任教接待國外教育行政官員、教師、學者、學生來華進行短期、長期研修和考察組織各類教育團組赴境外進行考察、培訓中國教育國際交流研修學院是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准,並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等教育培訓機構。

⑸ 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

關於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範文(通用5篇)

快樂有趣的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不如來好好的做個總結。那麼如何把活動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我們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使我們對自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認識和定位。為此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工作總要求,即「以整體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深化課堂教學為重點,奮力拚搏,開拓進取,切實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努力為我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服務」。

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理論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只有不斷地提高教師自身文化素質和理論水平,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本學期,結合我校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組教師認真學習相關的教育文件、教學理論如《新課程標准》等。

通過學習,大家明確了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增強了課程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組織課堂教學,並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十月底,教研組組織本組教師學習《英語新課程標准》,並在此基礎上,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集體備課,並且每人上一節公開課。

在備課—上課—評課活動中,大家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努力提高40分鍾的課堂教學效率。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嘗試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優化學生學習方式,致力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的發展,取得多方面的進步。

二、強化常規要求,規范教學工作

全組老師遵照教學常規要求,規范自己的教學工作,大家認真分析新課程標准與原教學大綱的區別,進一步明確了各個年級的英語教學目的、任務以及要求,從宏觀上把握各個年級的知識脈絡。低年級著重學習習慣的培養。中年級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書寫習慣的指導和培養。高年級則注重讀書讀寫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復習過程中,注意查漏補缺,引導學生從橫向、縱向兩方面進行知識結構的梳理,同時重點培養學生在能力題方面的創新思維和考試心理的穩定,在教學中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結合英語教學的特點,個別輔導的契機,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運用能力。

此外,我們鼓勵學生在校內、校外主動地接觸英語,並且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學習英語以及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從而培養他們對英語的愛好和興趣。

三、落實各年級教學目標。

三年級是起始年級,學生都是「一張白紙」,對於課堂用語,學習習慣等都無從入手,因此,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尤其的重要,我們共同認真鑽研教材,以趣味性為主旨,逐步形成了本組的特色——課堂容量豐富、學生聽課習慣好,興趣濃。四年級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性為出發點,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側重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五年級側重於中、高年級銜接教學的研究,及學生對語法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的培養。六年級的任務最重,難度最大。

首先從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和解題思維的訓練入手,層層推進,逐步引導,一學期下來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教研活動中,各年級都能進行認真討論,相互交流溝通,針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種教學經驗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既促進了大家教學水平的提高,也大大增強了本組教師的凝聚力。同時,也順應了新時期的教育要求,使大家走上了教學研究之路,創設了和諧濃厚的科研氛圍。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我們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情況,統一單元試卷、習題練習,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學目標的統一,發現問題及時補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首先做到課課通、單元清,隨時為學生答疑解惑,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四、抓好公開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我們的最終目的。為此,本學期,我組共安排公開課4次,「隨堂課」4次、示範課1次,在組內形成了「比、趕、學」的良好氛圍。大家在積極學習教學理論的同時,苦練教學基本功,從課堂教學的組織、方法的優化,情境的創設等方面相互勉勵,共同進步。我們還經常進行「說課——集體備課——上課——集體評課」活動,讓講課老師能「一課一得」:發現自己課中特色的地方,找出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虛心接受聽課老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取長補短,探討教學得失,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

同時,我組教師非常重視自身教學能力及教學素質的提高,積極撰寫教研論文。

五、下一步工作設想:

1、扎扎實實深入開展校本教研。

2、積極探索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路。

3、努力探索英語集體備課的方式。

4、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師素質,逐步形成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師群體。

5、加強六年級英語教學的研討,努力提高畢業班的英語成績。

回首20xx年,忙忙碌碌,卻也腳踏實地,忙碌中感覺踏實,辛苦中留下回味,不斷激勵我們奮進,勤勉播種了收獲。如果說過去的一年裡面,我們在工作中取得一點進步,這和領導的信任、鼓勵和支持分不開,今後的工作還等待著我們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在新的一年裡,我組要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創新的工作思路,踏實的教研作風去迎接全新的挑戰。

