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怎麼分層教學
1. 如何有效地實施初中英語分層教學
一.為何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隱性分層教學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身心發展雖有著相同特點,但是在性格、氣質、知識和智力的發展水平上,又存在著個體差異,甚至差異還很突出.在傳統的班級授課教學形式中,由於受到教學班額、教學時間、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教師往往採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課,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層次高的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的發展受到了牽制,不能充分發展,層次低的學生迫於進度、內容疲於奔命,完不成學習任務,出現了一部分學生「吃不飽」,一部分學生「吃不了」的現象,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形成分化.為此,一些學校開始嘗試按學生的學習水平分班,實行分層教學.這種注重共性和差異相結合、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雖然在某些方面顯示出一定的優越性,但在班級管理、教學內容、評價方式、學生和家長的認識和支持等方面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和困惑.因此,如何在同一教學班內實現分層教學,已成為諸多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關注的熱點.
教育學家布盧姆認為,只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95%的學生可以達到教學規定的要求,其差異僅在於掌握的快慢,而不在於能否學會.這一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包括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具有學習潛能,教師的教學要有利於發展和開發學生的潛能.如果在班內明文將學生按學習成績分出各種層次,容易傷害部分學生的自尊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導致班內分層教學難以實施,為此,隱性分層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四、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隱性分層教學
1. 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隱性情感分層
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識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無情感的作用,即使有良好的學習潛能,學習積極性也不會調動起來.把學生恰當地放置在他接受的情感層內,能夠激發學習積極性,挖掘出學習潛能.對於學習能力強,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活動中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更高的期待,使他們以更高的標准要求自己,也積極和老師一起幫助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對於中等的學生,要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很關注他們並相信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優秀學生,老師也要創造各種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進步.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不懈的幫助,對於他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大力表揚,對他們的失敗要用鼓勵的話語去激勵.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愛展示自己和與同學交流,有的同學自尊心強,怕犯錯誤招人笑話.所以教師在了解學生後要將學生分成內向、外向、自信和缺乏自信等幾種類型,給予不同的情感呵護.如對於基礎差又內向的同學要進行談話或鼓勵、表揚,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期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對於自尊心極強的學生要謹防一些教學行為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對於外向自信的學生要通過情感交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對於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情感策略,使他們獲得需要的情感歸屬,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
2.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隱性分層
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這和他們長久以來形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策略等有關,這種差異一時又很難改變.所以要根據他們的差異將他們分為若干層.對於優層學生在教學中可以「指著走」,這部分學生基礎比較扎實,思維品質比較好,對他們大膽放手,以其自學為主,輔以點撥指導,這樣可以挖掘其學習潛力,培養其自學能力.如在學習某個話題內容時對教材內容稍加點撥,引導他們自己歸納總結,發現問題.對課文內容要主動做到舉一反三,並自己能通過各種渠道拓展學習內容.對於中等層學生要「領著走」,這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能力較優層差一些,因此對他們所不理解的問題,課堂上要做深入細致地講解,使其充分領會.如在重要句型、短語和語法的講解時要關注他們的領會和理解的程度,運用練習時多給他們機會練習展示,爭取他們對所學知識能達到舉一反三的程度.對於學困層學生要「扶著走」,這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能力等方面較差,在課堂上要時刻關注他們的注意力和課堂參與度,及時提醒他們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要讓他們能完成簡單的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當然還要進行各種課外關注和輔導.對這層學生還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建立心理優勢.
3.課堂教學內容分層
課堂教學分層次教學不是復式教學,它是在集體教學的框架里,以中上水平的學生為教學重點,帶動差生,提高優生.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不斷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並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能力差異.教材要一步步呈現,採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在上初二上冊Lesson18課時,有一個討論題Do you think it is good for animals to stay in cages ? 前一單元剛好是上比較級和最高級,所以課前我就將這個問題設置為Which do you think is better ,in the cages or in the forest ?上課時我就先復習比較級,通過提問一系列較簡單的比較級,再引入Which do you think is better ,in the cages or in the forest ?這個問題,就能使B組和C組同學不至於措手不及,通過Which do you think is better ,in the cages or in the forest ?問題,C組同學能夠回答I think in forest is better.而A組同學可以繼續問他們Why?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來說,將本課推向高潮.
