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培訓 » 中學英語教師培訓課程設置

中學英語教師培訓課程設置

發布時間: 2022-09-19 01:51:01

A.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英語語法課

如何上好初中英語課?這一直是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和英語教育工作者所不斷探求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於該問題的探討更凸顯其重要性。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體驗、調研、分析和理性的思索,我認為,要想上好初中英語課,作為教師除了要仔細研讀新課標,加強理論學習,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課改的理念, 並把全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運用於教學工作的實際,以提高教學工作的實效。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 切實把握教材實質內容,准確定位教學目標是上好初中英語課的前提
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要體現在各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教材是英語課堂教學的的主要文本,因此,要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教師的首要任務是鑽研教材、准確把握教材並逐步使自己具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那麼,教師該如何把握和處理教材呢?我想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 通讀教材把握教材內容,確定整體教學目標。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必要時在跳出教材但基於教材的原則下,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
2. 准確把握每單元的教材內容,了解與其聯系的前後內容,確立該單元的教學目標.
3. 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的要求,合理劃分課時,准確把握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確定課時教學目標。在分課時備課時要注意以下四點:①具體確定課時目標;②准確定位教學重點、難點;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選擇教法、學法;④根據需要設計活動形式,選擇實用的輔助教具。
下面我們就以《新課標初中英語補充教程》中的Unit 3 Numbers 的第一課Lesson 11中 的Part A為例加以說明。 (原文: Unit 3 Numbers Lesson 11
A. Listen, read and say
1. Li Jun: What』s that over there, Zhou Bin?
Zhou Bin: It』s a football. And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Li Jun: Then let』s go and play it. OK?
Zhou Bin: All right.
2. Zhou Bing: I』m tired, Li Jun. What』s the time now?
Li Jun: It』s six
Zhou Bin: It』s late. Let』s go home.)
在拿到本課的教學內容時,我們首先要確定本課所在的單元的教學內容是什麼?通覽該單元內容後,我們不難把握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學生將熟練掌握Numbers:1?15英語表達法,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這十五個些數字來表達:時間/刻、年齡、數學運算中的加/減法及其算式。而本課又是本單元的第一課,其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非常貼近,它是關於兩個孩子談足球和踢足球時所發生的事情,其中心內容是:詢問時間及建議某時該做某事。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可以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讓學生學會在適當的情境中使用「?What』s the time ?--It』s…」來詢問和表達時間;以及用--Let』s…… ---OK./ All right」.來建議聽話人與說話人一起做…及其應答。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已經掌握1--10這10個數字為基礎,再使用一個大鬧鍾作為直觀教具,讓學生讀出鍾面上的整點來復習數字1?10,同時也可以教授其後的兩個數字11、12。然後自然引出「?What』s the time?---It』s…」讓學生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操練,並在操練「?What』s the time now?---It』s…」的同時又可呈現「---Let』s.... ---All right/OK.」然後,再利用Lesson3中的四幅圖畫為素材製作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指導學生整體操練「---What』s the time now?---It』s …am./p.m.---Let』s get up/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在學生熟練掌握上述句型之後,再創設情境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句型「?What』s this/ that?--It』s …」來談論足球及整體呈現Part A1的內容,再利用「---What』s the time now?---It』s …am./p.m-----Let』s go and play football」整體操練Part A. 我想以這樣的方式處理教材比直接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從第一個對話教起更能突出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也顯得自然、水到渠成,同時鍛煉學生思維使其日臻系統和縝密。
二.教學活動的設計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是激發學生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保證
在教學中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應該是為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因此,這些活動應該指向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如果教學活動偏離,或者脫離了教學目標,再好的教學形式也不會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善於把教學活動的形式和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訓練緊密結合起來。
下面我想用我所聽過的兩節課例加以說明。
課例1. 教學內容: 《新課標初中英語補充教程》中的Unit 1 Lesson 3 Part C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生詞:shirt, coat, jacket, dress, apple, orange的聽、說、讀、寫。
活動形式: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出表示上述單詞的圖畫
教師的操作過程:教師請會畫男式襯衫的、外套的、 夾克衫的…的學生在到黑板上畫出,其他的同學在座為上畫。這樣有7--8個學生到黑板上畫了起來,其餘的學生在座位上畫,該活動一直延續了10分鍾左右。當黑板上的學生全回到座位上之後,教師和學生的活動是,師生共同評價黑板上的畫兒的優劣。當教師發現黑板上沒有人畫出男襯衫時,她又叫了一位學生到黑板上畫出男襯衫,其餘的學生在座位上無所事事,畫完之後她又和學生一塊又對該畫作一番品頭論足,這又用去了5分鍾左右。然後,教師並沒有很好地利用黑板上的畫,利用其直觀性來輔助教授以上新單詞,在教完單詞之後,她不是利用學生手裡的畫來鞏固所學的生詞,而是又叫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再練練這些畫兒。
我們都知道,新課標倡導學生的體驗與參與,在教學中提倡活動或任務型教學途徑,因為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語言做事,這樣既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於科學、合理的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有些教師就認為「任務型教學途徑」就是「讓學生活動起來」對於活動的內容和效果是否真的有利於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發展能力,是否真正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等實質性問題卻忽視了。正如在本節課的課堂上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了多次畫畫的任務,但教師並沒有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與本節課的重點教學內容發生緊密的聯系,學生把課堂上大量的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毫無目的的畫畫、評畫上,使這節課幾乎變成了美術課。學生畫畫的活動幾乎完全脫離了英語語言教學的實踐,未能達到通過畫畫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習、鞏固語言知識的目的。可見,這樣的活動和任務,是為活動而活動,並沒有真正體現「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原則,所以它是無效的、徒勞的。
