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大學 » 初中文化怎麼去進化到學英語

初中文化怎麼去進化到學英語

發布時間: 2021-11-14 15:24:27

❶ 求魔獸爭霸達爾文進化島攻略!

你可以參考一下別人說的

❷ 我想學習英語,要怎麼學呢

英語學習要每天練復習,反復復習,打制好音標和詞彙基礎。有經濟條件的同學,可以給自己報一個外教補習班,營造純正的英語學習環境。

阿西吧主打在線外教一對一,咱家外教必須具有專業的教學資格,發音必須是最標准地道的,一對一授課模式針對性強,外教能第一時間了解大家的學習情況,並隨時進行課程調整,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大家不妨去試課對比了解一下:【價值388元免費外教體驗課】

阿西吧線上英語有什麼優勢呢?
1.外教均有tesol證書,外教信息公開透明,可以放心學習
2.25分鍾一節課,每天1節課,高頻次學習保證效果。
3.價格便宜,課均不到20元,每天都能跟著外教一對一學英語。

如果你想要免費獲取全網最齊全的英語資源,歡迎網路搜索:阿西吧官網論壇 。專注於打造中國英語學習資源分享網站。內容十分豐富,包含少兒英語、英語口語聽力、英語四六級、新概念、商務英語等免費資源下載。

❸ 怎樣從零自學英語啊

英語分為聽說讀寫,別說語言不能自學的話,不少懂N國語言的都是自學的,誰會學一種語言報個培訓班。
1.聽:可以選擇VOA或者BBC,看你喜歡英音還是美音了,很不同,現在國內教育主要是美音來著,剛起步可以聽VOA慢速英語,有原文對照,如果時間多可以練聽寫。
2.說:這個就比較糾結,最好能夠多練,除了看美劇糾正自己的發音外,希望能夠多去英語角什麼找個人和你說說。李揚那樣大喊不太好,因為真實世界裡面人家說話很平和的...語氣不要太誇張。。。
3.讀:找文章來讀,由淺入深。先由你自己的英語教材看起吧,然後再在網上看些英語小故事,然後英語小新聞。目標是進化到看new york times和paper的程度。加油!
4.寫:這個的話找英語作文指導書來練。不知道你年紀如何,如果是還小的話可以買和你程度相當的英語作文書練,寫完可以給別人幫你改,例如網上的英語論壇,你學校老師,比你大的哥哥姐姐。通常好多人練邏輯英語寫作是用GRE的寫作教材來練的。那個很不錯,但是剛開始的話有點太過,適合在有一定英語基礎之後再用,例如達到高中詞彙量。

❹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走向生活化

教育過程就是一段連續不斷的生長過程,新課程改革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實施的舞台,《英語課堂標准(實驗稿)》中指出:「英語課程改革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新課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應當注重重建學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學「回歸生活」,還學生以生活,還學生以快樂。通過英語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煥發課堂的生命活力。把狹窄的課堂教學變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如何根據學生的生活需要更新教學內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以達到高效的英語學習呢?我們需要積極有效地探索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新途徑,讓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真正讓英語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喜愛的一種生活,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
一、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景
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特別強調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的思維、情感、行動的整合。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使課堂充滿情趣,即讓課堂回歸生活,讓濃郁的生活氣息充滿課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生活化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語言的交際運用能力。語言情境真實性強調,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真實化,生活化,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也就是說要把教學過程生活化,把教學情景還原為生活情景,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學生的生命活動。使學生在一定的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內體會語言,給學生創設運用英語的平台,把英語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讓學生做值日報告Daily Greeting、唱英語歌、背繞口令、兒歌、講短故事為開始來組織教學,在課堂中努力創設真實化情境。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聽、說、看、演環境中,即鞏固了新學的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並鞏固了本課的語言材料,不但傳授了知識,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生活化的語言交際情境
我們要使英語課堂交際變成語言交際,從而創造出一種語言交際環境,也就是給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學習掌握語言的運用。教師可在教學中把課堂設置成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身份或角色,去完成某個任務,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為了在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體驗間建立聯系,教師要根據各階段課堂教學的實際,設計各種類型的課堂活動,把話題、功能、結構和任務結合在一起,開展以生活為中心的交際活動。例如,在學了人物介紹後,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後就其家庭成員進行介紹:This is my brother. Her name is…. This is my sister. His name is…. 新的教材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比較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我們應充分地利用其優點,讓學生盡量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輕松愉快的掌握知識。為了學生能開口說,我們應從他們一開始進入這個新環境、新的大家庭起,就要求他們開始做起。這樣堅持下來,學生就會慢慢地養成習慣。
三、布置優美的生活化教學環境
實踐證明,置身語言環境是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教室是學生進行各種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是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主陣地。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創設英語環境來密切配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讓學生看到每一面牆壁、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物品都會「說」英語,這種「擬人」的教室環境會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的氛圍。為了縮小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將真實的生活引進課堂,應在班級中努力創設英語學習的氛圍,多給學生習得語言的機會。我們可以在教室的牆壁上布置學生喜歡的、形式各樣的英語卡片、圖片、英語格言、英語標語等,在教室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活潑的、輕松的語言環境,使教室成為一個五彩繽紛、吸引學生的英語文化小島。還可在每期黑板報上特設一個英語角,增添英語歌曲、英語諺語和英語文化知識等,可讓學生去找內容,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確實讓學生感覺到教室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在這里學生可以時刻感覺到英語的存在,時刻有英語映入眼簾,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
四、從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
有人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從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充滿人情味,能使學生適應生活、獲得經驗、得到發展,孩子們容易接受。教師應在《英語課程標准》指引下,努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讓生活走近課堂。只有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完成了英語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語言交際能力,這樣學生在期待這些日子的到來的同時,對英語學習才充滿興趣和渴望。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將課堂教學融入學生的真實生活中,讓英語走進學生的生活,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我們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境,使他們能說感興趣的話題,描述喜歡的事物,運用所學知識交流傳遞真實的生活信息,講述生活中真實的經歷等,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的運用上,達到交際的目的。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英語教學脫離生活實際,才能圓滿完成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