2、設置階梯,分層提問
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提高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優化設計課堂能有計劃的把學生思維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在設計提問時分三個層次:第一級是記憶級水平;第二級是理解級水平;第三級是應用級水平.提問時注意必要的鋪墊,形成階梯,以有利於中、差生回答.如在上初二下Lesson90課時,我就分層提了這么一些問題:When was Bill Gates born ? (C組)What was his favorite subject ?(B組)What did he do when he was 13? (C組)When did he get married ? (B組)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 ?(A組) What did Bill Gates do for the world ? (A組) What do you think of Bill Gates ?( A組)通過這些與教材內容、學生層次相配套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既有可學性,又有驅動性,從而促進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中發展.
4、作業分層
學習英語單純依靠課堂教師的講解和一些操練,不通過獨立做作業,學生是難以獲得牢固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
2.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分層遞進教學
隨著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全面轉軌,職業教育中現有一些教學方法已很難適應學生的實際。由於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十分懸殊,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因而原有的方法只能面向一部分學生,而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本文對中職類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採用分層遞進的教學方法及運用分層遞進教學來解決上述問題的具體操作方案,以期達到改進教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中國論文網 /9/view-9256922.htm
[關鍵詞] 現狀 分層分層遞進教學方案效果
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全面轉軌是當前我國教育領域中的一個新課題。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國民素質,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課堂教學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何才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
一、 分層遞進教學提出的背景與概念
近幾年,隨著我市普教熱的持續升溫,普教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優秀學生基本上集中到全市各重點高中,而
流向職業教育的學生的素質正在逐步下降,因而我校無論是技工班還是單招班的學生,基礎出現了較大的滑坡。由於學生來源於全市不同的中學,因而在同一年級、同一班級內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差異懸殊情況相當嚴重。針對這種現狀,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仍採用「一刀切」、「齊步走」的辦法,就很容易造成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後進生「吃不了」的局面;無論是採用「低起點、小步子」還是「抓兩頭、促中間」的方法,都只能面向部分學生。而素質教育所提倡的「面向全體學生」,其實質是要求教師在尊重學生個別差異的基礎上,使各層次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在一個由個體差距懸殊的學生組成的班級中,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鍵在於如何對待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而解決教學要求的整齊劃一性與學生實際學習過程的差異性之間的矛盾。筆者在近幾年的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的分層遞進教學法就是面向全體學生使之進步的一種有效方法。
所謂分層遞進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現有知識水平把學生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層次,通過確定與之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與評估體系,使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更為有效地完成各種學習任務,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以獲取成就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位學生的心理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 分層遞進教學的具體操作方案
1.學生的分層
在分層教學中,如何客觀地把握學生層次,科學合理地確定層次是相當關鍵的。一旦操作中稍有失誤,就會給學生的心理帶來負面效應。為此筆者在具體分層前通過耐心細致的談心,做好各層次學生的思想工作,然後根據學生對原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習的潛能,結合問卷調查形式,由學生根據本人實際情況自行決定,教師給予適當調整,將全班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為優等生,B層為中等生,C層為學困生。當然,這樣的層次劃分不是固定不變而是呈動態變化的,每學期教師可根據學生各自的學習進展情況變動層次,升降結合,以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教學分層
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教師、學生、教法、課堂的效率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參與意識,使不同學生在不同層次上都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注意了以下幾方面的分層。
(1)目標分層。筆者對教學目標實施彈性分層,即:A、基礎性目標;B、提高性目標;C、發展性目標。基礎性目標只要求掌握常用的單詞和詞語,對課文的理解只要求知其大意,能聽懂和進行最簡單的日常會話。這一目標是每個學生必須而且可以達到的。提高性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教材中所有的單詞和習語,掌握基本語法,能熟練地進行日常會話,並運用所學知識閱讀相應程度的閱讀材料。發展性目標除了達到上述二級目標以外,還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自學略高於教材水平的課外讀物,並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
(2)施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次的難度是較大的,這就要求教師的備課要有充發的准備,針對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做精心的設計。課堂的提問、操練、設計的練習都呈階梯式,供A、B、C三個層次的學生使用。教學過程的分層次能使學生全員參與,通過自身努力分別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從而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3)作業分層。分層次授課最後的作業設置也應呈階梯式,使每個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3.測試分層
