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堂使用多媒體英語怎麼說
❶ 如何利用多媒體開展初中英語教學
1、做好課件。
2、介紹多媒體教學的好處
3、帶領學生觀看視頻
4、可以通過發音引導學生口語聯系、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❷ 初中多媒體英語課堂的應用和感受
用久了,不管老師還是學生都會膩煩。省了板書倒是真的。但是初中板書有限,高中多媒體才更適用。
❸ 多媒體課件的英文怎麼翻譯
multimedia courseware
例如:1:How to teach with multimedia courseware is the key to modern ecation.
如何應用好多媒體課件教學,是開展現代化教育的關鍵問題;
2:School teachers have been with the use of a computer the ability to create a simple multimedia courseware.
全校教師都已具備運用計算機製作簡單多媒體課件的能力。
❹ 多媒體教室的英語怎麼說
多媒體教室 multimedia classroom
大禮堂 great hall
❺ 多媒體互動教學 英語怎麼說
多媒體互動教學
multimedia interactive teaching
❻ 如何更好地運用多媒體來開展初中英語情景教學
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技巧:
一、揚信息技術與英語整合之長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進行教學,信息量大,節奏快,活化教材內容,交互性強。能產生多種感官的刺激,調動眼、耳、嘴、手的積極性。人的大腦右半球控制形象思維,左半球控制抽象思維,將抽象的語言符號和具體的形象動作結合起來,左右兩半球同時發揮作用,既能加深理解,又能鞏固記憶,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中,耳聞其聲,目睹其人、其事,其景,實現語言交際與非語言交際相輔相成,學生不僅可以聽到純語言,還可以"察言觀色"加強情感和心態理解,以促進對語言由表及裡的深刻體會。
2.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對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因,而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合理運用恰恰能使這些因素得到優化。在上課時,給畫面配以不同的動作、加入不同的聲音,在這樣的環境下,抽象的事物和句子變具體了、形象了,減輕了學生的認知難度。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又保證了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學習效率。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參與個性化學習
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中,應用Powerpoint課件等媒體方法,新課內容可隨時調整,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使課堂教學生動、有效,提供多角度,多通道的圖文和和聲像,並能較好地支持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活動,可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主宰,學生才是一切。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後,在教學有關"課本劇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待學生初步掌握相關知識後為學生提供幾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場景,讓他們用英語進行描述。面對栩栩如生的畫面,學生會在各類角色中猶如身臨其境,表演的有聲有色。這些嘗試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性、個性化學習的要求。整個過程圖文
並茂、聲情並茂、視聽結合,渲染了氣氛,創造出對話的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促使他們在培養交際能力的時候,又強化了記憶。
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反饋的有效性
多媒體計算機能把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等所具有的視聽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產生出圖文並茂的、生動形象人機交互形式。而這一顯著特點對英語課堂習題有重要意義,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變苦學為樂學。更重要的是新型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人機交互在此意義上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只有多媒體計算機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強以及文字、聲音、圖像一體化的特殊功能。教師可根據各次不同的習題目的和內容安排引人入勝的多媒體激趣活動,例如聽聽力時,答對的學生放出鼓掌的聲音;詞彙練習時,從網上調出拼詞等有關英文游戲;聽一篇關於英國文化的短文時,播放愛耳蘭音樂或者自己組合知識背景介紹畫面;聽對話時,播放動畫片片段、文字等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從各方面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根據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實驗結果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兩者加起來有94%。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強得多。
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習題中應用時,給學生一個廣闊視覺的空間,刺激學生敏感的視覺神經,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認真觀察細節,對所提供的教學材料的理解力增強,有助課堂習題的教學展開。教師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漏洞,及時糾正。教師有效的教,學生有效的學。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英語學習離不開文化背景,要指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西方社會觀點,西方語言產生的歷史背景等。教師應努力優化學習環境,充分利用課外環境。利用信息技術,利用我們的校園網、網路資源,使教學打破了時空限制。許多英語報刊上都附有網址,為學生提供寶貴的網上資源,學生通過這一途徑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經濟動向等。
