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晶質結構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A. 如何判斷顯晶質和隱晶質
一、根據結晶程度
全晶質、玻璃質、半晶質、隱晶質結構;霏細結構、球版粒結構
全晶質結構:權岩石全部由結晶礦物組成.
玻璃質結構:岩石全部由火山玻璃組成.
半晶質結構:岩石中既有結晶礦物又有玻璃質.
隱晶質結構:顆粒小於0.02mm,肉眼不能辨認,包括微晶結構、霏細結構和球粒結構等.
霏細結構:脫玻化作用形成的,由極細他形的長英質礦物顆粒集合體構成,顆粒間的界線模糊.
球粒結構:長英質礦物形成放射狀的球形集合體,正交偏光鏡下呈十字消光.
二、根據礦物顆粒的大小
(一)礦物顆粒的絕對大小
1.顯晶質結構:肉眼能夠分辨礦物顆粒
偉晶:d>3cm 巨晶:d=1~3cm
粗晶結構:d=10 5mm
中晶結構:d=2 5mm
細晶結構:d =0.2 2mm
微晶結構:d =0.02 0.2mm
2.隱晶質結構:d
B. 寶石鑒定證書上顯示的隱晶質結構是什麼意思
隱晶質結構(aphanitic texture)是指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出礦物顆粒的結構,一般為淺成岩和噴出內岩所有,如霏細岩。容
火成岩的結構,就是指組成火成岩的物質的結晶程度、顆粒大小、顆粒形態、顆粒取向以及顆粒之間的相互關系。
其中,結晶程度就是指岩石中結晶質部分和非晶質部分之間的比例。分為三級:全晶質結構、玻璃質結構、半晶質結構。
隱晶質結構屬於全晶質結構中的一種,不同於顯晶質結構,它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出礦物顆粒,一般為淺成岩和噴出岩所有,如霏細岩。
根據礦物顆粒大小可細分為以下兩種結構:
1、微晶結構
微晶結構(microcrystalline texture)是指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晶體的結構,主要礦物顆粒粒徑d<0.2mm。
2、顯微隱晶結構
顯微隱晶結構(cryptocrystalline texture)是指在晶體太小,在顯微鏡下也不容易分清顆粒邊界的結構。在火山岩層內部和受強烈脫玻化影響的岩石,就發育這種結構。
3、玻璃質結構
岩石幾乎全部由未結晶的火山玻璃組成的一種結構,見於火山熔岩和部分淺成、超淺成侵入岩邊緣(冷凝邊等),如黑曜岩。
C. 如何判斷顯晶質和隱晶質
一、根據結晶程度
全晶質、玻璃質、半晶質、隱晶質結構;霏細結構、球粒結構
全晶質結構:岩石全部由結晶礦物組成。
玻璃質結構:岩石全部由火山玻璃組成。
半晶質結構:岩石中既有結晶礦物又有玻璃質。
隱晶質結構:顆粒小於0.02mm,肉眼不能辨認,包括微晶結構、霏細結構和球粒結構等。
霏細結構:脫玻化作用形成的,由極細他形的長英質礦物顆粒集合體構成,顆粒間的界線模糊。
球粒結構:長英質礦物形成放射狀的球形集合體,正交偏光鏡下呈十字消光。
二、根據礦物顆粒的大小
(一)礦物顆粒的絕對大小
1.顯晶質結構:肉眼能夠分辨礦物顆粒
偉晶: d>3cm 巨晶: d=1~3cm
粗晶結構:d=10 ~ 5mm
中晶結構:d=2 ~ 5mm
細晶結構:d =0.2 ~ 2mm
微晶結構: d =0.02 ~ 0.2mm
2.隱晶質結構: d <0.02mm,肉眼不能夠分辨礦物顆粒
(二)礦物顆粒的相對大小
等粒結構 ; 不等粒結構;
斑狀結構 ;似斑狀結構(基質中、粗粒)
等粒結構與不等粒結構
斑狀結構與似斑狀結構
斑狀結構:斑晶(先形成)和基質為兩個世代
似斑狀結構:斑晶和基質為同一世代的產物
以礦物為例:
石英、瑪瑙及玻璃的化學成份均為二氧化硅
石英為全晶質、瑪瑙為隱晶質、玻璃為玻璃質
如以岩石為例:
花岡岩、流紋岩、黑曜岩均為酸性的火成岩
花岡岩為全晶質、流紋岩為隱晶質、黑曜岩(火山玻璃)為玻璃質
D. 請問:閃長玢岩和安山岩有什麼區別還有隱晶質結構和顯晶質結構如何分還有暗色礦物有哪幾種
閃長玢岩是中性淺成岩,安山岩是中性的鈣鹼性噴出岩提交回答。隱晶質結構就是基質的粒度肉眼無法看見,顆粒小於0.02mm;顯晶質結構則反之。暗色礦物主要有黑雲母,角閃石,輝石,橄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