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學困生怎麼辦
A. 怎樣提高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日常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學困生」。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學校的擴招,「學困生」的數量越來越多。隨著高中英語新教材難度的加深,知識量的增加,這部分學生學習英語也越來越吃力。如果不能及時地解決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轉化問題,後果可想而知。因此,如何讓學困生學好高中英語新教材,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綜合近幾年的教學經驗,談談筆者的一些做法。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的基本前提
學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由於學習成績長期相對落後,往往被老師忽視,遭到同學的嘲諷與歧視,導致這些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不願意與學科老師溝通。其中部分學困生只是英語是「瘸腿」,其他課程的成績不是很差。不管是哪一類學困生,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同學的理解和關心。作為一名英語老師,要想讓這一部分學困生學好英語,首先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了解他們的心態。讓他們能夠充分地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期望,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筆者所帶的高一(3)班的張帥同學就是其中的一例。為了幫助他學好英語,筆者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時間與他談心,了解他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同時也鼓勵他積極地參與英語學習活動。通過長時間的關愛,他對我建立了信任感,進而增進了他對英語這一學科的信心和學習熱情。
二、激發並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讓學困生試著把英語當作自己最喜歡的學科來學。為了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充分利用電腦動漫製作、多媒體,教他們學唱英語歌等,積極地創設各種有趣的教學氛圍。在北師大版Mole 4 Unit 12 Lesson 1的教學中,除了播放相關的電影外,筆者還讓學生分組描述英國的見聞,加上他們喜聞樂見的動作表情,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演出才藝,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激起他們學英語的熱情。筆者在所教的班級里還成立了英語興趣小組,小組成員中有英語成績佼佼者,也有部分學困生。這些年輕的學生在一起,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他們通過唱英文歌曲、做英語游戲、表演幽默戲劇、練習口頭對話等形式,既促進了交流,又幫助了學困生。學困生對英語的了解多了,在優等生的帶動下,學習英語自然有了動力,學好英語的慾望也就大大增強了。
三、對學困生「對症下葯」,因人而異,不搞一刀切
學生學不好英語,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心態問題,二是習慣問題。首先,大多數學生還是存在心態問題。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反正自己初中基礎就差,到了高中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濟於事,於是他們就「破罐破摔」。對這種學生需要療其「內傷」,試著恢復其「元氣」。其次才是由其導致的習慣問題。學困生普遍存在著許多不良的習慣,如:欠交作業、上課多動、注意力難以集中;對小測試、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抱無所謂態度;抄襲作業等。常言說的好:態度決定高度,我認為,只要老師醫好他的「心病」,只要在心態上取得重大進展或突破,他們的習慣問題將迎刃而解。平時重視並多花時間、精力和心思,學困生身上良好的習慣最終會占據上風。2011屆畢業的王軍同學就是其中的一例。為了提高他的英語水平,改變他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筆者不時地讓他回答一些簡單但又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回答對了,就給他適時的表揚;筆者還把給他布置的作業的難度降低了,讓他自己總結每次作業中的錯誤,只要他的錯誤率有所降低,就送他鼓勵性的評語;筆者還有針對性的增加他的作業次數,別人每周兩次,他每周三次或更多。這位同學在筆者的關愛與督促下,逐步培養了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英語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2011的高考中,他的英語取得了105分的好成績。
四、在關注課堂質量的同時,也加強學困生的課外輔導,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英語知識的學習在於課前的預習,課堂的引導以及課後對知識的鞏固。學困生要打好英語基礎,提高其英語水平,尤需如此。具體做法如下:
1.課前給學困生預習提綱,讓他們做好本堂課的知識預習工作
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詞典或通過上下文猜測不懂的要點,記例句、用新詞造句等,然後找出本堂課知識中的重難點。在預習課本的過程中,學困生掌握了學習知識的主動權,從而減少了聽課的盲目性,增強了聽課的主動性。
2.學英語在於積累
記筆記也是學困生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讓學困生記好聽課筆記,有利於他們聽課的進程與老師的授課進程保持一致,使他們能夠拋開與聽課無關的雜念,認真地聽,認真地記,從而有利於他們以後的復習。學困生最好設置錯題重做本,記錄下錯題,並做好旁批,記下自己犯錯誤的原因。
五、變劣勢為優勢,多管齊下,做好轉化工作
年輕的學生由於年齡相仿,因此有著許多共同的興趣和愛好。但是,最近幾年隨著手機、mp4、mp5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這些現代技術產品也對學生產生了許多不利的影響。尤其學困生帶手機的更多。學生上課時偷偷接收、發送簡訊,使他們學習英語時不能夠專心致志。mp4、mp5本來是學困生練習英語聽力的好工具,卻被他們用來下載一些不健康的文字、圖片內容,同學之間又互相欣賞、互相傳播,長期以來極大地影響了學困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為了讓學困生學好高中英語,教師有必要與家長互相配合。在學校,老師常監督,多引導;課余時間,家長多督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老師和家長的幫助,讓他們重新形成健康向上的學習英語的小團體,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學好英語。
B. 如何幫英語學困生走出困境
