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隔乳糜症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❶ 乳糜指數25.9什麼意思
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
指導意見:
平時注意
1. 控制體重,達到理想體重范圍.
2. 控制飲食總熱量,維持健康體重.
3. 控制油脂攝取量,避免高油食品.
4. 避免攝取過多澱粉類食物,每天控制2-3碗飯的量.
5. 減少甜食類的攝取,甜食會刺激肝臟合成三酸甘油酯,加重乳糜血症.
6. 少喝市售含糖飲料.
7. 多吃黃豆及其製品,像是豆漿,豆腐等,
8. 每天至少5蔬果,目標9蔬果,每份蔬果重量約100公克.
9. 多吃含水溶性纖維高的食物.
❷ 請問霍金森是什麼病,它的英文名為Hodgkin's
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又名淋巴網狀細胞肉瘤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無痛的淋巴組織腫瘤,其原發瘤多呈離心性分布,起源於一個或一組淋巴結,以原發於頸淋巴結者較多見,逐漸蔓延至鄰近的淋巴結,然後侵犯脾、肝、骨髓和肺等組織。由於發病的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5歲以前很少發病,5歲以後逐漸增多,青春期發病率明顯增多,15~34歲為高峰。發病者男性多於女性。男女比例在5~11歲為3∶1,19~19歲為1.5∶1。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決定於病理分型,原發腫瘤的部位和受累器官,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等因素。
最早的表現多是淺表淋巴結呈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常缺乏全身症狀,進展較慢。約有60%原發於頸淋巴結,原發於鎖骨上、腑下及腹股溝淋巴結的較少見。初起時,淋巴結柔軟,彼此不粘連,無觸痛。後期增大迅速,可粘連成一巨大腫塊。其特點為臨近組織無炎症,不能用以解釋淋巴結腫大的原因。腫大的淋巴結可以引起局部壓迫症狀,如縱隔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支氣管,引起乾咳。無原因的腹痛可由於後腹膜淋巴結腫大所致。全身症狀可有低熱,或呈特徵性回歸熱型,即高熱數天後,可有幾天或幾周的無熱期(Pel-Ebstein fever)。常有食慾減退、惡心、盜汗和體重減輕,這些症狀當病灶局限時常不出現。皮膚搔癢是成人常見的症狀,在小兒極少見,甚至在全身廣泛臟器受侵時也不出現。約有1/4的患兒在診斷時已轉移到淋巴結以外的組織,多見於脾、肝、肺或骨及骨髓。肺部浸潤的X線改變多為絨毛狀滲出性改變,與真菌感染不易區別,多有呼吸加快和發熱,甚至出現呼吸功能衰竭。肝臟受累,可出現肝內膽管梗阻症狀,肝臟中度腫大,鞏膜黃染,血清直接與間接膽紅素和鹼性磷酸酶增高。骨髓浸潤則出現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減少和貧血。消化道受累可發生粘膜潰瘍和消化道出血。淋巴瘤發生在脊髓腔硬膜外,可引起壓迫症狀。此外,亦可出現各種免疫功能紊亂如免疫性溶血,血小板減少或腎病綜合征。
霍奇金病本身,或由於用化療皆可引致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此類病兒很易發生繼發感染,約有1/3病兒出現帶狀皰疹,並可擴散侵犯肺組織。隱球菌、組織胸漿菌和白色念珠菌等黴菌感染也是常見的並發症,且病灶比較廣泛
❸ 乳糜胸的症狀有哪些
分兩部分,一是原發病表現;一為乳糜胸本身症狀。創傷性胸導管破裂,乳糜液溢出迅速,可產生壓迫症狀,如氣促、呼吸困難、縱隔移位等。由疾病引起者少有症狀。可因脂肪、蛋白、電解質丟失過多而營養不良,或因T淋巴細胞丟失過多而出現免疫功能缺陷。