教學過程的好壞只有通過測試才能真正體現出來,教師不可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成為尖子生,但可通過挖掘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使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為此,筆者在測試時根據教學目標層次將測試題分為三個層次:A基礎題(80分)、B提高題(20分)、C綜合發展題(20分)。基礎題旨在降低難度讓學困生獲得成功喜悅,從而產生上進心;提高題能使中等生獲得成就感;綜合發展題作為附加題能使優等生有「英雄用武」之地。
三、分層遞進教學所產生的效果
1.課堂氛圍更為積極、濃厚。由於分層遞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各層次的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參與程度明顯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極為高漲,從而激發了學生向更高目標邁進的慾望。
2. 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由於分層遞進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雖然各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仍然存在,但有所縮小且各個層次的學生成績都有所提高。
3. 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發揮。由於分層遞進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原有學困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積極性有所改善,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學習潛力,從而克服學習畏難情緒,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4. 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素質。
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英語教學中的分層遞進教學是符合學生在發展中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的實際的。針對個體差異有的放矢,通過調動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每個學生都獲得自身的最優發展,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當然,實施過程中各層次的設計和開發仍有待於深入探索,不斷改進和完善。
3. 如何有效開展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工作
我國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受到特定環境的制約和影響,教學質量一直低下,存在種種問題和缺陷,新課程實施後這些因素和問題不但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反而愈來愈嚴重,導致教師叫苦,學生叫累,甚至提及英語就頭疼。因此如何貫徹新課標中「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怎樣關注每個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體會到學習英語帶來的成功的喜悅,增強每一名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從事學習,使全體學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長之路,成為不同層次,不同格有用之才。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分層次教學能更好地體現這一教學理念,也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新目標,擺脫英語教學逆境,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有利方法。誠然,分層次教學在教學中已提了多年,但真正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學校為數不多,而且有些教師在實施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有些困惑,教學效果不太明顯,因此我認為要更好推進素質教育,關注每個學生,尊重個體差異,開發其潛能,培養其特長,使每個學生都具備一技之長,使全體學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長之路,成為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有用人才。在農村初中運用分層次教學法很有必要。 一、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1、農村學生絕大多數來自於貧窮家庭,生活困難,家長整日忙於生計,無暇顧及孩子學習,有的家長常年或數年在外打工,根本不重視孩子的學習,至於孩子學習干什麼,現在讀幾年級,在哪個班都一無所知。另外這些學生在小學沒有接觸過英語,升到中學後,缺乏學習動力,認識不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本來就沒有一點英語底子,現在,新課程的起點對於他們來說又高了一點,再加上語境、條件、基礎和興趣等諸多方面的原因,給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上帶來了很大困難。
還有一部分學生接觸英語一段時間後,發現初中英語比較難學,要求又高,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很多,於是對英語不再有好奇心和新鮮感,並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經常不能獨立完成作業,課後不會復習,自我管理能力差,學習習慣很差,加之多數家長平時很少配合教師監督其子女的學習,他們認為子女學習成績的好壞是學校和教師的職責,與父母無關,這就使得這些學生的潛力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2 ,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後,實行免試入學,導致農村初中班級過大、學生人數過多,每班人數都在七十人以上,有的甚至達到八十人,教學時間又有限,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而且課後與學生溝通的時間也不多,情感聯系由此而減弱,這不僅使少數學生的心理需求困惑難以得到滿足,而且他們也會感到被老師們冷落和放棄,長時間下去,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消失了,影響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不能得到有效的進行,導致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極為不利。一個班內出現了兩極分化,有的學生成績優秀,有的學生出現學困,有的喜歡英語,有的厭惡英語,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上面諸因素給我們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種種困難,使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新目標。為了使初中英語教學真正做到面對全體,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使每一個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所提高,作為一名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應該盡快探索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
4. 初中英語如何實施分層教學
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主要是把學生分層教學!