學生最初接觸英語總是充滿熱情,興趣濃厚,但隨著詞彙量的不斷擴大,句型、語法知識的增多,教學要求和目標的提高,少數同學由於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基礎不夠扎實,隨著好奇心的逐步消失,學習興趣的淡化,成績不斷下降,逐步喪失學習信心,甚至對學習英語產生一種逆反心理,這就造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學困生」。這部分學生制約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直接關系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幫助他們從困境中走出來,是每一位英語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如何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英語教師,就應不斷研究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引導他們喜歡學習,學會學習,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重新樹立信心。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就如何轉化學困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喚起他們的積極情感。
一、教師的愛心與耐心是學困生轉化的前提
羅傑斯認為,有機體本身具有機體智慧,能夠通過機體評價過程表現出來,從而對自我和經驗進行價值判斷,保持自我與經驗的協調,以保證人性向充分發揮機能的方向發展。這表明,教師真誠的愛和尊重是啟迪心扉的鑰匙,學困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這把鑰匙。英語的詞彙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彙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教師多給學生一點愛心和耐心,做到「好看的要愛,有傷疤的更要憐惜」。只要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學起來才有積極性,如果一個教師一站到講台上,學生就對他教的這門學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學好呢?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的本質。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學困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二、恢復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是轉化學困生的重點
每個初中學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語基礎,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們的要求。然而不少學生在初中起始階段英語學習過程中屢遭挫折,極大地挫傷了學習的信心,有些同學對英語甚至採取一種放棄的態度,他們懷疑自己的英語成績不可能再有提高。為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客觀分析,分類談話,逐一提出他們的薄弱環節和進步可能性,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提供機會讓他們取得一次次小的成功體驗。當學困生回答問題時,面帶微笑,眼裡流露出熱情和期待,回答對了,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說一些如「Right!」
「Well done!」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類似激勵的話;回答錯了,也要講一些類似於「It doesn』t
matt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等鼓勵的話,而不是說那些傷害他們自尊、挫傷積極性的話。學困生積極情感的激發,將會大大增強他們戰勝困難、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勇氣,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得到提高,為最終徹底轉化他們打下了堅實的情感基礎。其次,在課余有計劃地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改進學法,提高學習效率,激勵他們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樹立信心,對他們階段性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給予必要的鼓勵。對經過一階段努力後因為看不到明顯進步而產生急躁心理的學困生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長遠目標,通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的成功例子來教育鼓勵他們。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大多數學困生重新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塑造英語學習的自我形象,成績也取得了明顯進步。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轉化學困生的根本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一個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要想走出英語學習的低谷是相當困難的。許多學困生在知識環節上固然有許多缺陷,但他們更缺少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幫助這些學生時,除了督促檢查他們掌握知識的情況外,更要加強對他們學法的指導,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對於各門學科來講,有些是共性的,如:課前自覺預習的習慣,課上專心聽講、善於思考、積極發言的習慣,課後獨立作業、及時復習的習慣,平時善於觀察、樂於動手的習慣等。就英語學科而言,還要培養學生「多聽、敢說、善讀、勤寫」的習慣,英語思維的習慣,合作學習的習慣,反思性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工作,也是課內外英語教學指導工作的重要任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引導,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保持他們積極向上、自信進取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和提高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也是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尊重和關愛學困生,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策略,不斷調整教學方式是可以達到轉化和提高學困生的目的的。這也是廣大初中英語教師的共識與希望,讓教師的「教」更好地為學生的「學」服務,讓我們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踏踏實實學好英語。
C. 高中英語學習怎樣對待學困生
1、提高英語首先要做的是從語音著手!英語包含聽說讀寫,這個之中的基礎版就是單詞權。
2、再者,就是語法,想快速提高英語成績,首先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法,多多了解句子的成分,之後你會發現什麼閱讀將會是種愉快的感受,因為你能輕易看懂了!