課例2. 教學內容: 《新課標初中英語補充教程》中的Unit 4 shopping Lesson 17
教學目標: 使學生學會在實際購物的場景中正確使用: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What About you?; How much…? 等常用的購物交際用語。
活動形式:在學完本課新內容後,讓學生設置模擬商店,每3---4人組成一購物小組,進行自由購物。
操作過程:師:Boys and girls, take out the things you have brought here on your desks.(拿出你們帶來的各種東西,放在你們的課桌上) Let』s open some shops, and your classmates will go to your shops to buy some things they need.(你的同學將到你的店裡來買他們所需的東西),3 or 4 students can make up a group freely, each of you must be the shop assistant once, and you must serve your coustomers well.(你們可以3?4人自由組成小組,每人都要扮演一次售貨員,一定要好好為你的顧客服務喲!)Ten minutes later, I』ll ask some of you to act your dialogues out.
(在教室布置完任務之後,學生們都饒有興趣地在組內練習起來,教師在教室巡視、傾聽,並時而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10分鍾後學生們都積極地要求到教師前面去表演、展示。有的同學表演的購物場景與課文內容相同或相似,更有部分同學進行了創新,把所購物品擴大到生活中各種他們可以涉獵的范圍,學生非常興奮,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從這一課例可以看出,該項活動的目標指向明確,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真正體驗了用所學語言可以做事的成就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這樣的活動不僅富有情趣,而且更富有實效。
三.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較為真實的、有意義的情景,是使課堂充滿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情景又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情景是指用語言進行聽說和讀寫交流信息的社會環境。狹義的情景是指語篇或語段中的上下文語境。交際功能是語言的本質功能。任何運用語言的交際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的。沒有情景的言語交際活動是難以實現的,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英語要在情景中學,要在情景中教。沒有情景的英語教學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難以提高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更不利於使學生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盡力利用實物、圖片、詞語卡、簡筆畫、投影儀、錄音、場景、體態語言、多媒體等手段,創設呈現、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在情景中呈現新知識,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慾望;在情景中講解語言知識可以使語言知識化難為易,生動形象並且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在情景中操練知識可以訓練學生快速反應的能力,易於學生形成嫻熟的技能;在情景中運用語言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表情達意的正確性和流利性,又可以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的條理性和得體性。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英語教學中,只有真實的、有意義的情景才能真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才能激發並保持學生參與語言活動的熱情,英語課堂才能充滿活力,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我曾經聽過這樣的一節英語課,授課內容是:譯林版初中英語第三冊 Lesson 11 中的Sample B,(原文內容是:
April: Tom, what do you think of my picture?
Tom : Do you call that a picture?
April: Yes. I think it』s a nice picture. It』s better than yours.
Tom: Well, the house and the fruit trees are nice, but the horse is not.
Jack: Oh? I don』t think so. I like the horse and the cows in her picture. They look so real and the tractor is good, too.
April: Oh, thank you, Jack..)
該教師在呈現本課內容時也創設了情景,他是這樣做的:師:同學們,大家都看過中央電視台一套剛剛播出的電視連續劇《靜靜的艾米河》吧?生:看過!(大部分學生回答道)師:好看吧?生:好看!師:故事發生在何處?生:在內蒙古大草原。師:草原美不美?生:美!師:我知道我們班所有的學生都非常善於速描。下面請大家畫一幅大草原的圖畫好嗎?生:好!師:下面開始畫吧。5--6分鍾之後,教師叫部分學生把自己畫好的畫進行展示,並評價誰的畫像與不像。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甚至顯得有點無序。但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與本課的教學內容相關的只是利用學生的作品來呈現:horse,cow和tractor三個生詞。接下來,教師就讓學生聽本課的錄音。聽完之後,讓學生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你們聽到那幾個東西? 2.錄音里有哪幾個生詞你們能聽出來嗎? 3.你們的畫中有沒有錄音里聽到的東西?如果沒有,請把他們給補上。4. 我讓你們畫這幅畫的目的是什麼?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確是為學生創設了情景,但是,仔細研究他的情景創設的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他浪費了學生那麼多的時間只為呈現三個生詞,這種情景的創設是否真的有意義?不禁令人質疑。其實教師是完全可以使這一創設情境的的過程變得生動而十分有意義的。他不妨試著這樣操作:在和學生談論美麗的草原之後,讓學生放飛思維,用自己的筆描繪出自己頭腦中的美麗的草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畫中的內容呈現本節課的生詞,對於自己畫的東西,再學慣用英語來表述它學生肯定興趣盎然。到此並非情景的終結,我們仍然藉助於談論不同學生的作品來呈現、講解、操練本課的重點教學內容:1.----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piture)?---It』s (a nice picture). 2.It』s better than (yours). 3.--- Do you call that a picture?這樣課堂的場面肯定會很熱烈,更重要的是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在較為真實的情景中參與語言實踐活動。
而另外一位教師在教授《新課標初中英語補充教程》中的Unit 5 Lessson 21 的 Part A2
(原文內容:Li Jun:
Welcome to our party!
Li Hong:
All : Happy birthday, Li Jun! Happy birthday ,Li Hong!
Li Jun:
Thank you!
Li Hong:
Bob : Here』s a present for you, Li Jun.
Li Jun : Oh, it』s a lovely toy car. I like it. Thanks.
Bob : That』s OK!)
