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摘要怎麼寫
㈠ 畢業論文寫高中英語教學方面的哪方面好寫
你的高中英語教學方面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一、論文摘要的定義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除了實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摘要可用另頁置於題名頁(頁上無正文)之前,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於題名和作者之後,論文正文之前。
論文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贅言,故需逐字推敲。內容必須完整、具體、使人一目瞭然。英文摘要雖以中文摘要為基礎,但要考慮到不能閱讀中文的讀者的需求,實質性的內容不能遺漏。
二、論文摘要的分類
根據內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
(1) 報道性摘要: 也常稱作信息性摘要或資料性摘要, 其特點是全面、簡要地概括論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數據和結論. 通常, 這種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閱讀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稱為說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論點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話概括論文的主題, 而不涉及論據和結論, 多用於綜述、會議報告等. 該類摘要可用於幫助潛在的讀者來決定是否需要閱讀全文.
(3) 報道-指示性摘要: 以報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的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餘部分.
三、論文摘要的寫法
目前,我國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多採用報道性摘要。即包括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四部分內容。而畢業論文的摘要的寫法多是採用指示性摘要的寫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題和主要內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寫作過程中,作者首先應該對論文的寫作背景做簡單介紹,然後應該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主要是對文章的提綱做簡要的介紹,最後要對文章的研究意義進行介紹。
四、論文摘要寫作的注意事項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目前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摘要應該這樣寫:
第一句話,論文的背景及其引出的問題
第二句話,採用哪些手段、方法來研究你的課題
第三句話,通過研究得出哪些結論與建議
緒論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講清研究的動機、寫作的理由、目的和意義、提出問題、明確中心論點等。
(問題是什麼? 為什麼重要? 別人做了什麼工作? 自己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文章的其他部分是怎樣組織的?)
論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來龍去脈,吸引讀者對本篇論文產生興趣,對正文起到提綱掣領和引導閱讀興趣的作用。在寫前言之前首先應明確幾個基本問題:你想通過本文說明什麼問題?有哪些新的發現,是否有學術價值?一般讀者讀了前言以後,可清楚地知道作者為什麼選擇該題目進行研究。為此,在寫前言以前,要盡可能多地了解相關的內容,收集前人和別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資料,說明本研究設想的合理性。
1、 引言應含概的內容
引言作為論文的開頭,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緣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現實情況,以及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況,說明本研究與前工作的關系,目前的研究熱點、存在的問題及作者的工作意義,引出本文的主題給讀者以引導。
引言也可點明本文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簡單闡述其研究內容;三言兩語預示本研究的結果、意義和前景,但不必展開討論。前言在內容上應包括: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立題的理論或實踐依據是什麼?擬創新點?理論與(或)實踐意義是什麼?首先要適當介紹歷史背景和理論根據,前人或他人對本題的研究進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學術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學術觀點。明確地告訴讀者你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語句要簡潔、開門見山。如果研究的項目是別人從未開展過的,這時創新性是顯而易見的,要說明研究的創新點。但大部分情況下,研究的項目是前人開展過的,這時一定要說明此研究與被研究的不同之處和本質上的區別,而不是單純的重復前人的工作。
2、 前言的寫作方法
(1)、開門見山,不繞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講述歷史淵源和立題研究過程。
(2)、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確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時,只需以參考引文的形式標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觀點時,意思應明確,語言應簡練。
(3)、回顧歷史要有重點,內容要緊扣文章標題,圍繞標題介紹背景,用幾句話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時,不要求寫出方法、結果,不要展開討論;雖可適當引用過去的文獻內容,但不要長篇羅列,不能把前言寫成該研究的歷史發展;不要把前言寫成文獻小綜述,更不要去重復說明那些教科書上已有,或本領域研究人員所共知的常識性內容。
(4)、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在前言中,評價論文的價值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用詞要科學,對本文的創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國內首創、首次報道」、「填補了國內空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研究內容國內未見報道」或「本研究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等不適當的自我評語。