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2

本學年,我校繼續做到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計劃制訂中的各項任務,教師在培訓中也學到了不少東西。現在就將我校本學期的校本培訓工作作如下總結:

1、制訂有序和有效的計劃。

為了便於開展校本培訓工作,我們在學期初就制訂了詳細可行的校本培訓計劃和教研組計劃。在計劃基本上明確了各項工作的負責人和內容,在實施計劃的`時候因去年學校在做四項規范達標,所以實施計劃有些滯後。

2、培訓內容針對性強了,可實施性也強了。

本學期我們開展了不少的活動,這些活動我都圍繞教師的平時工作,或者是教師急須提高的能力。如說課教學技能的培訓;另一個是幫助老師提高資源共享的能力的培訓。兩個培訓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師專業化成長方面我們主要針對教師怎樣上好一節課開展了針對性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很好,對年輕的老師的成長會有不少的幫助。在學校特色方面,因為本校在人才方面的確缺乏,所以不能搞得特別有聲有色,也只能利用學校自身的資源,勉強搞個三筆字培訓,以書法擅長的徐少龍老師為負責人,但是老師興趣很濃,每次的作業都能積極上交,作品也很好。

3、建立配套的規章制度。

健全並完善了包嶴小學校本培訓的實施方案、實施細則、考核、考勤、獎懲與管理制度。著重解決了校本培訓的動力機制、運行機制、激勵機制,使校本培訓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使學校的校本培訓工作順利開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強對培訓過程的管理。

在校本培訓實施過程中,做到學年、學期、校本培訓和各種專題培訓有計劃、有總結,學校培訓領導小組對全體參訓教師完成培訓情況進行評價,對教師的進步情況及時通報,並在評優樹先中優先考慮、年度考核中給予加分,同時進行表彰獎勵;建立健全教師培訓的業務檔案,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和研究問題,確保培訓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最重要的是各項活動開展後,基本上都能上傳到博客上,都及時展示學校校本培訓活動,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活動,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機會對我們提出意見。

5、外出考察學習培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學習、借鑒他人的辦學經驗,學習兄弟學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促進我校教師隊伍素質的全面提高是我們堅持多年的做法。一學期來,我校共有45餘人次參加各級培訓和外出參觀學習。開闊了老師們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轉變了教育教學思路,推動了學校課改工作的進行。在去年11月下旬更是大面積地組織老師參加千課萬人培訓活動,老師們在這次培訓活動中獲益很多。

6、培訓碩果累累,精彩紛呈。

自培訓實施以來,師德養成和教師禮儀得到加強,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策略發生了深刻變化,許多現代教育思想和先進經驗已經轉變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行動,教師整體素質大大提高。表現為:愛心育人,教風端正,班級管理科學、規范,師生關系和諧;課堂上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創新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寬松的課堂氣氛已初步形成。教師的校本培訓學分基本上都合格。

這一年我校多次組織學生參加學區縣級藝術節活動,在書法、繪畫攝影方面紛紛獲獎;在學區組織的教師鋼筆字比賽中,5位老師分別獲獎,期中邱巍娟老師更是獲得一等獎。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本培訓工作的力度,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年輕教師為培訓重點,著眼於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開發校本培訓內容、創建校本培訓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3

我校英語科組以教師為主體,以學校為主陣地,通過有計劃、系統的研究活動,解決課程中的多層次問題,促進教師的成長和學校的發展。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和成績的提高。下面是我校英語組在英語校本研修中的一些做法及收獲:

全員參加各種校本教研活動:

一、全員參加各種校本教研活動。

我校在暑期教師集訓結束後,就要求所有的教師必須准備好本學期的校本研修方案,開學的第一天就必須上交。這就充分利用了集體智慧,體現了全員參與。其中,英語校本研修內容有閱讀教學,口語教學等。並且,每一份校本研修教案都是詳案,都有具體的操作過程,都包括了3—4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全校的英語教師根據具體情況,結合本年級的教材,選用了部分他人的校本研修方案,並加以修改,使得各年級都有本可依。

二、開展小課題研究。

我校所有備課組都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小課題研究。這是每一個教師都必須積極參與的校本研修活動。小課題研究針對各學科的不同特點來確定。例如九年級英語組前一段時間確定的小課題就是根據教材的內容來定的:例如其中有一個小課題就是如何深入淺出地講解被動語態。