她是這樣創設情境的,首先用兩幅圖畫呈現 party和birthday party 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同時呈現和操練生詞及短語:party,at the party, have a party, a birthday party。接著教師又創設下一個真實的情景:師:---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 in our class ?(今天我們班誰過生日?)Please stand up.這時,有一個名叫高東的男孩站了起來。該教師立刻走到那個男孩跟前,並面帶微笑說道:---Happy birthday, Gao Dong!高東也馬上反應道:---Thank you! Miss Wang!所有的學生都認真地看著、聽著。雖然---Happy birthday, …!---Thank you!…!是本課的新內容在這個真實的情景中學生一下子就可以理解,教師再把稍加點撥,學生就可以掌握,並且教師又有學生剛剛掌握的「---Shall we …?」鼓勵學生使用它。教師啟發說:「---Shall we say 『Happy birthday to Gao Dong together?』」於是學生很興奮地齊聲說:「『---OK! Happy birthday, Gaodong!」高東也很激動地答道:「?Thank you!」接下來教師又為呈現和操練「贈送生日禮物」,創設了情景。師:---Boys and girls, today is Gao Dong』s birthday. What shall we do for him? 學生們興奮地獻計獻策,並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使用「?Shall we….?」當有的同學建議到:「---Shall we have a party for Gaodong?」老師立即答到:「--- Great!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Gao Dong!」同時,教師里響起了同學們熟悉的「Happy Birthday Song」,教師拿出預先准備好的生日蛋糕、蠟燭、糖果、水果、飲料、小禮物等。這樣,在濃郁的生日聚會的氣氛中教師很容易地教、學、練、運用了有關生日聚會時常用的用的交際用語。課堂氣氛生動、真實、親切、充滿活力,教學效果相當理想。
四. .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地能力,對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學習和使用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英語及英語的運用,對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教科書之外,還應積極開發、利用其他教學資源,如:直觀教具和實物、錄音錄像資料、報刊雜志、多媒體光碟資料,…甚至是課堂中參與觀摩的教師們…等等,以拓展學用渠道,提高教學的實效。如何積極開發與合理高效地利用多種教學資源資源呢?除了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外,教師和學生也應該努力合作,共同開發。因此,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根據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的需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和自己共同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我曾經聽過這樣的一節課,授課的內容是:譯林版,初中英語第五冊 Lesson 11 Sample C。在導入新內容之前,教師首先讓學生展示自己搜集來的有關澳大利亞的信息資料。只見同學們自己搜集的資料,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地圖、圖片、照片、明信片、郵票、…文字資料等等。同學們採集這些資料的途徑各異,有的是從網上下載的、有的來源於報紙和雜志、有的是從朋友、親戚處借來的…。資料搜集的過程,也就是學生了解和學習澳大利亞有關知識的過程。所以,當教師讓學生介紹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有關澳大利亞的情況時,許多學生說的倒真有那麼回事。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呈現課文內容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因為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相關的背景知識作基礎了。在學完課文知識以後,教師又讓學生拿出預先要求他們所帶的旅遊照片和旅遊紀念品,引導學生以導游的身份,結合本課所學的知識以「Travel in…」為題,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曾旅遊過的某一地方。許多學生有切身感受和直接的體驗,又有已學會的語言知識作為支撐,所以在陳述的過程中充滿自信,充分發揮了各自的潛能,提高了他們參與語言實踐的興趣和效益。
總之,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英語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指導學生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語言實踐,並抓住各種機會,使英語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成為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這對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留出空間, 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靈魂
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和交流是每節英語課的靈魂。由於學生各具特點,只有實現自主學習,才能真正使每一位學生得到發展。使學生能自主學習並不等於讓其放任自流。要使學生真正達到自主學習的程度,教師首先要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條件,即為學生提供學習的語言材料,並培養學生逐步形成理解、學習和運用這些語言材料的能力。教師還要根據所學的語言內容設計出能夠使用所學語言的情景,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完成交際任務。所謂給學生留出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空間,就是要為他們留出足夠的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因為時間和空間是相互依存的,要使學生有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空間,那麼在有限的一節課的時間里,教師就不能占據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用來講解有關語言的知識,讓學生失去可實踐的時間和可動腦的餘地。一般來說,教師佔用大量時間來講解語言知識的目的無非是:「疑難解析」、「加深印象」、「鞏固基礎」…等。事實上要達到以上目的,講解並非是唯一的途徑,教師應充分估計學生的能力,不必事事躬親,只要是學生能通過上下文理解的內容教師就不必「疑難解析」;只要是通過活動能讓學生掌握的內容就可省去講解;只要學生經過努力就可求解的教師就不必急於公布答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能准確把握教材,發現可留給學生的空間,在課堂上努力通過設計應用性的交流活動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和發展自我的機會。只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才能使學困生有彌補不足的機會,使學有餘力者有發展特長的時機,才能真正實現面向全體,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是成功教學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教學依賴於真誠的理解和彼此信任,依賴於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師生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教師與學生之間應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夥伴關系。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因此,教師要尊重和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傾聽他們的心聲,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中互學互幫、樂學善學,教師則樂教、愛教、會教。「愛其師,則信其道」,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充分發掘自身的優勢,用自己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藝,高尚的人格,樂觀向上的精神,樹立起自己在學生心目中崇高的形象,用愛心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英語的興趣,點燃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的火花,並且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的火花形成燎原之勢。
要上好初中英語課除了做好以上幾點之外,我想在我們實際的教學實踐中還有許多許多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發掘,去總結。用正確的理論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以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B. 初中英語新課標新理念是什麼