比如,教師在教學一些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內容時,預先可讓學生在課外上網,查閱有關這些國家的情況,了解一下中西文化的差異。學生們出色的完成了收集的任務,在課堂上如數家珍,積極交流,大家在集體的討論中放眼世界,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新鮮知識,開闊了視野,也符合英語新課程標准倡導的任務型教學。
二、避信息技術與英語整合之短 1.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體現了人機交互。在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中,恰當的使用圖形、圖像和聲音,可以促進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由於小學生對新事物普遍存在著好奇心,他們的興趣往往跟著好奇走,自控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多樣化,追求多種媒體的引入,追求表現上的新穎、動感等效果,無論什麼圖形、圖像、動畫、影像等一股腦兒的展現出來,這樣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反而分散注意力,讓學生學習時眼花繚亂,干擾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了教學效果。
2.要關注學生的思維動態
在課堂教學中,一位好的老師善於駕馭學生的思維,隨時調控自己的教學速度,以照顧學生的思維進程,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中,電腦無法感知學生的思維進程,同時,教師忙於操作計算機,注意力偏離學生的思維,有些處理雖然精妙,但大多歸老師包辦,加上學生受已有知識水平的限制,常常導致多媒體的播放進程與學生的思維進程不一致,學生的思維遠遠跟不上電腦設計的思維,造成學生茫然失措。例如,多媒體在英語教學運用中,在教學plus and minus時,學生剛剛才學會讀,要他們向純英語進行練習時,思維進程就要慢一些,而我們的老師如果不注意,只知往下點擊,彈出一道道例題。這樣的進程使學生應接不暇,效果反而不佳。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進程,合理控制節奏,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3.要重視師生的情感交流
學生有豐富的情感,但卻難從豐富的語言中體會情感,這就需要教師使用豐富多變的身體語言去感染他們,引導他們。如教師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常常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隨著老師一起去體驗情感,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中,多媒體所使用的只是冷冰冰的機器,雖然有關教學內容和信息都提前輸入到了電腦中,但人的情感是無法輸入的,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適時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及時地分析學生的情感反饋信息,掌握學生的情感活動情況,以彌補計算機的不足。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從空間上拉近了學生與外界的距離,給學生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思維空間,有效地延伸了英語課堂,只要我們教師揚長避短,就能使其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
❼ 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進行初中英語詞彙教學
以信息技術為支持,運用現代教學方法而進行的師生交流過程。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它具有教材多媒體、教學個性化、設計開放化、學習自主化、資源全球化、評價自動化等顯著特徵。將信息化教學運用於高中英語新教材的教學教法之中,不僅能更好地強化
❽ 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一 、正確處理好運用多媒體教學與教材的關系。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本身就要求教師將傳授知識、掌握技能、培養能力與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進行整合。實現這個任務,首先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正確處理好運用多媒體與教材的關系,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進行恰當的分層施教,實現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學原則。英語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現代教育媒體和網路環境的適當使用,找到網路環境和學科教學的最佳整合點,將學科教材中能使用電教媒體的地方要標明記號,尋求創新與發展。
例如, 就以我執教的Lesson43 Junior Book II的課堂教學為例:我針對本節課是一節枯燥的學習反意疑問句的語法教學內容,而教材又缺乏生動的實例的現象.我認為, 如果沒有多媒體的輔助,學生就很難以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學習效益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的下降.。於是我決定通過藉助於網路環境自製多媒體課件,採取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利用Front Page ,Flash, 錄音等使學生從乏味的語法操練中解脫出來,從而達到讓學生樂學、善學、會學的教學目的。特別是我通過利用自製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介紹中國與澳大利亞季節與氣候的反差時,我首先讓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並運用已學或搜索的詞彙或句型進行充分的語言交際和語言運用,讓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學習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也解決重點和突破難點,使學生重點掌握反意疑問句 be動詞的句式。