三、備課、上課、反思。

要求所有老師提前背好課,寫好教案。做到課前熟悉教案,課上靈活運用與調整,課後認真反思,讓自己的.課堂教學達到最高效。每個年段如果有兩位老師上課的話,請兩位老師之間互相(或每個備課組)認真研究教本、學情等,合理安排課時。備課之前全面計劃好每個學期所要講授的教學內容。備課時把具體教學方法和手段寫清楚。認真研究教材內容。上課時堅持常規部分不鬆懈,教材內容講解清晰,示範准確到位。盡力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教學中及時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採用有效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受益。課後進行認真總結與反思,並在教案後做好小記。

四、注意總結出具有實用價值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嘗試多種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把好的傳統的教學方法繼承下去,同時在教學中發現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通過教學筆記的形式作以詳細記錄,包括方法的具體實施情況以及教學效果等。在上公開課時,老師們能以多媒體手段展示教學環節,多媒體教學集圖像、聲音、文字、動畫於一體,能起到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聞其聲的效果。能藉助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的魅力實施教學,在課前和課後引導學生唱一些英語歌曲,不僅消除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緊張心理,而且可以使他們從中文思維的狀態漸漸進入英語思維的狀態,把他們帶入一個輕松、和諧的英語氛圍中。能營造真實交際情境,體現語言美,教師自然流暢的語調,抑揚頓挫的節奏能使學生置身於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保證教學信息在傳輸的過程中發揮最佳的效能,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和英語語音語調。

五、每月一篇教學心得、反思活體會,每月一次公開課活動。

把課堂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讓教師上完課後,回過頭來看看,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麼目標,用了什麼教學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問題,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案例分析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煉,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我校改革原來科組活動中一人上課大家評課的活動形式,而是讓教師先自己反思自己課堂中的成功或不足,再由大家共同探討改進自己的教學的方法。並且每課教案後自己寫課堂教學反思一篇。新課程的理念具體化到教學常規的每個環節,備、講、批、輔、考、研體現什麼課改要求,都有明確要求。課改理論學習,堅持做到「五有」:有計劃、有檢查、有檢測、有考評、有獎懲。並向教師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在教學小記、教學方法筆記中汲取內容,每月寫一篇的教學體會。堅持讀與教育有關的書籍和文章,並到互聯網搜集有價值的教育信息並作以記錄。

六、集體備課,促進交流溝通。

我校英語科組隔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活動,讓教師針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種學術思想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促進了教師間的了解與溝通,互相取長補短,也有利於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新時期的教育要求教師走上研究之路,校本教研創設了和諧濃厚的科研氛圍,其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

總之,我校英語組在前段時間的校本研修活動中做了很大的努力。在今後的研修活動中,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更好的效果。

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4

一學年來,我認識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尊重並熱愛學生,使學生學有所長,全面發展,下面就我本學年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本學年的教學中,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學習教育教學法規,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入在首位,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地投身於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從中汲取營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修養。

二、教育教學方面: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要搞好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本學年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從備課本、備學生、備教法等方面入手,積極做好課前准備。

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個知識點都鑽研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分析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考慮教法,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解決如何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利用現代傳媒,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形成技能、能力等。

2、認真組織教學,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效率。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加強課外輔導,深入學生,認真耐心地幫助他們。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積級參加教研,不斷學習。

4、以身作則,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5、積極挖掘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6、尊重領導,積極完成學校的其它工作及領導布置的工作。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積極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並且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學校的同志,尊重領導,積極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一心為學校、為學生的發展而努力。

四、取得的成績與不足:

在本學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上學期所教五年級英語平均分和及格率均居全縣第五名,這學期平均分全縣排名第八,均在全縣前三分之一。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注重學生人格、進取精神的培養。讓他們充分認識了社會的形勢,了解了社會,重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力爭在一切有利於學生的方面都施以影響,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讓他們健康快樂自由地全面發展。一年中,切實看到了他們點點滴滴的進步。

當然,作為一個新教師,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教學方法、班級管理、反饋練習、自身學習等方面的欠缺與不足等。但是,我相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知識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教育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培養未來型的社會人才,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5