英語課程的功能的新理念:「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

1、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4、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

(2)中學英語教師培訓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現代新理念英語課程涵蓋了兒童、少兒、初中三個段的所有課程,完全按照國家《英語課程標准》編寫,與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相符相成,具有補差提高的雙重功能。

其教材研發機構——北京市現代教學研究所成立於1992年,是全國最早進行義務教育階段課堂教材編撰及教師培訓的機構之一。所編寫的1~9年級英語教材,每年在學學生超過1400萬。研究所16年來在全國范圍內義務進行教師培訓達數千場,累計培訓教師10多萬人次。

北京市現代教學研究所匯集了一流的英語教材編撰專家、一流的英語師資培訓專家、一流的文案設計人員及全國最頂尖的英語教育專家組成的顧問團體,使之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英語教育品牌之一。。

C. 初中英語老師如何上好第一節課

如何上好初中第一節英語課

一出戲,要演好序幕;一部樂章,要奏好序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初中第一節英語課,對今後的英語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將我的第一節英語課教學情況介紹如下: 一、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首先,自我介紹。
我一進入課堂,首先用英語向同學們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here!」接著用流利的英語介紹自己,「My name is We Wen jie. You can call me Mr Wei.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I've been teaching English for about six years.I love my job.Also, I love my students."然後我又接著說「I love you,boys and girls!"
我:很高興見到大家。我是你們的英語老師!我叫魏文傑!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大家一起喊一遍老師的名字!
學生:魏文傑。
我:嗯!很好!大家知不知道老師為什麼叫大家喊老師的名字呢? 學生:不知道!
我:大家都是初中生了,應該知道直接叫老師的名字是不禮貌的。但是,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直呼對方的名字呢?
學生:平等的兩個人! 學生:同學! 學生:朋友!
我:對!師生是平等的,我們既是師生,又是朋友。
有同學了解我嗎?起來說說。
然後,再進一步自我介紹。我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文化。自2011年參工以來,我一直擔任包括畢業班在內的三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2012年先後次到縣上參加由教育部主辦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培訓;2013年執教的《 I want to be an actor》在平昌縣教育學會中學英語專委會第四屆第二次年會活動中,榮獲說課評比二等獎。同年,所帶的班被縣教育局評為「縣優秀班集體」;本人被縣教育局表彰為「縣優秀青年教師」
我有一個原則:「做人低調,做事高調。」希望大家與我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通過這樣初步的介紹讓學生認識了我,讓學生產生一種親和,敬佩和友善的感覺,為今後的教學工作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設下伏筆。 二、堅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
同學們,不管你們小學學沒學英語,學的程度如何,都不要擔心,我們將一切從零開始,只要努力,掌握正確的學習英語的方法,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學好。況且英語本身很簡單,與漢語相比,英語比漢語簡單多了。漢語中常用漢字有六千多個,而英語中常用的單詞僅有兩千多個,它們都是由26個字母拼寫而成。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從而達到「看字讀音,聽音辨字」的神奇效果。因此學好26個字母至關重要,它是基礎,越基礎越重要。
要表達同一個意思,十個中國人會說出十句不同的句子,來表達同一個意思。而十個英國人要表達同一個意思,你會發現他們所說的話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說,我們的語言博大精深,復雜透頂,如要
表達一類事物中文說,一個...一張... 一把... 一條... 一台 ... 一隻 ... 一支... 一口... 一尊... 一盆...沒完沒了,而英國人只用一個詞(a 或an)就代替了。英語是如此簡單。更簡單的是英國人只會說三句話,同學們能學會三句話嗎?可以說只用二十多分鍾就會說三句話了。I love you. You are a teacher. There is a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即"主系表,主謂賓,There be"三種基本句型。由此可見,英語的思維比漢語簡單。又如,在漢語中要表達我非常非常地喜歡你,到句尾才知道我喜歡的是你。而英語一開始就說 I love you very much.再如,我在四川省平昌縣望京鎮初級中學工作,到了最後才知道我在望京鎮初級中學工作。而英語一開始就說 I work in WangJing Middle School in
PingChang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英語一張口就知道他所表達的意思,英語總是把最重要的放前面。
由此可見,漢語含蓄、智慧。英語簡單、直接,增強同學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三、教給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
學英語,簡單到學三個句子I love you. You are a teacher. There is a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大家能學會嗎? 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這三個句子吧。
I love you. You are a teacher.
There is a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大家想想,你們是怎麼學會讀的?

D. 面試高中英語教師要試講十分鍾,要如何准備閱讀課和語法課

應該是面試的時候會給你一篇文章,一般來說是高中課本隨機的課文,給你一段時間准備,然後讓你根據課文實時上課,你以前有哪個英語老師上課方式你比較欣賞的,你可以模仿他的來做准備,高中上課基本都是閱讀與語法同時講,很少只講閱讀(評委會覺得你只是在做精讀),或者只講語法(如你所說,十分枯燥,而且很難講),切記不要慌,講課時要面向評委,板書時注意不要讓身體擋住黑板,如果你的基本功扎實,十分鍾都不夠你講,如果你基本功有所欠缺,放慢語速是不錯的選擇,將重點放在你擅長的知識面,多舉幾個例句,說的詳細一點,應該沒什麼問題,祝你好運!