❺ 我想學 達爾文進化島 我是新新新手..

達爾文進化島

就是前期 多殺 小動物 多升級。。
盡量避免和獵人正面接觸。。

和玩家(電腦AI)相遇 通過對雙方血量 等級 攻防技能 判斷 如果能打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有的時候兩個(電腦AI)會打的很開心。。你可以在邊上等到最後時刻 殺掉進化。。然後再幹掉另外一個

到後期 就是要靠殺玩家才能獲得更多進化元素。。
但是在路上有小動物還是可以打。。一是能加血 二是也能積攢少量進化元素。

其實這個游戲 勉強算有AI的
你可以單機模式下多開幾個電腦 多玩幾次就基本會玩了

❻ 魔獸地圖達爾文進化島怎麼玩

開始的時候玩家只是個1級的小生物,玩家得努力吃其他的小動物或者其他玩家來獲得進化。而且有意思的是,吃的動物種類不同,進化後的生物種類也不一樣。

到達8級以後,再殺小豬小鹿獲得的金錢量就會減少了;

到達9級以後,就算是近戰攻擊也可以對空了;

到達10級以後,玩家的行蹤將被所有玩家看到;

當玩家到達11級,就可以選擇終極進化,此時游戲進入死亡模式,玩家的視野全開,被殺後將不能復活。

(6)初中文化怎麼去進化到學英語擴展閱讀

指令大全

-M 刪除魔免

-MS 查看當前移動速度

-C 1000金錢換5點經驗(新版已刪除)

-MH 檢測全圖

-MHK 檢查全圖並T人

-H,需要在輸入模式之前輸入,進入混戰模式,玩家各自一個隊伍

-WTF,需要在輸入模式之前輸入,輸入該指令過後,殺死野怪有10%新版(20%)幾率暴出各種低級裝備!

❼ 如何處理初中英語教學中東西方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除了表現在價值觀,習俗差異等外,還與生存環境,宗教信仰,歷史典故的不同有關。
1、生存環境方面:
語文的產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比喻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英語中有許多關於船和水的習語,在漢語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對應習語,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暫時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奮力圖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英國的夏季正是溫馨宜人的季節,常與「可愛」「溫和」 「美好」相連。莎士比亞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中把愛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宗教信仰方面
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與此有關的語言很多,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美,人們信奉基督教,相關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獄吧)這樣的詛咒。
3、歷史典故方面
英漢兩種語文中有大量的由歷史典故形成的。這些習語結構簡單,意義深遠,往往是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如「東施效顰」「名落孫山」「葉公好龍」等等。英語中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點),meet one』s waterloo(一敗塗地),Penelope』s web(永遠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等。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了中西方有諸如此多的文化差異,而文化差異又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現代化的進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質產品的流通,將各個民族納入到一個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際成為每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個企業若想讓自己的產品暢銷國際市場,不僅需要高超的經濟和技術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對象國的文化,使該產品在包裝設計和實用性方面符合對象國民眾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國,「龍(dragon)」 是我們的精神圖騰,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徵,中國人也以作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為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業家對此不甚了解,將印有「龍」圖案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試想這種產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購買欲?能否給企業創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為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作為中學階段的英語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重視語言能力的教學,特別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將語言的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對待。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中學階段英語學習給學生帶來的干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稱呼語
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於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於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 Smith」「Auntie Brown」,對方聽了會覺得不太順耳。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且後面不帶姓,只帶名,如「Uncle Tom」。
又如學生知道teacher的含義是「老師」,也就相應地把「王老師」稱為「Teacher Wang」。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稱。由於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王老師=Teacher Wang.此外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唐秘書」「張護士」稱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語國家的人聽起來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感謝和答謝
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在家族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繫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於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准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麼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
當別人問是否要吃點或喝點什麼時(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們通常習慣於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含蓄和英語國家人坦盪直率的不同風格。
3、贊美
在英語國家,贊美也常用來作為交談的引子。贊美的內容主要有個人的外貌,外表,新買的東西,個人財物,個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稱贊別人的外表時只稱贊她努力打扮的結果,而不是她的天生麗質。因此贊美別人發型的很多,贊美別人漂亮頭發的很少。對別人的贊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 Your skirt looks nice.
B: Thank you.
4隱私
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 中有這樣的對話:「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為什麼Mrs Read不肯說出自己的年齡呢?因為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駐,對自己實際年齡秘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你在干什麼?」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
5、打招呼
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於問:「你吃飯了嗎?」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飯,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
6、節日
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如,New Year』s Day)處,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節),Easter(復活節),April fool』s Day(愚人節),Thanks Giving Day(感恩節),Christmas Day(聖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相同。在節日里,對於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後一般也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並喜形於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並且欣然道謝。
7、詞彙的文化內涵
英語詞彙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彙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地從詞彙本身做出主觀評價。比如red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英語里有「red—letter days」(節假日)。尤其在中國,紅色象徵革命和社會主義等積極意義,但在英語中「red」還意味著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引人生氣的事)。還有當看到商業英語中的「in the red」,別以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虧損,負債。
在教學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採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使他們能主動地,自學地吸收並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比如: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等等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教學中。又如: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等。
總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❽ 請問:初中畢業英語可達幾級