1.病史
(1)有胸部手術史、胸部閉合傷、劇烈咳嗽或嘔吐、脊柱過度伸展或骨折等少見原因,也有可能導致胸導管撕裂。
(2)縱隔惡性腫瘤,最多見的是淋巴瘤、淋巴管肌瘤病、胸導管淋巴管炎、結核病、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結締組織病(系統性播散性紅斑狼瘡、白塞病等)、絲蟲病、腎病綜合征、肝硬化等等。Kaposi肉瘤常繼發於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可致乳糜胸。
(3)少數先天性者,其原因是胸導管發育畸形,如擴張、缺損、閉鎖或瘺管形成等。
2.臨床表現分兩部分,一是原發病表現;一為乳糜胸本身症狀。創傷性胸導管破裂,乳糜液溢出迅速,可產生壓迫症狀,如氣促、呼吸困難、縱隔移位等。由疾病引起者少有症狀。可因脂肪、蛋白、電解質丟失過多而營養不良,或因T淋巴細胞丟失過多而出現免疫功能缺陷。
3.診斷乳糜胸診斷靠胸腔積液檢查而確定。乳狀胸水具有高度診斷價值。
進一步行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顯像或X線淋巴管造影術,以觀察淋巴管阻塞及淋巴管外溢部位很有必要,可行胸腹部CT檢查,了解胸導管沿途有無腫大淋巴結或其他腫物。這對確定病因是很必要的。
❹ 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大家。做胸腔鏡手術後。第一,能喝酒嗎第二個是能不能坐飛機。
酒對於任何手術後身體沒有完全恢復後都不能喝。
對於坐飛機,
如果是因為胸膜疾病,比如自發性氣胸、血胸、膿胸、乳糜胸、胸膜腫瘤所致胸腔積液等。不能做
如果是肺部疾病:肺良性腫塊切除、肺癌根治、終末肺氣腫的肺減容。一定不能做,會誘發氣胸
如果是食道疾病: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憩室、賁門失馳緩症、食管癌。可以坐
如果是縱隔疾病:胸腺及其它部位縱隔腫瘤,縱隔囊腫等。可以坐
其它:手汗症、乳糜胸、心肺外傷、胸廓畸形等。可以坐
❺ 乳糜血的成分
我們吃的脂肪經過在小腸消化、吸收後,變成細小的乳糜微粒進入血液,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時,血清就由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液體變成乳白色的黏稠液體,這時,我們醫學上就叫它做乳糜血。
當血中甘油三脂(TG)大於400mg/dl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會受「白油」干擾;當血中甘油三脂(TG)大於1000mg/dl時,生化、免疫項目(除血糖外)都會受「白油」干擾;但素食一周後,有很多人再次抽血檢查的各項化驗指標都有所改善。
血脂即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
脂蛋白:主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載脂蛋白:主指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
其中的甘油三脂(TG)與飲食有密切關系,所以被稱做可變脂;而總膽固醇(TC)是固定脂,它與飲食無密切關系。因此,假如甘油三脂(TG)單項高,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控制飲食,即多吃五穀雜糧(過去窮人吃的東西:吃糠咽菜),少吃含糖食品及飲料(糖果糕點、水果罐頭、含糖飲料);多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魚(三文魚、鰻魚、白鯧魚),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香腸、臘腸、臘肉、肥肉、鳳爪);不宜飲酒,因酒精代謝所產生的熱量,若無法消耗將變成甘油三脂(TG)。