校本研修是以學校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選題范圍,以學校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通過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並且將研究成果直接用於學校實際狀況,並改善校本研修活動總結研究活動。校本研修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保證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讓教師成為教學,研究和進修的真正主人。

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務。目前,有一部分教師的認識還不到位,認為現有的知識足已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得教師輕視學習,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持抵制態度,因此,提高教師對學習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不斷學習之人,來完善和提高自我。

一、業務素質方面

1、豐富了遠程教育專業的知識,能熟練的運用各種教學資源進行電子備課。

2、豐富了教研方面的知識,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3、運用多種形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4、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說英語,用英語,使運用英語的能力有了一些提高。

二、具體措施

1、以「同伴互助,自學反思」為主要形式。自主學習,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形成學習與反思的習慣,增強研究意識,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與教學融為一體,以新課程為導向,靈活運用案例分析、行動研究、教育實驗等多種活動方式,深入了解並及時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邊學習邊實踐,邊實踐邊反思,邊反思邊改進,邊改進邊提高。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和同伴合作、探究,不斷探索、創新、調整、充實,總結經驗,提高了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

2、認真學習《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英語新課程標准以及各種書刊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水平,扎實的教育教學專業知識,廣闊的知識背景,較高的業務水平,來加快新課程發展建設步伐,適應新課程標准下的課堂教學。

3、更好地運用電子備課平台和教學課件,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專題講座:結合教育熱點和教學實際,利用遠程教育等資源聽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

5、教學觀摩:隨時和本組教師互聽互評,進行教學交流。

三、這次的遠程教育也為教師提供了合適的培訓管理模式調動了教師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他們能恰當選擇學習目標。教師個體對自己的學習需要能作出最適當的判斷,他們有能力自我導向,並自主學習。其次,當教師開始並設計了自己的學習活動後,他們的使命感增強,因而學習的效率高。再次,教師是根據個人的需求判斷來選擇自己的學習目標的,因而,這種學習動機是最強烈的,對教師的個體行為產生的影響是最大的。

四、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使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覺得愉快。上課形式多樣,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七尺講台上,在課堂上不要把矛盾激化,碰到突發事件時,一定要理智,要化干戈為玉帛,要保護自己,也不要傷害學生。多一些關愛和鼓勵,可能會改變他的一生,每位老師都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這是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有力保障。

最後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教師。

;

⑹ 英語閱讀理解技巧主旨

英語閱讀理解技巧主旨

主旨大意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對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深層理解程度及在速讀中准確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下面我給大家整理有關英語閱讀理解主旨大意題的解題技巧,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主旨大意題解題技巧】

主旨大意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對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深層理解程度及在速讀中准確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一般針對某一語段或某一語篇的主題標題或目的設題。

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1 標題類常見的標題型題干

1)The best title/ headlin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_____________.

2)The text (passage) could be entitled ______________.

3)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suitable as a title for the passage?

2 大意類常見的主題型題干

5) This passage chiefly deals with____________.

6) What‘s the topic of the article?

7)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8) With what topic is the passage chiefly concerned?

3 目的主旨大意題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is______. The passage is meant to _____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_______

這類題通常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不少文章一開頭便展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一段常常是內容的梗概,同時又表達了中心思想,但是不少文章的中心思想貫穿全文,並沒有用一句話明確表達出來。這就要求學生學會歸納概括。每個段落往往也由一個主題句或幾個陳述句構成,它們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有時在開頭,首先點明本段大意; 有時在結尾, 總結本段大意。

做這類題,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主題句。找出文章的主題句,也就明確了文章要講什麼,再通過速讀全文,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另外在許多文段中,沒有可以概括全段意義的主題句,必須根據文章中所提供的事實細節,進行全面分析,然後歸納成一般概念。但必須注意,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在概括時過於寬泛,要恰如其分。

A.主題句呈現的形式

1?文首開門見山, 提出主題, 隨之用細節來解釋, 支撐或發展主題句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最常見的演繹法寫作方式. 例1.The panda is a popular animal. Stories about the panda in the Washington Zoo are always front page news and important features on television newscasts. Stuffed pandas are among the most popular toys for children, and panda postcards are always in demand in zoo gift shops.