E. 中學英語教師資格證考試要考哪些科目

教師資格考試國考筆試考試科目為 《綜合素質》(初中/高中)、《教育教學知識回與能力》(答初中/高中),《英語學科知識與能力》(初中/高中)。

拓展資料:

1、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教師的許可證,在我國師范類大學畢業生須在學期期末考試中通過學校開設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並且要在全省統一組織的普通話考試中成績達到二級乙等(中文專業為二級甲等)以上,方可在畢業時領取教師資格證。

2、非師范類和其他社會人員需要在社會上參加認證考試等一系列測試才能申請教師資格證。教師資格證是從事教師行業所必須具備的執業證書,中國公民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都應當具備教師資格。

3、教師資格證書在我國有兩種獲得形式,一種是參加國家統考,一種是參加地方自主考試。兩種形式的考試模式都是:筆試+面試。

4、教師資格證書使用全國統一的編號方法。編號共17位,其含義為: 證書編號的前四位為年度代碼,為認定教師資格年度編號。

F. 初中英語課堂的幾種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是學生們進行深層次 英語學習 的基礎入門課程,在小學期間,學生們僅僅能學習和認識最基本的詞彙和 句子 ,而當學生們進入初中英語學習後,學生們不單單要記憶更多詞彙,同時還要學習語法以便為更深層次英語學習做鋪墊。因此,初中英語的學習非常重要。下面是我收集的初中課堂的 教學 方法 ,歡迎參考借鑒!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我們都知道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很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大多數時候,學生們會覺得乏味進而失去聽課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們學習的動力大大降低,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因此,當教師們在講課時,可以採取建立假設情景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積極思考,使得學生們在思考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當我在講解七年級上冊預備篇第一單元《Good morning》一課時,上課時我便向同學們解釋道:“同學們,假設今天早晨,你遇到了你的老師,你會說一句什麼呢?”“我們會說老師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答道。“嗯,很好,那老師如果強調是在早上清晨的時候,你們怎麼問候更加貼切呢?”同學們思考了片刻答道:“老師早上好。”“對,同學們都知道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早晨習慣問候早上好,中午習慣問候中午好,當然,晚上就是晚上好。那麼,同學們想要知道當兩個外國人早上遇到的時候是怎麼問候的嗎?”“想”“那就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一頁和老師一起來學習如何用英語問候吧。”,學生們通過我建立的假設成功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積極地投入到課本的學習中,使得教學進展更加順利,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假設的建立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們的興趣被有效激發以後,就會引導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當我在講解《where is my schoolbag?》時,我要求學生們預習課文並自由組合小組在上課時將原文以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出來,由甲同學扮演書包丟失的主人公,在安排其他同學乙丙丁分別扮演回答者,如甲同學詢問where is my schoolbag?後,乙丙丁分別作答。要求用原文的話語,可以增加但不可以刪減。就這樣,學生們很快便積極地進入課文的預習中並開始安排各自的任務進行排練。通過學生們提前的復習與上課時多次的演練可以成功地促使學生們隊員問的記憶。學生們在表演的同時便有效地將課文記憶和背誦,使得接下來我帶領學生們對各個句子進行剖析講解時更加便利高效。因此,學生們輕輕鬆鬆便將課本知識內化實現更加高效的學習。

提問式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為學生們提供積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學生們積極地發言也有效地帶動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活躍的氣氛也更加易於學生們思考。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積極採用豐富多彩的情景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更加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

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1.我國初中英語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1任課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後

雖然我國已經進行了新課改的工作,但是在我國的初中英語課堂上,還是有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處於落後的狀態,將英語教學過程看成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知識傳授的活動,將自身置於絕對的地位。相關的任課教師過度重視英語知識的傳授,對於相關知識的得出過程沒有進行足夠的重視,沒有給予學生一定的機會來將自己的想法進行描述,讓學生束縛在教條之下,也就使得學生不能夠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只能被動的接受英語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這也就導致學生不能對相關的知識進行理解以及運用,因此也就不能將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體現,最終造成學生缺乏獨立自主性。

1.2沒有全面的英語教學目標

我國對於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和前幾年相比,已經提高了很多,但是,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相關的教學目標還是沒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我國初中英語課堂過度重視知識與技能,對於學生的價值觀以及情感態度等並沒有進行重視,因此也就導致學生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如果教師將智力、品德、實際操作能力以及情感態度等都當作是知識的附屬品的話,學生就會產生錯誤的人生價值觀,也就不能獲得全面的發展。不僅如此,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的任課教師會對教學目標進行隨意操作,其會根據自身的教學 經驗 以及感覺等,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單純的認為只要將教材上的內容講完了,自己也就算是完成任務了。這樣就會導致英語教學過程的生硬,不能將課堂氣氛進行活躍,因此也就不能形成令人滿意的英語教學效果,更加不能對英語教學目標進行全面的評價。

1.3教學方法單一

由於初中英語教學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導致進行英語教學的方法單一,因此也就無法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與目標、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習環境等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初中英語教學屬於知識的單向傳輸,課堂上對任課教師過度依賴,教師與學生之間不能進行互動,使得學生對英語課堂沒有興趣,因此也就不能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2.如何對初中英語課堂進行有效的教學

2.1轉變相關任課教師的教學觀念

要想將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能力進行有效提高的話,相關的英語任課教師就需要將自身落後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要能夠樹立起先進的教學以及評價觀念。相關的任課教師要能夠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觀念進行改變,不再讓學生在課堂上被動的獲得知識,要能夠幫助學生全面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要能夠根據英語教材的要求,對英語課程進行重新認識,將自身的 教育 觀念進行更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將學生置於課堂的主體位置上;不僅如此,相關的英語教師還要能夠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構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和諧關系,使學生能夠對相關英語知識進行主動探索,提高自身的創造意識與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在英語課程上進行更好的學習,為日後的發展進行保障。