教學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效果非常好,既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凸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把課堂應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使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去觀察探究獲取知識;又能運用多媒體環境與音樂的結合,通過鳥鳴、風聲、海浪聲、歌聲等不同的自然現象,讓學生明白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不同景象,增強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有利於促進國家的可持續性發展。通過這樣恰當的方式來運用了反意疑問句:They are beautiful , aren』t they? You like the beautiful world , don』t you ? We must do something for the world , mustn』t we ?學生在回答中也表達了Yes, we like the beautiful world .We should keep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等美好的願望。
二、正確處理好教師的角色轉換與學生的關系。
運用多媒體環境在英語課堂教學必然出現若干新特徵。其中一條表現為多元問題解決任務與研究性學習。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看成是模擬科學家發現探討、求證、思索的過程,看成是嘗試體驗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建立更具新穎性,情感互動性和心理共鳴性的語言教學環境,建立合作共進、師生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廣闊的精神發展空間和愉悅的身心體驗。英語教師要把握課件圖、文、聲兼備,版面生動活潑和可感性強的優點,選擇情境法與點撥法等先進的英語教學方法進行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語言教學互動中去實現「善教與樂學」,體現英語課堂教學的再優化。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始終貫徹了這一條主線。如,在執教Unit10的教學中,我一方面引課採用在學生中很受歡迎的流行英語歌曲:《Big Big World》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紛紛表露自己知道這首歌曲,很快說出歌名,我及時讓他們展示了一回他們的藝術才能。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恰如其分地讓老師有了誇贊學生的理由:You are so clever . You can say out the name of the song exactly. Your voice is the best one I』ve ever heard in class. 其目的是讓學生繼續進行聽音訓練,通過聽各種樂器的特色音效,如鋼琴聲、吉他聲、小提琴聲、鼓聲,讓學生在美妙的樂器的演奏聲中自己說出每一音效所代表的樂器,同時在和同學的合作中,使他們的發散思維進入興趣點。另一方面我利用網頁中的圖片讓,學生自己觀察,很快使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掌握 dance ,swim ,play chess, paint ,sing , speak English等當堂主要語言詞彙。(如圖)
又如我在執教Lesson 43 中要重點解決反意疑問句,需要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觀察多幅網頁圖片,充分調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行語言訓練,如通過以下flash
我讓學生進行「猜猜他們在干什麼(Guess what they are doing?」的游戲,讓學生們的思維充分發散,紛紛爭著搶答問題,說出很多的反意疑問句。例如,The girl is reading ,isn』t she? ,She is swimming ,isn』t she ?…這樣, 我使學生再次鞏固了反意疑問句的句式,等到猜到一定程度時候, 我再揭曉答案。這樣使很多同學參與到課堂談論中來。接著, 我再呈現以下四張圖片,讓學生猜猜小男孩、兔子們、嬰兒、成年男子在做什麼?
這樣, 我就以整體的游戲教育法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參與的機會,使課堂教學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獲得知識,提高了能力。
三、正確處理面向多數與個別指導的關系。
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基礎上,多媒體教學方式和網路環境要分層遞進、逐步實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與學生成績的差異,以多層次的學習要求,分成多元化學習目標。英語教師要積極創造語境,從環境、手段等方面的條件入手,引導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英語,既體現共性學習要求,又體現個體的獨立性。英語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教學圖文並茂,動靜搭配的優點,向學生進行指導,在實踐中有兩種方法值得倡導:一是游戲活動與小組討論,體現了一種活潑有趣的教育形式,其新的學習態度,新的探究精神,新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式,在新的成長環境中體現面向全體,兼顧個別指導。我常採用引出圖片在游戲中進行綜合練習操練,或開展小組討論,使學生在盡情的娛樂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培養個性,豐富生活,陶冶情操,真正獲得全面發展。二是通過屏幕上的網頁和動畫課件進行分層演示,使每個學生都能領會教學內容所達到的教學目標,再通過演示,體現分層作業指導,使學生一目瞭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如圖,
結果,同學們課堂學習的情緒極其高漲,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我也從中深刻體驗到快樂的英語課堂教學的樂趣。
當然, 多媒體學習環境有自己的優勢, 但也可能會給學習活動帶來健在的問題, 其中常見的問題是:「見樹木不見森林」和「蜻蜓點水」。所以, 在運用多媒體優化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既要考慮多媒體環境的優越性,還要要考慮這些潛在的問題,對學生提供必要的引導。當然,我們務必要吃透教材,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適當的語言環境,採用多媒體等高效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語用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認知水平的提高和個性的和諧發展!