(5)、前言的內容不應與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話,如「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懇請指正」、「拋磚引玉」之類的語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不進行公式的推導與證明。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長,太長可致讀者乏味,太短則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 000一5 000字的論文,引言字數一般掌握在200一250字為宜
一篇學位論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幾個部分:1、問題的提出;2、選題背景及意義;3、文獻綜述;4、研究方法;5、論文結構安排。
問題的提出:講清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
選題背景及意義:講清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研究,即闡述該研究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國計民生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
文獻綜述:對本研究主題范圍內的文獻進行詳盡的綜合述評,「述」的同時一定要有「評」,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講出自己的改進思路。
研究方法:講清論文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論文結構安排: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
論文摘要是對論文的簡短陳述,摘要也就是內容提要,是論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論文摘要是一篇具有獨立性的短文,有其特別的地方。作者的觀點、論文的主要內容、研究成果、獨到的見解,這些都應該在摘要中體現出來,是論文的精華所在,因此,寫好摘要很重要。
摘要的的分類
論文摘要一般位於論文正文之前,起總結概述作用。根據內容的不同,摘要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
論文摘要怎麼寫
摘要是論文的概述性語言,雖說篇幅不大,可卻是一篇論文的精華之處。一般由具體研究的對象、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組成。
對象:是論文研究調查的所具體的主題范圍,體現出論文的論述內容、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等。
方法:是論文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各種途徑,例如:原理、理論、條件、材料、工藝等,是完成研究對象的必要手段。
結果:是作者運用研究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實驗、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效果、數據,被確
定的關系等,是進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結論:是作者對結果的分析、研究等,是結果的總結,體現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實用性、創新性,體現論文研究的價值與學術水平,是決定論文價值的體現。
撰寫步驟
摘要作為一種特殊的陳述性短文,書寫的步驟也與普通類型的文章有所不同。用重要的事實開頭,突出論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題、新方法、結論與結果的創新性等。這些信息要能完全、准確的回答摘要的四要素所涉及的問題,語句要精煉。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盡量列出他們的名字,將這些零散信息,組成符合語法規則和邏輯規則的完整句子,再進一步組成通暢的短文,通讀此短文,反復修改,達到摘要的要求。
寫作技巧
技巧—:上網查閱一些或閱讀一些論文摘要的寫作資料,仔細研究一下別人的寫作步驟、 方法和技巧。
技巧二:多向指導教師和同學請教,並根據提供的意見和建議及時修改,以期達到更高水 平。
技巧三:敘述要完整,要有邏輯性,短文結構要合理,在簡短的篇幅下盡量是語言優美。
技巧四:從小從專,即是指軟文撰稿者在進行選則和提煉摘要時,要從專業出發,從小處入手進行突破,切記全而不專,大而空洞。
注意事項:
不以數字開頭,中英文必須對應
英文摘要略有不同,望大家注意。摘要以主題概念不遺漏為原則,中文摘要字數為200-300字,英文摘要為100-150words
用第三人稱,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這樣會使摘要顯得冗長。
語言要規范,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㈡ 求有關B-SLIM教學模式的文獻綜述一篇,最好是關於B-SLIM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的。
談B-Slim「輸入頻率」與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率
王燕萍
【摘要】:正一、問題的提出當談到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亟待改進、提高,在追尋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時,總是歸咎於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手段太陳舊、教學方法不當及課時太少導致教學效率低等。可在大量實施課堂改革
【作者單位】: 柳城縣柳城中學;
【關鍵詞】: 教學效率 學生 輸入 重復頻率 教師 經驗教訓 教學實踐 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觀念
【分類號】:G633.41
【正文快照】:一、問題的提出當談到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亟待改進、提高,在追尋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時,總是歸咎於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手段太陳舊、教學方法不當及課時太少導致教學效率低等。可在大量實施課堂改革後,很多英語教師仍然很困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了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激發
淺論B-Slim教學設計理論與英語有效教學
中國期刊網2009-7-22
來源:《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9年第14期供稿文/王燕萍