1、控制體重,達到理想體重范圍。
2、控制飲食總熱量,維持健康體重。
3、控制油脂攝取量,避免高油食品。
4、避免攝取過多澱粉類食物,每天控制2-3碗飯的量。
5、減少甜食類的攝取,甜食會刺激肝臟合成甘油三酯,加重乳糜血症。
6、少喝市售含糖飲料。
7、多吃黃豆及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
8、每天至少5蔬果,目標9蔬果,每份蔬果重量約100公克。
9、多吃含水溶性纖維高的食物。
10、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香腸、臘腸、臘肉、肥肉、鳳爪)。
11、不宜飲酒,因酒精代謝所產生的熱量,若無法消耗將變成甘油三脂(TG)。
❻ 心腦專家進
Budd-Chiari氏綜合征
【病因及病理生理】
布加氏綜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由肝靜脈和/或其開口下段下腔靜脈阻塞性病變引起的伴有或不伴有下腔靜脈高壓為特點的一種肝後性門脈高壓病。1845年和1899年Budd和Chiari分別描述了本病,故稱 布-加氏綜合征。在西方國家,多因血流高凝狀態導致肝靜脈血栓形成而致,常不涉及下腔靜脈,或由明顯重大的肝臟外壓下腔靜脈而繼發下腔靜脈高壓。而在東方國家,則以下腔靜脈病變或發育異常為多見。本病分三種類型,即以下腔靜脈隔膜為主的局限性狹窄或阻塞性(Ⅰ型)、彌漫性狹窄或阻塞型(Ⅱ型)及肝靜脈阻塞型(Ⅲ型)。Ⅰ型約佔57%;Ⅱ型約佔38%;約佔5%。本病以男性病人多見,男女之比約為2:1。發病年齡則視發病原因而異,因先天性發育異常者,發病較早,最早者2.5歲。但多發於20~40歲之間。因後天原因致病者,則發病年齡較晚。單純的肝靜脈阻塞者,以門靜脈高壓症狀為主,合並下腔靜脈阻塞者,則同時出現門靜脈 高壓和下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的症狀。晚期病人由於腹水嚴重,因減輕症狀而反復腹腔穿刺行腹腔減壓,蛋白不斷丟失,最後死於嚴重營養不良、食道曲張靜脈破裂的消化道大出血,或肝、腎功能衰竭。
【臨床表現】
(一)門靜脈高壓表現
患者主要是有消化不良、頑固性腹水、脾亢等表現。晚期可出現嘔血及黑便。
(二)下腔靜脈阻塞表現
下腔靜脈迴流受阻可導致雙下肢、會陰部腫脹和自下而上的胸腹壁、腰背部淺靜脈曲張,可有心悸,甚至輕微活動即可引起心慌、氣短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狀。由於腎靜脈迴流障礙,可引起腎功能不全的表現,包括小便量減少,全身水腫等。
【診斷】
(一)症狀、體征:有門靜脈高壓表現並伴有胸、腹壁,特別是背部及腰部及雙側下肢靜脈曲張者,應高度懷疑為布加氏綜合征。
(二)輔助檢查:
1.肝功能:早期肝功能無明顯異常,隨著病變的發展,血漿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比例倒置,轉氨酶及膽紅素增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2.食道吞鋇X線檢查:晚期食道可有蟲蝕樣改變。
3.B型超聲:是簡單、可靠且方便的無創性篩選手段。診斷准確率達90%以上。可見肝靜脈近心端下腔靜脈狹窄、閉塞。肝靜脈血流減慢。肝臟增大,晚期有肝硬化表現。B型超聲也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早期布加氏綜合征。
4.下腔靜脈造影:是診斷本病的最好方法。可清楚地顯示病變的部位、梗阻的程度、類型及范圍。對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5.經皮肝穿刺行肝靜脈造影:可顯示肝靜脈有無阻塞,除具有上述方法同樣的意義外,在適當病例,可做作擴張和支架治療,還可幫助預測手術效果及預後。
6.CT及MRI:對明確病變也有幫助,但不如上述方法准確。
【治療】