例2.Today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world population is rising, so quickly that the world has become too crowded. We are using up our natural resources too quickly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with dangerous chemicals. If we continue to do this, human life on earth will not survive.

2).文尾?在表述細節後, 歸納要點, 印象, 結論建議或結果, 以概括主題. 這是英語中最常見的歸納法寫作方式

3).文中通常前面只提出問題, 文中的主題由隨之陳述的細節或合乎邏輯的引申在文中導出, 而後又作進一步的解釋, 支撐或發展.

例4.Nothing is as useful as a flashlight in a dark night if a tire goes flat. Few inventions are so helpful to a child who is afraid of the dark. In fact, the modern flashlight brings light to many dark situations. Finding something in the back of a closet is easy with a flashlight in hand a camper also needs one after the light of the campfire has been out.

4).首尾呼應?為突出主題, 作者先提出主題, 結尾時再次點出主題, 這種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較為多見. 但前後表述主題的句子不是簡單的重復, 後面的表述往往有進一步的引申或發展的意味。

例5.?首段?Shu Pulong has helped at least 1000 people bitten by snakes, “ It was seeing people with snakes bites that led me to the career.“she said„

?尾段?“The sad story touched me so much that I decided to devote myself to helping people bitten by snakes.‖Shu said.

5).無主題句?即主題句隱含在全文中, 沒有明確的主題句. 必須根據文篇中所提供的事實細節?進行全面考慮?綜合分析?然後找出共同的東西?歸納成一般概念。必須注意的是?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在概括時過於寬泛?要恰如其分。

例6.Joshua Bingham studied 4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and decided to leave his graation. He transferred to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 and graated with honors. Harvard Law School and, later, Boston College provided him with an excellent legal background. He is presently a corporation lawyer in Miami, Florida.

Q: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A. How Joshua Bingham became a lawyer. B. Bingham is a diligent student.

C. Joshua Bingham received an excellent ecation. D. A good lawyer needs good ecation.

[分析]此文沒有主題句。全篇共四句?只陳述了四個細節(detail)性的事實。因此就答案本身看?個個都對。讀者只能將所有的details綜合起來?進行邏輯推理?才能構成一個沒有言明的主題思想(unstated main idea)。由於文中主要涉及了Joshua Bingham接受教育的情況?即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Joshua Bingham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答案是 ?

除了以上主題句呈現的常見形式外還要注意標志詞 文章或段落的主題句常常會出現在一些標志性的提示後。如?on the whole, as a result, in short, therefore, thus„..I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Given all these points above, I would support the idea that„.; For 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I would prefer„.

;

⑺ 【高考】英語閱讀主旨題老是做錯,怎麼辦

同學你好,我是來自新東方優能學習中心的老師李鵬
要注意主旨題的正確答案的特點,踩准「抽象,概括,大氣,深刻」這四個原則,另外說明議論文多注意首尾段和各段首,可有效提高文章大意的揣測。
祝你取得好成績。

⑻ 誰能 幫我翻譯一下很急 求求好心人

Concerning English euphemism in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Abstract: the use of euphemism is very common human interaction process of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The correct use of euphemism can avoid embarrassing or unpleasan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success. In today's society, the euphemism has in various fields are widely used, thus learn English euphemism for us in the English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ces the euphemism reasons,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based on this, advances in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teaching and the use of euphemism.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euphemism form,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English euphemism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aims at helping English teachers use large amounts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ask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of euphemism, through the use of euphemism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mode of euphemism has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euphemism ,constitute ,English teaching

熱點內容
同意人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30 05:16:44 瀏覽:364
媽媽喜歡散步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30 05:16:11 瀏覽:856
日積月累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0 05:08:12 瀏覽:602
桃子翻譯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8-30 05:08:07 瀏覽:260
永不分離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0 05:04:54 瀏覽:456
廁所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30 05:04:50 瀏覽:597
什麼在桌子上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30 05:02:30 瀏覽:887
她明天上學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0 05:00:24 瀏覽:552
讓離開的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翻譯 發布:2025-08-30 05:00:23 瀏覽:675
讓一球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30 04:54:18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