❾ 如何發揮多媒體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運用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有助於呈現語言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交際動機,使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靈活運用英語。運用多媒體課件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實現英語教學「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英語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時,要注意目的性、恰當性、合理性。多媒體的使用不能代替師生課堂上真實的語言交流、思維碰撞、情感互動和人際交往活動。」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要講究科學、合理,把握好一個「度」字,切實發揮多媒體為增強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而服務的作用。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談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進行新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是教師運用恰當的導入語揭示新授教材前的一個小小環節,成功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基礎。新課導入是一種教學藝術,趣味性、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是新課導入環節應該體現的特點。每當進行一個新的單元教學或轉入某一新板塊的教學時,教師可向學生介紹與新課或新的知識點有關的背景知識,藉此巧妙地導入新課,引領學生自然地入情入境,輕松、愉快地步入新的學習之旅。如執教《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1 Dream homes,上課伊始,執教老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不同風格與情調的家居環境,把具體、生動的畫面栩栩如生地呈現於學生眼前,學生頓感耳目一新。由此可見,針對課堂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一種與之相吻合的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如臨其境之感,增強感性認識;教師提供與課文相關的短語和句式,再趁熱打鐵,向學生發問:①Do you have any dream homes in your mind?②What are your dream homes like?③Can you describe your dream homes for us?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通過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求新知的慾望,促使學生迅速進入了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運用多媒體實現精講精練,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使學生接受信息的載體由單一的語言文字變成可聞的聲音、可視的場景,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真正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讓學生聽聽英語錄音、看看英語錄像,標準的發音具有示範作用,錄像聲情並茂更具吸引力,可為學生形成語感、提高說和寫的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突破重點、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並優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對文字、圖像、動畫和聲音等信息的處理能力,形成聲、圖、文並茂的媒介,進行視、聽、觸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比如學生對動畫片情有獨鍾,教師可以設計並製作一些動畫,並配以精彩的對話,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明白在什麼樣的生活情景中使用什麼樣的語言來交際。這樣,既幫助學生掌握了知識,加深了對語法規律的理解,又讓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靈活運用了語言,化難點為易,實現了精講精練,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譬如,在講授「過去進行時」的語法規律時,一位教師用動畫Flash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孩子「李健」晚上在家裡做家庭作業、看電視和跟家人共進晚餐的情景。當學生看到在畫面中自己熟悉的老師後,一下子有了興趣,教師趁機發問:「Li Jian was doing his homework at home at 8 yesterday evening.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學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學習熱情高漲,語法難點也在圍繞這一情景所設置的訓練中順利突破。
三、運用多媒體將生活情景引入課堂,訓練學生說寫能力
英語同漢語一樣是一種工具,人們在生活中運用它進行表達與交流。它源於生活,為生活服務。但是,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學英語常常偏重於語法知識的灌輸,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致使許多學生在某些場合不會說英語或不敢說英語,形成了語言交流障礙,陷入了「啞巴英語」的尷尬境地。為了改變現狀,為學生創設鮮活的訓練情境,訓練學生說的勇氣,可以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它能將生活情景引入課堂,在英語和學生生活經驗之間架起橋梁,使英語學習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英語,進而訓練學生的說寫能力。譬如,執教《牛津初中英語》7A Unit 5「Going Shopping」等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材,教師可在課前拍攝與課文相關的對話錄像,在授課前先播放錄像,讓學生觀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次播放時可將有關畫面定格,引導學生逐一說出與畫面內容相關的句子;還可將聲音關閉,僅呈現畫面,要求學生給畫面「配音」;最後可請同學們模擬表演,展開對話,在對話中運用所學詞彙與語言,使學生由對課文的機械記憶轉變為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為了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還可在課堂上將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圖畫或照片呈現出來,讓學生把從圖畫或照片中獲取的信息編成句子完整、意思連貫且容易用英語表達的小故事,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然後,教師指導學生從課文中選擇可供使用的句型和用語,按照文體和篇章要求,構築完整的語篇,提高學生看圖會意的寫作能力。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會真切感受到英語寫作和漢語寫作是一樣的,都是在用語言文字表現生活、反映生活。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課堂教學容量,為學生創造理想的英語學習環境;可在教學思路、方式、內容、過程等方面都發生質的變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從英語學科的角度出發,遵循英語學習規律,深入研究如何運用多媒體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恰到好處地將多媒體手段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