3、然後就是培養語感,最好的方法的就是閱讀!我們需要增加閱讀量,閱讀本身就是考試的重點。書本是編輯者精挑細選出來的好文章,首先要把書本上的文章掌握了,還可以看一些時報周刊上的文章,從實事,經濟,科學均有涉及。其實很多考試的文章就是來源於此。
4、現在很多人英語考試很厲害,就是不能交流,也就是差在聽說上,而聽力甚至口語在考試中佔得比例越來越大,所以搞好聽力不容忽視,而關鍵就是堅持每天都聽,一開始可以嘗試大聲的讀文章,之後可以下載各種考試聽力錄音題。最好可以找個夥伴相互對話!
5、最後,英語不難學,關鍵是要堅持,而單詞卻是關鍵!
D. 如何轉變高中英語學困生
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教育專家對英語學困生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理論依據,根據具體教學實踐也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並且這些策略在當時的教學環境中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對學困生的轉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國地方教育差別較大,再結合學校生源的具體情況、每個班級學生水平的差異性,這給教育的順利進行帶來阻力。
本文圍繞高中英語學困生展開,結合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調查分析,從學校對策、教師對學生的對策、家長對學生的對策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學困生轉化策略體系的構建
要真正轉化學困生還是要依靠學校、教師、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學校和家庭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轉化學困生的對策應該從學校、家庭等幾個方面著手。下面,從學校對策、教師對策和家長對策幾個方面對這個問題加以探討。
(1)學校對策。「素質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學校,離不開學校的老師。因此,轉化學困生應該首先從學校和教師本身著手。」學校要為老師提供一切可以提高的機會。「教師的素質會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教育。」任何一名教師,必須具備兩種知識,一是所教學科的知識,二是如何教該學科知識的知識。所以,外語教師的素質,不僅是指教師的專業水平,還包括許多其他的綜合能力。教師素質應是全面的、綜合的素質。要想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應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教師要加強在職自學,提高綜合能力。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新的事物不斷涌現。英語學科涉及范圍非常廣闊,新的單詞不斷出現,新的題材不斷出現。作為老師,我們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文化水平,同時掌握最新的教學動態,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其次,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要強化教師素質及專業培訓。所有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提高自身水平。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多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多讀書豐富自己的頭腦。要積極參加教育學院組織的教研活動,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2)教師對策。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該活動並使該活動朝某個目標進行的內在動力。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在大量調查中發現:學校教育的個別差異是人為的,而不是個體所固有的,只要能夠提供適當的條件,幾乎所有人都能學會一個人在世上所能學會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想提高學生成績,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動機。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動機,關鍵看我們怎樣去培養。我們不能從一開始就給學生貼上好壞的標簽。我們要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一旦進步,則要不斷鼓勵,使他們產生興趣。通過成功的機會來激發學習動機,具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
與動機密切相連的是興趣。「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從我們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採用有吸引力的導入。例如:在music這一模塊,教師可以多設立一些環節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時提出一些問題:Do you like music? Which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用這種方式引出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發言,歸納總結,採取啟發式教學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表揚和鼓勵。興趣並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它是在後天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教師要挖掘和發現英語這一門課程教學中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內容,通過情景教學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家庭對策。家庭配合是教育成功的外部條件,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社會是學生成長的大環境,轉化學困生,必須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緊密配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與心理特點,步調一致地加以施教,使學困生工作落到實處,就必須創設一個各盡其責,共同促進學困生轉化的大環境。家庭對孩子教育的特殊性,是專門化的教育機構難以達到的。家長的文化水平,直接與下一代的教育發展有很大的聯系。盡管家長盡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校教育和學習條件,但學生的三分之二時間仍是在家中度過的。一個人在家庭中接受怎樣的教育對他一生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教育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懂得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對於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性。