2.2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結合

任課教師在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將新課程的理念進行貫徹,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對英語的學習產生興趣。例如在進行語法教學時,相關教師要能夠將舉例法、聯想法、語境法以及多媒體等進行綜合使用,使學生能夠對相關的詞彙更加敏感,對於單詞能夠更加靈活的進行運用。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都是由任課教師進行直接講授的,這樣就會使得課堂很枯燥,學生也就無法產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教學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因此相關的任課教師就需要在講解英語語法的時候,進行有趣的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初中英語課本中涉及了大量的交友、飲食、學校生活等方面的話題,任課教師要能夠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讓學生對此進行角色扮演,進行情景對話,這樣能夠更有效地開展相關語法的教學,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水準得到有效的提高。

2.3提高相關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

作為初中英語教師,首先需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工作能夠正常有效的進行;同時還需要擁有較高的職業素質以及思想政治素質,要能夠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獻身,要能夠擁有強烈的責任使命感,對生活、學生熱愛,用自己的言行給學生帶來正面的影響作用。

2.4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公正科學的評價

對學生進行公正科學的評價,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主動性有著重要作用。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要能夠多表揚、多肯定,而不是對其進行批評否定。英語教師要多使用well done、good等積極詞彙對學生進行贊賞,要能夠使用take it easy、never mind等鼓勵性的詞彙,避免對學生進行正面批評。通過對學生進行公正科學的評價,能夠保證學生更好地融入英語教學課堂當中來,因此也就能更好地對相關的英語知識進行掌握。

3.結語

要想真正實現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就需要相關的任課教師對課程資源、教學方法等進行優化,就需要任課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將英語課堂上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水準進行有效提高。

G. 如何做好初中英語單元備課

備課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能否上好課關鍵在於上課前是否充分的准備,即是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備課。傳統的「單兵作戰」的備課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目前使用了新課改英語教材後,教師們普遍感到備課量明顯加大,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教學過程中需要挖掘的東西很多,教學任務很重,因此備好課極其重要。那麼,如何備課才能有效保證教學質量,讓40分鍾發揮最大效益呢。近幾年,許多學校的英語備課組實行了集體備課的模式,集體備課活動可以增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可以形成一種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氣氛;可以形成充分開發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推廣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縮短年輕教師的成長周期,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一、切實解決初中英語教師對集體備課的認識問題
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備課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體現出一個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理念與教學能力,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主陣地。
新課標對中學英語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既能從宏觀上把握教材的結構體系、編排的意圖、教學策略,又要能從微觀角度,入手有針對性設計與選用具體的教學方法,制訂詳細、全面的能力培養方案。初中英語教學不只局限於知識的傳授,而且還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語言能力的培養。因此,正確地認識備課,立足備好課。
(一)集體備課是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exceeds that of the wisest indivial.)」,作為一個教師,只是教學中的「個體」,知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看法、觀點也難免失之偏頗,甚至造成更大的失誤,對教學帶來不利。因此,應該注重集思廣益,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二)集體備課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古語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If three of us are walking together, at least one of the other two is good enough to be my teacher)。」既然「有我師」,倡導集體備課,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
(三)集體備課是推進教學改革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教學改革從備課這個環節抓起,這是明智之舉,因為備課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環節,備課失誤直接影響教學的其他幾個環節。因此,有效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是推動教學改革向前發展的重要手段。
(四)集體備課是適應新形勢下教學研究新要求的必然趨勢。
教學研究離不開教師,教師研究每一個新課題往往需要翻閱很多資料,進行反復的推敲,多次的取捨,更需要以一個課題組為單位開展研究、討論、交流活動,而集體備課正是這種活動的一種形式。
二、集體備課的基本程序
集體備課通常可以按照:集體分工→個人初備→集體研討→修正教案→重點跟蹤→課後交流基本程序進行運作。
(一)集體分工。
每學期第一次集體備課時,先對本期課程進行整體規劃,簡要寫出教學計劃,統一進度與測試時間,然後根據教學任務及備課組實際情況,做到五定:定主講人、定時間、定內容、定形式、定活動人。
(二)個人初備。
(1)個人備課時,一定要認真學習和研究課程標准、大綱、考綱、教材、教學參考書以及其他的相關資料;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同時,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摸清學情,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要做到摸清學生的學情,即要研究學生的智力因素(比如,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
(2)每位備課教師必須寫出備課提綱,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認知和情感目標);新教師應寫出詳細的教案。
(3)每位教師都要盡力提出有獨創性的設計方案,以便資源共享。
(4)每位教師應該提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以便集思廣益,攻克難點。
(5)每位教師應該超前備課外,這樣有利於把握全局,也有利於教師在課堂上解決部分學生因超前預習提出的問題。集體備課時最好能准備下一周的教案。
(三)集體研討。
教師在第一次集體備課時一定要對本學期的課程進行整體規劃,簡要寫出本學期的教學計劃,並制定好單元教學計劃。教師在集體備課時要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思路,分別陳述各自的備課方案,最好採用「說課」的形式進行比較,以便揚長避短,統一思想,達成共識。集體備課時還要做到以下兩點:
(1)「四個統一」。「四個統一」即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階段測試。提倡「四統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經集體分析,作出合理安排。
(2)中心發言人。集體備課時要確定一個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可以由教師或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擔任,以便做好「傳、幫、帶」工作。同時,也要大膽啟用青年教師擔任中心發言人。這樣做有利於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集體備課時也可邀請備課組以外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來組內進行專題講座,以開闊組內教師的視野,擴大交流的空間。
(3)個人修改完善教案。
集體備課是在充分醞釀,日趨完善的集體智慧的基礎上,能動地發揮教師的個人潛能,不能把集體備課代替個人備課,應揚集體備課之「長」,避個人備課之「短」,可以仿照教參模式,按教材編排順序,分別撰寫集體備課的教案,然後通過二次備課讓教師張揚個性,展現個人的教學魅力。在集體備課通用母稿的基礎上,每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特色和學生實際,揚長避短,對集體教案加以取捨,形成體現分層,符合本班實際的「個性化教案」。
(4)修正教案。集體備課時由中心發言人說課,教師們共同探討、相互補充,使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和完善。但教案應避免千篇一律,否則就沒有創新精神。
(5)重點跟蹤。經過備課組研討過的教案是否可以還有待於在教學實踐中考證。因此,有必要進行跟蹤聽課,以便及時總結和不斷改進。
(6)課後交流。一個完整的備課過程應該有五個階段:准備階段、分析階段、創造階段(編寫教案)、提高階段(即第二次備課,調整和修改教案)和總結階段。課後交流是備課總結階段的主要內容。備課組教師授課後要進行交流,並對每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估,肯定優點,指出其不足,促進每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教師在集體備課時要樹立以下幾個意識
(一)合作意識。
合作是進行集體備課的前提條件。集體備課時要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氛圍。對每一個階段的工作,備課組教師都要有明確的分工。例如,有些教師可以去尋找有關的資料,有些教師可以准備教具。在進行專項復習時,備課組長要根據各位教師的長處指定專人負責,准備閱讀、改錯和書面表達等練習材料。
(二)整體意識。
整體備課時教師要有整體意識。例如,第一次集體備課時教師要縱覽全局,制定整個學期或整個學年的教學計劃;同時,還要注意教材各章之間的內在聯系。集體備課活動有可能會因意外的事情受到影響而暫停。備課組長一定要另外找時間及時補上,以保證備課內容的系統性和連續性。
(三)超前意識。
教師超前集體備課,不僅能曾強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而且還利於將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在制定好整體教學計劃後,集體備課時最好能提前准備一、兩個單元的課。初中英語預備教材每個單元均包含4課。例如教學Unit 1之前,就要准備好Lessons1-4的教案;而且可專門准備一節主題為「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的學法指導課,指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並讓學生了解本學年段英語學習的常規要求,如作業格式、課外閱讀量、寫英語周記的篇數以精聽和泛聽的要求等。
(四)反思意識。
通過對教學行為的反思來提高教學能力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學行為研究可以是在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開展小范圍的調研活動。眾多在教學上獲得成功的教師都十分重視寫教學後記。有位學者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才能揚長避短。才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寫教學後記是教師反思自身行為的行之有效的辦法。教師參加集體備課,將教學反感付諸課堂實踐,並對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判性反思和分析,研究並總結出最基本的教學原始質料,可為積累教學經驗奠定基礎。
總之,開展初中英語集體備課,是一項極其細致且復雜的創造性活動,它是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量、提高英語教師群體水平的一種有效的手段。抓好英語集體備課組建設意義重大,每個學校都應持之以恆地做好這項工作。