全國公共的初中畢業英語是英語一級,但是學的好的,可以是考英語內二級,或者英語三級。

❾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走進學生生活

教育過程就是一段連續不斷的生長過程,新課程改革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實施的舞台,《英語課堂標准(實驗稿)》中指出:「英語課程改革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新課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應當注重重建學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學「回歸生活」,還學生以生活,還學生以快樂。通過英語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煥發課堂的生命活力。把狹窄的課堂教學變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如何根據學生的生活需要更新教學內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以達到高效的英語學習呢?我們需要積極有效地探索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新途徑,讓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真正讓英語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喜愛的一種生活,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
一、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景
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特別強調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的思維、情感、行動的整合。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使課堂充滿情趣,即讓課堂回歸生活,讓濃郁的生活氣息充滿課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生活化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語言的交際運用能力。語言情境真實性強調,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真實化,生活化,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也就是說要把教學過程生活化,把教學情景還原為生活情景,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學生的生命活動。使學生在一定的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內體會語言,給學生創設運用英語的平台,把英語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讓學生做值日報告Daily Greeting、唱英語歌、背繞口令、兒歌、講短故事為開始來組織教學,在課堂中努力創設真實化情境。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聽、說、看、演環境中,即鞏固了新學的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並鞏固了本課的語言材料,不但傳授了知識,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生活化的語言交際情境
我們要使英語課堂交際變成語言交際,從而創造出一種語言交際環境,也就是給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學習掌握語言的運用。教師可在教學中把課堂設置成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身份或角色,去完成某個任務,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為了在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體驗間建立聯系,教師要根據各階段課堂教學的實際,設計各種類型的課堂活動,把話題、功能、結構和任務結合在一起,開展以生活為中心的交際活動。例如,在學了人物介紹後,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後就其家庭成員進行介紹:This is my brother. Her name is…. This is my sister. His name is…. 新的教材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比較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我們應充分地利用其優點,讓學生盡量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輕松愉快的掌握知識。為了學生能開口說,我們應從他們一開始進入這個新環境、新的大家庭起,就要求他們開始做起。這樣堅持下來,學生就會慢慢地養成習慣。
三、布置優美的生活化教學環境
實踐證明,置身語言環境是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教室是學生進行各種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是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主陣地。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創設英語環境來密切配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讓學生看到每一面牆壁、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物品都會「說」英語,這種「擬人」的教室環境會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的氛圍。為了縮小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將真實的生活引進課堂,應在班級中努力創設英語學習的氛圍,多給學生習得語言的機會。我們可以在教室的牆壁上布置學生喜歡的、形式各樣的英語卡片、圖片、英語格言、英語標語等,在教室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活潑的、輕松的語言環境,使教室成為一個五彩繽紛、吸引學生的英語文化小島。還可在每期黑板報上特設一個英語角,增添英語歌曲、英語諺語和英語文化知識等,可讓學生去找內容,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確實讓學生感覺到教室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在這里學生可以時刻感覺到英語的存在,時刻有英語映入眼簾,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
四、從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
有人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從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充滿人情味,能使學生適應生活、獲得經驗、得到發展,孩子們容易接受。教師應在《英語課程標准》指引下,努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讓生活走近課堂。只有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完成了英語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語言交際能力,這樣學生在期待這些日子的

熱點內容
親愛的教授怎麼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06:41:26 瀏覽:904
來學校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6:32:05 瀏覽:390
他很擅長跳舞的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06:29:12 瀏覽:414
多換性齒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5 06:29:05 瀏覽:15
我昨天沒去上學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6:18:17 瀏覽:103
怎麼解決能源短缺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5 06:17:32 瀏覽:989
他對我們像朋友一樣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6:17:31 瀏覽:242
考研英語作文一般怎麼扣分 發布:2025-09-15 06:09:35 瀏覽:461
英語九年級第十單元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5 05:57:02 瀏覽:199
常州中考英語你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5 05:40:17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