學校教育與教師的努力分不開,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生到了學校家長就可以徹底放鬆,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繫上看,二者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彼此難以替代。再盡職的班主任也不能關心到所有學生的所有方面,所以家長要主動地與學校和老師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向老師匯報子女在家中的情況,以便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子女的工作,而不應該認為孩子交給老師自己什麼責任都沒有了。這對於學困生尤其重要。有些學困生學習差,對學習沒有興趣,如果不及時關心,就很容易進入歧途,所以家長更應該重視。
二、學困生轉化策略的效果
進行試驗的兩個班級,使用相同的教材和相同的教輔材料,兩個班級學困生的狀況基本相同,但一個學期後學困生狀況明顯不同。1班學困生成績進步很大,而2班學困生成績沒有明顯變化。其中原因在於1班實施了高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在試驗過程中,1班學困生成績突飛猛進。為什麼通過轉化策略的實施能夠帶來如此大的變化?這說明學困生英語之所以差是有原因的。如果通過調查研究找出真正原因,並予以疏導找出解決策略然後應用於實踐中,學困生是完全可以轉化的。學生學習的阻力減少了,心理干擾消除了,成績自然而然就上升了,也就完成了學困生的轉化。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學困生的轉化就一定能夠出現轉機,為我們素質教育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三、結語
學困生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學生自身的未來生活,而且還嚴重製約了我國教育事業的順利發展,研究學困生已經成為新時代素質教育發展的關鍵課題。通過此次研究,體現在學困生身上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增強了學困生的自信心和興趣。其次,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成績。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總之,①學校應該從自身轉變教育方式,並且對教師採取相應的措施,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工作積極性,改變評價體制。②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包括自身的文化專業水平、心理學和教育學等方面的研究。教師要多學習與自己專業有關的知識,跟上社會的步伐,不斷接受和改進更高效的教學方式,然後將所掌握的理論應用於教學。③教育要想成功,單靠學校和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同樣肩負著重任。合格的家長應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關心教育孩子,對孩子賦予合理的期望值。要從實際出發,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給孩子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從而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在學習中不斷取得進步。
E. 如何提高高中英語學困生的成績
這個還得考學生自己努力啊,畢竟英語就是多背多練習就可以取得好成績的學科。
有幫助請採納~不懂歡迎追問~
F. 如何幫助英語學困生走出困境
學困生的存在是一普遍現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在此,筆者想提如下建議。(一)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機許多學困生說如果他們考不上大學,學習英語就沒有用。因此,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讓學困生看到他們在課堂里所學的內容與他們的人生目標之間的聯系,幫助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計劃一旦形成,將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二)幫助學困生形成堅強的意志學困生經常會覺得沮喪和絕望。教師應該讓他們明白:一個人不可能一生都一帆風順,人的一生都會經歷挫折和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他們能夠克服困難,決不後退,他們就會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他們沒有堅強的意志,他們將一事無成。(三)給予學困生的關愛學困生通常容易自卑,他們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愛。然而,他們卻受到了過多的責備甚至懲罰,因而失去了自信。因此,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歧視他們。教師的關愛有助於增強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心。通過教師的幫助,一個自卑的學生會變得聰明而樂於助人。教師應該和學困生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賴的關系,應該關注他們的情感(如無助感、自卑等),關注他們身體上的不適(如頭痛、感冒等),關注他們的日常活動以及與其他同學、老師和父母的關系。(四)期待學困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每個學生,包括學困生,都渴望成功。成功感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而挫折易使人沮喪和退卻。教師可以用愉悅的神態、期待的目光、親切和藹的談話來創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種氛圍里,學困生才能積極投入學習,才能體驗成功的快樂。能否幫助學生獲得成功感關繫到教學的成敗。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鼓勵能使學生挖掘自身的潛力,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五)幫助學困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能使學困生取得更快的進步。教師應該告訴他們怎樣才能培養自學能力,怎樣進行預習,怎樣進行復習,怎樣記憶單詞,怎樣掌握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巧……只有當學困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他們才能學有成效,才能建立學習的自信,才能堅持學好英語。否則,他們就難以經受挫折,最終導致厭學、棄學。詞彙對語言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幫助學困生擴大詞彙量。學困生的語音一般比較差,教師應教他們如何正確發音,以便他們能更容易地記住單詞。同時,還應該教他們構詞法,鼓勵他們運用一些簡單、有趣的方法來記憶單詞。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是理解和獲取信息以及跨文化交際的一大障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增強他們對不同文化差異的理解。(六)給予學困生特別的指導,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對於學困生,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給他們一些指導和幫助,如指導他們掌握一些學習技巧,幫助他們預習、復習,適當放慢教學進度,降低難度,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布置較易完成的作業等。(七)用特別的測試來評價學困生學生之間的競爭會刺激學生做出更大的努力,他們會從自己取得的成績中獲得自信。然而,學困生在一般的競爭中往往會落敗。因此,教師應該用特別的測試方法來評價他們,使他們也同樣獲得成就感。