手術治療是治療布-加氏綜合征唯一有效的方法。應根據不同的病理類型及全身各臟器功能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一、局限性下腔靜脈阻塞或狹窄的治療
(一)下腔靜脈局限性阻塞伴肝靜脈通暢者
1.首先採用球囊導管擴張和必要的內支撐架安置術
2.經右房手指破膜術
3.經右房破膜與經股靜脈會師式破膜、擴張和內支架術
4.下腔靜脈-右心房人工血管轉流術
5.根治性矯正術
(二)局限性下腔靜脈阻塞伴肝靜脈阻塞的治療
根治性矯正術
二、下腔靜脈長段阻塞或狹窄的治療
1、腸系膜上靜脈-右心房人工血管轉流術
2、脾靜脈-右心房人工血管轉流術
3、門靜脈-右心房人工血管轉流術
4、腸系膜上靜脈-頸內靜脈經胸骨後人工血管轉流術
三、下腔靜脈通早而肝靜脈阻塞(C型)的治療
1、肝靜脈流出道成形術
2、腸系膜上靜脈-腔靜脈轉流術
3、脾靜脈-腎靜脈轉流術
4、門靜脈-腔靜脈轉流術
四、其他
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或繼發嚴重肝硬變患者,肝移植為唯一有效的治療途徑。
對全身情況異常衰弱、不能耐受手術的晚期患者,採取非手術治療。包括對症治療、急性期尿激酶溶栓治療及中葯治療。
【術後並發症】
1.心功能不全 為本症術後常見的並發症。主要是由於術前血液淤帶在身體的下半部,回心血量明顯減少,心臟縮小,心輸出量減少,甚至輕微活動即可引起心慌、氣短等心功能不良症狀。肝靜脈和/或下腔靜脈梗阻解除後,回心血量突然增加,加得了原本功能不良的心臟負擔,發生心力衰竭。為防止心力衰竭,在下腔靜脈梗阻解除後,立即給予強心、利尿處理,包括西地蘭0.4mg, 速尿40~100mg,靜脈注射,將有助於減少心力衰竭的發生。
2.腹水或乳糜腹 手術前因下腔靜脈迴流受阻,有肝靜脈血無出路的情況下,血漿則流入肝淋巴間隙,導致超負荷的肝淋巴液通過肝纖維囊漏出進入腹腔,成為頑固的、難以消退的腹水,少數病人因高壓擴張的淋巴管破裂而形成乳糜腹。術中更易損傷擴張的淋巴管而致乳糜腹。若無乳糜池損傷,原有的腹水或乳糜腹術後可逐漸自行消退。若有乳糜池損傷,可通過靜脈營養,經非手術治療後可逐漸閉合。
3.血胸 與開胸手術有直接關系,多為術中止血不徹底、吻合口瘺、胸腔閉式引流置放不當或術後抗凝治療所致。少量血胸可嚴密觀察,若出血量較大,應及時開胸止血,行胸腔閉式引流。若因抗凝治療所致,應注意各有關的監測指標,及時調整抗凝葯物及劑量。
4.肝性腦病 為門靜脈-右心房或腸系膜上靜脈-*右心房轉流術後,未經肝臟處理的門靜脈血直接入心後所致,本並發症的發生率與吻合口的大小有直接關系,詳見本章第七節。叭布加氏綜合征症例的肝功能常較肝硬變病例為好,致腸-房轉流後發生肝性腦病的比例並不高(<15%),且在注意飲食後,多可防止發作。
5.其他 包括縱隔積水、肺膿腫、乳糜胸等,均較少見,發生後經對症處理後,多能治癒。
【預後】
本症的預後與病理類型和病情輕重有直接關系,其中隔膜型效果最好,肝內型效果較差。1989年統計,ⅠⅡ期病人較好,可無手術死亡,Ⅲ期病人手術死亡率9%,Ⅳ期病人的預後較差,術後死亡率可達21%。若就診較晚,保守治療者,半年內的死亡率可高達87%。
❼ 胸腔鏡手術的手術適應證
1.診斷性手術適應症:可應用於多種胸腔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縱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傷的診斷。可清晰地全面的觀察胸腔內情況,可照相和錄像,並能獲得足夠的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2.治療性手術適應症:①胸膜疾病:自發性氣胸、血胸、膿胸、乳糜胸、胸膜腫瘤所致胸腔積液等。② 肺部疾病:肺良性腫塊切除、肺癌根治、終末肺氣腫的肺減容。③ 食道疾病: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憩室、賁門失馳緩症、食管癌。 ④ 縱隔疾病:胸腺及其它部位縱隔腫瘤,縱隔囊腫等。⑤ 其它:手汗症、乳糜胸、心肺外傷、胸廓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