摘要:本文探究了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教學設計及效果反饋的聯系,指出了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之間的不協調問題,從而引出B—Slim 的教學設計理論。
關鍵詞:B-Slim理論;有效教學;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王燕萍,任教於廣西柳州市柳城中學。
一、問題的提出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學生必須獲得「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所有這些能力的形成都取決於英語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而教學方式就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活動設計中,教學效率也依據教學活動任務的完成質量。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學校的生源狀況和師資條件、管理水平、教學設備和語言環境、班級大小的差異非常大,教學效果當然不可能一樣。所以不能只有一種教學方法、一種教學模式。
隨著新教材的使用和課改的進一步深化,英語教學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改革。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思考如何上好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能看到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一個接一個,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學生積極參與。這樣的教學設計背後出現的問題是:重能力,輕雙基;重輸出,輕輸入;重表演,輕內涵;重功能,輕結構;重流利,輕精準;重歸納,輕演繹等。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普遍不高仍然是教師們深感困惑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巧妙的教學設計是有效教學的良好開端,靈活的知識呈現能使新知識更加具體、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語言的活動能促使學生習得語言相關知識。但是,這些看似行雲流水的教學過程有時未必具有良好的教學實效。針對這一現象,筆者欲從在國外親自體驗的B-Slim(成功語言指導模式)理論中論述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二、B--SLIM教學理論
筆者有幸在2006年到加拿大北阿爾伯塔省理工學院學習B—Slim 理論。有幸聆聽了B—Slim 理論的創始人Blash博士對其理論的詮釋。而且筆者在加拿大學習期間教師的授課也是B—Slim 理論實踐。通過親身體驗,筆者認識到:B—Slim理論能反映出教師如何在理論的指導下設計教學,在順序漸進、多樣化教學活動中使不同層面的學生獲得成功。同時,這理論也為教師設計教學、組織教學和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個平台、一個模式。通過這個模式能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
三、有效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是學校這個特定空間中以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社會活動。但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多樣化並沒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足夠的興趣和動機,教學效率不高仍是廣大英語教師深感困惑的問題。也有種情況是教師課前不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上課缺乏目標意識,隨意性大,造成教學時間的隱性浪費。
筆者所指的設計不同於過去的教學計劃。過去的教學計劃大部分是以教師的直觀感覺和主觀經驗為基礎,缺乏目標意識,所關注的是教師的主講作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而現在的設計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記憶規律、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著眼於激發並促進學生的主體學習,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智力優勢,從而習得語言,這就要求教師除具備良好的英語運用能力外,還要求具備系統的英語學科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精神及教材內容的設計,才能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設計並運用恰當的教學設計組織課堂教學,同時要求教師加強先進理論的學習、探索教法、大膽創新,幫助學生達到預定目標,並通過評價反饋來強化學生的學習。
對於有效教學,巴班斯基曾經提出最優化教學的四個重點:一是用最優化的觀點選擇教學方案;二是衡量學生實際的學習可能性;三是考慮現有的教學條件和可能性;四是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充分考慮學習環境、學生水平與需求、班級人數等。所設計的教學過程清晰、內容難易適度、教學步驟銜接自然、時間安排合理,調控教學節奏、調動學生積極性、減少學生的情感焦慮、保證學生的參與並有助於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我國英語課程標准清楚地提出教學設計的標准及一般原則:教學設計應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以幫助學生獲取語言知識、培養語言技能和語言能力,促進跨學科的學習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任務設計的原則是:任務必須有清晰的目的和可行性,應具有意義和接近真實生活,應包括獲取、處理和轉換信息的過程。學生應該使用英語做事情,當任務完成時應有具體的結果。
有效性教學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的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開展有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和發展語言技能的教學活動,並通過設計和實施各種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合作能力及創造力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思考以下問題,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學習哪些語言知識?提高哪些技能?
2. 開展哪些教學活動? 目的是什麼?怎樣體現整體參與性的原則?怎樣體現單個學生的學習效果?