(八)把大班分成幾個小組目前,中學里幾乎每個班級都很大,一般都有四五十人。許多教師都說,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幫助學困生。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把一個大的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然後每天檢查一兩個小組的作業。我們也可以組織每個小組的尖子生來幫助學困生。正如H.David(1997:112)所主張的那樣:如果你不得不在大班級里上課的話,你必須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一些能幫助你的學生。這樣做有很多好處:這些學生既能得到的鍛煉又能幫助你;他們喜歡英語,而且我們經常可以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這些學生會告訴你他們想要學什麼,什麼游戲令人厭煩,什麼游戲很有趣,什麼東西你應該改變。你不妨一試,真的很管用。(九)讓家長也參與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沒有父母的愛,孩子的智力就會低下;如果父母不斷地對孩子提供幫助和支持,孩子就會有很強的求知慾。因此,T.W.Ann(1997:168)說: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與家長形成合作關系,並懇求他們的幫助以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當孩子看到父母和他們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都那麼重視教育的時候,他們會因此受到感染而加倍努力學習。幫助學困生需要付出的心血和精力,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我們不能期望學困生的學業很快會有突飛猛進的變化,開始的時候他們的進步通常會比較緩慢,因此,要有足夠的耐心。我們應該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幫助學困生擺脫困境必會取得成效。
G. 如何幫助中學英語「學困生」
(一)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機
許多學困生說如果他們考不上大學,學習英語就沒有用。因此,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讓學困生看到他們在課堂里所學的內容與他們的人生目標之間的聯系,幫助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計劃一旦形成,將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
(二)幫助學困生形成堅強的意志
學困生經常會覺得沮喪和絕望。教師應該讓他們明白:一個人不可能一生都一帆風順,人的一生都會經歷挫折和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他們能夠克服困難,決不後退,他們就會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他們沒有堅強的意志,他們將一事無成。
(三)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
學困生通常容易自卑,他們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愛。然而,他們卻受到了過多的責備甚至懲罰,因而失去了自信。因此,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歧視他們。教師的關愛有助於增強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心。通過教師的幫助,一個自卑的學生會變得聰明而樂於助人。
教師應該和學困生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賴的關系,應該關注他們的情感(如無助感、自卑等),關注他們身體上的不適(如頭痛、感冒等),關注他們的日常活動以及與其他同學、老師和父母的關系。
(四)期待學困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
每個學生,包括學困生,都渴望成功。成功感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而挫折易使人沮喪和退卻。教師可以用愉悅的神態、期待的目光、親切和藹的談話來創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種氛圍里,學困生才能積極投入學習,才能體驗成功的快樂。能否幫助學生獲得成功感關繫到教學的成敗。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鼓勵能使學生挖掘自身的潛力,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
(五)幫助學困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能使學困生取得更快的進步。教師應該告訴他們怎樣才能培養自學能力,怎樣進行預習,怎樣進行復習,怎樣記憶單詞,怎樣掌握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巧……只有當學困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他們才能學有成效,才能建立學習的自信,才能堅持學好英語。否則,他們就難以經受挫折,最終導致厭學、棄學。
詞彙對語言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幫助學困生擴大詞彙量。學困生的語音一般比較差,教師應教他們如何正確發音,以便他們能更容易地記住單詞。同時,還應該教他們構詞法,鼓勵他們運用一些簡單、有趣的方法來記憶單詞。
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是理解和獲取信息以及跨文化交際的一大障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增強他們對不同文化差異的理解。
(六)給予學困生特別的指導,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
對於學困生,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給他們一些指導和幫助,如指導他們掌握一些學習技巧,幫助他們預習、復習,適當放慢教學進度,降低難度,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布置較易完成的作業等。
(七)用特別的測試來評價學困生
學生之間的競爭會刺激學生做出更大的努力,他們會從自己取得的成績中獲得自信。然而,學困生在一般的競爭中往往會落敗。因此,教師應該用特別的測試方法來評價他們,使他們也同樣獲得成就感。
(八)把大班分成幾個小組
目前,中學里幾乎每個班級都很大,一般都有四五十人。許多教師都說,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幫助學困生。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把一個大的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然後每天檢查一兩個小組的作業。我們也可以組織每個小組的尖子生來幫助學困生。
如果你不得不在大班級里上課的話,你必須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一些能幫助你的學生。這樣做有很多好處:這些學生既能得到更多的鍛煉又能幫助你;他們喜歡英語,而且我們經常可以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這些學生會告訴你他們想要學什麼,什麼游戲令人厭煩,什麼游戲很有趣,什麼東西你應該改變。你不妨一試,真的很管用。