5. 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該給學生怎樣分層
好的多留作業,留難的。差的少留,留課本中的基礎題。
6. 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然而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如果採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教學方法,就會產生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現象,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嘗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體做法如下: 一、分層建組A教師針對學生的智能,英語上的聽說讀寫能力和在校表現等進行綜合分析,然後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分組。這樣的「組」和「層」都是動態的,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學習進展情況和學業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學生類屬。這樣既使中差生覺得有前途,又使得優等生有壓力,充分調動全體學生都來認真學習。先把學生分成、B、C、D四個程度級,再按ABC、BC、DA的搭配方式編座,組成各學習小組。這樣便於組織優良生輔導中差生活動,教師能巡迴了解中差生的學習情況及優良學生的表現使各類學生生活在和諧、平等、友好的學習氛圍中,共同奮發進步。 二、分層教學 針對學生的智能差異和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師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提優」「補差」。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個新的進步。聽說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本功,也是學習英語的目的之一。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對聽的內容進行模仿,儲備有聲材料,再通過說檢驗聽的效果。在對聽的內容進行模仿進行說話訓練時,就可對不同程度級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教學5A Unit6一課時,我要求D類同學會讀對話,C類同學在會復述的基礎上表演對話,B類同學能在熟記對話的基礎上對原文稍作改變後表演,A類同學能根據一個新內容仿照原文自編對話表演。如這一課是關於打電話談論一些做家務和做家庭作業的事,我給出一個打電話約請同學出遊的話題。學生就可以仿文為:A:Hello. Is that xxx?B:Yes. Good morning.A: Good morning. Are you free now? B: No. I』m doing homework. What』s the matter? A: Shall we go to the park by bus? B: OK. How about tomorrow morning? A: Great! See you tomorrow morning. B: See you. 通過這樣的聽說訓練,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激活了上進心,使各類學生都能跳起來摘到蘋果。 三、分層作業 作業是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另外也是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作檢查和評價的方式。我以新課標和教材要求為先導,根據學生的自身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差異對學生的作業分層。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作業量,作業難度,作業深度加以分層和調控。如布置預習作業,我要求A類學生聽錄音磁帶會讀單詞,了解課文內容;B類學生能試讀單詞,對課文有大概的印象;C類同學會讀復現單詞;D類同學先熟悉一下復現單詞。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作業時不再感到困難,即使有困難,努力一下也能順利完成。 四、分層輔導 實行分類型,多形式的輔導,對C、D類學生採取個別輔導的方法,幫助他們復習鞏固舊知,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作業,學會思考和學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對B類同學採用分組討論,教師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對A類學生除給予較多的獨立思考和個別點撥外,主要通過英語角活動,製作英語手抄報,課外興趣閱讀等手段拓寬、加深他們的知識面。 五、分層評價 評價是英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評價體系是實現英語教學的重要保證。通過評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所帶來的快樂。評價也應有分有合。分表現為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學習有困難、自卑感強的學生,要給予表揚鼓勵評價,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他們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心理;對中等程度的學生,採用激勵評價,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不甘落後,積極向上;對成績好,自信心強的學生,採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准,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向上。合表現為採用小組競賽機制。由於在編排小組時,小組內優差搭配,這樣各小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與組之間存在可比性,所以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競爭激勵機制,把所有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看作整體來評價,這樣形成組與組之間的競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托馬斯說過每個學生都應有均等的機會去達到目標,盡管每位學生達標的速度不同,但只要提供適當的條件,世界上任何能夠學會的東西,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掌握,通過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用不同層次的評價使每位學生都對英語產生興趣,能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充分的發展,圓滿完成學
7. 如何初中英語分層教學
我國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受到特定環境的制約和影響,教學質量一直低下,存在種種問題和缺陷,新課程實施後這些因
8. 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英語教學,在很多農村中學一直是一個難題:老師想教好,但是很辛苦;學生想學好,但是很困難!學生開始很感興趣,但是隨著學習內容增加,難度增大,就開始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棄,並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兩極分化的現象會越來越來嚴重。因此,面向全體、切實關懷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都得到充分發展,把他們培養成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上進心的人,是我們進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理論指導。本人經過多年的實踐認為只要實施分層教學就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與其相適應的教育,為每個學生都創造進步機會。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主要把分層教學貫穿在下列教學環節中:
一、 課前分層設計預習目標
預習是一種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自學方法。「學起於思,思起於疑」,學生在課前閱讀教材就是尋「疑」。教師在學生預習教材前作適當的指導,向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和問題。例如,學生在研讀對話與短文時,記錄預習中的疑難。我要求基礎好的學生能藉助工具書或網上資源初步解決疑難,熟讀甚至背誦對話或短文。而基礎較差的學生能熟記生詞或含有生詞的句子,結合句子記生詞的意思,能流利地朗讀對話或短文就可以了。因為預習給上課作了心理上和知識上的准備,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預習時不甚理解的問題上,這樣學生學起來輕松,也節省了課堂時間,從而在時間上為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提供了保障。
二、 課內利用同一教材,使用不同教法,實現分層目標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會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主陣地,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程度決定了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即使是分層教學,教師也要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而學生間的自主交流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是學生提出疑難或就感興趣的話題互相交流預習所得或所疑,是共享智慧的過程;是學生由「要我學」、「要我答」轉化為「我要學」、「我要說」、「我要問」的過程。教師在課堂內應提供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氛圍,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對不同的學習活動進行指導,學生在自學交流時各抒己見,並以提問多而感到光榮。這樣,學困生敢於開口提問,優秀生能積極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而在能力訓練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有不同的選擇。如,在學習對話內容時,基礎差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朗讀或背誦對話;基礎好的學生必須熟練表演或根據情景編相似的對話。在學習Reading 課文時,基礎較差的學生要能背誦其中的重點句型,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基礎好的學生不但要能背誦短文,而且能復述或改寫短文。這樣,每個學生都在知識與能力上得到發展,情感上得到滿足,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 課後分層布置作業,鞏固學習成果
課後復習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它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課本知識,進行能力訓練。我要求好的學生能筆頭編寫對話或復述課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能翻譯句子或者背誦短文段落。在每天的默寫作業中,好的學生允許一兩個錯誤,而基礎差的學生可允許錯三到五個。極差的學生由他們自己提出每次要默對幾個。默寫作業由小組長批改,每個組有三個成員,按好中差搭配,這樣既提高好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也大大減輕了教師批改作業的負擔。 另外,在實施分層教學時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則:
1. 民主平等原則
教師要努力創設民主、寬松、和諧、安全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提出的古怪問題、別出心裁的念頭或大膽的想像。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減輕學生心理重負的重要因素,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2. 激勵原則
中小學生身心尚未成熟,在學習中受到積極的鼓勵與肯定,就會心情開朗、充滿自信;受到批評、懲罰就會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棄,對學習更加沒有信心。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激勵學生的成就感和進取精神,盡量使用好的評價:如,「Good.」「Excellent.」「A good job !」「You did very well.」「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 」 等激勵性的語言。教師要及時表揚他們,肯定他們的回答並盡可能讓他們說出理由,他們的理由不但會給其他學生啟發與信心,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3. 合作原則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一個人今天在學校的學習方式必然會與他明天的社會生存方式保持某種內在的一致。如何通過參與式的交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能夠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人,真正在學習的實踐中學會學習;如何讓學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與他人合作,發揮同學間相互影響、相互啟發的作用,是我們課堂教育必須注意的問題。
英語教學中開展的都是兩人合作或小組合作活動,在合作中要注意不同層次的學生合作或同一層次的人合作,以達到以好帶差或好上加好,從而使基礎差的同學有人幫助,同一層次的兩人共同進步。
總之,教育不僅僅是捧上一張張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且是培養出一個個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僅僅是追求升學率,而且是追求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分層教學改變了過去「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狀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聽得懂、吃得飽,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這樣,班級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學習、互相激勵、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9. 初中英語如何對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
您好,我認為你可以舉行幾次英語模擬考試,根據成績來進行劃分。
10. 初中英語復習課如何體現分層教學
每次復習抄時,先不忙看書,而是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導方法先默寫一遍,然後再和課本、筆記相對照,哪些對了,哪些錯了,哪些忘了,想一想為什麼會錯、會忘。針對存在的問題,再看書學習,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經久不忘。這種回憶,既可檢驗課堂聽課效果,增強記憶,又使隨後看書復習重點明確、有的放矢。對於課後復習來說,確能深化理解,強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