H. 初中英語教師資格證 試講+說課,試講是20分鍾(無學生),應該怎麼進行

教師證的試講相當於講一堂課,時長二十分鍾左右。一般要有復習以前內容,導入新課,鞏固練習等階段。
1、導入
可以採用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問等形式。
2、講解
在講解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主要有:
① 教師通過什麼方式提出哪些問題,如何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起到什麼作用,學生參與到什麼程度。
② 不同的教學內容應當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更有效。
③ 採用什麼樣的教學媒體來展現教學內容。
3、板書
板書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目的性、准確性、簡潔性和直觀性。
4、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常見形式有課堂練習和提問。
5、總結
總結的意義在於對知識進行梳理,強化學生記憶。
試講主要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偏於具體化,要把怎樣上好一堂課表現出來很重要,像新課的導入,教的過程都是很重要的,雖然是沒有學生的,但你要當做是有學生來上的。
說課呢,你可以當做和其他老師交流教學經驗的課程來說,主要需要說教法,說學法,說重難點,說教學目標等。
1. 說教材
說教材包括三個方面內容:教材簡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分析。
2. 說教法
情景教學法;目標導學法;演示實驗法;比較法;討論法;歸納法;閱讀法等。
3. 說學法
觀察法;歸納法;閱讀法;聯想法;推理法等。
4. 教學程序
導入;授課;練習;作業;研究性學習。
說課不僅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還要說出「為什麼這樣教」的問題。你也要當做下面是有一群老師和你交流經驗的,說出大概思路和方法即可,偏概括化。