(九)讓家長也參與對孩子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沒有父母的愛,孩子的智力就會低下;如果父母不斷地對孩子提供幫助和支持,孩子就會有很強的求知慾。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與家長形成合作關系,並懇求他們的幫助以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當孩子看到父母和他們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都那麼重視教育的時候,他們會因此受到感染而加倍努力學習。
H. 如何破解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學習困境
(1)學校對策。「素質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學校,離不開學校的老師。因此,轉化學困生應該首先從學校和教師本身著手。」學校要為老師提供一切可以提高的機會。「教師的素質會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教育。」任何一名教師,必須具備兩種知識,一是所教學科的知識,二是如何教該學科知識的知識。所以,外語教師的素質,不僅是指教師的專業水平,還包括許多其他的綜合能力。教師素質應是全面的、綜合的素質。要想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應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教師要加強在職自學,提高綜合能力。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新的事物不斷涌現。英語學科涉及范圍非常廣闊,新的單詞不斷出現,新的題材不斷出現。作為老師,我們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文化水平,同時掌握最新的教學動態,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其次,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要強化教師素質及專業培訓。所有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提高自身水平。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多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多讀書豐富自己的頭腦。要積極參加教育學院組織的教研活動,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2)教師對策。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該活動並使該活動朝某個目標進行的內在動力。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在大量調查中發現:學校教育的個別差異是人為的,而不是個體所固有的,只要能夠提供適當的條件,幾乎所有人都能學會一個人在世上所能學會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想提高學生成績,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動機。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動機,關鍵看我們怎樣去培養。我們不能從一開始就給學生貼上好壞的標簽。我們要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一旦進步,則要不斷鼓勵,使他們產生興趣。通過成功的機會來激發學習動機,具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
與動機密切相連的是興趣。「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從我們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採用有吸引力的導入。例如:在music這一模塊,教師可以多設立一些環節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時提出一些問題:Do you like music? Which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用這種方式引出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發言,歸納總結,採取啟發式教學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表揚和鼓勵。興趣並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它是在後天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教師要挖掘和發現英語這一門課程教學中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內容,通過情景教學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家庭對策。家庭配合是教育成功的外部條件,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社會是學生成長的大環境,轉化學困生,必須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緊密配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與心理特點,步調一致地加以施教,使學困生工作落到實處,就必須創設一個各盡其責,共同促進學困生轉化的大環境。家庭對孩子教育的特殊性,是專門化的教育機構難以達到的。家長的文化水平,直接與下一代的教育發展有很大的聯系。盡管家長盡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校教育和學習條件,但學生的三分之二時間仍是在家中度過的。一個人在家庭中接受怎樣的教育對他一生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教育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懂得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對於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性。
學校教育與教師的努力分不開,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生到了學校家長就可以徹底放鬆,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繫上看,二者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彼此難以替代。再盡職的班主任也不能關心到所有學生的所有方面,所以家長要主動地與學校和老師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向老師匯報子女在家中的情況,以便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子女的工作,而不應該認為孩子交給老師自己什麼責任都沒有了。這對於學困生尤其重要。有些學困生學習差,對學習沒有興趣,如果不及時關心,就很容易進入歧途,所以家長更應該重視。
I. 淺談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如何幫助學困生
摘要來:在英語教學實踐自中,無論是教哪個班級,都會碰到幾個學困生,這往往是每個老師最傷腦筋的事。《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因此英語教師不能歧視學困生,要充分考慮到學困生的具體情況和水平,主動幫助他們,想方設法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習慣和興趣,增強其自信心,要尊重和保護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指導他們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困生的英語水平。(剩餘302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