3. 運用什麼方法和手段開展教學活動? 怎樣組織活動使其達到最佳效果?
4. 怎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5.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要「因材施教」「課堂有效率」,教師的教學設計應注意以下方面:
1. 教學目標全面。這是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設,包括知識、技能、方法、情感和多維目標。
2.教學情境激勵。這是指通過創設各種問題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慾望,鼓勵學生運用舊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系。
3. 教學結構有序。這是指科學設計教學內容的呈現順序,合理安排學習和復習。
4.教學活動民主與合作、主體與互動。這是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給予關懷和幫助。
5. 教學反饋及時。這是指教學前和教學後的反饋,前的反饋可以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知識准備和心理准備;後的反饋可以及時檢測效果,判斷教和學的有效性。
四、教學活動設計
依據B—Slim理論,教師課堂活動設計應包括:教學時間、教學資源及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可以是發散思維、直覺思維、想像思維和歸納思維等。適合學生實際的和貼近學生生活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是進行創造思維的具體手段,是培養創造力的途徑。活動和能力是相互作用的。學生會在不同的活動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嘗試和提高,使教學活動更具開放性,給學生的參與和思維擴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筆者認為教學活動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並具有可操作性,設計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盡量自然,設計的活動應有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進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實踐證明,科學地選用教學設計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能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當今的新教材確實能讓人耳目一新。教材的版面設計、插圖、知識結構、文化背景,教學內容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都具有真實性和趣味性等特點,這些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對教師的「教 」和學生的「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加強科研,促進教師的發展,這是根本。用高水平的語言能力和嫻熟的教學技能來感染和影響學生。勤鑽研,勤反思是教師進步的源泉。通過對老觀念的再創造和樂於接受和嘗試教學新理念的態度,加上自身的不斷探究教法,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創造最大的教學效率,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研究中多學習、多留意、多思考、多嘗試,教師的「輸入」到位,就會讓英語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學生就能自由地「輸出」,真正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中國的英語教學也會邁向一個新台階。
參考文獻:
[1]魯子問.中小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2]皮連生.教學設計——心理學的原理與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市柳城中學
郵政編碼:545200
B-Slim Teaching Design Theory and English Effective Teaching
Wang Yanping
Abstra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nd effect feedback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some inharmonious problems in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effect, thus to introce B—Slim teaching design theory.
Key words: B-Slim theory; effective teaching; teaching practice
B-SLIM教學模式在英語聽說課中的應用
作者:楊小菊 來源:www.zhonghualunwen.com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奧蘭卡·畢拉希博士(Olenka Bilash)於2002年創立了「畢拉希成功語言引導模式」(B-SLIM),為全世界英語二語教學者和學習者提供了科學的指南,對英語作為外語的教學和學習同樣具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B-SLIM模式共分為五個部分(如圖一)。在此。筆者主要通過具體實例,介紹B-SLIM教學模式在英語聽說課中的應用。
一、教學設計和准備(Planning andpreparation)
教學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高中英語教材第一冊Unit 3 Going places第一課時(warming up,listening andspeaking)。課的中心是「旅遊(goingplaces)」。這節課涵蓋了有關這一話題的許多內容,如「人們在旅遊中的交通方式」「旅遊點的選擇」等。所有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幾乎都是圍繞這一中心話題而設計的。
教材整合:(1)Warming-up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過圖例可以看出人們在旅遊過程中發生的不文明行為;第二、第三部分要求討論有哪些交通方式。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做適當調整,先決定destination(where),然後是第二、第三部分討論有哪些交通方式means oftrans-portafion(how),接下來再處理第一部分圖例traveling behavior。主要目的在於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引出話題,為後面的活動做好熱身准備。(2)Listening提供了兩部分聽力資料。前面為3則登機通知;後面是寫在5張明信片上的旅遊者的自敘。(3)speaking提供的是關於「時光機器」的資料,設計了表格要學生填寫。這是一個難度比較大的開放性的話題,學生需要結合學過的歷史、地理知識展開想像才能做到,而前面輸入的信息遠遠不足。為了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筆者重新整合教材內容,設計了一份調查表格,表格內容包括:①destina-tion(地點);②means of transp ortation,what to consider(交通方式,選擇的理由);③things to see(看什麼)。讓學生按照表格要求調查、采訪其他學生,在真實的交際中運用前面所學到的知識。