I. 初中英語五級課程目標概述

關於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表述 一、前言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預期所要達到的最終結果。實際上,教學目標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結果的一種主觀上的願望,是對完成教學活動後,學習者應達到的行為狀態的詳細具體的描述。它表達了學習者通過學習後的一種學習結果。教學目標的表述應是明確的、具體的,可以觀察和測量的。」(徐英俊,2001)然而本人在平時下基層學校聽課的過程中,發現了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具體教學目標的表述上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目標設定過大、過多;目標設定偏高,超出學生的實際水平;目標表述太空泛、籠統、不具體等。甚至發現部分英語教師沒有設計教學目標,教案里頭只有教學過程。對於初中英語課堂來說,是否有設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目標的設定準確與否,直接影響了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及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二、對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理解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2007)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是依據課程總目標對每堂課具體目標的細化,是短期的教學目標。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不能只是確定學生要學的主要語言知識點。它是教師根據課程標准、教材、學生的實際學習興趣、需要和能力,以及具體的教學環境與條件來設定的。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需要學什麼、怎樣學和為什麼學,就無法確定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如果不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經驗等狀況,教師就無法保證教學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三、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表述應包含的內容 1.新出現的重點、實用的詞彙。詞彙包括單詞、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等。 2.新出現的重要的句型結構及其交際中的用法。了解和掌握其語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達方式等。 3 .需要了解或運用的語言技能與策略。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英語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 4.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等方面的影響。情感態度指的是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離不開學習語言所傳遞的文化信息。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了解國外文化的同時,不能忘記本國文化,因此,在必要時候,需要進行文化差異的比較,以增進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四、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規范表述 1.為使教學目標具有課堂操作性和可測量性,常使用能夠准確表達學生學習行為的動詞來具體描述學生「做」什麼和怎樣「做」,避免使用抽象、籠統、模糊的表達方式。 2.要清楚描述學生學習行為的基本形式:說或做什麼(what)、行為發生或變化的條件:說或做的方式與條件 (how)、以及能引起學生在思維、能力和情感上可能產生的變化(why)。 3.學生的情感、策略、文化意識都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內容,但有時很難進行直接描述,應舉例加以說明。 但是這幾年很多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表述變成了貼標簽,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所謂的三維目標。其實很多時候,這三維目標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它們之間有時是渾然一體的。 下面是仁愛版初一英語教學Unit 8 Topic 2 Section B 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的教學目標的設定的描述。這是一節語言操練課,我個人認為這種表述比較規范,它科學、具體並可操作。 1. 學習、操練和運用相關的重點詞彙 expensive, camera ,sound 等。 2. 學習、操練和運用相關句型, e.g., 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at』s the best time to go there? You should visit …/ You should not miss …擬定和談論假日旅遊計劃 ( Learn to talk about travel plans with what people need to know before travel)。 3. 通過以聽、說、讀為主的課堂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個人對假日旅遊計劃不同的看法,為課後寫作做好准備; 4. 通過交談假日旅遊計劃和小組合作,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友誼,培養其團隊精神,學習交流的基本技巧,如詢問等。五、初中英語教學目標表述中的注意事項1.不同的課型,教學目標的表述應有所不同,如在知識操練課中,語言知識的呈現和操練是主要目標,「技能」與「策略」就可能不是主要目標;相反,在閱讀、聽力等技能訓練課中,技能目標將比知識更重要。如果教師沒有根據課型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目標設定,那麼整節課下來就可能變得本末倒置,重點不突出了。下面以八年級英語Unit 8 Topic 2Section C Different jobs require different uniforms進行舉列說明。這是一節初中英語閱讀課,其教學目標是這樣設定的。⑴. Learn and practice the new words for reading about different uniforms for different jobs, e.g., firefighter, soldier, airline pilot, police officer, require etc.⑵. Notice and learn the sentence patterns 「It is + adj. + for sb. to do sth…」 used to talk about the uses of uniforms, e.g., It』s nice for students to wear uniforms at school/ School uniforms show their good discipline. ⑶. Learn and practice reading skills: Predict what the text is about from the 4 pictures & related questions Skim the text for the gist: different jobs require different uniforms. Scan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how different jobs requires different uniforms with different purposes and fill in the table (1b) with the key word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in (1) and (2).⑷. Learn and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earing school uniforms.既然是閱讀課,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prediction, skimming, scanning的能力應是本節課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但是,在聽課的過程中,還有相當多的教師把閱讀課上成翻譯課或單純的語言學習課,對學生閱讀技能訓練只是蜻蜓點水。這跟授課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沒有充分重視有很大的關系。當然,在培養閱讀技能的過程中,也不能完全拋開語言知識的學習、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的培養等。只是,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表述時應有所側重。 2.並非每課都要包括詞彙、句型、語法、技能與策略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全部內容,除了不同的課型會表現出不同的傾向外,教材中所提供的語言材料的不同,教學目標的表述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研究教材,根據課標、教材及學生的學情特點,對教材進行大膽得處理,設定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目標。《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教師要善於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捨或調整。」因為教材並非「教」的材料(the materials to teach),而是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時可以利用的必要資源(the resource Ss need when they learn and use the language). 因此, 除「課本」(textbook)外,教材還應包括由教師選擇或創造的其他材料, 如其他錄音、錄像材料、相關報紙、雜志、生活材料、特別是學生自己產生的材料。英語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適當地對教材進行選擇、開發和利用,這也是英語教師必備的一個能力。六、結束語 教學目標的設計和表述不是一層不變的,更不是貼標簽式的,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准、教材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做靈活的安排和表述。但是不管怎樣,教學目標的表述應該科學、合理、具體且可操作性和可測量性,使教學目標真正發揮導學、導教和導測的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

J.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10)中學英語教師培訓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熱點內容
任務型教學方法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7 08:26:45 瀏覽:855
在某人的一生翻譯為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7 08:15:18 瀏覽:701
我喜歡寫故事的英語怎麼寫作文 發布:2025-08-27 08:13:26 瀏覽:692
我的大學英語作文開頭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8:09:15 瀏覽:354
環境類英語作文開頭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7:58:41 瀏覽:744
關於寫農場的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7:57:58 瀏覽:857
小學六年級英語作文中秋節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7:57:26 瀏覽:542
廣州英語六下冊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27 07:56:25 瀏覽:770
怎麼中文翻譯英語作文 發布:2025-08-27 07:29:55 瀏覽:312
怎麼寫英語作文我愛運動 發布:2025-08-27 07:28:58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