搭建的支架:背景支架——圖片、地圖展示,語言支架——登機通知,示範支架——大量語言輸入(warming up,listen-ing)。
二、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
(1)熟練掌握與話題相關的常用詞彙與表達法。詞彙:destination,consider,means,transportadon,board,表達:WhereaIe you going?How and why will you gothere?What will you like to do there?(2)情感態度與文化意識:①在共同完成一些調查、采訪等任務的過程中,加強合作意識;②增強學生旅遊時的環保意識,促使其做文明遊客。
三、吸納(Intake)——「getting it」和「using it」
(1)warming up
Getting it acdvity 1 Guessing game
圖片中既有北京的鳥巢、西安的兵馬俑、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埃及的金字塔,也有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
設計說明: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了一些全國或者世界聞名的圖片,從視覺上刺激學生,讓他們猜地點。如,看到theGreat Wall圖片馬上說出Bering,圖片可以多樣化。如著名的建築物、動物、風景等。目的是給學生輸入旅遊地點,從而引發他們對旅遊的興趣,導人生詞destina-tion。同時,這部分guessing game也為聽力做好了鋪墊,因為後面的聽力部分所填的表格要求通過知識填寫所在地點,而聽力內容本身並不直接提及地點。這部分能讓學生熟悉下面的聽力形式。
教學活動形式為Ask and answer,
Getting it activity 2 means of trans-portafion
在讓學生猜測導入部分的圖片地點後,教師用brainstorm的方式復習交通方式的種類。
T:How can we get to these beautifulplaces?what are the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to get there?
Using it acfivity 1: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張中國地圖,標出四個情景的地點,讓學生說出採取何種交通方式,並講述理由。地圖的提供使得書本的情景具體化,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說的慾望。
設計說明:在這部分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知的是一些旅遊地點(places),交通方式(How can we get there),而未知的是生詞destination,means of transportafion,con-sider,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用這些生詞描述處於四個具體情景時應該採用何種交通方式。通過圖片展示師生問答,復習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地點和交通的各種方式),進入了新的情景:如何在具體情景中決定用何種交通方式。
Using it activity 2圖例中人們在旅遊過程中發生的不文明行為。
T: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while traveling?
SI:We can』t jump the queue when weare waiting for the bus,
T:Now,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inyour textbook and describe the pictures,Arethey doing anything wrong?Write your an-swers below,
設計說明:本單元的語法是復習現在進行時的用法,所以問題是Are theydoing anything wrong?第一個圖片的例句答案是He is driving two fast,教師提供了兩個特殊疑問句:What does the sign say?What is the man doing?這兩個問題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范圍,減少了學生在描述圖片時的盲目散亂性。然後再問Arethey doing anything wrong?這部分的情感輸入是讓學生認清哪些是不文明行為,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促使其在旅遊過
BSLIM教學模式的作用與實施探討
賈芝
【摘要】:BSLIM教學模式以認知科學和建構主義為基礎,從每個學生的知識和心理實際出發,逐步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它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成功語言教學模式。該文從BSLIM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基礎、特點、意義以及在教學中的運用等方面闡述了該模式的優勢和突出的教學效果,說明了對我國EFL教學改革的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BSLIM教學模式 EFL教學改革 認知科學 建構主義
【分類號】:H319
【正文快照】:一、BSLIM教學模式概述BSLIM由奧蘭卡博士創建的成功語言教學指導模式。B-B ilash,奧蘭卡博士(O lenka B ilash)名字;S-success-guided,成功引導;L-language,語言;I-instruction,指導;M-model,模式;加拿大著名第二語言教育專家學者奧蘭卡博士(O lenka B ilash)建構了BSLIM成
㈢ 求英文大神翻譯:摘要:採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濟南市4所重點高中籃球的現狀進行調查,結果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terview method4 of Ji'nan city priority high school basketball statu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students of basketball course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boys and girls basketball class interest to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boy, the spare time to carry out a wide range of basketball activities. But some students reflect the basketball teaching content is too single simple facilities inadequate, and natural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㈣ 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語成績。
第一是英抄語單詞;第二襲方面則是習題;第三是聽力;第四,最重要的是自律;第五,學以致用。想要迅速提高英語成績,可報班阿西吧學習英語,系統化與成體系的培訓更有效果,終於搞活動了,原價388元外教課程大禮包現限時免費送:【點擊領取外教一對一免費試聽課】
阿西吧的便宜是出了名的,收費比同行實惠很多,有些套餐的收費價格低至13.8元,阿西吧外教網的固定外教、固定同伴以及固定上課時間的模式深受大家的認可,每位外教都經過嚴格資料審核、面試、崗前培訓、試講等多方面的考核,最終予以錄用。
期望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啦!
想要找到合適英語培訓機構,網路搜下「阿西吧vivi老師」即可。
網路搜下「阿西吧官網論壇」免費獲取全網最齊全英語資源。
㈤ 心理學畢業論文英文摘要,請幫忙翻譯一下,急用!!謝謝!
In this paper, Qingyuan select three high and one high school, High, three students as a total of 315 subjects using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and the state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leep and anxiet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anxiety of the situation of gender, grade and school type, but their degree of trait anxiety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state anxiety; three highest anxiety level of students, of which the city-ching of the anxiety level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or the highest three secondary schools , the lowest quality of sleep; 22.5%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ques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sleep disorders, gender, year of the sleep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igh-need students to fall asleep by the time the longest sleep efficiency High students minimum; anxiety sleep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higher the anxiety level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poorer sleep quality.
㈥ 新課標下如何評價一堂高中英語課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推行,在新課標下如何評價一堂高中課勢在必行,本文通過新課程專標準的實施情況屬,逐步積累總結出五種模式:教學評價的目的;評教學目標達成情況;評學生學習狀態;評教學策略;評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這五個方面來探討對英語課堂的評價。關鍵詞:評價 目標達成 教學策略 資源開發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漸落實,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更多地注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
㈦ 跪求《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論文英文參考文獻,要求符合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一、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於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於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容易激起讀者的注意。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②交代內容範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後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斷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於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從「勞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管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特別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晰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對於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標題也不能過於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採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彙,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後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意。三要新穎。標題和文章的內容、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意:
1.准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於讀者閱讀,也有採用這種方式的。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舉例如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固然應服從上級規劃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著眼點應放在對下負責,對本地的經濟發展,對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負責,這才是發展全局經濟的前提,從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對上負責。
●變部門「齊抓共管」企業為共同服務於企業,應成為部門工作的主要重點。(摘自《政府在市場經濟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的寫作要求可以概括為「全、精、簡、實、活」。具體說來:
1.內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提要應寫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
2.重點要突出。內容提要須突出論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論點)和結論性意義的內容,其他各項可寫得簡明扼要。
3.文字要簡煉。內容提要的寫作必須字斟句酌,用精練、概括的語言表述,每項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
4.陳述要客觀。內容提要一般只寫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對工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自有公論,大可不必自我宣揚。因而,實事求是也是寫作內容提要的基本原則。
5.語言要生動。提要既要寫得簡明扼要,又要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詞語潤色、表達方法和章法結構上要盡可能體現文彩,以求喚起讀者閱讀正文的慾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是畢業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它章節有專門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參考過的著作和報刊雜志,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有三個好處:一是當作者本人發現引文有差錯時,便於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教師了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三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
當然,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主要的,與本論文密切相關的,對自己寫成畢業論文起過重要參考作用的專著、論文及其它資料。不要輕重不分,開列過多。
列出的參考文獻一般要寫清書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